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第二十段)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于狮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
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有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这时世尊为了让阿难和众生都能进入“无生法忍”而见自“本心”。“无生法忍”指的是不见一法生、不见一法灭,人法俱空,识心自在的一种证境,这种证境称为见性,即见到了自己的“本心”、见到了自己的法身,已是初地菩萨境界,决定能成佛了。
如来在狮子座上摩阿难头顶说:如来常说的一切“诸法”,包括你说的那个能想能推理的“心”,其实都是“唯心所现”,也就是“真心”的显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这里说的“诸法”,是指世出世间一切法。说的是佛灭度后,弥勒菩萨愍念众生邪见增盛,难入正法,于是从兜率天来到人间,现身于中印度阿逾陀国,为当时一位名无著的菩萨说《瑜伽师地论》,统收万法,将万法概括为六百六十法,摄一切名理殆尽。此论文共有五分,即:一、本地分;二、摄抉择分;三、摄释分;四、摄异门分;五、摄事分。此为“唯识学”除《解深密经》外最重要的圣典。后天亲菩萨因为见《瑜伽师地论》文字繁多,即于此论之“本地分”中,略录百法名数写成《百法明门》,使万法宗要归于指掌之中,以方便后学。
百法将一切诸法归纳为五大类、即:一、心法:心法是将八个识心归纳为八种,以心王阿赖耶识统领万法。二、心所有法:心所有法有五十一种,这五十一种都是妄心。三、色法:色法有十一种,统摄整个物质世界和一切生命现象。四、心不相应行法:心不相应行法有二十四种,这二十四种与心王不相应,虽然可以修到四空天,但不能证菩提。五、无为法:无为法有六种,这六种修的是世间定和出世间定。这五大类合计为百法,概括了一切法,是名“诸法”。
那么,以上说的“因果”又是什么意思呢?“因果”作论,也称因果定律或因果法则,是指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一个原因和结果。一种事物产生的原因,必定是另一种事物发展的结果;一种事物发展的结果,又必定是另一种事物产生的原因。原因和结果是不断循环,互为因果,永无休止的。
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无论哪一方面的成功或失败都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一定因果关系的必然。即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有某个理由,每个结果都有特定的原因。这个法则非常深奥且具极大影响力,以致世人将其称之为人类命运的“铁律”。
这个铁律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什么样的因、就得到什么样的果。”佛教认为:因果是由身体行为、语言行为、思想行为,这三大行为所造作的善恶诸业所形成,形成善恶二报;三大行为是“因”、善恶二报是“果”。善恶又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如在恶报中修善,坏事就可以变成好事,恶报即可转为善报。这些所谓的因果,看似真实,但在自性中都是虚幻的,都是生灭法。
那么“世界”又是怎么回事呢?“世”指时间的迁流,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共三世。“界”指空间的划分,即: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共十方。“世界”是由时间和空间所组成,以须弥山为中心,加上围绕其四方之九山八海、四洲即“四天下”及一个太阳,一个月亮,再加六欲诸天、初禅三天,为一“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再加初禅三天和二禅三天,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再加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再加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诸天、为一“大千世界”。我们居住的地球,是小千世界中的一个小世界。
经文中说的“微尘”又是什么意思呢?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中说:“应知极微是细色,不可断截破坏贯穿、不可取捨乘履摶掣,非长非短、非方非圆、非正不正、非高非下,无有细分,不可分析、不可覩见、不可听闻、不可齅尝、不可摩触。故説极微是最细色,此七极微,成一微尘。是眼识所取色中最微细者,是肉眼难以看见的,常用以指极细小的尘埃;又常比喻卑微,微不足道;佛经中又常比喻数量之多不可计算。
佛对阿难说:以上所说的一切诸法、因果、世界、微尘,都是真心的功能作用所结成的物体和法相,他们的关系是主人和客人的关系,“心”是常住的主人,万事万物为生灭去来的客人。
各方世界的一切所有,如小草细叶、一缕阳光、一个结节,究其根本,都有其体性,就是虚空,也有个外貌名相,更何况清净无染的妙明真心,及自性所含的一切妄心,怎么会没有其体呢?你阿难如认分别觉观,能了知一切的“心”,定为自己的“心”,也没有错,但这个“心”就应离一切“色、声、香、味、触、法”等诸多的尘相和事物,远离一切尘相后的“心”才是你真实的“全心体性”。
如你阿难现在听我说法的声音,心里就起分别,只要有这个分别心,即使你灭了一切“见”(看见)、“闻”(听闻)、“觉”(感觉)、“知”(知觉、知道)、仍然是内守幽闲,仍然是“法尘”分别影事中清净的一面而已,这清净的一面并非真心。
此处说的“法尘”是指“色、声、香、味、触、法”此六尘之一、是六识心的另分。是意根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这五根所缘的境界,分别好丑,而起善恶诸法,善恶诸法成为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这五尘落谢的影子,成为记忆,记忆中的往事称为影事,是法尘的作用。幽闲是记忆中相对的空白处,但并没有离开法尘,如禅修打坐时,觉得很空、很清净,但只要有这个感觉在,就是内守幽闲,这个幽闲也只是妄心的作用而不是真心。
佛对阿难说:我没有责备你执“非心为心”,但你应该用这个“心”仔细揣摩,使这个“心”远离一切尘缘境相,认识能离“分别心”的体性,知道能离这个有“分别心”的“知”,它知道你在起分别,但它却没有在一切分别中,这个“知”的体性才是“真心”。
如果你认为这个能分别尘境的体性,在离开六尘外相后就不存在了,那么你认识的这个“心”,就只是那个法尘分别影事,而不是“真心”了。六尘境相不是常住,在生住异灭中变化无常,若变灭时,没有认识清楚的这个“心”即同“龟毛兔角”一样,就如乌龟本来无毛、兔子本来无角,“心”也就变成本来就没有了,如果就此而认为自己是“无心”了,你的法身也就等同于断灭,那么,谁来修无生法忍呢?这时阿难和大众都“默然自失”。“默然”:是无语可说、“自失”意为失去了对真理的认识。
佛告诉阿难说:世间一切诸多的修行人,虽然能成就“九次第定”。“九次第定”是在修成四禅八定后进入的一种定,排在八定之后,故名九次第定,又名“灭尽定”。此定灭了一切见、闻、觉、知,灭了前六识,故名灭尽定,得此定已出离三界,超越生死,可证阿罗汉果。
佛说:“心”的问题如果没有认识清楚,仍然不能断灭一切烦恼,就不能成就阿罗汉果,这都是将“妄心”执为“真心”的结果,所以你阿难虽然博学多闻,仍然不能证得圣果,就是没有把“真心”认清。佛在这一段里已讲明了什么是“心”和“心”在那里,应认真体悟,当下即可明心。

道家言:人生有三重境界
①: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指的普通人看什么是什么只看表面。
②: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指人开始思考表面背后的内在含义。
③:看山依然是山,看水依然是水。指人生开悟,大彻大悟后,明白山水自然的可贵与美好。
世间万物,都由心生
你面对的东西,你说是山,那么它就是山,你说不是山,那么它就不是山
同样的道理解释水
你也可以把山叫做水,把水叫做山
佛说了,世间万物,都由心生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形象地比喻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
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我从一本哲理书上看到的一段话,
细细品味,觉得可以这样来理解这段话。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重境界是针对孩子说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什么事对他们
来说都是新鲜的、陌生的,只有通过家人和老师来教育,他们才会认识事物。你告诉
他这是什么,他便认识了什么,不会故意认错,以致说1是1,说2是2,看山是山,看
水是水。有一个小故事很能说明这点:一群大人在进行智力竞赛,主持人出了“6+9等
于几”的题目,大家都想,智力竞赛题目决不会就字面那么简单,结果谁都不敢立即
抢答,而是苦苦思索。突然,一个几岁的孩子说等于15,人们都向他投去异样的目
光,直到主持人宣布他的答案正确时,人们才收回目光,并责怪自己的思想太复杂
了,错过了抢答的机会。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重境界是针对中年人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
的增多,人们的思想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时代,人们尔虞我诈,
互不信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孩提时代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再轻易
相信眼前的一切,而是用心用脑去认识这个世界。此时,人们看到的山不再是单纯意
义上的山,水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水了,以致出现了许许多多现代版的“指鹿为马”
的故事。有些人站在这山,发现那山更高;沐在此水,又想到那水更净,欲壑难填,
永远也没有满足的一天。有些人为名、为利、为美色绞尽脑汁,活得很累。其实,人
生苦短,只要活得快乐便行,何必追求过高甚至不着边际的标准呢!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种境界是针对老年人说的。步入老年,从岗位上退了下
来,许多人都能认真反省自己的大半生,忙忙碌碌,最后得到了什么?有些人实现了
理想,却牺牲了健康;有些人积累了财富,却失去了诚信。
善于反省的人才会最终达到人生的第三重境界,认识到钱财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
带去,钱财再多,也是免不了要回归自然的。因而千方百计发挥余热,为群众办好事
实事,为公益事业添砖加瓦,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再建新功,达到这种思想境
界的人,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了。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一段处世箴言: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
心去处世。这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https://t.cn/A6Mpj7AG

我曾经并不知道religion会给生活带来什么,在没有时,为了谋生和尊严,每日疲于奔命。faith好像遥远,love也很遥远。
原先我对自己的父母讲话经常大呼小叫,与他们对抗成为常态,并且还有些洋洋得意。现在看来,是那么无知。God创造万物,特别是爱,必须爱家人,爱身边人。爱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它让努力也都变的有意义。
当那些人头钻脚钻的想要赚钱,他们从来不知道,要把“善良”和“做好人”放在第一位,有的时候,机会是God给的。多少人在利益面前,背离真理,他们不明白,真正宝贵的东西都是钱买不来的。做个善良的人,踏实的做事,任何一件小事,坚持下去都会很厉害。变得更优秀,就越接近真理。
religion是深奥的,但是它又那么朴素,把最简单的道理展现给人看,让平凡的生活幸福美好!
有حسين就有梦想,就有生活,就有爱,就有一切~ https://t.cn/R2Wxski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去剧院看戏才是正经事# (对…又在火车上补作业…丽南山的美人,渴望救赎却早已破碎的灵魂,想要逃离却又无法割舍的故土…刚看完的时候,觉得有点平,似乎未达到预期,
  • 但让人深思的是,综观当今一线拍卖行,在国内近年玉器专场中,成交价格前列却都是清一色的清代玉器,所拍玉器基本成了明清玉专场,很难见到高古玉珍品,古玉的拍卖专场非常
  • 哦,不过考虑到在成都街头也不要随便说 mmp,到了韩国也不要随便「阿西巴」所以在太原应该也最好不要见人就「乃求勒」可能起冲突……这句话真正的喜感,其实就来自它的
  •   魏家凉皮加盟条件:  1、遵守国家餐饮服务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并高度认可“魏家凉皮”品牌价值及其经营的产品和经营理念,有热情、有志于从事餐饮服务行业;  2、
  • 康永哥说,要不停的试真的没错,没有人第一次会成功。[摊手]【匿名投稿】月永雷欧:「没错,我就是在说你啊,朱樱司!看我这边!我就是在说那个将早已走下歌剧舞台的我—
  • #洛少爷# 少爷好,这里是来自手残党的贺生,我就是那种画也不会画,歌也唱不好,做个表情包都有很重的痕迹的人[允悲]我这也是第一次在凌晨为别人贺生,反正微博里没有
  • 本期,小编将从4个方面带大家了解石斛:石斛的特点、人工种植渐成规模、石斛产业发展瓶颈、石斛的规模种植在雨水丰沛的江南地区的悬崖峭壁之上,生长着一种不惹眼的植物。
  • )[心]最后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事情,注意身体好好吃饭好好休息⚠️#时代少年团[超话]# #时代少年团哭泣的游戏# 不要再把给绝配小公主啦!转眼间你都25岁了[
  • #西安生活##西安探店##西安[超话]##探店##我要上同城精选##daily vlog##爱上这座城##遇见美好# 元气咸鱼女相声演员x专情闷骚希腊史副教授传
  • 虽然也很难具体列表格写明白,但周周和渺渺传递的情感能量的差异对比是那样巨大,她们的初次见面/碰撞却又是那样的早——早过了周周的插叙回忆,于是当她在说着暗恋的创伤
  • 服了,之前刚粉上的时候去看团综 找到了skz的时候,第一期撕名牌的时候就对他莫名不爽……后来知道他是跑路咖之后也没怎么了解,今天才知道……而且每次弹额头的时候都
  • 最后,梨妈不要太心梗,虽然不想这么说,但这次“Giselle的Rap很拉”只是tc限定罢了,tc舆论向来就这样,韩网、推上、油管大部分仍然在夸她做的很好。希望每
  • 人生如月,月满则亏,凡事岂能尽人意  人生,需要感悟,需要回味,需要体会和思索,很多时候,我们以为人生就是一场追逐,实际追逐的繁华,追逐的名利,到最后都是一场梦
  • #90后孙女为爷爷拍艺术照##爱旅行爱摄影##爱生活爱搞笑#vvv2619【死不了的人】奥鲁可以在一夜[威武]之间治疗好致命的刀伤,数分钟内就能退去高烧,当他们
  • 梦见我有个妹妹,但是我们是被抱错的,有人要追杀我,因为我是魔法世家出来的人,但是我还骑着共享单车载着好朋友zby满街窜,我背着一个荧光色书包,自行车的头太低了我
  • 如果能买到新鲜九孔白花藕,凉拌、炝炒、糖渍、乃至做藕馅饺子,都很应景,很好吃。#唯美味食尚#立秋过后,鲜藕会来。
  • 看房可私✉️#上海豪宅##上海次新房#五律•万佛堂作者 刘祥成万佛今犹在,堂前梵画奇。南京西路旁【御品大厦】绝版地段豪宅“1个顶俩”!
  • 释怀,不仅是放过别人,更是放过自己 万事皆心生,心中有,便有;心中无,便静。 佛经中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心原本是等同虚空,没有束缚,只因妄想执着
  • 而一个男人会做家务,愿意做家务,一定在家里“藏”有一个十分贤淑、有教养、忠于家庭的妻子。这些全面的生活技能可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从小在原生家庭学会的,婚后遇到了一
  • 沈阳自然风格双眼皮哪些医院医生评价好?西安隆鼻修复哪个医生技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