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光是颗小太阳#
在事发前两边都关注的我看到这样的回应真的很伤心。整段视频下来完全就是在展现的全是高高在上的态度,一点都没有想着好好解决问题,只要全方面展示自己的学识,展示自己拐弯骂人的能力。
Gl那边全都是就是论事,你倒好,还骂死粉丝来,你知道你评论区为啥骂你吗?
同时关注你俩的都不在少数,都没有站队的也有,一般粉丝哪懂你们这些的专业术语,吃着瓜呢就被内涵了。
你看看你在说啥,这是你能说的吗,这是你应该说的话吗?第一次看到博主撕逼还喷对家粉丝的,你家粉丝就没有去她那里开喷了吗?
你有这流量就是这样用的吗?
果然人不都是非黑即白的。

《楞严经》耳入虚妄
(第四十九段)
【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头中作声,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其中,吸此尘相,名听闻性。此闻离彼动、静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闻,非动、静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静来,动即随灭,应非闻动!若从动来,静即随灭,应无觉静!若从根生,必无动静;如是闻体,本无自性,若于空出,有闻成性,即非虚空;又空自闻,何关汝入?是故当知: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这篇讲的是耳根:耳根是指耳垂与面部交界的地方,也就是耳部垂直而下的尽头就叫耳根。耳根是耳朵和头面部相连的部分,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我们通常讲的耳朵。“耳”能“听闻”声音,以能“听闻”声音而生耳识,故称为耳根,耳根产生听觉。
佛说:阿难!比如有人用两手指,快速塞住双耳道,耳神经突然受到冲击波的影响就会导致耳根疲劳,头脑中就会有嗡嗡的声响。这耳根所发生的耳疲劳,都是人为造作的,造作就有、不造作就没有,实际上是一种幻相,虽然如此,但都“同是菩提,瞪发劳相。”也就是说,产生这些幻相的根本,都同属于菩提心。
“菩提”一词是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觉悟就是从迷惑中觉醒了,豁然开悟,悟到了自己的真实生命,这个真实生命,既不在轮回中,也不在生死里,而是在常乐我净的大自在境界里。
有了这种觉悟,并由此觉悟而明心见性,证得般若智,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这种境界,称为菩提。是大彻大悟,永断生死,直通三乘菩提道的一种证境。三乘菩提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五种,即:
1、发心菩提:指十信位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证菩提果之因。
2、伏心菩提:指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
3、明心菩提:指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此毕竟清净即般若波罗蜜相。
4、出道菩提:指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但不执着般若波罗蜜,其境界已灭除一切烦恼,出离了三界,到达萨婆若(一切智)处,故称出道菩提。
5、无上菩提:指经由等觉、妙觉而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
以上合称五种菩提,是从大乘菩萨五十二个位次来划分的。另《法华经论》卷下对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
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指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指悟契合于一乘佛理之智慧。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指悟得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
以上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有分别。凡是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菩提场;其道场树称菩提树。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施主及信众)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
“菩提”虽有三乘、五种、三法之分,最终都归于无上菩提。这里所说的菩提指的就是无上菩提。“瞪发劳相”是耳根在连续热烈及繁杂的环境中,受声音冲击所产生的疲劳现象,这种劳相说明耳根有“听闻”的功能,而这种功能只是菩提因无明所生的一种幻相。
“听闻”的存在,是因为有动态和静态这两种妄尘,动为有声、静为无声,能分辨这两种声尘的名“听闻”,“听闻”既不在动、也不在静,名为居中;但“听闻”又能吸纳动态和静态这二种尘相,名“听闻性”,就是有“听闻”的性质。如果这“听闻”离开动静二尘,毕竟无体;无体之体,指的是自性“心”。“听闻”只是“自性”“心”的功能,离开自性“心”,这“听闻”就等同于无,因“听闻”本身是没有自性的。
佛说:是这样的,阿难!你应该知道,这个“听闻”,即不是从动态中来、也不是从静态中来、也不是从耳根生出、更不是从虚空而生。为什么这样说呢?如“听闻”是从静态中来,动态就消失了,就听不到声音的响动;如“听闻”是从动态中来,静态就消失了,就没有静的感觉了。事实是“听闻”对动静二相都能感知,所以这个“听闻”即不是从动中来、也不是从静中来;
如果“听闻”是从耳根生,就一定没有动和静,因“听闻”的本身,是没有自性的,没有自性的“心”就不会有“听闻”的功能,耳根一旦没有“听闻”的功能,就听不见动和静了,所以“听闻”不是从耳根所生;
如果是从虚空生出,虚空就有“听闻”的功能了,虚空有了“听闻”的功能,那就不是虚空了,再说虚空又不是人,怎么会有“听闻”的功能呢?假如虚空能自己“听闻”,又关耳根和“听闻”的什么事呢?
由此应当知道,耳根及“听闻”只是自性“心”的一个幻有功能,犹如人为制造耳疲劳声响一样,就会产生一种幻有,这种幻有,本来就是如来藏因无明所生,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就有,而是虚幻不实的,是本非因缘、非自然性的。

《楞严经》第三卷【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第四十八段)#眼入虚妄#
【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即彼目睛,瞪发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相,名为见性。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应非见暗;若从暗来,明即随灭,应无见明。若从根生,必无明、暗;如是见精,本无自性。若于空出,前瞻尘象,归当见根,又空自观,何关汝入?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楞严经》是集“教、理、行、证”于一体的一部大经,其理严密、其法精要,堪称大乘佛法最杰出的代表。学懂了《楞严经》,不须再从教下学起,可直接进入实证。《楞严经》犹如一盏法海明灯,为正法修行人,指明方向,是一部外道学不进、邪魔最害怕的佛学宝典。能修学《楞严经》,即是修学如来正法,在修证上一定会是一天一个样、天天有进步。以上佛为我们开示了五阴皆幻,说明五阴不是因缘所生、也不属于自然的道理,很重要,认识清楚了,才能灭幻证真,树立起如来正知正见。
世尊接着为我们开示构成身心世界的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的道理,进一步说明六根如同五阴一样,都是如来藏因无明所生之幻相,不可执以为实,但可借幻修真。这篇讲的是眼根,眼根产生视觉。具有视觉的“眼”能见虚空日月、山河大地等一切物象,以能对一切物象而生眼识,故称为眼根。
佛接着说:阿难!什么叫“六入”,本来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呢”?“六入”:指的是六种体相、即: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意识;“入”指眼耳鼻舌身意有吸入尘境,即吸入色、声、香、味、触、法的功能和作用,故名六入、又名六根;六根又作六情,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六根构成身心世界:其中“眼耳鼻舌身”构成身世界、“意”构成心世界。
“如来藏”:又称为藏识、真如等。它具有常住、妙明、不动、周圆、神妙真如之性质。“常住”是不去不来、“不动”是不生不灭、“妙明”是寂而常照、“周圆”是周遍圆满,无所不包。如来藏又称为佛性、佛性即“如来藏”,众生皆有,法法平等,因此,正如世尊成道时所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能成佛、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只因妄想执着而未能证得。”如果我们能够按佛说的道理去做,放下一切妄想执着,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佛。
如来藏一词在释迦牟尼佛讲说大乘经典中就有开示,在《楞严经》、《楞伽经》、《大般涅槃经》、《大乘起信论》等诸多著作中都已广泛提及。后唯实宗将原始佛教一心六个识增至八个识,以第八识为生命的主体,通常称被无明所染的如来藏为阿赖耶识,此识为一切众生之本源。阿赖耶识与如来藏是第八识的一体两面,区别在于前者含无明、故属“识”;而后者不含无明、故属“智”。所以,如来藏又称为大圆镜智。
如来藏含藏宇宙一切善、恶、不善不恶等诸多“种子”,种子就是业因,有了因、就必有果;有了果、就必有因。因果形成的种子,寄存于如来藏中,如来藏犹如一个大仓库,具有“能藏”等诸多功能。当众生除尽一切无明,转识成智之时,如来藏即转变为“法身”,并因此而成就“大圆镜智”。
如来藏实为众生生命之本源,具妙真如的“空性”及“虚妄有”之性质。“空”意为不可言说,“虚妄有”指万物虽然非实,但却有形有相。这虚妄有依空性而生,空生有、有显空,如此形成空有不二之真理,与外道的神我永久是完全不同的。外道之大梵、神我皆认定是“自然”所生,与妙真如性不同。
如来藏体无生灭,众生轮回只是无明而生之虚妄有,这与外道“神我”参与轮回也不相同。我们见到的一切尘相都不是真“因缘”或“自然”生灭,而是如来藏的功用,由如来藏“如幻”而生、“如幻”而灭。其它的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一切相皆是如此。而“妙真如性”能生万法,其性能生一切妙有,故名“妙真如性”。
佛说:阿难!若人用眼睛看一样东西,时间看久了就会出现眼疲劳而发生眼花,名“瞪发劳者”。“瞪”是不眨眼的直视、“发”是发生、“劳”是疲劳。这种状况,称为“瞪发劳者”。这眼睛所产生的疲劳,会看到一些幻相,但都同是“菩提瞪发劳相”。“菩提”即如来藏。“瞪发”同前义、意为无明;“劳相”指的是因无明所生的一切妄相,这眼根和劳相都是如来藏因无明所生。


佛说:由于有光明和黑暗这两种妄相尘境,能识别光明和黑暗的“能见”,却不在光明这一边、也不在黑暗那一边,由此而发现这个“见”是居于中间,正因为它居于中间,所以能吸入光明和黑暗这两种相反的尘相,也就是即能看见光明、也能看见黑暗,这种状态称名“见性”,就是有见不同物象的能见性质,但不是明心见性的见性,这里一定要分清楚。
如果这个“见”离开了光明与黑暗这二种尘相,就失去了觉知性,就什么作用也没有了,因它毕竟无体,只是自性的一个功能,一旦离开自性,就没有自己单独的自性,没有单独自性的眼根就如同于没有。
佛说:是这样的,阿难!应当知道这个“见”,即不是从光明中来、也不是从黑暗中来、也不是从眼根出、也不是从虚空中生。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个“见”如果是从光明中来,黑暗随即就消失了,就应该看不见黑暗;如果是从黑暗中来,光明即当消失,就应该看不见光明,而事实是这个“见”既能见光明、也能见黑暗,那么说“见”是因光明或因黑暗而生就是不对的。
如果是从眼根生出,眼根是没有自性的,没有自性就一定不会有光明和黑暗这两种现象,因“见精”的本身也是没有自性的。这里说的“见精”指的是依附五蕴身的能见功能,没有自性的“见精”就会失去能见的功能,就看不见有明暗二种现象的产生。
如果是从虚空而生,那么眼前所看见的尘境现象,就应是虚空看见的,眼根也应归于虚空,眼根归于虚空后,也就没有眼根了。又如这虚空能自己观见的话,就不关眼根和能见的事了。
所以应当知道,这眼根和能所二见,是自性所生的一个幻有功能,那么眼根和能见的本身及所见的一切现象,一旦离开自性,都是空无所有的、都是虚妄不实的,这种虚幻本是如来藏因无明所生,不是因缘所生、也不属于自然,是本非因缘、非自然性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秋天来了,想一起看电影的人,始终没有来,反反复复推迟了几次,还是忍不住看之,带着念想,看上了心心念念的电影#隐入尘烟# , 在黄土高原背朝天中,拉开帷幕,淡淡
  • 现代农业发展公司,创建以新业态为主导的产、供、销、全方位共享经济......9月1日,记者来到盘锦数字经济产业园,就被这个由34家企业组成的数字经济集群所震撼。
  • 来自他力的一切,就叫感应;有感就有应,所以自己能够自力站起来,“自天佑之”那么上天才能感应你。来自他力的一切,就叫感应;有感就有应,所以自己能够自力站起来,&q
  • 当时的朋友们已经三年没见了[泪][泪]图1⃣️7⃣️是19年拍的~当时一人一大杯一升还是两升来着我真的喝不下!白学了……车身是这么高的,牌子我不懂,白色的车,车
  • 今天月亮忙着在夜空中营业,托阿菇跟姐妹们说声“中秋快乐”~快猜猜阿菇正在吃什么馅的月饼?实在没图惹,随便放点⑧就这样吧 果然爱无缝衔接的人永远都在无缝衔接[黑线
  • 过生日了诶去年许的愿望今年还没实现 那就再许一次吧没有告诉身边朋友今天生日但知道外婆和姨妈会来的那一瞬间 真的眼泪直接掉下来 家人给的惊喜真的让我一瞬间 觉得留
  • 生命来的简单,去的简单,这个过程却是复杂,而这个复杂的过程中的幸运儿是拥有了一个感情的始末,这个始末的端点,就是爱的普通而不简单的追逐。生命来的简单,去的简单,
  • 但要能自觉地,主动地拍出一些自己满意的照片,对正确估计曝光,对光圈和快门速度、感光度的关系,以及自然光、人造光和物体的特性等,还是要有所了解的。虽然我知道只要生
  • 其实真的想起全运会就犯懒啊,一样的再来一次,又要请假又要扛相机[允悲]拖着行李赶飞机真的太烦了[允悲]主要时间还紧,只能看100自,应该连逛吃逛吃的时间都没有。
  • 医院派专车免费接送家属,到院后与患者一同前往白渔泡湿地公园游玩,并且提供免费、丰盛的午饭,为大家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会见环境,增进患者与家人之间的感情,缓解患者的
  • 能在细微处真正为他人着想的人,人品一般不会差,真心也不会假。行善者,日久必随其愿;行恶者,日久必毁其成。
  • 如果你要是明白体会到这个事实,这一念就到西方极乐世界,那再一念就回来,咱们就这么算法;这一秒钟可以西方极乐世界十万八千次的来回,它哪里算远?佛在经上常常说,那是
  • 出示几组关键词:南方山水与北方山水,散点透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目视于心胸有成竹,乾坤大挪移,提炼与取舍以上关键词便道出了传统中国画山水的核心要旨,这也是与西方油
  • 如果你觉得我冷漠 傲慢 高傲 坚强 你好 我们是泛泛之交 如果你觉得我可爱又好玩 各种无厘头 嗨 我们是熟人 如果你觉得我很二 很轴 很傻 很白痴 恭喜你 我们
  • 徐宏篆书/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诗句的意思是:只愿我们都健康和长寿,虽然远离千里,也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这里已经变得无比萧条荒凉——我无
  • 人真的是越想得到什么可能就越会适得其反,在我心里,如果有一段很坚定的闺蜜情谊,哪怕这辈子不成家都可以,一直这么想的我婚后却被胖虎用一句话安慰到:那天我很失落的对
  • #汽车[超话]##Matrix案例分享# Y083 奔驰祖母石绿 for 奔驰 Benz E coupe号称绿色里万分之一的奇迹,宛若一颗高贵神秘的琥珀。P7
  • 【中交里城】一房 观沙岭地铁口 实图 真房源观沙岭地铁口,绿地中央广场广场,大型滨江农贸市场 巨好看房子,真实房源性价比很高呦面积:46平 户型:一室
  • ”due [钱袋][钱袋]格天功业有本源,谁谓读书记名姓——归庄不管你是不得已而选了这份工作,还是喜欢而做的,别人不会有兴趣来听你的心声,来了解你的不容易。如果
  • 【#两节期间北京千余场文化盛宴开席#】为积极响应中秋国庆两节期间市民就地过节的防疫倡导,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北京全市各区各有关单位以喜迎党的二十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