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池大師:彌陀疏鈔新白話版25

發布:常念彌陀

日期:2019/10/31 16:20:00

閱讀:測速度,不顯示



提示:繁體版為簡體版的濃縮版(不含評論和相關文章),如果需要看全版,請將域名中的big5改成www即可。

 

  但是娑婆世界的鳥,只有鹦鹉會說人言,而且也僅僅是學說話。極樂國卻是晝夜發出聲音,又和又雅,能夠演說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一切道品,不是隨便鳴叫啊。

  所謂僅僅學說話,就是說只是依人語,不能知道意義。《禮記》說:“鹦鹉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那麼人道還不通,何況佛法?鹦鹉尚且如此,其余可知了。所謂和雅,就是和與暴相對,如鸱鴉等,這是暴音。雅與俗相對,如莺鹂等,這是俗音。優柔平和,沒有粗暴,能使聽者煩躁的心自然放釋,這是和音。正大謹嚴,沒有邪靡,能使聽者貪欲的心自然平服,這是雅音。子路(孔子的學生)彈瑟尚且缺和,鄭國的樂聲太背離雅(孔子的看法),極樂的鳥兼有和雅二美,是黃鐘大呂不能比的啊。所謂演,就是張揚而廣布,意義沒有窮盡。所謂暢,就是實施而通達,意義沒有滯礙。這樣演暢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共三十七道品啊。所謂道品,就是入道的品類。

  但是這三十七品,雖然屬於小乘法,實際通大乘,隨人的心行,如經論中說的。

  所謂通大乘,《瑜伽師地論•四十四卷》說:“大乘菩提分,乃有多種。三十七品,是其中特別的意義,通於大小。”《大智度論》說:“三十七品,無不包含,就是無量道品,也在其中。”《淨名經》說:“道品是道場。”又說:“道品是法身因。”《攝大乘論》說:“道品是菩薩寶炬陀羅尼。”《涅槃經》說:“如果有人能觀八正道,就見到佛性,名叫得醍醐。”都是大略說的。所謂隨人心行,如《涅槃經》說:“智有二種,一是中智,二是上智。觀種種五陰的苦,這是中智。分別五陰有無量相,不是聲聞緣覺能知道的,這是上智。”可知道品是一樣的,觀照智慧的大小,沒有固定啊。

  所謂五根,就是一信,二進,三念,四定,五慧。能生聖道,所以名為根。又如《俱捨論》說的,具有三個意義。

  根有二個意義,一是能持的意義,持那已得到的,而自己本有的不失啊。二是生後的意義,生那沒有得到的,而勝進上求啊。所謂信根,就是說對於谛理深忍樂欲,這是信根。這是一總根,其余四根是承接的。所謂進根,就是既然信這個理,勤求不息,這是進根。所謂念根,就是既然求這個理,時刻念著,明記不忘,這是念根。所謂定根,就是既然念這個理,系緣一個境界,相應不散,這是定根。所謂慧根,就是既然定心在道,又正觀分明,決擇是非,這是慧根。能生聖道的,用這五法,調治其心,譬如陰陽和適,一切種子都能發生。所謂《俱捨論》的三個意義,就是《俱捨論》說明最勝自在光顯是根。所謂最勝,就是因為根的體殊勝。所謂自在,就是因為根的用殊勝。所謂光顯,就是因為體用雙雙彰顯。其中展開二十二根,包括信等五根。

  所謂五力,就是前面五根增長,具有大力,所以名為力。

  力有二個意義,一是不被他力制伏,二是又能制伏他力。如《瑜伽師地論》說:“這五力,能在後來證到的出世間法,生起深切的勝解,難被他力制伏。又具有大威勢,摧伏一切魔軍。”所謂信力,就是深信佛法谛理,更加增長。能去除疑惑,不被動搖。能拒邪魔外道,不被迷亂。能破除煩惱,不被侵害。信是一總其余承接,如前面信根說的。所謂進力,就是進根增長,能破身心種種懈怠,成辦出世間種種的事業。所謂念力,就是念根增長,能破邪念,成就一切出世間的正念。所謂定力,就是定根增長,能破一切雜思亂想,發起事理等禅定。所謂慧力,就是慧根增長,能破除一切邪外的知見,能斷除一切偏小的執著。

  所謂七菩提分,就是七覺支,也是由前面五根五力,得到的這個慧用。有一念,二擇法,三精進,四喜,五猗,六定,七捨。另一說法是,一擇法,二精進,三喜,四除,五捨,六定,七念。這裡依後一說法解釋。

  所謂覺支,覺就是菩提,支就是分支。是說各分支隨宜而用啊。所謂由前,《瑜伽師地論》說:“諸已證入正位的,如實覺慧,用這個作分支。”所以知道根力堅固後,然後必須覺慧,合宜的用。所謂依後釋,用天台的解釋,意思明顯。又《華嚴疏》,也是以擇法為自體,其余為分支。一擇法,就是觀諸法時,善能覺悟了達,揀別真偽。二精進,就是修道法時,善能覺悟了達,不錯誤的去修無益的苦行。三喜,就是心得法喜時,善能覺悟了達,不隨顛倒的法而生歡喜。四除,就是除諸見煩惱時,善能覺悟了達,斷絕虛偽,不損害真正的善根。五捨,就是捨棄見到念著的境界時,善能覺悟了達,取捨虛偽,永不追憶。六定,就是發起禅定時,善能覺悟了達,諸禅虛假,不生我見我愛。七念,就是修出世道時,善能覺悟了達,常使定慧均平。如果心沉沒,應當念用擇法、清進、喜三支,覺察而奮起。如果心浮動,應當念用除、捨、定三支,攝取降伏,念念調和,使心合中適當。

  所謂八聖道,也叫八正道。由於前擇法,所以入正道。就是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八正定。

  一正見,《雜集論》說:“修覺支時,得到真正的覺悟。”因為智慧安立,所以谛理分明,沒有錯謬。二正思惟,見這個理時,無漏心相應,思惟籌量,能增長入涅槃。三正語,不只是心無邪思,用無漏智,守護口四業(妄言、惡語、兩舌、绮語),守住四善語(溫軟、調和、贊歎、慈愛)。四正業,用無漏智,除去身三種業(殺盜淫)等一切邪業,守住清淨身業。五正命,用無漏智,通通除去三業中的五種邪命。六正精進,用無漏智,應勤行精進,趨向涅槃道。七正念,用無漏智,應念正道法,以及助道法,心不動搖退失。八正定,用無漏智相應,正住在理中,決定不轉移。都說正,因為不依偏邪名叫正,能達到涅槃名叫道。如《華嚴經•離世間品》,那麼八正道都是菩薩道。所謂正見,遠離一切種種邪見。所謂正思惟,捨棄妄想分別心,隨順一切智。直到正定,都是善入菩薩不思議解脫門。在一種三昧中,出入種種三昧。解釋依據這個文字證明,豈不深奧玄妙?以此類推,七覺根力三十七品,都是隨眾生的因地修行,根機知見不同,證大證小,各有所得不同。

  說“如是等法”,“等”還有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共成三十七品,以及其余一切法。

  三十七品,前面只講了二十五品,所以用等概括了。所謂四念處,就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而說念處,因為不淨,這是觀身的人應當念到地方啊。苦空無常等,也是如此。所謂四正勤,解釋見前文。因為生善滅惡,不懈怠松弛,所以名叫勤。勤應當勤的,符合佛理,名叫正勤啊。所謂四如意,也叫四神足,就是欲如意足,心如意足,勤如意足,慧如意足。因為念處正勤以來,精進增多,定心有點弱,修這四種定力控制心,那麼智定均等,能斷煩惱,所有的願都如意,名叫如意足啊。綜合這七類,就是三十七品。《毗婆沙論》《大智度論》,都是用比喻顯示,念處如種子,正勤如栽植,神足如抽芽,五根如生根,五力如莖葉,覺支如開華,聖道如結果,所以名叫道樹。所謂其余一切法,如四心六度,無量法門等。

  問:為什麼不先講念等,而首先講根?答:因為信重要,又前面三科直到這裡,才有根力。

  根據七類次第,聞法先應當念持,然後勤修,勤修能攝心調柔,調柔後成根,根增長成力,才有七覺支的分別,八道的正行。這裡重視信,這部《阿彌陀經》是以信為主,而根和力都是信為首。信帶動其余四個,是道元功德母啊。如五位百法中,信也在首位。十信之中,信也在首位。十一善法,信也在首位。所謂前面三科,就是從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修到這裡,才得到根力堅固。能使前面得到的法,沒有退失。又後面應當得到的法,畢竟能得。也是由於信,所以首先講啊。

  按理說,那麼自性變化,是眾鳥的意義。自性出生一切法門,是根力覺道的意義。

  下文說阿彌陀佛變化的結果,這裡說妙色雅音,全體是自心顯現,何必高推聖境?又心地含有種子,那麼五根等,全體是自心培植,何必向外馳求?所以古大德說:“信心堅固,湛若虛空,就是五根五力。覺心不起,就是七覺支。直接了達心性,邪正不相干,就是八正道。”所以說海生萬物,無物不是海。心能生萬法,無法不是心。

78.真心有体,妄识无体【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

序分 · 三番破识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

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L2如来安慰显发(分四)

M1标垂教深意 M2示常说妙心 

M3况真心有体 M4显妄识无体

今M1

【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阿难请佛开示未悟,释迦牟尼佛在这个时候,也就又对这个小弟弟生出一种怜悯而爱护的心了。于是,当尔之时,佛就开示阿难和在会的一切大众。做什么呢?就想要他们都得到无生法忍这种境界。怎么叫“无生法忍”?前几天讲过“生忍、法忍、无生法忍”,在这个地方,把“无生法忍”再略略讲一讲。

“无生法忍”,就没有生,也没有法了。没有什么生?没有法生,也没有法灭。在这个时候,这个证得无生法忍的人,他觉得这“四圣六凡”——四圣的法界,这叫三界之外的法界;六凡的法界,就是三界之内的法界。他看这个十法界没有最少的那个法生,也没有最少的那个法灭——没有生灭了。可是在每一个法的本体上,当体如如,它这个法的本体都是如如不动。

因为如如不动,所以它就没有生灭。那么他得到这种的境界,他忍可于心。本来要是不懂的,一听这个世间没有生灭了,一切万法什么的都没有了;心里就生出一种恐慌,就不能忍了。但是他忍可于心:“啊,就是这么回事了,没有什么地方出奇的。”他这时候证得相应的道。得到好像要证果而没有证果这个时候,这叫“相应”。相应这个时候,只可以怀之于心,心里自己知道。可是知道是知道,不能对任何人讲这个道理,讲也讲不来,说也说不出;这个时候,就叫“无生法忍”。

你能看山河大地、森罗万象,什么都是自性里边的事情。“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一切一切的,你证得:“啊,都是不生不灭法!”在你看见山河大地、房廊屋舍,所有的都是一个实相,这就叫“无生法忍”。可是这个时候,你还没有正式证得,心里要忍受的。现在佛欲令所有的大众,都得到无生法忍这种境界。

M2示常说妙心

【 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佛欲令一切众生得入无生法忍,于是坐在师子座上,用手摩阿难的顶,对阿难就说了。“师子座”,并不是说佛骑着狮子,或坐着一头狮子,或者雕刻一个狮子来坐;是因为佛说法好像狮子吼,所以佛坐那儿,也就说是师子座。摩顶,就抚摩他的头;在佛教里头,表示一种最慈爱的摄受力量!

如来常说:如来我昔日常常地说。说什么呢?诸法所生,唯心所现:所有的一切法,就是由我们心里头所现出来的。“诸法”,是所有的一切法,包括世、出世间法。“所生”,从这儿生出来种种的法。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所有这个世界上一切的因因果果,和微尘那么多的世界,都是因为我们这个心而成就的。所以在中国宗门所讲的机锋转语,古来的人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你若认识自己的心了,这个大地连一寸这么多的土都没有了。你说有什么?到什么地方去了?可惜我们人就都没有认识心,所以大地才这么多的土。

M3况真心有体

【 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

佛叫了一声,说阿难哪!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假设这一切的世界,所有一切一切,都包括在内了。“其中”,就是在山河大地、森罗万象这个世界里头,乃至那最小的草、叶、细线、丝结。“缕”,是细丝;“结”,是丝结成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你追究、找它那个根元,统统都有它各自的体性。“诘”,就是问。

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就算这个虚空,也还有个“虚空”的名字,还有个虚空的相貌呢!所以一切一切的,都有形体。况且这种清净而妙净、妙明这种的心——这一切性的心,它怎么会没有体呢?它一定也有体的。

M4显妄识无体

【 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吝”,就是吝惜、不舍。假如你一定固执你那个见解、你那个成见、你那个主观,说是“分别觉知”这个观察力,它所能明白的这个性,就是你的心。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你这个心,就应该离开一切的色、香、味、触,以及声和法等种种的尘,另外还有一个心存在。“色”,就是有形有色的。“香”,就是香、臭。“味”,就是味道。“触”,就是接触、触觉。这单单说“色、香、味、触”,没有说“声”、“法”;“诸尘”,也就包括“声”和“法”在里头。

“别有全性”,你要是一定说这个是心的话,它就应该和色、声、香、味、触、法没有关系,另外再有一个心和这色、香、味、触都不发生关系了。所以如果你说你“分别的这个心”,是你的心的话;那你这个心就应该离开色、香、味、触一切六尘的境界,另外“别有全性”,还有一个心存在。

因为佛所显露的这个真心,都在六根门头——眼、耳、鼻、舌、身、意,显出来这见性是不动不摇的,这才是一个真心。要是阿难所说的“分别觉观那个心”,就和六根没有关系了。所以佛说,若离开一切色、香、味、触这诸尘事业,离开这一切的境界,应该另外再有一个心。那么是不是这样呢?本来不是这样;不过佛这样来开示阿难,这样对他讲。

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可是你现在不是这样!好像你现在在这儿听我讲法,你现在就因为这个声尘,而生出一种分别心;你并不是离开这个声尘,而另外有一个心。

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纵然你能暂时息灭了见、闻、觉、知,你又能内里守住这种“幽闲”;实际上呢,这还是第六意识的作用,这还在法尘里头。

“内守幽闲”,你把见、闻、觉、知都灭去了,又能内里守住这种“幽闲”;你也没有见,也没有闻,也没有觉,也没有知了,这是“空”的境界这一种功夫了。“幽”,就是很清幽的。“闲”,什么事情也没有,好像什么事情也都不做了,很空空洞洞的。外道以为这种就是最高的境界了,坐在这个地方,他觉得无人、无我,什么都空了,连自己这个身体都没有了,他以为这是功夫,这叫“内守幽闲”。实际上,这还是前尘分别影事。

“内守幽闲”,这在功夫上来讲,这就是稍微得到一点轻安的境界。轻安,就是很少的这种安定。但是外道以为这个就到了极点了,就牢牢地守着,不叫这个功夫失去了。这是外道修这种“内守幽闲”的功夫。他觉得这种的境界是不错;实际上,“犹为法尘”,这还是第六意识的作用。

在眼、耳、鼻、舌、身这前五识,他灭了、没有了——眼睛,这个见也不向外跑了;闻,也不向外闻了;嗅,也不随什么味的境界转了;身,也不随触觉所转了;可是在意里边,内守幽闲。这“内守幽闲”,就是说第六意识;这第六意识有“独头意识”,它还在里边守着。这独头意识,好像我们一般人谁都会做梦,这个做梦的境界,就是第六意识的作用,这叫“第六独头意识”。在见、闻、觉、知都能灭尽了,这也还是在第六意识上用功夫呢!这外道的功夫,你觉得是很不错了;但是在佛教里来讲,这连一步也还没有走。这叫“内守幽闲”。

“犹为法尘,分别影事”,这还是在法尘里头,不过它很微细微细的,你觉察不到。这就叫在意里边很微细的这种分别影事,还是隐隐藏藏,是一种不真的境界。你不要在这个地方就得少为足,说:“哦,这就是坐禅坐出功夫来了!”这还要往前去进步,不要停止在这个地方;停止在这个地方,容易落到顽空上;落到顽空上,就对坐禅没有益处的。顽空,就是没有了,他这个见、闻、觉、知都灭了,什么都没有了。

问:学佛修行这么难,看到别人不如法我就烦,看很多人都迷惑颠倒,我就退心,该怎么办?
答:
学佛修行并不难,般若智慧是关键。
智慧不开是盲修,不依本真是瞎练。
深入经藏开智慧,离相证真体安然。
真修无我亦无人,知本清净不动心。
修行就是顺自性,顺性离妄即是真。
顺性即是菩提门,违性迷惑造死生。
学佛目的明心性,心性不明佛不成。
见性起修是真修,境缘处处痕不留。
学佛应作如是观,知真离妄处处安。
学佛最怕不识心,心外寻求苦纷纷。
开眼便见他人过,张嘴是非往外喷。
看谁都是不如法,唯有自己道行深。
听到是非又动心,总觉他有害我心。
时刻提防被人害,瞋恚嫉妒障妙心。
修行不是修别人,常思己过净自心。
他人如何他自受,莫将他非挂心头。
佛法开示明事理,真妄性相汝当知。
明了真妄即见佛,妄真不二证真解。
见一切相即见性,见众生相即是佛。
心外何来对与错,性空本来无正邪。
迷人颠倒逐妄境,妄将假相当成真。
心若贪境即颠倒,心生妄想是无明。
著相学佛易退心,离相自然证妙心。
信佛学佛要明真,鉴真自然不退心。
真性本来无进退,进退取舍皆妄心。
佛眼遍观法界性,众生本性是天真。
见众生相即见佛,真悟处处是净土。
修行念佛即是佛,离心觅佛不可得。
心是心作觉明了,随缘妙用天真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星谷美来[超话]##高岭のなでしこ##星谷美来# 早上门铃一响我就跳起来了哦行李到啦☺️早上好✨希望今天也是很棒的一天₊♡⁺⋆ ʕ๑'ꇴ'๑ʔ照片是去大阪公演
  • 世界上有太多瓶香水,但鲜少有灵魂的香气-一瓶精致的香水一定是打破常规的是香味的道理,也是人生的道理索性含这杯毒液,让它在舌尖开出荆棘一枚枚苦橙和葡萄柚·如炸弹般
  • 2、促进睡眠现在的人压力都比较大,所以经常会出现失眠的情况,建议可以睡前将生姜涂抹在脚底,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对促进睡眠有帮助。不过,讲真的,倘若有一天,
  • 宋导一句“这是天神吧 能下凡吗”引发大家对于到底哪张才是传说中的骑马天神图的热烈讨论8号>>迪士尼《星愿》配音阵容官宣,于适惊喜配音山羊小瓦 外卖员
  • 如果脾胃气虚,时间长了就会阳气虚弱,不仅会消化能力变差,温煦身体的作用也会减弱,所以出现虚弱,怕冷的表现✅ 这个时候需要『温补脾阳,健脾养胃』-第 4️⃣ 个:
  • ”“哦,刚才和南宫熙搂搂抱抱的时候怎么不觉得难受,如果我没有回来,你们打算抱多久?”“对,车子驶出安全屋,我看到她坐在车里,就猜到你是厉斯年了,你怎么那么过分,
  • 44 奥妙 洗衣液组套6.32kg+内衣液300g[可爱] 很多时候,不要顾及其他,只管走好自己的路,反而可以让自己活得更加轻松。记住:远离虚伪的东西,回归
  • 为了我们美丽的地球更加美丽,绿化环境,我在行动,请加入我们吧!(Green Earth Action,我在行动)跟随做环保也有七年了,一路坚持每个月分享环保活动
  • 自省自省,这是我最大的感触,博物馆的路标和指示牌非常明显,这一点值得表扬,最后会来到文创店,我在里面买了冰箱贴,这一路我都在收集冰箱贴,小小东西还挺贵,还买了给
  • 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种植,向日葵就能茁壮成长,为人们带来美丽的风景。5. 浇水:向日葵需要充足的水分,尤其是在生长初期。
  • 丰子恺说过:“碰到事儿别太纠结,让它自然发展;遇到麻烦也别慌,心态放平;顺利的时候就别太得意;不顺利的时候也别太失落;人生总会有曲折,经历多了就明白了。不过,生
  • 还把五鼠从反派改成正面形象,尤其第五鼠,直接一分为二,把淫邪好色那一面给了花冲,把其他地方给了白玉堂(不顾后果引发“闹东京”故事,跟书生及其老婆产生交集)当然最
  • 对于表带来说,此次WF厂劳力士金游艇也是搭配了橡胶表带,同时工厂也是会随机附送一副可裁剪的表带,这样也是符合了大众的手腕佩戴模式,玫瑰金蚝式保险扣,防止腕表意外
  • [二哈]一个女人可以生得不漂亮但是一定要活得漂亮ˋ﹏ˊ无论什么时候━┉┉┉┉∞┉┉┉┉━ 渊博的知识、良好的修养、优雅的谈吐以及一颗充满爱的心灵 ˙△˙一定可
  • [收到][收到]再分析下老刘我们从性格的缺陷开始讲:老刘就是一个承担力弱的人,他不是傻而是善于做事情做着做着就算了吧,他是一个惯性不得志的男人,而且他嘴角带着明
  • 有一档节目叫《你的月亮我的心》 有一本漫画叫《爱情三脚猫》 有一种忍术叫弹一闪 有一种饮料叫盐汽水 有一本兵书叫吕氏春秋 有一种表演叫唐氏表演法则 有一场爱情就
  • ”当我们还在试图把一切渐行渐远的原因都嫁祸给时间和空间的时候,陈绮贞一句“因为我曾是你无话不说的朋友,因为我们已经改变太多”淡淡地就唱出了真相。很多人忽略了一个
  • #保险杠急救中心[超话]# 煮一壶生死悲欢祭少年郎明月依旧何来怅惘不如潇潇洒洒历遍风和浪天涯一曲共悠扬穿万水过千山路尽人茫茫是与非都过往醒来了就当它梦一场红尘中
  •   浪琴手表a货如何挑选一块好点的品牌手表,少则几万,多则几百万,对于不是土豪,也不是富二代的我们,只能考虑精仿表,那么怎么去选购一款好点,性价比比较高的手表呢
  • 这下子就不得了了,大量的瘾君子都身患疾病,尤其是携带艾滋病这样的致命病毒,可是美国血站从来就当不知道.........更要命的是,美国医疗系统后来一算账,40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