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问答】

1、问:什么是朴素?
答:朴素必须从心智上看,即使简衣节食陋室却内心喧嚣冲突,心绪不宁,算不上是朴素。心平静如水、口平淡无奇,身平易近人这才是真正做到朴素。 ​​​

2、什么是理想?
答:理想不是梦想,而是立足于现实的憧憬。理想不是一只细瓷碗,碎了不可复原,理想是朵花,凋谢了可以重新开放。
理想就在我们自身之中,实现理想的各种障碍也在我们自身之中,能否战胜障碍,全凭自己。
理想是力量的源泉、智慧的摇篮、冲锋的战旗、斩棘的利剑。
千万不要放弃你的理想,只要坚持,理想就一定能够成为现实。

3、问:不擅交际或不耐孤独是如何造成的?
答:都是业力的显现和牵引!如果说不擅交际是一种性格的弱点,那么,不耐孤独就简直是一种心灵的缺陷了。

4、问:开悟的人有什么标志?
答:一个人是否开悟,有四条刚性标准可参考:
(1)、精神重于物质:明了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一切唯心造。
(2)、智慧重于感情:智慧乃通达诸法实相、明心见性;感情则颠倒迷惑、虚妄不实。
(3)、众生重于个人;证众生平等,无有高下;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4)、布施重于接受:无执不存,法执亦亡;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5、问:人与人之间,认知若是不在一个层次上,你与他说再多也是枉然。如此,怎么处理?
答:话还是要说给懂的人听才有意义,若是层次不同,注定无法沟通,因为当两个人的认知水平相差太多,站的高度不同,必然领会不到你的所思所想。
这时候,做再多的解释也只是一种无益的消耗,只会给彼此徒增烦恼。
遇到层次不同的人,保持沉默是最明智的选择。

人的认知是螺旋上升的,就像听惯的话,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从小一直是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做,这是他们能看到的最好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角,每个人每个阶段也会有不同的想法。
关键是不要停顿于一时,一局;要一直有颗进步的心,学会从多个角度,自己去思考问题,这样才不会把自己限制住。
可能是万事都会空,何必纠结于一人一世的得失,可再想即使消失注定,但是人生灵昧,应该躬行其道,体验百态……
要一直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见解,才能明心见性,不至于浑浑浑噩噩,寥寥此生虚度……

《印光大师:念佛三昧摸象记(原文)(注解)》念佛三昧摸象记精解湛然 注 念佛三昧摸象记(原文) 念佛三昧摸象记(注解) 一、缘起 二、即念返观 三、重重体究 四、明心见性 五、乃家里事 六、如何保任 七、结语 “念佛三昧摸象记”一文,载于《印光法师文钞·卷四》。这是了余法师的https://t.cn/A6XUff7C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