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修空观,把生命归零
我们凡夫的造业,从浅到深有两种差别:一个是善恶的差别,一个是染净的差别

我们一般人没有经过佛法的教育呀,他也会因为恻隐之心、慈悲心,去做一个慈善的事业,比方说布施呀,比方说持戒呀,比方说忍辱了,他会造一个善业,但这个善业有没有办法超越生死,一般人是很难的,因为第六意识它是管善恶这块的,它管不了染净这一块。所以我们一般人没有经过佛法的训练呢,你不调伏第七意识的时候,你就只在第六意识里面下功夫,你大概就是一个好人,今生呢做一点慈善的善业,来生创造一个安乐的果报,如此而已。

修空观,把生命归零

把善业,提升到清净的无漏业,就要面对自我意识的问题,自我意识的主宰性表现在三块:

那么我们要把这种善业,提升到清净的无漏业,那你就要面对一个问题了,就是自我意识的问题了。这是一个严肃的生死问题了,就是你是不是能够对你的执着,产生一定的调伏。我们的执着啊,一般来说,这个自我意识,这种主宰性,表现在三块:

第一个,人

有些人他专门执着人,对这个六亲的感情特别重,你看他儿子对他不孝顺,但他儿子跟他要钱,他一定会给钱给他,没办法呀!这个非理性的。所以无明就是说,你看佛菩萨也执着呀,你要说他执着也对呀,他执着度化众生!但是他是理性的,因为他这个是合理的。合理的执着我们叫愿力,不合理的执着就叫做盲点。就是你不合道理,但是他不会得到教训,他下次还会做同样的事情。

第二个,他执着事,他执着他的事业

第三个,执着他的钱财

你看我们一般人说,任何一个稍微有一点小小判断力的人,都知道说你赚再多的钱,你都带不走,对不对?但是一个人执着钱的时候,他会牺牲生命去赚钱,这个是非常不合理的。就是说你没有生命,你有钱有什么用呢?但他还会去赚钱,这个就是盲点,这个是没办法沟通的。

只有修空观,面对盲点只有一个方法,就是把生命归零

因为你在枝末上,你根本没办法跟它对治的。就是说那你先把生命、把心带回家,你回光返照,看看你从什么地方来,看看你生命的原点。一个人只有回光返照,去对治执着,其它通通没有办法。所以只有第六意识,成功的把第七意识带回家,第七意识的自我执着才会可以破坏掉。所以当我们所有的佛号,你要保证你每一句佛号都是通往净土的,那你就要注意你的执着了,因为它的力量太大了,你用第六意识去压它,第七意识是不吃你这套的。

我们看看四禅八定,外道的四禅八定,用高深的禅定压这个执着,根本没有用,只有我空观、法空观,它只有怕这个,其它都不怕。所以你要成功的把三界业力的枷锁从你的生命里面把它拔开来,你别无选择,必须要面对恒审思量这一块了。 https://t.cn/RJ2IpDz

论释《观心无常》

(第二十九段)

八、观心无常:

此观在起观之前,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心?心大概有这几种说法、即:一、肉团心:梵语名汗栗驮。就是每一个人肉身五脏中的心脏,为意根所依之处,由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四大瓣肉叶所組成。据《瑜伽师地论》卷一记载说:“阿赖耶识初受生时,其托处即为肉心,若识舍离肉心,人身即亡。”所以密教将肉心解为众生的自性真实心。二、缘虑心:梵语名质多、为八识心王及心所的总称。活动于五蕴中的“色、受、想、行、识”,一般佛教所说的心,多指此而言。窥基大师将心释义为六种、即:

1、集起心:单指第八识,能集诸种子而起现行,故名集起心。

2、积集心:指第七转识,此识能积集诸法种子熏染给第八识。

3、缘虑心:以能缘自分境,即攀缘之心。

4、识心:即了别心,此心起分别认知思想等作用,指第六识。

5、意:即第七末那识,具恒审思量之义,此识是第六识所依之根,所以与第六识同具恒常审查和思量的作用。

6、心:指第八识、佛经中常以此识称为心。也常以“六、七、八”即“心、意、识”这三识统称为心。

第八识称名阿赖耶识或如来藏,阿赖耶识和如来藏是第八识的一体两面,通常将有染的一面称为阿赖耶识、净的一面称为如来藏。

每一个有情众生都具足八个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众生在世间的各种活动,都由“身体、语言、思想”这三大行为而造作“善业、恶业、净业、无记业”,造作后即由第七末那识传送给第八识即阿赖耶识保存。阿赖耶识保存的业种,依次在因缘成熟时,就会使造净业者,或生天堂、或生净土;造善业者,再得人身;造恶业者,失去人身,堕入“三恶道”;(三恶道指的是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另有三善道即: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犯五逆十恶者生三恶道,修五戒十善者生三善道,合称六道。)造无记业者,在人道中,得祸来不知、福来不觉,祸福不定之果报。无记业是指在无意中造下的善恶二业。净业者是指修四禅八定和出世间定的人。

阿赖耶识心是万法之根本、也是三乘佛法的根本,含藏着能令人成就佛果的唯一心体,世出世间一切法都含藏在阿赖耶识心中,成佛之功德也含藏在阿赖耶识心中,阿赖耶识是唯一真实的心,是常住不变的心。这里所说的“观心无常”,指的是“观无常心”,无常心是前七识,前七识都是阿赖耶识所生,这些所生之心称为妄心,妄心直接包含了五十一个心所、即:

1、五遍行心:包含(触心、着意心、受心、想心、行心。)2、五别境心:包含(欲心、胜解心、念心、定心、慧心。)3、十一善心:包含(信心、精进心、常惭心、常愧心、不贪心、不嗔心、不痴心、轻安心、不放逸心、行舍心、不害心。)4、烦恼心:包含(贪、嗔、痴、慢、疑、邪见这六大根本烦恼心和二十个随眠烦恼心、即: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这十个心名小随惑心。无惭、无愧,这两个心名中随惑心。不信,懈怠,放逸,惛沈,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这八个心名为大随惑心。此三种二十个烦恼心,尽随根本烦恼而起,故名随烦恼心。)5、四不定心:包含(睡眠“昏沉心”、恶作“散乱心”、寻“觉知心”、伺“观察心”)等共五十一个心所,这五十一个心所都是无常心,八个识中第六识是大无常心,观心无常,观的就是这些无常心。

由上可见,除第八识是常住心以外,所有的心都是无常的。常住的含义是不生不灭、无常的含义是有生有灭。我们要观的就是这些无常心,通过对无常心的起观,目的是为了找到常住心。这些无常心构成了我们的五蕴身,五蕴身有合有离:合为五蕴、离为五空;蕴为缠缚、空为解脱。从五蕴身起观,观色身必竟空、得色蕴解脱;观受必竟空、得受蕴解脱;观想必竟空、得想蕴解脱;观行必竟空、得行蕴解脱;观识必竟空、得识蕴解脱。观破五蕴,即得五空,入二乘解脱道。

在此如能回小向大,继续将所得之空也空掉,灭尽三惑二障,成就三身四智,就能回归八识常住心,入大涅盘。以上所说的<观心无常>、实则为观五蕴无常。识得无常、可得真常;识得五空、可得真空。真空者、是第八识常住心;为<观心无常>的园满处。

楞严经名相概念
劳久发尘
[图片]

       这个「劳」,前面解释为是后七转识。在众生位,把它说为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其实,讲大乘因缘法,它仍然是无明妄想,是根本无明;而前面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意识心,我们把它说为枝末无明。六道众生悲剧即在于,在枝末无明中执着、妄想、分别,所以佛通过七处破妄识、十番显见,把众生以方便法从前面的六种意识心——这种枝末无明引导到第七识这个根本无明;接着又通过两种妄想心——所谓「别业妄见」和「同分妄见」,来逐步地破妄;那么再进一步地通过讲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地、水、火、风、空、见、识」这四科七大,二十五个法,分别会相归性,归入到「如来藏妙真如性」。这四科七大、二十五有,实际上就是从枝末无明到根本无明,来把它回归真心本来面目,在佛法里把它说为次第空如来藏。有慧根的人从次第空如来藏即已能悟到次第三个如来藏,乃至悟到「一心三藏」。

       那么,从前面第一卷到第三卷,如果会用心的话,你可以达到八地以上的境界;不会用心,你也能超越六道轮回,看各人悟解深浅。诸佛出世,就是为了讲这一部《法华经》或者《楞严经》。那为什么《楞严经》把三藏十二部经统统判为戏论法?在《法华经》,佛把诸经说为「诸法戏论之粪」?如果不读《法华经》,不读《楞严经》,每个人都会怀疑师父是在谤佛谤法!为什么古今中外没有几个人敢讲《法华经》《楞严经》?甚至怀疑《法华经》《楞严经》是不是佛讲的。不客气地讲,一个法不能因为它是佛讲的,就以此说它是真理或者不是真理。如果《楞严经》是魔讲的,你们认可不认可?(几乎百分之百都表决认可),这就是破除迷信!《法华经》《楞严经》是真理,绝不因为它是佛所讲,而是因为佛讲到我们心里去了。任何人在真理面前必须低头。

       所以这一段经文,从会相归性,再反过来讲这个性是怎么样变现出相来的。我们会打妄想的这个第七识,「劳久发尘」,还是它老人家在「劳」,变现出凡夫也是它在「劳」,从凡夫回到佛菩萨的大光明藏,是不是还是它在劳啊?成圣成凡就是一个念在变来变去的,所以这个念叫「转相」,转来转去的,把我们由佛转成凡夫,由凡夫再转成佛,就是它一个人在转。

       所以真正的佛法是讲什么?它没有教我们去念佛、念咒,没有教我们去拜佛、拜忏;没有教我们去什么建大殿、建道场;没有教我们去行万善、破万恶……它仅仅是告诉我们善和恶、万法万相是怎么样变出来的;这一切的佛、这一切的菩萨、一切的众生是怎么样个来龙去脉;天上天下无量的万法互相之间是一个什么关系,讲得何等的深刻!而讲的方法从日常的衣食住行、耳闻目睹身受这些最贴切的方面开始讲,是不是显得非常朴素、非常真实?因为听这样的大法,你可以在一生中、乃至在一年中、乃至在一天中、乃至在一个小时中、乃至在一句话、一念中当下成就!

      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呀,你不知道该作何感慨!许多人明心见性以后没有其它事情做,就是左右开弓、打自己嘴巴,认为自己太愚痴了!太无聊了!太傻了!太笨了!无量劫以来吃尽千辛万苦想要达到的东西,一念就可以成就!这既是事实,也是佛的金口玉言!佛在《楞严经》第四卷讲:「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也就是说成佛最简单,像大风吹微尘一样!紧接着又讲:「何籍劬劳,肯綮修证」?哪里靠你去刻苦地修?哪里靠你去认真地修?你那是「无聊」!你那是自讨苦吃!佛讲得多辛辣、多干脆、多利索!所以我们要生惭愧心,要生恐惧心,要生恭敬心!我们该怎样感恩老佛爷啊!

       这个「劳久发尘」,要看它怎么劳法。佛在前面十番显见、七处破妄的时候,讲它不动,是不是?显见不动啊!那是不是方便哄我们呀?在我们执着在前面六种意识心的时候,它把这个第七识方便说为不动。其实来讲,它动得最厉害,是前面六种意识心速度的无量百千万亿倍。它怎么劳?怎么动?它一秒钟有1280万亿亿次生灭,劳得这么快!劳得这么凶!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啊?就是因为它太快了!一个癞蛤蟆在外面「嘣嘣嘣」地跳,你能看得到;一个火箭嗖地一下从你面前经过,你能不能看到火箭飞啊?不能。这叫流疾不见。所以我们现在多可怜啊!我们的心速现在跟癞蛤蟆的速度一样。佛法教育的目的就是把本有的智慧德能挖掘出来。祖师大德讲,如果你不把《法华经》《楞严经》读懂,三藏十二部经可以一笔勾销。

      你如果说:我会读《地藏经》,我会讲《金刚经》,我就是一部《无量寿经》是经王……告诉大家,《无量寿经》是经王,佛没有这样讲,祖师大德也没有这样讲,这个法没有任何根据。佛明明讲《楞严经》是「妙法莲华王」,明明讲《法华经》是「诸经之王」,此外没有讲第三部经是王!祖师大德讲:你真正把《法华经》《楞严经》读懂了,三藏十二部经都是废纸!诸佛金口玉言都是废话!就看你懂不懂。如果没有读懂的话,你都是半瓶子晃荡。你把《法华经》《楞严经》读懂了,好了,三藏十二部经统统是《妙法莲华经》!耶稣教、天主教、天文、地理、数学、语文统统是《妙法莲华经》;乃至吃饭、穿衣、刮风下雨、泥巴瓦块、牛屎狗粪统统都是《妙法莲华经》。为什么?《法华经》《楞严经》就是告诉我们:一切的万法统统是一个人一个念之所变现。妙就妙在这里,「先破后立,即破即立」,并不是破了以后就完了。如果只破不立,那你把《法华经》《楞严经》也讲成了邪法。

       久,在六粗第二相,叫「相续相」。当我们前七转识转化为后七转识,在快速地分别妄想、恒审思量时,是不是一个念接着一个念啊?分别的念相续不断,佛在前面怎么讲的?像暴流一样,是不是?前不落后,后不越前。众生在动荡之中却不知道动荡的当下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我们只要停止妄想,当下就是如如佛。为什么?一杯浑浊的水天天在这动啊、晃啊,它能不能沉淀呐?(不能)。你放在这里静止,它能不能沉淀啊?(能)。如果里面再加一点明矾,沉淀得更快,是不是?读《法华经》《楞严经》就是加明矾,很快地沉淀;不加明矾,即使我们坐在这里不动,是不是也是一种动啊?那种坐空定,猴年马月都不一定能成就。

       圆顿大法是修「动中定」。那么一盆浑水,一盆清水,在浑水里你能不能照清自己的脸啊?不能。在清水里你能不能照到啊?能。好,在清水能照到就是表明心见性,通过《法华经》《楞严经》而开悟,明心见性就是分真即佛。他已经不落六道轮回。但是定下来的泥巴是不是要清除掉?否则就不能成圆满佛。在这个时候,我们用各种方便法门,念佛、拜佛、修禅定、念咒,包括吃饭、走路、穿衣,统统都能用得上,就是把那些泥巴逐步地清除掉。这个比喻能听得懂吗?

       我们几千年以来就是犯了这个比天还大的错误,妄想通过方便法门来明心见性,他不知道佛的教诲是通过明心见性以后再修方便法门圆满成就。都搞颠倒了!师父这些话经得起《楞严经》印证!所以从我们这一代起,修行人要百分之百地成佛,而且要当下成佛!不可以拖到第二世去,要恢复当年佛陀在世时那种教育的气氛!文殊菩萨在后面第六卷斩钉截铁地讲:〖归元性无二〗。「归元」就是成佛,「性」就是「明心见性」,除了先明心见性,没有第二条路,我们不要有任何指望。

     发,即成就;尘,在六粗相里,可以与第三相对应,叫「执取相」,「执取相」对应于我们的「第六意识」。怎么执取相呢?同样一个事情,同样一个过程,它反反复复地出现,是不是我们形成了固定的认识了?比如说每天太阳都是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是不是?就是在执取,「哦,太阳每天一定是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而不是从南方升起,北方落下,是不是?这叫「执取相」。
[图片]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为了你,我也要努力站在更高的地方[兔子] From你的薯片小姐 2020.4.9#历史上的今天·逝者# 1955年3月25日黄宾虹逝世。黄宾虹自少即喜绘画、篆
  • 49、信任是启动积极性的引擎50、用人不疑是驭人的基本方法51、对业务骨干更要充分信赖52、信任年轻人,开辟新天地53、切断自己怀疑下属的后路54、向下属表达信
  • 在其他体育比赛中也是颇有建树,截止17岁,他就已经获得了4金7银5铜的好成绩(不包括健美)。17岁时,他就获得了4届健美冠军。
  • [给你小心心]以后每个月都开粉丝互动大,宝宝们说好不好~(⁎⁍̴̛ᴗ⁍̴̛⁎) ʕ•̫͡•ོʔ•̫͡•ཻʕ•̫͡•ʔ•͓͡•ʔ 感恩宝宝们这一年的陪伴[心]争取
  • 《佛心古镜今照》破邪则下拯沉沦|显正则上弘大法 ◎故知若于一心四念处修道。不忘慈父嘱。真孝顺之子孙。但入宗镜中。无恩而不报。是以心若正。万法皆正。心若邪。万法
  • 最终苏大爷2022年养老金每月会增加上面三部分之和,为27+157.4+20=204.4元。【关于今年1至7月去世的企业退休人员需注意的事项】2022年1至7月
  •   当你穿着一身说得出名字的品牌,一双鞋就要几千块的时候,父母却在穿着被你淘汰的旧鞋,他们不懂你说的品牌,你还笑他们落伍;  当你觉得你的知识、素养、视野都远超
  • 成年人该有自己的判断力,有些事情当下无法理解是因为看客本身社会阅历不足……无效看剧的人请回头多读书,最好不要云……4.所有演职人员都很尽心尽力,希望观众和剧集是
  • 徐老师:‭‮石结‬‬要让它下来,‭‮实其‬‬人很遭罪的,老师‭‮个有‬‬方法,‭‮师老‬‬你先说说你的方法呗。‭‮以所‬‬通过我们拍打‭‮来出排‬‬的结石,永远
  • 在外务工的村民李洪武说:“现在都说年味淡了,但是我感觉乡村春节味道越来越浓厚,有很多传统文化项目像乡村春晚、社火表演,既有文化又有年味,我们亲戚拜年时发抖音、朋
  • 那些在深夜里睡不着的日子,那些面对深渊想要逃跑的瞬间,在日后看来都是非常珍贵的时刻,他让我们更加诚实的面对自己,只有认识他接受他我们才可能真正的超越他,每个人都
  • 고대속담.. 새는 먹이를 위해 목숨을 잃고, 사람은 재물을 위해 죽는다. 하지만 지금 이 사회.. 어떤 사람들은 어떤 직무의 호칭 때문에 "죽었
  • 哈尔滨双眼皮案例分享:#哈尔滨双眼皮#姐妹术前眼部形态不好看,做全切改善形态有半年多了,现在的眼睛大大的特别有神~哈尔滨割双眼皮哪里好?不清楚的都可以来问我#黑
  • 综合评价:你要是过程论者这个妹子归你莱卡:高级妓女,没有拥有之前垂涎三尺,花大价钱哄上床后才发现,只是比较会装逼,脱了衣服啥都不是,咋用咋不... 扎金索斯岛
  • 可是8月6号它突然开始呕吐,一开始没在意,以为是吃多了或者吃坏了肚子,8月7号给它吃了止吐药和消炎药,想着观察一天看看,这期间他一直不吃,只喝水,精神也不好,
  • #我在大学等你##开学季#(via 贵阳师兄)#案件通报# 【 #男子诉请学信网修改注册信息被驳回# 法院:#学信网学历信息非有错误不能修改#】因个人姓名及
  • 我说因为吃蒜能开心啊,他说我看见你就够开心了,不过蒜还是全放了[笑cry]…#心动的礼物##微博宠爱季##好物种草# 【➕➕ 加入抽取一位姐妹送出价值599同款
  •   暗访:留下手机号当天接到多个网贷诈骗电话  “我们已经为你准备了40万贷款的额度,请注意查收”“无抵押,低利率,快放款”……瞄准一些人“用钱心切”的心理,诈
  •   依托黄金水道优势,做大做强港航物流产业  7月13日,在京杭运河与龙拱河以及新兖铁路交汇处,龙拱港港产融合示范区施工现场一片繁忙。  “微山湖旅游景区秩序非
  • #勇者大冒险[超话]#【图片联想小剧场】(七)安岩:喂!神荼:好啊,我很乐意(轻笑)#勇者大冒险[超话]#【图片联想小剧场】(六)故事发生在古代,神荼去安家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