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临海某县只要一敲大钟就会引起海啸,众人认为这是因为水和金相生,两者相互感应所致。为此,县令封了钟楼,找了一个老汉看守。这天,县令路过钟楼却听见了撞钟声,去查看却发现封条完好无损。

据说,这个县城钟楼的大钟是从海面上飘过来的,大小可容的下数百担石头,大家认为这东西是从龙宫送过来的,是一个祥瑞,这口大钟每次只要一敲响,方圆十里都能听到声音。

于是,村民便筹资在城西建了一座高楼,将这口大钟供奉在楼中,还找了一个姓李的老汉来守钟楼。

不过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只要这口钟一响,过几天就会发生海啸,几次之后,县令认为这是因为金和水相生的缘故:海水是水,而这口大钟则是属金,钟声一响,海水便会产生感应,进而引发海啸。

为此,县令封了钟楼的大殿,不允许有人去敲响钟声,而李老头则继续看管着钟楼。

这天,李老头正独坐在钟楼小酌,一个身着白衣的美貌少年缓缓而至,跟李老头两人瞎聊天。少年自称姓白,家里排行第五,让李老头唤他白五爷。李老头见美貌少年装着老成的样子有趣,便也戏谑地叫他白五爷。

白五是个活泼的性子,喜欢听李老头讲一些村里的家长里短,李老头一个人守钟楼也比较寂寞,也乐意跟白五唠嗑,两人一拍即可,关系十分融洽。

这天夜里,白五又来找李老头,李老头跟白五说起自己年轻时候在外乡吃的一顿烤鸡,说那是自己吃过最好吃的一次烤鸡。

白五笑而不语,李老头见他不信,便再三强调。白五不服气,忽然手一挥,一个色香味俱全的烤鸡凭空出现在了李老头面前,白五道:“你试试这个。”

李老头虽然知道白五来历颇有怪异,但是却不知竟然如此神通广大,不过李老头想着自己一个老头子,也没啥可图的,便也放宽心,面不改色地拿起烧鸡啃了起来,这一尝,还真的是比自己吃过的任何一次都要好吃!

从此以后,只要白五来找李老头,都会给李老头整点新鲜的吃食,时间久了,李老头便猜白五应该是一个狐仙。

人都是会变的,李老头也不例外,吃多了东西,李老头便起了贪心,这天白五又来找李老头聊天,见到白五,李老头却二话不说,直接跪到了地上,说道:“五爷,我知道你肯定是神仙,谢谢你每次都给我带吃的。”

白五想要扶起李老头,李老头却摇头不肯起来:“你看我们也算是忘年之交了吧,你能不能不要每次就只变一些吃的给我,就直接变点钱财给我?”

白五一愣,叹了一口气,说道:“李老头,钱财是身外之物,真的如此重要么?”

李老头不接话,就望着白五。

白五无奈,继续说道:“你可知,人这一生获得多少的银钱都是注定的,你的命数就是如此,不可能大富大贵。如果执意求得钱财,可能反而会招来灾祸。”

李老头却依然不愿意,再次恳求白五变一些钱财给自己。

白五经不住恳求,同意了,手一挥,几个大元宝就出现在桌子上,“给你,但是能不能守住就看你自己的了。”

说完,白五就不见了,从此之后也再也没有来过钟楼。

李老头高兴地把元宝藏了起来,美滋滋地想着以后的富贵日子。

几天后,县令路过钟楼,却忽然听到了撞钟的声音,县令生气地进了钟楼叫人把李老头招来,问他怎么回事。

李老头却只说自己不清楚,县令大怒,认为是李老头疏于职守,命人打了李老头十五大板。

李老头苦不堪言,众人上了钟楼的大殿,却发现封条还是完好无损,不像是有人来过的样子,但是钟声也是真的响了,县令派人四处查看,竟然还是找不出任何人为的痕迹,事情只能作罢。

过来几天,县令不放心,再次过来钟楼巡查,却又听到了敲钟的声音,这次,县令马上命人上去查看,结果和上次一样,毫无收获。

县令不解,招来李老头,问道:“你日日守在这里,如今无人动却钟响,可是有什么妖怪在作乱?”

李老头想起白五的那番话,害怕还有什么不知道的祸事发生,便将自己遇到白五的事情老老实实交待了一遍,并且拿出了白五给自己的元宝。

县令一看,这元宝赫然就是县衙库房里的东西!县令赶紧将元宝放了回去,而一时贪心的李老头,则丢了这份差事·····

自此以后,钟楼就再也没响过了。 https://t.cn/RuQ52aU

虚云和尚兼祧中国禅宗五家法脉详情(4⃣️)

查此宗是灵佑祖师起,四传至芭蕉慧清,其徒继彻起演二十字,继字下应是妙字,顺次以绍先宗。然书载宋三角志谦及兴阳词铎二公止。一说二公为昆仲,同嗣报慈韶祖作六世。一说志谦为六世,词铎为七世。今因此宗传承甚少,故双存之,以兴阳词铎嗣三角志谦为七世。以后已无考据。兹以词公与余各摘上一字,继演五十六字,以待后贤,绍续无穷。”

虚云和尚将沩仰宗传承世代确定为:

第一世 沩山灵佑禅师
第二世 仰山慧寂禅师
第三世 西塔光穆禅师
第四世 资福如宝禅师
第五世 报慈德韶禅师
第六世 三角志谦禅师
第七世 兴阳词铎禅师
第八世 虚云德清禅师

虚云和尚遥嗣兴阳词铎禅师,自列为沩仰宗第八世,并作传派字偈56字:词德宣衍道大兴。戒鼎馨遍五分新。慧焰弥布周沙界。香云普荫灿古今。慈悲济世愿无尽。光昭日月朗太清。振启拈花宏沩上。圆相心灯永昌明。

虚云和尚按此派字传沩仰法嗣,为嗣法人取法名均用“宣”字。

本派虚云和尚子孙中比较著名的,有宣化度轮、宣玄圣一、宣明海灯、宣成达定、宣传月川(传印)、宣圣法亮(心明)、宣道净慧、宣德绍云、衍心一诚、衍妙戒全等。

笔者细考虚云和尚文记中内容,发现如下问题:

第一,虚云和尚所说“甲戌夏”宝生法师来南华一事,是误记。

“甲戌夏”,指1934年5月初至8月初期间。这时,虚云和尚还在福建鼓山,后来至9月才被迎请到广东南华寺,何来“余居南华”呢。虚云和尚实际上于1935年秋天后才处理完鼓山事务,回到南华寺开始重建工作。

虚云和尚法汇中收录有1938年秋宝生长老致虚云和尚的信函及虚云和尚的复信。信函内容显示宝生法师在1938年秋之前未见过虚云和尚,对虚云和尚是“久仰慈范,愧未亲近”。

沩山密印寺是禅宗南岳系灵佑禅师于唐宣宗大中年间所创建的道场,为国内名刹,千年之间几经兴废。清季光绪末年,八指头陀敬安禅师曾主密印寺法席,沩山鼓螺为之一振。到1918年,密印寺被人纵火烧毁。太虚法师于1922年应邀担任住持湖南宁乡大沩山密印寺,12月11日进院,12月16日返长沙,仅在沩山住了5天,以后再没有回来过。1933年秋,诸山长老推举宝生法师出任沩山密印寺住持。宝生法师出长密印寺之时,已年近花甲,但为了恢复祖师道场,光大南岳门风,不辞辛劳,远走江淮荆楚,广募捐款,边募边建,历时八年,重建竣工。

宝生法师在信中提到,密印寺早前“尽成灰烬”,担任住持后,经过修复重建,“大殿、禅堂、斋堂、僧寮、山门、渐次告成”。宝生法师于1933年秋出任沩山密印寺住持,不可能到1934年夏天,这中间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完成这许多工程。可见虚云和尚的追述有误。

第二,密印寺住持宝生法师、首座了照法师不知道虚云和尚承嗣沩仰宗法脉。

宝生法师仰慕虚云和尚道誉,于1938年秋致函虚云和尚,请求虚云和尚担任大沩山密印寺住持,恢复规矩,再续禅灯。宝生法师信中说“密印苟不得人,禅灯难续。……愿得公为该寺住持,俾佑祖法炬,暗而复明”,包含了请虚云和尚承嗣沩仰宗法脉的意思。但是,虚云和尚在复信中婉辞担任密印寺住持之请,也没有提及承嗣沩仰宗法脉的事。

后来发生的事情表明,宝生、了照等密印寺僧众并不知道虚云和尚承嗣沩仰宗法脉的事情。

1944年4月30日,太虚法师作《续沩仰宗派记》,记述自己应密印寺住持潜影法师、首座了照法师等两序大众请求,续传沩仰宗法脉。太虚法师作沩仰宗传法字偈32字,确定沩仰宗传承世系如下:

第一世 沩山灵佑――第二世 仰山慧寂――第三世 西塔光穆――第四世资福如宝――第五世 资福真邃――第六世 太虚惟心――第七世 宝生法利――第八世 潜影善修

显然,虚云和尚应宝生法师等所请承嗣沩仰宗法脉,宝生、了照法师并不知情。因为如果知情,密印寺一定视之为一件大事,还极可能隆重地请求虚云和尚传法。继宝生法师之后任密印寺住持的潜影法师也一定会知道。按虚云和尚的自述,密印寺了照首座也是当初请求他承续沩仰宗法派的人之一,如果了照法师知道虚云和尚已经承嗣沩仰宗派,肯定不会在几年之后,舍近求远,向身在重庆的太虚法师请求继承沩仰宗派,而不向正在广东韶关的虚云和尚求法。

因此,可以推断,虚云和尚在1938年秋,推辞大沩山密印寺住持的请职后,感到未能挑起振兴沩仰宗的担子,有负大众的期望,对不起禅宗祖师,故私下考查典籍,遥接沩仰宗法脉,继演宗派字偈,以接续、传承沩仰法脉为己任,为将来因缘成熟时复兴沩仰宗派作点准备,算是自己不能即时担起复兴沩仰宗职责之过的一种弥补。虚云和尚没有公开自己的做法,故密印寺方面并不知晓。虚云和尚后来果真在江西云居山真如寺挂沩仰钟板,传沩仰宗脉,培养了一批杰出的沩仰宗法子法孙,真正把沩仰宗派恢复起来了。

(二)因决心兴复云门大觉禅寺而发心承嗣云门宗

虚云和尚遥接南宋光孝已庵深净禅师的法,自列为云门宗第十二世。虚云和尚记述:“又余在南华,因悉云门祖庭,香灯断续无定,勉为兴复。

—— 未完待续 ——#佛法看世间##历史那些事##修行##佛教##老照片#

https://weibo.com/u/3876373543
我欲隐罗浮——博物馆藏几种不同版本的《葛稚川移居图》赏析。
“葛稚川移居图”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一个长盛不衰的绘画母题,至少从宋代开始,便有画家将这一主题引入绘画中。葛洪(284-364)是晋代有名的道教学者和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郡(今江苏句容)人。据《晋书》记载,他以儒学知名,“尤好神仙道养之法”,“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又精辨玄迹,析理入微”,因立军功,被封以高官,但“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为由辞去不就。后来听说交阯(今越南)盛产炼丹用的丹砂,遂要求派去做“句漏令”,得到首肯后,他便携妻儿千里迢迢赴任。到达广州时,因刺史邓岳极力挽留,就有到附近罗浮山隐居的想法,于是便有移居罗浮山之举。葛洪在罗浮山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岁月,留下了代表名著《抱朴子》。在宋代院体画家中,就有不少人画过这一故事。现存的诸本《葛稚川移居图》中,以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图》年代最早,艺术水准最为精湛。在此之后的明清两代,这一主题的绘画创作都或多或少受其影响。
这便是元代画家王蒙在《葛稚川移居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中刻划的情景,图中的高士就是葛洪,这座在绘画史上屡次被描绘的名山便是位于广东博罗县的罗浮山。

王蒙(1308-1385)是元代山水画家,字叔明,号黄鹤山樵,浙江湖州人,与黄公望、倪瓒、吴镇并称“元四家”,为书画家赵孟頫(1254-1322)外甥。这件《葛稚川移居图》被认为是王蒙的代表作之一。

在王蒙的艺术生涯中,他并没有到过罗浮山的记录。所以在画中,他是将传说中葛洪移居的故事加上意象山水相融合,表现岭南地区山水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景象。图中作者将青绿、花青、红色、曙红以及浅绛、焦墨等交互使用,形成岭南地区特有的山水风貌。在王蒙传世的画作中,该图较为特出:错落的红叶绿树遍布于山间,山势蜿蜒,嶙峋起伏,将罗浮山幽深、险峻与宁静的氛围烘托出来,是乃因避乱而移居、远离尘嚣的出世者心仪之地。

王蒙在画中自题曰:“葛稚川移居图,蒙昔年与日章画此图,已数年矣。今重观之,始题其上,王叔明识”,钤朱文方印“叔明”,另一印则漫漶不清。题识虽并未注明年款,但从内容及画风看,当为王蒙早年所作,反映其早期画风。

王蒙的其他作品如《夏日山居图》、《夏山高隐图》(均藏故宫博物院)等代表作都旨在描写山水的雄伟与秀美,唯独《葛稚川移居图》是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交相融合,是道家思想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理念的折射。至于现代画家惠孝同(1902-1979)认为其“画中的人物和走兽,画的尚不够成熟,主次不分,形象也欠生动;款字也写得弱了一些,这是这幅作品美中不足之处”,显然是苛责了。作为一个以山水见长的画家,王蒙在画中表现出的艺术技巧实非寻常画家所能及。

作为王蒙作品中的精品佳构,《葛稚川移居图》历经元明清以来诸家鉴藏,流传有序,其印鉴与书画著录均清晰地再现其传播与鉴藏的历程。画中的鉴藏印有:朱文方印“怡亲王宝”、“孙煜峰”、“大王主人珍玩”、“虚斋秘玩”、“莱臣审藏真迹”、“弘一斋”、朱文圆印“安”、白文方印“子孙永保”、“子京所藏”、“仪周鉴赏”、“虚斋审定”、“孙煜峰印”、朱文长方印“虚斋之清品”、“潞河张翼藏书画记”、“明善堂珍藏书画印记”、白文长方印“项墨林鉴赏印”、朱文椭圆印“寄敖”,另有右下侧“圣”字上方一白文长方印模糊不可辨。据此可知,该画曾经明代项元汴(1525-1590)、清代安岐(1683-?)、怡亲王、晚清张翼(燕谋)、庞莱臣(1864-1949)及现代孙煜峰(1901-1967)等人递藏。

在明清以降的书画著录中,这件《葛稚川移居图》也多次被提及。明代书画鉴藏家安岐在《墨缘汇观》中著录:“纸本,中挂幅,着色,山水,为日章作”,另一书画鉴藏家郁逢庆的《郁氏书画题跋记》在著录王蒙的题识之后,描述其绘画云:“此图稚川执杖,左携一鹿,后老妻骑牛抱一小儿,二童随之,重山复岭,秀润之笔,非寻常恅草之比”,图中实为“右携一鹿”,当为误记。

郁氏对此画的风格给予肯定,称其为“秀润之笔”。而与郁逢庆大致同时的汪珂玉(1587-?)在其《珊瑚网》中也著录该图的题识,连描述的语句也与郁氏近乎一致,仅“恅草”变为“潦草”,所以有论者经考订,认为汪珂玉《珊瑚网》有袭录郁逢庆《郁氏书画题跋记》的嫌疑,是很有道理的。但因汪氏《珊瑚网》的影响要比《郁氏书画题跋记》大得多,反而促进了《郁氏书画题跋记》中所著录书画的二次传播,《葛稚川移居图》即是其例。

画中以披麻皴画山石,间以解索皴和折带皴相补充,所写飞瀑流泉、崇山峻岭与满山树木相映成趣,使人物的颠沛流离与环境的清幽形成鲜明对比,相得益彰,其绘画主题得以凸显。

卞永誉(1645-1712)的《式古堂书画汇考》也著录《稚川移居图并识》,除实录王蒙题识外,并引用汪氏《珊瑚网》评语⑧,这算是对郁氏评述王蒙《葛稚川移居图》的再次传播了,可谓是书画鉴藏史上一件无奈又极富趣味的事。晚清时期,李葆恂(1859-1915)的《无益有益斋读画诗》也提及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图直幅》。其后的书画鉴藏家庞莱臣在其《虚斋名画续录》中也著录此画,除实录王蒙的题识外,他对画作本身也作了描述:“纸本,高四尺三寸七分,阔一尺八寸三分,设色山水人物,稚川手执羽扇携鹿度桥,前导有负筐篮者,有歇担山坡者,后一妇抱小孩骑牛,一仆牵之而行,其余男女僮仆负物随从,山上茅屋数间,位置井井,屋前及山半有童子作迎眺状,重山复岭,碧树丹柯,秀润缜密,实为希有之真迹。左下角楷书一圣字,系项子京编字记号,另草书小押,其文莫辨题款前六字篆书,这是现在所见此画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之前最晚的书画著录。

事实上,王蒙并非仅作过这一件《葛稚川移居图》,在顾文彬(1811-1889)的《过云楼书画记》中记载顾氏曾收藏一件《黄鹤山樵稚川移居图》,作者这样描绘:“通幅用焦墨,间设浅赭色。峰峦迥互,楼阁参差;一丫髻童立庭除,供汛扫之役,坡下苍头奴担胡卢书剑前导,一婢抱琴踵其后,一童负囊曳牛,稚川绛衣坐其上,手一卷读,妇与两儿,一草角儿,抱鸟圆并跨牯上,一仆左牵之,右又牵一羊;一婢肩竹竿提鸡笼,次第前行”。很显然,这是一幅以墨笔为主,间杂浅赭色的山水画,构图及画中人物造型与上述《葛稚川移居图》也大相径庭。

在这幅画中,画中主角葛洪坐于牛背之上,其他人物也各有不同,且画面中多出一只羊。上述《葛稚川移居图》中有十人,而该《黄鹤山樵稚川移居图》则至少有十一人。该画题识:“香光居士王蒙写”,上方尚有倪瓒、陆居仁、陈则、韩性、陶复初、钱岳及蒙城乐远题跋。在该书中,作者也提及郁逢庆《书画题跋记》中所著录之上述《葛稚川移居图》,并再引述《六研斋三笔》提及王蒙的第三件《葛稚川移居图》:“余于项氏见。阔幅悬轴,绢素沈厚,布置雄伟……翁媪骑乘一牸、一牯……婢仆四五人,蓬头赤脚,不施严饰,一力奋而前驱,意皆望莽苍进发,盖移居在途景”,据此可知这是描绘葛洪前往罗浮山途中的情形。画作为绢本,葛稚川和妇孺皆坐于牛背之上,画中有一雄一雌两牛,婢仆四五人,大致七八人左右。在该书中,顾氏称王蒙“作《稚川移居图》甚多,惜未能一一对勘耳”。

此外,在《佩文斋书画谱》中也著录一件王蒙的《葛仙翁移居图》:“钱塘王孝廉藏王叔明纸画《葛仙翁移居图》,长一丈二尺,阔几二尺,上有袁清容题,今在檇李项元汴”,这是一幅纸本山水画,但上有袁清容题跋,与上述三件作品均相异,故应是王蒙的第四件《葛稚川移居图》了。另在《佩文斋书画谱》中尚著录一件“葛稚川移居图”,文字极为简略,仅有“王叔明隶书图上”数字,故无法判定是否为以上四件之一,抑或另有他作,姑妄存此备考。

在王蒙之后,尚有明代画家尤求、丁云鹏、郑重及清初胡慥、萧晨等人的《葛稚川移居图》行世,使这一绘画主题传承有序,经久不衰。
明 尤求 《葛洪移居图》卷局部
尤求的《葛稚川移居图》(大英博物馆藏)为一画卷,写葛洪骑于毛驴之上,扬鞭抖缰,后有一壮汉挑筐行于桥上,筐中有宝剑、葫芦、茶壶、锅碗、斗笠等,另有一书童肩背古琴紧随驴后,前有两书童作先导,一人背着八仙桌,一人挑着葫芦、书籍、铜壶等什物。

所写山水为近景,用白描之法,与王蒙画中所用的高远和深远之法大为迥异。作者款识曰:“长洲尤求制”,钤朱文方印“凤丘”和白文方印“长洲尤求”。其题笺为:“明尤子求游旅图逸品。千卷楼主人了酓氏藏”,鉴藏印有:朱文方印“一贯轩长物”、“君子乃乐”、“了酓藏过”和朱文币形印“金匮宝藏陈氏仁涛”。拖尾有近人吴湖帆(1894-1968)题跋:“《葛稚川移居图》出自宋人院本,元钱玉潭、王叔明俱有之,此卷盖马钦山本也。笔精墨意,不在宋人下。余近得子求画《相如属赋图》,与此彷佛,皆子求得意笔也。庚午十月,访镜波兄于月波楼,翦灯夜话,出此共赏,同观者陈君子清。吴湖帆题”,概述《葛稚川移居图》的源流,并言钱玉潭(钱选)、王叔明(王蒙),称此卷乃仿马钦山本。“马钦山”即南宋画家马远。此画与王蒙之作最大的不同在于,描绘的只是截取葛洪等一行五人匆忙赶路的情景,对罗浮山的风貌则较少渲染。

丁云鹏的《葛洪移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描写的是崇山峻岭中,葛洪骑牛行于桥上,后有一羊及挑着古琴、经卷的书童紧随,前方右侧一妇人怀抱小孩骑牛,一人牵着缰绳回顾中,左侧则有一书童跟随其后,画中共六人。该画与王蒙之作较为接近,尤其是桥的造型与王蒙之笔如出一辙,应当是有所本。所写远景为飞瀑和茅屋,山石陡峭,有小斧劈皴痕迹。作者并无款识,仅钤白文方印“丁云鹏印”和朱文方印“南羽”。此图曾经《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著录,有嘉庆、宣统等鉴藏印多枚。此画是明清时期所见《葛稚川移居图》中与王蒙之作最为接近者。

郑重《仿王蒙葛洪移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中自题曰:“葛仙翁移居图,壬子初夏仿黄鹤山樵笔,郑重”,“黄鹤山樵”即王蒙。画中在山脚溪流左侧,一妇人怀抱小孩与葛洪各骑一牛,前面各有一书童执引,一书童担着家具物什,一书童手捧一鹅,肩背葫芦,画中另有一羊与二犬随行。山上茂林修竹,亭台楼阁,在纵深处山路蜿蜒,飞流直下,峭壁林立,云雾缭绕,一派远离尘嚣的仙境之象。从画面构图看,与上述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图》并不接近,但极有可能源自目前已失传的、《佩文斋书画谱》中著录的王蒙《葛仙翁移居图》。此图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乾清宫》,有乾隆、嘉庆、宣统等三朝帝王藏印。此画也和丁云鹏《葛洪移居图》一样,与王蒙画风最为接近。清 胡慥 《葛洪移居图》 扇面

胡慥《葛洪移居图》扇页(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描绘的是葛洪骑于牛背上在前方引导,不时回顾四盼,后有一人拉车跟随,车上各种杂货累积,妻儿坐于山石后的另一辆车上,一人在后推行,另有一脚夫挑担随侍车侧。因扇面乃咫尺之属,故作者描写的场景乃截取其中一段,并无崇山峻岭,但从溪山行旅中,可以想见路遥山深。作者题识曰:“葛仙翁移居图,癸巳秋七月画为大宗老社长,胡慥”,钤朱文长方印“胡慥”。“癸巳”乃清顺治十年(1653年)。

萧晨《葛洪移居图》(广东省博物馆藏)描写在深山古松下,葛洪右手执杖,头略望后倾,站立于山石旁,其妻手执纨扇立于后侧,一白发老妇(或为葛洪之母)双手合十,面朝葛洪夫妇;前方两书童整理包裹行囊,另有两童抬着桶(或为其他什物)拾阶而上,一牛歇息于坡脚。很明显,这是葛洪在移居途中稍事休整的场景,与其他同类主题的构思略有不同。作者题识曰:“丹砂勾漏得还无,女伴追随有鲍姑。更欲移家向何处,夜深门闲独看炉。癸亥春日写图为道翁并题博正,兰陵醉客萧晨”,其中“丹砂”和“勾漏”(句漏)都是和葛洪有关的用典。
清 萧晨《葛洪移居图》 广东省博物馆藏
当然,在行世的所有作品中,应该还有不少《葛稚川移居图》画作。从这些作品不难看出,在元代王蒙之后,葛稚川移居的故事最为文人雅士所喜爱。在这个故事里,既寄托了避世而遁入罗浮的出世之想,罗浮山因而也就成为文人向往的精神家园,同时,以此为母题的艺术创作,是对王蒙以来绘画技法的一脉相承,是传统山水画嬗变与演进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我们探讨以王蒙为代表的《葛稚川移居图》,其意义显然已超越其绘画本身。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近日,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化商业应用在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成为各方热议的焦点。近日,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化商业应用在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成为各方
  • 演出时间8月27日 19:30演出地点福州防洪纪念碑(台江元洪城背后江滨公园内)演出节目主持人:陈玲1.新民乐演奏《赛马》表演者:陈敬昱(二级演奏员) 叶静
  • #绮趣蛋[超话]# 走近科学之揭秘【❤️】蘑菇绮绮爱❤️斯(四)叶草(哎呀怎么有点颜色,总之应该就是这么个意思[阴险])上结论:【蘑菇绮绮爱斯叶草】【绮绮爱斯也
  • 去年12月常规赛东契奇缺阵布朗森和KP带队(另仨先发是鲍威尔、尼利基纳和斯特林·布朗)116比120惜败爵士那场球,布朗森27分和KP并列本队最高分,小牛三分3
  • #外汇黄金[超话]# #美原油[超话]# # 恒生指数[超话]# #今日看盘[超话]##知微舆论场# 8月29日,一则23岁女孩把可乐当水喝查出多项急性病的新闻
  • 三、对有14天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直辖市为区、县)低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来徐返徐人员,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者能够出示包括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
  • 药店得知女子买到了一个空盒子,觉得非常不可思议,因为在药店看来,她们所售的药绝对不会是空盒子,所以药店认为这是买药的女子故意把药给拿出去了,然后药才变成了空盒子
  • 距离我的目标60kg还需努力,我不追求极致的瘦啦哈哈哈,回到120我就很满足了!‍♀️跟团额外浮力:收到微博晒单@进击团 揪10位小可爱,送出50元健身基金‍♀
  • 在网上听《葬花吟》看见一位听友评论道:有时候很后悔自己九岁就看了红楼并爱上,因为世间百态在书里都显现得太清楚明白,以致美好转眼即逝的观念在那样小的年纪里固执的扎
  • 小坂さんといろいろなお話出来て嬉しかったです」【21.07.17 instagram】#AKB48##久保怜音# ​ ​​​新曲「根も葉もRumor」初披露どう
  • 晚上回到家,我玩了会手机,撸狗的时候发现小肉的耳朵毛上有血迹,耳朵上有个很小的口子,血迹显示已经凝固了。前天拍的墩墩 一只永远在坏笑的猫。
  • 同时,供给端由于疫情期间采浆受限,考虑到血浆检疫(+回访)+投浆生产+批签发+销售的周期,疫情对行业供给的影响将延后,预计国内血浆阶段性供给紧张或将持续至202
  • 冥冥似雾,地深而就其幽。 千帆过尽之后,繁华处淡泊,安静处养心,不求轰轰烈烈,只愿岁月静好。
  • #TREASURE[超话]##和TREASURE的夏日派对# 루토야 안녕. 당신이 견지해 주셔서 감사합니다. 네가 항상 사랑하는 일을 했으면 좋겠어
  • fr.ins @hyuniiiiiii_95917 #수상한파트너 #코멘터리 어제 코멘터리를 하고 왔어요!!역시나 그렇듯이 우리는 같이 사진찍는거
  • #赵丽颖何幸福# &#赵丽颖幸福到万家# 世界复杂,可你依然相信纯粹的力量;生活不易,但你流泪过后微笑的样子,总是闪闪发光。何幸福@赵丽颖♥#肖战[超话
  • [心][圣诞帽][doge]团建到凌晨我开车把他们送回家以后,一个人开着车,看着白天热闹的小城陷入一片黑暗,心里很坦然,想着其实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人摸黑前进,心
  • 尤尼泰(北京)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合伙人朱春增从实务角度建议甲公司,充分准备相关资料,以证明其分配方案具有合理商业目的。(三)来源:中国税务报作者:阚歆旸充分准
  • 这种联谊模式与一对一相亲相比其实也有优点,起码免去了男生等待与期盼的折磨:在相亲模式中,见面的话男的一般要早到,在等待这段时间里他们往往会不安的扫视每一个进入餐
  • #隐入尘烟# 他一辈子没吃过几个鸡蛋 但因为农药太苦了他吃了一个贵英的鸡蛋我很少看这种题材的电影 因为每一部都会让我哭的死去活来的 从一无所有到圆满幸福就差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