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读书# #追忆似水年华# 普鲁斯特研究专家让-伊夫·塔迪耶曾断言:“马塞尔·普鲁斯特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但20世纪共有多达12位法国作家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中并不包括马塞尔·普鲁斯特。

诺贝尔文学奖遗漏的确实不少,至少还有卡夫卡、托尔斯泰和纳博科夫。对于这个只颁给活着的作家的奖项,普鲁斯特在生前确实并不算引人注目:除了屈指可数的随笔,他唯一重要的作品就只有一部《追忆似水年华》,而这部巨著直到他去世,都只出版了一半。别说是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恐怕连普鲁斯特本人,都想不到自己在身后会变得如此有名。

在他去世70年后,历史学家安托万·孔帕尼翁曾提出一个疑问:“原先因为犹太血统、性取向、健康问题,以及他的附庸风雅,长期只为少数人崇拜、处于边缘位置的普鲁斯特,如今竟让我们觉得仅他一人就概括和代表了整个法国文学,甚至整个西方文明,他是如何,又是为什么能赢得这样的中心地位?”

很少有作家像普鲁斯特这样,一生几乎就只专注于一部书,那不仅是他的全部心血,甚至是他构筑的一个微型宇宙。《追忆似水年华》描述的是他20多岁时(19世纪90年代初)的法国社会,1906年秋开始撰写,6年后完成初稿,之后一再修改、重写,直至他1922年去世。

确实,和雨果等生前就已名满一时的作家不同,51岁早逝的普鲁斯特并没有获得当时的一致称赞。《追忆似水年华》的第一卷《在斯万家这边》于1913年问世时,连肯定他才华的人都担心这部作品“过于散漫”了,并不怎么看好。截止1987年,这一卷仅在法国就售出了惊人的150万册,但这卷书第一次印刷时,只印刷了1750册。

当时的法国作家塞利纳对普鲁斯特不屑一顾,曾在小说《长夜行》中尖刻地挖苦他:“在上流社会、空虚人士、欲望幽灵,以及总等待着画家华托的寻欢作乐之人和毫无生气的西苔岛系列画作研究者们周围,总是环绕着无尽又无意义的仪式与活动,而普鲁斯特,如同半个幽灵,顽固不化地迷失其中。”

这并不只是他个人的偏见,倒是极好地概括了当时人的普遍观感:普鲁斯特笔下的世界充满着没落、无所事事、垂死的阶层与时代气息,风格晦涩,不知所云。虽然龚古尔奖在1919年独具慧眼颁给了普鲁斯特,但这一评奖没能说服大多数人,毕竟当时这一奖项本身也不像后来那么有影响力。人们当时普遍觉得普鲁斯特只以上流社会的视角关注极为狭小的生活圈子,文字造作,不堪卒读。塞利纳直到1943年仍攻击普鲁斯特的风格“拐弯抹角、曲曲折折、胡乱拼凑”。

由于文风繁冗复杂,对大众阅读其实并不友好,普鲁斯特的作品从未被编入法国的教材或教学大纲,这也限制了他的影响力扩散。他获得最初的认可,是在一个小圈子里。自20世纪20年代起,一群“普鲁斯特迷”就以某种小教派的狂热推崇他的作品,并热切期待《追忆似水年华》的后续几卷——那直到他去世5年后才陆续出齐。

但即便是这部巨著的7卷全部问世的1927年,普鲁斯特在圈外仍然谈不上多有名。这一年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的文学学士,对他闻所未闻。直到文学批评家埃德蒙·威尔逊以其敏锐的触觉,在《阿克瑟尔的城堡》(1931)中率先发掘出包括普鲁斯特小说在内的一些晦涩朦胧的象征主义作品,才使他在美国逐渐为人所知。

普鲁斯特真正时来运转还要再等待30年时间。1953年和1955年,普鲁斯特生前的两部书信集出版,人们发现他在撰写《追忆似水年华》之前曾做过极为细致的准备工作,而不仅仅是随性、冗长的喃喃自语。这终于使他和他的作品得到重新审视,人们终于发现了这个凭借一人之力精心构筑的浩瀚宇宙。

进入20世纪60年代,普鲁斯特开始被视为法国最伟大的作家,连美国人都相当欣赏他的细腻曲折。但仍有不少人不以为然。作为当时最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196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对他深恶痛绝,攻击他是为特权阶级服务的内在性文学的典型代表。著名文学批评家卢卡奇也没把他放在眼里。乔治·斯坦纳后来说,“《追忆似水年华》的情节,普鲁斯特对奢华与变态事物的叙述,显然触犯了卢卡奇严厉的道德观”,而对普鲁斯特的忽视,则“从而使其对法国小说的总体判断值得怀疑。”

可能令许多人吃惊的是,直到1970年后,普鲁斯特才可以作为专题性论文的主题被研究。而当西方在80年代步入后现代社会,“记忆”逐渐取代历史和现实批判成为涵盖诸多领域的重要主题时,普鲁斯特变成了不仅仅是写出了“好的文学作品”,他的作品甚至一跃成为了好坏的标准。因《百年孤独》著称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在1982年领取诺贝尔文学奖前夕盛赞:“弗朗茨·卡夫卡和普鲁斯特在现代世界文学领域里的影响无所不在。我们哥伦比亚人如果必须做出英明决断的话,就只能不可避免地汇入这股潮流。”

1980~1989年间,法国国家图书馆收列的普鲁斯特研究书目多达191种,甚至超过了拿破仑(139种)和戴高乐(130种)。此后,在科拉普(Klapp)法国文学年度参考书目中,普鲁斯特以每年至少新增200份研究专著的惊人成绩不断刷新纪录,数量几乎是雨果、波德莱尔、萨特等竞争对手的两倍。由他衍生的一系列研究已经成了一个专门的领域:“泛普鲁斯特学”(para-proustologie)——这也不难理解,就像《红楼梦》也带来了“红学”与“曹学”。

节选自《普鲁斯特为何能写出法国的《红楼梦》?》文 | 维舟

【阅读力:生命茁壮的关键能力——读程载国《由理解到创造》】发布时间:2021-08-18作者:欧阳凯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阅读,似乎人人皆会,好像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只要识字就能读、会读,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实际上,社会大众的阅读素养大相径庭,作家赫尔曼·黑塞曾说:“当多数缺少天赋的人将自己的阅读能力很快就只用来读报上的新闻或商业版时,少数人仍然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风魔(因为它们古时候都曾经是富有魔力的符箓和咒语)。这少数人就将成为读书家。”

如今,许多人已经逐渐认识到,阅读素养是一种对人后天发展影响巨大、需要着力培养的关键能力。近年来,各类指导阅读的书籍登上了各类排行榜,可谓风靡一时,但就中小学生而言,这些书籍尚缺乏必要的针对性。近日,程载国的《由理解到创造——中学生阅读力的有效提升》由宁波出版社出版,可以说适逢其时。

《由理解到创造》提出了“中学生阅读力”这一极具统整性的核心概念。2017年,聂震宁在其《阅读力》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阅读力”这一概念:“阅读力指的是对所读图书的理解、运用和反思的能力。”程载国则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学生阅读素养发展的实际,对其内涵进行了深入的发掘,根据能力形成的内在逻辑,将阅读力分解为“专注力”“理解力”“批判力”和“表达力”四项要素,进而建构了有关“中学生阅读力”培养的较为严密的理论体系和一整套方便实施的操作路径。

一、阅读力的发展必须以“我”为主,从深入理解抵达冷静批判。

关于读书,王阳明主张:“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了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程载国执教于王阳明故里,对阳明心学有深切的领悟。他认为,理解不局限于读出来、读准确,而要以“我”为主,从自己出发,以自己为主体。诚然,读书就是“读自己”:不是为了记住人家说了什么,也不单是想知道人家说了什么;而是要积极地、以平等的姿态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最终目的在于成就最好的自己。

因此,程载国在提倡“理解一部作品有外部解读和内部解读两条路径”之后,特别指出我们对一部作品的理解的多寡“与我们的提问意识”很有关联。他根据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明确指出“作品的意义是由读者根据自身的知识体系赋予的”。至于如何解决疑问,他提出了三条路径:回到作品,联系生活,求诸专家。这样做,无疑回归到了阅读的本意,也可以达成对作品的深度解读。这样定位“理解力”,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启示。

近年来,批判性阅读已成为一种热潮,程载国也把“批判力”作为精读阶段重要的发展目标。他认为:“批判性阅读是一个‘理解—思考—超越’的过程。”他从朱熹等中国古代先哲身上汲取了有关阅读的智慧,提炼形成了“批判力”训练的三条途径:自我反思,与作者较量,和读友辩论。

二、阅读力的高阶是“说、评、写”等输出,是阅读能力的综合表现。

程载国把“表达力”作为中学生阅读力四要素之一,极具创意。面对可能存在的质疑,他回应说:“合上书卷之后遐思品味书中的情节人物,打开笔记本来为该书编写内容提要,在知乎、豆瓣等网络平台发表读书感言,甚至读完该书之后有了写作冲动,从而为该书写就评论文章,这些活动怎能被排除在‘阅读’之外呢?”

的确,阅读绝不是一种单纯的视觉活动。他考察近年来PISA国际阅读素养评价题型的转变后,敏锐地发现它已经“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转向主动表达,从静态的识记阅读逐渐走向动态的运用阅读”,因为“输出”暗藏着“对自主整合分析、独立筛选判断等思维素养的要求”。于是,他提出要“扭转传统阅读以‘听、读、记’等输入性能力为本的阅读教育,代之以更高层次的‘说、评、写’”。可以说,这种主张把握了阅读学研究的风向,切中了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充实了“中学生阅读力”的内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实际上,《由理解到创造》一书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程载国撰写的30篇文学评论性文章,如《王阳明〈黄楼夜涛赋〉赏读》《鲁迅的“故乡情结”》《〈哈姆雷特〉:生命之轻与责任之重》等,这是他阅读“表达力”的精彩展现,也是对中学生读者的亲身示范。值得一提的是,程载国评析的多是课本上的文章或是学生课外爱读的书籍,他如何“理解”?如何“创造”?显然对广大中学生而言,更加具有启发价值。

三、阅读力的养成须提升阅读的专业化水平,要注意书籍适切的打开方式。

清代《魏叔子文集》中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蓄积学问像富人积财,金玉、布帛、竹头、木屑、粪土之属,无不豫贮,初不必有所用,而蓄积多了,酝酿沉浸久了,及其有故临文,大小浅深,各以类触,沛乎若决陂池之不可御,当其必需,粪土之用,有时与金玉同功。”中学生阅读,亦是如此,贵在兼收并蓄,博闻广识。成长的过程中,要尽可能不断拓宽阅读的边界,阅读不同体例,不同门类,不同时代,不同国别,不同语种的文章。但也需注意,不同的书籍应采取适切的方法,依体而读,因文而读,须切记“每一卷书,都有正确的打开方式”。

程载国说:“学生在阅读方面应该实现由被动阅读到主动阅读、由休闲阅读到专业阅读的飞跃。”的确,真正的阅读力,应该是一种专业化的阅读能力。《由理解到创造》除“导读”外,共有六辑,分别谈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人物传记和学术著作的阅读方式。每一辑先用一篇文章谈这一文体总的阅读方法,再用三五篇文本评论性文章具体示例。如第一辑“诗歌:语言的魔方”,《诗歌阅读漫谈》一文,从顾随、周啸天、叶嘉莹等人诗歌阅读的经验中,提出鉴赏诗歌应从语言入手,强调“只有准确把握了一首诗的语言收敛性、多义性、抒情性和音乐性特征,我们才能说自己读懂了这首诗”;接着,用《元稹与他的悼亡诗》《从〈李凭箜篌引〉中见李贺“奇峭”诗风》《惠特曼〈草叶集〉:向劳作者致敬》《像孩子一样——重读〈海子的诗〉》等评论性文章,具体演绎了如何从语言入手,准确理解一首诗。

程载国认为,“优秀的传记作品以其丰富的思想价值助益青少年的成长”,他专门用一辑来谈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并推荐了《富兰克林自传》《别闹了,费曼先生》《我坦言我曾历尽沧桑》《西潮·新潮》等几本传记作品。近年来,高中语文教材上专门提出了学术著作研读的要求,这无疑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深造。程载国说:“阅读学术著作时,我们额头上的一道道皱纹都是美丽的。”在书中,他用一篇《学术著作阅读漫谈》和三篇相关评论文章,以及一则《乡土中国》的教学回顾,全面地介绍了这一崭新文类的阅读门径,极具开拓价值。

阅读,需要有一种闲静之心,这样才有望悟得天机,尽享书海泛游的无穷趣味。《由理解到创造》则是最佳的伴读之作。

(作者系浙江省慈溪中学语文教师)

作者:欧阳凯

《中国教育报》2021年08月18日第4版 版名:读书周刊 https://t.cn/RyhoNEq

会一直这样吧 怎么会一直这样呢?
多少年了 一想起那个人 还是无可避免地 不由自主泛起羞涩的笑容 如果不是自觉 而是突然地 由他人勾起关于那个人的回忆 便更是心脏狂跳 丧失对周围的一切感知 似乎所有的专注力都倾注于另外一个世界
不知不觉 那个人已经成为我最近梦中的最常客 有时白日里会想——你偶尔也会梦到我吗?
会吗?梦到的话 也会像我一样开心吗?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日本代拍# #日本代购# #代拍代买# #mercari代拍# 淘宝店铺:袋鼠君日本代拍【期間限定】となりのトトロ 心斎橋限定 ふりふりネコバス【期間限定】龙
  • 这是可以说的么…怎么算国潮季呢…且不说1V1battle让舞蹈老师放大招选手被疯狂称赞有街舞精神…你是以为我没看过街舞比赛么…我看街舞比赛的时候你这节目第一季还
  • 好几茬的告别餐基本搞完了,海鲜、火锅、烤鸭,果然吃才是天大的事(感恩,第一次面对这么大的龙虾居然不知道该从何吃起)一个极度讨厌适应新环境的人终于又要被迫“面对新
  • 8. 胸部充滿壓迫感相反,當感到胸罩被完全填滿,充滿壓迫感時,就代表你的胸部再發育,變得更為豐滿,這時就需要更換大一個尺寸的胸圍。全罩杯 Full Cup全罩杯
  • 阿兹皮利奎塔对他回归的队友说:“卢卡库现在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球员,这些年来,他从糟糕的经历中吸取了教训,变得成熟了。5、格里兹曼和科克(马德里竞技)为格里兹曼挑选
  • 有时候回老家,看看以前的同学朋友,在四线城市里,个个倒是小日子有滋有味,钱不多但生活质量不低,比我们这些离乡背井顶着压力发展的人滋润多了。周一休假,在家打扫卫生
  • 贵人,机遇,环境,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不知道一个人究竟需要积攒够多少幸运,才能得到想要的生活。贵人,机遇,环境,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不知道一个人究竟需要
  • 另一方面,我多次说过买的时候别一次买完,要把资金分二到三批,分次逢低买,第一次买高了可以有钱在回调低点再补仓,做T,反复做摊薄成本,赚钱只是早晚的事。这只是冲关
  • 17、我就是喜欢你,就不放手,我在默默的努力,没有华丽,只有真诚。17、我就是喜欢你,就不放手,我在默默的努力,没有华丽,只有真诚。
  • ₂₀₂₂ ✿ ᴊᴇᴇɴᴢᴀᴀ-ᴢᴏᴇʏ sᴛᴀᴍᴘ 镜子酱第九弹《花·落·影》系列印章 上新✿花| 花影| 花落花开花落 花影扶疏 影影绰绰✿是今年的第
  • 夏天的周五,看完了这部《渔港的肉子酱》。忽然想到前两天,我对疯狂缠着扫地机器人的小狮子️说,看来你最喜欢niko了。
  • 下午被一个做啤酒鱼的微博种草了,拦都拦不住的兴致,等不到周末了,于是兴冲冲地买鱼和佐料,可是我怎么也没料到这个鱼它……它……太难弄了,我再也不弄生鱼了,它还会动
  •      她是个很有主见的人,碰到喜欢的人,总要争取一下。”    “荆珂,你好,能认识你,我也很高兴,对了,你是一个人吗?
  • 就在上周,彭博社13日报道称,南非伊奇科维茨家庭基金会当天公布的民调显示,在非洲青年人眼中,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对当地起到最大积极影响的国家。对于一些西方媒体刻
  • 与世界交手的第2⃣️6⃣️年,愿始终兴致盎然,不念不惧,永葆天真。特别感谢陈先森的生日礼物➕生日蛋糕[蛋糕]➕用心花时间特意为我做的生日晚餐[干杯] 我很幸福
  • 金石永固阆风斋——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收藏与传播石开,由一位最具争议的艺术家蜕变为一位... 杨玉冰先生中国根书文化创始人将中国文字立体化将中国书法送入新高度将中
  • Builders们,评论区聊聊你的#认证故事#,关注@亚马逊云科技,我们将抽取5个幸运 builders 送出精美小亚手办哦~@微博抽奖平台 梦想中的牙膏|这个
  • #麦子姐姐爱画画#该来解说下麦子姐姐的画了喏,你看,已经积累了厚厚的一沓...画的内容大多数还是以人物为主翻来覆去的就是家里那几个人但是每一张都不重样每一张都有
  • 6、我听不同的人说会一直陪在我身边7、再见这个词是期待还是遗憾8、都在用不同的方式长大谁也没轻轻松松9、怎么走都是向上所以你怕什么,#手机壁纸##壁纸#&quo
  • #杨紫[超话]##杨紫 沉香如屑#yz #杨紫颜淡# 若折紫翅膀,我便毁他天堂!✨#杨紫[超话]##杨紫颜淡# yz#杨紫沉香如屑# 若折紫翅膀,我便毁他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