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作者:洞见·GW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痛苦的根源是什么?

有个高赞回答是: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遭受两支箭的攻击:

一支是外界射向你的,另一支是自己射向自己的。

但真正伤害你最深的,是后者。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但那些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都是自找的。

就像卢梭说的:“我们的悲伤,我们的忧虑,我们的痛苦,都是由我们自己引起的。”

以下让人痛苦的5大根源,看完你就悟了。

1

欲望太多,不懂知足

苏格拉底曾说:“知足是天然的财富,欲望是人为的贫穷。”

人一旦陷入欲望的深渊当中,痛苦也会随之而来。

巴尔扎克在《驴皮记》中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家道中落的拉斐尔在贫困中自暴自弃,有一次,输光了钱财的他,想要投河自尽。

在投河路上,他意外地得到了一张神奇的驴皮。

它可以满足主人的任何愿望,代价是主人寿命的减损。

起初,抱着怀疑态度的拉斐尔许了一个关于晚宴的愿望。

愿望满足之后,沉浸在惊喜之中的他,根本没在意驴皮的变化。

他随即又许愿想要600万法郎。

这次,拉斐尔成了有钱人,有了豪华的府邸和成群的仆人。

但看着驴皮缩小了一大截的他,这才恐慌起来,陷入了对死亡的恐惧当中。

他拥有财富,却无法享乐;不敢接触女人,怕消耗折损自己。

当真爱来临的时候,驴皮却只剩下一片树叶的大小。

他不得不抛弃爱人,放弃幸福,躲进了乡村。

当爱人溜进他的房间,无法拒绝情欲诱惑的他,生命也跟着驴皮一起终结。

其实,在作家巴尔扎克看来,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一张这样的“驴皮”。

想要的越多,就越容易被欲望淹没,终究,痛苦会随着欲望一同喷涌而出。

爱迪生说:

“知足是人在世间最大的幸福。”

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一日不过三餐。

如果你总是学不会满足,那么即便拥有全世界,也依然得不到幸福。

2

高估关系,低估人性

看过这样一句话:

“人生99%的烦恼,来源于你高估了他人对你的在乎。”

成年人的关系总是聚散无常,可能昨天还在推杯换盏的朋友,今天一个转身就形同陌路。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与龙洋一之间的故事,令人感慨万千。

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旅行中,旅馆丢失了12500日元。

学生龙洋一成了大家眼中的头号嫌疑犯。

松子在与他单独谈话后,也在心底悄悄知道了他的罪行。

但身为老师的松子决定帮助学生脱困,便好心掏出自己所有的积蓄,甚至私自挪用了同事的钱,还给了店家。

但对方仍不依不饶,非要逼学生出来道歉。

于是松子索性跪下来说钱是自己拿的。

然而这一幕被教导主任看到了,他不仅大骂松子糊涂,还把事情告诉了校长。

蒙受不白之冤的松子,求助从始至终被她保护的龙洋一。

然而口口声声答应要帮松子洗刷冤情的龙洋一,却当场反咬一口说是松子威胁他来顶罪的。

最终,松子丢了工作,被学校开除,人生也一落千丈。

有读者在看完《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后,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付出越多,越容易受到伤害?”

有个读者评论一针见血: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一定是有回报的,尤其是在感情中。

东野圭吾在《白夜行》中写道:

“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不要太过高估自己和别人的关系,我们的付出不一定能得到理所应当的回应。

不是所有人都会在意我们的善意,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满足我们的期待。

与其寄希望于别人,不如做好自己。

毕竟风雨来临时,自己才是最好的港湾。

3

凡事比较,迷失自我

卡耐基曾经说过:

“生活中的许多烦恼都源于我们盲目和别人攀比,而忘了享受自己的生活。”

人性的一大弱点,就是喜欢拿自己的生活和别人做比较,然后来证明自己的不幸。

几十年前,康奈尔大学教授弗兰克做过这样一个调查:

在美国,一个家庭所需要多大的住房面积呢?

当他的学生还在推测一个家庭有几个孩子,是否需要车库的时候。

他给出的调查结果竟然是:

这主要取决于他们邻居拥有多大面积的住房。

如果他们邻居的住房比较大,那他们就需要盖一个更大的房子来超过自己的邻居。

在当时的美国,人们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但总是体会不到幸福。

因为,他们总拿自己与那些物质条件更好的人相比。

这让我想起了歌德的一句话:

“生活累,一小半源于生存,一大半源于攀比。”

当我们执着于赢过别人,又怎么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呢?

就像两个同时散步看风景的人。

由于步伐不一致,落后的人总想要拼命加速追赶。

前面的人又担心被后面的人超过,也加快了脚步。

于是他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对方身上,再也无暇顾及路边的风景。

人一旦陷入盲目的攀比,就难免错失人生的风景,忘记自己的初心。

攀比是一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竞赛,一旦沉迷进去就很难走出为此奔命的怪圈。

然而生活不是竞赛场,我们也没必要冲入别人的赛道。

找好自己的节奏,走在自己的途中,才能追寻那属于自己的幸福。

4

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在书中写过这样一句话:

那些经常困于不安和焦虑的人,往往有想太多的坏毛病。

人的一大痛苦不是来自于我们遇到的困难,而是我们想象中的困难。

作家洪晃,曾是一名重度拖延症患者。

有一次,她要为自己的工作准备一个PPT。

她在脑海中拟出了PPT的大纲,却又害怕别人听不懂,就开始重新构思。

可她看着电脑屏幕,觉得自己不擅长做这个,迟迟不肯摸键盘。

她越想越焦虑,始终没法输入第一个字。

最终,她的计划只是沦为了一纸空谈。

其实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也总会像她这样,用过度的思虑折磨自己,却迟迟不肯付出实践。

月初的时候想着月中,月中的时候想着月末,月末开始焦虑和后悔,并发誓下个月一定重新做人。

在网上看到过这么一句话:

“计划时踌躇满志,行动时犹豫不决,一切还未开始,已被臆想打败。”

许多时候,令我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过度思索事情所带来的焦虑。

这不仅会消耗掉我们更多的体力和精力,也会瓦解掉我们做事的决心和意志。

生活中,绝大多数的烦恼,不过是自己的胡思乱想;而绝大多数的失败,也都发生在脑海里。

想太多,其实是我们在不断地给计划设限,让思想戴上枷锁。

只有放下心中的顾虑,才能丢掉思想上的包袱,轻装前行。

5

求而不得,不忍放下

在书中看过一个有关马嘉鱼的故事。

这种鱼平时生活在深海,在春夏之际会到浅海产卵。

每到这个时候,就是渔民捕捉的最佳时机。

渔民要捕捉它们的办法也非常简单:

只需要用一张孔眼粗疏的渔网,下端系上铁块,放入水中,由两只小艇拖着,便可拦截鱼群。

外来的游客都很疑惑,渔网的孔眼那么大,并且三面都敞开着,这就想让鱼自投罗网,无异于天方夜谭。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渔民们还是一船接着一船地将马嘉鱼带回港口。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种鱼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认准了一个方向,便一往无前,即使遇到阻碍也不会拐弯或者掉头。

结果一条条马嘉鱼前赴后继,被渔网牢牢卡死。

我们何尝不是深海里的马嘉鱼呢,为了某一个目的,想要得到某样东西,就一根筋往前冲,结果求而不得,反而让自己变得更痛苦。

每个人生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烦恼和遗憾。

小时候,是别人手里的棒棒糖,自己得不到的小玩具。

长大了,是拿不到高薪的工作,是买不起的车子和房子。

生活没有完美,幸福没有满分,既然很多东西没法拥有,又何必苦苦追求。

爱因斯坦说:

“当我还是一个相当早熟的少年的时候,我就已经深切地意识到,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都是毫无价值的。”

很多时候,我们感到不快乐,无非是心中的执念太深。

就像是伸进糖果罐子里的拳头,你越是不忍松开,就越难拔出来。

与其盲目地执着,倒不如清醒地放弃。



伏尔泰曾经说过:

“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

有时候,能打败我们的不是外在的困境,而是痛苦的内心。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生活虽如逆水行舟,但掌舵的一直是我们自己,人的悲喜都由自己决定。

把执念放下,把心态放宽,把日子过好,幸福自然就来了。 https://t.cn/R2WxogK

人为什么痛苦

#情感语录##心情日记##人生感悟#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痛苦的根源是什么?

有个高赞回答是: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遭受两支箭的攻击:

一支是外界射向你的,另一支是自己射向自己的。

但真正伤害你最深的,是后者。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但那些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都是自找的。

就像卢梭说的:“我们的悲伤,我们的忧虑,我们的痛苦,都是由我们自己引起的。”

以下让人痛苦的5大根源,看完你就悟了。

欲望太多,不懂知足

苏格拉底曾说:“知足是天然的财富,欲望是人为的贫穷。”

人一旦陷入欲望的深渊当中,痛苦也会随之而来。

巴尔扎克在《驴皮记》中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家道中落的拉斐尔在贫困中自暴自弃,有一次,输光了钱财的他,想要投河自尽。

在投河路上,他意外地得到了一张神奇的驴皮。

它可以满足主人的任何愿望,代价是主人寿命的减损。

起初,抱着怀疑态度的拉斐尔许了一个关于晚宴的愿望。

愿望满足之后,沉浸在惊喜之中的他,根本没在意驴皮的变化。

他随即又许愿想要600万法郎。

这次,拉斐尔成了有钱人,有了豪华的府邸和成群的仆人。

但看着驴皮缩小了一大截的他,这才恐慌起来,陷入了对死亡的恐惧当中。

他拥有财富,却无法享乐;不敢接触女人,怕消耗折损自己。

当真爱来临的时候,驴皮却只剩下一片树叶的大小。

他不得不抛弃爱人,放弃幸福,躲进了乡村。

当爱人溜进他的房间,无法拒绝情欲诱惑的他,生命也跟着驴皮一起终结。

其实,在作家巴尔扎克看来,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一张这样的“驴皮”。

想要的越多,就越容易被欲望淹没,终究,痛苦会随着欲望一同喷涌而出。

爱迪生说:

“知足是人在世间最大的幸福。”

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一日不过三餐。

如果你总是学不会满足,那么即便拥有全世界,也依然得不到幸福。

高估关系,低估人性

看过这样一句话:

“人生99%的烦恼,来源于你高估了他人对你的在乎。”

成年人的关系总是聚散无常,可能昨天还在推杯换盏的朋友,今天一个转身就形同陌路。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与龙洋一之间的故事,令人感慨万千。

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旅行中,旅馆丢失了12500日元。

学生龙洋一成了大家眼中的头号嫌疑犯。

松子在与他单独谈话后,也在心底悄悄知道了他的罪行。

但身为老师的松子决定帮助学生脱困,便好心掏出自己所有的积蓄,甚至私自挪用了同事的钱,还给了店家。

但对方仍不依不饶,非要逼学生出来道歉。

于是松子索性跪下来说钱是自己拿的。

然而这一幕被教导主任看到了,他不仅大骂松子糊涂,还把事情告诉了校长。

蒙受不白之冤的松子,求助从始至终被她保护的龙洋一。

然而口口声声答应要帮松子洗刷冤情的龙洋一,却当场反咬一口说是松子威胁他来顶罪的。

最终,松子丢了工作,被学校开除,人生也一落千丈。

有读者在看完《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后,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付出越多,越容易受到伤害?”

有个读者评论一针见血: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一定是有回报的,尤其是在感情中。

东野圭吾在《白夜行》中写道:

“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不要太过高估自己和别人的关系,我们的付出不一定能得到理所应当的回应。

不是所有人都会在意我们的善意,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满足我们的期待。

与其寄希望于别人,不如做好自己。

毕竟风雨来临时,自己才是最好的港湾。

凡事比较,迷失自我

卡耐基曾经说过:

“生活中的许多烦恼都源于我们盲目和别人攀比,而忘了享受自己的生活。”

人性的一大弱点,就是喜欢拿自己的生活和别人做比较,然后来证明自己的不幸。

几十年前,康奈尔大学教授弗兰克做过这样一个调查:

在美国,一个家庭所需要多大的住房面积呢?

当他的学生还在推测一个家庭有几个孩子,是否需要车库的时候。

他给出的调查结果竟然是:

这主要取决于他们邻居拥有多大面积的住房。

如果他们邻居的住房比较大,那他们就需要盖一个更大的房子来超过自己的邻居。

在当时的美国,人们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但总是体会不到幸福。

因为,他们总拿自己与那些物质条件更好的人相比。

这让我想起了歌德的一句话:

“生活累,一小半源于生存,一大半源于攀比。”

当我们执着于赢过别人,又怎么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呢?

就像两个同时散步看风景的人。

由于步伐不一致,落后的人总想要拼命加速追赶。

前面的人又担心被后面的人超过,也加快了脚步。

于是他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对方身上,再也无暇顾及路边的风景。

人一旦陷入盲目的攀比,就难免错失人生的风景,忘记自己的初心。

攀比是一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竞赛,一旦沉迷进去就很难走出为此奔命的怪圈。

然而生活不是竞赛场,我们也没必要冲入别人的赛道。

找好自己的节奏,走在自己的途中,才能追寻那属于自己的幸福。

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在书中写过这样一句话:

那些经常困于不安和焦虑的人,往往有想太多的坏毛病。

人的一大痛苦不是来自于我们遇到的困难,而是我们想象中的困难。

作家洪晃,曾是一名重度拖延症患者。

有一次,她要为自己的工作准备一个PPT。

她在脑海中拟出了PPT的大纲,却又害怕别人听不懂,就开始重新构思。

可她看着电脑屏幕,觉得自己不擅长做这个,迟迟不肯摸键盘。

她越想越焦虑,始终没法输入第一个字。

最终,她的计划只是沦为了一纸空谈。

其实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也总会像她这样,用过度的思虑折磨自己,却迟迟不肯付出实践。

月初的时候想着月中,月中的时候想着月末,月末开始焦虑和后悔,并发誓下个月一定重新做人。

在网上看到过这么一句话:

“计划时踌躇满志,行动时犹豫不决,一切还未开始,已被臆想打败。”

许多时候,令我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过度思索事情所带来的焦虑。

这不仅会消耗掉我们更多的体力和精力,也会瓦解掉我们做事的决心和意志。

生活中,绝大多数的烦恼,不过是自己的胡思乱想;而绝大多数的失败,也都发生在脑海里。

想太多,其实是我们在不断地给计划设限,让思想戴上枷锁。

只有放下心中的顾虑,才能丢掉思想上的包袱,轻装前行。

求而不得,不忍放下

在书中看过一个有关马嘉鱼的故事。

这种鱼平时生活在深海,在春夏之际会到浅海产卵。

每到这个时候,就是渔民捕捉的最佳时机。

渔民要捕捉它们的办法也非常简单:

只需要用一张孔眼粗疏的渔网,下端系上铁块,放入水中,由两只小艇拖着,便可拦截鱼群。

外来的游客都很疑惑,渔网的孔眼那么大,并且三面都敞开着,这就想让鱼自投罗网,无异于天方夜谭。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渔民们还是一船接着一船地将马嘉鱼带回港口。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种鱼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认准了一个方向,便一往无前,即使遇到阻碍也不会拐弯或者掉头。

结果一条条马嘉鱼前赴后继,被渔网牢牢卡死。

我们何尝不是深海里的马嘉鱼呢,为了某一个目的,想要得到某样东西,就一根筋往前冲,结果求而不得,反而让自己变得更痛苦。

每个人生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烦恼和遗憾。

小时候,是别人手里的棒棒糖,自己得不到的小玩具。

长大了,是拿不到高薪的工作,是买不起的车子和房子。

生活没有完美,幸福没有满分,既然很多东西没法拥有,又何必苦苦追求。

爱因斯坦说:

“当我还是一个相当早熟的少年的时候,我就已经深切地意识到,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都是毫无价值的。”

很多时候,我们感到不快乐,无非是心中的执念太深。

就像是伸进糖果罐子里的拳头,你越是不忍松开,就越难拔出来。

与其盲目地执着,倒不如清醒地放弃。

伏尔泰曾经说过:

“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

有时候,能打败我们的不是外在的困境,而是痛苦的内心。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生活虽如逆水行舟,但掌舵的一直是我们自己,人的悲喜都由自己决定。

把执念放下,把心态放宽,把日子过好,幸福自然就来了。

点个在看,直面痛苦的根源,觉醒成更好的自己。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痛苦的根源是什么?

有个高赞回答是: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遭受两支箭的攻击:

一支是外界射向你的,另一支是自己射向自己的。

但真正伤害你最深的,是后者。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但那些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都是自找的。

就像卢梭说的:“我们的悲伤,我们的忧虑,我们的痛苦,都是由我们自己引起的。”

以下让人痛苦的5大根源,看完你就悟了。

欲望太多,不懂知足

苏格拉底曾说:“知足是天然的财富,欲望是人为的贫穷。”

人一旦陷入欲望的深渊当中,痛苦也会随之而来。

巴尔扎克在《驴皮记》中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家道中落的拉斐尔在贫困中自暴自弃,有一次,输光了钱财的他,想要投河自尽。

在投河路上,他意外地得到了一张神奇的驴皮。

它可以满足主人的任何愿望,代价是主人寿命的减损。

起初,抱着怀疑态度的拉斐尔许了一个关于晚宴的愿望。

愿望满足之后,沉浸在惊喜之中的他,根本没在意驴皮的变化。

他随即又许愿想要600万法郎。

这次,拉斐尔成了有钱人,有了豪华的府邸和成群的仆人。

但看着驴皮缩小了一大截的他,这才恐慌起来,陷入了对死亡的恐惧当中。

他拥有财富,却无法享乐;不敢接触女人,怕消耗折损自己。

当真爱来临的时候,驴皮却只剩下一片树叶的大小。

他不得不抛弃爱人,放弃幸福,躲进了乡村。

当爱人溜进他的房间,无法拒绝情欲诱惑的他,生命也跟着驴皮一起终结。

其实,在作家巴尔扎克看来,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一张这样的“驴皮”。

想要的越多,就越容易被欲望淹没,终究,痛苦会随着欲望一同喷涌而出。

爱迪生说:

“知足是人在世间最大的幸福。”

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一日不过三餐。

如果你总是学不会满足,那么即便拥有全世界,也依然得不到幸福。

高估关系,低估人性

看过这样一句话:

“人生99%的烦恼,来源于你高估了他人对你的在乎。”

成年人的关系总是聚散无常,可能昨天还在推杯换盏的朋友,今天一个转身就形同陌路。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与龙洋一之间的故事,令人感慨万千。

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旅行中,旅馆丢失了12500日元。

学生龙洋一成了大家眼中的头号嫌疑犯。

松子在与他单独谈话后,也在心底悄悄知道了他的罪行。

但身为老师的松子决定帮助学生脱困,便好心掏出自己所有的积蓄,甚至私自挪用了同事的钱,还给了店家。

但对方仍不依不饶,非要逼学生出来道歉。

于是松子索性跪下来说钱是自己拿的。

然而这一幕被教导主任看到了,他不仅大骂松子糊涂,还把事情告诉了校长。

蒙受不白之冤的松子,求助从始至终被她保护的龙洋一。

然而口口声声答应要帮松子洗刷冤情的龙洋一,却当场反咬一口说是松子威胁他来顶罪的。

最终,松子丢了工作,被学校开除,人生也一落千丈。

有读者在看完《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后,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付出越多,越容易受到伤害?”

有个读者评论一针见血: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一定是有回报的,尤其是在感情中。

东野圭吾在《白夜行》中写道:

“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不要太过高估自己和别人的关系,我们的付出不一定能得到理所应当的回应。

不是所有人都会在意我们的善意,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满足我们的期待。

与其寄希望于别人,不如做好自己。

毕竟风雨来临时,自己才是最好的港湾。

凡事比较,迷失自我

卡耐基曾经说过:

“生活中的许多烦恼都源于我们盲目和别人攀比,而忘了享受自己的生活。”

人性的一大弱点,就是喜欢拿自己的生活和别人做比较,然后来证明自己的不幸。

几十年前,康奈尔大学教授弗兰克做过这样一个调查:

在美国,一个家庭所需要多大的住房面积呢?

当他的学生还在推测一个家庭有几个孩子,是否需要车库的时候。

他给出的调查结果竟然是:

这主要取决于他们邻居拥有多大面积的住房。

如果他们邻居的住房比较大,那他们就需要盖一个更大的房子来超过自己的邻居。

在当时的美国,人们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但总是体会不到幸福。

因为,他们总拿自己与那些物质条件更好的人相比。

这让我想起了歌德的一句话:

“生活累,一小半源于生存,一大半源于攀比。”

当我们执着于赢过别人,又怎么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呢?

就像两个同时散步看风景的人。

由于步伐不一致,落后的人总想要拼命加速追赶。

前面的人又担心被后面的人超过,也加快了脚步。

于是他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对方身上,再也无暇顾及路边的风景。

人一旦陷入盲目的攀比,就难免错失人生的风景,忘记自己的初心。

攀比是一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竞赛,一旦沉迷进去就很难走出为此奔命的怪圈。

然而生活不是竞赛场,我们也没必要冲入别人的赛道。

找好自己的节奏,走在自己的途中,才能追寻那属于自己的幸福。

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在书中写过这样一句话:

那些经常困于不安和焦虑的人,往往有想太多的坏毛病。

人的一大痛苦不是来自于我们遇到的困难,而是我们想象中的困难。

作家洪晃,曾是一名重度拖延症患者。

有一次,她要为自己的工作准备一个PPT。

她在脑海中拟出了PPT的大纲,却又害怕别人听不懂,就开始重新构思。

可她看着电脑屏幕,觉得自己不擅长做这个,迟迟不肯摸键盘。

她越想越焦虑,始终没法输入第一个字。

最终,她的计划只是沦为了一纸空谈。

其实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也总会像她这样,用过度的思虑折磨自己,却迟迟不肯付出实践。

月初的时候想着月中,月中的时候想着月末,月末开始焦虑和后悔,并发誓下个月一定重新做人。

在网上看到过这么一句话:

“计划时踌躇满志,行动时犹豫不决,一切还未开始,已被臆想打败。”

许多时候,令我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过度思索事情所带来的焦虑。

这不仅会消耗掉我们更多的体力和精力,也会瓦解掉我们做事的决心和意志。

生活中,绝大多数的烦恼,不过是自己的胡思乱想;而绝大多数的失败,也都发生在脑海里。

想太多,其实是我们在不断地给计划设限,让思想戴上枷锁。

只有放下心中的顾虑,才能丢掉思想上的包袱,轻装前行。

求而不得,不忍放下

在书中看过一个有关马嘉鱼的故事。

这种鱼平时生活在深海,在春夏之际会到浅海产卵。

每到这个时候,就是渔民捕捉的最佳时机。

渔民要捕捉它们的办法也非常简单:

只需要用一张孔眼粗疏的渔网,下端系上铁块,放入水中,由两只小艇拖着,便可拦截鱼群。

外来的游客都很疑惑,渔网的孔眼那么大,并且三面都敞开着,这就想让鱼自投罗网,无异于天方夜谭。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渔民们还是一船接着一船地将马嘉鱼带回港口。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种鱼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认准了一个方向,便一往无前,即使遇到阻碍也不会拐弯或者掉头。

结果一条条马嘉鱼前赴后继,被渔网牢牢卡死。

我们何尝不是深海里的马嘉鱼呢,为了某一个目的,想要得到某样东西,就一根筋往前冲,结果求而不得,反而让自己变得更痛苦。

每个人生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烦恼和遗憾。

小时候,是别人手里的棒棒糖,自己得不到的小玩具。

长大了,是拿不到高薪的工作,是买不起的车子和房子。

生活没有完美,幸福没有满分,既然很多东西没法拥有,又何必苦苦追求。

爱因斯坦说:

“当我还是一个相当早熟的少年的时候,我就已经深切地意识到,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都是毫无价值的。”

很多时候,我们感到不快乐,无非是心中的执念太深。

就像是伸进糖果罐子里的拳头,你越是不忍松开,就越难拔出来。

与其盲目地执着,倒不如清醒地放弃。

伏尔泰曾经说过:

“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

有时候,能打败我们的不是外在的困境,而是痛苦的内心。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生活虽如逆水行舟,但掌舵的一直是我们自己,人的悲喜都由自己决定。

把执念放下,把心态放宽,把日子过好,幸福自然就来了。

直面痛苦的根源,觉醒成更好的自己。

​​​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编译:墨书)‍♀️添可2.0Led首次使用感受:我有云鲸一周两次全屋清洁,但是由于日常厨房和餐厅周边还是需要高频清洁,所以考虑买添可局部重点清洁,所以不是特
  • 山东省青岛市(2个):莱西市第七中学(龙口东路25号)龙口东路18号安居小区。疫情风险等级提醒 截至3月11日23时,全国现有14个高风险地区,193个中风险地
  • 【#跟着大象看生态#:“象爸爸”的一天】2008年11月建成的中国云南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为西双版纳丛林中遭遇困难的野象提供庇护港湾,中心有30多位被称作“
  • 【红黄蓝回应:经初步核实,未发现德勤内部举报内容中所涉相关问题】在德勤正式对举报事件进行回应后,举报文件所提及的红黄蓝(RYB,N)方面2月5日向《每日经济新闻
  • 裴温瑜家庭关系比较复杂,父亲出车祸过世了,跟同母亲一起去国外,后来母亲因思念过度也去世了,他那时候属于是最无助迷茫的时候,想要一了百了,但是在准备玩下跳的那一秒
  • 【6.5日播报】土星逆行 毅力考验期来临 幸运星星:水瓶座、摩羯座、狮子座、巨蟹座卷走点赞,留言【好事成双】领取新的一天好运吧[哈哈][哈哈][哈哈]今日星象:
  • 女主坐在了男主前面,不为什么,只因这个位置光线最好也不会被人看到,能在大家开会的时候自由摸鱼嗑CP。 就像女主会为了不打扰到他而放轻声音,会在散会后提醒他
  • 3:大肠4:小肠5:三角井6:胆囊7:胃道大寨点淤滞,可能会导致气血不足引起头晕headache,insomnia,健忘。这三款1:400的77W星空之前发行过
  • 适合喝酒时发朋友圈的句子1. 我一野马,不谈归途,浪子一枚,何谈余生。—(喝酒时发)4. 敬往事一杯,过去不回头,未来不将就,我干了,你随意。
  • 【南阳市宛城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打造平安乡镇】#高质量发展•南阳更出彩# 初夏,走进宛城区高庙镇,平畴沃野,麦浪滚滚,到处是丰收在望的田园风景;李高路、牛
  • 我们回避向内看的生活,因为一般人总有对自己内心的恐惧,更因为我们认为这不重要,留恋刺激热闹、嘈杂忙碌的生活。现代的文明给了我们无穷多的好处,让我们认识了无限复杂
  • 医院系统里;>14380例在医院医治,比昨天减少315例,第6天减少。>医院和养老院里累计28714例死亡,比昨天增加52例。
  • 4月3日9:00-10:00前往酒仙桥三街坊便民市场购物,13:00前往将台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酸采样点进行核酸检测,13:30骑车返回家中,17:00前往久
  • #和平精英[超话]#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 第一天玩国际服,不咋会玩,就想问一下粉装在国际服很稀有吗?(如果很稀有的话,再次声明,
  • 【3月“小阳春”行情明显 二手交投稳步回升】3月广州二手楼市交投活跃度延续2月中以来的稳步回升态势,数据显示,近半个月广州二手住宅网签成交量为9339套,比上月
  • 上下求索,寻找离散的国宝信息2019年,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贾濯非第一次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看到《魏孝文帝礼佛图》它摆在展厅最显眼的位置,几乎每个来参观的游客都会
  • (但我并没有这么做,果然我还是我)后面分手后,我不得不说,爱情给人带来的改变是最大的。他们看到的就是最真实的我,我宁可好坏都分享让他们有点参与感,而不是有事的时
  • 小叔说,你这个湿疹光用清热解毒的方法是不够的,因为你的毛孔把湿热郁住了,也就是说你的湿热出口被堵死了,堵在了毛孔,所以才会爆发湿疹,一定要宣肺解表,把毛孔打开,
  • p3.最可怜的婴,从小觉得活着就好,平平淡淡才是真,要热爱生活;可老天总是跟他作对,事事不如他愿,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开他,爱到不能爱,苟延残喘活着已经没有意义。又
  • 按喜欢程度来说,政治并没有6分,可能3分,甚至不到,也可能只是一种兴趣,谈不上喜欢,不同于健身的痴迷,却又趋同于健身的钻研。晚上回来比较晚或者想自己做东西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