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上脑筋急转弯第四天的小胖胖这两天有点咳嗽加流鼻涕,每天晚上回家喊我给他煮艾水泡澡+搓身体。
我故意逗他“你这又咳嗽又流鼻涕,我带你去医院打针吧”
胖胖赶紧说“不要,去医院打针好痛,还要花很多钱”
我继续逗他说“那就让医生开点药也行”
胖胖摇摇头“那也不行,药那么苦,我吃了会吐,吐你身上会把你衣服都搞脏了,那样不好”
我问他那该怎么办呢。
小胖胖转着小眼珠跟我说“妈妈,你就安安心心给我擦药吧,搓着我很舒服,还好得快呢”
断断续续坚持搓药第五年,小胖胖身上有任何不舒服第一时间找到药让我给他搓搓,大叔从一开始的抗拒到现在身体不适时偷偷擦我的药[污]
只为少吃点药少打点针,慢慢开发它的新功能,小家伙说它长的像“肉”[笑cry](不推销不传销)

孕36周发现孩子有肿瘤,爸爸的选择是…

父母和孩子之间,都是生死之交。

生孩子,就是一场冒险。

小生命的降生,总是伴随各种美好的词汇:喜悦,惊叹,娇嫩,怜爱…

然而,并不是每个生命的诞生,都是一帆风顺。

网上曾经有这样一个提问:

如果你在产检时发现孩子有严重的病,你会留下他还是打掉?
这个问题难以想象 ,又何其残忍。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一个爸爸的真实经历。

我儿子,在产检的时候一直很顺利,每次 B 超、彩超,都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在预产期前 20 多天,B 超发现腹部有一肿块,大小 41mm × 38 mm × 44 mm,对于一个未出生的宝宝来说,是相当大一坨了。

对于这个突发情况,我感觉毫无真实感,甚至觉得是梦里的情景。

毕竟长达 10 个月的孕检,什么问题都没有,最后半个月才出现这么大一块东西,实在是毫无心理准备。

像所有的电视剧里演的一样,医生问我:孩子留不留?这个话题太沉重了!

要知道,那已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了!

全家人都倾向等孩子出生后再处理,大家都抱着最好的希望。

孩子不会有事的。

十四天后,孩子出生了,3.3 公斤,看上去非常可爱。

出生后第一件事,就是检查肿瘤,第三天就做了 B 超。

结果非常不理想,甚至比预想中最坏的情况还要坏。

结果显示,孩子左下腹有一包块,实性,大小约 62 mm × 42 mm × 42 mm,考虑为神经母细胞瘤,部分侵袭椎管内。

那种晴天霹雳的心情我怎么能够写得出来?

曾想过各种可能,设想就算是肿瘤,就算治疗费用昂贵,无论如何艰难,总能够拿掉的。

但看到「侵袭椎管内」这几个字,即使没有专业医疗知识,我们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

整个家庭像掉进冰水里了。

难以理解,命运为何如此不公?

为什么是我们?为什么是我们?为什么是我们?
哭,喊,嗟叹,各种哀嚎,这都默默地在我心中进行,并不能表现出来,不能让家里陷入更坏的情况。

既然决定留下孩子,就一定要尽力到底。

家里没有出现任何埋怨,大家都很积极面对。

照顾好产妇和 baby,搜集各种医学资料,联系每个想到的能帮忙朋友亲戚,联系医院医生等等,都决心要打一场硬仗。

儿子在出生后 20 天,做了人生中第一次 MR。

机器太吵了,打桩机一样,小家伙不可能睡着静静地做检查,必须用镇静剂。

刚出生十多天的孩子,早上 5 点多就从家里出发,去大医院排队,又吃镇静药又打镇静针,结果还是不肯乖乖睡好,让第一次检查失败。

排队一个星期后再去,这次一早就不让他睡,不让他吃,到了临做检查的时候才一次让他吃,吃饱好入睡,同时还要加镇静剂,想到都让人心疼。

耗时差不多一个小时,在外面等真是心焦,很担心门忽然打开护士出来说又失败了。

检查结果比原来的更坏了:

左中下腹膜后有一软组织肿块,大小约 58mm × 42mm × 49mm,考虑为恶性肿瘤。

累及左侧腰部分椎间孔及沿扩大的椎间孔到达椎管硬膜外区,硬膜囊及左肾和左腰大肌明显受压移位。

一个月后又在另一间医院做了一次 MR,结果显示:

左侧脊柱旁及背部肌间隙内多发不规则肿块,最大约 50mm × 43mm,肿块部分经椎间孔进入椎管内,相应椎间孔扩大;左肾明显受压移位,且与肿块相贴

腹主动脉及双侧髂总、髂内外动脉也相应移位并部分被包绕。结论考虑腹膜后神经源性恶性肿瘤性病变。
坏消息真是一个接着一个,虽然很伤心,还是默默把眼泪往肚子里咽了。

拿着检查结果,把这方面有名气的医生都跑了遍,凌晨就起床去医院排队,围在病房门口等个把小时就为了和医生谈上几句话,几百块挂一个专家号还得抢等等,都是常态。

然而,每去一次医院,我们的心就变冷一点。

神经母细胞瘤是比较常见的婴儿肿瘤,在婴儿肿瘤致死原因排前几名。

我孩子的情况除了肿瘤外,最麻烦的是肿瘤还入侵了椎管,包饶脊髓马尾丛,任由肿瘤继续增大或者处理不当。

损伤了神经的话,瘫痪是分分钟的事。

最后听说某个医院最出名的两个医生,一个主攻手术,一个主攻化疗,让我们去找找。

最后我们决定先去找主攻手术的,因为觉得化疗对这么小的孩子伤害太大了。

他看了结果,说非常难办,因为这个肿瘤不仅仅是肿瘤那么简单,入侵了椎管,就涉及到神经外科的事。

他擅长儿科手术,但神经外科的事情要别的医生解决。

在我们哀求下,他答应把我们排进每周一次的专家会诊。

苦等一个星期,终于到了专家会诊,一大早去到门口,已经聚了不少人。

一群医生在一个小房间里拿着一堆案子在讨论。

大家在外面眼巴巴地等,没人说一句话。

终于出来了,所有人争着挤过去,都想争取尽量多的时间跟医生交流,我们也一样,但听到的回复只有简单几句。

神经外专家说:「这个孩子的脚现在应该已经不能动了。」

我们的主治医生说:「这个案子没有办法处理。」

没聊几句就阻止了我们的追问,因为还有很多人缠着他。

没可能啊,我的孩子的腿现在正常得很,一点瘫痪的迹象都没有。

除了有时有点不自然的颤抖。

我们当然继续不停挂号,不停求他想办法。

最后主攻手术的医生说:「外面的肿瘤他可以处理,但你要先去找神经外的主任,问他能不能搞椎管里面的,可以我才能做外面的,只做外面不做里面没意义。」

没办法,我们又排一个星期队去找神经外。

神经外的主任说,要搞里面的:「先叫儿科的把外面的清除掉,才能想办法。」

后来他不忍心看我们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花了不少时间跟我们说明手术的难度。

首先处理腹腔内的肿瘤并不是特别难,但也是一台大型手术。

这么小的孩子,风险已经非常大,更麻烦的是椎管内的手术。

这要把脊柱两块壁板切除,才能把工具伸进去很小心很小心地清理。

这个过程风险很大,毕竟这么小的婴儿。

一不小心伤到神经,谁也不能保证会不会瘫痪;而且要把肿瘤清理干净,也是非常不容易。

清理干净后,因为两块受力壁板已经去掉了,脊柱撑不起来,只能打钢钉。

成人打钢钉还好,但婴儿是不断生长的,钢钉不会生长,很快就会把脊柱弄变形,只能每隔一段时间重新打一次,每次都是一个难度巨大的手术,这个过程一直维持到他长大。

这两台手术做下来,不是一般人能撑得住的。

即使这样,也没有人能保证,这个肿瘤不会复发。

最后他还说,每天那么多病人求医,儿科那边专家肯定找把握较大的来处理了,我们案子风险太大,没人想接的。

我不清楚他是不是在吓唬我,但他说的也是老实话,做手术的风险,我自己心里也有数,即使医生肯做,我也很纠结要不要冒险。

手术这条路走不通,我们就去了找做化疗的。

几百块挂了个号,全过程不超过 5 分钟。

医生说,「孩子太小了,不能化疗,去找做手术的吧」,把我们赶了出来。

继续去找名气没那么大的医院,也回到普通医院看,还咨询了国外的医院,意见都一致。

名气没那么大的医生,反而跃跃欲试,化疗也可以,手术也可以,都有医院愿意做。

但是,即使化疗了,也只是把肿瘤缩小,方便手术而已,手术一定不能免的。

这回轮到我们犹豫了,毕竟孩子只有几个月大,治疗的风险比不治疗还要大啊…

到这个阶段,路基本上走绝了。

我们能做的,就是每个月坚持做 B 超,观察肿瘤的长势。

从开始的 4CM,3 个月就长到了 8CM。

8CM,一个成年人的拳头那么大,塞在一个 3 个月大的孩子肚里。

这情形我都不敢想象。

不过到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忘记他这个病的存在了,每天和他开开心心的生活,和正常人一样。

与其冒巨大风险在可怕的手术下挣扎,苟延残喘,没有尊严地活着,不如面对现实,接纳肿瘤的存在。

无论他生命长与短,都希望他过得快快乐乐。

所以我给他起的名字,单名一个瑜字,意思是他出生就带着一块玉在肚子里,并且要接纳它的存在。

希望他们能和睦相处,好好活下去。

然后,事情开始出现了转机。

8cm 的下一个月,并没有长到 9cm,而是变成了 7cm。

再下一个月,7cm 变成了 6cm。

肿瘤的血流信号,从开始的丰富,到稍丰富,到稀疏。

到 6 个月大的时候,再做了一次 MR,已经变成了 39mm × 30mm。

此时肿瘤还有填充椎间孔,但椎管内已经看不到肿瘤了。

肿瘤在缩小!!肿瘤在缩小!!肿瘤在缩小!!
这种快乐,同样不能用语言去表达,那么多的压力,那么多的焦虑,这个时候终于得到了一点点放松。

拿到检查结果的这天正好是我生日,真是没有比这更好的生日礼物了!

谢天谢地,更感谢小 baby 他自己,是他自己赢得了这场战斗,是他坚强地为自己争取到了人生。

我真是感动得无法言语,是他给我们整个家庭重获新生。

希望他以后能一路走好,坚强地活好自己的人生。

之后我们就放松了对肿瘤的监控,3 个月才检查一次,每次检查我都感到很紧张,担心死灰复燃。幸好,肿瘤慢慢地消失了。

一年后,我们给孩子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包括 B 超,验血。

结果显示各种指标正常,B 超反复扫描已经找不到一丝肿瘤的影子了。

一个 8 cm 大的包块,已经完完全全被他身体吸收了。

医生说,神经母细胞瘤 4S 期是有自愈的可能性,是唯一一种可以出现自愈的肿瘤。

文献记载几率大概为 1%,但医生也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肿瘤也能够完全吸收。

我的孩子,他就是我的英雄。

现在,小家伙现在天天上兴趣班好忙,9 月就升中班了。

他还有了一个两岁的弟弟。

两兄弟感情不错,他会给弟弟讲故事,喂弟弟吃饭,过马路保护弟弟。

当然,还会抢弟弟的玩具,跟弟弟吵架。

我们现在,忙乱,并快乐着。

我们这个例子属于小概率事件,没有参考价值。

希望不会给大家带来误导。

一般问题产检应该都能检出,正如其它回答说的那样,问题严重就应该打掉,道理大家都懂,产检本身就是这个目的。

像我们这种到临出生才爆出来的问题,我真的无法回答。

试想怀胎十月,天天盼望着TA的到来,到可能第二天就要见面了,才忽然要做这种残酷的抉择…

我们是下不了手…

而且信息量也不够,只有生出来才知道是好是坏,难不难处理。

这种情况只能看各家情况自行判断了,很考验判断力和运气。

希望没有人再需要面对这种困境了。

真的,无论做了什么决定,都要考虑最坏的情况,自己能不能承受,然后就积极面对,负责到底。

尽人事听天命。

有很多事情很无奈,真不是一句道理那么简单。

建议还是着重参考其它回答,小概率事件真不能作为参考。

再次祝愿所有宝宝都健康,不要再遇到我们这样的难题了。

跟钢筋直男做朋友每天就跟坐过山车一样
昨天喊我去推车,进团看到一个眼熟的id,是之前加的一个团长,声音好听指挥得也温柔,是我难得主动加的pve团长,我跟亲友qq说起这个事
下一秒游戏团队频道他咵欻贴了人家id说:兄弟有人暗恋你
我捏玛团里十几个人在场我真是差点连夜逃离我们服,我私聊他你干啥啊快闭嘴
他说你不好意思我帮你一把嘛
我真是求求了直接社死了,他还问我:“你听得见那边麦不?他说那不是他,别人开他号开的团”
我心里好受了一点点(也没很多)过了会儿他突然反应过来他跟我说这些事的时候他那边麦没闭,他说他完了社死了
拴q[泪][泪][泪][泪]尬到起飞的是我,我坐飞碟一秒飞进外太空当外星人算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它既温暖治愈又让人心碎,作者写尽了孤独,也写尽了人与人之间对情感联结的渴望。所以作者在书中不但写了安德鲁的孤独,也写了人与人之间对温情的渴望。
  • 36岁的沈南,早在2007年参加黑龙江电视台主办的“我主荧屏”全国主持人选拔赛上获得全国总决赛十强,相信他那种对事业孜孜以求的勤奋精神和憨厚豁达的开朗个性,一定
  • #健康电竞# 小贴士,每天都能涨姿势[太阳] 今日小芝士——臀肌拉伸!在家就能做的缓解腰痛小技巧第五弹:① 仰卧位,双腿摆成二郎腿姿势(都会做吧);② 颈部和肩
  • 一鲸落万物生,这样其他城市的经济就起来了,根据消费的边际效应,这个崛起的过程中会爆发出巨大的内需,我们内循环也解决了[二哈]#微博新知博主#day170 3.2
  • 所以想辞职清明回个家还贼麻烦离碚要填请假申请、回了家要社区报备、返碚还要再填外出统计表那些学院领导一天翘起个jio不处理我的请假申请到头来还说我不经过他们同意就
  • 病例3062月19-20日 在回民区慧谷蓝庭小区12-2单元居家,未外出。2月20日、21日均是7:00—7:10在小天力为木图村村东口采样点采样,其他时间无外
  • ●_●(*?↓˙*)[鲜花]萧梓琛是墨雨柔的毒,第一眼,墨雨柔便陷入了一个叫萧梓琛的泥潭中,结婚一年,最终自己还是成全了他和他的初恋。#甜宠# #推文-现言#[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制裁压力下,俄罗斯破产只是一个时间问题4月17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通过德国《星期日图片报》(Bild am Sonntag)宣称
  • 暴风雨来临那一天 迷途的羔羊还没回来 铁匠铺传来了叮当叮当声 这一切没有想像的那么糟 丰盛的酒席已准备好 尊贵的客人却没来到 熟睡的女
  • 和姐姐去火车站送爸爸~仿佛看到了朱自清的《背影》想起我上学时,短暂的相聚后又是长长的分离,爸爸去西,姐姐去北,我去东,我们家以妈仔为原点,其他三人各奔一方,妈妈
  • 【采访】前尤文总经理莫吉接受全市场网采访表示:“我看好米兰,因为马尔蒂尼和皮奥利的工作都十分出色,我知道米兰会拥有一个不错的赛季,但不会赢得联赛冠军。“卡卢卢的
  • 这个卡真的直接封神了,看的时候一直在激动和心动之间反复横跳,到最后心软的一塌糊涂,找不到什么有文化的词语来形容,就是像有一股热流感觉要从胸口翻涌出来了,不知道有
  • 从艺术风格上看,《论书帖》不同于怀素其他如《自叙帖》、《食鱼帖》等用“古瘦”和“半无墨”的毛笔创作的笔意连绵不绝、体势险绝诡奇、极度夸张浪漫的狂草之作,笔下明
  • 除此,詞話皆曰“秋娘渡与泰娘桥”為虛指,倘能考證出為吳淞江某處的實指,當有趣的多。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 随着俄乌冲突持续超过50天,一个越来越清晰的事实是,“拯救乌克兰”只是美国表面上想要营造的“剧场效应”操控节奏、趁乱渔利才是华盛顿的真实目的。这其中或许有乌克兰
  • 人的一生都在阴阳所构造的世界中修行,悲喜,成败,顺逆,康病,一切皆不出大道。势有顺逆,亦分主客,我为苍生主,众生为我客。
  • 保持炙热,坚持下去,或许前路未必是光明坦荡,但也一定充满无限可能,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彼此保护从来不是说说而已,让我们一起变成更好的人吧,成为彼此的骄傲。往后余生
  • 高档宾馆与农民生活的对比, 爆破拆除与新修城市象征中国的改革开放在破坏一些东西,也在重建一种新的文化和观念,经济在部分地区得到了发展,却使人的感情出现了巨大的
  • 于是出现了这样的对话(p1是婧婧给我说的,p2是德育主任)这个“又”字就很有灵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明明我之前解释过我没拉黑他又想起之前和鸣鸣的对话:“你要是不来他
  • P7的思路也是石破天惊的:【图9】思路一: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凡是纠结得难受的产品特征,干脆全抛弃以换取另一个产品特征 —— 既然后排空间很难大,那就干脆设计成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