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暴击
每一个年轻的生命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你年纪大了”
今天回来在一楼遇见一个因为没有拿卡而无法回家的小男孩(再吐槽一遍这个门禁卡,只能刷自己楼层的电梯,真就防盗防外卖防串门防乐于助人)
小男孩家住六楼,不记得爷爷奶奶电话,因为力气小根本拉不开步梯的门
我就想着,不就6楼吗,那我陪你上去吧(我家22楼,我可真是个小仙女)
当我拉开步梯门的那一瞬间,事情便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因为他小啊,所以他就如离弦之箭,嗖的一下就冲出去了
可我年纪大了啊,我已经好几年没爬过楼梯了啊,我极力让自己显得没有那么虚,可真的,体力不允许,前几层还好,可越到上面我和人家就离得越远
真的,这辈子没这么后悔过
不过最后还是安全把小男孩送回了家,任务完成
真的
助人为乐要慎重,年纪到了别为难自己[微笑]

隔离故事
爬墙头

奇怪暗号
乐于给男朋友带饭的我
因为怕保安隔着老远 手机成为了对讲机
隔着墙吐槽救了命
咖啡挺好喝

但我的社恐得克服一下子了
鸡汤喝多心里敞亮多了
每个人的人生都充满无限可能
嗯…怎么说呢 ╮(刘浩存的梗一直在我脑子)
论文写的头爆炸了

社畜

老师让全改就得全改唉(安慰的说:或许不读研头能不太秃点)
今天就赶紧睡觉啦
冲冲冲
语无伦次的小日记记录一下生活[微风]

#传古维新# 【郭嵩焘:“汉奸”或“先知”——面对晚清大变局,一个独醒者思考与苦闷】

题记:2007年,中南大学孟泽教授在湖南教育电视台《湖湘讲堂》主讲郭嵩焘,后出版《洋务先知郭嵩焘》。最近修订再版,更名《独醒之累:郭嵩焘与晚清大变局》。郭嵩焘,这个“苦闷的先知”,当年对中国社会何去何从的思考,直到现在,不仅具有现实意义,可能仍然“超前”。老何写读书心得《睁眼看世界:“洋务先知”郭嵩焘的“独醒之累”》,虽感同身受,几欲“抓狂”,仍觉隔靴搔痒,不得要领。从老孟处索来“湖湘讲堂”之“答客问”:《“汉奸”或“先知”》,且看作者“坦白”自己的心之思,与“苦闷的先知”的隔世的“苦恋”。

问:听说你在“湖湘讲堂”开讲郭嵩焘,我和我的朋友,对此充满期待。
我有点迷惑的是,湖湘近代以来,建功立业、赢得大名的人物多矣,你为什么会选择郭嵩焘?郭嵩焘生前身后都不“得志”,他身上有很多是非,很多尴尬,很多怨愤,其性格似乎也并不完美,“功业”更难言卓著。

答:是的,湖湘近现代,伟人很多,以至于今天,人人心中都有一个“舍湖南无以言中国”的湖湘“英雄谱”。而郭嵩焘,在很长时期内,甚至未必是一个能够让人乐于接受的“正面人物”。但是,当“湖湘讲堂”邀请我讲一个湖湘人物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郭嵩焘。我一点也不觉得我的判断和选择是轻率的,我甚至觉得,重新认识郭嵩焘,是我们的时代是否成长了足够澄明的理智和理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想说出这样的意思,近代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不仅有雄浑的激情,也有清澈的认知和理性的判断,不仅有集体的奔赴,也有高明到近乎“异端”的省思。
而郭嵩焘,正是最能够代表后者的人物,在某一个时段,他甚至是唯一的,因此有所谓“独醒之累”。
郭嵩焘(1818-1891)与曾国藩、刘蓉有金兰之谊,与左宗棠是“发小”,但他的知名,并非如曾国藩、左宗棠等同治中兴名臣那样,因为有显赫的“功业”,而是作为“湘军”台前幕后重要的运筹者,作为洋务运动中最有见识的思想者和实践者,作为晚清首任驻外公使——以钦差大臣身份于1876年至1879年出使英国、法国,显示出了不同寻常的思想、精神与人格魅力。
他对于西洋文明的理解和判断,对于晚晴现实的洞察与传统文化的检讨,在他的同辈中罕有能够企及者。
在某种意义上,郭嵩焘的认知、思想、勇气和精神历程,抵达了一个传统士大夫所能抵达的极限。说他的思想可以延伸到戊戌变法,延伸到辛亥革命,延伸到“五四”,说他是“洋务先知”,并不夸张。谭嗣同、梁启超等,都曾表达过对于郭嵩焘的无限景仰。正如汪荣祖先生所说的,他是那个时代中,最勇于挽澜之人,我们追踪其人,印证其时、其地,很可觉察到他的孤愤与无奈。他的思想过于先进,同时代人难以接受,也很少接受;他的个性貌似恭俭,骨子里其实非常自负与固执。当时的人们,觉得众人皆醒他独醉,今天看来,实在众人皆醉他独醒。
然而,郭嵩焘执着之深,正可见其信心之坚。这种信心,源于一种道德勇气,更源于一种在郭嵩焘的时代极其难得的求“真”务“实”的知识勇气。
描述郭嵩焘,我们可以对中国近代史有一次特殊的领略,领略其中与我们自身的作为并非无关的屈辱和悲哀,领略先知先觉者的苦闷与激愤,领略一个“芬芳悱恻”的性灵,领略一段充满戏剧性的人生。在一个重新开放的时代,在至今并未出离“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时,也就是说,在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中国的现代转型,依然未完成时,我们可以因此而获得重要的启示与教益。

问:为什么郭嵩焘至今没有获得人们的广泛认同?其人生的“悲剧”内含是什么?

答:近代历史联系着我们今天的选择,也联系着我们对于悠久的华夏文明的认知与评价。我们远没有从近代历史的是非恩怨解脱出来。如果说鸦片战争以来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到今天为止并未完结,中西文明的交汇和融合,并未休止,那么,我们就得承认,对于有些人、有些事的判断,我们不仅依然身陷近代以来的是非恩怨之中,而且也依然处于并未定型的未来文化与文明的牵引和调整之中。
只是,我们毕竟走到了今天,我们的国家空前地开放了,我们自己也空前地开明、理性了。如此,近代历史中有多少人与事,需要我们去重新打量,以便接近历史的真实呢?又有多少判断需要我们去调整,以最大限度地接近人性与人道,最恰当地维护和提升个人和民族的尊严?我们需要继续以满清当局者或者任何一个时代当局者的是非、恩怨、哀乐作为我们自己的是非、恩怨、哀乐吗?或者相反?我们可以把世界文明的流转演变,仅仅作民族立场、道德立场、政治立场乃至特殊的政党立场上的打量吗?或者必须超越这种民族立场、道德立场、政治立场和特殊的政党立场?
郭嵩焘就是需要重新打量的人,围绕在他身边的是非,也是需要重新打量的是非。
郭嵩焘在世的时候,就被指目为“汉奸”,这从何说起?“汉奸”一词,内含了长期以来汉民族最敏感的屈辱与自尊。对此,在我们的文化人格中,甚至已经获得某种近乎生理的反应,而常常中断了理性的认知。
郭嵩焘与僧格林沁曾经共事,不止是一般的脾气的不对,简直“道不同”。而僧格林沁却真的打沉了几艘英国人的船,打死过几百名英国人。连曾国藩也觉得1840年以来,国家一直不得舒展,僧格林沁在天津大沽口痛击英国人,总算出了一口浊气。李鸿章因此还赞叹僧格林沁和郭嵩焘,一个是英雄,一个是名士,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皇帝有赏,举国庆贺。当是时也,郭嵩焘却是不见欣悦反而郁郁寡欢。
巡抚广东时,与左宗棠生出嫌隙,除了性格的冲突之外,郭嵩焘或者左宗棠是否真的有对不起朋友的叵测居心?
在上海续娶钱氏女,举城皆知。但郭嵩焘很快就“了结”了这一段婚姻,以至引发热议。在郭嵩焘的年代,明媒正娶可不是儿戏,那是“伦理之始”,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我们全部的家国制度,就是从这种最初的伦理开始建构的。那么,郭嵩焘此举是否意味着对迤逦千年的家国伦理的玩忽?
出使英、法,郭嵩焘让自己的副使刘锡鸿劾奏了“十大罪状”。他按照朝廷的意思所作,由前五十天出使日记编成的《使西纪程》,开始由总理衙门刷印发行,接着又遭禁毁版。以至有大臣以此为由参劾他“有二心于中国”。事情果真如此?
郭嵩焘晚年认为,中国要三百年才可能真正振兴,才可能由器物的改变,教育的革新,人才的崛起,延伸到制度、人心、风俗的真正改善。这是先知之明还是牢骚之辞?
发生在郭嵩焘身上的事,有的很琐碎,很闹心,甚至不像是我们想象中的大人物上应该发生的,他的反应似乎也不是大的政治家应该有的反应,这当然也“得益”于他写作了几十年的日记的发现,而郭嵩焘的日记,又不像曾国藩或别的人那样,把它当成自己修炼心性的功课,自我修饰的文本,当成示范后人的教材,而写成了自己真实的所见所思所想的日记,自我倾诉的日记,吐槽的日记,让我们得以窥见他内心世界的波动——各种指责、焦灼、苦闷、牢骚、批评、愤怒和一己的洞察与发现。
按照我们今天的认识,“古代中国的‘国家’是中心明确、边界模糊的一个‘文化概念’。‘凡我族类,其心必同’,就是说,凡是和我一个文化的,都可以是一个国家;反过来当然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可以理解为凡是和我文化有差异的,就是四夷,不属一个国家。”“凡是文化上不服从、不认同的,都是‘异邦异俗’。所以,在古代中国,国家、文明、真理在空间上是重叠的,于是,常常说‘天下一家’、‘海内有知己’、‘四海之内皆兄弟’。但是,在这种说法的背后,有一个非常深刻的矛盾:一方面是以中国为中心的特殊主义,一方面是普遍主义的世界观;既是只有一个文明中心的世界观,又是文明普遍适用,真理放之四海皆准的世界观。”(葛兆光《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
晚清对于西方的拒斥,某种意义上就是此种“特殊主义”及其所建构的“普遍主义”—— 它曾经建构了一种经典的文明——共同导演的结果。只有翻过这一页去,伴随着屈辱与悲愤的不平衡也不平等的历史记忆,才会真正有所改观。当中国文化终于生长出了更加具有生命力与涵盖性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它才可能拥有新的“天下”,而且是通过文化去化同的“天下”。此时,其“特殊主义”的“普遍主义”就会是另一番景象,就是一种普遍主义之下的特殊主义,而不是通过特殊主义建构的普遍主义。
从特殊主义出发的普遍主义,到建构具有普遍性的特殊主义,从中国中心主义的坍塌到重建民族国家的新的主体性,这不止是一个政治问题,更是一个文化问题。郭嵩焘在此一不能回避的历程中,贡献了远高于流辈的见识和智慧。或许,这种见识和智慧正是他与他的时代、他的周遭格格不入的重要原因之所在,使得他的生平和仕途,更加举步维艰,坎坷不断,充满争议、攻讦乃至毁谤,也充满传奇色彩。
本文转自https://t.cn/A66rLC2f
《独醒之累:郭嵩焘与晚清大变局》孟泽著 岳麓书社。题词内容:独醒之累!https://t.cn/A66rLC2V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条人生路,也让我们看透世界。这条人生路,也让我们看透世界。
  • 忧伤的,不是春和秋,是有时候,想到某个人某件事,眼底突然泛起泪花,为谁掉眼泪还真是很珍贵的一件事,不完全是伤悲的,是幽幽的暖暖的可体谅的,颇为复杂的一种情绪。想
  • 早读下课有好几个女生去办公室送我了一些小礼物,哈哈哈哈哈哈真的可以说超级用心了大课间由于疫情在教室里做操,我去看着他们做操时,他们说老师你今天过生日心情这么好,
  • (来源:新华社)14日上午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吴寰宇解释小区封控期间不断出现阳性感染者的原因为:筛查数据有一定的延时、存在
  • [大雄微笑][酸]#火星#【我把橘子皮晒晒,当中药陈皮,好不?[黑寡妇][哆啦A梦微笑]【自制养胃陈皮】①橘子皮用热水烫一下,搓洗干净,太阳下晒干;②锅里水烧开
  • 不论我们认为人的历史是单调的或是狂暴的,有两个事物总是新的,这就是青春和对知识的追求,这也正是一个大学所关心的。我们学校的年龄已经可以用世纪来计算,但只要她热切
  • 这位三师弟,喜好参禅,他虽然不入山打坐,反而为一家孤儿寡母服务,不为世间的五尘六欲所转,反而转变秽土为净域,可以说这位师弟才是真正懂得禅机的。【心理提醒】1、同
  • 而且,李永和提出的“20公里立体生活圈”不仅受到领导层的赏识,而且确实符合市场需求的变化”。这就说到了我认为的抖音重点布局的4大象限:广告、电商、本地生活、社交
  • #大美新疆# 新疆旅游攻略 | 必去的7⃣个景点详细介绍有人说,不到新疆来你永远不知道原来中国这么辽阔还有人说,不到新疆来你永远不知道原来中国这么美✨这
  • 56种解放军佩戴的臂章,你都认识吗?56种解放军佩戴的臂章,你都认识吗?
  • ”张文波表示,快准车服对于大环境的艰难早有预料,公司早在2021年初便已经提出“强化组织,走高质量发展路线”的观点,以促进企业更好地盈利和发展。3⃣️海归就业热
  • 声事:我周明君自己独自写的“缘份的天空”因疫情原因两年后再找机会拍摄。及我本人写的〈缘分的天空〉的文字定稿,“演格稿”煨剧的时候再出。
  • ps:为了我的那些香港学生,晴晴老师也真是尽力在识繁体字了呢[允悲]感谢湾湾的好朋友,购之寄之❤️#炮灰女配逆袭记# 2.0焦虑的反义词是具体,这是我前几天在便
  • #张艺兴发文告别宁恕#看过看过张艺兴的《老九门》二月红二爷《黄金瞳》庄瑞《大明风华》朱祁镇《扫黑风暴》小林警官 电影《一出好戏》马小兴 正午阳光《相逢时节》宁恕
  • 新的一岁,依旧如此岁岁平安,万事遂意朱一龙34岁生日快乐未来可期2022.4.16朱一龙今天过生日 又想起了18年镇魂时的他 后知后觉的我是19年才看的镇魂 错
  • 我们知道,妇女大量投身社会工作后,男女的感情一旦没有“道义”作为后盾的束缚力量,就很容易出轨。 恩义:“男有百行首重孝,孝字本是百行原”所以身为丈夫,有没有用父
  • 祝我的女孩顺风顺水 扶摇直上 百事无忌 平安喜乐 万事胜意 前程似锦 有所爱亦会被爱 不负遇见不谈亏欠 一个活泼开朗 大大咧咧笑的没心没肺的女
  • 《集装箱改变世界》中曾说,“它的价值不在于它是什么,而在于它被怎样使用”集装箱的价值非同一般,泸州港的未来也将势不可挡。#肖战最好的你[超话]##唐三社交达人#
  • 可能是因为之前在网上看到的野餐图片都太用心,我形成了一个“野餐就是要精心准备”的认知,但一路观察下来,发现很多人野餐的方式其实很简单朴素。然而,面对着眼前这一
  • 认识世界,制造工具,想出方法。更好地活着,追求幸福的刹那。生活地差感到痛苦说明不够聪明,因为你没有为问题找到答案以及解决的办法。天真的那些人类竟以这样尴尬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