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难免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或许会毫无征兆地,突然遭受命运无情地暴击。
就像有句话说的: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在灾难面前,我们唯一能做的,不是哭天喊地,而是坦然接受。
世事难料,所以你要尽力让明天比今天美好。
接受当下,才能保持一份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冷静分析自己的现实状况。
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行动。
——来源网络
#每日一善##阳光信用#

#传古维新# 【郭嵩焘:“汉奸”或“先知”——面对晚清大变局,一个独醒者思考与苦闷】

题记:2007年,中南大学孟泽教授在湖南教育电视台《湖湘讲堂》主讲郭嵩焘,后出版《洋务先知郭嵩焘》。最近修订再版,更名《独醒之累:郭嵩焘与晚清大变局》。郭嵩焘,这个“苦闷的先知”,当年对中国社会何去何从的思考,直到现在,不仅具有现实意义,可能仍然“超前”。老何写读书心得《睁眼看世界:“洋务先知”郭嵩焘的“独醒之累”》,虽感同身受,几欲“抓狂”,仍觉隔靴搔痒,不得要领。从老孟处索来“湖湘讲堂”之“答客问”:《“汉奸”或“先知”》,且看作者“坦白”自己的心之思,与“苦闷的先知”的隔世的“苦恋”。

问:听说你在“湖湘讲堂”开讲郭嵩焘,我和我的朋友,对此充满期待。
我有点迷惑的是,湖湘近代以来,建功立业、赢得大名的人物多矣,你为什么会选择郭嵩焘?郭嵩焘生前身后都不“得志”,他身上有很多是非,很多尴尬,很多怨愤,其性格似乎也并不完美,“功业”更难言卓著。

答:是的,湖湘近现代,伟人很多,以至于今天,人人心中都有一个“舍湖南无以言中国”的湖湘“英雄谱”。而郭嵩焘,在很长时期内,甚至未必是一个能够让人乐于接受的“正面人物”。但是,当“湖湘讲堂”邀请我讲一个湖湘人物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郭嵩焘。我一点也不觉得我的判断和选择是轻率的,我甚至觉得,重新认识郭嵩焘,是我们的时代是否成长了足够澄明的理智和理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想说出这样的意思,近代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不仅有雄浑的激情,也有清澈的认知和理性的判断,不仅有集体的奔赴,也有高明到近乎“异端”的省思。
而郭嵩焘,正是最能够代表后者的人物,在某一个时段,他甚至是唯一的,因此有所谓“独醒之累”。
郭嵩焘(1818-1891)与曾国藩、刘蓉有金兰之谊,与左宗棠是“发小”,但他的知名,并非如曾国藩、左宗棠等同治中兴名臣那样,因为有显赫的“功业”,而是作为“湘军”台前幕后重要的运筹者,作为洋务运动中最有见识的思想者和实践者,作为晚清首任驻外公使——以钦差大臣身份于1876年至1879年出使英国、法国,显示出了不同寻常的思想、精神与人格魅力。
他对于西洋文明的理解和判断,对于晚晴现实的洞察与传统文化的检讨,在他的同辈中罕有能够企及者。
在某种意义上,郭嵩焘的认知、思想、勇气和精神历程,抵达了一个传统士大夫所能抵达的极限。说他的思想可以延伸到戊戌变法,延伸到辛亥革命,延伸到“五四”,说他是“洋务先知”,并不夸张。谭嗣同、梁启超等,都曾表达过对于郭嵩焘的无限景仰。正如汪荣祖先生所说的,他是那个时代中,最勇于挽澜之人,我们追踪其人,印证其时、其地,很可觉察到他的孤愤与无奈。他的思想过于先进,同时代人难以接受,也很少接受;他的个性貌似恭俭,骨子里其实非常自负与固执。当时的人们,觉得众人皆醒他独醉,今天看来,实在众人皆醉他独醒。
然而,郭嵩焘执着之深,正可见其信心之坚。这种信心,源于一种道德勇气,更源于一种在郭嵩焘的时代极其难得的求“真”务“实”的知识勇气。
描述郭嵩焘,我们可以对中国近代史有一次特殊的领略,领略其中与我们自身的作为并非无关的屈辱和悲哀,领略先知先觉者的苦闷与激愤,领略一个“芬芳悱恻”的性灵,领略一段充满戏剧性的人生。在一个重新开放的时代,在至今并未出离“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时,也就是说,在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中国的现代转型,依然未完成时,我们可以因此而获得重要的启示与教益。

问:为什么郭嵩焘至今没有获得人们的广泛认同?其人生的“悲剧”内含是什么?

答:近代历史联系着我们今天的选择,也联系着我们对于悠久的华夏文明的认知与评价。我们远没有从近代历史的是非恩怨解脱出来。如果说鸦片战争以来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到今天为止并未完结,中西文明的交汇和融合,并未休止,那么,我们就得承认,对于有些人、有些事的判断,我们不仅依然身陷近代以来的是非恩怨之中,而且也依然处于并未定型的未来文化与文明的牵引和调整之中。
只是,我们毕竟走到了今天,我们的国家空前地开放了,我们自己也空前地开明、理性了。如此,近代历史中有多少人与事,需要我们去重新打量,以便接近历史的真实呢?又有多少判断需要我们去调整,以最大限度地接近人性与人道,最恰当地维护和提升个人和民族的尊严?我们需要继续以满清当局者或者任何一个时代当局者的是非、恩怨、哀乐作为我们自己的是非、恩怨、哀乐吗?或者相反?我们可以把世界文明的流转演变,仅仅作民族立场、道德立场、政治立场乃至特殊的政党立场上的打量吗?或者必须超越这种民族立场、道德立场、政治立场和特殊的政党立场?
郭嵩焘就是需要重新打量的人,围绕在他身边的是非,也是需要重新打量的是非。
郭嵩焘在世的时候,就被指目为“汉奸”,这从何说起?“汉奸”一词,内含了长期以来汉民族最敏感的屈辱与自尊。对此,在我们的文化人格中,甚至已经获得某种近乎生理的反应,而常常中断了理性的认知。
郭嵩焘与僧格林沁曾经共事,不止是一般的脾气的不对,简直“道不同”。而僧格林沁却真的打沉了几艘英国人的船,打死过几百名英国人。连曾国藩也觉得1840年以来,国家一直不得舒展,僧格林沁在天津大沽口痛击英国人,总算出了一口浊气。李鸿章因此还赞叹僧格林沁和郭嵩焘,一个是英雄,一个是名士,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皇帝有赏,举国庆贺。当是时也,郭嵩焘却是不见欣悦反而郁郁寡欢。
巡抚广东时,与左宗棠生出嫌隙,除了性格的冲突之外,郭嵩焘或者左宗棠是否真的有对不起朋友的叵测居心?
在上海续娶钱氏女,举城皆知。但郭嵩焘很快就“了结”了这一段婚姻,以至引发热议。在郭嵩焘的年代,明媒正娶可不是儿戏,那是“伦理之始”,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我们全部的家国制度,就是从这种最初的伦理开始建构的。那么,郭嵩焘此举是否意味着对迤逦千年的家国伦理的玩忽?
出使英、法,郭嵩焘让自己的副使刘锡鸿劾奏了“十大罪状”。他按照朝廷的意思所作,由前五十天出使日记编成的《使西纪程》,开始由总理衙门刷印发行,接着又遭禁毁版。以至有大臣以此为由参劾他“有二心于中国”。事情果真如此?
郭嵩焘晚年认为,中国要三百年才可能真正振兴,才可能由器物的改变,教育的革新,人才的崛起,延伸到制度、人心、风俗的真正改善。这是先知之明还是牢骚之辞?
发生在郭嵩焘身上的事,有的很琐碎,很闹心,甚至不像是我们想象中的大人物上应该发生的,他的反应似乎也不是大的政治家应该有的反应,这当然也“得益”于他写作了几十年的日记的发现,而郭嵩焘的日记,又不像曾国藩或别的人那样,把它当成自己修炼心性的功课,自我修饰的文本,当成示范后人的教材,而写成了自己真实的所见所思所想的日记,自我倾诉的日记,吐槽的日记,让我们得以窥见他内心世界的波动——各种指责、焦灼、苦闷、牢骚、批评、愤怒和一己的洞察与发现。
按照我们今天的认识,“古代中国的‘国家’是中心明确、边界模糊的一个‘文化概念’。‘凡我族类,其心必同’,就是说,凡是和我一个文化的,都可以是一个国家;反过来当然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可以理解为凡是和我文化有差异的,就是四夷,不属一个国家。”“凡是文化上不服从、不认同的,都是‘异邦异俗’。所以,在古代中国,国家、文明、真理在空间上是重叠的,于是,常常说‘天下一家’、‘海内有知己’、‘四海之内皆兄弟’。但是,在这种说法的背后,有一个非常深刻的矛盾:一方面是以中国为中心的特殊主义,一方面是普遍主义的世界观;既是只有一个文明中心的世界观,又是文明普遍适用,真理放之四海皆准的世界观。”(葛兆光《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
晚清对于西方的拒斥,某种意义上就是此种“特殊主义”及其所建构的“普遍主义”—— 它曾经建构了一种经典的文明——共同导演的结果。只有翻过这一页去,伴随着屈辱与悲愤的不平衡也不平等的历史记忆,才会真正有所改观。当中国文化终于生长出了更加具有生命力与涵盖性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它才可能拥有新的“天下”,而且是通过文化去化同的“天下”。此时,其“特殊主义”的“普遍主义”就会是另一番景象,就是一种普遍主义之下的特殊主义,而不是通过特殊主义建构的普遍主义。
从特殊主义出发的普遍主义,到建构具有普遍性的特殊主义,从中国中心主义的坍塌到重建民族国家的新的主体性,这不止是一个政治问题,更是一个文化问题。郭嵩焘在此一不能回避的历程中,贡献了远高于流辈的见识和智慧。或许,这种见识和智慧正是他与他的时代、他的周遭格格不入的重要原因之所在,使得他的生平和仕途,更加举步维艰,坎坷不断,充满争议、攻讦乃至毁谤,也充满传奇色彩。
本文转自https://t.cn/A66rLC2f
《独醒之累:郭嵩焘与晚清大变局》孟泽著 岳麓书社。题词内容:独醒之累!https://t.cn/A66rLC2V

#海底诗社##张三坚无处不在#
人活一世,没有谁能够一路坦途,但也没有什么路是走不通的。

希望或许就在拐角处,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因此要懂得转圆的道理。

同样,为人处世,也要学会适当的“圆滑”,心可软,却不能对谁都心软,更不能事事都心软。

人生在世,务必善良,但也要守好自己的底线和原则,用现在的话说,你的善良也要自带锋芒。

正如曾国藩在家书中所说:

“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润,行得通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正确卸妆,不伤皮肤1、相信洗面奶,一次就好。千万不要使劲儿搓,拿自己的皮不当皮,而且尤其眼部皮肤本就娇嫩,你一定要温柔的对待它。
  • 进店实拍RS-3,9万多就给1.5T发动机+运动座椅,和年轻人很搭进店实拍RS-3,9万多就给1.5T发动机+运动座椅,和年轻人很搭站在年轻人选车的考虑范畴,除
  • 早ノ☀你是不期而遇的温暖[心]无限期爱你[心]成年人感情世界里的潜规则:不主动就是答案,没有回应就等于拒绝。如果一个人真的足够在乎你,那么他总能挤出时间来陪你,
  • 即使是你开始小有名气,时至今日,还是有人会带着有色眼镜看你[单身狗]我又去看了当年你在yy上唱的那首《那些你很冒险的梦》评论区里的恶言恶语并不在少数,看一条我心
  • 妬贤嫉能而招愆,贪生怕死而造罪,书符货术而谩人,行药治病而图贿,狂恠(同“怪”)道中之贼,喧呼众人之害,不悟妙诀而胡游,心意迷迷而狂走,受了十方善信供养而难消。
  •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许多不如意的事;大到工作生活,小到别人的一句话,让你放不下自己的情绪;人生除了生与死,再无其他大事;生活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叫醒自己,才能
  • 16、《观经四帖疏》言: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13、《十往生经》云:若有众生,念
  • 它长达二公里多,路两边的连排式骑楼建筑,既结合泉州民居的传统特色,又融入海交文化的建筑精华,是历史上中西合璧的成功范例,也是中国仅有的、保存最完整、最长的连排式
  • 顺境,不要得意,狂妄傲慢,喜悦能够持续;逆境,不要气馁,绝望悲戚,事情还有转机。顺境,不要得意,狂妄傲慢,喜悦能够持续;逆境,不要气馁,绝望悲戚,事情还有转机。
  • 楼上还可以换装从JK小短裙到国风汉服再到欧美魔法学院应有尽有,我挑了一个深蓝色英伦制服小夹克,还套上了发带,姐妹说有点像漫画里的老师,哈哈哈哈瞬间进入角色[调皮
  • 因为我还是觉得第二遍主歌是完全不再写揭阳的状态了,而是写自己的人生感悟,来来往往的过客和无声的等待是唱出自己的某个时间段的状态。而“来”则表示我很久没有去,今天
  • 人中形状向佐和父亲向华强,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在容貌遗传上感觉都没有陈岚啥事:其实向华强只是轻微的凸嘴,但儿子也照单全收。举个栗子:陈凯歌和他的两个儿子陈
  • 具体到训练细节,宝力高会在每次技术训练之前先三分钟跑,进行超强的无氧训练,然后就是综合体能训练,耐力跑,短距离跑,开始是400米,然后是100米,最后是综合力量
  • ”在照片中,这位好莱坞女演员散发出一种成熟而冷静的气质,而在她旁边,BLACKPINK的Jisoo摆出了优雅的微笑。作为颜值党,外型是妥妥的视觉享受。
  • ” ​​​​ 不必纠结当下,也不必太担忧未来,人生没有无用的经历,所以我们一直走,天会亮的。” ​​​​ 不必纠结当下,也不必太担忧未来,人生没有无用的经历
  • 2022年9月6日至9月12日停运:贵阳北至宁波G2364/1/4次、贵阳北至南通G2680/1次、贵阳北至盐城G2690/87次、贵阳北至广州南D2807次、
  • #么得法勒 【安徽繁昌单身男酒后寂寞难耐 偷充气娃娃回家“研究”[二哈]】长时间单身,喝完酒后更是“寂寞难耐”芜湖市繁昌县一男子竟然趁着夜色,全副伪装进入一家
  • dean不用说了我老公,yg的乐童别只听抖音火的啊!!
  • 那一刻我就决定分手了,收拾好东西离开前却被他拦住将我锁在家里,红着眼一遍遍说爱我......”#小说推荐##言情小说[超话]##小说将进酒[超话]##各类小说
  • #首届全国优秀民族乐团展演# #大型中国民族器乐剧《笛韵天籁》# 昨晚,上海音乐学院大型中国民族器乐剧《笛韵天籁》在大剧院歌剧厅上演,演出现场真实还原距今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