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行在一片骂声中辞职后,王家屏被任命为新的内阁首辅。
  王家屏这人天赋聪颖,才思敏捷,智力过人,4岁时,母亲韩妙善开始教他识字诵诗。幼年王家屏聪敏好学,过目成诵。相传有一天,小家屏在县衙门口玩耍,县令路过,看见孩子们抱着柱子旋转,随口吟道:“手抱廊柱团团转”,小家屏回应:“脚踏虎梯步步高”,县令此时正走在雕刻着虎牌标记的台阶上,高兴地朝着孩子们走去,小伙伴们一哄而散,只有小家屏淡定自若,条理清晰地回答了县令的提问,并与县令一起联句。县令感慨地说:此儿乃神童。王家屏在13岁中秀才,29岁中举,33岁时考中进士,入翰林,被选为庶吉士。之后,王家屏历任翰林院编修、修撰,于万历三年(1575),40岁的王家屏充任经筵日讲官,成为一代帝师。
  接任申时行成为首辅的王家屏,为了感化万历皇帝重新勤于政务,多次上疏弹劾自己,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万历也给予了“忠爱”的肯定。只是身处在“国本”之争急剧白热化的档口,王家屏更多时候需要据理力争,照拂万历的面子。万历二十年,礼部给事中李献可在"国本"问题上触怒了皇帝,李被降职外调,余伙皆夺俸半年以示诫谕。御批下到内阁,为营救李献可,家屏拒不执行,将御批封还。帝责之"迳驳御批,故激朕怒,甚失礼体"。有人劝他迁就一点,他却说:"人君惟所欲为者,由大臣持禄,小臣畏罪,有轻群下心。吾意大臣不爱爵禄,小臣不畏刑诛,事庶有济耳!"
  也正是这一年,王家屏为了能够使朱常洛早日册封,继续以辞官作为威胁上疏,最终被罢相回乡。直到十一年后,万历皇帝感念王家屏的公道正派,派人去山阴慰问他,并举行了盛大的仪式,赐他金币、羊、酒。此后不久家屏即病逝,终年68岁。死后,万历帝追封其为少保、谥文端,并选择山阴河阳堡桑干河畔为他修了一座占地十五亩的坟墓。#历史[超话]##明朝[超话]##江山历史#

#三联读书# 【夏天,豆汁儿与栗子 | 汪曾祺散文选】

-夏天-

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气很凉爽,草上还挂着露水(蜘蛛网上也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

凡花大都是五瓣,栀子花却是六瓣。山歌云:“栀子花开六瓣头。”栀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我的家乡人说是:“碰鼻子香”。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

人们往往把栀子花和白兰花相比。苏州姑娘串街卖花,娇声叫卖:“栀子花!白兰花!”白兰花花朵半开,娇娇嫩嫩,如象牙白色,香气文静,但有点甜俗,为上海长三堂子的“倌人”所喜,因为听说白兰花要到夜间枕上才格外地香。我觉得红“倌人”的枕上之花,不如船娘髻边花更为刺激。

夏天的花里最为幽静的是珠兰。

牵牛花短命。早晨沾露才开,午时即已萎谢。

秋葵也命薄。瓣淡黄,白心,心外有紫晕。风吹薄瓣,楚楚可怜。

凤仙花有单瓣者,有重瓣者。重瓣者如小牡丹,凤仙花茎粗肥,湖南人用以腌“臭咸菜”,此吾乡所未有。

马齿苋、狗尾巴草、益母草,都长得非常旺盛。

淡竹叶开浅蓝色小花,如小蝴蝶,很好看。叶片微似竹叶而较柔软。

“万把钩”即苍耳。因为结的小果上有许多小钩,碰到它就会挂在衣服上,得小心摘去。所以孩子叫它“万把钩”。

我们那里有一种“巴根草”,贴地而去,是见缝扎根,一棵草蔓延开来,长了很多根,横的,竖的,一大片。而且非常顽强,拉扯不断。很小的孩子就会唱:

巴根草,

绿茵茵,

唱个唱,

把狗听。

最讨厌的是“臭芝麻”。掏蟋蟀、捉金铃子,常常沾了一裤腿。其臭无比,很难除净。

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喀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天下皆重“黑籽红瓤”,吾乡独以“三白”为贵:白皮、白瓤、白籽。“三白”以东墩产者最佳。

香瓜有:牛角酥,状似牛角,瓜皮淡绿色,刨去皮,则瓜肉浓绿,籽赤红,味浓而肉脆,北京亦有,谓之“羊角蜜”;虾蟆酥,不甚甜而脆,嚼之有黄瓜香;梨瓜,大如拳,白皮,白瓤,生脆有梨香;有一种较大,皮色如虾蟆,不甚甜,而极“面”,孩子们称之为“奶奶哼”,说奶奶一边吃,一边“哼”。

蝈蝈,我的家乡叫做“叫蚰子”。叫蚰子有两种。一种叫“侉叫蚰子”。那真是“侉”,跟一个叫驴子似的,叫起来“咶咶咶咶”很吵人。喂它一点辣椒,更吵得厉害。一种叫“秋叫蚰子”,全身碧绿如玻璃翠,小巧玲珑,鸣声亦柔细。

别出声,金铃子在小玻璃盒子里爬哪!它停下来,吃两口食——鸭梨切成小骰子块。于是它叫了“丁铃铃铃”……

乘凉。

搬一张大竹床放在天井里,横七竖八一躺,浑身爽利,暑气全消。看月华。月华五色晶莹,变幻不定,非常好看。月亮周围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大圆圈,谓之“风圈”,近几天会刮风。“乌猪子过江了”——黑云漫过天河,要下大雨。

一直到露水下来,竹床子的栏杆都湿了,才回去,这时已经很困了,才沾藤枕(我们那里夏天都枕藤枕或漆枕),已入梦乡。

鸡头米老了,新核桃下来了,夏天就快过去了。

-豆汁儿-

没有喝过豆汁儿,不算到过北京。

小时看京剧《豆汁记》(即《鸿鸾禧》,又名《金玉奴》,一名《棒打薄情郎》),不知“豆汁”为何物,以为即是豆腐浆。

到了北京,北京的老同学请我吃了烤鸭、烤肉、涮羊肉,问我:“你敢不敢喝豆汁儿?”我是个“有毛的不吃掸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荤不吃死人,小荤不吃苍蝇”的,喝豆汁儿,有什么不“敢”?他带我去到一家小吃店,要了两碗,警告我说:“喝不了,就别喝。有很多人喝了一口就吐了。”我端起碗来,几口就喝完了。我那同学问:“怎么样?”我说:“再来一碗。”

豆汁儿是制造绿豆粉丝的下脚料。很便宜。过去卖生豆汁儿的,用小车推一个有盖的木桶,串背街、胡同。不用“唤头”(招徕顾客的响器),也不吆唤。因为每天串到哪里,大都有准时候。到时候,就有女人提了一个什么容器出来买。有了豆汁儿,这天吃窝头就可以不用熬稀粥了。这是贫民食物。《豆汁记》的金玉奴的父亲金松是“杆儿上的”(叫花头),所以家里有吃剩的豆汁儿,可以给莫稽盛一碗。

卖熟豆汁儿的,在街边支一个摊子。一口铜锅,锅里一锅豆汁,用小火熬着。熬豆汁儿只能用小火,火大了,豆汁儿一翻大泡,就“”了。豆汁儿摊上备有辣咸菜丝——水疙瘩切细丝浇辣椒油、烧饼、焦圈——类似油条,但作成圆圈,焦脆。卖力气的,走到摊边坐下,要几套烧饼焦圈,来两碗豆汁儿,就一点辣咸菜,就是一顿饭。

豆汁儿摊上的咸菜是不算钱的。有保定老乡坐下,掏出两个馒头,问“豆汁儿多少钱一碗”,卖豆汁儿的告诉他,“咸菜呢?”——“咸菜不要钱。”——“那给我来一碟咸菜。”

常喝豆汁儿,会上瘾。北京的穷人喝豆汁儿,有的阔人家也爱喝。梅兰芳家有一个时候,每天下午到外面端一锅豆汁儿,全家大小,一人喝一碗。豆汁儿是什么味儿?这可真没法说。这东西是绿豆发了酵的,有股子酸味。不爱喝的说是像泔水,酸臭。爱喝的说:别的东西不能有这个味儿——酸香!这就跟臭豆腐和启司一样,有人爱,有人不爱。

豆汁儿沉底,干糊糊的,是麻豆腐。羊尾巴油炒麻豆腐,加几个青豆嘴儿(刚出芽的青豆),极香。这家这天炒麻豆腐,煮饭时得多量一碗米,——每人的胃口都开了。

-栗子-

栗子的形状很奇怪,像一个小刺猬。栗有“斗”,斗外长了长长的硬刺,很扎手。栗子在斗里围着长了一圈,一颗一颗紧挨着,很团结。当中有一颗是扁的,叫做脐栗。脐栗的味道和其他栗子没有什么两样。坚果的外面大都有保护层,松子有鳞瓣,核桃、白果都有苦涩的外皮,这大概都是为了对付松鼠而长出来的。

新摘的生栗子很好吃,脆嫩,只是栗壳很不好剥,里面的内皮尤其不好去。

把栗子放在竹篮里,挂在通风的地方吹几天,就成了“风栗子”。风栗子肉微有皱纹,微软,吃起来更为细腻有韧性。不像吃生栗子会弄得满嘴都是碎粒,而且更甜。贾宝玉为一件事生了气,袭人给他打岔,说:“我想吃风栗子了。你给我取去。”怡红院的檐下是挂了一篮风栗子的。风栗子入《红楼梦》,身价就高起来,雅了。这栗子是什么来头,是贾蓉送来的?刘老老送来的?还是宝玉自己在外面买的?不知道,书中并未交待。

栗子熟食的较多。我的家乡原来没有炒栗子,只是放在火里烤。冬天,生一个铜火盆,丢几个栗子在通红的炭火里,一会儿,砰的一声,蹦出一个裂了壳的熟栗子,抓起来,在手里来回倒,连连吹气使冷,剥壳入口,香甜无比,是雪天的乐事。不过烤栗子要小心,弄不好会炸伤眼睛。烤栗子外国也有,西方有“火中取栗”的寓言,这栗子大概是烤的。

北京的糖炒栗子,过去讲究栗子是要良乡出产的。良乡栗子比较小,壳薄,炒熟后个个裂开,轻轻一捏,壳就破了,内皮一搓就掉,不“护皮”。据说良乡栗子原是进贡的,是西太后吃的(北方许多好吃的东西都说是给西太后进过贡)。

北京的糖炒栗子其实是不放糖的,昆明的糖炒栗子真的放糖。昆明栗子大,炒栗子的大锅都支在店铺门外,用大如玉米豆的粗砂炒,不时往锅里倒一碗糖水。昆明炒栗子的外壳是黏的,吃完了手上都是糖汁,必须洗手。栗肉为糖汁沁透,很甜。

炒栗子宋朝就有。笔记里提到的“栗”,我想就是炒栗子。汴京有个叫李和儿的,栗有名。南宋时有一使臣(偶忘其名姓)出使,有人遮道献栗一囊,即汴京李和儿也。一囊栗,寄托了故国之思,也很感人。

日本人爱吃栗子,但原来日本没有中国的炒栗子。有一年我在广交会的座谈会上认识一个日本商人,他是来买栗子的(每年都来买)。他在天津曾开过一家炒栗子的店,回国后还卖炒栗子,而且把他在天津开的炒栗子店铺的招牌也带到日本去,一直在东京的炒栗子店里挂着。他现在发了财,很感谢中国的炒栗子。

北京的小酒铺过去卖煮栗子。栗子用刀切破小口,加水,入花椒大料煮透,是极好的下酒物。现在不见有卖的了。

栗子可以做菜。栗子鸡是名菜,也很好做,鸡切块,栗子去皮壳,加葱、姜、酱油,加水淹没鸡块,鸡块熟后,下绵白糖,小火焖二十分钟即得。鸡须是当年小公鸡,栗须完整不碎。罗汉斋亦可加栗子。

我父亲曾用白糖煨栗子,加桂花,甚美。

北京东安市场原来有一家卖西式蛋糕、冰点心的铺子卖奶油栗子粉。栗子粉上浇稀奶油,吃起来很过瘾。当然,价钱是很贵的。这家铺子现在没有了。

羊羹的主料是栗子面。“羊羹”是日本话,其实只是潮湿的栗子面压成长方形的糕,与羊毫无关系。

河北的山区缺粮食,山里多栗树,乡民以栗子代粮。栗子当零食吃是很好吃的,但当粮食吃恐怕胃里不大好受。

节选自《汪曾祺散文》

今天在小区里和附近路边摘了好多枇杷,我和楚楚都爱吃这种酸的小枇杷,买到的全是那种个头很大,吃起来不酸,淡而无味。今天和闺女抢着吃的酸的过瘾了[笑cry]
初中时学文言文《项脊轩志》知道了枇杷,后来第一次吃到就是这种从树上摘的小枇杷,吃一口就爱上了。还因为文章的最后一句,我对枇杷树有着很深的情结,每回看到都会自然出现那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楚楚那么爱吃,大一些读了《项脊轩志》会更加喜欢吧[兔子]
#摘枇杷##枇杷熟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10月30日 补橘站bilibili日常作业 ❀昨日回顾: 【嘉南传专题加热号召】一键三连 投币+点赞+收藏+新增弹幕+评论好评点赞1.BV1gf4y1378
  • 虽然在网上各种支持言论,还声称要为杜新枝做无罪辩护,但有网友爆料她紧急召集两位律师前往开封,虽然曝出的图片做了模糊除了,但多少还能够看出来,也让我们知道肯定有事
  • ▐ 十七:梦见吵架,这代表了你的压力大,不过就征兆是好的事情,在哪方面吵架就在哪方面会有收获。­04吵 ── 吵架声­举例:当你在决定事情的时候,听到附近有人在
  • 10月29日上午,中国电信青海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桂军海专程来到西宁市卫健委指挥现场,与卫健委主要领导就当前核酸检测工作进行对接沟通,表示将全力以赴支撑保障全
  • 2021年10月31日壬子日东汉诸葛亮著奇门金函玉镜图每日吉门出行 宜旺财运 求姻缘 求学上任找工作 求医 远行见贵人等诸事皆宜  “金函玉镜者,汉时诸葛孔明所
  • #刘宇宁新歌千里江山#。#摩登兄弟[超话]# 你是我今生遇见的最对的巧合你是我生平一览无遗的全世界你是我见过笑容最美好的骄阳期待了很久的千里江山终于上线啦[打c
  • ”#丁程鑫[超话]# #520和丁程鑫一起过# 今天是520哎,今天外面的天气好好呀,我和丁程鑫早上起床洗漱完陪他去吃了他爱吃的豌杂面,然后我们去了游乐园玩
  • 嘉穎與馬國明繼11年前的《鐵馬尋橋》再度合作,兩人均指對方和以前沒有分別,但馬國明就指嘉穎現在較緊張回家湊仔。嘉穎與馬國明繼11年前的《鐵馬尋橋》再度合作,兩人
  • -#澳门美食##澳门旅游##澳门旅行##蛋挞##美食分享##不可辜负的美食##我的美食日记##好好吃饭##吃货在这里# 1️⃣这个糖第一口很好吃,也就是第一口2
  • 舒适金貂绒,情侣家居服,可外穿~Bandgewoo阪织屋2011年诞生于日本精致浪漫的百川之城大阪Osaka。遵循日本“手感设计”理念,结合独特精致工艺,赋予亲
  • 9.27草稿箱酸奶睡着睡着从床头那边爬过来把手放在这个位置 正好我的手 腿 和她的手 合个影这肤色差距整个一小黑手哈哈哈哈出门看到 说“妈妈 这个和酸奶的菠萝鞋
  • (海西晨报)【2023年亚足联中国亚洲杯会徽亮相 厦门城市徽标打卡将启动】10月22日晚,2023年亚足联中国亚洲杯会徽发布暨首座专业足球场揭幕仪式在上海举行,
  • 等你回來嘗一嘗我的手藝;等你回來看一看我的美麗;想和你拜堂,想和你成親,想和你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大家庭。这么想,鼻子就酸酸的,和你共赴未来的感觉,像每个这种涌上心
  • #南京失联女毕业生父亲发声#转:我是南京失联应届大学生李倩月的父亲,我的女儿已经和家人失联20余天,目前音讯全无,我们非常担心孩子的人身安全,希望各位网友以及好
  • #十月欢乐指南# #手机拍美食[超话]# #郑州美食[超话]# 喜欢大树下一起看天空,喜欢屋檐下一起听雨声,喜欢夜空下一起数星星,喜欢路灯下一起谈理想,喜欢看短
  • !我觉得喝茶和写作一样,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她的世界里,女孩和树一起听音乐,吐出形状温柔的呼吸。秀珍是位韩国艺术家,从小有哮喘,呼吸是她常表达的主题。
  • 展览有两层,第一层让人仿佛置身动物世界(有一部分感觉更像昆虫世界)、水生王国、再往前走是工业设计和充满未来感的#赛博朋克#……很难想象如此独特又前卫的设计,是他
  • 这种事情见得多了,我只想说懂得都懂,不懂的我也不多解释,毕竟自己知道就好,细细品吧。你们也别来问我怎么了,利益牵扯太大,说了对你我都没好处,当不知道就行了,其余
  • 看过《明朝那些事儿》、《雍正王朝》之后只有一个感受:人生苦短,保持正念,及时行乐啊[坏笑]在历史的长河中单个生命体太渺小了,少数人机关算尽一辈子会稍有成就,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