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书#

新年伊始,从外地风尘仆仆赶回家,赫然三本书等着我——是陈丹青《局部》三季的视频讲稿集。第一季《陌生的经验》,开场劈头盖脸出现众人如今俨然熟知的王希孟,元气淋漓的十八岁,英年早逝。对于陈丹青而言,做视频节目也绝对是“陌生的经验”,每每提起这五个字,我总想起他在乌镇中说笑的模样。第二季《我的大学》,与高尔基回忆录的第三部同名,用以纪念这位在苏俄街头闯荡的流浪汉之莽气与眼光——如今人人自羡,此地处处是大学,但我想鲜少有人知晓,什么才是真正的“处处是大学”。第三季则叫《伟大的工匠》,全因《局部3》从头至尾流连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堂湿壁画,这些隽永的作品,有些巨细靡遗,有些却已丢失来由,成了佚名的无上之作——但通通伟大,且出自“工匠”之手——如今这是一个单薄的词,但若溯其本意,着实雄辩而深邃。

后两本是新书,工作人员希望我推荐,我着实犯难。首先我《局部》系列翻来覆去写过多遍,写到我不好意思,几近词穷。而陈丹青与木心,如今已成为的我卡拉瓦乔和柯罗,我远远看着,不敢再多提他们。更重要的是,我在慢慢用接近他们的方式,离开他们。另外,去年一整年,我看书草草若干,全记不太得。唯独想起有段时日,左右看不进字,觉得缥缈,疏离,与己无关。但手还是停不下来,便左翻右翻,竟发现新天地——即每本书的序。序是一本书的开章,若作品是作者所写,便是作者序;若是译文译品,则除却作者序外,还会添上译者序。小小序言,实则大有文章。

我过去调侃过一些译文书,译者洋洋洒洒书写,从生平纪事到机缘巧合,从国仇离恨到家长里短,几乎把一生都写上去,恨不得写得比译文本身还要厚。此举常见,我认为是大忌,原因太过浅薄,不必多言。至于作者自己本身的作品,一旦进入序,看头就更多。小说虽是一面镜子,但同时挡住作者面目,把主观藏在客观的文学性中,堪称一体两面的不二之选。多少书籍,进入题目范畴,立刻势大力沉,对冲机制遍布,题外话只能是题外话。但此景此招,若转移序言,过于碎叨,或情感用事,太追求主义,便会露出马脚,尾巴偷偷翘起来。许多作者的笔头,在正文中游刃有余,偏偏到序言中,再也按捺不住艺术家的私心,彻头彻尾开始跳起舞来。当然,此举不分好坏,只是我看到这般差异,心中不免窃笑,属于自己的私房话罢了。

所以翻开这两本书,首先看的不是早已熟悉的讲稿内容,我熟悉到几乎可以背诵——顺便一提,媒介的差异,着实不容小觑。视频中的陈丹青娓娓道来,有种不管不顾的优雅与狠劲。到了纸上,这些通通不见,只剩干燥透亮的文字,配上形形色色,姿态各异的插图,厚厚一整本,压垮灵魂又托起灵魂。以为仅是如此么?非也。文字的魅力,在此刻才显出来:换行,断句,篇幅,转页,标点,破折号,遣词造句,行文用字,短篇小说般的倏忽结尾。你忽然想起,《局部》系列原本就是由文案展开的大小事宜,这才是局部在成为局部之前,它初始的,真正的,全部的样子。

扯远了,说回这几本书的序。我来回翻看多遍,忽的惊讶,哪有陈丹青自己的影子?序文当然出自陈丹青之手,可从头至尾,他都在提导演谢梦茜,说《局部》是她的节目,所有一切的调度,安排,取舍,全部都是这位与我同岁的女青年的主意——我完全赞同,谢梦茜之于《局部》,绝对重要,且不仅是按部就班,完成任务的那种重要,而是灵光频现,越过人与工业化,直触灵魂与艺术的那种重要。例如我以前写过的一段:

“好东西从来是让人甜蜜又心酸的。陈丹青在录完《局部》的其中一集《徐扬的功德》后(也是他最偏爱的一集),和导演谢梦茜讲能不能试试看,在画面上把徐扬笔下的江南和乌镇的水乡衔接起来,不知效果会如何。谢梦茜答应下来,剪完后给陈丹青看——当他看到从宫廷画转到真实乌镇的第一个镜头后,直接就哭起来了。

在此前我从不知有这样一件事,但这并不是最令人讶异的地方。我惊奇的是,当时看到那一段,我也是直接在电脑前大哭,流了好久的泪——以至于那一段翻来覆去看了不知多少遍,现在回想起依然动容。我想其中张亚东的纯音乐伴奏一定起了大作用,实在恢弘又玲珑;但那种贯穿时空和场景的失落感和对古建筑语境的独特神往,才是这场突如其来的感动背后真正的始作俑者。

古早的江南都被拆了啊!可偏偏乌镇又突兀而不羁地重新起势了,仿若千百年来无事,风平浪静。这其中的庆幸和委屈,也只有留给有心人知晓了。”

如今再看,还是动容。

在序言里,陈丹青变得消失,不见,一直往后退,似是不在乎自己。我其实见怪不怪,他总这样。就好像他给自己的画展和书取名“退步”,“草草”,“荒废”,“谈话的泥沼”,“多余的素材”。陈丹青总说自己要出一本书,取名“次要的作品”,里头介绍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如今看过去觉得“重要”的作品背后,次要的家伙们在做什么(例如印象派鼎盛期的乐帕热)。他讲话也是如此,说有人可能到现在还是很讨厌他的画和作品,他回道“那很好啊,我现在都不知道要去讨厌谁的画”。他去某个以理想为主题的晚会上演讲,开头第一句话即是:我没有理想。当然还有那句如出一辙的“我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知道问题在哪里”。诸如此类。他从来是如此,带有浓浓的反叛与反讽,还有极度看重的背后,举重若轻的不在乎。可他当真不在乎吗?他说自己谈论木心时,根本不期望有人当真,但若一百个人当中有哪怕一个人当真,他便又心满意足了——啊呀,人们哪里懂这背后的苦心与真心呢?只以为他讲的所有话都只是表面意思,不断妄揣他又误解他。他是真的一直在做事啊!帮教堂画壁画,自己画画,出席各种言不由衷的读书会,出书,帮木心整理遗稿,做节目(还有两集讲敦煌壁画的《线条的盛宴》)——精力旺盛啊!人们常忘记他快七十岁。这样一个人,在序言里,从头到尾不想提自己,只是不断诉说影像之魅力,让人们知道究竟是谁才是《局部》的作者。

扯得更远了,我几乎渐渐被他说服,全盘相信。可是突然,我反应过来,真的如此吗?如果不是陈丹青的文字,不是“我呆呆地站在那幅画前,想象上海早已失去的表情”,不是“我宁愿生一场无伤大雅的病,混进去,带着甜蜜的虚弱,仰看500年前的大壁画”,不是“董老太爷,你不知道我在画你呀!”,不是“你想要自己的风格,你就用走向前辈的方式,离开前辈,换句话说,你盯着大师看,心里其实想着自己的作品”,不是“说到巴尔扎克,不该忘记伟大的傅雷先生。巴尔扎克是他中年后的翻译志业和内心救赎,而傅雷的结局,会让这位洞察人性的翻译大师,蓦然惊觉:他的笔锋,仍对人间有所不知”,不是“木心逃走了,我们去美术馆找他”。若不是这些话,还有很多很多其他,还记得的,已忘却的,不认同的,不想再提的。若不是这些存在,若不是他持续在讲话,哪来其后那么多事,甚至,哪来眼下这篇短文呢?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不知是木心还是他讲:切忌伤感主义。

《局部》系列过去了,而《局部》的视频讲稿留了下来。至于陈丹青自己,又要隐到后头去,不知做什么,过段时间,再端盘菜出来,让你吃下之外,还要你发慌,只能拼命做些什么,好像才能被他看到眼里——实则他哪里存在呢?都是你自己,要做给自己罢了。

转这条微博,七天后,抽赠三本《伟大的工匠》。如今疫情依旧浩荡,诸位无法真的奔赴意大利或敦煌,去亲自眼见这些工匠的作品。无妨,先在书里管中窥豹,也好捱过漫漫寒冬呀。 https://t.cn/A65ZYgYY

无论你过去造过什么重罪,诵此咒都可以灭除(宣化上人)

持咒之后,众破戒罪

无问轻重,一时销灭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阿难!是善男子持此咒时,设犯禁戒于未受时。持咒之后,众破戒罪,无问轻重,一时销灭。纵经饮酒,食啖五辛,种种不净,一切诸佛、菩萨、金刚、天仙、鬼神,不将为过。设着不净破弊衣服,一行一住,悉同清净。纵不作坛,不入道场,亦不行道。诵持此咒,还同入坛行道功德,无有异也。”

 

“阿难”:可是这又说明白了,阿难啊!

“是善男子持此咒时”:这个善男子他念这个咒的时候,“设犯禁戒于未受时”:假如他在没受戒以前犯过禁戒。

“持咒之后,众破戒罪,无问轻重,一时销灭”:那么由他持咒之后,所有的一切破斋犯戒这一些个罪,也不管它是轻、是重,就甚至于本来这四波罗夷罪是不通忏悔的,但是你一念〈楞严咒〉,无论怎么样重的,不问轻重,这些个罪一时都消灭了,就像用滚汤泼雪,雪就都化了。

“波罗夷”是梵语,此云叫“弃”,就是不通忏悔。

 

前边文说,犯罪无论轻重,都可以一时消灭。这一段文,是说“纵经饮酒”:就纵然你这个人欢喜喝酒,“食啖五辛”:吃这个五辛。

“五辛”,就是五种辣的东西,又叫“地物荤”,就是葱、韭、薤、蒜,还有兴渠,这几种都是野生的东西。

葱,就是做菜用的青葱、洋葱。

韭,就是韭菜;韭菜中国很多,在美国很少的。

薤,也是一种野生的东西;

蒜,就是大蒜(蒜头);

还有兴渠,这种东西也是野生的,都是辣的东西。

这五辛,因为气味不好,吃了有不很好闻的一股气味。所以在佛教里头这个也都戒了,你吃斋的,这都要戒除了它。

“种种不净”:吃这些个,都是不净的东西。

“一切诸佛、菩萨、金刚、天仙、鬼神,不将为过”:你要是能常常诵持这个〈楞严咒〉,所有一切的诸佛、菩萨,一切的护法、天龙鬼神,都不责怪你。那么说不责怪,我就可以随便用这个东西了吗?也是不用最好了!

 

“设着不净破弊衣服”:你要是穿不清净的“破弊衣服”,就是穿的旧衣服,不是穿的新衣服。因为前边那儿说,你要听经修这个法,要穿新的衣服。那么现在,不一定要穿新的衣服。你要是没有新的衣服,就穿旧的衣服也可以的。

“一行一住”:你所有一行一住,“悉同清净”:因为咒力的关系,你就是穿的旧衣服、破衣服,也和你穿新衣服是一样的清净。

那么前面讲到坛场里边,为什么又要穿新衣服?这不过就是表示我们恭敬又恭敬,清净又清净;所以你就不穿新衣服,也一样的。

 

“纵不作坛”:你就不造这个坛。

“不入道场”:不必一定在道场里边;就是随时随地都可以。

“亦不行道”:你也不修行。

“诵持此咒,还同入坛行道功德,无有异也”:你能诵持这个〈楞严咒〉,你这个功德,就和入坛行道那种功德是一样的,没有分别的。

所以你看,〈楞严咒〉这种的功德,真是不可思议!

 

“若造五逆无间重罪,及诸比丘、比丘尼,四弃、八弃,诵此咒已,如是重业,犹如猛风吹散沙聚,悉皆灭除,更无毫发。”

“若造五逆无间重罪”:如果犯了五逆堕无间地狱的重罪。

什么叫“五逆”呢?

这五逆在佛教里头的罪是最大的,就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

“杀父”,把父亲杀了。

“杀母”,把母亲杀了。

“杀阿罗汉”,把证阿罗汉果的人杀了。

“破和合僧”,譬如这些僧人住在一起,住得很平安的,你想办法令这些僧人不和,这叫破和合僧。

“出佛身血”,你故意把佛身上或者用刀剁伤了,或者把佛的什么地方给损伤了,令他出血了,这就是出佛身血。那么说,佛入涅槃了,我没有见着佛,我这可没有机会来出佛身血了。你就是把佛像毁坏了,这也叫出佛身血。所以果逸要寄一张佛像给她的亲戚,我叫她用硬纸把它包好了,不可以这么随便就寄;因为你要是令这张像毁坏了,这都叫出佛身血,都是有过的。

 

“无间重罪”,就是无间地狱的罪。十恶尚且没有那么重,唯独这五逆的罪是最重了;你若造五逆的罪,一定堕落到无间地狱里去。

这个无间地狱,以前讲过,说一个人在这个地狱里也是满的,你再多人也是满的,它没有一点的空间的地方。“无间”,就是这时间上非常长远的,没有一点余闲的时候。“重罪”,这个罪最重了。

 

“及诸比丘、比丘尼,四弃、八弃”:“诸比丘”,就所说的出家受了具足戒的男人;“比丘尼”,就是出家的女人。比丘有三个意思,就是乞士、怖魔、破恶,以前都已经讲过了。

什么叫“四弃”呢?

就是杀、盗、淫、妄这四戒,叫“根本戒”;梵语就叫“波罗夷”,中文就叫“弃”。四弃,就是你若犯了这四种的戒,就抛弃到佛法这个大海的外边,不可以再入了。比丘是四弃,而比丘尼就有“八弃”;这再加上什么呢?再加上触、入、覆、随。

 

“触”,就是身体相触。在戒律上说,若以淫欲心与男人身分相触者,这就犯波罗夷罪(弃罪)。无论男人、女人,比丘、比丘尼,或者和在家人身体相触的,你若有一种淫欲心,这就是犯罪了;你若是没有淫欲心,这不犯罪的──就看有淫欲心,没有淫欲心。

 

怎么叫“入”呢?

入,就是出入;因为你做比丘尼了,无论在任何地方谈话,必须要在光明正大的地方,不要到屏处。屏处,就是坐到屏风的后边,旁人看不见,或者好像厨房等隐蔽之处;总而言之,就单单两个男女,或者比丘尼、或者比丘,入到那个房里边,没有其他的人,就一男一女。这在比丘就比较轻一点;若比丘尼就不可以单独一个人和另外一个男人那么去谈话;若谈话,这就犯了入的弃罪之一。

 

“覆”,覆讳过失,就是掩藏着他人重大的过失;自己所做的事情也不坦白,不告诉人,这是一种覆,这也犯弃罪。

 

“随”,不得随被举罪的僧人,供给他衣食。

 

“诵此咒已”:如果你念完了这个咒,“如是重业,犹如猛风吹散沙聚,悉皆灭除,更无毫发”:像上边所说五逆、无间重罪和四弃、八弃这种种的罪,就好像沙聚到一个沙堆上,但是猛风把这个沙都给吹跑了;这所有的罪业,就算是你以前犯过四弃、八弃和这五逆的罪业,都可以灭除了,连像一根头发那么多都没有了。

这表示:这个咒的力量是不可思议。

 

“阿难!若有众生,从无量无数劫来,所有一切轻重罪障,从前世来,未及忏悔。若能读诵书写此咒,身上带持,若安住处,庄宅园馆。如是积业,犹汤消雪。”

“阿难”哪!

“若有众生,从无量无数劫来,所有一切轻重罪障”:假设有这一类的众生,从无量无数、很远很远的时间,这么多劫以来,无论他造什么罪,所有一切轻、重的罪障。

“从前世来,未及忏悔”:从前生来,也没能有机会去忏悔。

“忏”,就是忏其前愆;

“悔”,就是悔其后过。

“忏”是印度话,叫“忏摩”,也就是改过的意思;“悔”是中文。“忏悔”两个字,是华梵并举,中文和印度文两种合起来。

 

“若能读诵书写此咒”:或者能读这个〈楞严咒〉,或者能背着本子诵,或者能写这个咒。诵这个咒,必须要长远,不是诵一遍、两遍;能长长久久地诵这个咒,那是最好了。

或者在“身上带持”:带在身上,要带在心的上边,不要带在心的下边。因为你带在心口上边,这表示恭敬。你若带在下边,这对咒不恭敬;不恭敬,不单不能有功德,而且还有过失的。

因为你对咒本身就不恭敬了,所以这个咒就是有功效,也减少了。

“若安住处,庄宅园馆”:或者放到自己所住的地方,或者一个庄子上,或者住宅,或者一个园,或者一个馆。

“如是积业,犹汤消雪”:像前边所说的,这种生生世世所积累到一起的罪业,就好像热汤消雪那样,一点都不会存在的。

恭录自《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追星恐怖。

在经历了这勉强能算是一整年的事情后,我对追星,尤其是内娱追星的看法,实在是太复杂了。

甚至于,现在要是有我的朋友告诉我,他喜欢内娱的哪位明星,我只想大喊一句:“快逃!”

可我也知道这话说出来多么无意义。

怎么讲呢……在这里,别说追真人明星,追个纸片人,公司、作者、声优,宣传、运营、代工厂,每个环节都能出问题,都能把你恶心得要命,何况但凡成一个圈子,你离安宁就彻底远了,什么破事都有。

可是纸片人起码还有一点好,就是你能确信你的喜欢是值得的,起码,你脑中构筑的虚拟的形象是值得的。

而真人明星,最可怕的就是无法预测(我也承认这部分也是魅力点,真实感),因为是活着的人,没有人能够保证完美。
过去可能有问题,过去没问题,未来也会有问题,外表、人品、性格、运势,哪里都是危机四伏。

本来这事很自然的,但可怕的是,在这里,追星由美好的情感寄托,变成了一种高压的工作,伴随着高强度的工作(数据粉战斗粉不必说,就算是散粉,一旦很喜欢,不断爆炸的信息流也能把你冲昏头,承认吧,一段时间内你很可能只能接受到一面的信息……)。
而且,在群体内部的正向反馈越大,来自群体外部的负面反馈(黑子,路人黑,对家)似乎也跟着变大了,全世界都可能有朋友的同时,又遍地敌人
——也请承认吧,这不单让人痛苦,还让人兴奋,让人兴奋的同时,还让人痛苦……

也就是说,当你行走在这样的丛林中时,你的沉没成本就越来越巨大了。

到这时,前面的条件依旧存在,也就是说,真人依旧不可能是完美的,于是,就诞生了两条路。
其一,你会有极高的要求,爱得越来越纯粹,越来越圣洁,爱豆的形象也会趋于一个极端,这时候你感到你自己不可战胜,永恒有力,可是,积累过久,一点小事都可能让你“房子塌了”,到那时,你根本无法接受——所谓的粉转黑还是最大最恶心的黑,大概就是这么来的。
其二,你会放松要求。这是最常见的。
通常来讲,倒也不会到完全没有道德顾虑的程度,但下意识中,你其实改变了。
有些你已经感觉到不对的,你选择忽视;有些你已经厌恶的,你选择勉强;有些你觉得奇怪的,你选择忍受……
第一条路,走向似乎还很明确,第二条路却最难讲,谁知道会通向何方呢?
这时候,群体内部,你有时适应不了狂热,却又被催促着虔诚;群体外部,别人看你觉得你不值得,你虽然大可以挺起胸膛说我甘之如饴,午夜梦回却也未必真就毫不介意……

可已经付出了那么多啊?
那么轻易地就放弃,却似乎有违感情的崇高纯粹了。

我一直觉得,那种真的发自内心去爱一个明星的,往往也是很有些理想主义风范的人。
未必是什么深刻的人生理念,但哪怕是一种倾向,其实也是理想的。
相信着这个世界存在理想,因此去寻找,因此愿意相信某个人身上存在理想,因此愿意为那个人曾给自己见识过那么美好的境界而付出,
因此愿意去包容,去爱,去感受,去体贴。
这本身就是很崇高的感情。
能去爱一个遥远的人,很了不起。

但是,是否也发现,这个过程里,对一些事情反倒更加冷漠了?
自担被心疼得吹点风都好痛,别人捧在手心上的其他明星,就是“丑逼”“阴阳人”“死了”(选择了比较好听的话……),可以一边说着世界上最温柔的话语,一边辱骂着最恶心扭曲的词汇,施加给从未真正伤害过你的,一个同样遥远的人……
同样地,身边的人呢?试过关心同事同学吗,是不是觉得这些蠢人不值得?那父母呢?是否要么嫌弃他们给得不够多,要么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够好了我很爱他们?
这里其实不是要道德绑架,一个人心怀全世界,共情所有人,本来就不可能,上面举例的是极端情况,那种极端是要反对的。

但是,我要说的是,你是否感到上面说的那些,像是悬挂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就是,明明你没做错什么,可是来自群体内部的,群体外部的种种责难,时刻会向你涌来?

群体内部,好像你不够专一,就是有罪,你需要付出更多爱,更多钱,更多心思,你好像永远追不上层出不穷的同担的脚步;
群体外部,别人指责你追星丧志,好像你追星必然伤害别人,追星必然折腾父母。

其实上面那些你从来没做过,你也知道没必要为那些烦恼,可焦虑就是这种东西,你哪怕在快乐中没能想起来,累积久了,就会成为心理阴影。

这时你已经很累了。
爽快地,脱粉,再来一次。
可更多时候,你觉得,我为什么就要脱粉呢?他/她做错了什么?

写到这里,其实该是讲,所谓成熟的感情该如何,究竟我们对明星的共情,怎样才能成为一种安定的力量,而不是焦虑的来源——事实上确实有一些人在追星的过程中非常快乐安宁,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但太晚了也就不再说了,这部分我自己阅历不足,也不敢妄议,大概每个人也会有自己的看法。

只是我很想感慨一句:

这是个什么时代啊,居然连简单纯粹的喜欢、爱慕之心,都没有安稳的容身之处?

人太多了就是这样吗?卷,使劲卷!!!!!!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深圳个税减免15%吸引人才,能否复制到全国|新京报快评
  • 初夏40度!多地“最热天”正常吗?
  • 华为禁令的另一面:特朗普与硅谷的相爱相杀|京酿馆
  • 一球千金!武磊一脚将保级队踢进欧联杯,激动的除了球迷还有这些股东
  • 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
  • 老师怒扔学生论文被约谈,网友却说:不怪他
  • 用手机的人注意了!好消息:每个月你又能省一笔钱!
  • 【关注】速看!你的户口、土地、收入将发生这些变化
  • 最新最全!一图读懂8省市新高考改革方案
  • 哈佛的学生都在看这种视频,每天 15 分钟,英语水平暴增
  • 重磅!中注协公布2018注会考试合格率!审计通过率已超31%!2019注会考试趋势同曝光!
  • 一大波老师被实名举报!
  • 这张请假条居然能让语文老师“集体传阅”,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 特别关注!新版《各学科答题规范》官方要求,请转给身边每位考生!
  • 第十六届南方医科大学英语演讲大赛通知
  • 2035年养老金将耗尽?人社部回应了→
  • 韩国网友号召为螺蛳粉申请非遗????
  • 惊呆了!素媛凶手将被释放具体是什么情况?这到底是个什么梗
  • 迪士尼收购福克斯、Netflix上位,好莱坞“新六大”重新洗牌
  • 6省份深度老龄化,两因素叠加导致,将面临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