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美食# 豆腐以及各种豆制食品可能是中国人对世界饮食最大的贡献了。就像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擅长将最原始的奶制作成各类奶制品,农耕几千年的中国人也在这个过程中想尽办法将黄豆这种农作物的价值挖掘出来。

在成都郊外的新津,我在那里喝到了这些年来最香醇的豆浆,它不像都市里早餐店的豆浆那般轻薄寡淡,口感异常醇厚,带着点黄色的乳白色液体流向口中的速度好像都变慢了。喝完后,我忍不住用舌头舔了舔嘴唇,竟发现有黏稠的感觉。

而这般口感其实只是当地人李萍在制作四川小吃豆花的过程中顺手在煮沸的大锅里舀出来的,只在里面加了一点白砂糖。每天早上,李萍和年逾八旬的母亲都会雷打不动地将十四五斤黄豆制作成豆花,因为他们一家在成都绕城高速旁的自家农田边经营着一家农家乐,从父亲传至李萍的手中,已有31年了。而店名里就有他们的拿手绝活——李豆花。

李萍家豆花制作的工艺并无特殊之处,按她的话说,当地很多家庭都会做豆花,只是他们家这些年一直坚持用传统方法手工制作,“这需要耐心”。

豆子选用自家和附近村民们种的当地黄豆,前一天晚上泡在水里,第二天早上,用磨浆机将泡发的豆子加水打碎(最近三五年才开始用磨浆机,因为“量越来越大,搞不过来咯,之前一直用的是石磨”),然后放到柴火灶台上的大铁锅里慢慢熬。“不是说烧开就行了,”李萍在这里对我强调说,“要控制火候,慢慢熬到豆子的浓香味出来了才行。”半个小时后,整个屋子里已弥漫着豆子的香味,他们开始将熬好的豆浆舀到纱布中包起来,把它放在一口大锅上方的木架子上,李萍和儿子站在两端用几根小腿粗的竹棒反复按压,这下就得到了过滤后的豆浆。

过滤后的豆浆还不能立刻倒回刚才的大锅中烧开,李萍说,这个过程中最麻烦的一步其实是刷锅。原来就在她和儿子挤压纱布里的豆浆时,李萍的母亲在旁边一直在用竹刷子反复清洗刚才煮豆浆的大锅。“因为刚才煮豆浆的时候温度很高,它肯定会有一点点扒锅,如果刷不干净,到时候煮出来的豆花贴着锅的那面就变坏了,所以必须要把锅刷得非常干净。”刷了十几分钟,终于把黑水彻底刷没了。他们再将滤好的豆浆返回锅中再次烧开,用石膏水点制而成。

那天上午,李萍他们一共做了8斤豆子,花了将近两个小时。这样做出来的豆花自然豆香味十足,不过李萍让我一定要尝尝他们家的豆花蘸料。在四川吃豆花不存在甜咸之争,大家既不放糖也不像北方吃豆腐脑用香菇、黄花菜做卤子,四川人仍然钟爱他们的红油蘸料。

李萍说,她家的蘸料用的是自家种的二荆条辣椒,蘸干后捣成面做成红油,再和同样是自家做的豆瓣和花椒面调在一起,撒上葱花,就成了一份香气四溢的豆花搭档。学当地人用筷子颤颤巍巍地从碗里夹起一块豆花,放到蘸碟里打个滚,然后再颤颤巍巍地夹起来送入口中,果然是麻辣鲜香嫩滑,不配米饭也让我吃掉了一碗。倒不是说她家豆花的味道有多么出神入化,只是入口能清晰察觉到豆花有豆花的香味,蘸料有辣油的香气,这样就足够好吃了。

可能是因为外形洁白如玉,有关豆腐烹饪方法的记载在善于托物言志的中国文人间就极为常见,恐怕甚于其他任何一种食材。比如宋代的林洪就在《山家清供》中记载了豆腐的一种做法:“豆腐、葱油煎,用研榧子一二十枚,和酱料同煮。又方:纯以酒煮,俱有益也。”这种看上去类似红烧的做法已十分符合今人的口味。

到了近现代,梁实秋和汪曾祺这样的资深饕客都曾在文章中介绍了许多豆腐的做法,常见的有小葱或香椿拌豆腐、烧豆腐(放不放猪肉均可)、锅塌豆腐、麻婆豆腐等等。不过无论是梁先生还是汪先生,在他们妙笔下涉及的若干豆腐做法中,反而是一种大道至简的做法最令我向往。仅以梁先生在《雅舍谈吃》中的描述为例:“沿街担贩有卖‘老豆腐’者。担子一边是锅灶,煮着一锅豆腐,久煮成蜂窝状,另一边是碗匙佐料如酱油、醋、韭菜末、芝麻酱、辣椒油之类。”梁先生没有描写他吃到这种豆腐时的感受,不过每读至此,我似乎都能想象到那种豆香与酱油的香气、韭菜花的咸鲜调和出来的复合香味充斥口腔,忍不住咽一下口水。

这种在旧社会极为常见却成为富裕生活下难得一见的粗犷吃法,好像特别能让被精致生活浸润太久的城市人有所感。当然,这种越简单的做法对食材的要求也就越高,如果豆腐本身选用的豆子不好,或是点豆腐时没点好,或者搭配的酱油质量不佳,则不仅吃不到食材的香味,反而连被调味料遮掩一下的资格都没有了。

在中国,自称“豆腐之乡”的地方有很多,比如贵州大方、湖北石牌,以及安徽淮南。相比其余几地,淮南的名气相对更大一些,因而被称为“淮南王”的刘安其封地就在淮南寿县,我选择到安徽来探访也是因为听说这里的豆制品很出名,豆腐宴更是令人期待。不过就像清汤豆腐饺和炸豆腐排不如老豆腐和豆花动人一样,很多豆腐宴上的名菜形式更甚于内容。

事实上,除了淮南,整个安徽地区都是吃豆大省,从南至北几乎每个地方都能说出一两个豆类名吃。但到底该去哪里,安徽画家同时也是美食爱好者的高军向我推荐了一个地方,即九华山脚下的陵阳镇。他说,安徽当地以前有“风流谢家村,富贵陵阳镇”之说,这是因为以前徽商行走各地做生意时,位于山下江边的陵阳镇是一个很重要的落脚点,而这里也因此流传下来了两种很有名的食物,即陵阳豆腐干和陵阳一品锅。

因为还保留着不少徽派老建筑,陵阳镇现在是一个摄影爱好者聚集的地方。随意打听一下,美食的目标都指向了陵阳老街。老街仍然保留着大部分原貌,石板路和粉壁黛瓦的老房子让人的脚步不自觉慢了下来。在蜿蜒曲折的小路上走了不多久,就看到了一间门头上写着“老街豆腐店”的小作坊,走近一看,里面正有一对夫妻在忙碌着。只见男主人将一整块刚刚做好的豆腐放到台面上,然后一手拿起一根半圆半方的木棍,一手拿着铁尺,分横竖两个方向将整块豆腐划成一个个小方块,然后把每一小块豆腐放入旁边模具中的一个个小格子里,再把整个模具用纱布包起来放到千斤顶下压上。

看着这一套流程下来,我心想原来豆腐干就是这样做成的。男主人甘卫红见我们对豆腐干很好奇,手里一边忙活着一边和我们聊了起来。他告诉我们,陵阳镇以前有非常多做豆腐和豆腐干的师傅,30多年前,他跟着一位师傅学会了这门手艺,就在老街上开了一间自己的店,一直干到了现在。现在镇上做豆腐干的人家相比过去少了许多,因为太费工夫。甘卫红说,他们夫妻俩每天凌晨3点多就要起床,从磨豆子开始,一路再到煮豆浆、点豆腐、切块压出豆干,最后再用自己做的黄豆酱煮成酱干子,晾干后5点多就要送上第一批前往县城的货车。

而这种酱香味就是陵阳豆腐干有别于其他地区豆腐干的最主要区别。这里的豆腐干都呈酱红色,薄薄两三毫米一片看上去味道很重,但我尝了后发现其实并不太咸,扎实的口感下酱香味浓郁。若说有什么秘诀,可能就是一直沿用着老手艺,除了磨豆子变成了磨豆机,其余的基本都是老一辈传下来的手艺,连压豆腐用的都是他自己找人切出来的大石头。而上面提到的他用来划分豆腐的“半圆半方”的木棍其实本来是一根四四方方的方形木棍,甘卫红说那根木棍的年龄比我都大,每天都要在豆腐块上滚来滚去,就磨成了半圆半方。

至于味道,甘卫红说,这是因为他们家的黄豆酱都是自己做的,“我们把黄豆煮烂后就放面粉进去拌在一起,然后放在房间里让它发霉,霉过之后再放盐,然后就放在太阳底下晒,晒到一定程度就好了。”因为这些手艺都是自己的,甘卫红对自己做的酱干子非常自信,他告诉我说,他们做的这种是酱干子,直接吃或者切片炒着吃都可以;但如果是黄山地区那种茶干子,因为里面放了比较多的调味料,只有当零食吃比较好,但是炒菜吃就不好吃,“因为它改变了菜的那种香味”。

那桌菜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那道陵阳一品锅,尤其是其中的豆腐干、干豆角和粉丝。所谓一品锅其实就是猪肉炒香后烹入酱油等调味料,加入豆腐、黄花菜、陵阳豆腐干、山芋粉丝、干豆角、干竹笋、米粉丸子等当地特色食材炖在一锅中,上桌时还要继续加热,一桌人围在一起热热乎乎吃个痛快,颇有些东北人的豪爽劲儿。

和东北的酸菜白肉一样,别看里面放了猪肉,但香味的精华大多被那些素的食材都吸走了。这桌菜里用的豆腐干就是甘卫红做的,刚刚还很扎实的酱干子在肉汤里炖过后已软嫩了不少,双重酱香堆叠在一起,嚼起来味道不逊于猪肉。而旁边的干豆角和粉丝等干货在泡开后也很适合在这种炖制的环境中吸收汤汁的香气,我边吃边想,怪不得这里既产豆腐干又出现了这道菜,原来这样的搭配才能实现食材口味的最大化。

《一颗黄豆,中国人把滋味发掘得淋漓尽致》文 | 王梓辉

#十堰# 【加装44部共享电梯仅12部运行 投资建设方:资金出问题导致项目停工,预计5月份解决】4月13日,本报《十堰生活帮》栏目报道了城区首批共享电梯——广东路警校家属楼两部共享电梯停摆的问题。报道引起市民关注,本报新闻热线8110110先后接到多位居民反映,他们小区里的共享电梯已经停工近一年,大家不仅享受不到电梯带来的便利,而且半拉子工程建在小区内,给大家出行带来诸多不便。

电梯建到一半停工 小区居民吐苦水

4月21日上午9时,记者在郧阳区中医院家属区看到,每栋居民楼前都搭建有电梯的钢结构框架,但现场没有人员施工。记者现场一数,整个家属区共建起7套类似的电梯钢结构框架,从钢材上的明显锈迹可以看出它们建成有段时日了。

采访期间,不少居民正在家属区休息,得知记者的来意后,他们纷纷吐苦水:“这个工程停工快一年了,到底是建还是不建也不给句肯定的话,就一直晾在这儿。”“我们从最初的开心和期待到现在的失望,心理落差太大了。”

一位居民介绍,郧阳区中医院家属区的共享电梯于2021年4月开工建设,同年六七月份完成电梯钢结构框架的搭建,从那之后工程就停了,一直没有音讯。他们一打听,附近几栋楼房的共享电梯项目也是类似的停工情况。

在这名居民的带领下,记者分别来到郧阳区金叶路19号、广场北巷47号两个家属院了解情况。其中,金叶路19号1栋居民楼计划建设一部共享电梯、广场北巷47号计划建设两部共享电梯,目前3部共享电梯的钢结构框架已经建好,处于停工状态。

“我们这儿的共享电梯去年六七月份就停工了,大家都盼着早日建好。如果继续建设,什么时候能完工?如果不能建成的话,希望把它拆了,免得影响大家出行。”家住广场北巷47号的一位居民说。

全市共建44部 仅12部在运行

记者了解到,除了郧阳区,郧西县、竹山县也建有共享电梯,目前这些加装电梯的建设情况是什么样的?记者连日走访获悉,截至4月24日,十堰境内一共加装44部共享电梯,其中,十堰中心城区2部、郧阳区10部、郧西县22部、竹山县10部。目前,仅有郧西县的12部共享电梯正常运行。

据了解,郧西县于2020年引入共享电梯,目前投用及尚未完工的共22部。其中,郧西县农业局家属楼、郧西县老干局家属楼的11部共享电梯已经投用,居民反响不错;郧西县政府家属院的7部共享电梯中,仅一部投用,剩余6部已经完工但未投用;中国人民银行郧西县支行家属楼的4部共享电梯尚处于基坑施工阶段,目前也是停工状态。

记者从竹山县房地产管理局了解到,竹山县共有10部共享电梯在建,其中5部电梯完成框架建设,另5部仍处于基坑施工阶段。目前,这10部共享电梯建设已经停工。

项目投资方表示资金出问题,正在解决

我市在建的共享电梯项目中,不少处于停工状态,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记者先后采访了郧阳区、郧西县、竹山县的共享电梯承建方。

郧阳区共享电梯承建方负责人时国庆介绍,郧阳区的共享电梯建设推进较慢,主要是受疫情、资金等多重因素影响,他们正在想办法积极推进。“预计10多天后电梯轿厢就会运抵十堰,5月底应该可以完工。”

郧西县共享电梯承建方负责人周长喜表示:“停工主要是资金问题,我们和湖北美百吉实业有限公司签了合同,电梯基坑施工完成后,付基坑施工费,主体完工后付主体建设费,但是去年他们公司没有支付工钱,导致停工。”

“我们不仅给湖北美百吉实业有限公司缴纳了70万元的保证金,还垫付施工资金40万元。湖北美百吉实业有限公司承诺会按照施工进度支付工钱,但是到现在他们也没兑现承诺。”竹山县共享电梯承建方负责人柯尊玖说。

目前,十堰境内44部共享电梯的投资建设方均为湖北美百吉实业有限公司。针对居民反映的停建问题和承建方的停工说法,湖北美百吉实业有限公司十堰分公司负责人程璀云解释道:“现阶段省公司(湖北美百吉实业有限公司)的资金周转出现困难,领导正在积极处理,预计5月份资金问题将得到解决,该复工的复工,该验收投用的验收投用。”

记者从市房地产服务中心物业科了解到,现阶段,我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每部可补贴10万元,但领取补贴有两个前提,一是电梯必须建好且通过相关部门验收,二是申报主体必须是楼栋业主。

多地引入共享电梯 百姓担忧“好事能否做好”

共享电梯究竟是一个什么项目?湖北美百吉实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共享电梯项目采用“免费安装,有偿使用”的共享模式,即由企业投资,承担老旧小区电梯加装和后期运营、维保、电费等全部费用,居民只需缴纳适量的乘坐费用。共享电梯运营20年后,将免费移交至相关部门。目前,十堰的共享电梯项目处于试点阶段。

记者上网查阅资料发现,除了十堰外,湖北省其他城市如武汉、宜昌、襄阳,以及安徽、河南、浙江等地都引进了共享电梯项目。据报道显示,不少小区的共享电梯已经完工投用,居民反映良好。但也有许多小区的共享电梯建设存在停工、进度缓慢的情况。

有市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市加装电梯的楼房多是6至8层,共享电梯的乘坐收费标准是2—4楼业主0.2元/次,5—6楼业主0.25元/次,7—8楼0.3元/次,65岁以上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免费。一部电梯的建设费在30万—50万元,假设小区有100人,取中间楼层每人每天乘梯8次计算,每月的乘梯收益仅6000元,还要扣除电费、电梯维护成本,利润能有多少,要多少年才能收回成本?”他说出了自己的担忧:“这个项目如果不挣钱,究竟能运行多久?老百姓能不能享受到项目福利?”

还有市民表示:“加装共享电梯是一项民生工程,备受市民关注,如果出现建设资金断裂、停工、停运等原因,势必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共享电梯作为一个新兴事物,相应的政策法规要跟上,政府部门也应该加强监管,避免烂尾停运的情况发生。”

在郧阳区广场北巷47号,两栋楼房前都搭起了电梯钢结构框架,但是现场没有施工人员,处于停工状态。

郧西县农业局家属院内的共享电梯正常运营之后,居民们不用再爬高楼层了。

课程回顾|梁绍基先生 “春蚕游丝——宝宝的世界”|自然X生命X艺术|乡村美育 |儿童艺术工坊

“美,在山间 在田野 在溪边”
2022乡村美育|儿童艺术工坊

本项目由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美术馆、民艺博物馆、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主办,中国美术学院学工部联合主办,旨在长期关注乡村的文化艺术建设,关爱乡村留守儿童与困境儿童的美育启蒙与创造力发展,希望通过普及专业的美育知识与创造力思维启发等系列课程的开展,丰富乡村儿童们的业余艺术生活,同时计划为乡村教师提供艺术摹课公益培训。本项目长期招募艺术专业支教老师与志愿者,欢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加入,携手在乡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播撒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艺术种子。
(本项目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旅部2021年全国美术馆公共教育优秀项目)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
(美术馆、民艺博物馆、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联合主办
中国美术学院学工部

协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包豪斯研究院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文化设计研究所
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处研工部

志 愿 者 中国美术学院 研究生会
公益支持 深圳创想公益基金会 ArtNow·闹艺术美学工作室 (排名不分先后)

课程简介
农历3月又称“蚕月”,气温和湿度正当时候,我们在榉溪•杏坛书院开始孵养“春蚕”。桑叶在沙沙作响,蚕宝宝一如既往以恒古久远的方式长大,转眼间蚕宝宝就上蔟吐丝作茧,织出一片神奇世界。这是一个现代人,体会物候与自然万物关联的过程,也让远离自然的儿童欢呼雀跃。

“春蚕游丝--宝宝的世界”2022乡村美育|儿童艺术工坊为5·18国际博物馆日的系列活动,从农历3月中旬蚕卵孵化开始,前后为期58天左右。主要是通过文学、诗歌、绘画、音乐、农耕文明与当代艺术等主题,去引导小朋友们回归自然、热爱生命,用他们天真丰富的想像力和大胆的创造力,去感受新的艺术创造。这是一场关于农耕文明“织”系统的深度体验,从如何认真对待自然以及思考生命开始,通过艺术家讲解的“艺术作品语言”表达与转换,融知识讲解与劳动力为一体,让孩子们体验手工艺术创作的同时,感知大自然的艺术之美。

一蚕一世界,刹那是永恒。

第一期:开启艺术之门|自然 X 生命 X 艺术

特别邀请著名当代艺术家|梁绍基先生与大家见面,讲述他对农耕文化与文学诗歌、丝织关系以及当代艺术的创作与思考。4-5月梁先生的公共教育课程指导分为以下步骤进行:
4月:
A)小朋友们现场与线上听课,与梁先生互动交流。
B)养蚕日记,(以文字、绘画、手机拍摄影像、录制声音等方式记录养蚕体验,并与伙伴们分享一个属于"宝宝"自已心路)
5月:
C)小朋友们在家进行个体小创作。
D)集体创作及交流。为制作准备蚕、丝线、丝绸,和在观察过程中的新媒介、新发现。

梁绍基,1945年出生于上海,现工作和生活在浙江天台。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1986年至1989年在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师从万曼(Maryn Warbanov)研究软雕塑。近32年来,梁绍基以蚕的生命历程为媒介, 以时间和生命为核心,进行“自然系列”的创作。充满对艺术、科学、人文哲思的作品广在国内外展出。

第一期:开启艺术之门|自然 X 生命 X 艺术
特别邀请著名当代艺术家|梁绍基先生与大家见面,讲述他对农耕文化与文学诗歌、丝织关系以及当代艺术的创作与思考。4-5月梁先生的公共教育课程指导分为以下步骤进行:
4月:
A)小朋友们现场与线上听课,与梁先生互动交流。
B)养蚕日记,(以文字、绘画、手机拍摄影像、录制声音等方式记录养蚕体验,并与伙伴们分享一个属于"宝宝"自已心路)
5月:
C)小朋友们在家进行个体小创作。
D)集体创作及交流。为制作准备蚕、丝线、丝绸,和在观察过程中的新媒介、新发现。

第一期 4月 课程回顾
期待已久的2022年乡村美育项目——“春蚕游丝——宝宝的世界”,于4月17日下午13:30 正式启动。因为疫情管控的原因,双峰小学与方前中心学校的一部分孩子们来到了磐安榉溪•杏坛书院,现场听梁绍基先生讲述他对农耕文化与文学、诗歌、丝织关系以及当代艺术的创作与思考。其他更多杭州的孩子们和项目联合方双峰小学,天台县街头留守儿童服务中心的小朋友们,则通过腾讯视频会议,以线上直播的方式听课、互动。

活动刚一开始,就有多位中国美院的诸位老师和美术界的朋友在直播间,向梁先生纷纷表示问候。杭间馆长表示:“梁先生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个人时间,亲力支持最基层的美育启蒙公共教育,表示深深的敬佩与感谢,也相信,通过这样的生动分享和交流,说不准三十年之后,现场的孩子中间又会出现一位像梁先生这样有趣、独立、执着的艺术家!”

本次活动能够邀请到著名当代艺术家梁绍基先生亲自指导,并深度参与整个活动的构架和设计,真的是十分惊喜。本次活动筹备前期,刘一蓝老师、卢震老师一行数次前往梁绍基先生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天台县博物馆与梁绍基工作室,当面请教关于美育体系重要性和公共教育必要性的相关问题,被梁先生对艺术的执着所打动。几次交流下来,我们都感受到了,这位从八十年代初就活跃在国际当代艺术领域,并多次荣获国内外诸多荣誉的老艺术家,有一颗大爱的心。他对当下的社会、时代以及精神世界道德的重建,都饱含了深深的担忧和期望。他也特别希望在孩子的启蒙教育里面,多播撒一些发现美、理解美和创造美的种子。

今年七十七岁的梁先生,活脱脱像一位童心未泯的老小孩。一开场就称现场的孩子们为“小宝宝”,称自己为“大宝宝”。然后在满堂的欢笑声中,开始从文字的变迁、民间神话的流变、诗歌点滴的记录、家蚕生物学的常识、丝绸之路的历史等不同角度,娓娓道来,一点点揭开了中国人之所以亲切称呼“蚕宝宝”的缘由和深远的寓意。

不知不觉就讲了四十多分钟,中场休息了十分钟左右之后。梁先生开始第二场分享,讲述自己从1988年开始思考如何用蚕和丝去理解这个世界的本源,在三十年多年艰辛的探索中,他一直在用自己的艺术生命去体会蚕的一生所寓含的生命哲学。梁先生说,蚕会作茧自缚,也会化茧成蛾,永远就是这么个轮回。蚕吐丝,似断非断,断了又生,生生不息。一口气讲了半个多小时,用一种诗歌的语境,用自己三十多年的许多感悟,把现场的孩子们都带到了“蚕是我、我是蚕”、“蚕、禅、缠”、“丝、思、诗”等美妙无比的意境中。

孩子的心是天生通透的,他们对美和艺术有非常感性和敏锐的觉知。当梁先生讲述他的作品《沉链》的创作思路,孩子们都明白为什么要用蚕丝去覆盖粗糙、巨大、沉重的铁链,通过这两种材料所带来的巨大碰撞和矛盾,揭示了东方文化里面“以柔克刚”的智慧哲学。当梁先生讲述他的作品《天庭》背后的思考,孩子们也听得似懂非懂——黑暗、天堂、蚕茧、破茧成蛾、飞蛾扑火、文明、烛光,这一连串的名词和无穷尽的想像。相信多年之后,孩子们的诗意里面肯定会有梁先生这堂课许多不经意间留下的影子……

第二场足足讲了有六十多分钟,兴许是梁绍基先生有太多太多想要告诉孩子们的。最后结束前,梁先生还不忘告诉孩子们,说了自己现在的梦想,有一个一直想做做不出来的作品——“一根蚕丝”。就是有一根悬空的蚕丝穿过许许多多的房间,存在着一个存在,那根丝几乎看不见,但当你看到的时候你会惊讶。那一根丝,就包含了所有……

他在分享中一再反复强调:他所有的作品都是“玩”出来的,有的作品甚至要花费五年、十年的时间去反复不间断创作,鼓励孩子们大胆去玩,去想像;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基于一种特别纯粹的视角,那就是最大的灵感,鼓励孩子们,他们才是天才的艺术创造者……

梁绍基先生三十多年来和“蚕”紧密相联的艺术创造历程中,充满了东方智慧特有的生命关怀和西方哲学的深刻反思。所以不管是从自然、生命,还是艺术的角度,我们这一次的活动因为有了梁先生的亲力指导,相信会给所有参加活动的孩子们留下一个美好、深刻的回忆!

后记:

1、4月11号开始浴蚕孵化

2、4月14号开始蚕蚁涌动

3、4月15号开始统一喂食

4、4月20号开始一眠蜕皮

补记:

1、准备等到三眠之后,分发100份20条饲养盒到孩子们手里孵化观察。

2、从拿到饲养盒开始,每天写饲养日记。推荐用照片、视频、录音、绘画等方式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
3、在整个活动期间,建议孩子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查阅更多的桑蚕养殖知识,和目前可以找到的丝绸日常生活中的痕迹。

本期公教策划与执行团队
公共教育:刘一蓝 雪润枝 杨 翔
饲养蚕人:孔红日 采方山
志愿指导:陶非奇
志 愿 者:杨 宵 陈昱霖 羊旭华 邱榆芳 夏丽芷 周美汀

留守儿童服务中心
天台县街头镇暖阳儿童服务中心
负责人:曹慧敏
志愿者:俞红飞 潘梦影

联合书院
磐安县【 榉溪 • 杏坛书院 】
天台县【 黄水 • 龙溪书院 】
主理人:卢 震
助 理:采方山
志愿者:羊旭华 曹慧敏 翟景逸 黄 群 王 坡

联合学校:磐安县双峰乡中心小学
校长支持:徐美伟
协调老师:陈 睿 陈 勤
志 愿 者: 陈 琳 羊 红 黄燕红 徐凯强

联合学校:磐安县方前镇中心学校
校长支持:张晓良
协调老师:潘青青
志 愿 者:沈 奕 陶怡珊 陈露扬 蒋佳熠 施 念

缪俊杰

公益支持 ArtNow·闹艺术美学工作室
视觉设计:周骊君
公益支持:宋山山 程 驰

小手册材料支持:杭州四色印刷有限公司 陈 凯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中午和zyn约饭,等我等到一点钟叫我别急还给我买了西瓜怕我渴,要知道他以前可是没这么细心的!答案是能,只要你加班[吃瓜]另外,老师把他的加班餐券给我了,老师真好
  • 晋代著名炼丹术家、精通灸法,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学家[鼓掌][鼓掌]著有《肘后备急方》等医学名着。为纪念她对医学事业的贡献,在广州越秀山下三元宫内修建了鲍姑
  • 办案民警克服天气炎热等不利条件,认真分析研判案件线索,连续奋战、循线追踪,迅速锁定犯罪嫌疑人,专案组立即研究制定详细抓捕方案,抽调精干民警前往抓捕,最终在西城派
  • 真的是xz!我看见他了!
  • #不可辜负的美食##微博吃货秀##无锡美食##无锡美食[超话]# 【本宫娘娘·韩国料理屋·章鱼锅炸鸡烤肉】实在不知道吃什么的情况下,还要凑下身边的小伙伴,就来
  • )一些图上没有的坑:大部分的国乙,原耽,咒回,鬼灭等(空间浓度都很少)17034bot你好,我来投一个绝对绝对没有人嗑开天辟地第一人的cp我在这里就地解码:咒回
  • 做了回心转意法事一个月左右复和成功 曾经在做和合挽回的道路上走了不少的弯路,网上的和合骗子虽然很多,但是做的时间长的很少,吹自己做和合多灵的也多,但事实上根本无
  • 我在二十一岁的那个秋天开启了最深刻的青春 我在那三年里见过了阳光洒向面容最美的样子 倾尽了所有去爱一个人 好像把这辈子最真挚最热烈的样子都写了进去 甚至到现在连
  • 行善助人是舍,心安积德是得。行善助人是舍,心安积德是得。
  • 不得不说这本在我心里是yyds(可能以后一个月抽一本啦可能会把《解忧杂货店》《嫌疑人X的献身》给抽了,《恶意》已经有姐妹抽啦这几本是他的四大杰作)生活碎片穿过弯
  • 02、减肥十条,助你科学减肥[话筒]1、吃饭别太快,每口咀嚼20次左右,中、晚饭建议吃半小时。7、怀孕期间其实除了酒、过多浓茶、咖啡,没啥真正需要忌口的饮食,适
  • 这一切的一切美好的温暖的都是指引粉丝向好的方向发展,小海螺和宋亚轩都在慢慢变好@时代少年团-宋亚轩@偷雕塑会被判几年s 鱼宝 距离你上次给我发消息已经是很久很久
  • 真相是对于被表白的女生来说,她们只会觉得压力很大,觉得自己像个怪物一样被围观着,很难会产生感动和惊喜的情绪。为什么“坏男人”那么容易就把到妹子,好男人很难把到,
  • SNK(不想上广场)跟围棋某些方面还挺像的,都因为太冷门进不了奥,职业生涯也都挺长(俞门来一场父子局[打call])少有的男女可以一起赛的项目(女的太少了)少动
  •   生命花树的介绍  《老宋讲故事》之第232个故事中,这样介绍的: 有时候是花,有时候是树(每个人的生命花树不同),通过判断这个花或这个树的健康状况,大约能
  • 我正玩的上头,我说没事,打过这关再说,然后我俩一直肝到了半夜两点多,她说,老公我撑不住了,要睡了。然后我们吃完饭,带着蛋糕回家,因为太撑了,暂时吃不下,就又开始
  • 我看到了它瘸着腿一边奔跑一边哀嚎着想要追上在高墙上的妈妈的渴望,也看到了它在充满垃圾的角落里打滚自己玩乐,我被打动了,但还是深思熟虑了一分钟,认为自己有暂时接待
  • 道教斋醮正式形成可以追根到祖天师的“三官手书”和寇谦之的“云中音诵新科之诫”到了南朝刘宋时陆修静演成大型分类斋仪,陶弘景又因斋设醮,制定出醮仪。2、香炉 香炉的
  • #蔡徐坤[超话]##蔡徐坤0802生日快乐#cxk#蔡徐坤新歌hugme# 想去看山,想去看海,更想去看你想和你一起走过世间所有的黑暗想陪你一起见证世间所有的美
  • 上海浦东新区 高品质大平层公寓 不限购 不限贷 轨交 11号线 6号线步行6分钟建面约235-246-298㎡精装 一梯一户 豪宅标配周边小学:尚博实验小学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