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高效的外感高热方

I导读:余国俊先生的东西还是比较实用的,可复制性强,这个方子,效果确实不错,还有大人,也有效。(编辑/魏甲奇)

加味柴葛解肌汤方证

作者/余国俊

小儿感冒,客寒包火,恶寒渐轻,身热增盛,肢楚鼻干,神倦烦躁者,疏散风寒,清透里热,加味柴葛解肌汤主之。

加味柴葛解肌汤方

柴胡25g,葛根30g,白芷10g,羌活10g,生石膏30g,桔梗10g,甘草5g,白芍15g,黄芩10g,青蒿15g,仙鹤草30g,生姜10g,大枣10g。

一、方证浅识

本方即明代陶华创制的柴葛解肌汤,加青蒿、仙鹤草,准确地针对小儿感冒的基本病机——客寒包火。

柴葛解肌汤出类拔萃之处在于以“药对”的形式,巧妙地取法并浓缩成五个复方:

羌活——生石膏:辛温配辛寒,师大青龙汤法,发越恋表之风寒,清透内蕴之实热。

葛根——白芷:轻清扬散,有升麻葛根汤意,善解阳明肌肉之热。

柴胡——黄芩:寓小柴胡汤,旋转少阳枢机,引领邪热外出。

桔梗——甘草:即桔梗甘草汤,轻清上浮,善除胸膈、咽嗌之浮热。

白芍——甘草:即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和营泻肌腠之郁热。

如此合法合方,颇能同时兼顾外感高热的表、里和半表半里三个病理层次,从而发越之、清透之、引领之,直令外感高热无所遁形。余加善于深入营分之青蒿,以搜剔蕴伏深藏之邪热。《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又加民间治疗劳伤羸弱的仙鹤草,取其扶正力宏而不留邪,一鼓作气,毕其功于一役。

二、用方缘起

余初业医时,治疗小儿感冒高热遵循中医教材,凿分风寒、风热;又盲从温病学派,常用桑菊饮、银翘散,多无效验。亦有药后暂时热退者,但药性一过,高热又起。偶然想到被吴鞠通批得一无是处的柴葛解肌汤。此方是陶华用来代替葛根汤的,治疗太阳、阳明经病的恶寒渐轻,身热增盛,头痛肢楚,目痛鼻干,心烦不眠,眼眶胀痛等症。这一派客寒包火的症状,小儿感冒高热者多有之。于是试用本方,有时竞获半剂知,一剂已之高效。

治验渐多,便以方测证,反推医理。小儿体禀稚阴稚阳,体质尚未完全定型。故而小儿感冒,往往外寒未罢,里热渐盛;或里热渐炽,复感风寒。换言之,小儿感冒高热,纯属风寒或风热者比较少见,而以外寒内热,即客寒包火者居多。

治疗小儿感冒高热,纯用辛温发表(麻黄汤、荆防败毒散之类),外寒虽去,内热复炽;纯用辛凉清解(桑菊饮、银翘散之类),则外寒留恋,内热亦无出路。唯用辛温配辛寒,开通玄府,清透积热;辅以枢转升提,引热外出;佐以酸甘化阴,和营泻热;且匡扶正气,“先安未受邪之地”(叶天士语),方能“毕其功于一役”。而加味柴葛解肌汤,便完全契合这一法度。

三、治验举隅

宿勤学医生在《杏林微蕴》一书中写道:“四川名医余国俊认为,小儿感冒高热(上呼吸道感染),多属于寒包热型外感,用柴葛解肌汤来治疗,临床上取得了佳效。”宿医生运用此方,亦获佳效。宿著中附载治验3则,现摘录其中2则。

案一:许某,男,8岁,感冒高热7天,医院检查其血常规和胸片都没有发现异常。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高热。先后应用退热药、抗病毒药、抗生素和激素,肌肉注射、静脉滴注,退而复升,反复不愈。查体温38.5℃,患儿略胖,面红口干,喜喝水,精神疲惫,纳差,小便一般,大便略干,舌苔薄白略黄,脉浮数。

处方柴葛解肌汤:柴胡25g,葛根30g,羌活6g,生石膏30g,黄芩10g,桔梗10g,白芍10g,甘草6g,生姜6g,金银花10g,炒莱菔子10g。服1剂微汗出而高热退,复服竹叶石膏汤加金银花3剂善后,高热再没有反复而愈。(《杏林微蕴》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年版第99页)

案二:小儿李某,5岁,韩国人。高热抽搐急诊,神昏躁动,四肢拘挛。体温40℃,急针合谷、内关、曲池、百会穴,取双侧耳尖、太阳穴、少商穴点刺放血。患儿哭声响起,身有微汗,抽搐缓解,神清识人。同时输液退热药、抗病毒药、抗生素和激素,一会儿患儿大汗出而高热退。第二天患儿父亲领其前来复诊,述高热又起,抽搐一次。

家长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的针灸研究生,比较相信中医,不想输液,要求中医药治疗。查体温39.5℃,患儿精神萎靡不振,身有微汗,面暗,唇略青,咽红,扁桃体略大,心肺未闻异常;饭量减少,二便一般;舌苔薄黄,脉数。即处以柴葛解肌汤加味:柴胡25g,葛根30g,羌活10g,生石膏60g,黄芩6g,白芷10g,桔梗10g,白芍10g,甘草10g,钩藤10g,地龙10,全蝎5g,生姜6g,大枣10g。

服药高热退尽,体温恢复正常。复诊后开了3剂竹叶石膏汤,加全竭5g、钩藤10g。数日后被告知患儿已恢复如初。(《杏林微蕴》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年版,第100页)

四、用方注意

1.方药剂量

方中羌活、生石膏、柴胡、葛根四味药必须用。羌活用3~10g,生石膏30g以上,两者比例为1:5~10;柴胡不少于25g,葛根不少于30g;其余药物用常规剂量。

2.防止惊厥

高热达40℃,虽未惊厥,亦加钩藤、地龙各10g,清热凉肝,预防惊厥。若已惊厥,再加全蝎5g。

3.煎服方法

冷水浸泡半小时,中火煮沸后,小火煮20分钟,只煮一次,得药液400~600ml,分6次服;2小时服1次(此为6岁以上小儿药量,6岁以下酌减)。热退尽,不必尽剂;若高热未退尽,可续服1剂。何谓高热退尽?答曰:“体温表测得腋下体温为36.6℃(加0.3为36.9℃)或以下,才是热退尽。”否则,便可能“炉烟虽熄,灰中有火”(叶天士语),不可贸然停药。

加味柴葛解肌汤退小儿感冒高热的卓效,诸位用一次就会认可。这次一起前来贵校讲课的姜维民教授就认可。(这时坐在最后一排的姜教授站起来说:“我来亲自说好吗?”余答:“好,请上讲台!”)

姜教授说:“今年3月,我的小女儿,3岁,感冒高热39℃。我也患感冒,诱发咳喘,头脑晕乎乎的,不敢贸然开方。于是打电话给老友余医生共商治法。余医生建议用加味柴葛解肌汤试试。我即用之,熬好的药液,只服了一半,高热就退了,转为低热。余医生说,转用柴胡桂枝汤加葛根、仙鹤草,照服一剂,低热也退了,好了。”

看来姜教授是认可了,现在还要补充四点:我们知道,柴胡用于升阳,用3~6g;用于舒肝,用10g左右;用于退高热,必须用24~25g。大家知道,《伤寒论》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用的是半斤。汉代半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125g。这个剂量,当代最杰出的中医临床家李可用过,其他医生用过否?我不知道。我用柴胡,最大量用过60g,用来通便。我要强调本方柴胡用量,不能少于24~25g。

吴奇教授插话道:“《神经本草经》记载,柴胡‘主心腹肠胃结气,饮食积寒热邪气,推陈致新。’《神经本草经》中明确记载具有“推陈致新”作用的,有两味药,大黄和柴胡,这是不能等闲视之的。”

对!《药性论》还说柴胡“主时疾内外热不解”。什么叫“热不解”?我理解是使用其他退热药热不解,比较顽固,可以用柴胡,药要用到位。

第二点,要加用青蒿。柴葛解肌汤原方无青蒿,我过去也没有用;20世纪发表的医案,那些病例都没有用。最近10年来加用青蒿,把握性更大。大家注意到方证中说的为什么加用青蒿否?“余加善于深入营分之青蒿,以搜剔蕴伏深藏之邪热”,就是这个意思。这是有文献记载的。《神农本草经》说青蒿治疗“留热在骨节间”,过去我有所忽略。

第三点,要明辨体质。文中说“小儿感冒高热,纯属风寒或风热者比较少见,而以外寒包内热即客寒包火者居多”。这种小儿,多是火体,阳气奋起抗邪,出现高热。若素体阳虚者,就不能用此方。大人用此方,更要细察精详,不可孟浪。拙著中记载一例肝脓肿,初期寒战高热,体温39.5℃,一医谓客寒包火,用加味柴葛解肌汤2剂,服后大汗淋漓,体温降至38℃,但数小时后又反弹上升。20世纪90年代,我还用此方治过一例癌症高热,青年男性,颇壮实,体温39℃~40℃。用此方,可以迅速降至38.5℃以下,但旋又复发,我只好技穷告退。

有的中医怕用此方,遇到高热就推给西医。如果这个方都不会用,还敢用大青龙汤吗?拙著的英文翻译者之一,美国奥克兰市名中医 Michael Fitz Gerald,中文名张详,2011年9月初来乐山看我,我问他治小儿高热用何方?他说用大青龙汤,效果也很好。

第四点,小儿高热,要查看咽部,如咽部发红,或乳蛾红肿,或有脓点,不要用此方。可用喉科六味汤合耿鉴庭的“丹栀射郁汤”,就是牡丹皮、栀子、射干、郁金。服中药困难者, https://t.cn/RBS4O7q

长安晚秋 / 秋望 / 秋夕
赵嘏 〔唐代〕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译文
拂晓的云与攀在漫天游动,楼台殿阁高高耸立触天空。
残星点点大雁南飞越关塞,悠扬笛声里我只身倚楼中,
艳萦的菊花静静地吐芳幽,红红的莲花落瓣忧心忡仲。
可惜鲈鱼正美回也回不去,头戴楚冠学着囚徒把数充。

注释
凄清:指秋天到来后的那种乍冷未冷的微寒,也有萧索之意。清,一作“凉”。拂曙:拂晓,天要亮还未亮的时候。流:指移动。
汉家宫阙(què):指唐朝的宫殿。动高秋:形容宫殿高耸,好像触动高高的秋空。
残星,天将亮时的星星。雁横塞:因为是深秋,所以长空有飞越关塞的北雁经过。横,渡、越过。塞,关塞。
长笛:古管乐器名,长一尺四寸。
紫艳:艳丽的紫色,比喻菊花的色泽。篱:篱笆。
红衣:指红色莲花的花瓣。渚:水中小块陆地。
鲈(lú)鱼正美:西晋张翰,吴(治今江苏苏州)人。齐王司马冏执政时,任为大司马东曹掾。预知司马冏将败,又因秋风起,想念故乡的菜莼妒鱼脍的美味,便弃官回家。不久,司马冏果然被杀。
南冠:楚冠。因为楚国在南方,所以称楚冠为南冠。《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间之日:‘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悦之,召而吊之。’后用以“南冠”指囚徒或战俘。

赏析
这首七律,通过诗人望中的见闻,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羁旅思归的心情。

  首联总揽长安全景。在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凭高而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飘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诗中“凄清”二字,既属客观,亦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写仰观。“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景物描写见闻动静的安排,颇见匠心。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高楼笛声又为之作了饶有情韵的烘托。这两句是说:晨曦初见,西半天上还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北方空中又飞来一行避寒的秋雁。诗人的注意力正被这景象所吸引,忽闻一声长笛悠然传来,寻声望去,在那远处高高的楼头,依稀可见有人背倚栏杆吹奏横笛。笛声那样悠扬,那样哀婉:是在喟叹人生如晨星之易逝,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吹笛人,你只管在抒写自己内心的衷曲,却可曾想到你的笛音竟这样地使闻者黯然神伤吗?这一联是赵嘏的名句。据《唐诗纪事》卷五十六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赞叹不已,因称赵嘏为“赵倚楼”。杜牧如此激赏,恐怕就是由于它选景典型、韵味清远的缘故。

  颈联写俯察。夜色褪尽,晨光大明,眼前景色已是历历可辨:竹篱旁边紫艳的菊花,一丛丛似开未开,仪态十分闲雅静穆;水塘里面的莲花,一朵朵红衣脱落,只留下枯荷败叶,满面愁容。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以“静”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厚的主观色彩。这与李清照《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借菊之憔悴写人的愁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往日那红艳满塘的莲花,使人不禁会生出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而篱畔静穆闲雅的紫菊,俨然一派君子之风,更令人忆起“采菊东篱下”的陶靖节,油然而起归隐三径之心──写菊而冠以“篱”字,取意就在于此。

  上面三联所写清晨的长安城中远远近近的秋色,无不触发着诗人孤寂怅惘的愁思;末联则抒写胸怀,表示诗人毅然归去的决心。诗人说: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也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事,表示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下句用春秋锺仪事,“戴南冠学楚囚”而曰“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

  诗中的景物不仅有广狭、远近、高低之分,而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推移由暗而明的变化。特别是颔颈两联的写景,将典型景物与特定的心情结合起来,景语即是情语。雁阵和菊花,本是深秋季节的寻常景物,南归之雁、东篱之菊又和思乡归隐的情绪,形影相随,诗人将这些形象入诗,意在给人以丰富的暗示;加之以拂曙凄清气氛的渲染,高楼笛韵的烘托,思归典故的运用,使得全诗意境深远而和谐,风格峻峭而清新。

创作背景
这首七言律诗是赵嘏客居长安时期所作。赵嘏曾于唐文宗大和六年(832)举进士不第,寓居长安。诗人独在异乡,见深秋凄凉景象,顿生怀乡思归之情,创作了这首诗。

作者简介
赵嘏(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来自古诗文网

【安徽古代知名茶人——谢陛】
徽州茶人小传:谢陛
谢陛 (1547~1615),字少连(少廉),徽州歙县呈坎人。谢陛早年“嗜学于书,无所不覩,而尤淹于史”。为诸生时,人称其“可方惠(柳下惠)、连(鲁仲连)也。”他应京兆试,数不利,遂弃举业,专攻古文;喜出游,远者千里,久者经岁;所至苏州、杭州、南京等地,均参加当地诗社活动且为诸社社长。谢陛为人博学,曾应聘主纂撰写《歙州志》且“直笔无徇,众咻之,卒莫能难,称良史焉”。晚年曾刊定新旧《唐书》,著有《闺典》、《酒史》、《花乘》和《品藻》等书。   万历三十七年(1609),谢陛主纂的《歙县志》刻本问世。谢陛在志书中记载:“茶多出黄山榔源诸处,往时制未得法。二十年来,邑人有薤染、松萝者,艺茶为圃,其法极精。然蕞尔地耳。别刹诸髡采制,归共以取售,总号日‘松萝茶’。间有艺园中者,制出尤佳,故其法已流布,住在能之。”谢陛简要的介绍了歙县茶叶产地及制法,并指出了松萝茶叶原产地规模较小,加之寺庙的诸髡(和尚)也采摘加工;所以,各地的茶叶均以“松萝法”制作并“总号曰”松萝上市销售。说白了,就是借用松萝茶名而已。谢陛记载的这种“总号曰”松萝的现象在当时是普遍存在,如歙县茶虽然是“本轶松萝上”,因系仿松萝制法,也概名松萝茶。又如紫霞山茶、北源茶以及婺源茶叶等,也都借用松萝茶名称;这就是谢陛所说的“以享其名也”。
  谢陛的茶友李维桢,不仅称谢陛是“文史兼才,在吾党中寡俦矣。”而且为松萝茶的创制者留下了《大方像赞》的记载,为后人研究松萝茶及大方和尚提供了翔实的史料。而谢陛的另一位茶友,曾在徽州任职的龙膺;则是称谢陛于书无所不窥,尤攻于史。千古之上,六合之外,如指诸掌。所著《开黄稿》诸书,海内脍炙,而《季汉书》尤盛。”同时,龙膺还于万历四十年(1612),在亲眼见过松萝茶的制作过程后,将这一深刻的印象记入了《蒙史》。
  谢陛的家乡是徽州重要的产茶区之一,所以他对茶叶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同时,谢陛在游历各地时也与许多文人结下了茶缘。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徽州婺源人、著名刻书家及书商汪士贤编辑《山居杂志》;书中除刊有《茶经》还附有《茶具图赞》、《水辨》及《茶经外集》和《茶谱外集》等;而《山居杂志》书首的书叙撰刻者就是谢陛。谢陛在书叙中说,汪士贤递江湖二十年后居庐山,编集二十种书为此集,中有竹、菊、茶等山居园林之物。他说“伯仁其亦有所托载哉! 独於茶一端有所未尽。今之茶德茂矣,治茶之法远胜古人,其於陆羽诸公且臣虏之,江左名士必当有谱茶者,伯仁其续收之则以俟异日”。谢陛在书叙中不仅说明了当时的茶叶制作“远胜古人”,还给予了汪士贤很高的评价;使人对汪士贤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谢陛喜欢饮茶吟诗,他常和诗友在一起品茶清谈。据《歙县志》记载:在徽州西溪南的高士园内,就有谢陛与汪道昆等人的品茶谈诗场所。而晚年的谢陛,组织70岁以上的老人成立了“稀社”(人生七十古来稀),以诗、酒、茶自娱;这也算是一种休闲养生的方式抑或是老有所乐吧……

附录:
1、“慧可禅茶”简介:
中华第一禅茶——慧可禅茶,是严格按照中华第一禅的创立者“慧可禅师”所创制禅茶的方法,而制作出来的禅茶。
慧可禅师,荥阳市汜水镇人,中国古代著名高僧,中国禅宗第一人,中国禅茶始祖。
慧可禅茶的成品茶,全部出自慧可禅师故里——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
而慧可禅茶之得道绿(绿茶)和慧可禅茶之开悟红(红茶)的基础茶,均来自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的核心产区——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镇。
2、特别提示:
中国禅茶第一镇,在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

荥阳市慧可禅茶连锁总店
地址: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成皋路185号(慧可故里)
加盟热线:13683717072 https://t.cn/R2dyRnU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
  • [阴险]跟老公讨论了一下,如果是小陆的大小姐联姻文学可以这么整:陆景和自小就跟某位世家小姐订婚,但在上大学之前你并没有见过你这位传说中的未婚夫,因为这人跑国外去
  • 在推进中山路步行街建设方面,市南区在去年底已经拆除了中山路72-74号、117号周边的违法建筑,让青岛商会旧址和“消失”30多年的中山支路恢复历史原貌,再之前,
  • 还有见杯微博下面的腿毛 给我打骚扰电话你试试刘若英,尽力了!哎,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听奶茶的演唱会呢?
  • 为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五月份,在“中国旅游日”来临之际,该市启动了“巴彦淖尔人游巴彦淖尔”系列活动,向市民赠送了30万张价值近600万元的旅游消费代金券和1万
  • 白羊爱你的时候是非常疯狂的,对你好的没话说,让你觉得爱情是美好的,甚至开心的设想这两个人的未来,但是不爱你了,你的半点情绪都不会考虑,非常直接的伤害你。毕竟平时
  • 开篇本身对她没有好感,但后续在性格刻画上都感觉到有趣,而且她做事体面,里外里“不差事”。金家骏生长在一个残缺的家庭里,心理是不够完整的,不想麻烦妈妈,又很怕爸爸
  • 2、昨天去吃饭,天选就点了几个菜,肉也不多,我:你能吃饱吗?你想吃点啥你跟我说,我给你做啊,一定要多吃点咱才能挺过去!
  • (来源:新华网)今日推荐姓名,魏家娥年龄,43岁籍贯,湖北,武汉身高,1,6米婚姻,已婚民族,汉我的工作简历如下,我会做家常菜我会做面食,例如,手杆面条,包子饅
  • #猫和老鼠手游[超话]#佛了两天的最大感受就是有些鼠玩家是真的见,开局都说的很清楚了这把送了,快点推别打我,进去还是一堆拿着道具揍我的,甚至挂机了还一直鞭尸[汗
  • #白越光[超话]#每次看完极挑都求一次三搭,妹妹对自己人真的很护着,当飞哥一组都在怀疑小白的时候,妹妹直接出头说,咱们三个一组得了。妹妹不是伪装者,证明在妹妹心
  • 诗和远方都是是相对的还有遥远还有我梦想中的都市所有蜗居遥远还有我娘的呼唤声玉富回家吃晚饭而我却奔向那自留地遥遥相对我们说遥远就是相对错过目标的飞行物他飞向了宇宙
  • 但另一方面,看不到这个场景的我们,便更能体会到一个人静静等待的小兰花的心情,在等待东方青苍回来的那些时光里,她和我们一样,都知道他对谢惋卿不过是逢场作戏,但她依
  • !!
  • 糕:厉不厉害,要看她带回了什么白:(忍笑)所以你觉得呢糕:我觉得应该是不错的,因为她们看起来都活着而且还不错的白:你觉得厉害吗糕:我觉得很好,但是捕猎的喜悦,一
  • 古人有云:“圆中则圆,方中则方,壅之则止,决之则行。”水是天下之至柔,却能克天下之至刚。只因水时而奔放,时而细腻,它遇圆成圆,遇方成方,因势而变。 春为露,夏为
  • #微博法律大讲堂[超话]# 甲与乙在KTV唱歌时发生了冲突,当时,乙有三个朋友在场,甲孤身一人不敢轻举妄动。丙、丁进屋后,二话不说就用携带的木棍和钢管暴打乙头部
  • 尽管马斯克并没有提供更多细节,但彭博社等外媒指出,马斯克曾公开表示,他很欣赏微信和Tik Tok等中国公司开发的手机应用,根据他此前言论推测,他所说的“万能应用
  • #郑州美食[超话]#✨清荣家的『虎皮芋泥卷』果然好吃 不愧招牌产品[赞] 不得不服 22⭕极拉图这次尝试了浓郁黑巧和希腊酸奶 这俩口味都一般 酸奶的还得时不时
  • 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岁月如何变迁,只要你满怀理想,心依旧是年轻的,青春,不在年华,全在心境。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岁月如何变迁,只要你满怀理想,心依旧是年轻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