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岁(2022年)五运六气方及其加减应用

老丁老不老

五运六气学说历来颇受医家重视。《素问》在论述疾病防治时就指出:'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强调治病用药必须顺应五运六气。

1月20日是大寒节气,代表着正式进入了壬寅岁的五运六气。

壬寅岁(2022)的致病特点

壬寅年,天干为壬水,壬为第九个天干,奇数为阳,壬为阳,丁壬合化木,所以,此年的大运(也叫中运)为木运太过年。

【运气特点】

木运太过
少阳相火司天
厥阴风木在泉

《素问·六微旨大论》:“天符为执法,中执法者,其病速而危。”

天符好比执法,中于执法之邪,发病快速而危重,这是今年疾病发展的特点。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壬寅岁,上少阳相火,中太角木运,下厥阴木。火化二,风化八,热化七,所谓正化日也。其化上咸寒,中酸和,下辛凉,所谓药食宜也。”

壬申年、壬寅年(二年俱为同岁会):上为少阳相火司天;中为太角木云太过;下为厥阴风木在泉。司天之气数为火化二,中运之气数为风化八,在泉之气数亦为风化八,凡不出现胜气的,就是所谓正化日。

其气化致病时,司天火化所致宜用咸寒,中运风化所致宜用酸和,在泉风化所致宜用辛凉,这就是壬寅岁所适宜的药食性味。

壬寅岁(2022)的五运六气方

《黄帝内经》中,根据不同年运气候变化,及其致病特点,给出了用药和饮食指导。不少医家也据此总结出了相应的方剂和加减法度。

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书中就记载了适合壬寅岁的五运方——苓术汤,和六气方——升明汤,特此摘录供同道参考。

1:壬寅岁五运方:苓术汤

'凡遇六壬年,发生之纪,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胁支满;甚则忽忽善怒,眩冒癫疾。为金所復,则反胁痛而吐,甚则冲阳绝者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组成】

白茯苓,厚朴(姜汁制炒),白术,青皮,干姜(炮),半夏(汤泡去滑),草果(去皮),甘草(炙,各等分)

【用法】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盏半,姜三片,枣两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之。

【加减】

随证治之。

【适应症】

治脾胃感风,飧泄注下,肠鸣腹满,四肢重滞,忽忽善怒,眩冒颠晕,或左胁偏疼。

2:壬寅岁六气方:升明汤

【组成】

紫檀香,车前子(炒),青皮,半夏(汤洗),酸枣仁,蔷蘼,生姜,甘草(炙,各半两)

【用法】 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盏半,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加减】

自大寒至春分,加白薇、玄参各半两;
自春分至小满,加丁香一钱;
自小满至大暑,加漏芦、升麻、赤芍药各半两;
自大暑至秋分,加茯苓半两;
自秋分至小雪,依正方;
自小雪至大寒,加五味子半两。

【适应症】

升明汤 '治寅申之岁,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病者气郁热,血溢目赤,咳逆头痛,胁满呕吐,胸臆不利,聋瞑渴,身重心痛,阳气不藏,疮疡烦躁。'

升明汤案

患者,男,62岁, 2016年1月26日初诊。

【主诉】眩晕、脑鸣、胸痛1个月。

【现病史】

眩晕,发作时先腹部胀, 欲排大便但排不出,有气体上冲感;继之眩晕脑鸣, 前额及颠顶灼热有虫行感, 苦不堪言, 左胸痛, 有胸闷心悸欲死感, 含化硝酸甘油胸痛稍减,他证不缓解,后半夜发作频繁;曾3次急诊, 在心血管、脑血管科住院无效且逐渐加重。

【既往病史】腹泻35年, 高血压病20年,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5年, 失眠10年。

【舌脉诊】舌质淡暗, 舌尖红, 苔薄白, 左关、寸脉弦滑。

处方一:乌梅丸

制乌梅50g,炮附片5g (先煎) ,黄连片10g
细辛3g,党参片30g,黄柏5g
川桂枝10g,当归10g,炒川椒3g
干姜10g

4剂。煎服方法:水煎,晚睡前 (21—23时) 口服半剂。

处方二:升明汤

生酸枣仁,炒酸枣仁各20g,紫檀香5g (后下)
小青皮10g,白残花 (野蔷薇) 5g (后下) ,车前子15g (包煎)
清半夏15g,炙甘草10g,生姜10g

8剂。煎服方法:水煎两遍, 混合,次日寅时 (5—6时) 、辰时 (9—10时) 服升明汤。

1周后复诊,除大便不成形外,其他症状基本消失,心电图T波倒置变低平。

按语:本案虚实夹杂, 寒热不显。按脏腑辨证思路无从下手。患者发病及就诊时均为丙申年初之气, 少阴君火加临厥阴风木,病象主要表现为“气上撞心, 心中疼, 眩晕、脑鸣、久利、左关、寸脉弦大”等厥阴病脉证, 又抓住下半夜发作频繁的特点。

根据《伤寒论》“厥阴病, 欲解时,从丑至卯上”的法则,选用厥阴病主方“乌梅丸”和丙申年三因司天方“升明汤”择时服用获效。

乌梅丸本为仲景治疗蛔厥的方剂,病主久利,是厥阴病之主方。因生活条件改善, 蛔虫病发病较少,故现在临床多因其寒热并用而用于寒热错杂证。

方中乌梅味酸, 蜀椒、细辛味辛性温, 黄连、黄柏味苦性寒, 寒能清上热,干姜、桂枝、附子温脏以祛下寒,党参、当归补养气血,与温中药物相配, 有温中益气、温补下焦虚寒、养血通脉、调和阴阳的功效。

升明汤为宋·陈无择的三因司天方, “寅申之岁,少阳司天,厥阴在泉。气化运行先天。民病气郁热,血溢, 目赤, 咳逆, 头疼, 呕吐, 胸臆不利, 燥咳,聋瞑身重, 心痛, 疮疡, 烦躁, 宜升明汤”。

缪问在《三因司天方》中释升明汤曰:“是岁上为相火,下属风木。正民病火淫风盛之会也,枣仁味酸平,《本经》称其治心腹寒热邪结。熟用则补肝阴,生用则清胆热, 故君之以泻少阳之火。佐车前之甘寒, 以泄肝家之热。司天在泉, 一火一风,咸赖乎此。紫檀为东南间色, 寒能胜火, 咸足柔肝, 又上下维持之圣药也。风木主令, 害及阳明, 呕吐、疟、泄, 俱肝邪犯胃所致。蔷薇为阳明专药, 味苦性冷, 除风热而散疮疡, 兼清五脏客热。合之青皮、半夏、生姜,平肝和胃, 散逆止呕, 甘草缓肝之急, 能泻诸火。平平数药,无微不入, 理法兼备之方也。”

运气学说运用在中医上,就是结合干支、阴阳、五脏、六淫等,从运与气之间,观察其生克制化的关系,来判断该年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及疾病的发生。

这也符合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把人体的生理、病理活动及临床治疗和自然界的物质、气候变化和时间因素联系在一起。

人,是体质各异的人,更是身处自然、动态变化的人,从五运六气的角度去辨人辨病、书方遣药,不失为另一种临床思路。 https://t.cn/RBS4O7q

115
理血剂——活血祛瘀剂——血腑(府)逐瘀汤
血腑(府)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
*王清任是瘀血论代表医家,根据瘀血停留部位、临床症状的不同,创制了六个活血化瘀的方子。
瘀血所致疾病都伴有疼痛,但因症状、部位不同,治疗时所用的药物也不一样。
*血府:心主血脉,脉为血之府→血府逐瘀汤治疗心胸部的疾病。
*逐瘀即破瘀、活血化瘀→胸中瘀血证。
一、主治证候:胸中瘀血证
二、病因:瘀血内阻胸部
胸部,肺主宣发肃降,心向外输送血液。
瘀血内阻于胸,胸部气机失调,运行不畅,即气机郁滞。
三、病机、症状:
1、气机郁滞:
①胸闷胸痛,气滞则胀、满、闷,瘀血则痛;
②痛如针刺,瘀血导致的疼痛,像针扎样或绞痛;
③舌质暗紫,甚则舌两边可见瘀斑、舌下青筋迂屈;
④脉涩(瘀血所致)甚则出现结代脉。
2、血瘀上焦、清阳不升:头痛→肺宣发失职,精微物质不能向上布散,头窍失养,不荣则痛。
3、胃气上逆:
①呃逆干呕,气机郁滞引起胃失和降;
②饮水即呛→水、食物刚入口就会发生呛咳。
4、痰火扰心:
①急燥易怒;
②心悸失眠。
胸中瘀血→气机阻滞→肺功能失常→聚湿成痰→郁而化火、成痰热→扰心神→急燥易怒→心悸失眠→甚则怔忡,多梦。
综上,病位在胸,主证胸中剌痛,舌质暗紫,脉涩甚则结代脉,瘀血内阻于胸部,还导致清阳不升出现头痛,胃气上逆出现呃逆干呕及典型的表现饮水即呛,痰火上扰心神岀现心悸、怔忡,急燥易怒等症状。因此辨证为胸中瘀血证。法从证岀,适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血府逐瘀汤。
*《黄帝内经·举痛论》认为疼痛的基本病机:不通、不荣则痛。不通,气血运行不畅;不荣,得不到荣养。
四、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活血化瘀→针对瘀血。
行气→解决瘀血所致的气机郁滞,让气的运行正常。
活血、行气→止痛,针对典型症状疼痛。
五、配伍:
君药:
桃仁12g,破血行瘀。
红花9g,活血化瘀。
两味君药合用主要是止痛。
臣药:
赤芍6g,活血化瘀。
川芎4.5g,活血化瘀。
赤芍、川芎合用主要是助君药活血化瘀。
牛膝9g,活血化瘀,引血下行。
佐药:
生地9g,①清热凉血;②滋阴养血,又防活血化瘀药伤血之弊,活血而不伤正。
当归9g,养血,活血祛瘀不伤正。
枳壳6g,降,宽胸理气下行。
桔梗4.5g,升,开宣肺气向上。
枳壳、桔梗合用,一升一降,宽胸行气→顺应、恢复肺的特性,理气除胸闷。
柴胡3g,①疏肝解郁→瘀血内阻于胸,出现胸闷、胸痛,日久则肝气郁结;②气行血行→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及血液的循行,气行则血行。
使药:
甘草6g,调和药性。
桔梗,引药上行→病位在上焦胸中,桔梗开宣肺气,可引药上行,带领药物直达病位。
本方药物构成精美,剂量使用考究,为经典用方,原方使用即可取得满意疗效。
六、配伍特点:
1、气血同治,以活血化瘀为主;
*枳壳、桔梗宽胸理气,桃仁、红花、川芎、当归、牛膝活血化瘀,生地养血,当归活血化瘀养血。
2、祛瘀养血共用,祛瘀不伤正;
*桃仁、红花、川芎、当归、牛膝活血化瘀,生地养血,当归活血化瘀养血,保证化瘀不伤正。
3、升降兼顾,使气血升降和调。
*桔梗升,枳壳降,牛膝引血下行,升降相顾让气和血的升降达到一种正常的状态。
七、辨证要点:胸闷胸痛、痛如针刺、舌质紫暗甚则瘀斑、脉涩、头痛。
八、加减变化:
1、胸中瘀血证,出现心绞疼,疼得严重→血府逐瘀汤+乳香、没药。
2、胸中瘀血证,气滞重,胸闷得厉害→血府逐瘀汤+青皮、香附子。
*疾病时间长,有瘀有痰,除胸闷外,气不够用,大便干,再加瓜蒌。
九、现代用法:冠心病、风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脑震荡、脑外伤引起的头疼,胸部挫裂伤。
十、方歌:
血府逐瘀枳桔膝,
桃红四物柴草齐,
活血化瘀兼行气,
胸中疼痛服之宜。
*桃红四物指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熟地、当归、白芍、川芎),本方将熟地和白芍换成生地和赤芍。 https://t.cn/RczTWJ5

#手相预测#从手掌中上看,你的左手上出现了一颗痣,是好还是坏,要看你自己的这颗痣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如果是天生就有的,就问题不是很大,如果是最近刚出现的,那么你就要注意了,这个地方是心脑区,代表着心脏功能和头脑功能,如果是刚出现没有多久的,你就要注意心脏功能方面和头晕、头疼等情况发生。#手相面相看相算命##国学新青年##青春文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藿香正气水(液)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作用,出现上述症状时,每次服10毫升,每天3次,能够缓解症状。藿香正气水的日常用途1、水土不服,夏天是旅游的高峰期,外出
  • #盗墓笔记[超话]#【抽奖贴】喜欢盗墓笔记已经1287天啦 今年也即将迎来我人生中第一件大事-高考 趁着元宵佳节给大家在这里抽个奖 顺便祝自己今年高考顺利上岸[
  • 提升和完善大户外传播效力,在复杂的媒介环境下持续为广告主提供整合营销方案,助力品牌成为跨周期可持续发展的长红品牌。提升和完善大户外传播效力,在复杂的媒介环境下持
  • 我跟庆云道长从家往菜市场走,这不得不再次夸奖南方的景致,毫不夸张的说,就连地上掉落的鸟粪都长在我的审美上。不过庆云说,这事也得反过来想,我看到的是着装这层,但是
  • 贝壳财经记者浏览看到,六家视频平台协议均对自动续费提醒进行了规定,且多为短信或站内信。贝壳财经记者浏览看到,六家视频平台协议均对自动续费提醒进行了规定,且多为短
  • 真实知足的爱着,脚踏实地的走着,顺其自然的过着,健康平安的活着,简单而知足,平淡而幸福,就是最好的日子。真实知足的爱着,脚踏实地的走着,顺其自然的过着,健康平安
  • 生日快乐呀~朴志训已经认识两年啦,初遇是弱小英雄,因为你的演技和眼睛而被吸引,考古了202和团综,发现你是一个可爱的男孩子(虽然你觉得你很man)。对我来说,韩
  • 虽然只是那小小的一滴,却可以滋润一棵嫩芽,保持着那一份鲜活的绿,让生命的灵魂得到永远的滋润。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
  • 【原油5月27日趋势分析】上周原油呈震荡下行,当周最高80,最低76.1,周线收阴于77.7位置,从周线看连续三周油价都处于中轨附近震荡,油价受阻于80,本周重
  • 9. **修剪** ✂️: 苹果树主要的修剪在冬季进行,修剪病虫枝、过密枝、徒长枝、结果枝等,促使来年更好的开花、坐果。9. **修剪** ✂️: 苹果树主要的
  • 第868章   “不必了,我们本来就不熟,有什么事直接电话里谈吧。 第868章   “不必了,我们本来就不熟,有什么事直接电话里谈吧。
  • 写个置顶[思考] 我素白記/萝卜,不玩游戏,目前主坑海贼,我主吃索香 路香 萨艾 罗柯 all香,具体看下图,我挺杂食的其实带着我推的我都吃一点[爱你] 我
  • 这场活动让我也看到了不同年轻人的心态,52个年轻人,自信的,认真的,专注的,插科打诨的,走过场的…只用看一眼,小心思都在台面上,可能以前前辈们也是这么看我们的吧
  • ”  “禅之定非即寂然澄明,须知:饶是澄澈湛莹,清绝点埃,尤是失正念;凝心敛念,摄有归空,悉名活死人。当证入‘一’时,非独理事不二,物我一如,觅丝毫理、事、人、
  • 17、有一个人,教会你怎样去爱了,但是,他却不爱你了。17、有一个人,教会你怎样去爱了,但是,他却不爱你了。
  • 走出宾馆看那落日已经是捧着一天的碎片隐进燃烧一天的暮色里,夜幕早已张开无形的网诱惑着身在异地的我们;这情景不由地让人会想起自己的家乡......在一个名叫“飘香
  • 好像因为我们接触的韩国文化影视让我们对韩国有了很多的刻板印象,但是阅读完金爱烂的书,首尔的生活又变成了另外一番模样,以至于让我产生了好奇:首尔到处充满了情绪与波
  • 我是中医周永强,三十年脾胃病经验,每天都会给大家分享更多知识,帮助大家拥有一个健康的好身体。周永强主任科普明明脾胃虚弱,但是补脾健脾总是不奏效,该乏力的还是乏力
  • 纵然一切无可挽回,但在错误的时间里,那掩盖在重重阴谋和无尽伤害里,未来得及被传达出的真实心意,经历漫长的时光,终于兜兜转转被主人知晓。他们的确不算好人也当不了好
  • “耻恶衣恶食”是人的本性,君子或者士会修炼自己,与人性的弱点作斗争真正“志于道”的人,如颜回,是不在意恶衣恶食的,“一箪食一瓢饮,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