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问千寻大运河# 河北区意风区:一条街的百年记忆

  静谧的海河岸边有一条充满欧陆风情的四方形街区,这里曾经是意大利租界区,至今还保留着完整的欧洲建筑100余栋。

  天津意式风情区始建于1902年,占地28.45公顷,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是目前亚洲唯一保存完整的意大利风貌建筑群。

  一条街,是历史的缩影,过往的记忆,也是时间的延续,如今的意大利风情街,现代时尚与百年建筑完美的融合,是天津最时尚的风情所在。

  穿越意大利

  在意风区中漫步,仿佛置身在马可波罗的故乡。整座街区以一条特色的商业街为主线,街区的步行道铺有鹅卵石和花砖石,路灯为欧式的造型,在商业街中可以看到高低错落的圆柱、方亭,这些建筑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意大利风情街优美的空间。

  天津意风区是目前亚洲唯一保存完整的意大利风貌建筑群,这些地中海风格的建筑经过了岁月的洗礼,给人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和低调的奢华。

  “上世纪初的天津,欧洲各国抢滩租借天津的土地,曾经有9个国家在此设立了租界,洋人们在这里建造了不少欧式风格的建筑,供自己办公和居住。” 河北区文物管理所徐燕卿介绍,1902年,天津海关道唐绍仪与新任意大利驻华公使签订了《天津意国租界章程合同》,划定天津意租界的范围,面积771亩。

  此后,意大利首任驻天津领事在进行认真勘测和规划之后,利用海河清淤的废土垫平沼泽洼地,修建排水系统,兴建意大利风格的花园住宅并完善相关的服务设施。

由于天津意风区的建筑和意大利本国建筑高度相似,走进这一片街区,不经意间有种穿越到意大利的错觉。

  街区中心是马可·波罗圆形广场,这位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曾经来到过中国,并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中向西方介绍了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向整个欧洲打开了神秘的东方之门。

  意大利兵营建于1916年,是原意大利租界内规模最大的单体建筑,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砖木结构,外墙红砖砌筑,拱窗明廊,外观壮伟,建筑呈典型的古罗马风格造型。

  在意风区西南侧的胜利路西侧,有一座极具欧式古典艺术风格的钟楼,钟楼高40米,它的造型设计以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为蓝本,古典的造型体现出钟楼的历史厚重感。

  ……

  时代变迁,历经岁月变迁的意风区仍保持着百年前的样子,安静地伫立在海河岸边。

  保护小洋楼

  意租界区域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文化气息浓厚,因此住进了不少文化名人,二十世纪初的中国风云人物,几乎都与天津有着渊源。

  在意大利风情区,到处都是名人旧居。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戏剧家曹禺、著名书法家华世奎等在意风区都有旧居。

  意式风情区留下了许多名人政要的历史足迹,保护这些百年建筑和曾经承载的历史是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注重点。

  近年来,经过改造保护,很多承载着历史的建筑被修复,建成纪念馆。

  曹禺先生生于天津,意式风情区内的曹禺旧居建于1910年,是曹禺度过他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旧居,曹禺创作的《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经典戏剧中的许多人物和故事都或多或少隐含着这段经历的影子。

  2013年,曹禺旧居被天津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按照“修旧如故”原则,进行恢复性整修后,旧址建成的纪念馆和剧院于2010年9月24日曹禺先生百年诞辰之日正式开馆。

  坐落在河北区建国道121号,始建于1890年的民主剧场是天津市最早的剧场之一,也是同时期唯一一处仍保留大致原貌的剧场,2020年,东天仙戏园旧址被天津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不仅是几代人记忆的承载,更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民主剧场原名“东天仙戏园”,建于清光绪中期,100多年来,民主剧场曾被陆续用作剧场、影院、歌舞厅,揭开百余年前这个演出宝地盛极一时的历史,当年名角荟萃的“东天仙时代”见证了津门戏曲史曾经的辉煌。

  天津是戏曲界的重要码头,东天仙也迎来送往各路名角,京剧名角谭鑫培、杨小楼,相声泰斗马三立都曾在此登台献艺;梅兰芳、孟小冬在这里进行天津首演。

   “从文物保护角度来讲,民主剧场的修缮方案整体是想呈现原始的舞台风格。”徐燕卿介绍。

  华丽的新装

  历经风雨沧桑的意风区是城市发展的见证,也是文化历史的缩影,百年岁月中,它伫立在海河边,看着城市建筑的日新月异,看着海河两岸的高楼林立,意风区却挡不住岁月的痕迹,一天天“衰老”。

  保护意风区,就是对历史和艺术的尊重,保留意风区的内涵,引入新潮的经营理念来盘活这一街区,是对未来的负责。

  据意风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2020年8月意风区经营管理权移交至河北区,2020年11月开始,河北区启动实施意式风情区景观提升改造工程。

  “面对如此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如何处理历史文物与现代文化、留存保护与创新传承、历史延续与商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设计团队的命题。”意风区管委会工作人员表示,经过反复探讨,意风区一期改造规划出炉——一期提升改造主要是对街区内的文保建筑和历史风貌建筑进行修缮提升,恢复意风区历史风貌。在此基础上,天津意式风情区将加强对意风区历史文化建筑的“活化”利用,将文化与商业嫁接,激发意风区商业活力。

  意风区内的文保建筑被进行了分类,并基于可逆性修复原则,对现存的历史文保建筑进行精细化修缮保护:保留名人旧居等承载天津近代记忆的建筑的历史风貌与功能;对承载叙事记忆的遗留建筑以保护修缮为主、局部植入文化功能;对其他历史建筑则尽可能活化利用,充分延续、传扬历史文化记忆。

  工作人员表示,为让百年建筑尽可能回归原始风貌,此次升级还对意风区建筑楼体的外立面进行了修复,严格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力求保证“原汁原味”,最大限度还原历史建筑原貌。

  2020年11月,意风区启动提升改造工程启动,2021年“五一”假期,改造后的意风区重新开街,重装焕新的意风区神采奕奕,向游客展示了新的面貌。

  意风区还将进行二期、三期的改造工程,未来的改造计划中,将嵌入更多文化展示场所、口袋公园等设施,以提升文化质感。同时,通过挖掘百年建筑的文化内涵,构建国内一流街区产业生态,形成创新活力商业片区,进一步提升意风区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市场盈利能力。

  全部完成改造的意风区一定会惊艳世人,它走过了百年风雨,承载了岁月的沉淀,它有古朴的韵味,也具备摩登的气质,是一条魅力无限的老街……

【【千问千寻大运河】河北区意风区:一条街的百年记忆】

  静谧的海河岸边有一条充满欧陆风情的四方形街区,这里曾经是意大利租界区,至今还保留着完整的欧洲建筑100余栋。

  天津意式风情区始建于1902年,占地28.45公顷,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是目前亚洲唯一保存完整的意大利风貌建筑群。

  一条街,是历史的缩影,过往的记忆,也是时间的延续,如今的意大利风情街,现代时尚与百年建筑完美的融合,是天津最时尚的风情所在。

  穿越意大利

  在意风区中漫步,仿佛置身在马可波罗的故乡。整座街区以一条特色的商业街为主线,街区的步行道铺有鹅卵石和花砖石,路灯为欧式的造型,在商业街中可以看到高低错落的圆柱、方亭,这些建筑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意大利风情街优美的空间。

  天津意风区是目前亚洲唯一保存完整的意大利风貌建筑群,这些地中海风格的建筑经过了岁月的洗礼,给人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和低调的奢华。

  “上世纪初的天津,欧洲各国抢滩租借天津的土地,曾经有9个国家在此设立了租界,洋人们在这里建造了不少欧式风格的建筑,供自己办公和居住。” 河北区文物管理所徐燕卿介绍,1902年,天津海关道唐绍仪与新任意大利驻华公使签订了《天津意国租界章程合同》,划定天津意租界的范围,面积771亩。

  此后,意大利首任驻天津领事在进行认真勘测和规划之后,利用海河清淤的废土垫平沼泽洼地,修建排水系统,兴建意大利风格的花园住宅并完善相关的服务设施。

由于天津意风区的建筑和意大利本国建筑高度相似,走进这一片街区,不经意间有种穿越到意大利的错觉。

  街区中心是马可·波罗圆形广场,这位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曾经来到过中国,并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中向西方介绍了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向整个欧洲打开了神秘的东方之门。

  意大利兵营建于1916年,是原意大利租界内规模最大的单体建筑,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砖木结构,外墙红砖砌筑,拱窗明廊,外观壮伟,建筑呈典型的古罗马风格造型。

  在意风区西南侧的胜利路西侧,有一座极具欧式古典艺术风格的钟楼,钟楼高40米,它的造型设计以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为蓝本,古典的造型体现出钟楼的历史厚重感。

  ……

  时代变迁,历经岁月变迁的意风区仍保持着百年前的样子,安静地伫立在海河岸边。

  保护小洋楼

  意租界区域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文化气息浓厚,因此住进了不少文化名人,二十世纪初的中国风云人物,几乎都与天津有着渊源。

  在意大利风情区,到处都是名人旧居。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戏剧家曹禺、著名书法家华世奎等在意风区都有旧居。

  意式风情区留下了许多名人政要的历史足迹,保护这些百年建筑和曾经承载的历史是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注重点。

  近年来,经过改造保护,很多承载着历史的建筑被修复,建成纪念馆。

  曹禺先生生于天津,意式风情区内的曹禺旧居建于1910年,是曹禺度过他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旧居,曹禺创作的《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经典戏剧中的许多人物和故事都或多或少隐含着这段经历的影子。

  2013年,曹禺旧居被天津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按照“修旧如故”原则,进行恢复性整修后,旧址建成的纪念馆和剧院于2010年9月24日曹禺先生百年诞辰之日正式开馆。

  坐落在河北区建国道121号,始建于1890年的民主剧场是天津市最早的剧场之一,也是同时期唯一一处仍保留大致原貌的剧场,2020年,东天仙戏园旧址被天津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不仅是几代人记忆的承载,更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民主剧场原名“东天仙戏园”,建于清光绪中期,100多年来,民主剧场曾被陆续用作剧场、影院、歌舞厅,揭开百余年前这个演出宝地盛极一时的历史,当年名角荟萃的“东天仙时代”见证了津门戏曲史曾经的辉煌。

  天津是戏曲界的重要码头,东天仙也迎来送往各路名角,京剧名角谭鑫培、杨小楼,相声泰斗马三立都曾在此登台献艺;梅兰芳、孟小冬在这里进行天津首演。

   “从文物保护角度来讲,民主剧场的修缮方案整体是想呈现原始的舞台风格。”徐燕卿介绍。

  华丽的新装

  历经风雨沧桑的意风区是城市发展的见证,也是文化历史的缩影,百年岁月中,它伫立在海河边,看着城市建筑的日新月异,看着海河两岸的高楼林立,意风区却挡不住岁月的痕迹,一天天“衰老”。

  保护意风区,就是对历史和艺术的尊重,保留意风区的内涵,引入新潮的经营理念来盘活这一街区,是对未来的负责。

  据意风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2020年8月意风区经营管理权移交至河北区,2020年11月开始,河北区启动实施意式风情区景观提升改造工程。

  “面对如此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如何处理历史文物与现代文化、留存保护与创新传承、历史延续与商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设计团队的命题。”意风区管委会工作人员表示,经过反复探讨,意风区一期改造规划出炉——一期提升改造主要是对街区内的文保建筑和历史风貌建筑进行修缮提升,恢复意风区历史风貌。在此基础上,天津意式风情区将加强对意风区历史文化建筑的“活化”利用,将文化与商业嫁接,激发意风区商业活力。

  意风区内的文保建筑被进行了分类,并基于可逆性修复原则,对现存的历史文保建筑进行精细化修缮保护:保留名人旧居等承载天津近代记忆的建筑的历史风貌与功能;对承载叙事记忆的遗留建筑以保护修缮为主、局部植入文化功能;对其他历史建筑则尽可能活化利用,充分延续、传扬历史文化记忆。

  工作人员表示,为让百年建筑尽可能回归原始风貌,此次升级还对意风区建筑楼体的外立面进行了修复,严格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力求保证“原汁原味”,最大限度还原历史建筑原貌。

  2020年11月,意风区启动提升改造工程启动,2021年“五一”假期,改造后的意风区重新开街,重装焕新的意风区神采奕奕,向游客展示了新的面貌。

  意风区还将进行二期、三期的改造工程,未来的改造计划中,将嵌入更多文化展示场所、口袋公园等设施,以提升文化质感。同时,通过挖掘百年建筑的文化内涵,构建国内一流街区产业生态,形成创新活力商业片区,进一步提升意风区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市场盈利能力。

  全部完成改造的意风区一定会惊艳世人,它走过了百年风雨,承载了岁月的沉淀,它有古朴的韵味,也具备摩登的气质,是一条魅力无限的老街……

【乡村振兴 战旗飘扬】
新年新出发。对于新一届的战旗村村两委班子来说,新年目标,是让这个网红“明星村”继续扛起“战旗”这面荣誉之旗。

战旗村,位于郫都区、都江堰市和彭州市三地交界处的柏条河畔,从村里开车到成都主城区不到一小时。

从上世纪70年代,村集体出资投建全县第一个机砖厂,到2015年敲响我省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第一槌”……在农业农村创新改革方面,战旗村始终一马当先,成为郫都区在践行乡村振兴战略中不断勇于下深水和蹚新路的一个生动缩影,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省百强村等荣誉。

2018年,全国乡村振兴拉开大幕,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要求指引下,全国乡村的广袤土地上,春潮涌动。牢记在乡村振兴上“走在前列、起好示范”嘱托的战旗村,也再一次扬帆起航,成为郫都区“融合共享的内生型乡村振兴之路”的典型代表。

三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走进如今的战旗村,感受着“变与不变”的喜悦:不变的,是依旧迎风飘扬的旗帜;改变的,是旗帜下更有颜值、更有活力的乡村。

新变化 持续引爆乡村产业热点

推动乡村振兴,产业是核心关键。提起这几年的产业变化,许多战旗村村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村集体出资打造的农旅结合项目——乡村十八坊。

木梁、灰瓦、青石路;酱园、鞋店、豆瓣坊、蜀绣、竹编……2018年8月开坊的乡村十八坊,还原了豆瓣坊、酱油坊等传统小食品手工作坊,彰显农耕文化的同时,也为村集体经济开辟一大全新增收渠道。

享誉全国的唐昌布鞋在乡村十八坊安家,游客不仅在这里可以购买到各种新款布鞋,还能参观布鞋制作车间,感受从一张布到一双鞋的全过程。“从去年算起来,真正开业的时间只有半年左右,销售额就达到了近50万元。”负责人赖淑芳说,今年要把生意做得更红火。

在乡村十八坊,每个店铺都未收取租金,但店铺销售额的百分之十归村集体所有。在战旗村党总支书记高德敏看来,乡村十八坊的建成,是战旗村深化农商文旅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的重要举措。

乡村十八坊不远处,是开业不久的壹里老街、天府农耕文化博物馆、乡村振兴博物馆、豆瓣博物馆、村史馆,再远一点是吕家院子美食林盘……现在的战旗村已经华丽升级为一个国家4A级景区。2020年,战旗村景区共接待游客79.4万人次,实现全口径旅游营业额5786.5万元。

新的经济增长点,何止旅游一项。教育培训产业,是战旗村产业的另一个重要引爆点。自开班来,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累计承办各类培训班454期4.85万人次,学员覆盖22个省市,开展涉外培训5期300余人次,先后被列为国家乡村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半月谈基层治理智库基地、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科研教学基地、成都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等。

当下的战旗村土地上,一派产业兴旺之景。高德敏说,在郫都区唐昌镇关于唐昌国家农业大公园建设的总体规划指导下,战旗村重点发展包括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教育在内的“三大产业”,从传统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农业、休闲旅游教研培训产业转型升级。

新使命 在更广阔天地中施展本领

忙碌,是战旗村村两委干部的常态。最近,战旗村党总支书记高德敏总是在一张新的地图面前沉思许久。

这张地图,是战旗村的“新貌”。2020年,在全省村级建制优化调整的整体部署下,战旗村实现了面积上的扩容,与周边的几个村合并成为新的战旗村,面积从过去的2.06平方公里扩大到5.36平方公里,辖区人口从过去的1704人增加到了4493人。

面积扩容,让战旗村有了更广阔的施展天地,但同时也意味着,战旗村身上的发展担子更重了。

这副担子有多重?一组变化的数据足以说明。2017年,战旗村村集体资产4600万元,村集体收入462万元,年人均纯收入2.6万元;2018年,村集体资产5700万元,村集体收入520万元,年人均纯收入2.86万元;2019年,村集体资产7010万元,村集体收入610万元,年人均纯收入3.24万元;2020年,村集体资产7264万元,村集体收入571万元,年人均纯收入2.78万元。

几个村合并后,由于村民数量的增加,战旗村的人均纯收入比头一年有所降低。“合并后,战旗村要继续发扬自己敢闯敢干的精神,带领更多村民过上幸福生活。”在高德敏看来,这是时代赋予战旗村的新使命,“与使命相匹配的,是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从国家层面看——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从四川省层面看——“十四五”时期将加快建设“10+3”现代农业体系,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从成都市层面看——成都西部片区成功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名单,并明确试验重点为完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等五项改革试验任务,郫都区作为改革试验范围区,将率先建立起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机遇之下,战旗村明确: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把生活富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

新谋划 开启高质量发展攻坚之路

使命在肩的战旗村,如何继续乘风破浪、到达理想的彼岸?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中,带领战旗村奋斗超过10年的高德敏继续高票当选。对于未来,他早有计划,“目前战旗村已经制定了未来五年工作计划,做好党建引领计划、产业发展规划、老金星片区居住环境改善计划、人才聚集计划、村民增收计划、村庄治理计划等七项工作。”

党建引领成为战旗村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和“红色引擎”。完成组建后,战旗村理顺并优化了工作机制,成立了村党委领导下的“六大办”,即综合办、产业办、景区办、环境办、社事办、财务办,让战旗村工作分工更加明确,个人职责更加清楚。

产业振兴,是战旗村核心工作中的核心。未来五年,战旗村将加快核心区域天府酒店、菁茜酒店、乡村电影院、半边街、停车场等项目及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战旗村将制定入驻优惠政策,面向社会做好乡村十八坊、五季香境、壹里老街的招商工作,推动农商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

2021年既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成都市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战旗村的高质量攻坚之路,已经锁定三项重点任务:做好新战旗村的村庄发展规划、加速推进老金星片区居住环境的改善、创新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

结合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发展现状与近期规划,今年战旗村计划对以原金星村吴家院子为中心的周边院落进行林盘改造与品质提升,充分展现川西林盘的深厚文化底蕴与天府水源地的独特魅力。下一步,战旗村将改善提升老金星片区居住环境,启动周边区域道路、路灯、绿化等工程建设。

乡村振兴,需要多元化的人才支撑。作为战旗村的“当家人”,高德敏已年近六旬,但依旧充满干劲。在带领战旗村继续向前的同时,他也在思考未来的战旗村人才储备,制定年轻人才培养计划,让村干部人才队伍结构更加优化,“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战旗村的美好明天需要靠我们的双手去创造。”

来 源: 四川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顺便一提,仓科小姐自己,像本作的真野和宇田川那样,平时就吵架吗?仓科:“嗯!”但是因为是大人所以不会说出来,其中也会一边包着纸条一边说“我有点生气哦!”在对
  • 一位和张晓林一起共事多年的公益人也向《中国慈善家》证实,张晓林建希望小学、修桥这个事实都是存在的,毕竟,建学校都要经过当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才能建得起来,不是像有
  • 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吗,任岁月风干理想,再也找不回真的我,抬头仰望这满天星河,那时候陪伴我的那颗,这里的故事你是否还记得。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事
  • 【喜迎十九大 坚定不移跟党走——杨柳青镇莱茵小镇社区举办歌咏演唱会 (三)】#西青动态# #街镇动态#通过此次活动,充分展现了居民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深切地
  • 爱情,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美好,能终成眷属的也终究是寥寥,多的是爱而不得,是徒留遗憾。将回忆深藏在心底,不触碰,不回头,不难过;将整颗心腾出来,忘掉错的人,留给对的
  • 朋友们、活现实一点吧、这时代没啥别没钱,有啥别有病!可以说每个故事都直击心灵,很多故事看着非常沉重... 姑娘人在太原,这段时间一直再问太原这边做鼻子的医生,本
  • [允悲][允悲]@TFBOYS-王源 你看看,姐帮不了你了,没办法给妈妈证明你是个很刚的成年猛男了。#王源[超话]##王源开博十周年# 【2022】今天夏天,你
  • 红馆作为香港重要的演出场所,能发生这样的事故,可见体育馆的日常维护有多糟糕!从2022年8月1日起,本微博已由“三台本地资讯”变更为@梓森眼界 (名字改变,初心
  • 每一次离别也都是为了下一次再见[笑哈哈],祝春哥未来一切都好,有时间继续约[喵喵]! 人生经历遇见的每一个朋友都是珍贵的,但是每个人都只能陪自己走一段路,但是
  • #房产头条##楼市杂谈##杀破狼priest[超话]##杀破狼priest# “子熹,你当可怜可怜我吧”“子熹,我抱抱你好吗”“子熹,你让我试试”“子熹,我觉得
  • 3、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6、不要追逐世俗的荣誉终生寻找所谓别人认可的东西,会永远痛失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 #蓝又时##被遗忘的歌手##消失的歌手##创作女歌手##华语女歌手##实力歌手##刘若英##陈慧琳##许茹芸##吴磊[超话]##吴磊电视剧爱情而已# wl #吴
  • 基于我们对消费升级的研判,吉利提出了3.0精品车战略,“造每个人的精品车”就是我们3.0时代的使命,我们坚信,好产品就是打开市场的钥匙。所以,这个研发投入排行榜
  • 日常打卡来咯[挖鼻]▫️她狂奔向你,真的好治愈[哇]▫️纸尿裤不太舒服[单身狗]我要抓一抓我的屁屁▫️亮闪闪的的桃子口味牙膏[打call] 超级好刷▫️我的早餐
  • 尽管嗓子疼的不行,每天雪糕还照样吃[浩克]希望八月心想事成,少做噩梦[许愿星]我把写给你的信交给了海鸥,它会在落日余晖的时候迎着八月的风给你[微风][浮云]#民
  • #每日一善[超话]# ◨#每日一善# ◩#阳光信用# 万物运动,请让我慢下来尘世烦扰,我愿意安静一些你看书风中的万紫千红我是那不起眼的黑与白谁看见了我,我就是他
  • 慎独,其实就是“慎心”要诚其意,在各种物欲的诱惑面前,靠“心”把持住自己——不管是酒色财气,总归“吾心有主”不为所动。举一例而言其深:君不妨以慧心以观世,芸芸众
  • 旅行攻略:防晒用品、露营帐篷、零食饮料必不可少,一定要穿靓色衣服呦美食攻略:灵丘胡麻油鸡蛋炒黄糕、老井沟羊汤馆、筱面饺子、苦荞凉粉、灵丘熏鸡 No.3 朔州市塞
  • 涂在身上也不会觉得黏糊糊的[打call][思考]就是味道有点不好闻,不过抹开就闻不到啦~快开学的学生党,日常需要通勤外出的膏膏都可以备上!一瓶涂身子一瓶涂脸用起
  • 小孙说,又一个老迷糊的,她儿媳我认识不是那样的人。老太太说,在家进门就要换鞋,有时候忘记了,儿子就会说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