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是注定的,运是可以改变的,多行善,多积阴德。有缘人看见希望改变命运这里开始一、立命之学
第一篇立命之学主要讲述作者自己的故事。袁了凡自幼丧父,母亲命他学医。后来,他在慈云寺遇到一老者,自称孔先生(根据云南县志,此人是著名易学家杨向春,化名孔先生,曾著《皇极经世心易发微》一书),精通皇极数预测未来,说他有当官的命,孔先生告诉袁了凡他某年应当考第几名,某年当廪生,某年当贡生,贡后某年当选为县长,在任三年半就应该告退回乡,在五十三岁八月十四巳丑时,寿终在家里。把他什么时候考取功名,能考第几名,什么时候当官,什么时候寿尽,有没有孩子等都作了预测。一开始袁了凡不太相信,巧合的是,此后的二十年,袁了凡的人生真的按照这位老者所算定的模式进行着,连考第几名等每一次都十分精确地应验了,这让他笃信了宿命论,认为“荣辱生死,皆有定数”,从此没有了上进之心。直到他遇到云谷禅师,二人“对坐一室”,彻夜而谈,终使了凡醒悟,懂得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道理,知道了如何可以改变命运,他说:“吾于是而知,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也就是说,道德仁义自己可以力求,功名富贵也可以自己求得,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信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听命于天,听命于他人。从此,袁了凡的人生信念发生了根本改变,从笃信宿命论转到信仰命由我造、福善祸淫的人生观。他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诫我们,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其关键在于多做善事积累福报,在于自身的修为,要多做善事,消除恶念。这就是《立命篇》的主要内容。于是袁了凡开始积极改过向善,积累善业,许愿做三千件善事改命,次年礼部考科举,孔先生预算的应该得第三,忽然考中第一,预测开始不应验。但袁了凡仍觉自己有很多做得不足的地方,经过十余年,这三千善行才算完成。袁了凡一直没有子女,就继续发起求子的愿,也许愿行三千善事,辛巳年就生下了儿子天启。再发求中进士的愿,许行善事一万条。于丙戌年再次遂愿,中了进士,授宝砥县长。原本孔先生所算定的一生,在努力行善改命后,完全改变了,连寿命也延长至七十四岁而终。
许下做一万件善事的时候,袁了凡的妻子见到袁了凡所做的善事不多,就皱着眉头说:“以前我在家里帮助做善事,所以三千之数得以完成。现在许下了一万善,可是衙门里无事可做,到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呢?”夜间就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神人。袁了凡告诉他善事难以完成的缘故。神人说:“只减粮一节,一万善事都已经圆满了。”事情是这样的:原来宝砥的田,每亩应纳粮二分三厘七毫,袁了凡把它减至一分四厘七毫,使上万的人民减轻了负担。虽然神人这样告诉我,但我自己的心里还有此疑惑。恰遇幻余弹师从五台山来,我便把这梦告诉他,并问这个梦可以相信吗? 禅师说:“只要发心真切,那么,一件事就可以抵得上一万件的善事,何况全县减粮,万民受惠呢?”二、改过之法
第二篇讲改过自己的办法,袁了凡认为改过自己要发三心:即惭愧心、畏惧心、勇猛心。惭愧心、畏惧心可以使自己认识到错误,有充足的动力进行改正。勇猛心是指虽然很多人知道道理,但是得过且过,或严重拖延,没有真正实行,而勇猛心正是改过、改命的关键,只有知道道理后勇猛实干才能真正获得益处。并且讲了改过的道理,有从事上改的,有从理上改的,更有从起心动念处除净的。如果没有从理、从心,只是从事的表面强戒不好的事情,但病根还在,东灭西生。故袁了凡认为改过更应该从理、从心。从事改过只是治标不治本,但是急需治标的时候仍可使用。
三、积善之方
第三篇讲积善的办法,讲述了十余个因为积善而获得好报的故事,有讲述其实善恶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善事要分为“端曲、阴阳、是非、偏正、半满、大小、难易”这七个方面,里面有引用几个经典故事。如引用了孔子的故事,子路救人拿了赏赐,孔子说子路做得对;而子贡赎人,没有要赏赐,孔子说做得不对,因为现行虽善,而其流风足以害入,那是似善而实非善。现在所做的虽似不善,而其流风足以济人,则其实却是善的。里面亦列举了十条可以行善的门类并作了相应解释: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佛法。第九、敬重师长。第十、爱惜物命。
四、谦德之效
第四篇谦德之效主要讲谦虚这项美德的效用,正所谓“满招损,谦受益”,讲述了“天道亏盈而益谦”的道理。并解释道如果一个人有福气,将要成功,就会自然而然有一股谦和吉祥之气外露,里面讲述了数个故事来证明。最后总结了整本书的内容,说明了改命要立志而行,命自我立,有了志向而努力,自然可以改变命运。书中名句:“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读书学典:《论语.子路》13.24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未可:不可,不能。两处“未可”紧承前文,第一处为“不可就说是好”,第二处为“不可就说是坏”。

■现代翻译:子贡向孔子问到:“一乡之人都喜欢他,这个人怎么样呢?”孔子说:“不能就说是好啊。”子贡又问“一乡之人都厌恶他,这个人怎么样呢?”孔子说:“不能就说是坏啊。不若乡里的善人喜欢他,那些不善之人厌恶他,则是好人可信也。”

●何晏等《论语集解》:孔安国曰:“善人善己,恶人恶己,是善善明,恶恶著。”

●皇侃《论语义疏》:子贡问孔子云:设有一人,为乡人共所崇好,则此人如何?孔子不许,设一乡皆恶,而此人为恶,与物同党,故为众人共见称美,故未可信也。更问设其乡之人皆共憎恶此人,則何如?孔子亦未许,设一乡皆恶,而此人独为善,不与众同,故为群恶所疾,故未可信也。若此人为乡人善者所好,又为不善者所恶,如此则是善人乃可信也。一通云:子贡问孔子曰,与一乡人皆亲好,何如?孔子答未可。又问:与一乡人皆为疏恶,何如?孔子又答云,未可。不如择乡人善者与之亲好,若不善者与之为疏恶也。

●刑昺《论语注疏》:此章别好恶。一人为一乡之所爱好,未可为善。或一乡皆恶,此人与之同党,故为众所称,是以未可。若乡人众共憎恶此人,亦未可为善。或一乡皆善,此人独恶,故为众所疾,是以未可。乡之善人善之,恶人恶之,真善人也。

●陈祥道《论语全解》:居之似忠信,行之似?洁,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而众皆悦之,是乡愿者人之所好也,故曰:“乡人皆好之,未可也”。怠者不能修,忌者畏人修,故事成而谤兴,徳高而毁来,是独行者人之恶也,故曰:“乡人皆恶之,未可也”。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则所好无非善,所恶无非不善矣。孔子曰:“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孟子曰:“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皆此意也。盖谋贵于众,断贵于独,不因乡人则失于自用,因乡人而不察之则失于随人。内不失于自用,外不失于随人,惟仁者能之,故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朱熹《论语集注》:一乡之人,宜有公论矣,然其间亦各以类自为好恶也。故善者好之而恶者不恶,则必其有苟合之行。恶者恶之而善者不好,则必其无可好之实。

●张栻《癸巳论语解》:乡人皆好之皆恶之未可以其人为善也。盖乡人有善恶,则其好恶不容不异。若皆好之,恐未免于同乎流俗也;若皆恶之,恐未免于崖异(谓人性情、言行不合常理)绝世也。故不若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则其为善诚善矣!

●清《四书解义》:此一章书见观人不以众而以类也。负至徳者,固雅重于时,然何至一乡之人皆好之,恐是同流合污者,未可以众好而信其为贤也。抱独知者,固不谐于俗,然何至一乡之人皆恶之,恐是诡世戾俗者,未可以众恶而信其为贤也。盖好恶之公不在于同,而善恶之分各以其类。与其以乡人皆好为贤,不如以乡人之善者好之之为得也;与其以乡人皆恶为贤,不如以乡人之不善者恶之之为得也。盖善者,徇乎天理,必喜其与己同也,不然者狃于私欲,必嫉其与己异也,既能取信于君子,又不苟同于小人,其为贤也,复何疑哉?不见观人之法,徒取其同则群情或有所蔽,各稽其类则实行自不能掩。辨官论才者,当以圣言为准可也。

●刘宝楠《论语正义》:《公羊传》“子贡问曰‘一乡之人,皆好此人,此人何如?’子曰:‘未可即以为善。何者?此人或者行与众同,或朋党矣。’子贡又曰:‘若一乡之人,皆恶此人,此人何如?’子曰:‘未可即以为恶也。何者?此人或者行与众异,或孤特矣。不若乡人之善行者善之,恶行者恶之。’与善人同,复与恶人异,道理胜于前,故知是‘实善’。”善人善己,恶人恶己,是此人真善,而我之善善明也。反是而善人恶己,恶人善己,是此人真恶,而我之恶恶著也

●钱穆《论语新解》:一乡之人,若宜有公论,然亦各自为类以为好恶。若一乡同好,恐是同流合污之人。一乡同恶,或有乖世戾俗之嫌。恶人不之恶,疑其茍容。善人不之好,见其无可好之实。然则公论贵乎合道,不贵以多少数为衡量。

●南怀瑾《论语别裁》:一个人对于善恶之间,很难判断。有时候大多数人认为不对的,不一定真的不对;大多数人认为好的,也不一定是好的。

★此章记孔子教观人之法也。知人之学,本于穷理,公论贵乎合道,不贵以多少数为衡量,惟乡人之善者好之,乡人之不善者恶之,则为贤者善者可知矣。是“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之所用也。若专以乡评为主,则不免误以善与不善,则所差者大矣。 https://t.cn/RxRVHIh

读书学典:《论语.先进》11.17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求:冉求,公元前522年-?,冉氏,名求,字子有,通称冉有,孔门十哲之列,与冉耕、冉雍世称“一门三贤”,又称“三冉”。年轻时(鲁哀公三年时)为季氏的家臣。冉求生性谦退,志在民足,精通六艺,以擅长“政事”著称。孔子称赞他具有行政管理能力,认为“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
▲季氏:鲁国“三桓”执政,季氏独大。冉求为季氏之臣。
▲富于周公:周公是周公旦之后,担任周天子之宰,即周王朝的卿士(天子之宰,既谓冢宰也。冢宰是有事之职,故云卿士。士,事也)。周公旦有勋劳于天下,天子赐封于鲁,长子伯禽代他承位,他仍然担任周王朝的公卿,其子孙后代也世袭周公之位。“诸侯之卿不得侔(móu,相等,齐等)于天子之卿”,今季氏以诸侯之卿而富过于周王朝之周公。
▲为之聚敛:冉求善理财,为季氏多方聚敛财富。聚,会。敛,收。林氏:“上二句记者坐冉有之罪,而后记夫子之言。”
▲小子:门人弟子。
▲鸣鼓而攻之:声讨其罪。《注疏》:“今为季氏聚敛,害于仁义”。朱子:“使门人声其罪以责之也。圣人之恶党恶而害民也如此。”钱穆:“攻冉求,实以攻季氏。”

■现代翻译:季氏比周天子的卿周公还富有,然而冉求还替他聚敛、增益财富。孔子说:“这不是我的弟子啊!小子们都可以敲着鼓去声讨他。”

●三国魏何晏等《论语集解》:孔按国曰:周公,天子之宰,卿士也。冉求为季氏宰,为之急赋税也。郑玄曰:鸣鼓,声其罪以责也。

●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天子之臣,地广禄大,故周公宜富。诸侯之臣,地狭禄小,季氏宜贫。而今僭滥,遂胜天子臣,故云季氏富于周公也。而求时仕季氏,为季氏邑宰,又助敛聚,急赋税,以附益季氏之富也。孔子言:冉求昔虽是我门徒,而我门徒皆尚仁义。今冉求遂为季氏急聚敛,则非复吾门徒也。(故《礼》云:孟献子曰: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畜聚敛之臣,宁有盗臣。言盗臣乃伤财,而聚敛之臣则伤仁义,伤财不如伤仁义。)又使诸弟子鸣鼓治之也。所以鸣鼓者,若直尔而治,不言其过,则闻之者局,故鸣鼓而且言之,则闻者众也。(缪协云:季氏不能纳谏,故求也莫得匡救。匡救不存,其义屈,故曰非吾徒也。致讥于求,所以深疾季氏。)子然之问,明其义也。

●宋刑昺《论语注疏》:此章夫子责冉求重赋税也。孔子之时,季氏专执鲁政,尽征其民。其君蚕食深宫,赋税皆非己有,故季氏富于周公也。时冉求为季氏家宰,又为之急赋税,聚敛财物而陪附助益季氏也。冉求亦夫子门徒,当尚仁义;今为季氏聚敛,害于仁义,故夫子责之,使其门人鸣鼓以声其罪而攻责之。

●宋陈祥道《论语全解》:喻于义者君子之事,喻于利者小人之事。冉有学君子之道,而为小人之事,故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夫隐恶而扬善者,孔子之心;鸣鼓而攻之者,孔子之所不得已也。对季康子之问,从政则取之,此则攻之,何也?君子之于人,不以所短废所长,亦不以所长蔽所短,其取之者仁也,其攻之者义也。

●宋朱熹《论语集注》:周公以王室至亲,有大功,位冢宰,其富宜矣。季氏以诸侯之卿,而富过之,非攘夺其君、刻剥其民,何以得此?冉有为季氏宰,又为之急赋税以益其富。然师严而友亲,故己绝之,而犹使门人正之,又见其爱人之无已也。范氏曰:“冉有以政事之才,施于季氏,故为不善至于如此。由其心术不明,不能反求诸身,而以仕为急故也。”

●宋张栻《癸巳论语解》:冉有既为季氏之臣,所当救正其非,使之由于法度。今既不能正,而又顺其所为,私门益以封殖,则公室益以衰弱,此求之所以得罪于圣门为深也。原求所以至此,盖不能如闵子见几而作。

●《四书解义》:此一章书是孔子正党恶之罪以警权臣也。冉有以圣门之高弟,自宜救正,斯为尽忠之道也。孔子绝之,可见圣人恶恶必先绝其党。在冉有不过欲邀季氏之欢心,而不知难逃于圣门之公论,使小子传之而共惧,即季氏亦闻之而知警,真仁人之心哉。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周公封鲁,取民之制,不过什一。自后宣公税亩,已为什而取二。季氏四分公室,已取其二,量校所入,踰于周公赋税之数,故曰“季氏富于周公”。春秋繁露曰:“鲁有季氏,世卿专政,禄去公室,攘夺克剥,而有用田赋之事。是亦卑胜尊、贱伤贵,不义之至者,与季氏不能听,冉有不能救,厥罪惟均,故鸣鼓而攻。若深疾冉有,实正季氏之恶。”

★此章记孔子深疾冉求顺季氏重赋税而害义,实正季氏之恶。旅泰山不能救之,不以礼事其上也;用田赋不能止之,不以义事其上也。此冉求心术不明之失,鸣鼓攻之,非特以罪冉有,亦使学者知义利之别,此夫子之教也。 https://t.cn/RxRVHIh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EXO[超话]# 现在是2021.9.16 13:14 秋天或许是个会让人想写信的季节 以下是写给EXOL的一封信: 初次见面,这里是永远热爱九锥盛
  • 【“鄂尔多斯绿”中的那一抹】#鄂尔多斯绿# “鄂尔多斯绿”中的那一抹——鄂托克经济开发区园林绿化事业高效推进凸显生态魅力 十多年前,到过棋盘井镇的人,都会有这
  • #手机壁纸无水印高清[超话]# 狐狸:你看,看到那边的麦田了吗?我不吃面包,麦子对我来说一点意义也没有,麦田无法让我产生联想,这实在可悲。但是,你有一头金发,如
  • 【李汉荣作品研讨会在陕西理工大学举行】9月24日,著名诗人、散文家、中国作协会员、汉中市作协主席李汉荣先生作品研讨会在陕西理工大学举行。来自省内外的20余位著名
  • #元纸纸34岁每日涂鸦记录##元纸纸早微博##元纸纸每日下线时间#19:36   我现在越来越觉得,比起揣摩人心,尽量迎合周围人的想法,做一个乖巧顺从支援性的
  • 解放小课堂开课啦!今天来给大家来一节眼部肌肤护肤专场!所有宝们需要了解的眼部肌肤保养小知识和解决方法这一篇就全都包括! 首先,眼周肌肤和面部肌肤区别在哪呢?我
  • 重庆 | 吃火锅免费送半只土鸡的老火锅,爆炸推荐‼️ √巨划算超好吃,性价比极高的火锅! √菜品超级丰富,招牌卤肥肠耙鸡脚耙牛肉等等! √独特鸡 汤打底
  •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愿你,沉定又执着,对每件热爱的事物都全力以赴又满载而归,变成一个美好的人,做美好的事。当你停下来休息时,别忘了别人还在奔跑。从现在开始努力,
  • #读书笔记##读书笔记[超话]##鲁迅# [泪][泪][泪] “看你的神情,你似乎还有些期望我,——我现在自然麻木得多了,但是有些事也还看得出。这使我很感激,然
  • 【楼市变局下的生存思辨:红线、杠杆与新赛道】 在体验了近20年的“速度与激情”后,房地产这趟列车走到了十字路口。 今年以来,在“房住不炒”的指导思想下,地产
  • #环游意大利# 位于马尔凯大区的宁静小城马切拉塔(Macerata),随处都是风景~ #意大利风景# #意大利马尔凯大区马切拉塔省田园风光# via Mac
  • (早安!) 人生不在年龄,贵在心理年轻;衣着不在时尚,贵在舒适合体;膳食不在丰富,贵在营养均衡;居室不在大小,贵在整洁舒畅;养生不在刻意,贵在顺其自然。 锻炼不
  • 温柔日常文案 ❶ ᵕ̈ 在浪漫的地方 ❷ 個個都温柔 ❸ 日日自新 ❹ 攒了好久的開心 ❺ 百事从欢•˶ɞ ❻ 祝/:我的存在值得被爱 ❼ 喜善并
  • 突然刷到小红薯上有人问开始粉杰哥的原因,看了一下大家的评论之后感触好深,然后就分享一下我粉他的开始吧。 依稀记得,认识他的那年,我每天都会在电视上听音乐看每首歌
  • 人生无悔,就是完整;生活愉快,就是圆满。 人生,都在路上行走,坎坷泥泞都是心情,人生是一幅风景,描绘涂鸦都是心境,每一种心情的沉浮都能成就一种人生,每一种心境的
  • 35天了,该结束了 “回看是一件极其没有意义且特别浪费时间的事情,以前发生的事情,过去发生的事情,再好再坏也跟我没有关系,那是昨天的事情 很多事情,你长大了才知
  • #致命感应# 温子仁新片来了耶[憧憬]等白天再看….大半夜的不敢看。前几天看#灵媒# 感觉被骗了,这片怎么火起来的,拍的啥呀[笑cry]前半部分1个多小时看的要
  • 每天一点小进步 旅人记事本 住院的日子——单调,平静。 可以说:滤去了所以杂念的生活。只能把时间花在自己的身体上——“锻造”更好的自己… 虽然不是一个迷信医生的
  • 日本Biore/碧柔水感精华 保湿防晒乳霜防晒霜SPF50 (新旧包装版本随机发货) 【品 牌】 Biore碧柔 【产 地】 日本 【规 格】 50
  • #功夫嘉年华# 第四季全新阵容曝光! ✨“搏击花木兰”董华香 vs “格斗球球”于球球,巾帼之战,一触即发! ✨青格乐 vs 厉嘉骋现场PK,再现100kg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