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家樊正伦访谈(全十二集)(6-7)

谈系列之六

西方人用两只手吃饭,我们中国人用一只手吃饭。筷子给你的时候,叫一双,这叫“道生一”,用的时候必须一分为二,这是“一生二”,“二生三”,什么是“三”?动者为阳,静者为阴,一阴一阳为之道,两根筷子这么一动,什么芹菜、韮菜、花生米……,你全夹捡起来,这就叫“三生万物”。

田 原:现在有很多成年人是“塑料体质”,女生林黛玉,男生肾虚,临床上这样的病人也不少吧?

樊正伦:经常有。你比如说现在到了秋天了,有很多人感冒以后就反复的咳嗽,甚至三、四个月都好不了,而且极易感冒。中医讲肺主皮毛,就是当我们一呼一吸时,我们的毛孔也在一张一合,也要呼吸。所以在感冒的时候,不管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实际上是毛孔的呼吸受影响了。

毛孔一张一合的时候,也把体内的热量散出去了,把水分散出去了;当你得了风寒感冒的时候,也就是毛孔合多于开的时候,体内的热能就散不出去,水分也散不出去,都壅滞在里边了。当它散不出去的时候,你打了抗生素,它不能解决毛孔的开合啊,它只能解决你是细菌还是病毒,而且是病毒的话,你打抗生素也没有用。

中药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中药是恢复毛孔开合,让毛孔的开合恢复到正常的状态,这就是中医说的肺主皮毛。有很多病人,感冒之后打了抗生素就不发烧了,各项检查都很正常了,就是咳嗽不止,为什么?因为他的毛孔开合还没恢复,热邪和水分都壅滞在肺里面了,中医把它叫做肺热喘咳。我们用中药的时候,其实我们常常用的“止嗽散”,里面百部、桔梗等几位药,恢复的就是毛孔的开合。

田 原:每年入秋以后有很多这样的病人,您用的都是这个方子?

樊正伦:对呀。 就是“止嗽散”原方,它是清代名医程钟龄的方子。

田 原:原方上还要做一些加减?

樊正伦:我是用“止嗽散”加上小柴胡汤,效果非常好。小柴胡是什么?是调畅气机的。小柴胡汤里面有柴胡的升与黄芩的降,咳嗽的时候,实际上是气血壅滞,那么首先得让气机活动起来,“流水不腐,户枢不蠧”对吧?它通畅起来了,再让肺的升降正常了,肺本来就是主宣发与肃降的,要让它的升降正常。如果肺里面已经有痰了,再加一点栝蒌、半夏这些去痰的药,就是去有形之邪的药,那他就好了。而且都用不着吃七付,五付就好。

田 原:是根除吗?

樊正伦:去根儿,两、三个月咳嗽不好的病人用了这个方子就好。

田 原:和您对话,越发觉得中医并不像很多人想的那么难,那么复杂。真如您所说,中医治病,治的是人,是人的状态,而非一症一病。说到状态,咱们看现在肿瘤患者越来越多,我觉得与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有关。压力大、欲求多,可以说状态已经偏颇了。曾经有一位专家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他说得病了,就像走在平衡木上的人,失去了平衡,一条腿已经掉下来了……樊教授能不能给大家开个方子,或者告诫什么的,能让人们重新回到一种正常的、平衡的状态?

樊正伦:如果要找回一种正常的状态,那就是咱们平心堂外面写的那四条——顺四时、调情志、节饮食、慎医药。您只要把这四条弄明白了,你就绝对没问题。为什么?人在天、地气交之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实际上人也一样啊——春天,你的气血从内向外走,夏天,气血全到外面来了,一入秋,气血就从外面向里面走了,冬天的时候,气血都到了里面,外面就相对不足。所以夏天的时候为什么容易闹肚子?不是因为细菌多了,是你的气血全跑外边来了,里面是空的。我们的气血就跟外边儿的树是一样的,夏天你看那树上的所有营养都在枝叶上,根上就什么营养也没有了;到冬天的时候,所有气血都到里面去了,您外面就相对的不足了,这时候人就容易感冒。
人就生存在这样一个自然界里面,你不能违背它。

老百姓有句话,说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迟早要作病。什么意思?就是当夏天气血都到外面的时候,它有一个作用,通过汗液把你体内多余的东西排出去。冬天的时候,我们中国人都讲冬天要进补,这时候你吃点涮羊肉啊,吃点儿有营养的东西,为什么?因为这时候气血都到里边的时候,你吃了好东西,它能够充分的运化,为明年春天的生发再做准备。看看我们的树,到了冬天都要进行冬灌,为什么?就是因为冬天的时候,要营养他的根部,冬灌以后,它就储存了足够的营养,为明年春天做准备了。

冬天储存了营养的同时,会产生很多多余的产物,到了夏天,发汗的时候,正好把这些多余的产物排出来。

但是我们现在是怎么过冬、过夏的?冬天唯恐暖气烧得不热,夏天唯恐空调开得不大,你违背了四时的规律。《黄帝内经》讲“顺四时则生,逆四时则亡”。道理不是很清楚吗?所以你要想少得病,第一点就要做到顺四时,也就是尊重自然界的规律。

田 原:曾经有句老话叫人定胜天,这四个字甚至被当成很多人的座右铭,其实人还是要有所畏惧的。

樊正伦:当然。因为人是天地的产物,人不可能逃得出天地,这是祖先早已经告诉我们的。这点非常非常重要。

还要非常注意饮食,我们的祖先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意思就是说五谷是养命的,人的生命不仅仅靠脂肪、蛋白质来维持,要靠无数具有生命力的种子,不论什么民族,哪怕是以肉食为主,他也必须吃粮食,不吃粮食是活不了的。为什么?种子是什么?种子是生命的延续呀。您看我们从马王堆里挖出来的那个种子,已经上千年了,还能发芽,说明种子是有极强生命力的东西。现代很多人说我天天不吃五谷,我光吃菜,我就为了减肥,那就面有菜色了(笑)。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是以纤维食物为主的民族,这和外国人不一样。你看外国人吃饭,一手拿刀子,一手拿叉子,大叉子叉上羊肉一烤,刀子一割,小叉子一叉就吃了。这是外国人的生活对吧?因为他以游牧为主,他们几千年的遗传基因,对肉类的消化能力要比中国人强得多,几千年来他们就是这么吃出来的。
田 原:为什么咱们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身体素质反而越来越差,什么心脑血管、癌症……患者越来越多?看来多数是吃出来的。

樊正伦:因为很多人都忘记了咱们的祖先是怎么活过来的。外国人吃饭用刀叉,中国人吃饭就是两根棍儿。吃饭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儿,任何民族都一样。西方人用两只手吃饭,我们中国人用一只手吃饭。筷子给你的时候,叫一双,这叫“道生一”,用的时候必须一分为二,这是“一生二”,“二生三”,什么是“三”?动者为阳,静者为阴,一阴一阳为之道,这就是“三”。两根筷子这么一动,什么芹菜、韮菜、花生米……,你全夹捡起来,这就叫“三生万物”。你要两根筷子都不动,什么也叉不起来,两根筷子都动,什么也夹不起来。我们祖先把用筷子的传统延续下来就已经告诉你了,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这就是老子说的“道”。

再看今天,拿着老祖宗给你消化纤维性食物的肚子,天天去消化什么牛排啦、鸡腿儿啦……(笑),或者不是天天吃菜就是天天吃肉,结果不是糖尿病就是血压高。

饮食结构不是一代人能改变的,我想这是我们国人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访谈系列之七

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所以我治病从肝入手,尤其是慢性病,因为慢性病的形成,首先是一个气机不通畅,尤其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疾病,包括肿瘤。你看有的人很瘦,但是他不受补。因为什么呢?如果这个水不动了,你往里面扔的营养越多,它沤得越快!你首先得让它的水流动起来,当水流动起来了,哪儿不足,哪儿有余就看得非常明白了。

田 原:真可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生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恩赐,中医是解读这个万物之灵的智慧,而现在,我们需要传道者。樊教授当之无愧。

可我却听说您总在骄傲的“标榜”自己是一山野村夫?而无意做传道学者?

樊正伦:(笑)我以看病为主,我给他们讲课说,我不是教授,我也不是专门研究学问的人,我今天所回答的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在看病过程中,患者要问到的问题。你就得考虑,中医可以治病,治好病,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怎么治好的?很多人说不明白。

田 原:所以您就得多开坛,多讲解,听说百家讲坛正在邀请您讲中医文化和养生。

樊正伦:就是。其实说不讲,这些年也没有断了讲,但我是医生,我的患者太多,对我来说,能给患者看好病才是大事。

田 原:您在临床上的治 疗理念是什么?

樊正伦:我基本上是调肝入手。人法天地而生,肺呢,主一生之气,就是人和天的通道,所以肺在五脏中属天。你所有的营养来源于脾,脾是地,心是火,肾是水,天、地、水、火之间,运动着的是什么?是肝,是风。因为只有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它才能够正常的运转,水气上升,火气下降,才能够水火既济。
所以在治病的过程中,地气不上升,天气不下降,肾水不上升,心火不下降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调理它的气机,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所以我治病从肝入手,尤其是慢性病,因为慢性病的形成,首先是一个气机不通畅,尤其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疾病,包括肿瘤。你看有的人很瘦,但是他不受补。因为什么呢?如果这个水不动了,你往里面扔的营养越多,它沤得越快!你首先得让它的水流动起来,当水流动起来了,哪儿不足,哪儿有余就看得非常明白了。

田 原:看来任何难题,首先要解决的一定是思路问题,思路决定出路。

樊正伦:我读了这么多中医古籍,我发现找不到什么是中医学的定义,没有一本书明确地告诉你。中医学是什么,它是以天人相应、天人同构的思想为指导,运用了《周易》的阴阳五行的象数理论,研究人体生命运动规律的一门学问。

中医学就是这么一门学问。这是我给中医学下的定义。

最深刻的道理一定在最简单的地方产生,我们有很多医生啊,他给别人看病都可以,自己有病了,他赶快去打点滴,(笑),所以我就说了,不知道您是相信中医,还是不相信中医。
田 原:这事儿不足为奇,也难怪老百姓对中医的疗效产生信任危机。

樊正伦:有些老医生,像岳美中等一些老大夫,其实他的思维过程,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个过程,他什么病都能看好,随手拈来都是药,但是由于他所处的那个历史阶段,就是西方文化进来的时候,不让他畅所欲言。就是说有些老医生他不是不明白,他今儿说完这个治则,明儿就成了右派,他怎么办?他只能用辩证法这个圈去套,所以我们的中医理论,后来就变成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什么叫朴素的?就是不科学的。(笑)其实,它是一个更高层次上的科学。所以他在治疗疾病的时候,疗效才那么好。

现在很多中医已经不知道中医为何物了,他学的是术,他在术上做文章,不在道上求根本。中医是什么?是执形而上之道,用形而下之术的学问。道是什么?道是规律,生命的规律。生长的过程,有它生命的规律,当它外受风寒的时候,就是生命规律受到影响的时候,医生的责任就是要把它调整过来,不管是针灸,还是中药,说到底就是:以药性的偏性,纠正人体的偏性,把人体被破坏的状态调整过来。
田 原:的确,比如我们用“筷子文化”去解读中国人的思维,就很简单,明了。

樊正伦:对啊。“知其雄,守其雌。”我们的祖先本来就这么智慧,要不五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怎么这么多人呢。(笑)

文:田原

原载于《中华中医名流》杂志2007年冬之卷,授权环球中医网转载

良心先生的中药治病之理

作者:刘力红

中医用昆虫土石、草根树皮等物,给人治病,其理安在?

中医药学认为:人与万物,皆天地所生。天地初分之后,便生阴阳二气。天为阳气,地为阴气。阴阳二气互相作用,而成金、木、水、火、土五行。行乃动也,故亦称五运。阴阳二气相互流行,则生火、热、风三阳气与寒、湿、燥三阴气,统称六气。人生天地之间,为天地氤氲的产物。天地阴阳运气反映于人身,则阴阳二气,化生男女,五运化生五脏,六气化生六腑。是人得天地之全气,故为万物之灵,亦可谓人身一小天地也。世间昆虫禽兽、草木金石,虽与人异类,但亦秉天地阴阳之气而生,亦随五运六气而长,故其性与人相通。其与人所异者,唯不得天地之全气,仅得天地之偏气,故其性或偏于阴,或偏于阳,或为苦寒,或为辛热。此万物不及人之处。 倘若人身之气,一有偏盛或偏衰,则盛者有余,衰者不足,盛者克制,衰者受侮,遂使平衡失调,阴阳不和,疾病乃生。此时,中医即用草木金石气性之偏,来调整人体气之盛衰,使盛者泻之,衰者补之,以达到平衡协调,阴平阳秘,则气平而病除。

中医用药治病,归根结底,即是借草木金石阴阳之偏性来调整人体阴阳之平衡,以达到去疾除病的目的。此乃中医以药治病之根蒂。人与万物皆源于天地阴阳、五运六气,以药物气性之偏纠正人体阴阳之偏,使药性与疾病丝丝入扣,此是中医用药治病的根本大法,为中医药理之金科玉律。中药种类繁多,性味不一,难以枚举,仅述一二,以明其理。

一、 人参,前人《本草》,或谓人参补气属阳,或云人参生津属阴。此皆以偏盖全,未得人参药性之底蕴。人参产于关东,生于林间阴湿之地,其秉北方水阴润泽之气,故其味苦甘而有津汁。其茎叶,为三杈五叶,三、五乃阳之数。其苗从阴湿中发出,乃由阴出阳,故在甘苦阴味之中,存有一番生阳之气。其秉阴中之阳而生,秉阴则能益阴,秉阳则能补阳,且其形象人,故对人身阴阳之气,皆有补益。又人身之元气,由肾水之中上达于肺,生于阴而出于阳,与人参由阴出阳,同出一理,所以人参大能化气,气化而上,出于口鼻,即是津液。此乃人参益气生津之原理。

二、 阳起石,阳起石生于山东阳起山。其山冬不积雪,夏则生云。云乃水受热腾空之气,故能乘火气而上 飞。此物纯阳上升,故凡人病阳气下陷,阳物不举者,用此升举阳气,效如桴鼓。

三、 蜈蚣,蜈蚣生于干燥土中,其味大辛。此物秉天地燥气所生,燥属金,金性制木,故可治肝风内动外扰之抽搐。从此三例不难看出,运用中药治病,无论草木昆虫,皆要明其药性,欲明药性,必探其终始,参以形色气味,时间产地,然后以药之性,疗人之疾,方可药到病除。中医药科学与西医科学从思想方法、哲学基础到诊断治疗都有着天壤之别,中医的从宏观整体出发,以运动变幻思辨,取天然药食精粹,用模糊调和方法,治疾患于未病,都大大有别于西医的用精密仪器,细查于微观,变动态为静止,辩病于精确的诊治理论和方法。在生命科学揭秘的尖端领域,中西医方可殊途同归,共同开创人类的新纪元。

中医整体观治疗疑难病

疑难病之难,是难在无证可辨呢?还是没有确定具体病变的器官?还是证以认清而无方可用之疑难呢?三者皆有。有病即有证情出现,不是难在无证可辨,而是证多杂乱,无从下手,此其一;其二:借助西医之仪器诊断,以其结果来辨证;其三:证辨清而前无古人示治之例,以方试病又不效;故曰疑难。此三者,皆反映了中医治病,但已无整体观念指导。

中医之整体观念,不独在辨证,而且辨证、论治、评药、组方亦是一个整体,在统一思想的指导下治病的。而现今将其割裂开来,证、方、药各自为政,故有疑难产生。

人生活在天地之中,必须适应天地气机的变化。而天地气机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人也就适应了此变化规律,与天地气机变化同步。中医是用阴阳来表示天地气机的,用它将一年的天地气机正常变化,配合万物的生态状况。将其分为少阳、阳阴、太阳、厥阴、少阴、太阴六种状态,名为六经(经即规律)。

人体与天地正常气机一致,古人就用此六经(气机状态)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此即环境影响生命。当天地间气机异常变化时,天地间的万物如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皆有不同的表现。对人体而言,不正之气作用于人体,体内之皮,毛、肉、筋、脉、骨、脏、腑等,就如天地间万物,各自功能结构不同,对不适应环境反馈也不一样。古人命之曰“证”。但对于如此错综复杂之证,古人不似今人,见病命病,见证命证,致使证促进异起,枝叶纷杂,而无从下手。而是寻本索源,出现各种证状是因为不正之气破坏了正常的生态环境。这种不正之气与天地六经中哪种气机相同,便归于哪经,使繁杂之证化而为一,此即为综证归经。这样,对疾病的认识与治疗在为简化,只调理体内之生存环境,则器官生机自复。

而对于执着于仪器,此虽名中医,但与西医分毫不差,离中医之道已远,可名为西医之中医。以此心法,则病多见疑难。证辨清而何会无方呢?此因失中医之整体观念的心法。中医在辨证归经后,与天地正常气机相较,利用五行之生克原理,确定出改变这种异常气机状态所需的药物之状态。按图索骥,选我所需。

而作为药物,自身亦是一个整体,有一定的气机状态,这种状态非以药物的成份来表达而是从其色、气、性、味、质、形成表现出来。此种气机状态与六经中的某经(气机状态、环境)相合,名之为归经(昆即药物归经之意,而非现今之入于经络),即为天地某时空的一个缩影。因此,当辩证选定所需气机后,即可从药物中选出与此相结合的药物来。此就要求吾等必须熟悉药物的色、气、性、味、质、形。以此选药,何疑难之有呢?在找不到合适气机状态之药物时,就从诸药组合出这种气机环境,此即复方的来历。

明白中医整体观念,疾病有何疑难?

良心先生的中药治病之理

作者:刘力红

中医用昆虫土石、草根树皮等物,给人治病,其理安在?

中医药学认为:人与万物,皆天地所生。天地初分之后,便生阴阳二气。天为阳气,地为阴气。阴阳二气互相作用,而成金、木、水、火、土五行。行乃动也,故亦称五运。阴阳二气相互流行,则生火、热、风三阳气与寒、湿、燥三阴气,统称六气。人生天地之间,为天地氤氲的产物。天地阴阳运气反映于人身,则阴阳二气,化生男女,五运化生五脏,六气化生六腑。是人得天地之全气,故为万物之灵,亦可谓人身一小天地也。世间昆虫禽兽、草木金石,虽与人异类,但亦秉天地阴阳之气而生,亦随五运六气而长,故其性与人相通。其与人所异者,唯不得天地之全气,仅得天地之偏气,故其性或偏于阴,或偏于阳,或为苦寒,或为辛热。此万物不及人之处。 倘若人身之气,一有偏盛或偏衰,则盛者有余,衰者不足,盛者克制,衰者受侮,遂使平衡失调,阴阳不和,疾病乃生。此时,中医即用草木金石气性之偏,来调整人体气之盛衰,使盛者泻之,衰者补之,以达到平衡协调,阴平阳秘,则气平而病除。

中医用药治病,归根结底,即是借草木金石阴阳之偏性来调整人体阴阳之平衡,以达到去疾除病的目的。此乃中医以药治病之根蒂。人与万物皆源于天地阴阳、五运六气,以药物气性之偏纠正人体阴阳之偏,使药性与疾病丝丝入扣,此是中医用药治病的根本大法,为中医药理之金科玉律。中药种类繁多,性味不一,难以枚举,仅述一二,以明其理。

一、 人参,前人《本草》,或谓人参补气属阳,或云人参生津属阴。此皆以偏盖全,未得人参药性之底蕴。人参产于关东,生于林间阴湿之地,其秉北方水阴润泽之气,故其味苦甘而有津汁。其茎叶,为三杈五叶,三、五乃阳之数。其苗从阴湿中发出,乃由阴出阳,故在甘苦阴味之中,存有一番生阳之气。其秉阴中之阳而生,秉阴则能益阴,秉阳则能补阳,且其形象人,故对人身阴阳之气,皆有补益。又人身之元气,由肾水之中上达于肺,生于阴而出于阳,与人参由阴出阳,同出一理,所以人参大能化气,气化而上,出于口鼻,即是津液。此乃人参益气生津之原理。

二、 阳起石,阳起石生于山东阳起山。其山冬不积雪,夏则生云。云乃水受热腾空之气,故能乘火气而上 飞。此物纯阳上升,故凡人病阳气下陷,阳物不举者,用此升举阳气,效如桴鼓。

三、 蜈蚣,蜈蚣生于干燥土中,其味大辛。此物秉天地燥气所生,燥属金,金性制木,故可治肝风内动外扰之抽搐。从此三例不难看出,运用中药治病,无论草木昆虫,皆要明其药性,欲明药性,必探其终始,参以形色气味,时间产地,然后以药之性,疗人之疾,方可药到病除。中医药科学与西医科学从思想方法、哲学基础到诊断治疗都有着天壤之别,中医的从宏观整体出发,以运动变幻思辨,取天然药食精粹,用模糊调和方法,治疾患于未病,都大大有别于西医的用精密仪器,细查于微观,变动态为静止,辩病于精确的诊治理论和方法。在生命科学揭秘的尖端领域,中西医方可殊途同归,共同开创人类的新纪元。

中医整体观治疗疑难病

疑难病之难,是难在无证可辨呢?还是没有确定具体病变的器官?还是证以认清而无方可用之疑难呢?三者皆有。有病即有证情出现,不是难在无证可辨,而是证多杂乱,无从下手,此其一;其二:借助西医之仪器诊断,以其结果来辨证;其三:证辨清而前无古人示治之例,以方试病又不效;故曰疑难。此三者,皆反映了中医治病,但已无整体观念指导。

中医之整体观念,不独在辨证,而且辨证、论治、评药、组方亦是一个整体,在统一思想的指导下治病的。而现今将其割裂开来,证、方、药各自为政,故有疑难产生。

人生活在天地之中,必须适应天地气机的变化。而天地气机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人也就适应了此变化规律,与天地气机变化同步。中医是用阴阳来表示天地气机的,用它将一年的天地气机正常变化,配合万物的生态状况。将其分为少阳、阳阴、太阳、厥阴、少阴、太阴六种状态,名为六经(经即规律)。

人体与天地正常气机一致,古人就用此六经(气机状态)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此即环境影响生命。当天地间气机异常变化时,天地间的万物如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皆有不同的表现。对人体而言,不正之气作用于人体,体内之皮,毛、肉、筋、脉、骨、脏、腑等,就如天地间万物,各自功能结构不同,对不适应环境反馈也不一样。古人命之曰“证”。但对于如此错综复杂之证,古人不似今人,见病命病,见证命证,致使证促进异起,枝叶纷杂,而无从下手。而是寻本索源,出现各种证状是因为不正之气破坏了正常的生态环境。这种不正之气与天地六经中哪种气机相同,便归于哪经,使繁杂之证化而为一,此即为综证归经。这样,对疾病的认识与治疗在为简化,只调理体内之生存环境,则器官生机自复。

而对于执着于仪器,此虽名中医,但与西医分毫不差,离中医之道已远,可名为西医之中医。以此心法,则病多见疑难。证辨清而何会无方呢?此因失中医之整体观念的心法。中医在辨证归经后,与天地正常气机相较,利用五行之生克原理,确定出改变这种异常气机状态所需的药物之状态。按图索骥,选我所需。

而作为药物,自身亦是一个整体,有一定的气机状态,这种状态非以药物的成份来表达而是从其色、气、性、味、质、形成表现出来。此种气机状态与六经中的某经(气机状态、环境)相合,名之为归经(昆即药物归经之意,而非现今之入于经络),即为天地某时空的一个缩影。因此,当辩证选定所需气机后,即可从药物中选出与此相结合的药物来。此就要求吾等必须熟悉药物的色、气、性、味、质、形。以此选药,何疑难之有呢?在找不到合适气机状态之药物时,就从诸药组合出这种气机环境,此即复方的来历。

明白中医整体观念,疾病有何疑难?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刘宇宁的温暖“神器”# ✨#刘宇宁小林暖宝宝代言人# ✨#摩登兄弟[超话]#上一次综艺结识了一段非比寻常的友谊和感情,希望老大每一次综艺等活动都能交到很好的知
  • !大家都知道抖音上有哪些比较出名的音乐人吗?
  • 生命终途,黑客帝国永远不会完结,我们的世界正在疾驰而去,要么搭上他的班车,要么被它抛在历史的过去,在文明的黑暗灰烬中挣扎,产业文明迭代升级,科技的近未来社会,我
  • ╰────────╯​今日厨‎​娘上‎线,给​大​家做一款超‎​级美味‎​的炖‎​菜,吃的好​不要感谢​​我,仔细‎​关注我的‎圈就好!​简单​地​说,你的产品
  • 而股市的波动较小,可能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才能获得同样的“觉醒”甚至有时候还给你一些"不是运气是能力"的假象,三年又三年,在这其中,时间造成的
  • 古代看面相识人术秘诀;1、面广鼻长的面相鼻子代表一个人的谋虑,鼻子偏长的人,心思伎俩多多,最好敬而远之,免受其算计;脸型细长的人,多思而利己,心思不光明;长方形
  • 看来好皮是口感占主导地位,而非讲故事,我原来听有些人给我描述,东甲西甲最好,三百年前是上供朝廷,被尊称为一等甲地。一直以为东甲是陈皮中最珍贵的,屡试几家东甲
  • 在黄花岗公园,列有墓碑镌刻英名(下图8第一排左数第五个)还开辟有觉民路,以表达世人对林觉民烈士为国为民慷慨赴死的永远缅怀之情。而《与妻书》则被收入大陆两岸课本,
  • 推上在传paruru跟杰尼斯的目黑莲恋爱了喜欢戴黑色眼镜同款毛衣喜欢穿香奈儿运动鞋的喜欢算数不好的 fbb发的话,麻烦带上杰尼斯和雪人的tag哦[馋嘴]现在pa
  • 关注我,带你玩转西班牙[嘻嘻]收藏已分类,关注专辑即可 August Rush 难得追了一部电影, 虽然己经是多年之前的电影,但是没有觉得Out的感觉。⭐️地
  • #阳光信用[超话]#[羞嗒嗒] #阳光信用# 努力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心胸豁达之人,做一个积极向上之人,做一个创造价值之人,用阳光的心态激发自己,也感染身边的
  • 【江口年味:杀年猪:难忘传统年味,不变思乡情怀#年味##年货大联欢# 】在浓浓的思乡怀旧中,每个人的脑海里,都有一幅属于自己的杀年猪场景,那是记忆中最难忘的传
  • 忙里偷闲 中午来打卡网红店林堡堡真的是一家超迷你的汉堡店我今天点的是黑椒牛肉蛋堡,大众点评单人餐13.9,还有一杯热饮冬瓜茶,蛋堡也是挺小的一只,可以加番茄酱,
  • 根据来自全网的留言和提问,12月20日起,我们陆续发布4封真挚的回信,4位回信者将分享自己对生活最真诚的思考。根据来自全网的留言和提问,今天起,我们将陆续发布4
  • 后世净土行人,若能于大师推荐的《观经妙宗钞》《西方合论》二书,进以《弥陀要解》与《弥陀圆中钞》用心探究则净土法门之事理,与“专修”“圆修”之义了然于心,不会孤取
  • 我们也敦促有关国家切实履行国际责任,积极回应中方提出的司法执法合作请求,不要成为腐败分子和非法资金的避罪天堂。同时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回应他国提出的合作请求,依法
  • 杂七杂八的个签文案1.用野草纪念我吧 玫瑰太珍贵了2.不要站在原地去问意义3.距离不是问题 心里有对方才重要4.禁止做夜晚心碎小狗5.美女不能落入男人的陷阱6.
  • 交易计划:建议回撤2180/70多单,强势跌破放弃,等待2135附近再行介入,2180/70多单,风控设置2156,目标看2230-2250区域;2135多单,
  • 每个事件都有两面性,而我们努力活成幸福的模样[心]#辣妈生活家#[赞啊]【第-1-波高 热度!#我是生活家##设计##软装##家##家居##家居设计##生活美学
  • 萧萧秋风,伊人独醉,今世情缘一念起。泪倾城,浩淼江天,万里清秋,兰舟催发,人比黄花瘦,竹泪此去,一别经年,天寒,莫独倚高楼,忆初见,漫天飞花,千丝清愁,呢喃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