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内蒙古#【内蒙古装备制造业加速挺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春光旖旎,生机盎然。位于鄂尔多斯蒙苏经济开发区的远景现代能源装备零碳产业园项目正在加速建设。目前,首条10.5GWh储能和动力电池生产线已于1月份实现联调,预计4月底,首批磷酸铁锂方壳电芯投产下线。届时,贴有“鄂尔多斯智造”的电芯产品将销往国内外,助力全球电动化转型。
  利用丰富的风光资源,远景在鄂尔多斯打造的现代能源装备零碳产业园覆盖风机装备制造、电池生产、氢能制备及上下游产业链。其中,动力电池制造基地建成后总产能达20GWh,每年将为超过3万台电动重卡提供髙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耐久性和髙性价比的动力电池,还可为风光储能应用提供超10GWh储能电池,支持风光储氢等综合智慧能源示范项目建设。
  零碳产业园的落地,是内蒙古持续推动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的生动范本。
  范本的背后,离不开内蒙古对装备制造业的前瞻性规划和大力度扶持。
  为了抢占装备制造业发展制高点,近年来,内蒙古加大顶层设计力度,重磅推出多份政策性文件,全力推动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集群化、规模化发展。从《内蒙古自治区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到《关于进一步支持现代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再到《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思路逐渐清晰,方向更加明确,措施愈发具体。“努力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正在从愿景付诸实践。
  一系列高“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的重磅政策措施催生出内蒙古装备制造业的强劲发展动能。截至2021年底,内蒙古具有国家现行8个主要装备制造行业的所有门类,已经形成并完全具备发展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设备、工程机械、铁路车辆、电力设备制造的能力。全区56个工业园区中分布有12个装备制造片区,其中,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发展成为内蒙古第一个产值超千亿元的装备制造园区,鄂尔多斯装备制造工业园区被评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内蒙古中环产业园形成集高效单晶硅片、光伏发电系统和关联配套产品于一体的综合光伏装备制造产业链条……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自治区发展速度较快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向着制造强区目标,内蒙古阔步前行。新春伊始,《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意见》重磅出台,3个行动计划、8个实施方案、1套支持政策,为内蒙古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擘画新的美好蓝图。
  聚焦“高端化”,高标准培育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制造两大千亿级产业,推动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聚焦“智能化”,加快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大力推动5G技术、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园区、工业互联网、智能工厂、智慧矿山等方面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
  聚焦“绿色化”,严控“两高”增量,加快过剩低效产能退出,加强工业项目节能节水改造,强化园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创建低碳零碳示范园区,促进产业绿色化转型。
  高位谋划,重点推进,细化举措,攻坚产业链……内蒙古迅速行动起来。
  2022年,呼和浩特市将着力培育以先进硅材料、智能技术为引领的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开工建设中环产业城项目,建成投产中环五期扩能、25GW智能化切片、华耀光电12GW单晶硅片等项目,同时抓好远景风力发电设备、中锂锂电池隔膜生产线等新能源装备制造和电池材料项目,装备制造业蓄势腾飞。
  通辽市计划利用3年时间,投资185亿元实施19个项目,推动形成以龙马集团为核心、关联企业集聚的集群配套发展模式,尽快建成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高端风电装备制造基地。2022年,启动实施龙马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二期、金风科技风机总装、天顺风能风机塔架、东方电气电机风机生产等15个风电装备制造项目。
  包头市立足明阳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加快建设风电整机设备及核心部件智能制造、产业链技术及新型电力系统实证研究、风光储氢新能源开发运营等一体化集群产业,打造优势突出、配套完善、协作紧密的新能源装备产业链条。目前,明阳集团已与包钢集团、中国二冶、一机集团、北重集团、青山电器等包头市13家骨干企业签订了产业链合作协议。
  向集聚发展,向高端升级,向现代化迈进,产业发展不断加速、向优,“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已然成为内蒙古装备制造业的标配。
  3月中旬,世界首个百吨级自卸车电能替代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内蒙古矿山生产设备迈出了向智慧零碳升级的重要一步。“相比同吨位传统燃油车,120吨级纯电交流传动矿用电动轮自卸车动力性能更强劲,能源成本降低70%,运行成本降低40%,可动率大于85%,年减少碳排放1000吨。”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还是在3月中旬,北奔重汽新研发的自治区首台套L4级智能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问世。产品基于北奔全新一代无人架构平台,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可实现全天候24小时自动驾驶,填补了自治区重型卡车L4级智能驾驶技术的空白。
  3月下旬,赤峰市与远景科技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规划年产152万吨零碳工业气体产品的绿氢及应用一体化示范项目落户赤峰市,蒙东氢能产业基地建设踏上新征程。
  ……
  春日暖阳下,一个个项目开工建设,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批批“国之重器”下线投产,成为明媚春天里内蒙古奋力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力挺工业经济“硬脊梁”的生动注脚。
  回望征途千山远,翘首前路万木春。奋进在新时代的浩荡春风里,内蒙古装备制造业播种下希望,必将茁壮成长!(记者:康丽娜)

【37.3%,中国白酒头部力量的密码】阅读原文前,XN知酒与您划重点

数量占比0.52%的白酒前5强企业占据了至少37.3%的行业份额,这一现象吐露出怎样的行业信息?

本文由XN知酒原创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文 | 知酒团队(ID:XNzhijiu) 值班编辑 | 小知
立足过去,放眼未来。从白酒行业的发展规模来看,2021年中国白酒累计完成销售收入约6033亿元。预计未来行业发展稳定,营收和利润仍有较大空间,市场整体将保持10.2%左右的增长率上升,2025年白酒销售收入将达9500亿元。

在此背景下,行业前五强茅台、五粮液、洋河、汾酒、泸州老窖追赶竞争的这些年,上演着一场场争先恐后的军备赛,而这2022年,开始有了更为具象的数据定义。前五强企业取得了近2374亿(汾酒、洋河尚未公布,根据前三季度业绩评估)的2021年总营收,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10月,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数量为963家,这也意味着数量占比0.52%的前五强酒企占据了至少37.3%的行业份额。

从五家企业去年营收数据分析,从盈利能力来看,头部企业的盈利能力保持强劲,从行业格局来看,行业前五强占据了酒企大部分收入和利润,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头部化的格局既是定论,而行业前五强享受挤压式增长红利更是事实,又将透露哪些行业信息呢?

连续十三年问鼎,龙头地位不可撼动
3月28日晚间,贵州茅台发布了《2021年度主要财务数据及2022年第一季度主要经营情况公告》。公告显示,2021年贵州茅台实现营业总收入1094.64亿元,比上年同期的979.93亿元增长11.71%;实现净利润524.6亿元,比上年同期的466.97亿元增长12.34%。这是贵州茅台年度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正式迈入“千亿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同期披露的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同样表现不俗。公告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贵州茅台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331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8%左右;预计实现净利润166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9%左右。 自08年超越五粮液后,茅台连续13年领跑行业,一骑绝尘。今年冲击1094亿的销售预期已经将后来者甩出了“几条大街”,2021年2月市值更是达到了3万亿高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烈酒公司,更是超过贵州省去年全年的GDP1.96万亿规模了。试问,这个独角兽企业谁能三五年撼动呢?五粮液与泸州老窖,不断进阶川酒牌面
3月29日,2022年四川省优质白酒产业推进会在绵竹召开。XN知酒从会上获悉,2021年全省294家规上企业累计生产白酒364.1万千升,同比增加3.7%;完成营业收入3247.6亿元,同比增长13.8%;实现利润655亿元,同比增长23.7%。一直以来,川酒内外往往都用“六朵金花”代表川酒实力,其中五粮液与泸州老窖,更是其中翘楚,

3月9日晚间,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1年度主要业绩数据公告。公告称,预计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约662亿元,同比增长约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33.5亿元,同比增长约17%。

营收662亿,净利润233亿的新高度,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五粮液可以说是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这也是自2016年以来,五粮液连续24个季度实现业绩的双位数增长。两日后,泸州老窖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实现营业总收入203.84亿元,首次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22.40%;实现净利润78.49亿元,同比增长30.7%。

在五粮液,泸州老窖的带领下,无论产量、营收、利税,川酒均处于历史高位;从地位上,川酒产量已超过白酒总产量的半壁江山,五瓶白酒有其二的四酒;从市场看,川酒市场占有率稳居业内第一。未来川酒还有多大的能量等待着爆发?值得期待!
产区振兴希望,洋河与汾酒
在酒业大环境下,白酒产区显得意义非凡。于企业而言,它是品牌构建的重要方法;于消费者而言,它是评判酒类品质的重要标准,酒企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产区培育和建设也是核心所在,洋河与汾酒就是事例的最好佐证!

近年来随着清香品类的发展壮大,吕梁产区越来越多地被提及。身为产区龙头的汾酒,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汾酒目前尚未发布2021营收报表,但可通过数据分析。2021年前三季度,汾酒实现营收172.6亿元,暴增66.44%。即便第四季度保持2020年第四季度的营收36.15亿元不变,汾酒也能在2021年顺利突破200亿。

从“汾老大”的巅峰下沉,汾酒并未一蹶不振,从2017年便开始爆发,当年的营收同比增长37.05%。2018年到2020年,汾酒分别实现营收93.82亿元、118.93亿元、139.9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5.41%、26.63%、17.76%。在白酒行业竞争更加激烈的今天,汾酒速度,令人叹服。

宿迁产区历来有“三沟一河”之说,其中“一河”即是洋河股份,是苏酒最早上市酒企。作为早已跨越200亿门槛的“前辈”,2017年,洋河就已实现营收199.18亿元。2018年洋河营收同比增长21.29%,达到241.60亿。2021年,洋河逆势上扬,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19.42亿元,同比增长16.02%。

对于宿迁、吕梁来说,没有洋河、汾酒作为龙头企业带动,产区的特征不会突出,更无法形成产业协同效应。有了龙头企业的协同效应,一个产区的形成,还要梯度化企业格局。

在此方面,吕梁产区下了很多功夫,突出以汾酒集团为龙头,支持汾阳王等一批酒类企业发展壮大,将杏花村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为国家级开发区,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和世界美酒特色产区,形成多层次酒品牌竞相发展、错位互补新格局。宿迁则是打造洋河、双沟两个4A级酒文化旅游景区,并通过一种体验式旅游的方式,把生态、历史、文化等产区特色等打包呈现给消费者。

行业前五梯队,透露哪些行业信息?
先从企业来看,可以清晰地看到前五强企业的增长后劲仍然很足,且都做出了积极的后续发展规划。

2022年,茅台围绕产品结构、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动作颇多,推出抢占千元价格带的茅台1935、超高端定位的珍品茅台,提出“五合营销法”,更有官方电商平台“i茅台”上线等具体落地办法,奋力推动茅台高质量发展、大踏步前进。

五粮液则提出继续把握好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经典五粮液万吨放量,同时推动生产降本增效,进一步加强“三项管理”:过程管理、供应链管理、计划管理。另外,五粮液还大力推进渠道运营转型、各渠道高质量动销及健全完善团购体系。洋河提出要做实“名酒之名”,行稳“双名酒”战略。当下,双沟正在推行组织变革,做实高端、名酒和全国化。以今年秋糖和谷雨论坛将重心转移在双沟,推动头排苏酒、绿苏焕新,双轮驱动效果明显。

汾酒则仍然以复兴为首要任务,提出在速、量、质三个方面保持持续增长,,3月16日,汾酒发布公告称,将投资91.02亿元建设汾酒2030技改原酒产储能扩建项目,一举体现出汾酒作为“汾老大”的魄力。迈入200亿门槛的泸州老窖,2022的关键词是全面进攻、加快突破,以推进市场布局、产能布局、人才布局的全面优化提升。

但从品类来看,白酒市场目前的主要产品还是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其中浓香型常年来占据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浓香型白酒产量占51%,也反映出浓香型白酒是目前市场的主流热门香型酒。从白酒整体的体量来看,2021年的酱香仍只是一个小品类,中国白酒产能的715.63万千升的8.4%,销售收入约占白酒行业销售收入6033.48亿元的31.5%;这也意味着,2022年酱酒产业发展将进入中场,酱已将从品类扩张期,开始逐步转向品牌竞争期。浓香型白酒产量占51%,也反映出浓香型白酒是目前市场的主流热门香型酒。

并非酱酒,目前白酒竞争已经完全由当初纯粹的同质化产品的竞争过渡到品类竞争,然后由品类竞争还要上升到更高级的层次,那就是品牌力竞争,即在满足消费者某种愿望的同种产品中不同品牌之间的竞争,它考虑到更多的因素包括综合实力、形象、文化甚至时尚。白酒产业,品牌为王,对于白酒前五强企业,拥有历史、工艺、品牌积淀等优势。

而在产品方面,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高端白酒由于品牌效应、稀缺性、保值增值性,白酒市场将进一步向高端市场靠拢,品牌集中度将不断提升。同时随着酒驾的治理趋严以及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对酒的追求从“量”到“质”发生转变,过去几年高端白酒通过多次涨价获得了量价齐升的良好业绩,但是从另一方面,由于宏观经济增速下行,高端白酒进一步涨价的空间也被逐渐压缩。高端白酒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升将成为未来行业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之一。

在品牌高端化成为白酒行业的主要趋势之一的同时,这为次高端和高端白酒带来持续成长空间。例如,洋河股份、泸州老窖的中高端产品上半年营收分别为125亿元和82亿元,占该公司酒类营收的比重高达83%和89%,中高端白酒占整体营收持续加大。

#点赞内蒙古#【内蒙古装备制造业加速挺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春光旖旎,生机盎然。位于鄂尔多斯蒙苏经济开发区的远景现代能源装备零碳产业园项目正在加速建设。目前,首条10.5GWh储能和动力电池生产线已于1月份实现联调,预计4月底,首批磷酸铁锂方壳电芯投产下线。届时,贴有“鄂尔多斯智造”的电芯产品将销往国内外,助力全球电动化转型。
  利用丰富的风光资源,远景在鄂尔多斯打造的现代能源装备零碳产业园覆盖风机装备制造、电池生产、氢能制备及上下游产业链。其中,动力电池制造基地建成后总产能达20GWh,每年将为超过3万台电动重卡提供髙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耐久性和髙性价比的动力电池,还可为风光储能应用提供超10GWh储能电池,支持风光储氢等综合智慧能源示范项目建设。
  零碳产业园的落地,是内蒙古持续推动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的生动范本。
  范本的背后,离不开内蒙古对装备制造业的前瞻性规划和大力度扶持。
  为了抢占装备制造业发展制高点,近年来,内蒙古加大顶层设计力度,重磅推出多份政策性文件,全力推动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集群化、规模化发展。从《内蒙古自治区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到《关于进一步支持现代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再到《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思路逐渐清晰,方向更加明确,措施愈发具体。“努力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正在从愿景付诸实践。
  一系列高“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的重磅政策措施催生出内蒙古装备制造业的强劲发展动能。截至2021年底,内蒙古具有国家现行8个主要装备制造行业的所有门类,已经形成并完全具备发展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设备、工程机械、铁路车辆、电力设备制造的能力。全区56个工业园区中分布有12个装备制造片区,其中,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发展成为内蒙古第一个产值超千亿元的装备制造园区,鄂尔多斯装备制造工业园区被评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内蒙古中环产业园形成集高效单晶硅片、光伏发电系统和关联配套产品于一体的综合光伏装备制造产业链条……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自治区发展速度较快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向着制造强区目标,内蒙古阔步前行。新春伊始,《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意见》重磅出台,3个行动计划、8个实施方案、1套支持政策,为内蒙古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擘画新的美好蓝图。
  聚焦“高端化”,高标准培育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制造两大千亿级产业,推动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聚焦“智能化”,加快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大力推动5G技术、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园区、工业互联网、智能工厂、智慧矿山等方面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
  聚焦“绿色化”,严控“两高”增量,加快过剩低效产能退出,加强工业项目节能节水改造,强化园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创建低碳零碳示范园区,促进产业绿色化转型。
  高位谋划,重点推进,细化举措,攻坚产业链……内蒙古迅速行动起来。
  2022年,呼和浩特市将着力培育以先进硅材料、智能技术为引领的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开工建设中环产业城项目,建成投产中环五期扩能、25GW智能化切片、华耀光电12GW单晶硅片等项目,同时抓好远景风力发电设备、中锂锂电池隔膜生产线等新能源装备制造和电池材料项目,装备制造业蓄势腾飞。
  通辽市计划利用3年时间,投资185亿元实施19个项目,推动形成以龙马集团为核心、关联企业集聚的集群配套发展模式,尽快建成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高端风电装备制造基地。2022年,启动实施龙马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二期、金风科技风机总装、天顺风能风机塔架、东方电气电机风机生产等15个风电装备制造项目。
  包头市立足明阳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加快建设风电整机设备及核心部件智能制造、产业链技术及新型电力系统实证研究、风光储氢新能源开发运营等一体化集群产业,打造优势突出、配套完善、协作紧密的新能源装备产业链条。目前,明阳集团已与包钢集团、中国二冶、一机集团、北重集团、青山电器等包头市13家骨干企业签订了产业链合作协议。
  向集聚发展,向高端升级,向现代化迈进,产业发展不断加速、向优,“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已然成为内蒙古装备制造业的标配。
  3月中旬,世界首个百吨级自卸车电能替代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内蒙古矿山生产设备迈出了向智慧零碳升级的重要一步。“相比同吨位传统燃油车,120吨级纯电交流传动矿用电动轮自卸车动力性能更强劲,能源成本降低70%,运行成本降低40%,可动率大于85%,年减少碳排放1000吨。”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还是在3月中旬,北奔重汽新研发的自治区首台套L4级智能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问世。产品基于北奔全新一代无人架构平台,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可实现全天候24小时自动驾驶,填补了自治区重型卡车L4级智能驾驶技术的空白。
  3月下旬,赤峰市与远景科技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规划年产152万吨零碳工业气体产品的绿氢及应用一体化示范项目落户赤峰市,蒙东氢能产业基地建设踏上新征程。
  ……
  春日暖阳下,一个个项目开工建设,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批批“国之重器”下线投产,成为明媚春天里内蒙古奋力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力挺工业经济“硬脊梁”的生动注脚。
  回望征途千山远,翘首前路万木春。奋进在新时代的浩荡春风里,内蒙古装备制造业播种下希望,必将茁壮成长!(记者:康丽娜)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一些搞怪有趣的微信状态短句 1. 喜欢我再来烦我。 2. 闭关修炼中。 3. 砖厂繁忙,不回见谅。 4. 网恋被骗十五块,从此封心不再爱。 5. 我们
  • 这两天就是一只耳朵戴着耳机听课,然后在外疯狂吃喝……(我天我最近好喜欢用省略号……虽然我不喜欢看别人用……) 探店太惊喜了,无一踩雷(除了一道沙拉……怎么会把沙
  • #非晚的碎碎念# 明显最近痘痘多了许多,以后早睡!最近作业太繁重了 再次表白小黑!以前上学的时候,总感觉他事事都要怼我两句,还整天说我尖酸刻薄,每天必吵,现在
  • 一个人命好不好,不是面相决定的,而是看这三处,很准的! 世人都希望自己命中能够福运常伴,平时无论是手机浏览还是报刊杂志,大家总会看见一些有关面相判定命途好坏的
  • 「2021年10月6日」 「综艺活跃粉丝TOP20」 #脱口秀大会第四季##披荆斩棘的哥哥##这就是街舞 第四季##嗨放派##明日创作计划# 位于前5。 #最
  • … 喜欢你所喜欢的,完成你想完成的, 无畏世间千般变化,坚持自己野蛮生长。 ~~ 我所能做的就是陪着你,一直一直..…… ——@摩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公告 2020年第38号】新华社北京8月28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成都自体脂肪填充投稿】现在脸部显得越来越自然了,法令纹也消失不见了,额头饱满的程度正好 深圳脂肪填充全脸,上海全脸脂肪填充,成都脂肪胶填充,广州全脸填充哪里
  • #新剧资讯##今日剧焦点# 继《暴风眼》《紧急公关》后主打现实主义的行业剧更贴近社会话题矛盾,直面生活痛点,更容易产生共鸣,2021年待播的行业剧达到9部以上,
  • #光之收藏家[超话]# #光之收藏家-我和我的CHOCOBO# 【主题】一只很普通魔石精幼体...咦? 【作者】花信去时 【种族】拉拉菲尔族(女性) 【头部】
  • 我总以为18岁之后是19岁,19岁之后是18岁,20岁永远不会到来。 就像我总以为30岁永远不会到来,然而今天我30岁了!以后我要继续怀着热忱的心,去面对生活,
  • 正宗包甜【新疆若羌灰枣】手机实拍 紧实肉厚皮薄核小脆响包甜清香回甘,久煮皮不破,几泡茶后的枣肉依旧清甜可口,满足以上所有特征才是优质正宗的新疆若羌灰枣。 规格:
  • 放假的半个月里心理发生了铺天盖地的变化,看清楚了自己的缺点不足,虽然还没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但至少让我明确了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同时也遇到了很不错的朋友有心
  • #人生[超话]#现在你的位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前进的方向,以及付出实际的行动。有目标的人能够成功,因为他们知道要去哪!你知道自己想去哪里,世界都会为你让路。人
  • 《水调歌头 生辰题》 又念江安景,留忆柳城晖。凤溪流洎,小桥头、故里芳菲。还记鱼凫稚子,攫取花开雨落,风影过蔷薇。 廿三载,廿三日,秋已催。闲来取乐,竹叶野
  • 投资呈现“快”与“新”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按照“导航图”两年来,烟台自贸片区发挥叠加中韩(烟台)产业园、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国家战略
  • 熟人之间一定是有利益往来的关系,今天你帮助了他,他日也会帮到你。贸然说领导不对,让领导难堪,他也很难给你更多机会。
  • [打call]#肖战1005生日快乐#亲爱的肖战: 又是一年生辰,气序清和,千言万语欲诉。愿他们永存书中[作揖] ♡.恭喜我们的战哥,又长大一啦~[心]今
  • 中骏世界城项目位于邹泰北街以...#热门楼盘推荐#【荣成市荣成中骏世界城】价格:尚未公布全部户型:三居室(111㎡) 四居室(135~168㎡)楼盘概况:项目位
  • 病例主要行程轨迹如下:12月16日16时30分,驾驶电瓶车到金州步行街创新书店买书,16时40分离店。12月20日9时30分,沿上班路线到达单位,11时50分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