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一相无相分第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啊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庄严净土分第十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德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稀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何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稀有,世尊!佛说如来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稀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稀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稀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如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 三宝歌 》
浅释
对佛法僧
三宝的礼赞

大家都很熟悉
《 三宝歌 》,

佛教界重大法事活动都是在
《 三宝歌 》声中拉开帷幕。

唱《 三宝歌 》
能建立我们对三宝的神圣信心。

这首歌里浓缩了佛教很多内容,
是对佛教信仰的总核心 ——

“ 皈依三宝 ”
内容的概括。

词作者太虚大师是近代佛教界泰斗,
民国年间佛教革新运动的倡导者,
一生为佛教改革贡献了非常大的力量。

曲作者弘一大师是一位近代的高僧,
在早年历尽尘世间的繁华之后,
放下一切出家。

其时,
他在世间的书法、
音乐、
戏剧方面都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

出家以后,
在佛教的行持上又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是一位旷世奇才。

《 三宝歌 》
用了三段歌词
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礼赞。

第一段是赞扬
“ 佛宝 ”。

“ 佛 ”梵文称为
“ 佛陀 ”,

歌词里是
“ 佛陀耶 ”,

“ 耶 ”
是梵文和巴利文的尾音。

“ 佛 ”
是觉悟的意思,

有三个特点 :
第一要
“ 自觉 ”,

就是自身明白、
洞悉宇宙人生的真理;

第二是
“ 觉他 ”,

像菩萨,
不仅自觉,
还能令众生觉悟;

第三是
“ 觉行圆满 ”,

就是说佛所修的觉悟之行,
对宇宙人生的洞彻,

达到了彻底、
究竟的境界。

第二是
“ 法宝 ”。

“ 法 ”
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理。

内容很广,
“ 二谛总持 ”、
“ 三学增上 ”,

都是法的内容。

一般来讲,
菩萨行的六度,

乃至八万四千种对治烦恼的法门,
都称为法,

因为只有彻见宇宙、
人生的真相之后,

才能知道心中所呈现的烦恼是什么,
然后再运用方法来对治它们。

所以,
法从认识的角度来说,
就是真理;

从修行的角度来说,

就是对治、
解脱烦恼的方法。

第三是颂扬
“ 僧宝 ”。

梵文的
“ 僧 ”叫
“ 僧伽 ”

( 念qié,
不是念jiā ),

是“ 和合众 ”的意思,
指依照佛陀的教法修行的出家众的教团,
主要专指出家人。

这个“ 宝 ”字就有无量的意思了。

我记得自己在武汉宝通寺皈依的时候,
道根老和尚给大家说皈依,

他说《 瑜伽焰口 》里
有一段对三宝的赞叹 :

“ 夫三宝者,
千生罕遇,
万劫难逢。

皈依者,
福增无量。

礼念者,
罪灭河沙。

譬如灵丹之妙药,
疗百病以蠲除 …… ”

《 法华经 》里
有个比喻
“ 盲龟遇浮木孔 ” :

一只瞎眼的乌龟在茫茫的大海里,
五百年才能浮到水面伸头呼吸一下,
结果一伸头正好遇到从海上漂过来的一段木头;

木头上有一个洞,
乌龟一伸脑袋,
正好伸到洞里去了,

你想想这个概率是多少,
就知道多么多么难。

世界上宗教信众最多的并不是佛教。

信佛教的人非常少,
信佛念佛的人在佛教里被称为
“ 人中芬陀利花 ”,

在《 观经 》里边讲 :

“ 若念佛者,
当知此人,
是人中芬陀利花。”

芬陀利花,
梵语是白莲花的意思,
象征着念佛人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

能够遇到佛法就是得到了无量的佛的无价珍宝,

因此,
《 三宝歌 》唱的时候,
不光要有对三宝的恭敬,

还要有富足感 :

我是一个拥有世界上最珍贵珍宝的人,
我是人中的芬陀利花,
我是佛亲自授记的,
我们大家将来必定成佛!

第一段对佛宝的赞叹 :

“ 人天长夜,
宇宙黮黯,

谁启以光明?

三界火宅,
众苦煎迫,

谁济以安宁?

大悲大智大雄力,
南无佛陀耶!

昭朗万有,
衽席群生,
功德莫能名。

今乃知,
唯此是真正归依处。

尽形寿,
献身命,
信受勤奉行!”

“ 人天长夜 ”,
以“ 人天 ”
概括六道——

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

“ 人天长夜 ”
实际上说的是众生长夜,
不是单纯地说人天,

是说所有的众生在生死的流转里面没有解脱的机会,

就像在漫漫的长夜里看不到光明。

“ 宇宙黮黯 ”,
宇宙,
是我们众生所生活的世界。

“ 黮 ”
念dǎn音,

比喻黑暗、
蒙昧。

“ 黮黯 ”,
是说众生因为心中有烦恼,

所以眼睛是蒙蔽的,
看一切都是黑暗的。

“ 谁启以光明 ”,
在人天长夜和宇宙黮黯这样的状态之下,

谁能够开启令我们解脱的光明呢?

“ 三界火宅,
众苦煎迫 ”,

“ 三界 ”,
指的是欲界、
色界、
无色界,

我们生活的娑婆世界称为欲界,
色界就是一些天人。

这是从众生的精神状态来分的。

欲界看重物质,
有很多的爱欲;

色界的天人,
已经断掉了爱欲,
但是还有物质形象,
有天人的色身;

到了无色界,
众生只有精神状态,
连形象都没有了。

普通众生轮回六道都不出这三界的范围。

“ 火宅 ”,
也是《 法华经 》的一个比喻,
比喻四面火起的房子。

这个火,
既有外在的火,

就是世间不安、
国土危脆、
各种各样的灾难和一些不吉祥的事;

同时内心也有无数的烦恼在煎熬我们。

所以,
内外交困,
就好像生活在已经着火的房子里。

“ 众苦煎迫 ”,

有很多苦在煎熬、
逼迫我们。

众苦,
佛教一般讲八苦 :

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

“ 谁济以安宁 ”,

谁能够给我们安宁呢?

这是第二问。

第一是谁给我们光明,
第二是谁能给我们救济。

接着答案说,
佛能指给我们光明,
给我们救济。

“ 大悲大智大雄力 ”,

这三个“ 大 ”
概括了佛的功德。

“ 大悲 ”,
悲是慈悲,
不恼害众生,
不忍众生受苦。

慈能与乐,
悲能拔苦,

给予众生快乐,
解脱众生的苦难,
就叫慈悲。

我们普通人讲慈悲,
可能因为对象是我的亲人,
是我的同修,
是我认识的人等等,
会有条件。

但是像观音菩萨,
是“ 无缘大慈,
同体大悲 ”,

没有条件,
不分彼此。

“ 大智 ”就是
“ 般若 ”。

这个般若智慧不是世间人所理解的那种聪明或者学识。

大家知道
“ 六度 ” ——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
般若
( 智慧 )。

只有有了般若的时候,

前边的布施、
持戒等才能称为波罗蜜。

波罗蜜是什么?

到彼岸,
能够引导我们渡过生死的河流,
从生死轮回的此岸达到涅槃解脱的彼岸。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这些跟其他的宗教是共通的,

但是
“ 般若 ”
是不共的,

只有具足
“ 般若波罗蜜 ”,

前面五度才能够把我们引向解脱的彼岸,
所以佛教里说,
六度中如果缺了般若波罗蜜,

前面的五度就像盲人一样 ——
“ 五度如盲,
般若如眼 ”,
没有般若波罗蜜没办法达到解脱。

“ 大雄力 ”,
大雄指伟大的英雄。

《 华严经 》里说,

“ 如来智慧不思议,
悉知一切众生心,
能以种种方便力,
灭彼群迷无量苦。

大雄善巧难测量,
凡有所作无空过,
必使众生诸苦灭,
栴檀林神能悟此。”

“ 大雄善巧 ”
就是形容有佛无与伦比的力量,
能够降服一切世间的邪恶势力。

“ 南无佛陀耶 ”,
“ 南无 ”
就是皈依、
顶礼。

皈依是入佛法门的第一步,
所以很重要。

皈依三宝,
身心就能够得到安宁、
解脱,

这是皈依三宝的威德之力。

在《 俱舍论 》里就说,

皈依以何为义呢?

救济为义,
救济众生是三宝的含义,
皈依三宝能够解脱众生的一切苦恼。

“ 昭朗万有,
衽席群生,
功德莫能名 ”,

是对佛陀功德的赞扬。

前面是发问,
总说佛有三种德行 ——
“ 大智大悲大雄力 ”,

然后表示自己对佛的皈命,

接下来是对佛的赞叹、
赞礼。

“ 昭朗万有 ”,
佛陀的智慧光明能够照耀一切。

这一句跟前面
“ 人天长夜,
宇宙黮黯 ”
是相对应的。

“ 衽席群生 ”,
“ 衽 ”
是衣襟,

“ 席 ”
是卧席

( 古人一般在地上铺席子 ),

“ 衽席群生 ”
是从我们古代的一个词
“ 衽席侍子 ”
化运过来的

( 这个词是说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
用衣襟将他包裹起来安置在床上,
好好地照顾 );

用母爱来形容佛陀对众生的关爱,
是说他用大慈悲来衽席群生,
使众生得到平安。

“ 今乃知,
唯此是真正归依处”,
是说我现在才明白,

只有佛才是我们真正要皈依、
能够皈依的地方。

“ 尽形寿,
献身命,
信受勤奉行 ”,

这告诉我们皈依不是暂时的,
它给我们确定了一个期限 ——
尽形寿。

我们只要还活着,
就不能放弃对三宝的皈依。

这里
“ 信 ”
是第一步,
信仰;

“ 受 ”
是接受佛陀的教法;

然后还要
“ 奉行 ”,

勤快地、
尊敬地照着去做。

“ 奉 ”,
是双手把它托起来,
表示尊重。

这句讲的是对三宝修学的层次。

第二段对法宝的赞叹 :

“ 二谛总持,
三学增上,
恢恢法界身;

净德既圆 ,
染患斯寂,
荡荡涅槃城!

众缘性空唯识现,
南无达摩耶!

理无不彰,
蔽无不解,
焕乎其大明。

今乃知,
唯此是真正归依处。

尽形寿,
献身命,
信受勤奉行!”

“ 二谛总持 ”,
谛就是真理,

二谛指真、
俗二谛。

佛教讲一切事物,

一般都用真、
俗来概括。

什么叫真谛?

佛陀能够证得的真理,
超越了世间的虚妄,
证得了真实,
叫真谛;

俗谛是我们所见到的世间的现象,
是虚幻的。

真、俗都是真理,

俗谛也是真理,
只不过凡夫迷于俗谛,
不能认识真谛;

菩萨真、
俗两谛都看得明白,

所以缘起不碍性空,
性空不碍缘起,

菩萨认识事物是从真、
俗两个方面。

“ 总持 ”,
就是涵盖一切法,
包含无量的含义。

佛法是以真、
俗二谛来总摄一切。

“ 三学增上 ”,

三学就是戒、定、慧 :

戒律防非止恶,
禅定使我们专心一处,
精神不散乱,
才能够开发智慧;

增上就是加强力量。

戒、定、慧能够在解脱道上助我们一臂之力,

使我们得到解脱。

“ 二谛总持,
三学增上 ”,

二谛是讲缘起性空、
真空妙有的关系,

三学是指修学的内容,
前面是认识论,
后面是实践论。

“ 恢恢法界身 ”,
“ 恢恢 ”,
广阔广大;

整个宇宙的存在都叫法界。

佛的法身是遍一切处的,
它和法界是等量的,

所以叫做法界身,
也称为法身。

恢恢法界身,
就是宽阔广大的法身。

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灭罪经
隋天竺三藏法师阇那崛多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菩萨大众一万二千人俱。阿逸多菩萨为首。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言。弥勒东方去此佛刹有十不可说诸佛刹亿百千微尘等。过诸佛刹有一佛土。名曰解脱主世界。彼世界内有一佛。名曰虚空功德清净微尘等目端正功德相光明华波头摩琉璃光宝体香最上香供养讫种种庄严顶髻无量无边日月光明愿力庄严变化庄严法界出生无障碍王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现在随心欲行逍遥在处说法。若善男子善女人。犯四重五逆诽谤三宝。及犯四波罗夷。是人罪重假使如阎浮履地变为微尘。一一微尘成于一劫。是人有若干劫罪。称是一佛名号礼一拜者。悉得灭除。况复昼夜受持读诵忆念不忘者。是人功德不可思议而彼佛世界中有菩萨名无比。无障碍王如来授彼菩萨记。当得成佛。号豪相日月光明焰宝莲华坚如金刚身、毗卢遮那无障碍眼、圆满十方放光照一切佛刹相王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彼东方复有佛。名曰一切庄严无垢光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亦应当称彼佛名亦修恭敬。亦须称其名号。亦须心念彼佛名号。
  南方有佛。名曰辩才璎珞思念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亦应当称彼佛名亦修恭敬。亦须称其名号。亦须心念彼佛名号。
  西方有佛。名曰无垢月相王名称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亦应当称彼佛名亦修恭敬。亦须称其名号。亦须心念彼佛名号。
  北方有佛。名曰华庄严作光明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亦应当称彼佛名亦修恭敬。亦须称其名号。亦须心念彼佛名号。
  东南方有佛。名曰作灯明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亦应当称彼佛名亦修恭敬。亦须称其名号。亦须心念彼佛名号。
  西南方有佛。名曰宝上相名称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亦应当称彼佛名亦修恭敬。亦须称其名号。亦须心念彼佛名号。
  西北方有佛。名曰无畏观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亦应当称彼佛名亦修恭敬。亦须称其名号。亦须心念彼佛名号。
  东北方有佛。名曰无畏无怯毛孔不竖名称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亦应当称彼佛名亦修恭敬。亦须称其名号。亦须心念彼佛名号。
  下方有佛。名曰师子奋迅根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亦应当称彼佛名亦修恭敬。亦须称其名号。亦须心念彼佛名号。
  上方有佛。名曰金光威王相似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亦应当称彼佛名亦修恭敬。亦须称其名号。亦须心念彼佛名号。
  尔时佛告弥勒。若有正信善男子正信善女人。称此十二诸佛名号之时。经于十日当修忏悔一切诸罪。一切众生所有功德皆随喜。劝请一切诸佛久住于世。以诸善根回向法界。是时即得灭一切诸罪。得净一切业障。即得具足成就庄严一切佛土。成就具足无畏。复得具足庄严身相。复得具足菩萨眷属围绕。复得具足无量陀罗尼。复得具足无量三昧。复得具足如意佛刹庄严。亦得具足无量善知识。速得成就如上所说不增不减。在于烦恼中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得端正可喜果报。亦得财宝充足。常生大姓豪族种姓之家。身相具足亦得善和眷属围绕。尔时世尊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有善男子  若善女人等
  受持此佛名  生生世世中
  得他人爱敬  光明威力大
  生处为人尊  于后得成佛
  佛复告弥勒。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当受持此佛名者。亦须诵此陀罗尼咒。
  多绖他(一)阿仚(二)摩企(三)三曼多目企(四)燥帝育羯帝(五)尼陆帝(六)尼陆帝钵脾(七)三摩余只(八)质多毗跋帝(九)阿企(十)摩企(十一)摩陀祢(十二)毗拔帝(十三)三漫多求祢(十四)萨底耶罗弥(十五)育吉帝(十六)钵育吉帝(十七)醯利弥利摩私隶(十八)阿喃迷(十九)遮迷(二十)頞质智(二十一)末质智(二十二)步支(二十三)阿罗醯(二十四)婆休眵(二十五)遮逾伽罗醯(二十六)醯摩婆帝(二十七)殊帝摩帝(二十八)达摩真帝(二十九)周多朋枳(三十)阿毗差脾(三十一)阿罗陀婆叉弥(三十二)娑揵陀毗拔帝(三十三)那摩萨婆(三十四)佛陀菩提萨多脾毗耶(三十五)悉田妒漫带波陀(三十六)佛陀提瑟帝多(三十七)
  尔时世尊说是咒已重说偈言。
  受持此咒者  得值六十亿
  现在十方佛  常忆念是人
  一切受生处  常遇善知识
  心欲所愿者  一切皆吉祥
  诵此陀罗尼  常生诸佛前
  微妙莲华上  化生不受胎
  正念正行意  增长智慧等
  一闻悉总持  所闻不忘失
  受持此咒者  获得如是福
  诵此佛名者  彼人所生处
  远离诸恶道  速得生善处
  得陀罗尼定  最妙最胜处
  受持不忘失  乃至于菩提
  皆由诸佛名  及以陀罗尼
  若人施七宝  满千万亿刹
  受持此佛名  福报过于彼
  行于菩提行  恒常识宿命
  远离诸众难  即得自在处
  常生有佛刹  值佛闻正法
  得于信行心  得是信心已
  常即供养佛  值佛闻法已
  心生大欢喜  得见诸佛已
  持妙供养具  供养于诸佛
  受持佛名者  千万诸亿劫
  舍离生死罪  速成于佛道
  若人能至心  七日诵佛名
  得于清净眼  能见无量佛
  能持此佛名  即得无量福
  是人所生处  天人常恭敬
  若人持佛名  千万亿劫中
  不被他毁辱  一切世界中
  名闻悉流布  若人持佛名
  千万亿劫中  天人常供养
  无有毁之者  速得成佛道
  若人持佛名  不生怯弱心
  智慧无谄曲  常在诸佛前
  若人持佛名  彼人所生处
  天龙诸夜叉  乾闼紧那罗
  修罗迦楼罗  及摩睺罗伽
  人与非人等  常供养是人
  若人持佛名  世世所生处
  常生富贵家  丈夫相具足
  无有悭妒心  猛健好布施
  身体诸毛孔  常出诸妙香
  口中诸齿间  复出氛氲香
  天赤栴檀香  及诸余香气
  千万亿劫中  常香无断绝
  世世所生处  其声如梵天
  亦如迦陵频  命命等诸鸟
  持法王名者  其福亦如是
  若人持佛名  七宝华中生
  其华千亿叶  威光相具足
  若人持佛名  父母诸眷属
  和颜无诤讼  永不生别离
  若有诸女人  受持此经者
  舍离女人形  转生智男身
  得男子身已  即成于菩提
  转无上法 轮 随意入涅槃
  若人持佛名  刀杖不能害
  水火不焚漂  县官不能杀
  若人持佛名  众魔及波旬
  行住坐卧处  不能得其便
  若人持佛名  世世所生处
  身通游虚空  能至无边刹
  面睹于诸佛  能问甚深义
  彼等无量佛  即知其心意
  为说微妙法  授彼菩提记
  得闻授记已  心生大欢喜
  即于诸佛教  决定无有疑
  彼诸佛世尊  所说甚深法
  其人闻法已  受持永不失
  于后得成就  六度及诸地
  无畏诸力等  众相及诸好
  佛刹及众生  任意随所取
  生于彼刹中  速能成正觉
  转无上法 轮  随意入涅槃
  若有善男子  及善女人等
  受持此经者  如上说功德
  若持此经者  谨慎莫放逸
  闻如前福业  若满于一劫
  若减于一劫  常须勤读诵
  不生懈怠心  我敕有如是
  此等诸佛者  常住功德藏
  虚空云中王  常住于彼处
  若人闻佛名  一劫减一劫
  闻已生敬心  彼是最健人
  亦是大智慧  亦是人中最
  亦是健丈夫  于世大名闻
  是故我今言  弥勒当听我
  有大智慧人  巧解方便者
  常勤不放逸  恒近善知识
  得闻此经典  后趣菩提道
  佛说此经已。弥勒菩萨摩诃萨。及诸菩萨众大比丘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其实都是很小的事情 但今天特别开心第一是臭蛋终于去医院检查了 片子没问题我就放心了 不然以后再也不为他担心了 哼第二是我都忘记了爸爸的生日臭蛋还记得 早上见到爸
  • ”盛世芍花董事长赵文双说,“目前,我们公司可年产芍药鲜切花800余万枝,经过降温、分拣、清洗花蜜等环节后,通过空运或者冷链物流发往全国各地。  构建县乡村三级电
  • :我也不知道…我们可以一起打开它吗?……西咯ㅋㅋㅋㅋ之前我们只是在群里说过…:我让他们更新一下:能够一起直播:ㅋㅋㅋㅋㅋ:我不是weverse king嘛ㅋ我试
  •       祖母到了地府,阎罗王便判她:妳既然这样宠爱孙儿,还是回去做他的妻子,好照顾他。这围了五尺桌的十几号人,不也都谈着八卦装着傻,没谁掏出腰包说今晚不回家
  • 他的精力集中、专注,在身旁风暴肆虐时仍继续工作......详情请点击:从古至今,人类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总是伴随着人类思想的进步,从最原始的胜利靠力量和凶狠,慢慢
  • #这里是江西# 【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公示,江西省玉山县入选[给力]】6月19日,中央依法治国办发布了《关于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
  • 2.投稿作品必须按照标准格式提交准确、简明的图片说明,格式为:“作品标题+单位+作者+手机型号+其它说明性描述”例如:“作品标题:晨曦;单位:宣传部;作者:李某
  • 麻烦啦) 开豪车“炸街”的90后团伙:没有正当工作,在网吧洗钱数额巨大#开豪车炸街的90后团伙##洗米华案涉及金额高达6800亿# 没有正当工作,父母在家务农,
  • 把Q5L卖了,底盘都是沥青阻尼,座椅也不是nappa皮有异味,TVOC超标,国企一汽采购链不会考虑环保,只考虑回扣,包括复星号的列车一样不环保。二手车水太深,不
  • 你所做的一切事情在潜意识中都会是为了自己感官的舒适而服务,也就是说,你做的很多事情的动机和目标都是指向“内”的。对于敏感的、顿悟阈值低的人而言,培养定力的难度在
  • #都可以来问#广州牙齿矫正##广州整牙##澳洲黑鹰试吃官招募##黑鹰试吃官#感谢金主爸爸BlackHawk澳洲黑鹰在千千万万的狗海中金手一指选中了本汪安吉丽娜·
  • 孟子义:但是我上一周录得时候,我瘦了,我自己都心疼自己,天呐怎么瘦成这样了,然后我准备了很多露脐装,结果在最后穿上的时候,我自己都觉得心情很差!不过即便如此,在
  • 人不勤快财不富,马无夜草膘不肥;少年要稳老要狂,人生在世并不长;出门在外心别横,寄人篱下少说话。[泪][泪][泪]朋友都去上学了……:@想拍照的小坤啊_ #摄
  • 可是有些男人就喜欢双标,明明自己不努力,却要求女人勤勤恳恳。拒绝双标如果说生孩子带孩子是女人的本分,那么挣钱养家是不是男人的理所应当?
  •   文 博  出土睡虎地秦简等36件一级文物,是考古工作者常去的“文物大县”  退休后的陈抗生依然放不下云梦。不久后,从北京赶来的文物专家辨认出:战国七雄到秦国
  • 好久没有写文章了,这几日又重温了《周生如故》《一生一世》就想写点什么,这剧看得人眼里噙着泪,内心却十分平静,好像这一生一眼能望到尽头,好像和他就算过了一辈子也还
  • ”弯身给她一个亲亲 我听见了她呼噜呼噜 然后又说了遍“在这里陪妈咪好吗”她轻轻地摇尾巴 就在我脚边趴下了.现在蹲在门口等我洗澡了~小可爱第一次来到了幼儿园,很兴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阳光信用# 善良是一种修养,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要想得到别人的爱,首先要学会爱别人,一个善良的人一定是温
  • 王俊凯23岁生日快乐经济发展的规律,它既不是永远越来越好,也不会越来越差,它更像是四季更迭的规律,就像夏天和冬天,它是周期变化,互为因果。愿你历经岁月却笑颜如初
  • 恭录自《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一〇七集)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