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凡夫俗子,我是病了的圣人

我不是凡夫俗子,我是病了的圣人,一切疾病皆由心生,是我的心染上了灰尘。无善无恶心之本体,慈悲大爱无彊无界,当我有了爱恨情仇,当我有了美丑善恶,当我有了远近,当我有了分别,当我有了欲望,当我有了取舍,当我心动之时,我的心病了,我开始了坠落,坠落在红尘,忘记了一切,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死后会去哪里,还是人死如灯灭?我忘了初心,初心是什么?我病了,真的病了,病的不知道谁是我。我的祖先留下了中国传统文化,我应该坚信,认真的去学,我病了,应该首先修身,长大成人了,一切等病好了再说。但是现在问题来了,我是一个失去记忆的患者,我是凡夫俗孑,所以才迷惑。我真的很迷,迷途中又必须得选择。我是相信自己的祖先,文化自信,先修身正心,超凡入圣,天人合一成神,成圣,成佛?还是相信外国,相信科学?相信自己的祖先,国内外都骂我封建迷信,不相信科学。相信外国相信科学吧,这次疫情,美国总统,美国电视台都请神父了,因为科学是假的,他们有事也信相神,也不相信科学了。现在谁来告诉我,我是相信自己的国家,相信自己的祖先,搞封建迷信(封关锁国,自力更生,自己建设,文化自信)还是不信祖先,相信外国所谓的科学?今天看来,我相信中国传统文化对了,封住身体,不外求,自建自立自强;迷信对了,迷途知返,相信祖先,迷信是因为我相信我的祖国。封建迷信,不信科学,因为科学走头无路了,全世界的目光现在都聚焦于中国,中国祖先的智慧,只有中国祖先的智慧才可以挽救世界,我们祖先早就说了,我们是圣人,我们是神龙的传人,我们神,是龙,是圣人,只不过现在病了,我们首先要修身正心,才可以齐家治国,你听祖宗的话了吗?我们不是凡夫俗子,我们是神,是佛,是神仙,是圣人,可惜今天病了,所以我们要文化自信,认祖归宗,相信我们的祖国,拥有正心正念正能量,我们一定会超凡入圣,天人合一,成为真正的人类,回到本我,真我,是圣,是神,是龙,是道,是佛。从新开始吧,我们是圣人,但是圣人病了,心病还需心药医,我正心正念正能量,一念之间,我病即好,请在家中等我。​​

《佛祖没错,错的应该是传道者》

佛祖没有错,错的应该是传道者,佛说人是万法具足的,佛指的是真人,本我。凡夫俗子一如是我闻,人是万法具足的,张口即错,因为他理解的人是凡夫俗子了。

佛祖说心外无物,心外无法,此心为佛心,道心,本心,非是人心。其实大宇宙,小宇宙都不究竟。佛说大宇宙为道,人说小宇宙为阴阳之可道及非常之道。道可以生可道,非常道,但是非常道和阴阳之道之中没有道。道为纯阳,阴阳之中没有纯阳,阴阳之阳非是纯阳之阳。所以才有非常之道死,才有阴阳之道生,阴阳之道再死才可以回归于道。天道佛心也是一样,是后天人心死,天道佛心才可以活,所以佛说舍,道说人心死,道心活。

现在在抖音上看到太多太多的人讲佛,讲道讲修行了。讲中医,讲健康。其实修都是错,人体只有神鬼(三魂),西方的文化说上帝与魔鬼同在,佛说佛魔同体,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也可以理解为自性与人心。现在太多的人都是用人心讲法,你问他你是用人心讲,还是用佛心讲。人心,人心又怎么可能懂佛的意思呢?人心修行修万亿劫,还是人心?人心怎么可能修成佛性呢?所以佛说舍,道说死,告诉我们放下。佛心自性,道心万法具足还用修什么?本性具足何需再修。所以修都是错。自性是什么?其实凡夫俗子是没有自性的。人有三魂都是错,自性,天魂在道,道又怎么可能进入人的身体呢?只是在人的心窝可以看到道,道何成动过。所以人不是乘愿再来,无人可以修成,所以才有轴心时代之说,才有正法,相法,末法之说,末法无法,邪师说法如恒河之沙。只有乘愿再来者,才可以带来自性,他即是天地之师,尊师即是重道。皈依师即合于了道。这就是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为天下佛教徒之师之道理,法脉。佛祖说的叫佛法,人一重复即错。所以才有道不可传之说。

末法时代何为邪 佛不出世皆为邪
如果邪法都为正 释迦亲讲即是邪

中毉大夫 2020年

五台山善住寺(龍王廟)文殊讲堂:一起学《坛经》:般若品(六)​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般若品·第二卷(第六段)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自己是一本无字天书  修多罗是印度音,就是“经”的意思。六祖这里说一切的佛经,不论大乘小乘,不论在十二种体裁的经中怎样说,都是因为有了众生,才可能建立起来的;如果没有了众生,那么一切万法都失去了作用,何况佛法。因为有了不同根器的众生,佛才分别说了十二门的法。为什么“智慧性方能建立呢”?一是佛能说,二是众生能听懂——因为众生本具佛性智慧嘛,不然,佛说这些法有什么意义呢?古今一切万法,都是来自人的认识,都是人与环境的矛盾的产物。如果没有人的认识,哪里去找这些法呢?三是因为人世间的众生有那么多的烦恼,陷在生老病死之中不得解脱,佛才相应地说了那么多的法。有一个烦恼,就有一个相应的法,两者是相依互存的,关系是可以转变的。烦恼可以转为菩提,愚人可以转为智者,凡夫可以转为佛。六祖巴不得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自己本来就是佛,所以一再把话挑明:“不悟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以自心顿见真如本性。”
  老修行中常有这么一句话:自己就是一本无字的天书,里面什么法都有。但一般人不知道翻自己这本书,老是在外面求秘方、求口诀、求密传。六祖在这里处处强调这点。“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自心内有知识自悟”,所以,一定要认识自己就是一本天书,要在自己身上用功夫。有的人读经读迂了。看到六祖说:“不悟佛是众生”就火冒三丈,佛还会迷吗?还会不悟吗?当然佛是不可能迷的,六祖这里用的是反语,让众生增强信心,从而强调了“自性”、“自悟”这一关键问题,把话也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但真正要众生悟入也不是容易的,你说祖师们急不急呢?唐代道吾禅师看见老师药山禅师接引两个师弟,其中一个师弟老是上不了手,回答不出,道吾在一旁急得把自己的手指都咬烂了,他在想,这么简单明白的事,你为什么还不能懂呢?你为什么不能在心中顿见真如本性呢?你就是真如,为什么不能直下便是呢?
  这里要谈一谈善知识的作用。六祖说:“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这里五祖是善知识,对六祖的大悟起到了重要的帮助。六祖悟后又干什么呢?是不是到山里去了,到净土里去享福呢?不,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还没有得度,怎么能不管呢?悟后的六祖又成了众生的善知识。要知道,大道无私,佛法无私,里面是没有什么秘密而言的。佛法是众生的法。没有众生,哪来的佛法?不度众生,就不是佛法。所以对世间的事,要积极去做,要多为众生着想。有的人关在家中修“报化”,不知为众生做事才是你修报身,化身的根本道场,自私自利的那个心,怎么修得来报化呢?六祖确实是明眼人,他处处为众生着想。对上根的人,六祖希望他们“各自观心,自见本性”,对下根的人,不能自悟的人,六祖希望他们“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所以,一般人能找得到“解最上乘法”的善知识依止,是有大福份的。佛教中常说:“人生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嘛,那解最上乘法者就更难遇到了。“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只有善知识才能帮助你把自己本来具有的菩提心发动出来。
  这里再强调一下自己的这本无字天书。六祖说:“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六祖这里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佛都可以从自己这部天书中产生出来啊!可惜一般人不能明白这个道理。但如果遇到了大善知识的开示,便能自见。大家可以反省一下,自己求道的心,求解脱的心,是否迫切而坚决呢?道不远人,而人自远之。我想,如果求道的心迫切,并持之以恒,那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必定会有花开见佛的日子,乃至“一悟即至佛地”。
  有人说只有上根利器的人、大知识分子才能学禅宗,下根的人就不能学。其实这是外行话,禅宗是三根普摄,对文化低的人更为适宜。你想,佛教中的其它宗派,如中观、唯识不知要读多少年的书才入得进去。玄奘大师在印度十六年,一部《瑜咖师地论》就学了整整三年。后来回到长安,介绍“一本十一论”,一本就是《瑜伽师地论》,因为其中的内容太多了,到了后来就有十一种“论”来帮助理解《瑜伽师地论》。要把这十一部论看完,就是大学者们,没有几年的时间,通看一遍都困难。再说《般若经》就有六百多卷,玄奘大师翻译完毕后累得要命,说:“唉!我终于把这部经译完了;这部经大概与东方人有缘,总算没有业障,还一口气把文翻译完了。”六百卷,通看一遍要多少年啊!所以中观、唯识才是上根利器之人搞的,他们聪明,记忆力又好,没有文化的人对这些哪里谈得上学呢?禅宗内没有别的,只有一部经,就是你自己,你认得你自己就了事了。这么直截了当,这么简便易行,与有无文化毫无关系。
  再说一下“无念”。一些修行的人不懂六祖这个“无念”的真意,很久以来,都以为般若三昧就是无念——就是没有任何念头。这种说法误人不浅,禅宗后来的衰微,也与这个错误的理解有关,所以有必要再次申说一下。其实六祖在《坛经》中涉及到“无念”的几个地方都是解释明白的。不知那些人为什么产生那样的误解。我认为,这是因为后人把“无念”两字执着了,不结合佛法作彻底的研究,认为只这两个字就够了,佛法也可以不讲了,祖师们的开示也不必听了;一说用功,就是什么都不要想,因为一想就“有念”嘛。于是经也不看,论也不看,戒律也不管,参话头也只参一个,等等等等。总之无事可作,无事可言,好事、坏事做不做都一样。这就把一个好端端学佛的人,变成了一个对社会毫无用处的废物,头脑也越来越简单。他们认为,因为“无念”嘛,就是要扫除一切思想内容。须知这种“无念”决不是六祖大师强调的那个“无念”。当然,在特定的条件下,不思不想对身心的调节也还是有益处的,如一些工作劳累下来,练练气功,扫除杂念,使自己的精神和身体放松,得到较好的休息和恢复是可以的。如果认为这就是道,就什么都可以不干了,什么都不想了,成年累月在那儿空坐,那就大错了。
  “念”在佛法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记忆,即以不忘失为性;二是指系念,即把某件事情放在心上。两者相近而不同,都是精神和思想的重要功能,没有这个功能,思想就没有积累和创造。修行的人,非但要用这个功能,还应把它锻炼得更加有用才行。所以,无念若理解为不思、不想、不忆、不系念,那就危险了。
  但六祖大师这里的无念的真解是什么呢?就是六祖紧接着说的“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用即偏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其己灵不昧,神用无滞的感知能动;二是不染不著,不受拘系,超然于相对的自在。也是我们上面谈到的,是清净常流的一念,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一念。若在修行上达到了这种火候,当然就会“万法尽通”,“见诸佛境界”乃“至佛地位”。大家在修行中,一定要注意里面的尺度。阿弥陀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陈一发:做人比较真诚吧,所以大家都喜欢
  • 看完贾静雯女儿与小沈阳女儿,还有佟大为仨孩子,网友:这回不承认基因强大都不行了!
  • 六小龄童为沙师弟庆生
  • 郑爽机场偶遇“愚公师兄”还热情打招呼!除了好人缘牛骏峰更厉害的是“男大十八变”!
  • 初秋不知道该穿什么鞋,从这10双里挑!
  • 霍思燕杜江合体参加活动 霍思燕穿黑色短裙很显身材,腰真细
  • 买双鞋也要摇号!体育营销如何做到这么酷?
  • 没有宣仪的美、美岐的腿,但她却是创造101最“饿”的人
  • “有了儿子看谁家闺女都像媳妇,有了女儿看谁家小子都像流氓”
  • 吴亦凡首张专辑首支单曲《Like That》封面曝光了,歌也不远了
  • 女子泰国过泼水节耳膜被打穿,被骂“玩不起就滚”!
  • 在线直击男朋友!范丞丞、朱正廷、Justin...等乐华七子前来助阵潮中央!我的天,场面都快HOLD不住了~
  • 致歉知乎作者“德川咪咪”
  • 生气1小时=加班6小时?!吃对这些,帮你扔掉坏脾气!
  • 【创业哥说】一家小面馆年收入近两百万元,靠得是……
  • 【福利倒计时】免费得IDO17门票
  • 《绝地求生》灭霸外挂了解一下,响指一打随机消灭一半玩家
  • 冯提莫率先挑战,谁是第二个?
  • 武汉的霓虹国拉面大赏,让你一秒入魂!
  • 柳岩父亲去世,最遗憾的是没看到女儿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