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2017年以来,甘肃省深入贯彻“三新一高”导向,紧扣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负重自强、顽强拼搏,推动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利开局,在甘肃发展史上书写了崭新篇章、留下了厚重印迹。

新时代,在社会各界倾力支持和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甘肃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西北老工业基地重新焕发生机,陇原振兴迈出坚实步伐,作为国家生态屏障、能源基地、战略通道、开放枢纽的功能定位愈加凸显,一幅壮美画卷正在陇原大地徐徐展开。

新时代,甘肃初步构建起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发展动能加速转化,营商环境逐步优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生态保护大见成效,发展条件得到改善,发展后劲正在不断积蓄迸发,展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美好的发展前景。

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实现量质双升

2017年,甘肃省提出,要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提升综合实力。

五年来,甘肃坚持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助推高质量发展,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传统产业“三化”改造深入实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建成全国首个百万吨级页岩油开发示范区和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兰州新区经济增速连年位居国家级新区前列。科技创新取得重要成效,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5.12个百分点、达到56.42%。

2021年12月,甘肃省提出,要紧扣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认真贯彻落实“三新一高”导向,大力实施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行动,统筹经济和生态,统筹城镇和乡村,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赢得先机主动、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争先进位。

今年,甘肃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聚焦各项既定目标任务,抓机遇、强作为、求实效,经济运行实现起步稳、开门红。一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79.1亿元、同比增长5.3%。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迸发

营商环境是重要的发展基础,是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的关键。近年来,甘肃持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积极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千方百计为市场主体纾难解困,不断强化营商环境“软实力”,构筑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办事更便捷。全省税务行政审批事项减至1项,取消1107项涉税资料报送,新办企业半天内可领发票;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办证慢、多头跑等难题得到有效破解。兰州新区推行“独任审核”,将审批权限充分授予窗口,实现“审核合一、一人通办”。

服务更到位。在各市州和县区设立101个招商引资项目代办服务机构,初步形成省市县三级代办服务网络。积极化解涉企历史遗留问题,不断提振企业投资甘肃的信心。

支持更实在。“不来即享”举措不断升级,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一键即享、直达快享。落地实施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等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今年一季度,全省新增小微企业贷款274亿元,同比增加86亿元。

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激发了实体经济活力,企业来甘肃投资兴业的信心倍增。截至2021年底,全省市场主体累计达203.27万户、同比增长8.87%。

基础建设扎实推进,发展支撑不断强化

近年来,甘肃深入实施交通提升行动,努力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通道和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五年来,建成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2443公里,新建铁路1408公里,累计通航城市111座,执行客运航线239条,逐步形成了以铁路、高速公路为主体,民航、普通国省干线为补充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

水利、新基建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引洮供水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全线建成投运。当下的甘肃,基础设施“先行官”的作用愈发突出,发展空间持续拓展。一个个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为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2021年,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208个省列重大项目共完成投资2059亿元,较2020年增长306亿元,增幅17.43%。

深化改革亮点纷呈,对外开放形成新格局

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上下功夫,注重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

数字政府建设步伐加快。全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初步实现“一号响应”,投资建设项目审批平台初步实现“一网通办”“掌上办”,疫情防控管理平台全面上线运行,公共资源交易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中小微企业在线融资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甘肃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亮点纷呈、成效显现,政务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发展动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甘肃省积极参与、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出台新时代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五个制高点”规划,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着力打造向西开放大枢纽、大通道,“三大空港”“三大陆港”建设扎实推进,成功举办兰洽会、文博会、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等节会,加快形成内外兼顾、陆海联动、向西为主、多向并进的开放新格局。

目前,甘肃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13个境外商务代表处,41家企业累计在境外设立121个国际营销网点。2021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总额达224.4亿元、同比增长30.5%,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5.7%。

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绿色发展成效显现

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是甘肃肩负的重大使命。甘肃省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精准治污,守护绿水青山最美底色。近年来,甘肃省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基础性、底线性任务,“十三五”时期各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如今的陇原大地,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多措并举,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甘肃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近年来,甘肃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主动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排查4个水系36条重要干支流的入河排污口,持续改善河湖面貌,“母亲河”清水长流,黄河流域甘肃段呈现勃勃生机。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效显现。初步构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体系;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制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建立相关工作机制,组织对7大行业重点控排单位开展碳排放核查,全省“十三五”时期碳强度累计下降率达35.44%,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踏上新的赶考之路,甘肃正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国家所需、甘肃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统一起来,持之以恒推动创新型、绿色型、效益型增长,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新篇章。

数据来源: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

#新浪看点##财经##今日看盘##股票##投资##A股##今日关注#

【达沃斯2022丨国家电网大力发展智能化 未来10年将投入3000亿元助力能源转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何柳颖报道

5月25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4月新能源汽车行业运行数据报告显示,4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5.3%,对汽车行业整体的贡献不断增强。

报告称,4月,相较于汽车整体产销同比分别下降46.1%和47.6%,新能源汽车产销两端同比均取得40%以上的增长。

这是我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侧影。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各行各业都在全面加速能源转型,但挑战依然存在。

当地时间5月24日,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达沃斯论坛)的“能源转型中的中国”分论坛上,标普全球副总裁、能源专家丹尼尔·耶金(Daniel Yergin)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能否实现一种“平滑”的转型?他认为,自去年10月发生全球能源危机以来,加之如今的俄乌冲突,世界变得愈加复杂,尤其是在能源转型方面。

“一方面,我们设定了雄心愿景,要将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但另一方面,我们又面临着供应短缺的问题。我们要进一步考量,如何既有转型,又有安全。”耶金表示。

“绿色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

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21年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约5300万千瓦,连续9年稳居世界首位。截至2021年底,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06亿千瓦,突破3亿千瓦大关,连续7年稳居全球首位。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智刚指出,绿色转型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来看,既要保证能源供给的安全,又要达成技术的可行性,在经济上还要实现可支付性,这个挑战是前所未有的。

张智刚认为,对中国而言,要实现能源转型,实际上是一场革命,具体而言,涉及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

“首先,推动能源供给革命,是指发展清洁能源,比如到2030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00GW以上,从我们的发展势头来看,这应该是有把握完成的;能源消费革命方面,我们在推行节约优先,在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强度两方面都要控制;技术革命,要实现转型,技术的突破和引领十分重要;国际合作方面,作为企业,我们致力于在政府框架协议的指导下,加强和国际同行的行动,共同推动能源转型。”张智刚说。

论坛上,澳大利亚铁矿石公司Fortescue Metals Group Ltd.首席执行官Elizabeth Gaines提及了中澳两国的绿色合作契机。

Elizabeth Gaines称:“我们公司大概90%、接近3亿吨的产品都是销往中国。中国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里面会涌现出很多机会,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生产绿色钢铁、投资绿色技术来帮助去碳化。”

国家电网:以数字化适应新能源发展

促进新能源蓬勃发展的同时,我国电网应如何适配?

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文件明确,以电网为基础平台,增强电力系统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推动电网主动适应大规模集中式新能源和量大面广的分布式能源发展。

在这过程中,作为能源转换利用、输送配置和供需对接的枢纽平台,国家电网目前的供电范围覆盖中国国土面积88%,服务供电人口超过11亿,可谓“身兼重任”。

张智刚在论坛上表示,为了适应转型,公司正在加快建设和转型,已经建成了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资源配置能力最强的一个电网,具体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四方面展开。

第一,加大电网的互联互通,提高电网配置资源的传输能力。张智刚指出,加大电网建设可以充分发挥现有装机的作用,同时也能支撑远方能源技术的开发,还能更好地服务新能源的大规模进入。他称,在过去5年里,公司在电网建设上年均投入超过4000亿元,电网规模实现了快速扩大。

第二,发展先进输电技术。“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累计建成29项特高压输电工程,先进的输电技术为大范围配置资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友好接入提供了技术手段。”

第三,提升电网运营条件。张智刚介绍,由于目前中国仍以火电为主,而火电的调节性能受到限制,在和新能源快速接触后,波动性会带来调峰需求。为此,国家电网在传统储能与新型储能两方面同步发力。

“公司目前运行和建设中的抽水蓄能电站容量已经达到65GW,这是很大的一个数目。同时还对100GW的火电机进行了灵活性改造,使其具备更好的调节能力。新型储能方面,如电化学储能,目前仍处大力发展阶段,(但)我们制定了一个颇具雄心的计划——到2030年建成100GW。”

第四,电网智能化。张智刚介绍,“现在公司已建成8000多个纯数字化智能变电站,安装5亿只智能电表,用户范围从普通居民覆盖至工业用户。同时,超过90%的配电网实现自动化,大幅提高了电网的可观测性和可控制性,能更好地适应新能源的接入需要。”他在论坛上强调,没有数字化转型,我们很难适应新能源快速发展的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电网在去年4月上线运行“新能源云”平台,为将近300万座、总量超过540WG新能源场站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接网。“现在很多新能源发电商规模很小,要给它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撑,才能降低它们的发展成本,使其更好发挥作用”,张智刚称。

此外,国家电网还建成了全球覆盖范围最广、接入充电桩最多、车桩网协同发展的智慧车联网平台。根据国家电网公布的最新数据,该平台累计接入运营商1200余家、充电桩超过170万个,占全国公共桩的90%。

接下来,国家电网还将“大手笔”促进我国绿色转型。张智刚表示,“围绕能源转型,公司计划未来10年大概投入3000亿元开展工作。同时,我们还将全面推行市场化配置,以市场机制调节各方利益。”

终端用能:4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25.3%

终端用能也是能源转型的主要“战场”之一。

上述《“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指出,提升终端用能低碳化电气化水平。其中提及,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交等领域应用,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0%左右。

从目前数据来看,在终端用能低碳化方面,新能源汽车贡献颇大。5月25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4月新能源汽车行业运行数据报告显示,4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5.3%,对汽车行业整体的贡献不断增强。

宁德时代首席制造官倪军对此十分看好,他称:“目前中国汽车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过了20%,从全球各个主要国家及政府发布的新能源汽车规划来看,到2030年,最迟到2035年,市场上可能不会再有新的燃油车销售,我认为这个趋势已经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加速 “零碳运输”的转型,动力电池行业的绿色发展同样重要。倪军在论坛上表示,无论是在产品研发层面,还是在生产制造过程,宁德时代都在往绿色路径走。

“比如新型材料的挖掘,我们去年发布的钠离子电池,就是对资源的一种更合理使用,可降低转型成本。”据了解,倪军提及的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160Wh/kg,是目前全球最高水平,在常温下充电15分钟,电量就可达到80%,具备快充能力。在零下20°C低温的环境下,仍有90%以上的放电保持率,同时在系统集成效率方面,也可达到80%以上。

除此,宁德时代的宁德工厂被世界经济论坛(WEF)评选为“全球灯塔工厂”,成为全球首个获此认可的电池工厂,宁德时代宜宾工厂也成为全球首家电池零碳工厂,为电池生产制造环节碳中和提供了可借鉴样本。

“我完全同意‘绿色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的说法,希望我们可以通过方方面面的协调合作来共同实现碳中和目标。作为一个企业,我们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来降低能耗,创造出更加绿色的产品,并让这些产品在能源转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倪军表示。

【喜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 | 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2017年以来,甘肃省深入贯彻“三新一高”导向,紧扣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负重自强、顽强拼搏,推动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利开局,在甘肃发展史上书写了崭新篇章、留下了厚重印迹。

  新时代,在社会各界倾力支持和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甘肃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西北老工业基地重新焕发生机,陇原振兴迈出坚实步伐,作为国家生态屏障、能源基地、战略通道、开放枢纽的功能定位愈加凸显,一幅壮美画卷正在陇原大地徐徐展开。

  新时代,甘肃初步构建起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发展动能加速转化,营商环境逐步优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生态保护大见成效,发展条件得到改善,发展后劲正在不断积蓄迸发,展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美好的发展前景。

  

  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实现量质双升

  2017年,甘肃省提出,要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提升综合实力。

  五年来,甘肃坚持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助推高质量发展,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传统产业“三化”改造深入实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建成全国首个百万吨级页岩油开发示范区和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兰州新区经济增速连年位居国家级新区前列。科技创新取得重要成效,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5.12个百分点、达到56.42%。

  2021年12月,甘肃省提出,要紧扣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认真贯彻落实“三新一高”导向,大力实施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行动,统筹经济和生态,统筹城镇和乡村,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赢得先机主动、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争先进位。

  今年,甘肃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聚焦各项既定目标任务,抓机遇、强作为、求实效,经济运行实现起步稳、开门红。一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79.1亿元、同比增长5.3%。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迸发

  营商环境是重要的发展基础,是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的关键。近年来,甘肃持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积极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千方百计为市场主体纾难解困,不断强化营商环境“软实力”,构筑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办事更便捷。全省税务行政审批事项减至1项,取消1107项涉税资料报送,新办企业半天内可领发票;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办证慢、多头跑等难题得到有效破解。兰州新区推行“独任审核”,将审批权限充分授予窗口,实现“审核合一、一人通办”。

  服务更到位。在各市州和县区设立101个招商引资项目代办服务机构,初步形成省市县三级代办服务网络。积极化解涉企历史遗留问题,不断提振企业投资甘肃的信心。

  支持更实在。“不来即享”举措不断升级,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一键即享、直达快享。落地实施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等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今年一季度,全省新增小微企业贷款274亿元,同比增加86亿元。

  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激发了实体经济活力,企业来甘肃投资兴业的信心倍增。截至2021年底,全省市场主体累计达203.27万户、同比增长8.87%。

  基础建设扎实推进,发展支撑不断强化

  近年来,甘肃深入实施交通提升行动,努力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通道和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五年来,建成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2443公里,新建铁路1408公里,累计通航城市111座,执行客运航线239条,逐步形成了以铁路、高速公路为主体,民航、普通国省干线为补充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

  水利、新基建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引洮供水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全线建成投运。当下的甘肃,基础设施“先行官”的作用愈发突出,发展空间持续拓展。一个个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为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2021年,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208个省列重大项目共完成投资2059亿元,较2020年增长306亿元,增幅17.43%。

  深化改革亮点纷呈,对外开放形成新格局

  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上下功夫,注重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

  数字政府建设步伐加快。全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初步实现“一号响应”,投资建设项目审批平台初步实现“一网通办”“掌上办”,疫情防控管理平台全面上线运行,公共资源交易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中小微企业在线融资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甘肃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亮点纷呈、成效显现,政务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发展动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甘肃省积极参与、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出台新时代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五个制高点”规划,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着力打造向西开放大枢纽、大通道,“三大空港”“三大陆港”建设扎实推进,成功举办兰洽会、文博会、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等节会,加快形成内外兼顾、陆海联动、向西为主、多向并进的开放新格局。

  目前,甘肃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13个境外商务代表处,41家企业累计在境外设立121个国际营销网点。2021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总额达224.4亿元、同比增长30.5%,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5.7%。

  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绿色发展成效显现

  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是甘肃肩负的重大使命。甘肃省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精准治污,守护绿水青山最美底色。近年来,甘肃省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基础性、底线性任务,“十三五”时期各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如今的陇原大地,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多措并举,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甘肃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近年来,甘肃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主动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排查4个水系36条重要干支流的入河排污口,持续改善河湖面貌,“母亲河”清水长流,黄河流域甘肃段呈现勃勃生机。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效显现。初步构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体系;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制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建立相关工作机制,组织对7大行业重点控排单位开展碳排放核查,全省“十三五”时期碳强度累计下降率达35.44%,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踏上新的赶考之路,甘肃正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国家所需、甘肃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统一起来,持之以恒推动创新型、绿色型、效益型增长,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新篇章。来源:人民日报 https://t.cn/R2WxeSx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如果它曾经有形状,那它的从前一定是位佩戴着一颗温润碧玉的美丽仙女,在云端漂泊累了,便翩翩降落人间,因为美丽的具茨山呼唤了她,山花烂熳的春天吸引了她,让她深深痴迷
  • 难道说躁狂期特别幸运的话,我把这些事情全部推到那时候怎么样啊!本身就很烦躁,还弄错这个搞上那个的,更气死人我真的!
  • 摸起来软软的很舒服喜翻~ 尺寸:26×16×9cm 实拍#??现货 迷你 尺寸:19-13-3cm 经典Jackie1961mini系列手袋在2020秋冬系
  •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 #美妆摆拍[超话]# 王格格合集 、玫瑰冠冕 、桑总别虐了,夫人她要嫁人了/南特助又又又逃跑了 、厉总的落跑娇妻不好追 、你是我的万千星辰 、出逃
  • 尤其是其他主要玩家加空3269手,其中对本期加空1834手,这些都不是很好的信号;今天,确实上涨乏力,而且盘中出现了2次小跳水,内资比昨天少成交了1500亿,收
  • 拥有智慧的人,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浮躁世俗,当我什么都不在乎的时候我的人生才是真正的开始,无能为力其实是顺其自然。#随手拍##情侣之间没有信任还要继续吗##工
  • #代号鸢[超话]#这个练度这个队伍赌过了主线9-13王允……我说黄月英真的挺强的,我的登登甚至只有50+9[衰]就是需要赌一次还是两次橙星来着,而且需要在固定的
  • 这个世界上,往往自私的人最快乐,你事事都为别人考虑,结果就是惯坏了别人,委屈了自己。有些人,遇见就好,有些事,笑笑就好,你来人间一趟,不只是为交朋友的,有则惊喜
  • ​能让自己登高,不是借用他人肩膀,而是自身学识;能让自己站立,不是终日卑微苟活,而是不屈抗争;能让自己重生,不是等待住事结束,而是勇敢告别;能让自己追逐,不是
  • 当代很多网友的问题在于读书少而想得多,表达能力差话都讲不清楚却总想搞个大新闻,以及读的大学不咋地,没教过逻辑学,一开口就露怯一开口就露怯,但架不住表达欲爆棚,于
  • 还记得当时的我不屑的想,这家伙连叫声都那么有气无力,哪里抓的到老鼠哦。天龙八部的电视倒是看过一点,但“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国,千秋万载,就只一个阿朱,岂是一千个
  • 据其介绍,变更法定代表人的流程并不复杂,闭店的实际店主只需确保正常经营期间无税务欠款,通过代账公司和背债人签署工商变更协议,在向税务机关递交完税证明后,就能顺利
  • ཁྲ་ཁྲའི་གྲོང་གི་མདུར་རྒྱུག་མིག་གིས་མཐོང་།།གཅིག་འགྲོ་གཅིག་འདུག་སྤྲིན་གྱི་འདུ་འགོད
  • 另外,DVN 的一大特色—重工绣花和绣珠,这个手工部分以前一直是送去印度做的。我自己对印度的手工艺和服装品牌还挺关注的,在纽约买手店 La Garçonne 刚
  • 当时俄罗斯的年轻漫迷也很爱这部作品(世纪末风潮嘛,环球阿宅同冷热)我还是在俄罗斯漫迷架设的ftp下载Weiß的全部mp3的……(美好的周末 又被病毒反复攻击 躺
  • 12月16日11:30去人民购物超市购买速冻水饺后回家;14:55乘坐61路公交车由远洋城北站至唐人医药公交站下车,步行至唐山百货大楼;16:10在唐百四层简略
  • 罗正的颜值以及演技,其实也常会被观众们审判,但好在黑红也是红,热度总算是靠着这些有争议的话题给刷起来了。3、置顶笔记、评论利用小号在热评的评论区回复(只评论热评
  • 感觉收到的无料比买的还多[doge]又吃又拿的真不好意思(好意思)每次都拿一大堆爽死,虽然本来还想去交换的也忘记了[顶]还忘记要签绘了忘记的事情太多了[泪][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