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22年,东晋名士周顗被押赴刑场,路过太庙时大声骂道:“反贼王敦倾覆社稷,枉杀忠臣,若苍天有眼请杀了此人。”话没骂完,押送的士兵用长戟刺破他的面庞,可他仍然面不改色,从容赴死……

周顗[yǐ]是谁?可能部分读者并不熟悉,然而他的身上展现了中国古代士大夫精忠报国,不畏强权,舍身赴死的崇高气节,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东晋名士周顗的感人故事。

周顗出生于汝南望族周氏家族,自幼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品行端正。年轻时声名鹊起,拥有众多粉丝。

有一个叫戴渊的名士举秀才后来到洛阳,听说周顗的大名后,慕名前来拜访。见面之后,他被周顗的神采举止和善辩的口才深深折服,唯有洗耳恭听,过了很久才尽兴而归。

衣冠南渡之后,东晋政权草创,朝廷正值用人之际,周顗因才华出众被任命为吏部尚书,相当于宰相。

周顗身居宰相高位,却因嗜酒成性常常误事,醉酒之后就在家呼呼大睡,根本不理朝政,因此得了“三日仆射”的称号。

有一回,晋元帝在宫中大摆酒宴,与群臣开怀畅饮。酒过三巡后,晋元帝从容地问大臣:“如今名臣齐集,天下太平,朕和尧舜相比如何?”

大臣们曲意奉承以讨皇帝欢心,唯有周顗借着醉意大声嚷道:“虽然你们同为君王,但陛下怎可跟尧舜相提并论?”

晋元帝闻之勃然大怒,命人将他抓起来扔进监狱以死罪论处。但是没过两天,晋元帝反悔,又将周顗无罪释放了。

逃过一劫后,周顗有些得意地对同僚说:“我早知道陛下会放过我,因为我罪不至死。”晋元帝不杀周顗,那是因为他仁慈,而大将军王敦却心狠手辣,视周顗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

王敦与周顗两人从小就认识,王敦因为才华远不如周顗,每次二人相见,他便自惭形秽,面红耳热,以手作扇,装作很热的样子。

这样一来,王敦就从此对周顗恨上了,伺机报复。后来机会来了,王敦执掌兵权后,起兵谋反,攻入石头城,晋元帝命周顗率文武百官前往乞降。王敦有意羞辱周顗,便趾高气扬地问道:“伯仁兄,你做了对不起我的事,该当何罪呢?”

周顗面不改色道:“你领兵犯上作乱,下官亲率六军讨逆,没有把事情办好,使王师败北,因此有负于你。”

这哪里是乞降,分明是来问罪的,周顗占据道德至高点把王敦训斥了一顿,从而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王敦受了羞辱却不能发作,回去便问堂弟王导说:“周顗在朝中甚有威望,应当位列三司才对。”王导却默不作声。王敦又问道:“如果不适合做三司,做个仆射总行吧?”王导仍默不作声。

王导的表现正中王敦下怀,他冷冷地说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干脆把他杀了吧?”王导还是默不作声。于是,王敦命人将周顗扔进大牢,没多久就将其处死。

周顗是王导最好的朋友,二人志趣相投,朋友有难,他本该出手相救才对,为何关键时刻掉链子一言不发,放任好朋友被杀呢?原来他们之间有些误会。

当初王敦起兵谋反时,有大臣劝晋元帝将王氏全族诛杀。王导得知这一消息后,带着宗族子弟二十多人到宫门处请罪,看到周顗正要进宫,连忙喊住他,几乎是以央求的语气求助说:“伯仁兄,我全家百余口的性命全靠你了。”

哪知周顗看都不看他一眼,径直离去。进宫后,周顗却为王导求情,说王敦谋反跟王导无关,二人要区分开来看。说完又陪晋元帝饮酒,过了很久才带着醉意离开。

周顗离开宫门时,见王导还苦苦守候在那里,主动与自己打招呼。周顗理都不理,又对左右说:“如今我要杀了这帮反贼,明年换个斗大的金印挂在腰上。”

周顗就是那种做好事不留名的人,这是他一贯的作风。王导却误解了好友的一番苦心,还以为他跑到周元帝面前说自己的坏话呢,从此对他恨上了。

因此,当王敦提出要杀周顗时,王导没有出手相救,而是放任他遇害。周顗奔赴刑场路过太庙时,对王敦骂不绝口,押送的官差用长戟戳伤了他的嘴巴,这便是前文开头的一幕。

周顗死后,王敦派人抄他的家,结果只收到了几个破篓子,里面盛有一些破棉絮和五瓮酒,数石米而已,可见其为官之清廉。

后来,王导在处理中书省的遗留事项时,发现了周顗营救自己的表章,顿时痛哭流涕,悲不自胜,对自己的儿子说道:“我没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黄泉之下,我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好友啊!”

周顗之死更像是死于他的个性,为人锋芒毕露,绝不曲意逢迎,做好事不留名,面对强权也决不妥协,这般刚毅的性格如同竹子一般,很容易折断。

这也正是东晋名士的可贵之处,心中所想全是家国情怀,誓死捍卫东晋政权,哪怕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周顗之后,又出现了庾亮、桓彝、郗鉴、谢鲲、温峤等名臣,他们同心协力护卫皇室,使东晋政权绵延了一百年之久。

参考资料:《晋书》

刘备入川受阻,荆州数万大军驰援,这支大军的总指挥是诸葛亮还是张飞?

诸葛亮的军事指挥才能,似乎一直没有得到刘备的认可:入川之战,刘备带的是军师中郎将庞统庞士元;汉中之战,刘备带的是扬武将军法正法孝直;夷陵之战,刘备带的是侍中马良马季常。

庞统牺牲于雒县攻坚战(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马良也战殁于夷陵(先主败绩于夷陵,良亦遇害),法正比较运气,在“矢下如雨”时站在刘备身边不退,居然毫发无伤,但是他的寿命也不长:建安二十五年,法正病逝,时年四十五岁。

刘备一生只给过一个人谥号,那就是法正:“先主时,惟法正见谥;后主时,诸葛亮功德盖世,蒋琬、费祎荷国之重,亦见谥;陈祗宠待,特加殊奖,夏侯霸远来归国,故复得谥;于是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及云乃追谥,时论以为荣。”

有庞统、法正、马良在,诸葛亮就当不上参谋长,刘备活着,诸葛亮当然也不能成为前线总指挥。

这时候可能就有人提出质疑了:刘备入川受阻,庞统中箭身亡后,诸葛亮不是亲率张飞、赵云入川驰援了吗?按照《三国志》的记载,诸葛亮应该是后援部队的总指挥呀!

其实《三国志》并没有写荆州援军的总指挥是谁,我们看诸葛亮、张飞的传记,好像他们是平级:“先主自葭萌还攻璋,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县。”

赵云级别比诸葛亮和张飞低,所以赵云入川,应该是受诸葛亮指挥的:“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

赵云传这句话有两种解释,咱们像做加法乘法一样用括号分隔,就能得出不同的结果:(亮率云)与张飞,亮率(云与张飞)。

一般来说,史书传记在描写同一历史事件的时候,都把传记主角放在前面,除非这位主角上面有明确的领导,比如赵云,肯定就是受诸葛亮指挥的,所以他的列传中也不能说是“云与诸葛亮、张飞等”。

谁是入川援军总指挥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战功归属,也能决定战后谁可封侯——很多人都为在入川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诸葛亮和赵云抱不平:按照《华阳国志》的记载,当时是“赵云自江州分定江阳、犍为,飞攻巴西,亮定德阳”。下一城或胜斩千人即可封侯,赵云下两城、诸葛亮下一城,至少应该赐爵关内侯,可是诸葛亮和赵云直到建安元年才被刘禅封为武乡侯和永昌亭侯。

诸葛亮和赵云有功而没有封侯,这是因为汉朝的军功制度还有个规定:打了胜仗,功劳要记在主将头上,即使是在《三国志》中,怒鞭督邮、斩蔡阳、斩夏侯渊这样的事情,不可能是刘备亲自动手,但却都写成了刘恩比的功劳——黄忠因阵斩夏侯渊而赐爵关内侯,但是《武帝本纪》和《诸夏侯曹传》中的记载却是“夏侯渊与刘备战于阳平,为备所杀。”“渊分所将兵半助郃,为备所袭,渊遂战死。”

诸葛亮和赵云有功而没有封侯,是因为他们的功劳,是要记在主将张飞张翼德头上的——在当时的刘备集团,征虏将军新亭侯张飞的地位,远高于没爵位的军师中郎将诸葛亮、牙门将军赵云。

拿下西川、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张飞晋升右将军、假节,诸葛亮晋升军师中郎将、署左将军府事,赵云晋升翊军将军,还是张飞的军衔最高、权力最大。

刘备称王,张飞当了紫绶金印、九卿级别的四方将军,而诸葛亮和赵云还是杂号将军,身份地位并不在同一档次,在此前的入川之战中,也是以张飞为主将,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法正写给刘璋的劝降信中得到验证。

有人说刘备身边有一个小人、刘璋身边有三个叛徒,法正就是那个小人兼叛徒。

法正的人品如何可以不提,此人的能力与在刘备集团的地位,那是毋庸置疑的:“外统都畿,内为谋主。先主立为汉中王,以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明年卒,时年四十五。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谥曰翼侯。”

很多人钻牛角尖,说刘备没有权利晋升关羽的爵位,也不可能封自己手下为乡侯,没有爵位的人也不可能有谥号,事实上在三足鼎立时期,汉朝的规矩就是一纸空文,刘备当汉中王就可以封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并且给了法正谥号——一切都是看刘备愿不愿意,只要他愿意,就可以封自己为大将军、大司马、司隶校尉、荆州牧、益州牧、汉中王乃至大汉天子。

刘备跟法正的关系十分密切,甚至可能超过了“鱼水关系”的诸葛亮,法正也真的肯为刘备去死:“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矢下如雨,正乃往当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正曰:‘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与汝俱去。’遂退。”

法正可以出卖刘璋,却可以为刘备舍生忘死,这说明刘备的人格魅力远高于刘璋,法正也算是“审于量主”。

法正叛逃到刘备阵营后,给刘璋写过一封劝降信,那封信中,法正夸大其词,对刘璋进行了军事恫吓:“今张张翼德数万之众,已定巴东,入犍为界,分平资中、德阳,三道并侵,将何以御之?本为明将军(法正对刘璋的敬称)计者,必谓此军(刘备军)县(悬)远无粮,馈运不及,兵少无继。今荆州道通,众数十倍,加孙车骑遣弟及李异、甘宁等为其后继。”

从法正半真半假的字里行间,我们能读出三个信息:其一,刘备基本把荆州的主力部队都调往西川;其二,荆州援军兵分三路分进合击,其总指挥是张飞;其三,刘备入川,还得到了孙权的支持。

孙权会不会真派李异和甘宁做张飞的后援,这是很值得怀疑的,但是荆州援军的主将是张飞而不是诸葛亮或赵云,那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这封信肯定是要先交给刘备过目的,如果诸葛亮是主帅,那么法正信中就应该称“诸葛孔明”而不是“张翼德”。

法正劝降信的内容,正好跟《华阳国志》吻合,于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刘备入川受阻,抽调荆州主力驰援,这支援军的总指挥就是张飞而不是诸葛亮,由此倒推,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刘备入川时,也是把荆州交给了关羽而没有让诸葛亮负全责?

#历史那些事#

刘备入川受阻,荆州数万大军驰援,这支大军的总指挥是诸葛亮还是张飞?

诸葛亮的军事指挥才能,似乎一直没有得到刘备的认可:入川之战,刘备带的是军师中郎将庞统庞士元;汉中之战,刘备带的是扬武将军法正法孝直;夷陵之战,刘备带的是侍中马良马季常。

庞统牺牲于雒县攻坚战(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马良也战殁于夷陵(先主败绩于夷陵,良亦遇害),法正比较运气,在“矢下如雨”时站在刘备身边不退,居然毫发无伤,但是他的寿命也不长:建安二十五年,法正病逝,时年四十五岁。

刘备一生只给过一个人谥号,那就是法正:“先主时,惟法正见谥;后主时,诸葛亮功德盖世,蒋琬、费祎荷国之重,亦见谥;陈祗宠待,特加殊奖,夏侯霸远来归国,故复得谥;于是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及云乃追谥,时论以为荣。”

有庞统、法正、马良在,诸葛亮就当不上参谋长,刘备活着,诸葛亮当然也不能成为前线总指挥。

这时候可能就有人提出质疑了:刘备入川受阻,庞统中箭身亡后,诸葛亮不是亲率张飞、赵云入川驰援了吗?按照《三国志》的记载,诸葛亮应该是后援部队的总指挥呀!

其实《三国志》并没有写荆州援军的总指挥是谁,我们看诸葛亮、张飞的传记,好像他们是平级:“先主自葭萌还攻璋,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县。”

赵云级别比诸葛亮和张飞低,所以赵云入川,应该是受诸葛亮指挥的:“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

赵云传这句话有两种解释,咱们像做加法乘法一样用括号分隔,就能得出不同的结果:(亮率云)与张飞,亮率(云与张飞)。

一般来说,史书传记在描写同一历史事件的时候,都把传记主角放在前面,除非这位主角上面有明确的领导,比如赵云,肯定就是受诸葛亮指挥的,所以他的列传中也不能说是“云与诸葛亮、张飞等”。

谁是入川援军总指挥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战功归属,也能决定战后谁可封侯——很多人都为在入川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诸葛亮和赵云抱不平:按照《华阳国志》的记载,当时是“赵云自江州分定江阳、犍为,飞攻巴西,亮定德阳”。下一城或胜斩千人即可封侯,赵云下两城、诸葛亮下一城,至少应该赐爵关内侯,可是诸葛亮和赵云直到建安元年才被刘禅封为武乡侯和永昌亭侯。

诸葛亮和赵云有功而没有封侯,这是因为汉朝的军功制度还有个规定:打了胜仗,功劳要记在主将头上,即使是在《三国志》中,怒鞭督邮、斩蔡阳、斩夏侯渊这样的事情,不可能是刘备亲自动手,但却都写成了刘恩比的功劳——黄忠因阵斩夏侯渊而赐爵关内侯,但是《武帝本纪》和《诸夏侯曹传》中的记载却是“夏侯渊与刘备战于阳平,为备所杀。”“渊分所将兵半助郃,为备所袭,渊遂战死。”

诸葛亮和赵云有功而没有封侯,是因为他们的功劳,是要记在主将张飞张翼德头上的——在当时的刘备集团,征虏将军新亭侯张飞的地位,远高于没爵位的军师中郎将诸葛亮、牙门将军赵云。

拿下西川、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张飞晋升右将军、假节,诸葛亮晋升军师中郎将、署左将军府事,赵云晋升翊军将军,还是张飞的军衔最高、权力最大。

刘备称王,张飞当了紫绶金印、九卿级别的四方将军,而诸葛亮和赵云还是杂号将军,身份地位并不在同一档次,在此前的入川之战中,也是以张飞为主将,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法正写给刘璋的劝降信中得到验证。

有人说刘备身边有一个小人、刘璋身边有三个叛徒,法正就是那个小人兼叛徒。

法正的人品如何可以不提,此人的能力与在刘备集团的地位,那是毋庸置疑的:“外统都畿,内为谋主。先主立为汉中王,以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明年卒,时年四十五。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谥曰翼侯。”

很多人钻牛角尖,说刘备没有权利晋升关羽的爵位,也不可能封自己手下为乡侯,没有爵位的人也不可能有谥号,事实上在三足鼎立时期,汉朝的规矩就是一纸空文,刘备当汉中王就可以封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并且给了法正谥号——一切都是看刘备愿不愿意,只要他愿意,就可以封自己为大将军、大司马、司隶校尉、荆州牧、益州牧、汉中王乃至大汉天子。

刘备跟法正的关系十分密切,甚至可能超过了“鱼水关系”的诸葛亮,法正也真的肯为刘备去死:“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矢下如雨,正乃往当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正曰:‘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与汝俱去。’遂退。”

法正可以出卖刘璋,却可以为刘备舍生忘死,这说明刘备的人格魅力远高于刘璋,法正也算是“审于量主”。

法正叛逃到刘备阵营后,给刘璋写过一封劝降信,那封信中,法正夸大其词,对刘璋进行了军事恫吓:“今张张翼德数万之众,已定巴东,入犍为界,分平资中、德阳,三道并侵,将何以御之?本为明将军(法正对刘璋的敬称)计者,必谓此军(刘备军)县(悬)远无粮,馈运不及,兵少无继。今荆州道通,众数十倍,加孙车骑遣弟及李异、甘宁等为其后继。”

从法正半真半假的字里行间,我们能读出三个信息:其一,刘备基本把荆州的主力部队都调往西川;其二,荆州援军兵分三路分进合击,其总指挥是张飞;其三,刘备入川,还得到了孙权的支持。

孙权会不会真派李异和甘宁做张飞的后援,这是很值得怀疑的,但是荆州援军的主将是张飞而不是诸葛亮或赵云,那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这封信肯定是要先交给刘备过目的,如果诸葛亮是主帅,那么法正信中就应该称“诸葛孔明”而不是“张翼德”。

法正劝降信的内容,正好跟《华阳国志》吻合,于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刘备入川受阻,抽调荆州主力驰援,这支援军的总指挥就是张飞而不是诸葛亮,由此倒推,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刘备入川时,也是把荆州交给了关羽而没有让诸葛亮负全责?

#历史那些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快来和《熊出没》一起守护天真童心,关注@熊出没 @999小儿感冒药 ,并在评论区写下你的六一心愿,有机会获得熊强兄弟随机翻牌哟~同时抽9个小可爱送熊出没周边礼物
  • 자기야~~[抱一抱][心] "네 생일 국수는 오늘에만 먹어야겠다.내일 나 출근할 거야." 오전에 우리 엄마 나에게 이 말을 하셨다. p1-p2.그
  • #甜酒的碎碎念[超话]#——写给,五月——过五一的时候觉得五一假期过得不好现在却已经记不太清那几天做了些什么了大概就是,走亲戚,写论文◆五月是真的很糟糕,而六月
  • 对此,陈自瑶回复,称自己一直都有在拍摄电视剧,只是因为档期问题安排,才会让观众有这样的错觉。而她有份主演的电视剧《宝宝大过天》也即将和观众见面。
  • #乌鸦小姐与蜥蜴先生[超话]##任嘉伦乌鸦小姐与蜥蜴先生# #任嘉伦顾川# 看完了,昨晚熬夜看完了突然有种失落感顾川你在我心里的位置太沉重了为你笑为你哭为你揪心
  • 3.此人获得过“N-1”次欧冠冠军;在五大联赛最差成绩是在C时的第N名。7.此人父亲在屏幕上最高的曝光度,来源于某次著名进球后的多人庆祝。
  • 眉骨真的太优越了,是玩的时候都忍不住赞叹的程度,世首帅真的可以,是看一次赞叹一次的骨相7……这孩子真的好好看,一个大男人怎么可以有这么单纯直接的眼神,再加上“姐
  • #每日一善#日行一善,让善因累德深厚福田,日行一善,是心慈悲和感恩的诠释,日行一善,利乐有情,日行一善,持之以恒,久之必会福慧圆满,万文收获。#每日一善# 向善
  • #出行住民宿#爱旅行,爱户外;爱运动,酷爱户外运动一个户外运动主题的SportsHouse让你足不出户也能运动[小黄人高兴][小黄人高兴][小黄人高兴]#运动减
  • 1 较为满意滴自拍2 这个骰子不一般3 恰完滚回学校4 这一路我们四个聊了很多(包括司机 希望未来能按我们期待的轨迹发展 我也要永远和朋友在一起5 那是朕打下的
  • 现在每天生活的乐趣很大来自于收碟,发现十年来每个月不管cd黑胶卡带大量的进入我碟柜,有些碟甚至被我不喜欢了卖掉之前都没好好拿出来翻过,以前没注意,所以现在有新收
  • 林莉的一传和防守,真的棒[good],好多个球都防起来了,拼命的那种,不愧是最佳自由人,希望找回奥运会的状态,继续前往东京。#中国女排##2021世界排球联赛#
  • [酸]在得知贫血基本无碍后,我跟老吴商量,希望可以要求宝宝提前出院,但却被告知宝宝还有细菌感染和黄疸,主治医师仍建议使用“抗生素”和蓝光治疗、观察…主治医师的话
  • 入口香浓可口,唇齿间都是浓厚的牛奶味~荣锦本味 脆脆酥原味蛋卷酥盒装独立包装且包装很高级,可以送人也可以自己吃,味道是酥酥的口感,不会掉渣,鸡蛋的香味很浓醇,入
  • (但因为我不能容忍首页没有琛,所以我以后看到有趣的饼可能会直关… 若是不能同舟而行,那便祝我们彼此愉快 没有什么比开心和自由更重要[赞]看到山河令新的追剧日历
  • 而刻在心底的爱,因为无私无欲,因为淡泊忧伤,才会是真正的永恒。我能想到的形容词:打小就十分优秀的人。
  • #心之琑向[超话]# 酷我音乐上有针对光点的公益活动,加购了一些(另,QQ和酷狗音乐平台都有购)同时也加购了我的世界守则,一碗水要端平[笑哈哈][笑哈哈][笑哈
  • #石家庄南宁哈尔滨东莞颧骨内推##石家庄南宁哈尔滨东莞下颌角#温州肋骨隆鼻医院医生整理:【术前必看】温州和平:陈炳伟温州伯思立:邹仙娥温州鹿城恒美:陈瑶温州市人
  • 一个聪明,勇敢,冷静,不盲目善良且坚守底线的人,阮南烛想,他的爱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如此的吸引人的目光。罗老师三十多了,每次在超话里看到粉丝们聊他生平的时候
  • 敖丙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兀自缓了心神,轻声道:“我以为那空竹是你收了别人的……”哪吒又笑:“敖丙,你在意的,当真不是这空竹原本的主人是谁?他在意的,或许真的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