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道无难(三重公案,满口含霜。道什么),
言端语端(鱼行水浊,七花八裂,搽胡也)。
一有多种(分开好,只一般,有什么了期),
二无两般(何堪,四五六七,打葛藤作什么)。
天际日上月下(觌面相呈,头上漫漫,脚下漫漫,切忌昂头低头),
槛前山深水寒(一死更不再活,还觉寒毛卓竖么)。
髑髅识尽喜何立(棺木里瞠眼,卢行者是它同参),
枯木龙吟销未干(咄,枯木再生花,达磨游东土)。
难、难(邪法难扶,倒一说,这里是什么所在?说难说易),
拣择明白君自看(瞎,将谓由别人,赖值自看,不干山僧事)。
雪窦知他落处,所以如此颂“至道无难”,便随后道“言端语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雪窦道:“一有多种,二无两般。”似三隅反一。尔且道,什么处是“言端语端”处?为什么“一”却有多种,“二”却无两般?若不具眼,向什么处摸索?若透得这两句。所以古人道:“打成一片,依旧见,山是山,水是水。长是长,短是短。天是天,地是地。”有时唤天作地,有时唤地作天。有时唤山不是山,唤水不是水。毕竟怎生得平稳去?风来树动,浪起船高,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种平怀,混然自尽,则此四句颂顿绝了也。
雪窦有余才,所以分开结裹算来也。只是头上安头道:“至道无难,言端语端,一有多种,二无两般。”虽无许多事,天际日上时月便下,槛前山深时水便寒。到这里,言也端,语也端,头头是道,物物全真,岂不是心境俱忘,打成一片处。
雪窦头上太孤峻生,末后也漏逗不少,若参得透见得彻,自然如醍醐上味相似。若是情解未忘,便见七花八裂,决定不能会如此说话。“髑髅识尽喜何立,枯木龙吟销未乾。”只这便是交加处。这僧恁么问,赵州恁么答。
州云:“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才有语言,是拣择是明白,老僧不在明白里,是汝还护惜也无?”
时有僧便问:“既不在明白里,又护惜个什么?”
州云:“我亦不知。”
僧云:“和尚既不知,为什么却道不在明白里?”
州云:“问事即得,礼拜了退。”
此是古人问道底公案,雪窦拽来一串穿却,用颂“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如今人不会古人意,只管咬言嚼句,有甚了期?若是通方作者,始能辨得这般说话。
不见僧问香严禅师:“如何是道?”
严云:“枯木里龙吟。”
僧进问云:“如何是道中人?”
严云:“髑髅里眼睛。”
僧不悟,举问石霜:“如何是枯木里龙吟?”
霜云:“犹带喜在。”
僧云:“如何是髑髅里眼睛?”
霜云:“犹带识在。”
僧仍不悟,又举问曹山:“如何是枯木里龙吟?”
山云:“血脉不断。”
僧云:“如何是髑髅里眼睛?”
山云:“干不尽。”
僧云:“什么人得闻?”
山云:“尽大地未有一人不闻。”
僧云:“未审龙吟是何章句?”
山云:“不知是何章句,闻者皆丧。”
圜悟在评唱里说,雪窦了解这个公案的内涵,所以作了这个颂词来做总结,先说“至道无难”,随后说“言端语端”,这是在举一反三。再说:“一有多种,二无两般”,这是举三而反一。圜悟说雪窦这个开示是“三重公案”,意思三次被人“拶住”,差点无法脱身。祖师虽然是慈悲为人,但是说的越多反而让人妄生歧义,好比满口含霜吐不出水,说不清道不明。“言端语端”是说大道并不遥远,就在在言语中显现。为什么说“一”却有多种,而“二”无两般呢?因为“一”指的就是众生本有的平等的真如自性,而自性能生万法,所以说“一”有多种。 佛经中的:“真如”、“涅盘”、“法身”、“如来藏”、“本来面目”、“父母未生前”、“拖死尸者”、“阿赖耶识”、“唯我”、“唯心”等等名称皆是同一物。圜悟著语说:“分几种名称挺好,只有一个法门,什么时候能到达尽头?”“二无两般”的“二”指的是“真”“俗”二谛,“真”“俗”二谛是事物所具有的两种真理,学佛就是要从世俗而入胜义。通达二谛的道理才可以通达佛教,唯有从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互成互破,才能扫尽一切执着而显现真如自性。迷悟皆在一念,圣凡同属一体,此乃一切法无二相也。“若不具眼,向什么处摸索?”“不具眼”,就是不具备看透实相的法眼。一个没有开眼的人,应该向什么方向去摸索呢?如果能悟透“一有多种,二无两般。”这两句话,自然就知道方向了。所以古人说:“打成一片,依旧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长是长,见短是短。见天是天,见地是地。”去掉情识计较,将万事万物蕴含的禅理看作浑然一体,这样打成一片之后,对于山水天地的名称名相也不再执著了。苏东坡有诗:“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即便是把“天”叫做“地”,把“地”叫做“天”,也很平常。佛经云:“诸法唯假名,但依名字立”。名字怎样称呼并不影响事物的实质。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使自己在心地上平稳?其实很简单,就像“风来树动,浪起船高,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个是很正常的自然景观。面对这一切自然现象,只需用平常心去看待,一切无可计较,没有分别。对表相的执著和烦恼也就消失了,那么这四句颂词所说的涵义就透彻了。

雪窦才华横溢,所以他分开用几种比喻来表述意境,但是这也属于头上安头,多此一举。“至道无难,言端语端,一有多种,二无两般。”其实根本无需多此一举。因为天上太阳升起时,月亮自然就下去了。窗前山色变深沉时,山水自然也变得寒凉。到了这种境地,言也端,语也端,头头是道,物物全真,这不就是心境俱忘,打成一片吗?

雪窦这则颂词一开头就写得很深奥,所谓曲高和寡,所以到后面又透漏一些玄机,松开一些口子。如果学人能参的透彻,就像品尝醍醐美味一样,如果还在用平常情理去计较,那就七零八落,支离破碎了,必然不能领会这些话的奥妙了。“骷髅识尽喜何立,枯木龙吟销未干”,骷髅识尽喜从何来?有喜悦那就是还有意识分别。枯木里有龙吟之声,说明还没有销蚀干净。这两句又是另一件公案了,雪窦把另一件公案和本公案交织起来深入阐释这个“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与石霜、曹山二位禅师的开示交加起来,便禅味十足,风光无尽了。如今的人不懂得古人的意境,只知道咬文嚼字,什么时候才能明心见性呢?如果是一个开悟的大禅师,自然一看就明白这句话的奥妙。

从前有一个参学的僧人去参香严禅师,他问香严禅师:“如何是道?”。这个问题就像梁武帝的“什么是圣谛第一义”一样,这是难以用语言直接来表达的义理。香严回答:“枯木里龙吟”学僧又问:“如何是道中人?怎么样才算是入道了,才算是开悟的人呢?香严回答:“髑髅里眼睛。”“枯木里龙吟”指的是灭绝一切妄想,参禅参到犹如枯木一般死寂时,依然能听见龙吟一般美妙的声音,犹如枯木逢春,真心的妙用显现了。而“髑髅里眼睛”,指的是断除情识分别之人就像一具髑髅一样死寂,但此时眼识依然能起到觉知作用。香严的意思是禅并非一昧死寂,而是通过止息妄念,恢复活泼的自性妙用,“枯木里龙吟”和“髑髅里眼睛”都是象征死中得活。大死之人才能够大活,如果只能死而不能活,那么就是凡夫了。

这两句莫名其妙的回答让这位僧人实在不解,他又去参石霜禅师。还算他有点小聪明,他直接把香严的答案拿来问石霜。他问石霜:“如何是枯木里龙吟?”石霜回答:“犹带喜在。”就是说最初悟入时心中有一种得法的喜悦感。学僧又问:“如何是骷髅里的眼睛?”石霜回答:“犹带识在。”意思是此时情识还可以起妙用。

石霜几乎将香严的答案点透了,但是这个僧人依然没有领会其中的含义。他又去参曹山禅师。他问曹山:“如何是枯木里龙吟?”曹山回答:“血脉不断。”他又问:“如何是骷髅里的眼睛?”曹山回答:“干不尽。”这里“血脉不断”和“干不尽”指的是众生的见闻觉知和本自具有的自性丝丝缕缕生机不断。僧人又继续问:“什么人能够听见枯木里龙吟之声啊?”曹山回答:“尽大地未有一个不闻。”就是说天底下所有人都能听见。这个僧人又继续问:“未审龙吟是何章句?”不知道这个龙吟的声音有什么说法?有什么依据吗?曹山回答:“不知是何章句,闻者皆丧!”意思不知道什么出处,我只知道听见这个声音的人都已经死了!”“闻者皆丧”大禅师的答案往往就是这样不同寻常,振聋发聩。“闻者皆丧”指的是身心脱落,实证“无我”,“我”不存在了,自然也没人能听见龙吟声了。

复又颂云:“枯木龙吟真见道,髑髅识尽眼初明;喜识尽时消息尽,当人哪辨浊中清?”雪窦可谓大有手脚,一时与尔交加颂出。然虽如是,都无两般。雪窦末后有为人处,更道:“难、难。”只这“难”、“难”,也须透过始得。何故?百丈道“一切语言,山河大地,一一转归自己。”雪窦凡是一拈一掇,到末后须归自己。且道,什么处是雪窦为人处?“拣择明白君自看”,既是打葛藤颂了,因何却道?君自看?好彩教尔自看,且道,意落在什么处?莫道诸人理会不得,设使山僧到这里,也只是理会不得。
雪窦又写了四句颂词,将香严的“枯木里龙吟”、“髑髅里眼睛”作了一番阐释和总结。“枯木龙吟真见道,髑髅识尽眼初明”,在枯木里能听见龙吟声那才是真正的见道了。骷髅里面的情识分别都断尽了,真正的法眼才能起到妙用。“喜识尽时消息尽,当人哪辨浊中清?”百丈祖师提倡“从浊辩清”,“浊法”指的是贪嗔爱取等行为方式,“清法”指的是菩提涅槃解脱等行为方式。当“喜识”都断尽了也不存在有一法可得了,身在其中的人还怎么去从“浊法”中辨别“清法”呢?烦恼即菩提,哪有浊清之分呢?

雪窦真是个有好手段的人,一时间把公案的奥妙之处都写在了颂词之中。但是最后提到为人处,雪窦也说“难,难。”“难、难”就是难上加难。“为人处”指的是禅师接引他人入道的手段。前面雪窦说“至道无难”,这里雪窦又把自己前面的话给推翻,“无难”变成“难、难”,但就这“难”字,也需要开悟的人才能领会。为什么?百丈祖师曾说过:“一切语言,山河大地,一一转归自己”。就像雪窦在拈古颂古时,到最后也都要化为己用。你说,雪窦接引徒众的家风是什么?“拣择明白君自看”,是“拣择”是“明白”你自己看。为什么绕来绕去说了那么多,又要你自己看?幸好是叫你自己看,不然又陷入执著。你且说雪窦的用意是什么?“莫道诸人理会不得,设使山僧到这里,也只是理会不得。”“山僧”是圜悟对自己的谦称,别说你们领会不了,就是我圜悟在场,也无法领会。圜悟真的领会不了吗?实际上他和雪窦一样用心良苦。他们都担心后人粘滞在颂词和言语上,形成新的执著。所以雪窦要大家自己看,启发学人自证自悟。就像百丈祖师提倡的“一切语言,山河大地,一一转归自己”。一切的理论,包括山河大地间蕴含的禅意都要归于自性之中,禅者要着重开发自身的直觉智慧,回归自性,而不是迷着公案,拘泥文字。陷于知解和妄念的窟穴中不能自拔,不能独立地彻见本性,体悟真理。这就是雪窦的家风,也是圜悟的心迹。

——选自刘松林居士《碧岩探骊》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1篇

鱼我所欲也
孟子及其弟子 〔先秦〕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与 通 欤;乡 通 向;辟 通 避)

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因此有灾祸我也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办法为什么不可以做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一碗食物,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它就会饿死。如果盛气凌人地呼喝着给他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就连乞丐也会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接受了它。这种做法难道不应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之心。

注释
亦:也。
欲:喜爱。
得兼:两种东西都得到。
舍:舍弃。
取:选取。
甚:胜于。
于:比。
故:所以,因此。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恶:厌恶。
患:祸患,灾难。
辟:通“避”,躲避。
如使:假如,假使。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不译。
莫:没有。
则:那么。
凡:凡是,一切。
得生:保全生命。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用,采用。
为:做。
而:但是。
是故:因此。
非独:不只,不仅 非:不 独:仅。
贤者:有才德,有贤能的人。
是:此,这样。
心:思想
勿丧:不丧失。丧:丧失。
箪:古代盛食物的圆竹器。
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则:就。
弗:不。
得:得到。
呼尔:呼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
呼尔而与之:呼喝着给他(吃喝)。尔,语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施粥,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走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正因为不吃被轻蔑所给予得来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
行道之人:(饥饿的)过路的行人。
蹴:用脚踢。
而:表修饰。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辩:同“辨”意为辨别。
何加:有什么益处。何 介词结构,后置。
宫室:住宅。
奉:侍奉。
穷乏者:穷人。
得我:感激我。得:同“德”,感激。
与:同“欤”,语气助词。
乡:同“向”,先前、从前。
已:停止。
本心:指本性,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

文言知识

一、重点字解释
1、鱼,我所欲也 欲:喜爱的,想要的
2、二者不可得兼 兼:同时
3、生亦我所欲也 生:生命
4、所欲者有甚于生者 甚:超过
5、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苟且偷生
6、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
7、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假使
8、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这种
9、贤者能勿丧耳 勿:不丧:丢掉、丧失
10、呼尔而与之 呼:吆喝、呵斥与:给
11、蹴尔而与之 蹴:用脚踢
12、乞人不屑也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13、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万钟:高位厚禄辩:通“辨”,辨别
14、万钟于我何加也 加:有益
15、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美:华丽奉:侍奉
16、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词,吗。
17、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受:接受
18、是亦不可以已乎 是:这种做法已:停止
19、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天性、天良(羞恶廉耻之心)

二、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躲避。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这里指感激。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中“辩”,通“辨”,辨别。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通“欤”,语气词。
5、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先前,从前。

三、一词多义
而:
⑴呼尔而与之 (而,表修饰 )
⑵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而,表转折

于:
⑴所欲有甚于生者(于:比 )
⑵万钟于我何加焉(于:对)


⑴乡为身死而不受(为:介词,表示原因,为了)
⑵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前为,介词,为了  后为,动词,做、接受)
⑶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为:动词,做)

得:
⑴二者不可得兼(得到、获得,动词)
⑵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激,动词 )

四、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得,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动词作名词
生,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 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五、古今异义
1、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可以)
古义:能够用来
今义:能够

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是)
古义:这,指示代词
今义:判断动词

3、一豆羹(豆)
古义:古代盛食物的器具
今义:豆子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钟)
古义:古代的量器
今义:计时器具

5、万钟于我何加焉(加)
古义:益处
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

六、特殊句式
1、鱼,我所欲也(判断句) “也”,判断标志
2、乡为身死而不受(省略句) “为”后省略介词的宾语“礼义”,“受”后省略宾语“施舍”,全语省略了主语“有的人”

简析

  本文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他从人应如何对待自己的欲望入手,在生与死、利与义、守义与失义等方面,层层深入、正反对比地论证了义重于生,必须舍生取义。还强调指出“非独贤者有是心(舍生取义之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人如果经不住万钟、宫室、妻妾、施恩的诱惑,必然会“失其本心(舍生取义之心)”。

  《鱼我所欲也》一文用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孟子会毅然“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当中的“义”和文章最后的“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都是指人的“羞恶之心”(按如今的通俗理解,可以理解为“廉耻之心”)。因为人只有拥有“羞恶之心”,才能分清哪些是道德底线可以承受的事,哪些是道德范围所不接纳的事,哪些是“所欲有甚于生”的事,这样才能不被“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和“所识穷乏者得我”所诱惑,而像“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样,内心有一种凛然的“义”。

  《鱼我所欲也》一文本身的结构和材料所揭示的中心论点应当是:人皆有“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本心”,“贤者能勿丧耳”。如果把《鱼》文分成三段来分析,是不难说明这一观点的。本文逻辑严密,析理精深,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生动、流畅,气充词沛,颇具说服力。

《出宰相的风水宝地》

唐朝天宝年间,风水先生张实忠给一户人家看准选定了一处风水宝地,让这家的儿子升到了节度使。他们为了感谢张实忠,任命他为平原县令。张实忠虽然推不掉节度使一家的盛情当了官,可他过不惯县衙里衣食有人侍候,专等官司上门的清闲,经常带着衙役们到乡下查看,凭公断解民间的案情和纠纷,惩恶扬善,把平原县治理得六业兴旺,夜不闭户。有时碰上了红白喜事,他再干点自己的老本行,很受百姓们拥戴,大家都亲热地称他“风水县令”。 闲聊时有人问张实忠:“太爷,您整天给别人看风水,咋不给自己找一处宝地,把爹妈的尸骨埋进去,也好升大官发大财,老了也能安安稳稳享清福哇!”他听了呵呵一笑说:“宫殿高大靠砖垒,都想坐轿谁来抬?啥事都不能太贪心哪!”话虽是这么说,可张实忠心里也常犯嘀咕:自己没有生育能力,妻子得病早年去世,至今还是孤身一人。现在身体强壮能说能行,到暮年体弱生病靠谁伺候?这不是命中注定老年遭罪吗?

他思前想后,后来下乡查看民情时便多了个心眼,特别注意沿途各处的风水气脉。 有一天,张实忠经过离城10里的赵岗村,发现村南荒坡礓石窝里雾气腾腾,暗现霞光,是一处少见的风水宝地。再细看旁边有座土地庙,于是他叫衙役们停下,走出轿门,弯腰瞅了一眼端坐在小庙里的土地爷,让班头在庙门外点了三炷香。他两眼盯着燃香的烟雾,心里默念了一阵子,突然皱起眉头,拔出随身带的号令火签,让班头用铁链子捆上土地爷带回县衙受审。班头和衙役们都不知道县太爷葫芦里装的啥药,面面相觑不敢吱声,只得照办。

张实忠回到县衙并没有升堂审问土地爷,只隔了一夜,又让班头把他送回了原处。这更让大家一头雾水。就在这天下午,张实忠面带笑容吩咐大家:“今后多留神打听一个叫善九一的人,亲戚朋友都可以帮忙,各州府县都可以联系,谁找到这个人有重赏。” 县太爷交办的事,又有重赏,衙役们哪个不尽力呀!可是大家操心了一年多,这个善九一像是住在天外似的,就是没一个人知道。张实忠不死心,后来下乡查看干脆轿也不坐,仪仗也不要了,只带着贴身班头,微服转悠,他要亲自寻找善九一的下落。可是过去了半年,他除了断了路上遇到的几件民事诉讼案外,还是查不到善九一的踪影。 这天傍晚,张实忠和班头又空跑了一天,两腿累得像是灌了铅,看到路旁河边有个中年汉子在撒网捕鱼,就坐在路旁歇息观看。就在这时,只见一个十来岁的男孩从不远处的村子里跑过来,大声说:“善大爷快回家,俺善大奶生儿子了,让您起个好名哩!”中年汉子收了网叹口气说:“咱穷人的娃起啥好名啊?我今年46岁,你善大奶45岁,就叫个善九一吧。”张实忠听了心里一阵狂喜: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想不到善九一刚出生就让他找到了。张实忠身上一下子来了劲,急忙上前向渔翁道喜,并一路攀谈送渔翁回村,然后脚下生风一般和班头返回了县衙。

第二天,张实忠坐轿出城,鸣锣开道,仪仗整齐,直接来到了本县管辖的善九一家。善渔翁一看身穿官服走出轿子的县太爷,竟是昨天在河边向自己道喜交谈的人,慌忙下跪叩首说:“小民昨日有眼不识泰山,惊动了老爷您的大驾,请老爷恕罪!”张实忠急忙把善渔翁搀起,呵呵笑着说:“我们昨天以兄弟相称不是很好嘛。我今天是特意来给你贺喜的,你不必拘礼。”说完令衙役们抬上贺礼,有米面油盐鸡蛋红糖,还有婴儿穿的衣服……张实忠看善渔翁住的茅屋四面透风,又让衙役找杂工匠精心修好,感动得善渔翁老泪纵横。来看热闹的村民们都说县太爷真是爱民如子,九一这孩子来到世上真是选对了时辰。 张实忠和善渔翁交谈中,流露出自己膝下无子,想认善九一为义子的意思,问:“善大哥意下如何?”善渔翁听了喜笑颜开地说:“好哇好哇,这是孩子的福分,也算我们老两口高攀了。”于是请出了村里的长者作为证人,在一片喜庆乐器声中,善渔翁怀抱儿子和张实忠举行了结亲仪式,善九一成了张实忠的义子。从此善渔翁一家的生活有了保障,老两口专心照顾儿子,享受天伦之乐。

善九一长大后,上学吃穿费用全由张实忠供给,终日勤奋读书,待人处事知书达理,乡试中轻而易举地考中了秀才。 有一次张实忠和善九一交谈中问:“儿啊,我看你生身父母身子骨一天天虚弱,服药不见病轻,他们百年之后可有田地作为安葬之地?”善九一听了叹了口气说:“唉,父母一直以打鱼为生,只有两间茅屋,哪里有田地作墓地呀?”张实忠说他为善大哥老两口选中了一块好墓地,让善九一出面把它买回来备用。善九一听了感激地说:“连父母的后事也让义父操心,真令孩儿无地自容。”他俩商量停当,就到离县城10里的赵岗村,买下了南荒坡上的礓石窝,张实忠付了银子,善九一签了买地文约。 一年后,善渔翁灯枯油尽病逝了,他老伴悲伤过度也随着跟去,善九一看着院子里停放的生身父母两口棺木,跪在棺前痛哭不止。

出殡这天,张实忠早早地就替善九一安排停当,雇了两辆马车拉上棺木,让善九一披麻带孝扛着丧幡前边引路,又令衙役们上孝布扮成死者亲属跟车护送,交待贴身班头如此这般几句话,噼里啪啦点放一挂鞭炮缓缓出城。 送葬的一行车马来到赵岗南荒坡上的礓石窝,只见杂乱的茅草荆棘丛中,鹅蛋一般的礓石横七竖八排了一地,他们又没带镢头钉钯,咋刨挖墓坑呢?衙役们正在发愁,班头从怀中掏出一匝香表交给善九一,让他在土地庙前点燃。说来也怪,随着香表燃着升起的火苗,礓石窝里荆棘丛中忽然出现了一个小旋风,刮得草叶呼啦啦作响。那旋风定在礓石窝越刮越大,越旋越快,直刮得周围几十丈内呼呼风响,飞砂走石,遮天蔽日。班头让大家都闭上眼,拉紧车马护好棺木,赶来看热闹的赵岗村民们都吓得四散奔逃。

旋风过后,送葬的人们睁眼一看,礓石窝变成了一个大土坑,坑底方楞四正,善九一生身父母的两口棺木放进去正合适。班头吩咐众人将棺木按方位摆好,交待善九一跪在棺前向他的生身父母磕头拜别。善九一磕罢头刚刚站起,刚才消失的旋风像从地下钻出来似的突然又猛刮起来,送葬的人们只得又闭上眼。惊奇的赵岗村民刚折回来想看个究竟,可他们还没到跟前,又被凶猛的旋风刮回去了。 这一阵旋风过后,礓石窝变成了一个大土冢,土地庙也消失了。班头又按照张实忠的交待,在土冢前放了一挂鞭炮,让善九一磕了头,这才带着大家回去。

大比年皇上开科,善九一生身父母安葬的风水宝地显灵发威了,保佑他进京赶考一下子中了状元。善九一勤政廉洁,牢记浩荡皇恩,后来官位升到宰相。张实忠也跟着这个义子享尽人间荣华富贵,七十余岁善终。 原来,当年张实忠路过赵岗礓石窝时,看出这里是块出宰相的风水宝地,又见旁边有座土地庙,就让班头烧香询问土地爷,自己在心里默求答案。谁知土地爷让那燃香烟雾旋转,与张实忠默求的正好相反,意在告诉张实忠他判断失误,这块地根本不沾好风水的边。张实忠恨土地爷说谎,心中恼怒,这才下令让班头捆上他回县衙受审。当天晚上土地爷给张实忠托梦,诉说自己的冤情:“你是人间的县太爷,和我们的城隍爷同级,拿我这个最低级的土地神问罪绰绰有余。我在礓石窝风水宝地上说了谎不假,可那宰相地是人家善九一的,人家的老爷子老奶奶几代人积德行善,把万贯家产都散光了,上神怕别人抢走这块好风水,专门派我来看着。早几年商会里的大掌柜请人看出来了,要把他的亡父葬在这里,我弄得他刨墓坑镢头砍人腿,拉棺材翻车砸伤人,最后他骂风水先生净是胡说骗钱,放弃了这块坟地。这事我掩盖还来不及哩,咋敢对你讲实话?”张实忠听土地爷说得在理,第二天才把他送回原处,采取了后来的那些步骤。这正是:
想占风水升官富,善事全靠爷奶积。
待人处事眼莫短,帮人就是帮自己。
#正一上清天心派九天应元雷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真是......一万只草泥马都不足以表达我的心情快点度过这糟糕的一天吧 #sky光遇[超话]#没想到我也有找人的一天找一个十一点半多在云野的一个老实男孩子,圣
  • 悲哀人性贪婪 欲望无穷 年少的少年一去不复返 待如懿死后才后悔莫及 君心难触登高莫及人总是这样 对失去的事物悔不当初,对近在身边的美好事物漠视不理 人与人之间最
  • 希望能找到一个与我共度余生的人! ​​​​今年有好多大事发生,公司创业转型升级希望一切顺利,年收入破百万,每次快要支撑不下去的时候都有贵人相助,近两年遇到的皆是
  • 虽然SN10在落地后不久着火爆炸倒地,但试验的目的已经达到。虽然SN10在落地后不久着火爆炸倒地,但试验的目的已经达到。
  • 吐5公开炒cp可能是官宣前的试水,我觉得静待就好了,其实公开坏处真的比较多的,这种时候大家还能玩推理,最有意思了[憧憬]我是根据一些物料自我推理的[允悲]可能有
  • 故此,网站建设公司在这里提醒那些还没有自己网站宣传的企业,现在已经到了公司网站【#男子上班浏览招聘网站被辞退#,劳动仲裁: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钱!】#上班浏
  • 俺爸妈开车来北京,把我和牛肉干带回西安了!已经过了两周了,十亿还生了一场病,花了将2000,不过,牛肉干还是非常热爱我家的,毕竟又大又到处能爬,我还是个架子床,
  • !#零食[超话]##零食代购##零食招代理##潮汕美食##零食种草##进口零食#-焙尔麻椒鸡 大吉大利!
  • #肖战斗罗大陆# 肖战斗罗大陆 #肖战唐三# 肖战唐三喜欢你,是我做的最认真的一件事,你就是我心里的暖阳,也是我的满天星光,未来你发光,我追光, 用最初的心陪
  • ?截图均为长图。
  • 去爱彼迎看看这个吧! 你好!我是房东辣姐姐,热爱生活,喜欢旅行,多年的职场拼搏突然想让自己慢下来…… 人生匆匆,趁时光未老、岁月静好之时,去想去的地方,见想见
  • #刘雨昕[超话]# #刘雨昕镜头感# 图1今晚逗路人好评 (今晚最开心的就是这些路人的好评[泪]刘雨昕今天的vocal太圈粉了[泪]) 图2今晚为歌破w赞视
  • 【广西桂林:甜脆柿】#农友会联盟# 会员:王柒,顾家店品牌鲜果创始人。广西桂林的甜脆柿,一直以来寻找着味道最正宗的柿子。历经两年时间,终于在一处大山之中找到了这
  • #丁真# 陆川县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县境内因有九洲江、米马河、沙湖河、榕江河、低阳河和清湖河六条河流而得名。位于东经110°4′,北纬21°53′-22°
  • 今年负债的人很多,绝大多数人想翻身很难,负债消费、负债买房、负债投资 ,一旦负债基本上就会被你的人脉圈子出局,人脉受损、资源又没有变现的能力,精神压抑,前途迷茫
  • 【杰宸词典142】公司第三个公益文化文本问世 2021年1月, 由成都安仁杰宸建材有限公司赞助印行的《芙蓉锦江》第21期问世,本期为“芙蓉锦江9人诗选”第10辑
  • [有人说,人生是一场旅行,确实有这种感觉。若将自己的身体比喻为火车,透过这列车的车窗,或许可以看到意外有趣的风景。] 好喜欢hsn写的东西...淡淡的,没有太多
  • #TREASURE[超话]# #TREASURE安利手册# @YG_TREASURE_CHINA 【图片】210314 treasuremembers更新 H
  • 不关朴志晟的事少扯他啦 朴志晟✨【三大主舞之一】梦队【唯一主舞】☄️唱跳俱佳一流16岁时仅靠ʟᴇᴍᴏɴ ᴅᴀɴᴄᴇ ᴄʜᴀʟʟᴇɴɢᴇ达成【双频道双百万】纪录坐
  • 【履职14年,“老张”今年带来啥──后疫情时代 继续把脉问诊开“良方”】年逾古稀,依然逆行出征;突发疾病,仍旧奋战一线;倾囊相授,向全球分享中国“药方”……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