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汽车 固态电池要起飞了?】“全固态电池,日本应该超前我们5年”,12月2日,欧阳明高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固态电池似乎已经成为车业最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在国外,有印度研究机构号称,2022年推出固态可充电铝电池,即成为世界上第一款商用铝离子固态电池。届时电池续航至少能提高3倍,车用续航轻松超过1200公里。在国内,有两大消费电子巨头——即将造车的小米和想要造车的华为,联手进军固态电池领域。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动力电池市场正快速向TWh时代迈进。而规模的扩大,也让技术迭代被提上了日程。有观点认为,电动车的竞争最终将成为电池的竞争。

同时我们发现,对于固态电池,海外车企展现出了空前的积极性。

固态电池是下一个风口吗?还是资本市场的新故事素材?能否成为欧美日车企和电池厂超车的机会?

海外企业押宝固态电池成风

12月1日,Stellantis集团宣布战略投资美国固态电池技术公司Factorial Energy。双方还签署了联合开发协议,以推进Factorial的高压牵引固态电池技术。目标是在2026年引入首个具有竞争力的固态电池技术。

此外,投资这家固态电池公司的不只有Stellantis集团,还有梅赛德斯-奔驰和现代汽车集团。

奔驰不但投资了数千万美元,还将任命一名代表进入该公司的董事会。目标是在2022年开始测试电池原型产品,并在未来 5 年内将该技术引入批量生产。

现代和起亚也在一个月前联合宣布,同Factorial Energy签署了包括战略投资合作在内的联合开发协议。包括单元、模组、系统各层面在内,达到电动汽车整车集成,并共同开发固态电池的规范化生产。

11月29日,日产汽车宣布到2028财年推出搭载全固态电池(ASSB)的电动车型,届时电池组的成本将降至每千瓦时75美元。未来,成本会进一步降低至每千瓦时65美元,以实现电动车型和燃油车型的成本平价。日产汽车表示,全固态电池(ASSB)能够将充电时间缩短至原来的三分之一。

10月份,韩国电池制造商SK Innovation向福特汽车支持的固态电池开发商Solid Power公司投资3000万美元,联合生产车规级固态电池。SK的电池研究负责人在不久前表示,计划比竞争对手提前两年或更早交付固态电池,而这一时间点预计在2025年之前。

6月,LG新能源亚洲营销总经理朴镇庸公开表示,LG新能源正在着手开发新一代电池,包括拥有更优秀安全性能的聚合物和硫化物的全固态电池,争取2026年实现量产,将有望应用于电动汽车和飞机领域。9月,LG能源表示,已开发出可在室温下充电的固态电池,能够在25℃下充电500次以上。

5月,三星SDI宣布将在2025年之前完成大型全固态电池单元和原型全固态电池单元的开发,并于2027年开始量产。

宝马则宣布和福特及其他合作伙伴扩大与美国固态电池企业Solid Power的现有联合开发协议,投资1.3亿美元用于固态电池技术研发。

4月,宝马集团宣布,与德国政府合作开发的新一代电芯项目取得进展。宝马计划从明年开始,将100安时固态电芯用于固态电池车规级标准的测试及整车的集成,于2025年前推出应用固态电池的原型车,并在2030年前将技术应用于量产车。

同月,大众汽车宣布对固态电池企业QuantumScape追加1亿美元的投资。

作为固态电池领域拥有专利最多的车企,丰田的固态电池已经开始在原型车上进行测试。丰田计划到2030年,预计投入1.5万亿日元用于开发动力电池及其电池供应链。

此外,丰田还与松下成立了固态电池合资公司,计划在2025年量产搭载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前面提到的这些海外企业,all in固态电池的态度非常坚决。但是这就像L4级自动驾驶一样,很多车企都说自己已经实现了,可事实呢?反正没落地,你怎么说都行。

对于如何优雅的蹭热点,车企都是个中好手。就连元宇宙这种虚头八脑的东西都可以蹭,固态电池有什么不能蹭呢。

有时候,科研人员在研发一项新技术的时候,关心的不是这项技术到底能不能应用,而是之前有没有人用过,没人用过就能发论文。

企业也是一样,这项技术还没人用,我就可以拿来包装,没准就可以拉高股价。

比如QuantumScape,在去年11月上市后,一个月内股价便飙升了300%,第二月又上涨了80%,最高时达到了132.73美元/股。

没有故事的企业才更需要故事,PPT造车这件事有不是只有在新势力身上才会出现。

作为“电动一哥”的特斯拉,自然比其他车企更明白动力电池的重要性,但马斯克似乎对固态电池就不是特别感冒,虽然他也并没有否定过。

不过,如果真如一些媒体报道的那样,QuantumScape的固态电池能够颠覆特斯拉,你认为马斯克会不知道这件事么?那为何他还在琢磨4680?

我想,大概率是因为时间的问题。

主流观点认为,半固态电池或许能够在2025年左右实现大规模量产,而全固态电池完全实现商业化至少还要10年的时间,可能这也是马斯克对于固态电池一直持保守态度的原因。或许在他看来,10年的时间会发生很多变化,还是专注于当下比较好。

国轩高科工研总院常务副院长徐兴无此前曾说过,锂金属负极全固态电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投入应用估计是十年以后的事情。他认为,一方面,全固态的电解质目前解决起来还有非常大的困难;另一方面,锂在循环过程中即使没有锂枝晶,也要面对粉化的问题、循环寿命的问题。

另外,固态电池到底是不是终极路线,到现在也没人能百分百确定。

固态电池的优势就不用太多说了,简单概括就是,由于液态锂离子电池存在电解液氧化、电极膨胀、高温失控等安全隐患,只能牺牲能量密度来换取稳定性。而固态电池因为采用了固态电解质,所以更轻、更薄、更密、更稳,既能提升续航里程,也更加安全。

不过,全固态电池的劣势也很明显,比如固态电解质导锂能力差,锂离子导电率低,内阻高导致内部传输效率低。还有就是循环寿命的问题,即便QuantumScape完成了800次的循环测试,但是与1500次的三元锂和2000次的磷酸铁锂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总之,固态电池现阶段还有很多技术瓶颈没有突破,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成本,这5个要素少了哪一个,在最终实现商业化的时候都会受到非常大的挑战。尤其是成本问题,是最难翻越的大山,因为固态电池的成本是肉眼可见的,不是靠规模化就可以降下去的。

汽车分析师、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向凤凰网汽车表示:“固态电池的技术指标要比传统的锂离子电池好很多,但是这个指标主要是实验室里面的指标,实际量产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固态电池属于革命性的突破,所以其不确定性也更高。”

有分析指出,蔚来的半固态电池可以看作是全固态电池代替液体电池的过渡方案,更适合当下的市场。国外的企业选择直接研发全固态电池,有些是在自我炒作,有些是想放手一搏。

日本电池系统开发企业ENAX社长三枝雅贵此前就曾表示:“从成本方面来说,电池已成为中国的天下。日企希望借助技术实力,在全固态电池领域挽回局面。”

中国在固态电池上落后了?

与前面提到的那些海外企业相比,国内的企业在固态电池方面的探索的确没有那么激进,但要说落后也不太准确。

比如,中科大在几个月前发现了一种全新的氯化物固态电解质——氯化锆锂,突破了固态电池的成本瓶颈,可变形性好,比一般的固态电解质耐湿,还可以让成本降低 94%。

11月,半固态电池供应商卫蓝新能源将\获得来自小米集团、华为等机构约5亿元的战略投资,其估值达到50亿元。

10月份,辉能科技完成了3.26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按照规划,他们要在2021年达到1GWh的半固态锂离子电池产能,到2024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

9月,清陶发展的QT-360高能量密度产品在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完成国家强检认证测试。该产品电池单体实测放电容量(1/3C)超过116Ah,能量密度为368Wh/kg。

7月,赣锋锂电与东风公司技术中心正式签约,并签订固态电池E70车型示范推广协议。2022年初,赣锋锂电固态电池或将率先搭载在东风E70车型上,并完成车辆交付和示范推广。不过,目前赣锋锂电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固态电池均为固液混合电池技术,也就是半固态电池。

4月14日,蜂巢能源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工程研究所共建的固态电池技术研究中心在无锡揭牌。按照计划,蜂巢能源将于2025年在量产车上应用示范能量密度达350-500Wh/kg的固态电池。

同月,鸿海董事长刘扬伟表示,富士康将在2024年推出固态电池。

今年年初,宁德时代公开了两种与固态电池相关的专利。

可以看出,与海外企业直接瞄准全固态电池不同,国内的卫蓝新能源、清陶发展、国轩高科、赣锋锂电等,其实都选择了半固态电池的路线,虽然他们也有全固态电池的生产线,但已量产的全固态电池主要应用在消费电子、特种电源等领域。已下线的用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半固态电池,目前处在验证测试阶段。

虽然宁德时代在5月份的时候表示,目前已经可以做出固态电池的样品,但是距离实现商业化还有很远的路要走,预计到2030年才会面向市场推出。所以,他们选择了钠离子电池作为过渡。

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已经达到160Wh/kg,不但低温性能更佳,且系统集成效率更高。

另一方面,我国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友元认为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内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单项指标可能与国外接近甚至更高,但总体指标偏低,特别是在电池寿命上面;二是在产品的可靠性、一致性上存在较大差距;三是产业规模总体很大,但存在单家公司规模较小、过于分散的问题。

或许是因为有这方面的原因,所以国内的动力电池企业或者车企在技术创新的时候会更加谨慎,相比海外企业步子迈得小一些。

写在最后:不可否认,目前美、德、日在全固态电池领域拥有一定的技术前瞻优势,如果国内的动力电池企业和车企不加以重视,很难说会不会在10年后甚至5年后失去目前的主动权。而且目前的液态锂离子电池,也很难完成2025年400Wh/kg和2030年500Wh/kg的能量密度目标。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海外企业直接研发全固态电池风险很大。

比如,已默默研发固态电池长达数年之久的Fisker,在今年年初表示放弃研发全固态电池,前面90%的努力都打水漂了。

无独有偶,锂电池企业麻省固能(SES)也放弃了全固态电池技术研发,而是选择固液混合的半固态电池路线。

固态电池的走热有技术层面的必然性,但行业对固态电池的热切期盼,也与资本力量在背后的推波助澜不无关系。

企查查提供的信息显示,2020年国内动力电池赛道披露的融资金额为627.38亿元,2021年(截止至11月底)这一数据增长138.66%至1497.33亿元。

资本市场的热情高涨,为动力电池领域提早进入军备竞赛阶段添了一把火。说的更直白点,其实就是内卷造成的。

但核心技术的迭代需遵循客观规律,不可一蹴而就,毕竟动力电池在一致性、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都有非常高的要求。企业不可一味的喊口号,更不可在传播时去误导我们的消费者。

【多个实锤证明新冠病毒来源自然 驳斥“实验室泄露”阴谋论】
没有任何科学证据支持新冠病毒从中国实验室泄漏。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二阶段病毒溯源计划,该计划将“中国违反实验室规程造成病毒泄漏”这一假设作为研究重点之一。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22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曾益新对此表示,这种提法,既违反常识也违背科学规律,中国政府是不可能接受这样一个溯源计划的。
曾益新指出,新冠病毒溯源一定是个科学问题,中国政府一贯支持科学地开展病毒溯源,“但是我们反对将溯源工作政治化,我们认为第二阶段病毒溯源应该在第一阶段病毒溯源的基础上来延伸,以世界卫生大会(WHA)73.1号决议作为指引,经过成员国充分讨论磋商后开展。对第一阶段病毒溯源时已经开展过的,尤其是已经有了明确结论的,不应该重复开展。”
7月4日,中国专家组向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第二阶段溯源工作的中国建议,并与世卫组织专家交流。曾益新说:“在这个建议稿里体现了我们的考虑和核心观点,我们希望世卫组织能够认真地考虑中国专家提出的考量和建议,真正地将新冠病毒溯源作为一个科学问题,摆脱政治干扰,积极稳妥推动在全球多国多地范围内持续开展溯源,要加强各国溯源科研的合作交流,要尽快找到最有可能的病毒源头,尽最大努力预防类似的疫情再次发生。”

【实锤一:世界卫生组织第一阶段溯源(中国部分)结果:实验室引入“极不可能”】
3月,世界卫生组织对外公开发布新型冠状病毒全球溯源研究(中国部分)的世界卫生组织—中国联合研究报告。参与此次溯源研究的中外联合专家组对新冠病毒从自然宿主通过冷链食品传人、直接从自然宿主传人、经中间宿主传人、实验室传人4个引入途径的可能性进行了科学的评估,评估的结论分成五级:极不可能、不可能、可能、比较可能、非常可能。
这份报告指出,新冠病毒通过实验室引入是“极不可能”(Extremely Unlikely),这是中外专家组达成的一致共识。3月31日,联合专家组中方组长梁万年在国务院联防联控发布会上表示,人畜共患病直接溢出,被视为一种“可能”到“比较可能”的途径;通过中间宿主引入,被视为一种从“比较可能”到“非常可能”的途径,“这是有一个区间的,尤其是中间宿主,是从比较可能到非常可能,通过冷链、食品链产品引入,被视为一种可能的途径”。
梁万年介绍,实验室引入“极不可能”是通过两个维度得出的结论。实验室引入只有两个最有可能的渠道:一个是人工合成,对此,科学家已经有明确的态度,是不可能的;第二个是泄漏,泄漏的最关键点是实验室有没有,“中外专家组专门到武汉病毒所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了解,和相关研究人员包括相关管理人员对现场进行了考察。尤其我们对它规范流程、管理制度、安全制度的执行,包括武汉病毒所从事的研究项目、过去做的和正在做的一些项目的了解,最终得出结论——‘极不可能’”。
中科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主任、武汉病毒所研究员袁志明在7月22日的发布会上强调:一、2019年12月30日之前,武汉病毒研究所没有接触、保藏和研究过新冠病毒;二、武汉病毒研究所从来没有设计、制造和泄漏新冠病毒;三、目前为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职工和研究生,保持新冠病毒的“零感染”。
袁志明补充说:“有媒体曾经报道,‘武汉病毒研究所有3名研究人员曾于2019年的11月到医院就诊,其症状和新冠病毒是一致的’,这完全是无中生有。如果要搞清这个事实真相,其实非常简单,只需要这些媒体记者告诉我们这三人的姓名,真相就可以水落石出了。其实我们很早就提出了这个建议,但直到现在我们并没有收到任何回应。”
袁志明指出,面对目前仍然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唯有全球合作,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才能够有效地遏制病毒蔓延,才能让全球人民重新回到繁荣和谐的生活。武汉病毒研究所将秉承开放透明的态度,愿意和各位科学家一道继续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出贡献。

【实锤二:《柳叶刀》发文:没有任何科学证据支持新冠病毒从中国实验室泄漏】
7月5日,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文章《要确定SARS-CoV-2是如何传染给人类的,关键是科学,而不是猜测》(“Science, not speculation, is essential to determine how SARS-CoV-2 reached humans”)明确表示,目前没有任何科学证据支持新冠病毒从中国实验室泄漏的理论。这篇文章由24名知名专家联合撰写。他们在文章中指出,必须使用科学方法获得的证据来帮助加深理解和作为解释现有问题的基础。这个过程并非没有错误,但它是可被自我纠正的,因为优秀的科学家努力不断提出新问题,应用新方法,并通过公开和透明的数据共享和持续对话来修正其结论。
这篇文章还指出:指控和猜测毫无帮助,因为它无助于获取更多信息,也不能帮助客观评估病毒到人类病原体的途径,而这些都可能有助于防止未来的大流行。相互指责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对国际合作有任何推动作用。新病毒可能在任何地方出现,因此保持透明度和各地科学家之间的合作提供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早期预警系统。
2020年2月19日,《柳叶刀》发表文章《支持中国科学家、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和医疗专业人员抗击COVID-19的声明》(“Statement in support of the scientists, public health professionals,and medical professionals of China combatting COVID-19”),上述24位科学家参与其中。这篇文章指出,中国科学家、公共卫生人员和医疗人员努力、有效地迅速识别此次疫情背后的病原体,采取重大措施减少其影响,并与全球卫生界公开分享成果,这一努力是显著的,“我们签署这份声明,是为了声援所有在新冠肺炎疫情挑战中拯救生命、保护全球健康的中国科学家和卫生专业人员。我们大家都在一起,与中国同行站在最前线,共同应对这一新的病毒威胁。”
时隔一年多,这些科学家表示:“近期,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单独收到了询问,问我们是否仍然支持去年年初说的话,答案很明确:我们重申,我们对当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人民,以及此后在与病毒的无情和持续斗争中冒着个人风险竭尽全力工作的许多世界各地的卫生专业人员表示声援,我们的尊重和感激与日俱增。”
此外,7月7日,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在欧洲科学数据共享平台Zenodo上发表预印本文章,指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新冠病毒来自于武汉实验室”;“没有证据表明任何早期的病例与武汉病毒研究所存在联系”;“没有证据表明在大流行之前,武汉病毒研究所拥有或研究过新冠病毒的祖先”。
实锤三:“盲眼钟表匠”理论:新冠病毒无法被人工合成
7月16日,21位中国科学家和1位在中国工作的英国学者联名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发表题为《论SARS-CoV-2的起源——盲人钟表匠的争论》(“On the origin of SARS-CoV-2—The blind watchmaker argument”)的观点文章,运用经典进化理论——“盲眼钟表匠”,有力论证了为何新冠病毒只可能来源于自然,而不可能由人为制造。
这篇文章指出,与2003年SARS病毒相比,新冠病毒对人类的适应性非常好,从动物宿主到人类的适应性转移已经更为广泛。根据“盲眼钟表匠”理论,这种适应性转变只能发生在当前大流行暴发之前,并且需要依靠逐步选择的帮助。在这种观点下,新冠病毒不可能是从大城市的动物市场进化而来的,在实验室里进化而来就更不可能了。
1794年,一个英国牧师威廉·佩利提出,自然界的各种生物都完美地适应着各自的生存环境,就像一块精巧的钟表。你无法想象它来自自然,在这背后一定有一个钟表匠(造物主)设计并制造了它。
英国的理查德·道金斯反驳了该观点,他曾在《盲眼钟表匠》中指出,达尔文发现了一个盲目的、无意识的、自动的过程:所有生物的存在与看似有目的的构造,都可以用一个过程解释,这就是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自然选择没有目的,也没有“心眼(mind’s eye)”。它不为未来打算,也没有先见之明。如果自然选择就是自然界的钟表匠,那它一定是个盲眼的钟表匠。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吴仲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些人在宣扬“人为论”“阴谋论”“实验室泄漏论”时,一个主要的观点就是认为像新冠病毒这么完美适应人体的病毒,怎么可能来自于“盲目”的、漫无目的的大自然?这是科学思想上的可怕倒退——一下子退回了200多年前一个牧师的思维。
吴仲义表示,正因为新冠病毒是人类有史以来见证的最“完美”的病毒,它才必然是自然演化的产物。因为哪怕是最顶尖的人类科学家,当他想要“制造”一个完美适应人群的病毒时,他其实不知道要造什么样的东西。就好比哪怕最富有技术和经验的电子产品公司,想要一次性设计出一款全球最受欢迎的手机,也是不可能的——最“完美”的产品一定脱胎于市场的检验和反复的打磨。
吴仲义说:“我们推论,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相关病毒已经在野生动物和人群中经历了反复的互相感染,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积累了适应人体的突变。在入侵人间的过程中,病毒屡败屡战,直到演化成今天这种极其适应人群传播的状态。与普通感冒相关的人类冠状病毒(OC43、229E和NL63)的进化史也佐证了这一观点。这些冠状病毒在全球传播之前,已经在人类和野生动物之间相互感染与传播了数百年。”
曾经有印度学者发现新冠病毒里有部分序列和艾滋病毒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推测新冠病毒可能是人造的并写成论文,“但是这篇论文在预印版阶段就遭到国际同行的批驳,后来这个作者主动撤稿了”。
曾益新在7月22日国新办的发布会上也举例解释了新冠病毒无法被人类合成,因为在很多其他的病毒里都有类似的序列,所以不能凭这一点来推断新冠病毒是人造的。
曾益新补充说,还有更多专家进行深入分析后认为,新冠病毒没有人工改造的痕迹,从根本上否定了人造病毒的可能性。
“我们希望世卫组织能够认真地考虑中国专家提出的考量和建议,真正地将新冠病毒溯源作为一个科学问题,摆脱政治干扰,积极稳妥推动在全球多国多地范围内持续开展溯源,要加强各国溯源科研的合作交流,要尽快找到最有可能的病毒源头,尽最大努力预防类似的疫情再次发生。”曾益新说,“溯源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把病毒的源头搞清楚,然后能够有效地采取措施,防止类似疫情再次发生。所以一定要本着科学原则,按科学规则推动这项工作,这就是中国政府的态度。”(来源: 中国青年报)

【#哈佛教授称慰安妇自愿卖淫#,3万人请愿要求道歉】“妇女(慰安妇)和妓院(慰安所)签定了契约,妇女可提前预支一到两年的工资,并且如果她们创收好,还可以提早离开。”

哈佛大学法学院日本法律研究教授马克·拉姆塞耶(J. Mark Ramseyer, 音译)在名为《太平洋战争中的性交易》(Contracting for Sex in The Pacific War)论文摘要中这么写道。拉姆塞耶将韩国“慰安妇”这一历史问题简化成一个经济问题,认为她们其实是被公开招募的,声称她们是“自愿卖淫”。

据福克斯新闻频道(Fox News)8日报道,此番言论一出便引发了国际社会的一片哗然,文章也面临越来越多的学术争议和批评,哈佛大学的数百名学生也发起了请愿书,要求拉姆塞耶道歉,同时也要求校方回应针对他的投诉。目前,参与请愿的人数已接近3万人。

但截至目前,拉姆塞耶本和哈佛法学院拒绝就此事置评。

据悉,这篇文章于去年12月在网上发表,并计划刊登于《国际法律与经济评论》(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 and Economics)的3月刊上。然而,这一计划已经暂停,目前该文章正在接受调查。

哈佛和其他机构的历史学家们梳理了拉姆塞耶的资料来源,称并没有历史证据足以支撑他描述的所谓性交易契约。韩国和美国的法律学者和历史学家也表示,拉姆齐耶的论文在推理上存在一些缺陷,并对他用来支持这些论点的来源提出了质疑。

哈佛大学历史学家安德鲁·戈登(Andrew Gordon)和卡特·埃克特(Carter Eckert)在一份呼吁撤回这篇文章的声明中表示,拉姆塞耶“没有参考过任何一份有关慰安妇的实际合同”。

“完全是捏造,不符合学术诚信,都是无中生有的断言,”康涅狄格大学(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研究现代日本和韩国的历史学家亚历克西斯·杜登(Alexis Dudden)同样认为拉姆塞耶并没有见过任何合同,并斥责这篇文章无视了数十年的研究成果。

在朝鲜媒体《今日朝鲜》(DPRK Today)的报道中,拉姆塞耶还被比做成“伪学者”。

目前,1000多名经济学家签署了另一封公开信,谴责这篇文章,说它滥用经济理论,“以使可怕的暴行合法化”;数百名朝鲜和韩国的学者已签名谴责拉姆塞耶的文章;日本历史学家发表了一篇30页的文章,解释了以“以学术不端为由”撤回这篇文章的原因。

而在哈佛,数百名学生签署了一份请愿书,要求拉姆塞耶道歉,并要求校方回应针对他的投诉。目前,参与请愿的人数已接近3万人。

但截至目前,拉姆塞耶本和哈佛法学院拒绝就此事置评。

今年1月,韩国法院裁定,日本政府必须向12名韩籍日军“慰安妇”受害者每人赔偿1亿韩元(合9万美元)。

当时,拉姆塞耶就曾写过一篇《还原“慰安妇”的真相》,里面针对性地说了“韩国慰安妇”问题,他认为,“向生活艰难的妇女表示同情是可以的,付钱给盟友来维持关系也是可以的,但‘慰安妇’是被奴役的这一说法在历史上是完全错误的,日本军队从来没有强迫韩国妇女在妓院工作。”

文章也提及了前文其主要观点“合同问题”称,“早在日军开始建立慰安所之前,韩国妇女就开始在亚洲各地独立进行性交易。”

据美联社报道,拉姆塞耶在日本长大,于2018年获得了日本的“旭日勋章”,一般来讲,该勋章主要授予有显著功绩、在宣扬日本文化方面做出成就的人。

哈佛大学官方介绍显示,拉姆塞耶被授予“日本法律研究的三菱教授”的头衔。因此,许多韩国媒体和学者怀疑他可能受到了日本公司的赞助,首尔世宗大学政治学教授赔坂裕二(Yuji Hosaka, 音译)曾在采访中暗示,三菱可能向该大学捐款,以设立教授职位,并让拉姆塞耶担任这一职务,而他的文章也可能是受到了三菱集团的资助。

尽管拉姆塞耶在接受采访时解释称,教授职位前有“三菱”可能是因为三菱集团在上世纪70年代曾向哈佛捐赠了大约150万美元,但他的教授职位“没有任何附加条件”,也没有从三菱获得资金支持,但这一说法似乎并不能服众。

​联合国1996年的一份报告曾指出,慰安妇是通过“暴力和赤裸裸的胁迫”获得的性奴隶。据美联社(AP News)报道,在日本被占领土被奴役的女性人数存在争议,但估计从数万至41万不等,其中许多是韩国血统。

“慰安妇”问题本就是日本和东亚国家之间的政治争端问题,而拉姆塞耶的论文无疑加剧了韩国和日本的历史问题。日本在1993年的一份声明中承认,女性是“违背自己的意愿”被绑架的,但2014年,时任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的菅义伟却在参议院内阁委员会上公然否认日军曾强征慰安妇这一事实,并表示这是“以韩国为首,错误的认识在世界中流传开来”。

而韩国方面则一直敦促日本向讲述慰安妇经历的女性道歉及赔偿。韩国性别平等和家庭部部长郑英爱(Chung Young-ai, 音译)对拉姆塞耶的文章表示失望,她称这是“有人企图歪曲关于日本军队‘慰安妇’问题的事实,玷污受害者的荣誉和尊严。”

92岁高龄的韩国慰安妇受害幸存者李永秀(Lee Yong-soo, 音译)认为拉姆塞耶的说法“荒唐可笑”,并要求他道歉。

针对此事,韩国外交部发言人崔泳杉在2月18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对于民间学者的个人学术研究结果,韩国政府现阶段不宜发表具体立场。但他强调,包括慰安妇受害在内的历史真相是通过众多受害人证言、国际机构调查等方式得到求证的公认事实。并表示,韩国政府日后将继续努力提高国际社会对相关问题的认知,加强有关追悼受害人的教育和国内外研究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韩国政府相对委婉的说辞,中方就慰安妇问题的立场明确且始终如一。

2014年10月22日,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主持例行记者会时回应称,强征“慰安妇”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战期间对亚洲等受害国人民犯下的严重反人道罪行,铁证如山,不容否认。任何企图否认这一历史罪行和事实的做法只能适得其反,使人们对日方企图为历史翻案的动向更加警惕。我们严肃敦促日方不折不扣地信守正视和深刻反省侵略历史的有关表态和承诺。

2021年2月19日,华春莹在回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一直要求日方切实正视和深刻反省历史,采取负责任的态度妥善处理“慰安妇”问题,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中方反对一切美化侵略战争、企图否认和歪曲历史的错误行径。(via:观察者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摄影:路灯)2020/11/23「时光的流逝真的像水往低处流,无论你怎样努力,它都会把覆水难收的残败局面呈现给你,让你竭尽全力地拽住牛的尾巴,再缓缓地被牛拖下
  • ”一大早听到我霸总的表白,今天又是元气满满又夹带着一点点丧丧的一天啊[坏笑]直男和暖男聊天时的区别 1、女生:还不困,不想睡 直男:早点睡,熬夜对身体不好 暖
  • 你可以参加【试用活动】:参加【1元预定】:#一锅搞定才是正义# #晚餐吃什么#p1练车时五点的日出p2是我教草莓班小朋友画的笑脸(但只拍了侄女的 我真的没有画
  • 今天,这一群“90后”带着更加坚毅的初心再次奋斗在昆明市西山区“8·16”疫情防控中,不断刷新着人们对90后的认知与认同。今天,这一群“90后”带着更加坚毅的初
  • #如新Nuskin科普##如新澳洲区[超话]#4711科隆历史最悠久的古龙水,个人觉得也是最容易驾驭的香水品牌之一,味道基本都不会说哪类风格hlod不住,现在的
  • #影音画无邪[超话]#【修炼自己,是一个人一生的功课】幸福人生的关键,在于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有时候,我们必须提醒自己,美存在于平凡之中。
  • 其次,我可能有点点贪心呀,我也想要甜甜的恋爱呀,可是月老是不是忘给我签红线了呀,能不能派个人提醒一下他呀!晚上,神龙来到我的梦中,说这2个愿望只能实现一个,让我
  • 人们在享受大海的美丽的时候,有没有人会对小鱼们说一声“其实美丽的是你!鱼儿的一生也会遇到这样那样不顺,就像人一样,人可以放声宣泄自己的不快,鱼儿亦是如此啊。
  • 很喜欢这段日子诶 很充实~和小西卡每天都见面 一起背难搞的地理单词 困了就在阳台的懒人椅上呼呼大睡 抬眼就是大树的上半身 傍晚和西卡手拉手在湖大沿着小路散步 嘿
  • 以上数字,不知能否得出一个粗浅的结论:王晶导演虽然还有戏拍,但若再不努力拍摄一些高质量、高口碑的作品,那他的票房分账和网络播放数字,就要双不行了。 脱口秀
  •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8个省份已明确提出将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作为拉动经济的关键,强调要加大重大项目的投资力度。“据我了解,今年我们新基建相关的项
  • 对于韩国欲成为“印太经济框架”初始成员国一事,袁征表示也不必过度解读,毕竟韩国总统尹锡悦自己都说,加入该框架和韩国保持与中国的经济联系不冲突,“没必要把此事看成
  • 这两天发现《两个傍晚的月亮》是文兆杰为千玺写的 之前知道《再一,再二,再三》是太一为千玺写的 流水纪说《冷静和热情之间》是完完全全为千玺写的第一首歌我觉得这
  • 当此天灾人祸,相继降作之时,若不以改恶修善,常念观音圣号,以为恃怙(音是护,依靠)则欲得安乐,难之难矣。(文钞三编卷二·复谢慧霖居士书二十二)  ●十余年来,天
  • 华泰店9个茶点套餐:金濠虾饺皇+鲍汁大鸡脚+蚝皇鲜竹卷+红糖马拉糕+排骨蒸陈村粉+香煎韭菜饺+酥皮鸡蛋挞+皮蛋肉片粥+白灼生菜+茶位3个;两店通用188元套餐:
  • 前夫是一名公司高管,和我是校友,他比我大6岁。离婚的时候,孩子还在母乳喂养期,由于前夫是过错方,我得到了孩子的抚养权和房子。
  • TWICE’s ‘Between 1&2 Album’ Has Arrived: Stream It Now ❣Listen "BETWEEN 1&2" HER
  • 【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有明明觉。失彼精了。黏妄发光。】 阿难,如上面所说六根之性,本来都是妙圆真心,如来藏性。但因有了觉上加觉,本来觉体已觉,不必加觉。
  • 如果有一天,我不再找你了,不是不喜欢了,而是想通了。有网友这样回答:不是空空荡荡却嗡嗡作响,也不是心里缺了很大一块,而是我继续地进行着我的生活,吃饭看书打游戏。
  • 打造两个标准化野生连翘示范基地:野生连翘修剪抚育基地,标准化茶园示范基地,这两个基地的建成将具有示范带动效应,使得武安野生连翘在资源占优势的基础上形成标准化,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