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探访#台积电# #美国#5nm工厂 还提到#两岸关系#

【文/观察者网 吕栋 编辑/陶立烽】

当地时间10月16日,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实地探访了台积电正在美国建设的5纳米工厂。从现场画面看,这座已经规划一年半、开工6个月的工厂,似乎仍然处于初期的施工阶段,而美国政府承诺给台积电的补贴至今尚未落实。

宣布建厂一年多后的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

宣布建厂一年多后的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

在这篇探访报道中,CNBC还特别提到两岸关系,声称台积电的重要工厂大多位于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这使得全球芯片供应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影响,甚至还有一些专家将台积电称为台湾地区与大陆紧张关系中的“硅盾”。

无独有偶,半导体分析机构“IC Insights”10月13日发布报告称,目前没有比中国台湾更重要的芯片生产基地。如果中国大陆在芯片设备方面始终无法取得突破,可以通过必要手段实现两岸统一来解决这个问题。

届时,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芯片产能将占全球产能的37%,约为北美产能的3倍。

CNBC报道截图

CNBC报道截图

“台积电产能大部分在台湾,对西方是一个重要问题”

“台积电可能不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公司,但它的市值超过5500亿美元,是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公司之一。现在,它正在利用其可观的资源将世界上最先进的芯片制造工厂带回(bring back)美国本土。”CNBC在报道中写道。

日前,CNBC前往美国亚利桑那州,实地探访了台积电正在当地建设的晶圆厂。在投资120亿美元将这座工厂建成后,台积电将在该工厂将生产5纳米先进制程,月产能2万片晶圆。

目前,5纳米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芯片制程,英特尔等美国公司尚未量产这一节点,而台积电的到来有望改变这种情况。不过,从现场画面来看,在宣布建厂1年多后,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仍处于初期施工阶段。

图片来源:CNBC

图片来源:CNBC

“实际上,我们正在复制在台湾的建厂模式”,台积电技术处长陈锵泽(Tony Chen)在现场介绍称,该公司正在建造一座230万平方英尺(约合21.4万平方米)的四层晶圆厂。在台积电工作的23年里,陈锵泽曾推动其他17个晶圆厂建设项目。

“如果你想要更多的产能,就必须建造更多的晶圆厂,这就是我们搬到美国的原因之一。”台积电首席战略官、亚利桑那项目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里克·卡西迪表示,“我们的客户希望我们在美国,美国政府也希望我们在这里。”

图片来源:CNBC

图片来源:CNBC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晶圆代工厂,台积电可以生产从手机到F-35战斗机、再到美国宇航局(NASA)火星探测器“毅力号”(Perseverance Rover)的各种关键芯片。本月早些时候,台积电宣布在日本建设新厂的计划,该公司将在那里使用28nm等成熟制程生产芯片,用于家用设备和某些汽车部件。除此之外,该公司还是苹果iPhone和大多数Mac电脑中最先进芯片的独家供应商。

事实上,美国才是芯片产业的发源地。但几十年来,全球芯片制造产能持续向亚洲转移。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亚洲占全球芯片产能的79%,美国占全球芯片产能的12%,远低于1990年的37%。

图片来源:CNBC

图片来源:CNBC

台积电披露的数据显示,2020年,该公司占全球半导体产能的24%,比2019年提高3个百分点。而研究机构凯投宏观的数据显示,在最新款iPhone、超级计算机和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使用的芯片中,台积电产能占92%,三星产能占8%。

“台积电几乎已经成为先进芯片的垄断者,这些制造业务大部分都集中在台湾,这对美国甚至西方世界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国家问题。”萨斯奎哈纳(Susquehanna)高级半导体分析师克里斯托弗·罗兰表示。

除最先进的3纳米和5纳米芯片外,台积电还为电动牙刷和咖啡机等产品生产面积更大的芯片。但目前几乎所有类型的芯片都出现产能紧缺,包括通用汽车和丰田在内的汽车制造商已暂停部分工厂的生产,苹果也可能会削减其2021年iPhone 13的生产目标,部分机型的订单将推迟一个多月。

图片来源:CNBC

图片来源:CNBC

机构:两岸统一,中国芯片产能将是北美3倍

短期来看,芯片短缺制约着各行业的发展。长期来看,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全球芯片使用量或将大幅增加,这让台积电这类芯片代工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借着这个话题,CNBC再次提到了两岸关系。该报道有些炒作意味,称台积电的12英寸晶圆厂大多位于台湾和中国大陆,这使得全球芯片供应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包括目前台湾岛内的干旱)或该地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影响。而一些专家甚至将台积电称为台湾与大陆紧张关系中的“硅盾”(silicon shield)。

“媒体描绘了一幅非常黯淡的画面,”高级半导体分析师克里斯托弗·罗兰表示,“但我实际上乐观得多,因为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存在互惠关系,中国大陆目前的先进制造业需要台积电的芯片。”

高级半导体分析师克里斯托弗·罗兰 CNBC视频截图

高级半导体分析师克里斯托弗·罗兰 CNBC视频截图

中国大陆的确需要台积电生产的先进芯片,但美国政府过去几年一直在通过长臂管辖阻碍大陆部分企业获取芯片产能,并且打压大陆本土的芯片制造厂商。

10月13日,知名半导体分析机构IC Insights发布报告称,随着中美贸易紧张关系加剧,美国对部分中国半导体企业实施严厉制裁,这让中国开始思考未来如何参与集成电路和电子行业的全球竞争。

IC Insights报告截图

IC Insights报告截图

IC Insights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大陆芯片自给率为15.9%。预计到2025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2230亿美元,2020-2025年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9.2%。而2025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芯片产值将达到432亿美元,2020-2025年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3.7%。

按这个数据计算,到2025年中国大陆生产的半导体芯片产值,在整个中国大陆半导体芯片市场当中的占比将达到19.4%。

还需要注意的是,在2020年中国大陆227亿美元的芯片产值中,总部位于中国大陆的企业只生产了其中的83亿美元(36.6%),台积电、SK海力士、三星、英特尔、联电和其他在中国大陆拥有晶圆厂的企业生产了其余的芯片。

报告指出,未来全球经济的健康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先进电子系统的持续引入。这些系统中的关键部件是集成电路,没有集成电路,就无法生产先进的电子系统。

数据来源:IC Insights

数据来源:IC Insights

在此背景下,中国大陆如何快速发展芯片产业、提高芯片自给率?

IC Insights罕见指出,实现两岸统一或是一个选项。理由如下:

1.截至2020年12月,中国台湾在全球IC产业产能中所占份额居首位。如果两岸实现统一,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芯片产能将占全球芯片产能的约37%,约为北美地区产能的3倍。

2.在台积电的引领下,截至目前,中国台湾的先进芯片(制程<10纳米)产能是世界任何国家和地区中最大的(63%),以三星为代表的韩国拥有剩余的37%。

3.中国台湾的公司占岛内总产能的近90%。岛内少数的非本土晶圆厂有美国Diodes,拥有的一个小型6英寸晶圆厂,以及美光拥有的两个先进的12英寸DRAM晶圆厂(分别是桃园的Fab11晶圆厂,每月产能为10万8000片,和台中Fab16晶圆厂,产能为月产能10万片)。

4.中国台湾拥有全球22%的12英寸晶圆产能,紧随韩国的25%。相比之下,北美仅占11%;岛内半导体总产能约80%来自代工生产。预计到2021年,中国台湾的纯代工厂(即台积电、联电、力积电等)将占全球纯代工市场总量的近80%。

各地区芯片产能占比 数据来源:IC Insights

各地区芯片产能占比 数据来源:IC Insights

因此,IC Insights指出:目前没有比中国台湾更重要的芯片生产基地。如果中国大陆在芯片设备方面始终无法取得突破,可以通过必要手段实现两岸统一来解决这个问题。

2021年三季度,台积电各制程营收占比

2021年三季度,台积电各制程营收占比

正从台湾请专家协助建厂

大洋彼岸,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地现场,世界上最大的起重机之一正被提升到200英尺的高度,这个重达2300吨的起重机由153辆半卡车运到现场。

工地主管吉姆·怀特(Jim White)透露,自今年4月开工以来,承包商已经搬移近400万立方码(1立方米等于1.3立方码)的泥土,并使用了超过2.6亿加仑(1加仑=3.79升)的水。

CNBC视频截图

CNBC视频截图

建造晶圆厂和制造芯片需要大量的水,而在亚利桑那的沙漠中,水并不是丰富的资源。该州最大的水资源是地下水,但大型农场的深井用水的速度比自然补充的速度要快。

陈锵泽介绍称,台积电每天需要大约470万加仑的水来支持生产。

台积电对水资源短缺并不陌生。目前,台湾地区正面临56年来最严重的干旱,但台积电表示,这并未影响生产。该公司透露,在亚利桑那州一个现场水处理中心,将回收高达90%的工厂用水。

另外一个挑战是,台积电大多数5纳米专家都在亚洲。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台积电的学术关系经理罗克珊娜·维加透露,该公司将从台湾请来一些顶级专家,“他们被认为是我们工厂的主题专家。这将是一项临时任务……两年,也许三年。”

台积电方面透露,该公司已经向台湾派遣了250多名美国新员工,进行为期12至18个月的培训,以跟上工厂进度。

CNBC称,多元化是台积电将先进制造业带到美国的一个关键原因。高级半导体分析师克里斯托弗·罗兰指出,在模拟半导体设计方面,台湾没有优势,如果搬到美国,就能接触到更多的模拟设计公司。

事实上,美国严重依赖台积电的芯片产能,才是特朗普执政时期对台积电软硬兼施的真正原因。

“亚利桑那州有许多计划,包括合格设施税收抵免和优质工作税收抵免,这确实是帮助降低运营成本的一个激励因素。除此之外,凤凰城还提供了一项2亿美元的基础设施计划,帮助台积电获得所需的水和其他基础设施。”大凤凰城经济委员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克里斯·卡马乔表示。

CNBC视频截图

CNBC视频截图

目前,拜登政府已经提议为台积电等芯片公司在美国本土建厂提供520亿美元的补贴。行业报告预计,美国政府将投资约500亿美元,在未来10年在美国建造19座晶圆厂,使美国本土芯片制造能力翻一番。

但日经新闻日前曾尖锐指出,目前距台积电宣布在美建厂已过去1年半以上,美国众议院的相关法案连补贴内容都没有纳入,审议也没有进展,给台积电的补贴完全无法落实。对于向海外企业提供巨额补贴,美国国内也存在反对声音。

随着全球芯片持续紧缺,台积电已承诺在未来三年内投资1000亿美元扩产。类似的扩产行动也正在世界各地进行。SEMI预计,到2024年将有72家新晶圆厂或重大扩产项目投产,其中10家位于北美和南美。

SEMI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阿吉特·马诺查(Ajit Manocha)坦言:“我在过去两三年听到的投资公告比我一生听到的都多。基于此,我们认为,到明年年底,芯片短缺问题应该会有所缓解。”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在此之前,由于需求持续飙升,台积电把芯片价格上调至多20%,成本可能会通过电子产品的价格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该公司还在继续提高产能,包括在美国的产能,亚利桑那州占地1100英亩(约合445.2万平方米)的工厂肯定有余力进行第二阶段的生产。

【自剜病根→→→辽宁变了!】
辽宁振兴发展
必须解决好

营商环境和发展生态问题

重塑诚信政府
规范市场主体
双管齐下、同向发力
辽宁,在变!

以法治环境和信用环境建设为突破口,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经济社会事务。
营商环境建设重点在于信,关键在于政策要有稳定性、公信力,让人感到可信任。
从修复金融生态着手,运用法治手段重建信用基础。
只要我们用心用力把发展生态营造好,各方面要素必将在辽宁加快集聚。
法治、信用
是辽宁振兴发展的应有之义
今天,辽宁日报头版文章
带你聚焦
辽宁法治环境和信用环境建设

紧握法治长缨 净化信用环境

一个判断,已成为共识:辽宁振兴发展,不是靠上几个大项目就能实现,必须解决好营商环境、发展生态问题。

优化营商环境,辽宁过去一段时期用力颇大。制定地方性法规,组建专门机构,出台“最多跑一次”省政府规章……回头审视,发展生态虽有所改观,但并未根本改变。

一个追问,让辽宁反思:营商环境问题的“病根”,究竟在哪里?

一系列企业债务违约事件,给辽宁发展生态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同时,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也清晰显露出来:法治不彰、信用缺失。

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令而行,诚在令外。市场经济首先是信用经济,信用经济必须是法治经济。二者一体两面,缺一不可。市场主体只有在一个公平、透明、平等、诚信的环境中,才能对未来看得清、可预期、有信心,才能有在一个地区放心投资、安心创业的动力和底气。

症结找准,施策才能精准。去年以来,辽宁省委、省政府深刻总结教训,将营商环境建设的着力点进一步聚焦到法治环境和信用环境上来。

重塑诚信政府,从约束职能部门和公务人员做起,知法用法、兑现承诺;规范市场主体,从修复金融生态着手,追逃废债、严惩失信。

双管齐下、同向发力。观念在变,行动在变,辽宁在变!

企业的疑难问题,第一时间解答

法治环境、信用环境是一个整体,代表着营商环境的最高层次,代表着投资者对一个地区的信心和预期,而预期有价值。

近些年,有关辽宁企业债务违约问题的消息不时从债券圈传来,且都“动静不小”。尽管相关方面及时采取措施,但影响依然不容忽视。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这是一条朴素的道理。企业债务违约,其背后固然有经营遇到困难等客观原因,但同时也反映出法治观念淡薄、诚信缺失等问题。不仅如此,一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口惠而实不至”现象,在过去一段时间也不时出现,让一些投资者不满。

辽宁有着灿烂辉煌的发展历史,有着质朴厚重的地域文化,信用和诚信一直是重要底色。性格豪爽、为人大气的辽宁人,绝非天然不讲诚信。之所以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失信行为,有其特别成因。

辽宁作为曾经的老工业基地,是计划经济进入最早和退出最晚的地区之一,市场经济意识不强,因而在信用体系建设上有差距。更为重要的是,过去一段时间,辽宁的政治生态遭到破坏,直接影响到营商环境与政商关系,违背经济规律的不作为、乱作为,引发了一系列政府失信行为。

“维护信用,扎实办事,引导预期向积极方向转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辽宁调研期间提出这一要求,深意由此可见。

教训惨痛,形势紧迫。如何破局,已是摆在辽宁人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

今年1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国清在接受央媒专访时明确提出:“营商环境最重要的内容是法治环境和信用环境。”

这是省委在去年将营商环境建设提升到事关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作为“牛鼻子”工程加以强调推进之后,针对当前辽宁面临的紧迫问题作出的最新判断和进一步聚焦。

此后数月,无论是春节前夕赴省公安厅慰问、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赴地方调研,还是与中央新闻单位驻辽机构负责人座谈、会见来辽企业家等多个不同场合,“加强法治环境和信用环境建设”都是张国清每次必讲的重要内容。

|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

“这让我们看到了省委的决心。以法治环境和信用环境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改善发展环境,就是我们的重要任务。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经济社会事务,也是我们必修的一课。”敏锐感受到这一新变化的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政策法规处主任科员潘卓如是说。

把法治挺起来,把信用建起来,把预期撑起来。让政府守住底线、企业避开红线,一场艰巨而影响深远的“攻坚战”,已在辽宁打响。

“信”宜立,更在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守住信用,就必须运用法治手段依法依规约束政府和企业。

1695万元,终于还上了!对于沈阳金柏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来说,拿到这笔被拖欠数年的工程款,过程虽曲折,结局很圆满。

这家园林绿化设计施工企业,服务对象大多是各级政府部门,多年来因各种原因工程款屡被拖欠,企业生存发展受到极大影响。

得知这一情况后,省减轻企业负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采取挂牌督办机制,第一时间组织4个市19家拖欠主体召开专题调度会,采取多种办法清理欠款,终于在去年10月底,将公司被拖欠的无分歧欠款清偿完毕。

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营商环境建设重点不在于惠而在于信,并不是说政策优惠有多好,关键在于政策要有稳定性、公信力,让人感到可信任,这样的营商环境才是可持续的。”

“辽宁在信用立法方面在全国启动得较早,但法律的应用和执行更为关键。”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孙映雪坦言。

亮出法治的“武器”和“牙齿”,是治理政府和企业失信行为的最佳选择。眼下,辽宁各地各部门正紧握法治利器,瞄准信用建设薄弱点精准出击。

| 辽宁公安机关出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30项新举措

欠款必还是底线。政府拖欠款项的行为最令企业难以接受。辽宁着力将清欠工作作为推进企业纾难解困的重要举措,采取督查、黄色预警和给市长致函等措施推动欠款清偿。截至去年10月底,已偿还拖欠账款348.17亿元。14个市及省级政府部门、省属大型国企均完成了全年无分歧欠款应清尽清目标任务。

逃债必追是态度。企业恶意逃废债会引发金融风险,必须亮明严厉打击的坚决态度。在鞍山市,公安机关在全国创新组建、率先成立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支队,连续开展“追月”行动,针对13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破获了一批大要案件,追回欠贷3.3亿元,优化不良贷款8.9亿元。在全省,鞍山只是一“点”。目前,辽宁各地依法治理逃废债等行为都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失信必惩是原则。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辽宁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条例》,在全国率先开展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构建省、市、县三级信用数据征集体系,在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14个领域建立了信用监管制度,实现了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利剑高悬”。

“法”宜严,更在公。处理好严格执法与提高法律遵从度的关系,坚持客观公正、不枉不松,最终的目标,就是营造出公平、透明、平等的市场环境。

对此,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成林有更具体的解释:“对于各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而言,案件办理是否公正对安全感的影响最为深刻,对市场预期的影响最为直接,对创新创业的影响最为明显。”

近日,一份由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对涉企案件实行生产经营影响评估的报告办法(试行)》在企业界人士中引发不小反响。今后,人民法院办案时要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进行评估,这就极大降低了司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辽宁政法系统近期采取的一系列行动,释放了更多积极信号。

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刀刃向内集中整治损害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突出问题。省公安厅推出涉企经济案件审批报备等5项机制;省检察院坚持“少捕慎诉”,清理涉民企“挂案”;省司法厅出台文件,针对在岗不尽职、办理不及时等37种损害营商环境行为作出明确问责规定……

胸怀赤诚,舞动长缨。上下同欲,气象万千。

4月6日,辽宁“十四五”规划纲要全文正式印发。“全面推进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赫然排在纲要第四章第一节,成为辽宁未来5年集中发力的重要任务。

在“十四五”开局之际,这向外界传达了一个鲜明信号:只要我们用心用力把发展生态营造好,各方面要素必将在辽宁加快集聚。

从修复金融生态着手,运用法治手段重建信用基础。省委、省政府精准部署,各地各部门务实行动,广大干部群众秉承“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原则恪守本分。

| 外资项目落户辽宁

潜移默化中,一个个看似细微的点滴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口碑在变。深耕辽宁10年的玖龙纸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茵说,营商环境变好了,信誉度高了,辽宁会有更好的前景,我们愿意做辽宁的宣传者。而在葫芦岛投资了三期项目的坤泰云著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建华则表示,正是看到了当初政府承诺修建的两条道路通车,我们才决定继续在这里投资。

信心在变。进入3月,国有金融机构在辽宁的活动愈加频繁。人民银行决定对辽宁增加240亿元再贷款额度,引导地方银行扩大对涉农、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信贷投放;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分别与阜新、朝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看中的是辽西北在未来国家发展战略中的独特区位优势;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分别与本溪、盘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看中的是当地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力。

预期在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赵晋平在“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专家座谈会上直言:“过去人们认为东北的营商环境相对来说在国内是比较滞后的,但是我们看到辽宁在2020年的实际利用外资额增长是13.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辽宁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新的突破。”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也在关注辽宁、看好辽宁,最近,东方航空集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中国黄金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等主要负责人纷纷率团来辽,就加强合作进行深入探讨。

既解眼前之困,又谋长远之功。目前,辽宁正在逐步推进一项项打基础利长远的工程。

今年2月26日、3月28日,辽宁相继召开全省农信机构改革动员会议、全省城商行改革动员会议。目标十分明确:牢牢守住不发生金融风险底线,切实保护企业和群众利益。

4月13日,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工作会议上,再次释放强烈信号:把法治环境建设作为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从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做起,更好服务辽宁振兴发展大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发展环境的修复亦非一蹴而就。但只要意志坚定、心无旁骛,定有成效。法治辽宁、信用辽宁,是振兴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推动。

辽宁,使命重大,蓝图清晰,时至势成,众缘和合,已然迈上新的征途,正在掀开新的一页!

来源:辽宁日报

#菏泽# 【央媒看菏泽 |《中国经济导报》点赞菏泽:在高质量发展中打造生物医药新“名片”】 《中国经济导报》2021年04月20日 第05版刊发文章《菏泽:在高质量发展中打造生物医药新“名片”》,文章中提到生物医药产业是山东省菏泽市着力打造的两大核心产业之一,成为了菏泽的新“名片”。
 原文如下:
  生物医药产业是山东省菏泽市着力打造的两大核心产业之一,近年来,菏泽市举全市之力加快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积极构建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一港四园、多点支撑”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生物医药产业成为菏泽新的城市“名片”。
  栽好梧桐引凤栖
  菏泽现代医药港是2020年山东省重大项目,也是菏泽市全力打造“231”特色产业体系,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领头羊项目。
  “我们为高标准完成总体规划,聘请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完成了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规划编制工作,布局了现代中药、化药制剂、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大健康产品和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总部等功能区。”现代医药港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宝东说。
  菏泽现代医药港一个个好项目的成功落户,离不开优质高效的服务。按照菏泽市委、市政府“提供全流程定制平台,打造全产业链聚集的专业园区”的要求,现代医药港建立部门协同服务机制,赋予市级管理权限,成立政府审批服务代理团队,通过竞价招标方式,引进组建第三方服务团队,为入园企业在环评、图审、勘探以及行政许可等方面提供质优价廉的全流程服务。
  “我们除鼓励入驻企业自征自建外,还提供标准化厂房租售和个性化订制代建,采取租用、先租后征、分期回购、设备租赁等形式,让企业拎包入住、轻松创业。”刘宝东说。
  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当然还离不开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菏泽现代医药港在保障道路、供水、电力、排水、热力、电信、燃气及土地平整等“七通一平”的基础上,突出共享理念,为入园企业提供职工公寓、餐饮商服、物业管理等生活服务和研发、会务、维修等共享配套服务。
  风生水起,势不可挡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走进菏泽高新区万通国九堂医药健康产业园项目建设工地,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抓紧作业,整个施工现场热火朝天,呈现一派繁忙的景象。
  “目前,我们产业园主要车间主体施工已完成,正在进行内外墙抹灰。产业园办公楼、污水处理池正在施工,设备将陆续到场,项目预计8月份投产。”万通国九堂医药健康产业园项目负责人刘浩说。
  据了解,该园区建设有标准化车间、综合办公楼、研发中心、产品展厅及配套设施等。项目采取一次性建设、分期注入投资药品项目进行,主要开发并建设阿胶药品、阿胶保健品生产线、阿胶食品生产线,以及目前公司在研仿制药他达拉非等多个药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万通医药健康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了未元大健康产业园的推进速度同样不遑多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的车间主体均已封顶,冻干制剂车间已建成,现代物流车间将于5月底建成运营,中医药“一人一方”智能制造车间将于6月底建成运营。
  山东了未元制药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中药饮片、提取、食品、固体制剂、抗癌药物等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建设的大健康产业智慧化项目以智能生产线为主,涵盖中药提取生产线、膏剂、水剂、煎剂、片剂、胶囊等九条智能化中药大健康产品生产线,主要生产抗肿瘤干粉注射剂、抗肿瘤口服固体制剂、外用药制剂、中药制剂、中药饮品等。
  “该项目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创逻辑体系和专利技术,利用5G、云平台、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制造及智慧化管理技术,开创了大健康产业智慧化先河。”项目经理周汝德说。
  紧抓机遇,乘风逐梦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菏泽市重点打造的首选核心产业,具备打造局部高峰的坚实基础,是菏泽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2020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投资额、营业收入、利润分别增长135.4%、28.7%和18.3%,迈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与此同时,菏泽各个区县在原有基础上补链、强链、延链,构建起全市“一港四园、多点支撑”的产业集群。特别是菏泽现代医药港,已签约主导产业项目25个,其中医药加工项目16个,北京科信必成、北京康辰、河北仁合益康、南京知和等国内知名企业落地现代医药港,合同引进药品文号156个,其中创新类药物文号15个,签约项目合同总投资逾80亿元,全部达产后,可实现收入200亿元。
  据悉,今年是“重点产业突破年”,菏泽市将践行“只要项目园中建,一切手续我们办”,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事事快办的承诺,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优质的服务、更加优越的环境,为企业搞好服务,吸引更多的客商到菏泽来投资兴业,力争用5年时间,在现有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翻番,使全市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超千亿元,税收过百亿元。
  《中国经济导报》 (2021年04月20日 第05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一球千金!武磊一脚将保级队踢进欧联杯,激动的除了球迷还有这些股东
  • 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
  • 老师怒扔学生论文被约谈,网友却说:不怪他
  • 用手机的人注意了!好消息:每个月你又能省一笔钱!
  • 【关注】速看!你的户口、土地、收入将发生这些变化
  • 最新最全!一图读懂8省市新高考改革方案
  • 哈佛的学生都在看这种视频,每天 15 分钟,英语水平暴增
  • 重磅!中注协公布2018注会考试合格率!审计通过率已超31%!2019注会考试趋势同曝光!
  • 一大波老师被实名举报!
  • 这张请假条居然能让语文老师“集体传阅”,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 特别关注!新版《各学科答题规范》官方要求,请转给身边每位考生!
  • 第十六届南方医科大学英语演讲大赛通知
  • 2035年养老金将耗尽?人社部回应了→
  • 韩国网友号召为螺蛳粉申请非遗????
  • 惊呆了!素媛凶手将被释放具体是什么情况?这到底是个什么梗
  • 迪士尼收购福克斯、Netflix上位,好莱坞“新六大”重新洗牌
  • 6省份深度老龄化,两因素叠加导致,将面临什么问题?
  • 首款产后抑郁症药问世、小猪佩奇被批性别歧视、东京奥运火炬揭晓丨今日天下
  • 郑爽发布会扇嘴巴,演绎“疼痛”青春 网友:是个狠人
  • 三星长女滥用麻醉 网友却纷纷提起“凤凰男”前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