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乐水,孔子眼中的水】在《道德经》中,老子高度赞美水,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又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还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在老子看来,水利万物而不争,善于处下守弱,故能几道为王,以柔克刚,简直就是道的化身。#每天读国学#

那么,曾经向老子问道的孔子,又是怎样看待水的呢?孔子说“知者乐水”,《孟子·离娄下》也记载有人曾对孟子说:“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似乎孔子也很喜欢水,曾经赞美过水。今日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孔子眼中的水吧。

“知者乐水”乐的是什么?

说起孔子对于水的看法,相信大家都会想起“知者乐水”这句话。《论语·雍也》中记载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阐述了他对仁者、智者的独到体悟。对于乐水乐山之别,朱熹注释说:“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所说不无道理。

孔子固然是以仁者自期的,但生前似乎不敢以仁者自许。孔子曾经对学生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不过,倘若有人称许孔子为智者,或许他不会拒绝。《中庸》中记载孔子说:“好学近乎知。”而孔子对于自己的好学,似乎是充满自信的,他曾经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又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那么如此好学的孔子,自认为近乎“知者”,应该是顺理成章之事。那么孔子这位“知者”为何“乐水”呢?

这在《论语》中似乎不易找到答案。前面提到《孟子·离娄下》中有人对孟子说孔子曾极力赞美水,并问孔子为何这样赞美水,孟子回答说:“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意思是说,真正的君子之学,就像有源之水,日积月累,循序渐进,而不能像夏天的暴雨,声势巨大,但来得快去得也快。所以,“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君子认为是耻辱之事。这是孟子对孔子“乐水”的解释。

而在《荀子》之中,我们看到一段更为直接地解释孔子“乐水”的材料。《荀子·宥坐》中记载:“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大意是说,有一次子贡问孔子,为什么君子见到大水要观赏一番,孔子说:“水遍生万物而无所作为,像德。水总是流向卑下之处,曲曲折折也必定遵循这个道理,像义。水浩浩荡荡而永不停息,像道。如果决口让水流走,水立即奔泻而出,如响应声,涌向百仞深渊也毫不惧怕,就像勇敢。注入量器,水面总是很平,像法度。水装满器皿就会溢出,不必用概去刮,像公正无私。水柔弱而能渗入细微之地,像是明察秋毫。什么东西放进水中一洗,出来就干干净净,好像善于教化。就算经历百转千回,也必定向东流去,好像意志坚定。所以君子见了大水一定要观赏一番。”孔子在水中发现了如此之多的美德,怎么能不“乐水”呢?

有趣的是,与《荀子·宥坐》的记载类似,《说苑·杂言》中也有一段孔子论水的记载。发问的也是子贡,孔子的回答则略有不同。孔子说:“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绰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贞;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主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与《荀子·宥坐》的记载相比,水的德性特征更为明显,增加了“仁”“智”“贞”,而去掉了偏于道家色彩的“道”,整体更具儒家色彩,显示了西汉“独尊儒术”之后的思想印迹。

我们不禁想,《孟子》书中那人所提到 “仲尼亟称于水”,或许正是指《荀子·宥坐》所记载的这段孔子赞美水的话。而孔子之所以“乐水”,乐的正是水的德性之美。

“子在川上”感悟的是什么?

不过,孔子面对水,并不仅仅是理智地思考水的德性之美,而且曾发出过深沉的人生感喟。《论语·子罕》中记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尽管朱熹注释说:“天地之化,往者过,来者续,无一息之停,乃道体之本然也。然其可指而易见者,莫如川流,故于此发以示人,欲学者时时省察而无毫发之间断也。”认为这里是一种哲理的领悟与表达,但正如编纂《论语集释》的程树德所说,“宋儒解经,每有过深之弊”,这里朱熹的注释就未免求之过深了。

宋儒之前,人们对这段感慨的理解没有什么歧义,认为就是指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正如皇侃《论语义疏》中说:“孔子在川水之上,见川流迅迈,未尝停止,故叹人年往去,亦复如此。向我非今我,故云‘逝者如斯夫’也。……日月不居,有如流水,故云‘不舍昼夜’也。”皇侃又引孙绰说:“川流不舍,年逝不停,时已晏矣,而道犹不兴,所以忧叹也。”认为这是孔子感慨时光飞逝,眼看自己年老,而“道犹不兴,所以忧叹”。孙绰的解读是不无道理的,孔子晚年确多有衰老之叹。如《论语·述而》中记载孔子感慨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又如《论语·子罕》中孔子也感慨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在这里,孔子更像是一位面对流水的抒情诗人,站在人生乃至历史的长河边发出浩叹。而这似乎也成为后世中国诗人的一个心结,我们在六朝时谢朓的“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在盛唐时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在北宋时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名句之中,仍然可以听到这种感慨的回响。

如果将老子与孔子对水的观察对照起来看,我们发现,老子对于水的领悟是“以物观物”式的,领悟的是哲理;孔子对于水的领悟则是“以我观物”式的,既有道德的寄托,也有人生的感慨。当然,这只是老子与孔子思维异同的一端,要想更深入地老子、孔子乃至道家、儒家的思想异同,就需要更深入地研读《道德经》《论语》等经典,温故而知新。

#野史##野史趣闻# 【韩信为何死的毫无尊严?这四个字贯穿韩信的一生】#v光新星#
韩信是受到后人推崇的“兵仙”、“战神”。刘邦说他“战无不胜”,萧何称他“国士无双”,但是韩信最终的结局非常悲惨,被吕后和萧何合谋,杀死在长乐宫中。

在军事指挥上叱咤风云的韩信,做人如此失败的原因是什么?韩信骨子里缺少了一种东西,就是血性。

在韩信年少的时候,有一个屠夫拦住他的去路。说你长得高高大大的,还每天佩着剑招摇过市,但是我看你其实是就个胆小鬼。如果你有种就拿剑刺我,没种的话就从我胯下爬过去。韩信想了想,就伏下身从屠夫的胯下爬了过去。等他爬起来,看到的是路人的鄙夷和嘲笑。在史记的原文里,屠夫用的是“中情怯尔”四个字,意思是韩信的内心是害怕的,也就是怂。而这四个字也贯穿韩信的一生,韩信的失败皆因不敢冒险。

在韩信接受胯下之辱的一千多年以后,有一个叫做郭威的少年面临同样的情况。一个屠夫站在他的面前,让他选择:杀了我,或者跪下钻过去。郭威毫不犹豫,一刀杀死了对方。郭威被关进监狱,不过并没有死。后来郭威从军,在戎马生涯中不断壮大自己,最后成为后周的创始人。

对比一下韩信和郭威,我们发现了一个奇妙的事情。那就是,你越是活得小心翼翼,越是害怕,不好的事就越会找上你。韩信帮助刘邦夺取了天下,之后一直逆来顺受。却因为功高震主,在35岁那年被杀死在长乐宫的钟室,不得善终。而郭威,他的名气远没有韩信那么大,而且生性鲁莽、脾气暴躁,按理说本该早就挂掉才对。可是他却当了皇帝,最终活到了50多岁。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没有错。韩信谨慎小心的性格,让他犹豫不决,患得患失,迟迟不能作出决定。特别是在和刘邦的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仍然对刘邦心存幻想,希望对方念在自己功劳的份上,饶过自己一命。他想不到的是,正因为他的功劳太大,所以才必须死!并不是没有人提醒过韩信,谋士蒯通一直在劝说韩信“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又说“‘时乎时,不再来”,劝说韩信把握住机会自立为王,但是韩信不听。

韩信的核心问题是他不敢冒险。这说起来很矛盾,因为韩信毕竟是创造了“背水一战”这种着名的战例啊,但是他面对屠夫的时候却甘愿受胯下之辱也不敢反抗。这说明,韩信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是敢于冒险的,因为这种别人看起来很危险的事,对于战神韩信来说,危险性并不大。就如同普通人觉得百米跑进10秒以内是不可能的任务,而对于博尔特来说就是很轻松能办得到的。但是在自己擅长的军事领域之外,韩信就非常的纠结,他的人性的弱点就充分的暴露出来了。

如果单纯从军事上来说,韩信是不怵任何人的。但是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不仅仅是军事上的竞赛。刘邦曾经两次闯入韩信的军营轻易夺取了韩信的兵权,而韩信也亲眼目睹了另一位战神西楚霸王项羽是怎么失败的。可以说,刘邦的政治才能对韩信来说是高高在上的碾压式的存在,韩信一直在心里把韩信当作是自己无法战胜的人物。这就是韩信的性格弱点,如果是项羽,肯定不会想这么多,直接开打就行了。虽然最后项羽也输给了刘邦,但是他曾经有很多机会可以赢的。而韩信呢,韩信从一开始就分析出来自己没有胜算,所以他不会行动。他并不是没有野心,而是一直在等待一个100的机会,一直等到死。

韩信的这种性格,如果是个普通人,也许总会受点欺负,但是因为安分守己,也能凑合的活一辈子。但是韩信不能,因为偏偏他有着无以伦比的才华,和一颗不安分的心。韩信从小就胸有大志,想要干一番伟大的事业,他也有这个本事。但是由于性格的原因,他只能借助别人的平台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却无法建立自己的平台。他只能成为一个高级打工者,但是这样一个有能力的打工者,老板能容得下你吗?任何一个皇帝,都不能容忍身边有这样的威胁。所以韩信别无选择,他的结局除了造反,只有死路一条。

由于内心缺乏血性,导致韩信的一生都是被动的,从来不会主动出击把握机会。韩信最早在项羽的手下打工,由于得不到信任,就跳槽去刘邦那里。可是刘邦仍然看不起他,于是韩信又要离开,最后被萧何追了回来。为什么说“成也萧何败萧何”呢?因为没有萧何韩信注定被埋没,他不会推销自己,面对挫折也只会逃避和退缩,不被人赏识就换个地方,从来不会想主动去掌控自己的命运。所以之后韩信带兵打仗,从讨要齐王到改封楚王,到被剥夺王爵改封淮阴侯,一步一步无不是被刘邦攥在手里的。

传说韩信临死的时候,被吊在长乐宫的大钟之内,头被大钟罩住,向上看不到天,脚下悬空,向下碰不到地面。因为刘邦曾经说过:只要韩信“顶天立地于汉土,绝不加兵刃于身”。所以吕后把韩信吊在钟里就不能顶天立地了。而韩信具体怎么死的,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被宫女手拿棒锤,乱棒锤死。另外一种是被用竹片到或者桃木剑杀死,没有用兵刃,就不算是违背当年的承诺。无论是哪一种,韩信都死的毫无尊严。没有血性,缺乏器量,不敢冒险,缺乏主动掌控命运的能力,让韩信这位千古名将,兵仙神帅,最终在深宫里毫无尊严的死去。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六、耳朵高度适中、耳垂有肉耳朵能看出早年运势如何,也可观看一个人的财运。二、鼻梁正直、鼻头有肉一个人的鼻子能看出一个人的整体运势,鼻为财库,开富在鼻。
  •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加油干,小liv!乐山美食攻略在这里,如果有从评论区看过来想要攻略的朋友可以在这条微博里收藏自取了。如果你们以后有机会去乐山的话尝完欢迎给我发
  • Facebook Gaming 团队的声明中写到:“从 2022年10月28日开始,适用于iOS和安卓的Facebook Gaming 应用程序将停止运行,尽管
  • 诗歌是自由的,很多人都说她独创一派,很有点武林道创教派的味道,而她的父亲一直沉默着。她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她的父亲还有她的奇葩诗。
  • 寂寞嫦娥玉兔守寒宫,吴刚捧酒桂花香更浓。 玉兔蟾宫不夜天,寂寞舞翩跹,吴刚捧出桂花香满园。 吴刚共婵娟,树下独自眠,嫦娥应悔寒宫舞翩跹。 香满园,敬婵娟,
  • 记得大概是2000年,那时候爸爸刚做手术不久,负债了上万块钱的手术费吧,那时候真是一笔巨额债务啊……经常是在课堂上跟姐姐一起被赶回家拿学费,赶了好几次,但那时候
  • #仓鼠宝宝说你好#【商品】简依悠 婴儿防偏头定型枕【价格】优惠后29元包邮【下单】:海量内部优惠券商品:【推荐】枕头是专门为婴幼儿设计的,从刚出生月子里到一岁之
  • OLED是主动发光屏幕,电流激发OLED材料发光,因为用了三星E5的材质,所以,同样的亮度,iQOO 9 Pro的屏幕功耗下降25%,换言之,就是同样的电流消耗
  • #六盘水同城# 【办案件49件,罚没款31.10万元,六枝特区严厉执法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近日,六枝特区市场监管局对全区部分餐饮店食品进行了抽检,检查发现辖区一
  • 反正我目前好想扔了他#一些碎碎念# 因为看了新神榜杨戬 所以顺便看了追光的前作《新神榜:哪吒重生》剧情真的不咋地,但是追光动画的建模确实很不错,本来想打三星的说
  • 【事业一定会成功的八字】八字中偏财、七杀俱旺的人。人生大运起伏,祸福难测,但子甫老师(薇[心]:93117585)能为你精准分析,让你的人生少走弯路!
  • 一个地方的好吃的,比一个地方的美景,对我来说吸引力更大,我选择去一个城市可能考虑的就是哪里的东西好不好吃,而不是好不好玩儿,风景或者环境还有玩儿的方式都是大同小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我们要感恩生命中每一个包容善待自己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山有情,看水有意。阿姨是业主本人,有需求私信[握手][握手][握手
  •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你的未来时刻因为你的努力在改变雪是大浪漫,你才是小人间,我与旧事归于尽,来年依旧桃花开.愿每个人都能遵循自己的时钟,做不后悔的选择如
  • 8月1日建军节中午 我接到了爸的电话 告知爷爷进了重症监护室 可能醒不过来了爷爷是一位军人 很偶尔才会记起来他这个身份 因为会将衣服前后混淆的他 吃饭时喜欢抬起
  • !!
  • ”这话触及杨先生的心灵,当头棒喝,良心发现,回想起每次所钓的鱼,都是扯裂了鱼嘴唇,撕烂了鱼口腔,此时深有同感,甚感内疚。 有一天,他的太太照常来探望他,无意之间
  • 我们爱过,在青春过往的岁月中,我们珍惜那热爱, 并且尝试着去证实爱,是可以没有理由没有距离,没有答案的一种东西。有压力 但不要被压垮 迷茫 但不要绝望 在冷言嘲
  • 不过不要紧,天生媚骨的她们,很有一套勾人的手段,就算是脾气大些,但是仍挡不住爱慕者的追求。看着箱子外表,这没什么看的,酒又不佳,系列酒嘛,很少有假的。
  • 一些叙述性诡计ptsd……让我读悬疑类小说会很在意人称代词和叙述者性别……啊,说起来以前就觉得这样子推理完全不靠谱了,对于现在接触东西更早更广的小孩来说,异性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