【中国发现一种古文字,学者:距今已有万年,是西方文字的始祖】
按照文字演化规律,中国文字应该先后经历“原始文字”、“初熟文字”,在距今3600年时形成了“成熟文字”——甲骨文。

根据考古显示,中国最早的原始文字或文字雏形是贾湖刻符,距今8000年以上。从甲骨文与贾湖刻符比较来看,两者主要都以龟甲、骨头为载体,先横后竖、先上后下等的书写特点基本一致,因此普遍认为甲骨文与贾湖刻符存在密切的联系。

问题在于,贾湖刻符与甲骨文相距4400余年,如果贾湖刻符是原始文字的话,那么中国文字就是经过4400余年的漫长演化,才形成了成熟文字——甲骨文。对比世界上其他文明的文字演化史,中国文字的演化过程无疑过于漫长,难道中华文明初期发展得特别缓慢?随着地下文物的不断挺身而出,现代学者有了重大发现,甲骨文之前可能已经存在了一种成熟文字——彝文,大约起源于距今一万年时,乃至部分学者语出惊人的认为“彝文不仅是汉字源头,也是西方文字的始祖”。

彝族文献:记载了猴变人的历史,最长族谱超过万年
彝文是中国第六大民族——彝族的文字,与汉字一样都是表意方块字,造字方式也与汉字大致相同,不过具体形成时间众说纷纭,有说是模仿“六国文字”而造,有说是“唐创宋成”,有说是“明创清成”,但以如今幸存的彝族文献来看,石刻与纸质文书大约有1.2万册,民间大约还有0.5万册没有纳入统计,文献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历史、神话、契约、音乐、医药、天文地理、巫术等,其中很多与中原文明大不相同,显然如果没有辉煌的文明、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积淀,很难留下如此丰厚的家底。

更为惊人的是,彝族文献中很多内容令人难以置信,以我们熟知的达尔文进化论与家谱为例:首先,达尔文进化论认为人是由猴进化而来,但彝文《门咪间扎节》中提到其中一种猴子变成人的记载,还有猿猴成人过程中开始用火,最后提到“有了火以后,知道吃熟食,一天学一样,猴子变成人”,《勒俄特依》、《始物纪物》等上也有类似记载;其次,彝族记载的族群传承非常久远,四川的《伲茨》记载有241代人,云南的《天文起源》记载有248代人,贵州的《西南彝志·谱牒志》记载有411代,按照30年一代计算,彝族文献记载的最长传承超过1.2万年。

或许,正因为彝族历史悠久,上承远古时代,所以才知道人是由猴子演变而来,否则如何解释彝族文献中“人是由猴子演变而来”的记载?

彝族文字:可以解读上古刻符,距今时间或有万年
本世纪以来,随着上古文物的不断出土,学者在研究半坡刻符与贾湖刻符等的时候,有了一些重大发现。

1954年,陕西西安发现半坡遗址,出土了一些刻画在陶器上的符号,郭沫若指出“其为文无可疑”,即认为是一种原始文字,但他一直没能破解其意思。上世纪70年代末,彝族学者李乔无意中发现半坡陶文疑似古彝文,认为两者应该有一定的血缘关系,于是就将半坡陶文拓片带回云南,向彝文宿老李八一昆请教,最终解读出23个陶符意思,辨认率达72%。1990年,人民日报以《半坡刻符是彝文始祖》为题作了深度报道。下图,部分半坡刻符与彝文比较,源自《彝文揭开8000年前甘肃大地湾刻划符号的神秘面纱》一文。

1987年,河南舞阳发现贾湖遗址,出土了一批刻画在龟甲、骨器、陶器上的符号。学者研究发现,贾湖刻符形体均与彝文存在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两者有着一定的渊源。

除此之外,与贾湖遗址同时代的湖南彭头山刻符、甘肃大地湾刻符,后来的殷墟甲骨文等,很多都可以用彝文解读,尤其古蜀国时的青铜铭文,与彝文更有着惊人的相似,或许神秘的三星堆文明使用的就是彝文。

由于贾湖刻符距今超过8000年,因此湖南省株洲工学院刘志一教授等认为:“古彝文有九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如果加上它的草创时期,可能有一万年以上。”更为惊人的是,刘志一认为古彝文是西方文字的始祖,西方字母文字的终极源头其实是古彝文。下图,彝文与甲骨文部分文字比较,源自《彝文揭开8000年前甘肃大地湾刻划符号的神秘面纱》一文。

彝族文字:7500前向世界扩散,或为西方文字的始祖
前两年,湖南大学退休教授杜建钢提出“英语源于湖南”,被认为是哗众取宠,于是杜建钢教授一时沦为笑谈。其实,从古彝文研究来看,英语的终极源头未必不在中国。

我们都知道,西方字母文字源于西亚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线形文字,经过漫长岁月简化而成。由于楔形文字、线形文字与甲骨文有诸多相似之处,所以西方学者普遍认为“苏美尔文字出现2000年后甲骨文出现,中华文明是苏美尔文明东传而来”,苏美尔文字是世界文字始祖。

苏美尔人在西亚出现的时间为距今7500年前—5000年前,但古彝文却最迟出现在距今8000年前,因此从时间上说古彝文在前,苏美尔文字在后。西方学者自己也承认,苏美尔文字与甲骨文存在很多相似之处。无疑,从出现的时间顺序上看,应该是苏美尔文字源于古彝文。

彝族学者戈隆阿弘在《被遗忘的中国远古部落族群》一文中指出,古彝文对西方的影响,至今还留有遗迹,比如意大利4000年前的岩石刻符,希腊3000年前的线性文字A与B,印度4000年前的古文字,与古彝文的字形笔划和书写方法都相同相似,部分文字甚至可以用古彝文解读。

正因如此,刘志一教授断言:“古彝文是汉文的源头,西文的始祖,世界文字始祖。”他认为大约在距今7500年前,在远古商业贸易中,古彝文传向西方,最终在古彝文的基础上,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等,由于甲骨文与古彝文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所以源于古彝文的苏美尔文字与甲骨文也就存在了一定相似之处。

如今,彝族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而贾湖遗址、半坡遗址等分布于河南陕西等地,两地相隔甚远,如果彝文与贾湖刻符等存在渊源,那么彝族源于何处,为何迁徙到西南地区?著名学者韦安多指出:彝族原本其实叫背弓箭的夷族,发源地在山东,在上古历代部落战争中部分族人不断往西南迁徙,并与当地民族融合,最终形成了彝族。

或许,留在中原的一支夷族,他们在彝文的基础上,结合夏商文化创造了甲骨文;迁徙到西南的夷族,他们带走了上古文献,并继续保留了古老的文字。按照文字规律,甲骨文之前应该存在“初熟文字”,而这种“初熟文字”迄今没能找到的原因,或许就在这里。

参考资料:《火补射日(作者)——论古彝文在世界文字上的地位》、《彝文揭开8000年前甘肃大地湾刻划符号的神秘面纱》等
#这就是中国风##出道吧新星#

【涂山故事】宋濂游涂山

宋濂 (1310—1381),字景濓,号潜溪,浙江金华潜溪人,后举家迁居浦江。家境贫寒,聪慧勤奋,6岁读书,每天记诵2000多字文章,9岁能赋诗,有神童之称,“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至元二年 (1336年)应浦江义门郑氏之聘,讲学于浦江青萝山下。元至正九年(1349年)被荐为翰林院编修,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隐居龙门山修道著书讲学。文笔清新,写景状物生动,不事雕琢,风格似欧阳修。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攻取婺州,开郡学,聘为五经师。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就任江南儒学提举,为太子讲经,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文学侍从之臣。洪武二年 (1369年),奉命任 《元史》 总裁官,很受朱元璋器重,书成升翰林学士。洪武四年 (1371年),调任国子司业,次年迁赞善大夫。洪武六年 (1373年),升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一代礼乐,多由其裁定。洪武十年 (1377年)正月,告老归里。作为一代文学、史学泰斗式的人物宋濂,朱元璋称其为 “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为 “当今文章第—”四方学者称为“太史公”。文章不仅风行国内,时在高丽、 安南、日本等地亦广为流传。洪武十三年 (1380年),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全家被流放茂州 (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明洪武十四年 (1381年),在流放途中病卒于夔州(重庆奉节),终年72岁。

《明史•宋濂传》载:“八年九月,从太子及秦、晋、楚、靖江四王讲武中都,帝得與图濠梁古迹一卷,遣使赐太子,题其外,令濂询访,随处言之。太子以示濂…...”这就是明洪武八年 (1375年)冬,时年65岁的宋濂陪太子朱标游怀远,并以游记体撰写《游涂荆二山记》。宋濂在游记中对涂荆二山的山水胜迹,对禹会诸侯的涂山,及卞和献玉的荆山的地望所在,进行考证表述的缘由。宋濂的《游涂荆二山记》,文风朴实,结构严谨,观点明了,用词精练,既是一篇好的山水游记,也是研究明初涂山荆山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其全文如下:

濂既游琅琊山,起行至池河驿,适邮卒递内使监公牒至。及开缄,中藏濠梁古迹一卷,宸翰亲题其外,令濂搜访与青官言之。源因启曰:“临濠古迹惟涂荆二山最著。按《图经》,涂山在昔钟离县西八十五里,荆山亦在县西八十三里,三山本相联属,而淮水绕荆山之背,神禹凿开,使水流二山间,其疏凿之迹故在,人思其功,讫今不能忘。”青宫曰:“至中都,当共往游焉,余将渡淮狩于王庄,先生宜溯流而上,届今怀远县治以俟。”濂奉敕行。洪武乙卯冬十一月己已发舟.庚午日曛,姑泊县西门,而青宫已驻跸于东门五里矣。辛未,濂上谒,青宫喜甚,下令以壬申游二山。濂至期约怀远文学掾王景彰宿舟中,黎明棹舟至涂山足,曳杖入山。山旁废址,旧皆民庐。前渡石梁,复斗折而北,累石为塘,多艺椒之园。行可三里余,视大盘石,青丝间错。颓然欹足,坐谛视文,干藓交封之耳。闻有草生石上,高一尺,其花可爱,不假士力,人取悬檐间,呼为石莲花。复行四里所,岩石荦确,插起道左,危倾欲飞坠。复二里所,从微径入灌莽,抵岩罅,储泉一泓,味甚甘,覆以生茨,曰圣水亭,取水以禜雨多验。复一里余,至山颠,禹庙在焉。庙已毁,惟颓垣破础存。游目四顾,长淮西来,涡河北汇。而寿春、临濠、宿州之境,皆在冥茫昏杳之中,缅想南北战争屯戍处,为惑慨者久之。山之下聚落甚盛,庙史云名禹会村,乃禹会诸侯之地,庐舍之比如栉。移踵入庙,庙前杏树一章,大可蔽十牛,二柏参差左右;树东置小翁,杏柯之水时津津滴其中。庙史云,当晨雾四集,水愈多,其来如泉,可代井汲。石碣二:一大书“有夏皇祖之庙”六字,下刻宋庆元初,州守刘仲光自造;“祷雨记”一,亦记祷雨事。皇甫斌绍熙庚戌来为郡,命钟离尉丁大荣作。石未剥泐,文尚可读。复从庙西循石坡而下,巨石危立如人形,遥望之,一妪俨然也,相传为启母石。庙史云:居人每刲羊豕祭之,至有粉黛饰其貌者,闻之不觉大笑。山半旧有僧房,今废。久俟鹤贺不来,忽使者至云,扈从士马多,无桥可以渡河,青宫不复至矣。言未既,但见旌旗如锦绣曳上荆山矣。濂亦下山麓,入鲧庙,见所题神号鄙俚,弃而不睨。出读祖无择所赋歌,京口孙临为书碑。盖无择谪守寿春过此而作也。复北经县治,折而东行三里所,至荆山。梁魏交斗时就山筑堰,以灌寿春,其遗迹犹斑斑可见。复行三十步,岩广如屋。侧身而入,石屏如床座,可坐人,号为卞和洞。自西上复一里所,过避雨石,石斜倚可避雨,故名。复六十步,至产玉坡。奇石骈列,(玄质而白,缘粲如雪),西有玉池,榛荆迷路不可寻。(景彰欲导游青峰庵,足倦遂止)。时青宫已猎远郊,濂因登舟先还中都云。

惟二山见诸载记者多殊。以涂山言之,春秋左氏传云:禹合诸侯于涂山。杜预注云:在寿春县东北。说者云:今之濠州是也。《国语》《史记》则又云:禹会诸侯于会稽,故会稽亦有涂山。《吴越春秋》 亦以涂山在会稽(又兼载涂山之歌)。应劭云:涂山在永兴北。说者云,今会稽萧山是也。是二说已不能归于一致矣。至于《苏鹗演义》又云:涂山有四,一会稽,二渝州,三濠州,四当涂。然其处皆有禹迹。或者遂谓禹文治水,固尝遍历宇内,而会诸候实在会稽之涂山。柳子厚《涂山铭》,苏子瞻、子由涂山诗,指在濠州者,皆非是。濂之存疑而未决者一也。

以荆山言之,荆山楚山也。楚之先王熊绎,僻在荆山,(荜路蓝缕,以处草莽,至成王始盛,又昭王有言曰:自吾先王受封,望不过江、汉、河,非所获罪⋯⋯则楚之封疆可知)。七传至昭王,始迁都郢。郢即今之江陵。其地有荆山,一名景山。荆故楚号也,有之诚宜。世则指为濠州。濠州古钟离子国,与寿春密迩。楚自昭王之后,历十一传,(至考烈王),始徙都寿春。

《韩非子》所载卞和献玉事,乃在历、武、文三王之际。昭王上接武王,已越十世。当三王时,钟离何尝属楚,而强谓卞和至此山耶!《新序》又谓抱玉而泣,在共王之时。《杂记》叉谓在怀王及其子平王之时。平王乃昭王之父,下距怀王九世。共王上至武王亦六世,何颠倒如是耶!濂之存疑未决者二也。

大抵山川遗迹,非本诸经史者多不可信。(如葛洪丹灶、郭景纯之墓,在在有之。纵有高世之智,将何以得辨其真份邪!)必欲可信,涂山当稽之左氏,以寿春为正;荆山当正诸史传,以江陵为正。有谓涂山氏乃古国名,禹曾娶其女者,别是一说,与此珠不相涉也。

濂耄矣,诸书遗忘欲尽,所记忆者,未必无舛讹,辄缘纪游,因挂漏书之,以发同游者一失。同游者盖太子正字桂彦良、 晋府长史朱伯言、楚府长史朱伯清、吴府伴读王致远及景彰云。后一月某日记。

节选自《魅力涂山》

来源:安徽涂山

春节礼仪之作揖

 作揖,汉族民间传统的一种礼节,拱手为礼,是古代宾主相见时常用的礼节。两手抱掌前推,身子略弯,表示向人敬礼。它相比于外国人的握手有更卫生、优美、自主、有文化底蕴的特点。然而,近代随着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中国人接受并使用握手礼,像作揖这样优美的见面行礼方式却渐渐地被中国人所摒弃甚至遗忘。

  作揖根据不同场合有不同用法,右手在内左手包于外上称为“吉拜”,常用于过年等喜庆场合,反之则是“凶拜”,一般用于吊丧。女性的手势和男性是相反的,左手握拳右手包于其上是“吉拜”。
  历史起源

  “揖”据考证大约起源于周代以前,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揖礼属于相见礼,周武王死后,其子周成王年幼即位,由叔叔周公旦摄政,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巩固政权,其中就包括建立起了周朝的各项典章制和礼乐制度。自此,揖礼开始大行于天下。

  据《周礼·秋官司仪》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作揖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土揖是拱手前伸而稍向下;时揖是拱手向前平伸;天揖是拱手前伸而稍上举;特揖是一个一个地作揖;旅揖是按等级分别作揖;旁三揖是对众人一次作揖三下。此外,还有长揖,即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向人行礼。这些作揖的方法仍然不免要区分许多等级,尽可以不去管它,现代人只要吸取最简便的作揖方法就行了。
  从许多种作揖的方式中,要找出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举手。宋代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说:“古所谓揖,但举手而已。”清代的阎若璩,在《论语·述而》的注释中说:“古之揖,今之拱手。”这两人的解说可以认为基本一致。如果我们吸取这种作揖的方法,去代替握手,再加上大家常见的点头或轻微的鞠躬,那末,这在一般的场合下,应该是行得通的吧。

  向人作揖虽然恭敬,但相比于跪拜,它又不是最恭敬的,有时能表示倨傲,《汉书·高帝纪》就有“郦生不拜,长揖”的描述,显出狂徒郦生对刘邦的不服气。

  古代妇女行礼方式与男子有很大区别,唐宋时期汉族民间白话小说有相关记载,妇女相见行礼,往往是口称“万福”。这种礼节要求两手松松抱拳重叠(右手覆左手)在胸前右下侧上下移动,同时略作鞠躬的姿势。这种礼在京津地区,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依然保存,在年节、祝寿等庄重场合使用。

  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古代女子也行作揖礼,即“左手在内,右手在外,是谓尚右手。女拜如是,女之吉拜如是,丧拜反是。”

  但是,根据唐宋以后白话小说,并不支持此种说法。以宋代小说《错斩崔宁》为例,男女相见,男方“深深作揖”,女方则“还了万福”。这说明,当时男女已各行其礼。

  古代是男权社会,记录了作揖礼的古画、古文字等,几乎都是关于男性的,为左手在外、右手在内(如唐代吴道子画的孔子像)。在讲究男女有别、阴阳和合的时代,段玉裁这段话把女士作揖中左右手的顺序描述成与男士正相反,是合情合理的。

  行礼标准

  一、作揖时候,手掌在外,因为男左女右,所以是男人的手掌在外在左,女人则在右。

  二、男女为阴阳,阴为虚,阳是实。所以男人右手握拳,女人的俩手都不是握拳状。

  三、左掌在包盖右拳,左掌为上,为对方,右拳为自己,右拳形状恰似趴下磕头状。

  四、作揖时,抱拳晃动三下,类似磕三个头。

  五、右拳代表攻击,被左掌包盖,表示礼貌、善意、尊重,如同凶器不暴露一样。

  拜年正确动作是:两手抱拳高抬,身体略弯,两脚并放,以示敬意。古代有以左为尊的说法,作揖时,左手在上,以“左”示人,表示真诚与尊敬,晃三下就可以了。这是我国古代传下来的行礼形式,称为“作揖”。

  拜年的正确手势是: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对右拳或包或盖,这样的作揖手势是“吉祥”。传统的拜年手势自古男女有别。标准的男子作揖姿势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因为右手是攻击手,要包住以示善意。女子则相反,但女子不抱拳,只压手。

  行礼方式

  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述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

  作揖的正确手势是:作揖的基本手势是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对右拳或包或盖,这样的作揖手势是“吉拜”,反之则为凶拜,可用于吊丧。而在贺岁广告中经常出现的,正是这样的“凶拜”。

  古代人作揖的方式有很多。尽管现代人对待传统礼仪没有必要像古代人那样严谨,但原则性的东西不能弄错。男子右手握拳左手包于其上是“吉拜”,表示尊重,用于见面、告别等场合;相反的手势则是“凶拜”,一般用于吊丧。女性的手势和男性是相反的,左手握拳右手包于其上是“吉拜”。一种比较常见的说法是跟尊卑有关,因为古代人以左为尊,左手在上面表示尊敬,但也不能说右手在上表示不尊敬,毕竟丧礼也是很严肃的场合,只是为了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这样也能解释为何男女相反,因为在古代女性地位比男性低。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一个备受争议的投行妈妈的自白:事业和家庭,我选了事业
  • 我选择做全职妈妈,很琐碎,但并不平庸!
  • 一怀孕,就完蛋!在国外,孕妇职场中的日子,比你经历和想象的更艰难。。。
  • “一个人带娃最可怕的事”排行榜,你中了几条?
  • 白天没空健身纤体?那你可以试试“睡着瘦”!欧洲销量第一的纤体药妆Somatoline来了!
  • 惊心动魄!8个月宝宝误食纽扣电池后的15天!
  • 喷泉连夺孩子性命!夏天了,请爸妈一定小心户外喷泉的安全问题!
  • 5岁女孩玩攀爬乐园摔下受伤,超仔细的奶爸教你三招擦亮眼甄选!
  • 暑假必备!旅行圣经 Lonely Planet 的英文儿童版:纽约、巴黎、伦敦!还配中英双语导读课!
  • 不怕黄梅天!这台能干衣、烘鞋、烘被、除螨、除湿的烘干机!仅50cm不占地儿,还那么萌!
  • 女神新标准,牙白嘴甜心也美!“来,看镜头,别动,笑一个”
  • 6岁的女儿去世后,父母意外地在家中发现了上百张她留下的小纸条...
  • 宝宝总不爱吃蔬菜,直到我发现了这个神器……
  • 空调病盛行!速速get宝宝吹空调正确姿势
  • 养两个娃这些事不要做!尤其最后一条...
  • 可怕!孩子困死轿车后备箱,夏日千万别做这件事
  • 为什么你的孩子不优秀?因为你缺少远见
  • 2块一斤和80一斤的鸡蛋有啥区别?专家测了测,结果大吃一惊
  • 宝宝便便呈这3种颜色,请立马带他去医院
  • 一巴掌下去,孩子没了...再气也不能打孩子这几个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