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旅游攻略##瓜瓜推#
【一城一记——黑山头】
走中国最美边境线卡线
【一】
出发前的准备,
车子加满油,拔手机卡,问好路。
走卡线有两个问题,
第一因为怕收到俄罗斯信号变黄码,所以手机得关机。没信号的情况下走到七卡有个岔路记得别走错。
第二前阵子下雨,淹了两段路,到时候可能得叫救援拖车过去。
所幸天气非常棒,这两个问题都顺利解决了。
一路路况都好,唯一一次羊群们赶路大家都开心的下车拍羊群,结果把羊群赶远了。
淹水的那段路也确实有拖车等着,
因为出了太阳水不深,
我们便冒着咕噜咕噜的水声过去了。
来这儿果然一定要大型suv。
【二】
卡线的风景出人意料的好,
蓝蓝的天与绿油油的草原,
左边是很长的河,河对岸是俄罗斯。
俄罗斯的草原,俄罗斯的村庄与小镇。
我们就顺着这条河一路蜿蜒向前。
时不时有矮山与树林,
有黄色大片花田,
有养蜂人在沿途卖蜂蜜,
有传说中的石头人屹立路旁,
有一群黑鸟找不到树林便降落在草丛中,
笔直的道路上坡,下坡,转弯……
这一段路的美,是相机拍不出来的那种,
如果来内蒙古,
一定要天气好时走一次卡线。
【三】
到达黑山头时正好中午时分,
我们住的是镇上唯一一家青年旅舍,
因为我喜欢青旅的布置与文化,
酒店布置得再好也是冷冰冰的,
而青旅,总带着许多人情味与故事。
我们住的是院子里唯一一家三角形房子。(图6)
房间里的布置进去一眼就喜欢上了。
木地板上直接放着床垫与各类装饰,
像极了树屋只是不在树上。
老板娘介绍可以带我们去
骑马,坐卡丁车,滑草,
喂小羊,挤牛奶,穿蒙古服拍照。
我和意见一致的决定,
太热了还是呆房间里睡觉吧!
【四】
这家青旅是一对姐弟开的,
每年七八九月旺季游客多些,
冬天的时候就做些皮具艺术品。
看着大厅里陈列的乐器,皮具和各类调酒器具,我们感慨着姐姐真是十项全能,
她说“都是生活逼出来的”。
听说弟弟擅长摄影,晚上带着我们看星星,观星也是很专业。
下午我和在青旅大厅里看看漫画,
说是大厅其实非常小,
沙发都被刚晒干收进来床单的占满了,
厅里有古筝,吉他和手鼓。
我回忆着小学学的古筝曲子,
瞎弹了些。
这个下午,就在漫画和弹古筝中度过了。
【五】
六点多该出发看落日了,
坐着小车到山顶,
从这个不太高但是一览无遗的山顶向下望,
景色还是非常美的,
能看到近处的羊群,山下的小镇,
以及远处的地平线
今天在小镇溜达的时候还想着游客这么少,
上山才发现,
游客在这个时刻都聚集在日落山上了。
几个带着长焦相机的摄影师,
带着狗狗爬山的游客,
爬到山顶等日落无聊在地上挖坑的孩子们,
大家都提早半个小时过来,
占好位置等着日落。
当夕阳从地平线上落下的那一刻,
由衷感慨这天地真广阔。
当处在一个四周毫无遮挡物,
能望见三百六十度远山地平线的环境中时,
心情的舒畅是图片视频所无法展现的。
【六】
在青旅厅里点了三杯调酒,
老板娘拿出来朋友刚买的制冰机,
说是七分钟制冰。
我的ad钙奶加百利甜调出得酒竟然有巧克力味。
大厅里帮忙的大哥说他从漠河徒步过来,
路上都住帐篷,背着厚重的大包,
在这家青旅住了一晚后,
就决定再住上一阵子。
夜深了,青旅的老板弟弟熄了灯,
喊住客们出来看银河。
用激光笔指着,
那是土星,木星,
那是牛郎和织女星,
那是北斗七星,北极星,
那是天鹰座,天鹅座,
会动的是人造卫星,
白色一圈是银河系,
还有夏天才能看到的夏季大三角。
今天的银河很美,星星很亮,
原先在我眼里都是一个样的,
除了拍照发朋友圈没什么意义,
而知道了这么多有关星星的知识后,
或许下次再见星空时,
我也能指着星星告诉朋友,
“瞧,那颗有两颗星星直线围着的是牛郎星”
就像青旅的弟弟,指着北极星告诉我们,
“我们所见北极星的光,其实是四百多年前,明朝时所发出来的”
今晚注定是值得纪念的一个晚上,
我碰巧在内蒙古的大草原上,
碰巧遇上了万里无云的天空,
碰巧有了解星系知识老板的讲解,
天时地利人和,
真的很幸运。
而更幸运的是,
和喜欢的人一起在庭院小屋前看银河。

#北海# 【【“文化北海”优秀文化作品展播】文学节目:《守望故乡》】
“文化北海”优秀文化作品展播
当我抵达这个城市的时候,车窗外已是夜色阑珊,出发前,我在机场附近的一家小店匆匆用了便饭,归来后,却惊奇地发现那个路边店已经变魔术般的消失了,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

我知道,这个城市正在进行着规模浩大的现代化改造。你还来不及细细品味,还来不及说声再见,一些建筑已经悄无声息地失踪,一些巷口已经改头换面,陌生极了,更何况这地处僻远郊区的大排档?

于我,空中飞人的生活早已经成了常态,但今晚觉得特别疲倦,有一种说不出的沉重。饥饿感越来越强烈,闭上双眼,脑海里浮动着莲藕排骨汤、红豆糖水、牛腩粉、叉烧包、鸡屎菜焖车螺……五味陈杂,热气腾腾的味道,那是家乡的味道,是合浦的记忆。

而今,我是所谓的城里人,但城市于我,意味的是身份证、房产证、行驶证、资格证……每一本证件都面目庄严神情肃穆,冷冰冰的。

我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我很害怕,害怕这么久的分离,我的家乡也会像那个路边小店一样消失无踪。我,想家了……
“老爸,你小的时候就在这条街上住么?那你小的时候是不是跟我一样调皮呢?你小的时候打过架么?谁厉害?老爸,那棵树上结的果子好臭,这棵树是不是不肯洗澡?臭死啦!老爸……老爸……”

这年秋天,我带着顽皮的儿子回到老家,儿子说不肯洗澡的果实叫番石榴,邻居家有一个大院,里面种了很多番石榴树。小时候我和伙伴曾多次攀高墙翻房顶进去偷番石榴。番石榴成熟的时候糯软香甜,十分可口,叫人百吃不厌。儿子呵,你的问题太多,而要说起家乡,说起童年,那可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尽的哇!
[《重返故乡,低语》 作者:庞白]

每个人对于自己的出生地总会萌发深沉的、复杂的怀想。如果能在出生的地方接受过教育,度过童年、少年,然后才离开,这样的怀想更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日渐浓重。我和南方小镇乾江就是这样的关系。

乾江是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小镇。《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指出,合浦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那么合浦的出海口在哪里?《合浦县志》记载:“乾体海口,是廉州门户,扼江海之交,秦汉至明朝,此港是中国对外交通贸易要地”。合浦,古称廉州,乾体,即现在合浦县乾江,廉州的出海口。

一个偏远小镇,有千把年历史,对于本地地方志撰编者来说,无疑是幸运的,一千多年历史的小镇,足够他们书写了。但是对于和个人的关联来说,千余年这个时间概念只会光一样在睡梦中晃过然后消失,会在不经意打开小比例地图发现它的时候让内心微微震动然后平静,会在偶尔抬头透过新的旧的不规则的窗外散发出的亮时感觉到点点迷茫然后坦然。

伯父去台湾四十余年第一次返老家的那段时间,天天在小镇上转来转去,瞧东望西,老在念叨:都没变,都没变!他说小镇的每一段老街,每一棵树,甚至哪些叫不出名字的面孔,都是旧时模样。我们家的老屋,甚至每一块砖,都在原来的位置存放。

也有些人被小镇人讽刺为“假西洋”的,他们回到小镇,动不动就大嘴一抿:“太落后了,几十年没变,没法住!”

没法住就搬出小镇吧,没人挽留。近十几二十年,离开小镇,到县城安家立业的人过百近千,小镇挽留过谁?小镇千百年来就那样落后地安静着。小镇有小镇自已的活法。

站在家门口,左顾右盼,石板路扭扭捏捏延伸。石板路两边,偶尔有门半开,一扇接一扇。门像老人,老了,对外界已失去当初的激情和向往。他们更乐于彼此保持一定距离,靠着岁月,无视光阴从指缝间流逝。一年,二年,更长的时间……

在这无尽的岁月中,爷爷、父亲、姨、舅他们相继去到土地深处,和老家的土地融在一起。他们活在我心里,而我生活在老家之外的地方。

曾有一段时间,我以为自己如果离开了故乡那片土地,把老家那幢房子抛到背后,会心慌,会活得没有根基,会过得茫然和没有退路。

也曾有一段时间,我以为自己已与故乡相去甚远。不管造成这种关系是有意还是无意,我曾以为自己再也接不上与童年相连着的那根线了。

再回故乡,老家的墙壁日愈伤损,大门的门板隐褪了年份,后院的花木败落不堪,一家人住过的房间空着,父亲亲手修补的窗户仍然完好,母亲带领我们搓鞭炮做烟花的工具倚在墙角,我和弟弟在墙上挖的洞结上了蛛网……不知道怎么了,一个人站在老屋中央,有股暖流从内心深处,突如其来,汹涌而出。那一瞬间,竟感觉自己像个孤独、脆弱、无助的孩子,承受不住满房子弥漫着的既熟悉又陌生的气息!

父亲去世的时候是1986年,现在已是2011年。期间相隔了二十五年。二十五年后,又一次在老屋突然泪流满面,那么不可自制,那么自然而然。

“老爸,你带我来这个大房间干什么呀?一点都不好玩。又没有滑滑梯,又没有碰碰车。哎,要不然咱们捉迷藏好不好啊?来呀来呀……”

我们继续穿行在合浦的土地上,儿子的话让我哭笑不得。对于他来说,合浦汉墓博物馆确实太沉闷了。让他一下子读懂上千年的历史,是件不容易的事。就连童年时的我又何尝懂得那路边随处可见的杂物里竟然沉睡着一块块秦砖汉瓦呢?很多年过去了,包蕴着故乡历史文化的记忆几乎是空白,事实上,当时的小镇,当时的城市,乃至当时整个华夏大地,被忽略、被丢弃的又何止这些砖头瓦块,古墓残碑呢?

孩子,今天我带你来这里,也许你觉得没有捉迷藏好玩,而将来你会知道,有了文化的血脉历史的浸润故乡的支撑,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合 浦》

作者:庞白]
生命全程被时间遮掩了一半

光亮和阴影仍然闪烁

我看不清阴影里来来往往的人群

我也看不清光亮里的道路通往何处

路边的树木是否四季常青

树木下的流水是否彻夜潺潺

流水里的小鱼是否正在溯源而上

在这个叫合浦的地方,它们是否和我一样

既听天由命又笑容可掬

水流汇聚,万舸起航,达地通天,贯穿中西

它是江河汇集于海的源头
合浦在我心里,其实只有乾江那么大

那里埋葬了我从未谋面的祖父、祖母

埋葬了抚养我长大的外祖父、外祖母和我正直的父亲

那个被史学家们指认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地方

在汉墓簇拥中,保守着漫长岁月的惊天秘密

如今仍然一言不发,不为世人所知

逢年过节,我会穿过无数汉墓赶回乾江

从西汉先人身边走过时,我的脚步小心轻放

我怕自己摇晃的影子侵扰了潜埋在泥土深处的酣睡

踉跄的脚步打扰了深藏秦砖汉瓦中的轻微呼息

我也不敢想象他们浸泡在古代汉语中的洁净生活

如何在身边,此起彼伏,宠辱皆忘

现在我已经忘记了自己什么时候离开乾江

又在什么时候走回它残旧的街道深处

只知道身在乾江之外便会对这个小镇浮起怀想之念

怀想渐起之后会记起另外一些名字

那些地名如布满漆黑夜空的星辰

忽明忽暗,数不胜数

一座连一座的城镇和一个挨一个的村庄

在脑海浮现

它们也出现在随便打开的一张1比10000

或者比例更小的地图上

和南珠、儒艮、东坡亭、大士阁、海角亭、文昌塔、

山口红树林一起,唇齿相依

滋养着海底深藏不露的沙虫、鲈鱼、虎鱼、中华鲎、海马、对虾、花蟹……

那些植物和动物,沉淀下来的旧物和遗产

包括那片辽阔无常的海

就是合浦这块土地奉献给我的

衣服、粮食、农田、土地、河流和山林

是上天在我出生之日送给我的见面礼

它们也是我的兄弟和姐妹,是我感应天地冷暖的皮肤

是我观望外面世界的眼睛

是我通回内心世界的路途

它们就是我

我就是它们

我和它们在时间长河的某个交汇处

既互相漂成白骨,更互相漂成珍宝

我们用廉州话、白话、客家话屈膝相谈

我们搭起戏台一起跳耍花楼

我们撑船过渡和神仙一起思凡动春

我们一起敲响公馆木鱼催赶牡丹花开

我们手拉着手,拉开嗓子唱合浦山歌——

百丈古井栽藕鞭,与妹情深根相莲,

挺起腰杆出头笑,芒草岂能遮住天!

在合浦,我们天真活泼、无知无识

在合浦,我们相亲相爱,相濡以沫
没有故乡,你便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比自然灾难更可怕的,是对城市一场又一场的改造手术。青砖灰瓦转眼变成水泥钢筋,小桥流水变成高铁立交,碧树红花变成了不锈钢架、防盗网,我们路过的地方、我们驻足的的城市千人一面,越来越相似,越来越乏味。

诗人海子在诗中写道:我要还家,我要转回故乡,我要在故乡的天空下,沉默寡言或大声谈吐。我不知道,如果真的在20年后回转故乡,他还能找到回家的路,认得自己的家么?

所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一点,有心人把故乡最鲜活的记忆挖掘出来,又耐着性子刮去尘垢,打磨抛光。2010年,故乡北海市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关于合浦、关于乾江的点点细节被正式书写在书籍画册里,其文物、建筑、风俗、景观越来越丰富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故乡一点点亮起来了。

再次踏上通往异乡的飞机,我心安了许多。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是个体的,也是共体的。她有自己的脚步、节奏和音韵,却也是每一个子民心中同的一首歌谣。有上百万人共同守望故乡,守望着这一段段生动的记忆,一个个清晰的细节,一棵树,一间老屋,一条老街、一座老城……这让我觉得欣慰。

当飞机落地,我即将飞抵另一座城市,而我不知道它又将以怎样的风貌来迎接我这个过客?凝视着飞机下方的万家灯火,我隐隐担忧,又满含期待……
▍撰稿、编辑:路迪、庞白

▍播音:红叶、敦威、张炫伟

▍配乐、合成:叶清、覃斌

#苏轼[超话]#
本来想说一说《刑赏忠厚之至论》中,苏轼编造典故的事,结果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更为详尽的考证,那就摸个鱼,直接拷上来了。
作者:方也
链接:https://t.cn/A6xCQ2Y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刑赏忠厚之至论》是嘉祐二年苏轼考礼部进士的时候写的文章,全文的意思大概就是“立法贵严,责人贵宽”、“罪疑惟轻,功疑为重”。
立法的时候标准须严,而判决的时候处置须宽。若在有罪无罪之间,则责罚从轻;若在有功无功之间,则奖赏从重。这样的赏罚制度,可称之为“忠厚”。
“三杀三宥”,就是苏轼在议论的过程中举的一个例子。原文如下。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
但是“三杀三宥”这个典故,是不见于史册的。后来大家的评论基本上是两种说法。一种是说,尧、皋陶的这件事虽然没有记载,但是《礼记·文王世子》中有过类似的故事;另一种呢,就认为苏轼纯粹是在考场现编的。
在《礼记》中有相似的记载。这件事至少有两个人都注意到了,一个是明代一位诗人,叫做敖英,另一个比较有名,就是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的那个杨万里。
下面引一下敖英的《绿雪亭杂言》。
愚按东坡斯言,非无稽臆断也。在《文王世子》曰:“公族有罪,有司谳于公。其死罪,则曰:‘某之罪在大辟。’公曰:‘宥之。’有司又曰:‘在辟。’公又曰:‘宥之。’有司又曰:‘在辟。’三宥不对,走出,致刑于甸人。”即此而观东坡之意,得非触类于此乎?
杨万里《诚斋诗话》关于这一点的表述也类似。不过更进了一步,说礼记这个故事,指不定就是从尧的典故而来呢。
其实问我的话,我觉得,苏轼写尧、皋陶这个故事的时候隐约想到过《礼记》,这个推断还是比较可信的。
主要是,我想了想自己,假如我往作文里写了一个似是而非的历史小故事,那多半是我没记清细节所以写错了。要说随手一编,刚好就编得跟真实事件大差不差,这毕竟是个小概率事件。
不过苏轼到底还是苏轼,或许就是能创造这样的巧合,也未可知。
而且呢,“考场现编派”写的几个小故事,要比“记混人名派”的论述好玩多了。
他们写的小故事又有两个分支,一是“何须出处”,二是“想当然耳”。
“何须出处”,见于陆游《老学庵笔记》。
说是阅卷的时候,梅圣俞读到苏轼这篇文章,非常欣赏,就拿去呈给欧阳修看。
欧阳修看了,也觉得很好,但是对“杀之三宥之三”这一句有点疑问,就问梅圣俞,此出何书?
梅圣俞就一笑,回答说,何须出处。
后来排完了名次放了榜,欧阳修见到了苏轼,又拿这件事去问苏轼。
苏轼也是一笑,亦答道,何须出处。
欧阳修因此称赏苏轼的豪迈。
这个小故事,就颇有高山流水、两心相惜的意思。原文有点长,就不录了。
“想当然耳”,就是题主在题目描述里写的故事了,出自龚颐正《芥隐笔记》。
梅圣俞来问苏轼,“三杀三宥”的事在哪本书有记载?
苏轼就回答说,想当然耳。
龚颐正在笔记里记下了这件事,又接着写道,虽然苏轼这话是随便一说,但是这随便一说的“想当然耳”,其实也是有旧典可循的。
循的这个典呢,就是孔融讽刺曹操的“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以今准古,想当然耳”。
说是曹操攻打袁绍的时候,攻破邺城,把袁熙的妻子甄宓赐给了曹丕。
孔融听说了这件事,就去跟曹操说,从前武王伐纣,把妲己赐给了周公。
曹操觉得很奇怪,于是问他,这又是哪本经典上写的?
孔融就说,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从如今的事推断,我料想从前也一定是这样的啊。
孔融说的这话呢,有点儿以史为鉴的意思。但是他这么反着一说,就显得特别讽刺。
不说史无前例所以不能做,而说今天既然有人做了,史书上的圣贤必然也做过。
然而圣贤既然没有做,那么今天做这件事的人,必然也就距离圣贤甚远了。
至于是哪个方向的远,那就不必点破了。
“想当然耳”又有另一个版本,还是杨万里《诚斋诗话》。
和上面龚颐正那版的差别,一是换了个npc,二是让苏轼自己介绍了孔融的旧例,三是词句上的细微改动。
这一版说,欧阳修去问苏轼,“三杀三宥”,是哪本书上写的呀?
苏轼答,事在《三国志·孔融传》注。
欧阳修就回家翻书,结果翻了半天也没有翻到,过了几天再见苏轼,于是又问他。
苏轼就说了孔融的故事,又道,当时孔融说“以今日之事度之,意其如此”,现在我也是这么回答您。尧和皋陶的事,我也是“意其如此”。
孔融当时的话,是讽刺曹操无德。苏轼反其意而用之,则隐隐是称颂仁宗宽厚了。
这个版本是我最喜欢的。其实这一版里的苏轼,非要说的话,掉书袋掉得稍微有点儿浮夸了。但是对答之间的飘逸气度太吸引人了。
纵论古今,是名士风流。
抄一下《诚斋诗话》原文结束摸鱼吧。
“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此见何书?”坡曰:“事在《三国志·孔融传》注。”欧退而阅之无有。他日再问坡。坡云:“曹操灭袁绍,以袁熙妻赐其子丕,孔融曰:昔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惊问何经见?融曰:以今日之事观之,意其如此。尧、皋陶之事,某亦意其如此。”欧退而大惊曰:“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然予尝思之:《礼记》云:“狱成,有司告于王,王曰宥之;有司曰在辟,王又曰宥之;有司又曰在辟,三宥不对,走出,致刑于甸人。”坡虽用孔融意,然亦用《礼记》故事,其称王谓王三皆然,安之此典故不出尧?
以上内容主要搬运自王水照先生的《苏轼选集》,稍微整理归纳了一下。如果有错的地方,那估计就是我理解错了,求轻拍qaq。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海外网)7、11月5日,来自第三方平台的数据显示,随着11月以来正圆投资、宽远资产、冲积资产、和谐浩数投资管理、遂玖资产、红筹投资、聚宽投资等7家私募的规模相
  • !小猫咪小狗真的不光是小动物,他们是我们的家人,给我们家人一点保护行吗?
  • 海关总署对多家外国企业采取紧急措施】因从进口自俄罗斯1批次冻狭鳕鱼的1个外包装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按照海关总署公告2020年第103号的规定,全国海关自
  • 3、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6、不要追逐世俗的荣誉终生寻找所谓别人认可的东西,会永远痛失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 负责了編集・motion graphics・合成、导演。---------------B melo的演出和motion graphics是我的盟友POWER G
  • ◆宮野真守さん(太宰治役)皆様の応援のおかげで、新シーズンの制作が決定いたしました!スタッフ、キャスト一同、感謝の想いでいっぱいです!大好きな大好きな「太宰治」
  • 人能回心向善时,这也是阴功一件,故讽诵经典,乃至劝人讽颂,都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力量。现在这个法门不好修,因为到处都有文字,尤其是印刷品,包装盒,现在人对文字没有恭
  • 因此投资者在进行贵金属投资的时候,若是因为仓位过重甚至满仓操作,可以承受的市场反转范围缩小,亏损增大,爆仓风险也就更大了。而遇到市场大行情的时候,一些投资者过于
  • #李泽言[超话]#如果我猜得没错的话 “我”应该是旦角 我是根据旁边的头饰猜的 这头饰好像《贵妃醉酒》的噢 如果以这个时代 角色为背景的话 大概走向是这样子的
  • #王源[超话]##王源21景从云集##王源1108生日快乐# 源 不知不觉你都已经21岁了 看着你从原来小小的一个长成现在意气风发的少年 我真的特别为你高兴 也
  • 水深50米以上的地方,随 便 扔——反正都五万年了,你也不指望还能找回来了,对吧?想要保存5,000年挖坑就不太行了,但是山洞还是很给力的。
  • ”↑虽然这么说了,但是这个回答并没有否定这个问题………就是我看了以后想到,我觉得罗虽然跟米几乎是完全相反的人,但他们能玩到一起去有一个最大的共通点就是罗某种意义
  • 。我就是不赚钱,可是我只要继续挖真相,你们就需要花钱给水军公司。
  • 我会一直在你身后@TFBOYS-王源#王源[超话]#你好呀,21岁的源源:时间真的过得好快好快啊,快到我都来不及记录认识你的点点滴滴,还记得认识你的时候你才14
  • 原来北方的立冬是真的就开始下雪了啊[偷笑]寝室开着暖气还没有感觉到,明天因为寒潮上网课也是没想到啊[鼓掌]明天一定早起狠狠的让现代史老师望着我吃早饭1⃣️今天是
  • hello美女们~什么?蜂蜜也能做面膜?这就是悦小仙的蜂蜜面膜这是潜水圈、滑雪圈、空乘圈疯狂推荐的爱用物 2021中国敦煌【戈壁智行】领导力巅峰赛官方指定护肤品
  • 【发愿️文】[太阳]美好的一天从晨起发愿起为了一切众生的究竟安乐,我们一同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皈依发心(三遍)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
  • 温温,我们这里有的地方已经下雪了,不知道你有看到今年的初雪吗,是不是又买了很漂亮的新衣服,你穿什么都很好看,要多穿一点。那时候就容貌焦虑(即使当时还没有这个概念
  • 油脂根据MPOB发布的3月棕榈油月度供需报告显示,在经历连续五个月的产量下滑之后,3月马来西亚毛棕榈油产量回升超机构预期,进口量及出口量也超出预期,马棕月度库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