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金融学教授徐远:打工人该怎么办?

从2020年到现在,就业市场肯定是不好的,和疫情、政策都相关。

2020年上半年,主要是相对低收入的劳动力密集型服务业,受损比较严重。

2021年这个劳动力市场还没复原,房地产、教培、医疗、互联网平台,这波原来就业市场塔尖的行业,又受到巨大冲击。

这些行业和体制内的工作一样,是上一波中国中产、中上产形成的主力赛道,现在的情况就有点让人迷惘。

政策叠加、情绪放大、媒体发酵,这几代打工人大多活在社交媒体上,很难不产生各种撕裂和焦虑。

但是焦虑归焦虑,还是要放到自身来讨论“怎么办”的问题。

1.中概股跌得鼻青脸肿,大厂都在裁员?未来怎么办?

先说中概股大跌、互联网大厂裁员这系列事件吧,不完全是外因,也有内因的。

第一个内因是基本面。

金融学者香帅认为,2021年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一个转折点。

从1995年我们搞信息高速公路开始,中国的互联网行业一直是持续高速增长。当上网人数增速开始放缓的时候,移动互联网,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出现,大大拉长了上网时间。

但到了2021年,互联网行业首次出现了,上网人数和上网时间增速双降的现象。换句话说,这个行业的高增量时代在逐渐退隐,存量博弈时代已经拉开序幕。

更文艺的说法,在互联网这个赛道上,那些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时刻,将不再是常态。而那些时刻留下的资产,也进入了存量盘点期。

换句话说,现在的裁员,和过去几年的扩招是一个强正相关关系。

扪心自问,我们自己,是不是也永远存在着过度反应的倾向:在乐观时候容易冒进,在悲观时候容易畏缩。其实机构、国家都一样,这个预期是需要有的。

互联网大厂仍然是有机会的,但是大家心态要放平,要知道:人类不会两次踏进同样的河流。

第二个内因是政策面,而且是长期持续的政策面影响。

平台企业其实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形态,尤其是巨型数字平台经过20多年辛勤耕耘,确实拓荒出了一个数字世界、数字社会。

这个“世界”规模小的时候,就像个游戏没啥大不了。但当这个数字社会真正开始成为“社会”,并且不断生长,和现实物理世界的交叉融合,越来越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平台、政府,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职能之间有了交叉重叠。

同时,平台又挖到了“大数据”这么一个新生产要素的矿,开始对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都产生影响。这时候,平台和现行秩序之间必然会面临一些调整和摩擦。

现在说实话,全世界,包括政府、法律、思想观念、社会组织结构,都没有完全做好准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谁都没有现成答案和解决方案。

但是如果我们相信历史是螺旋式上升的,就会相信,人类社会还是会朝着数字化这个大方向在走。

这个过程大家需要磨合,中国的磨合过程可能更痛一点。

那中国平台的发展路径有什么提纲挈领的原则吗?中央党校的郭强教授给了一条原则,非常精准,这个原则叫:经济领域绿灯,社会领域黄灯,政治领域红灯。

这个原则不难理解。我们试着回头看看,这一波中概股大跌里边跌的最少的是谁?京东。

为什么是京东呢?首先电商这个领域属于经济领域,再者京东重资产,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很支持就业市场,这个方向就没有问题。

Easy Money(容易钱)不要赚,要干踏踏实实的活。其实美团,甚至阿里的业务范畴都属于经济领域,也都跟民生相关,理论上都处于绿灯区域。

但是不要出圈,什么叫出圈呢?举个例子,现代社会是信贷支持的,货币权是最大的国家权力,金融权是资源配置权,在这些领域开疆拓土,就有出圈可能性。

还是那句话,Easy Money不能挣,就像茨威格那句被用俗了的话: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2.如果没相关行业经验,能从0开始跨到高速发展的行业么?

一个现实情况是,现在中国经济就是冷热不均,大部分是海水,但是也有火焰。

所以很多人,尤其是工作了五六年,甚至十年的年轻人,会经常碰到一个问题:如果没相关行业经验,能从0开始跨到高速发展的行业么?

还是先讲个故事吧,一个传统行业,房地产的案例。

房地产盛世的时候,好点公司都有自己的内部杂志,带点宣传PR的意思,也带点行业研究,内部参考的性质。招的人也大多是新闻,中文,经济等对口专业。

后来房地产业下行了,作为附属部门,杂志肯定是边缘化的。有几个年轻人慢慢感觉这个奔头不足,然后就思考琢磨,发现:即使是存量市场,这也是一个刚需的庞大市场。

购房者真的缺乏有效信息。比如说我们做了很多城市研究,可以判断哪些城市甚至区有潜力。

但是到现实购房的时候,很多人的困难更微观具体,是关于哪个小区,甚至哪个楼层、价格、公摊、学位等种种细节性问题。

而这种需求其实被满足得不够,链家有类似服务,但因为有销售环节,所以又难免意向性太强,或者过于细节。

所以他们就琢磨着,利用自己以前行业积攒的经验,认真研究一个城市微观的房产。于是就做了个自媒体,提供知识服务、咨询,然后慢慢做大,开始替房地产公司提供类似FOF(专门投资于其他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的服务,也就这么做起来了。

你说他们算转行了吗?也算,也不算,对吧。

这个事用一个词语可以精准表达——老树新芽。

房地产行业不如以前好是事实,但这样万亿级别的大存量刚需市场,说没机会肯定是假话。只是那种粗放的大开大合的机会变少。“随手可得的低垂之果没有了,这是一个高垂之果的年代。”

再比如说,现在大家都说纸媒一塌糊涂,但是自媒体里做的好的,基本都是传统媒体里出来的。

还有前些年,互联网高速扩张期,PR(公关经理)部门、研究部门、战略部门去了大量纸媒人、财经记者之类。

换句话说,职业名称可能变,工作内容可能变,但基本技能还却还是可携带可提升的“个人资产”。技能在,老树上也能长出新芽。

3.职业要选上行赛道

还有一个故事,也是个90后男生。

他从大学开始就对数字加密货币这类新东西感兴趣,毕业出来放弃了进体制的机会,去相关赛道折腾搞技术,五六年下来起码经历了十多家公司,从数字加密货币到区块链,从ICO(区块链行业术语,指区块链项目首次发行代币)到现在搞元宇宙。

公司倒闭得快,他也跳的快,而且薪水长得快,现在早已经过了百万级。

因为这是一个还处于萌芽阶段的上行赛道,人力资本的供给小于需求,所以人力资本有很高溢价。他并不是什么超级牛校的超级牛人,但是确实获得了职场的溢价。

香帅认为,她不赞同中产在比特币这些数字风险资产上下重注,因为他们代表了“确定未来,模糊终局”,而终局不定,你的投资就可能血本无归。

但从个人职业发展角度,她非常赞同年轻人进入这个领域。

要记住,人力资本投资和自己的金融投资,这是两码事。

资金要投的稳,而投资自己要往最高增长的赛道去投,宁可挤红海,也要挤上车。因为红海竞争,吃亏的是老板,打工人又不吃亏。

比如说20、30年前的互联网,死了一茬又一茬,但是进入那个领域的,谁觉得后悔?

汽车,航空,在当年都是代表未来生产力的赛道,所以最好的人才,最多的资金都往里面涌,这样会将行业技术革新加快,平均利润率拉低,改变了世界但不一定投资赚到钱。

但是,正因为是上行的红海,正因为资金人力会源源不断涌入,所以这是人力资本积累的好机会啊。

这个赛道有很多车,车还容易坏,不要紧,只要你的岗位让你的人力资本得到积累,你下来换一辆车,只要这个赛道向上,你就向上啊。

4.对于打工人的建议

所以,关于打工人怎么办的问题,香帅有几个建议。

① 要待在有利于自己人力资本积累的岗位上。

② 不要惧怕红海赛道,尤其是上行的红海赛道,一定要去挤。

即便赛道上的企业坑可能前仆后继的倒下,但是个人的人力资本会积累。一家不成,跳另外一家。把成本留给老板,把机会留给自己。

③ 跨赛道的时候,你要尽量“顺势”,尽量别凹造型。

比如上面说到那几个年轻孩子转行的故事,你说他们跨赛道没有?好像跨了赛道,又没完全脱离原来的行业。因为人力资本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④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不要被一些情绪化的舆论引导。

比如现在大家都说进体制好,小县城环卫局的一个岗位都N多博士生硕士生抢。其实职业好坏这个事情真是真的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香帅说,她大学毕业时,进外企还很流行,后来央企、银行、互联网大厂都火过,现在又轮到了体制内。

未来呢?其实谁都不知道。

所以说只要有长期人力资本积累的都是好岗位,尽量找上行赛道,但也不用太过在乎行业兴衰,最关键的还是你能干啥。

⑤ 唯一没有上限的,就是技能。

时代起落,但手里有活,心里不慌。这个时代给有本事的人仍然提供了很多机会。

一个非常典型的趋势是,现在数字基础设施极度发达,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新职业也层出不穷,而且很多是不需要坐班的。

同样是一个真实的例子,小姑娘美术专业毕业,在一个三四线城市的体制内工作。

她无意中在网上发现那些卖几百块钱的画,好像也没比自己画的强到哪里去,就开始学着卖画,几十块一张,慢慢攒点人气卖到几百块千把块一张, 现在一个月卖画的收入能够上万,这在三四线的小城市里边就很不错了。

这个事情其实不是个案,现在年轻人“斜杠”的特别多,包括公号小编、视频剪辑,都是年轻人的兼职。

这里值得多说一句,斜杠青年灵活就业可能不是个暂时的状态,未来灵活就业这件事情真的会成为一个常态。像刚才说的小城市女孩儿,这种现象会越来越多。

而且很多年轻人是在主动选择灵活就业的方式,因为他们也发现,只要干的活是有利于人力资本积累的,在哪儿都差不多,也不必要呆在一个地方到死到老。

何况现在大厂都裁员,大学老师都可能是合同工。原来还指望着在单位里养老,没想到35岁就面对天花板,或者被淘汰。

说来说去,唯一没有上限,不被淘汰的就是你自己,你自己的技能。

所以,斜杠、练技能、狡兔三窟,是年轻打工人的最后堡垒,也是突围抗内卷的一个良药。#投资##价值投资日志[超话]#

#综艺想见你开播#狠狠期待啦~由百视TV推出的聚焦当代年轻人网络社交的恋爱综艺《想见你》甜蜜上线,并将在每周一至周五12:00准时更新。

社交观察团成员INTO1林墨、IXFORM连淮伟、秦牛正威、上官喜爱,以及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喻丰齐聚助阵,共同观察陌生男女们的社交奇遇。

最终奔现、拥抱真实情感的他们,又会有怎样的心动体验?

聚焦当代年轻人网络社交的恋爱综艺《#想见你# 》今日12:00甜蜜上线,并将在每周一至周五12:00准时更新。社交观察团成员INTO1林墨、IXFORM连淮伟、秦牛正威、上官喜爱,以及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喻丰齐聚助阵,共同观察陌生男女们的社交奇遇。节目共设置位于南京、上海、杭州共4个网聊单元,每周呈现一个单元,周一至周五不间断陪伴式播出。从网聊初遇到线下见面,社交观察团与观众们一同展开观察,见证爱情萌芽的同时,也见证着友情的累积。而在首周节目中,南京单元即将迎来6位素人男女嘉宾,4天网络社交过后,最终奔现、拥抱真实情感的他们,又会有怎样的心动体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8月12日晚,一场平平无奇的直播尾声,女主持人在收尾总结:“希望张哲瀚在披荆斩棘前进的路上,不要忘记粉丝和(品牌方)的陪伴……”这本来是一句再正常不过的祝福语、
  • 根据规定,赛季中,NBA各队大名单是15+2的规模,也就是说,湖人还有三个空位可以用于补强。以上病例均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 美光旗下存储品牌英睿达发布了 P5 Plus 系列NVMe固态硬盘,支持PCIe 4.0×4通道,采用最新的176层3D TLC NAND闪存,顺序读取速度为
  • [鲜花]《我们仨》这本书是横跨了一个学期才读完的起先只觉得是记录杨绛先生与钱钟书相识 相知 相爱并且共度一生的一本书通篇语言朴实并无华丽的词藻 有人说 这本书感
  • 只要下单就无门槛送15ml红茶睡眠面膜[求关注] 订单满60镑免费送价值34镑礼盒,两个优惠可叠加!【红茶睡眠面膜送礼码】FIRM【满60镑送礼盒折扣码】SUN
  • 整体装修风格和名字貌似不是很搭,偏网红店的风格。 是真的很难过,是我追的第一部腐 剧,也是第一次打开我对Thai的了解,这一切都令我无比兴奋,我的潜意识里一直就
  • 出版《百马图》《 百虎图》《百鹿图》等画册.作品展览于中国美术馆、韩国、日本、法国、美国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获金、银等奖项数十次,作品被国内外多家博物馆和有关
  • 博主这咋看不懂我说滴捏既然评论里提到了说挂的那个嘴dy了那反过来我在评论区提醒博主 并请她也顺便挂一下1d 有错吗[委屈][委屈][委屈] 她不仅叫了22黑称
  • 根据索尼最近的说明书改动,索尼可能会收回这些承诺(国行为X9000H、X9100H及X9088H)索尼还没有正式确认取消对X900H和XH90系列的VRR和AL
  • 现在我感觉我鹅子可能是个预言家……虽然我现在不太喜欢这首歌,但是这里面sjc的独白还是会一次又一次地戳中我现在有好多好多人爱你,比那个时候翻了倍还不止,但是总感
  • #小度智能电视发布#-86英寸+4K-LG进口面板-120Hz刷新率+120Hz memc-93% DCI-P3广色域-30W扬声器+杜比全景声-升降摄像头-金
  • #新晋红人榜##新星v计划##夏日代表作##一镜看夏天##Amo张铃[超话]##时尚一夏##OOTD##OOTD[超话]# 【OOTD】 希望你继续兴致盎然地
  • 人的记忆也真是可一不可再,最近靠skandinavisk的「孤岛」淡香水频频回顾这样的时刻,那种湿润的、寂静的独处时间,在半岛上所有的树木上的苔、每一场雨、和赤
  • #方言大赛# 热烈祝贺本届方言大赛圆满落幕[鼓掌][鼓掌] 看完了决赛官博君大呼过瘾啊!不管是主持人还是演员都有精心打扮,也都用心展现着自己,必须为他们鼓掌[g
  • 因为有些决定造成的影响你可能这辈子都没办法挽回,就像你现在的人生…人们都理智的说要为自己活,可总有些事和人在这之外,你还是特殊对待。这世界总是善变的,没有什么东
  • Mae'r holl ofid yn cael ei adael i'r gorffennol, o gwrdd â chi, mae'r gaeaf wedi
  • 与此同时,一张沈阳8月楼盘降价地图在微信朋友圈疯传,一名自称是房产中介的人士整理了涉及沈阳9个区50个在售项目最新降价情况,上榜楼盘价格每平方米下浮几百元至几千
  • 领充作为行业领先的移动能源技术服务商,在新能源汽车充电领域拥有领先的技术能力和丰富的项目经验;中汽研作为国内最主要的汽车产品检测及技术服务机构,在业内具有很强的
  • 后来,万梓良又另娶了一位妻子郭明黎,是一位空姐,给万梓良小了16岁,结婚的时候郭明黎才29岁,但是万梓良已经是年近50多岁了。之后,他与因拍摄《大头儿子》与台湾
  • 眼底筛查可以在疾病早期发现眼底血管病变,及时提醒患者进行药物、饮食调整,更好的预防糖尿病、高血压、高度近视等眼病的发生和进展,对降低致盲率起着积极作用。随着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