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师禅如何能够开启灵性智慧的五大法则

  顿悟法,就是“祖师禅”。

  从“祖师禅”这个角度,我想我们今天作一个说明,我想说以“开启灵性智慧的五大法则”作为一个基础。当然,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五大法则是什么呢?就是六祖大师见性的时候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其实这五句是对自性的赞叹,就是我们开启灵性智慧的五大法则。

  第一句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佛性本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所以说自性本自清净。

  我们修禅首先就一定要有一个绝对的自信,要完整地接纳自己。只要我们认为自己不够完美,自己不够好,自己有好的部分有不好的部分,那个时候你就活在大脑思惟里面。我们的教育把我们由一个自然人变成了一个社会人,所以像古人所说的“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为什么说“圣人不仁”呢?因为他教化人,他另外有一个什么?他会建立这个世间的秩序,他一定会告诉你“这个是好的,那个是不好的”,而你一旦接受教育以后,你一定会展现你好的一面,隐藏你不好的一面,而一旦你一直隐藏你不好的一面的时候,你的能量一直在流失,去维持那个二元分裂的状态,这就是我们凡夫不能觉悟的根源。因为我们的能量水平一直很低,一直在流失。所以,首先一定要有绝对的自信,深信自己本自完美。从灵性生命来说,一切都是灵性生命的游戏,从这个角度来呈现。

  我们看看六祖大师见五祖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明白,五祖问他:你来干什么?他说,弟子来,“唯求作佛,不求余物”。你看看,这个是何等的胸襟和气度,就求作佛。我们如果见师父的话,一定是说:“哎呀,我求我身体好,我事业遇到困境。”有没有谁敢说“唯求作佛,不求余物”啊?有没有这样的担当?当然你现在鹦鹉学舌,那么说就已经不是了,那已经是知识的碎片,而不是当下的智慧了。所以一定要有这个样的顶天立地的心胸,这个是我们禅修的基础。

  第二句是何期自性,本不生灭。这个我们很容易理解,这是“八不中道”,科学进步了,我们更容易理解了,实质上也就是指物质和能量互相转化,尤其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出现以后,我们都知道了。微小微小的物质如果把它彻底转化为能量的时候,核能是非常巨大的。那么无形的能量转化为有形的物质的时候,我们认为这个物质生起来了,实际上它并没有新生;当有形的物质转变成无形的能量的时候,我们认为灭了,灭实不曾灭。

  这个“本不生灭”,我们其实可以借助一些简易的禅法来修,比如说,我们可以修一个“幻变三摩地”。她的修法就是三句窍诀:昼修幻身,夜修梦幻,后修光明。“昼修幻身”就是你要自己独处一个静室,沐浴焚香以后,对着一面大镜子来坐好;第二步就是你仔细地观察,不停地赞美这个镜子里面的自己每一处的优点,一直到你能够假戏真做,你真正地喜欢自己,而一旦你生起这个喜欢的心就马上要停止。又开始批评自己,挑这个镜子里面的这个影像自己的每一处的毛病,一直到真的讨厌这个我。那么在这个赞叹与批评之间,你一直这样去修的时候,你就会醒悟:实际上镜中的我只是一个影像。同样的,我们这个身体也只是一个影像,只是我们的灵性生命所幻现出来的、自显现出来的一个影像而已。这个时候可以契入到“身如幻”,一切外境皆如幻。

  实际上她的修行可以包含现分、明分、空分这三部分。我们是讲前面的现分这么一点点。打个比方,像我们在看电视,电视里面种种人物,我们看到他是幻,是虚幻的,对不对?种种人物都是虚幻的。如果我们融入到,我们以为自己就是镜中的人物的时候,我们会起实执心,会有种种的忧悲喜乐。我们在外面的时候,我们就知道那些都是如幻的,更进一步知道电视机外面的自己也是如幻的,更进一步,知道实际上内外都是没有差异的,都是如幻显现的。如果深入地说的话,就是大圆满“三自解脱法”里面的“心性自解脱、法性自解脱和平等性自解脱”。

  第三句就是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佛性中本自具足无量的光明,无量的福德。我们这个法界和宇宙是本自具足的,匮乏只是一个幻相。当我们切断跟灵性生命的联系的时候,跟我们存在的本源的联系被切断的时候,我们总会觉得不足,我们会觉得匮乏。所以,大脑思惟就会使我们跟本自具足的灵性能量切断了。因此我们开始担忧自己的生存,因此成为掠夺者。

  其实宇宙之中从来不缺乏能量,缺乏的只是有效的关注和运用。我们如果开启灵性智慧的时候,我们当然知道整个法界的能量不可以被灭,也不可以被创造,本自具足。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其实本质上都是能量。能量是不灭的,不过是形式在转化而已,既不能被创造也无法被销毁。这个我们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等,就已经是经过印证的事实了。但是同时,能量是可以转换的。我们的修行从法相上来说,就是从振动频率低的,密度大的能量,能够升华到振动频率高的,密度小的能量,这样就能够超越凡夫身和心的束缚,一直到彻见本来面目,亲见本来面目。

  所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是我们跟灵性智慧、跟灵性生命重新连接以后,我们就知道,匮乏只是一个幻相,只是大脑思惟所产生的幻相。由于这种幻相我们信以为真,就产生了恐惧,因此成为一个掠夺者,成为一个永不满足者,就不能够知道“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而觉醒的标志之一,就是心彻底满足了,不再去追寻了,不再去向外追寻,这个时候,我们能够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解脱。

  第四句就是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八不中道”里面说“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龙树菩萨的《中观六论》对我们树立见地是非常好的,但是其实除了《中观宝鬘论》比较容易入之外,其他都不是容易的。尤其是在《七十空性论》里面,她怎么样来透过缘起来层层显空,是有完整的修证次第在其中的。有完整的显空,空不可以被证,而只是显出来。所以,我们可以有一个入手的方便,就是像提婆菩萨的《中观四百论》,像月称菩萨的《入中论》都是我们能够入中观的方便。

  我们说“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其实就是指自性的“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本无动摇”其实就是指这一些。我们且说一个“不常不断”好了,现在其实也很容易理解,但是我们领悟了,不代表我们证得了。我们领悟了,我们听明白了,这个只是一种知识而已,是大脑的识性运作。那么,什么是“不常不断”呢?比方说,我们过去做了一件事,无论是善事还是恶事,这个事情的现象都消失了,对不对?为什么到后面,我们还会招感恶果呢?为什么?因为虽然现象消失了,但是它的作用力还在,它的作用力还会留下来。现行熏种子,熏在阿赖耶识里面,熏在含藏识里面。所以的话,从现象消失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说是“不常”;从它的作用力留下来这个角度,我们说它“不断”。所以其实觉醒的人就是洞见了诸法实相,这个时候他的心是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能够深刻地洞见到:灵性生命是永恒的,没有出生没有死亡,不经创造而存在,不受小我的身体的束缚,也不受小我的人格结构的束缚。

  第五句就是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其实我们修行是要怎么样?是要证得我们佛性的“体、相、用”。实际上“体”是空,“相”是明,“用”就是觉,空、觉、明。所以不要错误地认为,听到空性智慧就总是偏到“空”的这一边,那么你在禅修实修的时候一定会产生障碍的,“空、觉、明”都应该要去修持。从“觉”这个角度来说,在佛就称之为大悲德、悲德,其实就是指万事万物的生机,万事万物的生命力。当我们超越了我们的大脑思惟模式的局限、行为模式的局限的时候,我们其实就开始契入到心性自解脱的阶段。

  所以说,如何去展现我们的勃勃生机,展现像万事万物一样的勃勃生机,这个实际上就是开启我们内在不断涌现的鲜活智慧,那当然就是灵性的智慧。所以说,心性自解脱契入法性,法性自解脱契入平等性,平等性自解脱成佛。这样的修持,她的次第先是从心性的解脱开始,不被我们自身的人格结构、人格的局限性、大脑思惟方式的局限性所限制,能够契入万事万物的法性。

  像禅宗里面的青原惟信禅师上堂的时候所说的:老僧三十年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得个入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今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前面的第一个阶段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他是被他的思惟方式所局限,只看到万事万物的相,看不到法性;后来能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时候,是看万事万物都是看到法性,但是还有一个法性在,所以会被这个法性束缚住,所以要超越这个;更进一步是契入到平等性,契入平等性的时候就是真正的清净,不是那个清净和染污相对的清净,而是绝待圆融的清净,这个时候也就是禅宗所说的“平常心是道”。在教理上面来说的话就是清净地菩萨,八、九、十地菩萨,但是仍然还是要修持平等性自解脱。

  这是我们略说祖师禅如何能够开启灵性智慧的五大法则。

~大愿法师《亲见本来面目》

转发自“红尘若镜”的文章,怕丢了,放在微博。佛陀曾经说过有三千大千世界,大家勉强可以理解为三千个银河系,而每个大千世界都是有着自己的名字的,以表示这个世界的特质。

比如我们所在的世界就叫做“娑婆世界”,这是梵语,翻译过来就是“堪忍”——堪忍,也就是痛苦和忍耐,因此娑婆世界又被称为是五浊恶世,和清净、庄严、光明、殊胜的如东方清净琉璃世界和西方极乐世界似乎有着很大的差距。

而这个世界的教主就是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这里还有着三界六道,我们现在所在的就是居中的人间道。


但是不知道各位师兄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咱们为何会降生在这个“堪忍”世界之中呢?

或者说,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又是为了什么呢?难不成就是为了在这个世上活个几十年或者一百多年,最后又尘归尘,土归土,毫无痕迹的彻底消失吗?

当然不是这样,有人曾说过,人生就是一场修行,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我们降生到这里,其实是因为有着下面这三大因缘。

看完之后各位师兄应该就明白了,这娑婆世界确实是一场堪忍之旅,但同时也是一条解脱之道,就看您如何选择了。

01
第一因缘:业不重不生娑婆,来此消业
“业”是佛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准确来说又可以分为善业,恶业和无记业这三种。


所谓的善业就是行善的行为,或者温暖人心的话语,或者为善的心念,这些都会在我们的阿赖耶识中种下种子,然后再慢慢长大。

当然了,恶业也是同样道理,大到无故杀生,抢夺钱财,小到说谎骗人,说人是非,心存歹念,这都是造业,都有或大或小的恶业种子种下。

此外还有一种叫做“无记业”,也即是不善不恶,昏昏沉沉的那种,比如说整天睡懒觉,天天吃喝玩乐,虽然没有给别人造成损害,但损害的却是自己的“慧命”,所以严格来说也是一种恶业,只是比较小而已。

佛法中的忏悔偈是这样说的——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我们众生从无始劫也来,生生世世不知道造下了多少恶业。

如果把我们的阿赖耶识看作是一大块田地的话,相当于里面已经长了许许多多的毒草,而且还在疯狂的生长,如果就这样放任它们全都长大的话,这块地恐怕也完了。


所以我们来到世上,一定要明白自己前世是有着很多罪业的,要有忏悔之心,要多多反省自己,要找到这些罪业种子的根源,并且尽力去把它们一一拔出来,不能给它们长大结果的机会。

这也就是当年达摩祖师所提出的“抱冤行”,要明白自己身上是有罪业的,不然您投生的地方就是各种净土佛国了,而不是这个五浊恶世。

而您一旦有了这种心态之后,对于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磨难和痛苦就不会那么悲观消极,甚至抱怨愤怒了,这本来就是消业,我们随缘就好,千万不可再造新业。

02
第二因缘:还债
我们来这里的第二大因缘,就是为了还债。


有师兄可能问了,我做人一向清清白白,从不和人借钱,更不会欠人情,哪里来的债呢?

这个理解其实是不对的,人活在世上,必须要和各种各样的人以及世上的万事万物相交互,所以是不可能不欠债的,无非多少而已。

比如若没有农民种地和饲养动物,您哪里来的食物吃呢?若没有工人生产,您哪里来的衣服穿,房子住,车子开,马路走呢?若没有各种老师们的教导,您怎么会识字,怎么会算术,怎么来的生存技能呢?您是否欠了上面这些人的债呢。

更不用说母亲怀胎十月,一朝分娩,受了多少苦难和危险,然后人类都是三岁才能勉强自己生活,之前都是要靠父母或者老人照顾的,尤其孩子一生病大人都是彻夜难眠,恨不得以身替之,您难道不欠父母的养育之恩吗?

还有我们学佛的人,能够得闻佛法,明白自己原来是生活在虚妄和偏见之中,都在追求毫无价值的东西,由此造业不断,不停轮回,而佛陀却为我们指明了一条解脱之道,难道我们不欠佛恩吗?

这还只是一世,其实生生世世都是如此,那加起来我们又欠了多少人的债呢?


而且佛法中讲究“缘分”,众生无缘不聚,我们身边所有的人今生能够相遇,都是有着种种因缘的,有时候是我们欠了别人,要还人家的债,但也有别人欠了我们,是来还我们的债,欠欠还还太多,到最后已经很难分清了。

就连证到初果,已经步入圣人行列的须陀洹,但仍然要“七还人间”,为的就是把生生世世的债都还清了,然后才算真正的得到自在和解脱,更何况我等凡夫俗子呢?

所以各位师兄一定要记住,但凡出现在我们身边的人,可能都是我们的债主,我们都要以一颗感恩之心来对待。

03
第三因缘:痛苦即解脱
那么我们来娑婆世界就一定是坏事,就是为了让我们消罪业或者还债的吗?


并非如此,佛法本就是不二法门,烦恼即菩提,而痛苦也即解脱,这娑婆世界既是一条堪忍之旅,同样也是一条解脱之路,这二者本就是一体两面,相互依存的。

可能有师兄不太明白这个道理,那我们就来从三恶道和三正道来谈谈好了。

首先所说三恶道——这畜生道是刀途,奉行的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饿鬼道是血途,整天为了饮食而痛苦,地狱道是火途,更加不用说了,完全就是惩罚和折磨。

所以在三恶道中,连生存都很艰难,更加不要说修行以求解脱了。

再来说阿修罗道,虽然也是天人,福报很大,奈何嗔怒和嫉妒心很重,要么是相互争斗,要么就是挑战更高的天人,整天都在争吵和战争中,也无心修行。

而最高的天人道,福报更大,几乎要什么有什么,但这本身也是一种灾难,正因为啥都有了,人太幸福了,修行也就懈怠了,这同样是学佛的“八难”之一。


所以六道之中除了我们人间道以外,其余五道都不适合修行,唯有人间界,虽然有痛苦和烦恼,但正是由于这些才会让我们痛定思痛,愿意接受佛法去修行,以求从这里完全解脱出来,这就是烦恼即菩提的道理。

像是诸佛菩萨们也都是从痛苦中发出菩提心的,比如释迦佛看到众生痛苦,这才抛弃王子身份为大家找出路,比如阿弥陀佛看到众生痛苦,这才发下四十八宏愿,比如地藏王菩萨看到三恶道众生苦,这才决心“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而若不是在痛苦中发下大愿的话,就算诸佛菩萨们也没法取得这样的成就的,像是在极乐世界中能成佛吗?

根本不可能,这里没有一个人需要度化,只不过是个修行场所而已,就算我们有朝一日去了那里,“进修”完之后还是要乘愿归来,到各种恶世去积攒福报和功德才行,千万不要以为那里是世外桃源去享受的。


因此我们投生在娑婆世界,既是一场磨难,但同时也是一个机会,烦恼即菩提,痛苦即解脱,就看您是选择哪一种了。 https://t.cn/RxRVHIh

心被境转
虚云大师说:古人行到说到,无空话讲,一问一答,答在问处,吐露心机,都是妙用。我们心不在道,故被物转,而无智慧。若能痛念生死,全心在道,不分世出世法,是男是女,好看不好看,若一动念,即出鬼被情转了,不分别即不随情转,作得主。
记住:大德说的心不被境转,是破除我执法执,回归如如不动本性的菩萨。最后两句特别点出来“不分别即不被情转”,分别心指四圣法界的圣人,执着心指六道内的凡夫。没有分别执着就是一真法界的菩萨。有的人贪嗔痴都没有破除,就敢说自己心不被境转,这都是凡夫见,是不懂如来意。这里说的情、境、物都是指分别执着心的产物。
现在学佛人都说自己的妄想不断,一个妄想没去除又来一个,虚云大师说出了这个原因“心不在道,故被物转,而无智慧。”这就是指那些有解无行的人,心不在道的人,都是没有般若智慧的,所讲的佛法都是妄心推度出来的凡夫见。你自己有没有修行,不用别人给你堪验,只看你是不是活在道中,心在道就不会被物转。佛说:“若能转物,则同如来。”佛明确的告诉我们,心不被物转就是法身菩萨,心不被物转就是见诸相非相,见到什么都是心无挂碍,自性如如不动,这就是法身菩萨的境界。心有所思就是凡夫。道就是自性,自性的本体如如不动,心在道就是如如不动,起心动念就是不在道。
佛法的修行第一步认识自性是怎么回事,明白我们的灵知就是自性,不分别不执着时叫自性,起心动念时叫妄心。佛法说的不二法门意思是:自性不起心不动念就叫真如,这个“知见无见”寂灭的心就叫涅槃。二就是自性起心动念,我们说的见闻觉知功能起用的时候,这个自性就变成了妄心。同是一个自性,但叫法不一样,真如不是妄心,妄心也不是真如,佛说:破除我执法执,不起心,不动念的那个自性叫圆成实性。自性起分别,叫依他起性。自性即有分别又有执着,叫作遍计所执性。这个遍计所执性就是我们的凡夫性。依他起性为四圣法界的圣人,因为他们法执没有破除。圆成实性指一真法界的菩萨。有一些人说能看的那个,能听的那个就是佛性,其实这样说不对,能看的叫眼识,能听的叫耳识,有分别的佛性就叫识神。是识神就不是佛性。是佛性就没有分别执着,这就是不二,不二就是不生不灭。一是一个自性,一代表不分别不执着。
当修行人开悟后,他们是用佛经的般若智慧,彻底断除我执法执的,断除后才能叫万法归一,常被境界所转的人没断除我执法执,连伏住烦恼都谈不上,你就是学了一些佛法知识的人,属于佛学爱好者,你自己认为自己是学佛的佛弟子,佛法是开悟的人才算入门,你开悟了吗?谁给你印证过你是开悟的菩萨?再说的详细点,你的师父开悟没有?他有没有资格给你印证?这都是个问题,现在讲佛法的人有一部分人,是懂一些法理没开悟的人。佛教协会公布的一百七十多个法师,讲佛法都挺能说,现在讲法的大部分人还真说不过他们,结果都被定为邪师,现在微博群里的人差不多有五分之一的人,他们的师父就是佛协说的邪师。
那些学佛三天半,看了本《愣严经》、《法华经》就说自己是开悟的人,其实他知道的佛性是听师父讲课说的,不是他自己参出来的,连我执法执都不知道是什么,这样的人你会讲经都不能算开悟,连开悟的门都还没有摸着。不信你去看看永明延寿大师制定的十条开悟标准,你一条都做不到。
能做到念念观照自己身语意的人,这样的人才能算是修行人,心不离道,才能心不被境转。
佛法修行的第二步,是用学佛经得到的般若智慧去破除我执,能把八十一品思惑破除,就证明你学佛悟的是正法,若你学的法理破除不了思惑,那你悟到的就不是正法。破除我后在往上修破除法执,能破除法执就是大乘菩萨,不能破除法执你学的是大乘佛法,但你不是大乘菩萨,破除我执只是小乘人修行的内容。破除法执才能算是大乘菩萨,只有九信位和十信位菩萨能算是大乘菩萨。佛菩萨的果位用定慧等持的标准定位,不是谁懂的经多谁的果位高。佛法以事上破除的分别执着多少为主,不会讲经的人,如果他能具足“若能转物”的法身功德,他就是如来。你什么经都会讲,不能转物,也是凡夫一个,讲出来的都是妄语。法理是为破除执着服务的。如果佛法只讲理论,没有破除我执法执,那样的佛教就和外道一样,连六道都出不去,更别想成佛了。 https://t.cn/z8AXAeF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闲,日: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 2,无损音质有点浪费流量,而且有的机型有的耳机不支持。有了Anuvu的升级产品,美国西南航空的乘客将能够享受更高带宽的媒体网站,如HBO Max和Netflix
  • 《披荆斩棘2》也将会有衍生节目出现,比如会继续录制《我们的滚烫人生》第二季,同时还会有《大湾仔的夜》第二季,去年大湾仔几位哥哥的翻红想必也是让这些港台艺人选
  • 「桃花雪」:桃花开的时候下的雪。「朝雨」:早晨的雨。
  • 脆脆鲨老早就做好了攻略要去故地重游吃瓦煲饭,我们沿着小巷走了一个来回都抉择不了吃哪家,社牛开始和店铺的老板攀谈,询问多年之前的一家瓦煲饭去哪了。最终不负众望终于
  • )眼中含泪了,还是只对lis说: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只有你做你开心的事就好了,你值得幸福[苦涩]哇 字幕组都写:恨简不成钢了幸好,编剧有心!我的钓系女友突击检查你
  • ”  姑娘一听,便急了:“妈妈,你刚才在电话里听错了,毕副总责怪我考试不该舞弊了,不是说我名字不该叫伍碧。”  姑娘一听,便急了:“妈妈,你刚才在电话里听错了,
  • 安微从玉琼苑出来就去往了清漪院,武安侯夫人王氏这辈子只生了两子一女,大姑娘出嫁多年,又是嫁入了京外的人家,几年也不见得能回来一趟,故而王氏不管是为了排解寂寞也好
  • (详情:)#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王炎强:“译”心“译”意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候选人育人事迹】在复旦学子的眼中,有一批老
  • #Wonwoo全圆佑[超话]##全圆佑行走画报# 【5.29kp】 『舞台』‼️至少唠三‼️ 大米兔 『舞台照』 大米兔 小米兔 『非主打』 大米兔 180
  • 【#潍坊一小区业主频被断电#投诉后被堵锁眼】网友爆料:我是潍城区圣基天水苑小区的业主,业主使用的自来水问题一直得不到改善,我们几个业主代表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
  • 童生曰:人行善必得天佑,诚哉斯言也,如若没有今世之孝行,恐怕那位年轻人已惨死轮下矣!)济佛曰:全真堂已到,童生元灵投体,可,吾回。
  • 再一句做这种图的人也tmXX一个,写的XX文案,还tm 你即她,她即你,和Tm性别有勾8⃣️关系呢,所有被施暴的都叫做ta,不是Tm的拿男女出来说事维护你心里那
  • #韩语语法天天练# 5702#여서 그런지# 可能因为중노동을 오래 해서 그런지 힘조절이 안 되네.可能因为长期做重劳动活,不咋会调节力量。5703#로는#
  • 那我憋很久的几个点不明白的地方要说些废话了,到底jmz为了某人把胡胡剪辑的无敌悲惨(惨是惨,没到惨无人寰的地步…[允悲])然后jmz剪辑的我们胡被某白纸拯救的人
  • 抱歉,我没办法做出什么回应,我也只能试图怀揣着最孤单的灵魂去还清恩情后消失,我替你说了那么多话替你想了那么多,原来我只是丧家之犬,连厌恶他们的权利都没有。最近两
  • Clé de Peau Beauté 肌肤之钥 此次祕密花园限量系列中有全新光采奢华气垫粉霜、奢润唇膏、日本原装精萃光采礼盒组及光耀幻妍饼,应用全新绚丽的包装设
  • 不过他坐在了白色文艺腔十足的室内,而我更推荐青瓦屋顶、长砖铺地的室外,吃得就不仅仅是美味,更有一种老北京的享受范儿。​在愚和诸位同道的不懈努力下,得到了甘肃省
  • #每日一善[超话]# ⭐️#阳光信用#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它扎根在亿万同胞的血肉里,深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理
  • 司库并非是近些年市场才提出的新概念,其核心仍是资金的管理活动,以信息系统为管理平台融入智能化、数字化手段,对公司以及企业的金融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辨别并控制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