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到潜规则都排不上号的人,如今却在娱乐圈混的是风生水起,这说的就是“搞笑达人”杨迪。早年间娱乐圈只是个填饱肚子的地方,对比与现在的娱乐圈,光有颜值可不行,还有大量资金培养。而杨迪不仅没有颜值,还被不少人吐槽说“太丑”,根本没有什么商业价值,想混口饭吃简直痴人说梦。杨迪曾是一名网红,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与好友周翔宇以羌族双煞为名拍了一系列恶搞“白蛇传”的视频,走红于网络。
因为俩人敢于夸张的扮丑,所以引来不少网友的关注。但好景不长,这对羌族双煞因为周翔宇的退出,逐渐销声匿迹了。安静了几年之后,杨迪以羌族小煞为名又开始活跃于网络,虽然留有余热,但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杨迪的小打小闹并没有掀起什么风浪。然而杨迪并没有放弃,鼓起勇气参加了东方卫视的节目中国达人秀,“尖嘴猴腮”的杨迪并没有什么才艺,只能一味的靠扮丑来哗众取宠。
夸张的表情,毫无章法的表演让杨迪获得了不少人的喜爱,也因此才有了“表情帝”的称号,这也是他正式跻身娱乐圈的一块踏脚石。但仅仅是娱乐圈的边缘,一没背景二没实力,根本没有什么推广价值,杨迪只能不断的加强自身的能力。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杨迪通过不懈的努力,频繁现身各大综艺节目。杨迪很聪明,知道自己的定位在哪,非但没有因为丑陋的外貌自卑,反而勇于直面自己的丑,成功的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特点的人。
娱乐圈最不缺的就是俊男靓女,缺的是有特点能让大众记住的人,比如宋小宝、王宝强都是这样的人。当然杨迪出演的节目,大家都是以他的“丑”为看点,看多了也就没什么新意了。不甘落寞的杨迪终于再一次邀约中看到了转机,如果说谢娜是农夫,那杨迪肯定不是蛇,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杨迪想要更进一步,不辞辛劳的去拜访了仰慕已久的李伯清大师,为表尊重怕谈话期间有电话进来,在见面之前主动将手机关机了。
意想不到的是,老前辈净说杨迪的表演不怎么样,稍微有点水平的人都不觉得好,卖票都没人看,杨迪是深受打击。仔细想想也不是没有道理,谁愿意做个只会扭曲表情的无厘头搞怪男?就在杨迪意欲退出娱乐圈的时候,接到了大导演周星驰的电影邀约,周星驰在看完杨迪的表演之后,同样指出了杨迪拙劣的表演方式,并且告诉他不要夸张,因为事情原本就是夸张的,一本正经的表达反而是好笑。
在滑稽无厘头的背后,周星驰总能找到触动人心的东西,也可能因为这一点,让杨迪对搞笑这件事有了新的认知。杨迪一改往日作风,出演节目不再是夸张扭曲的搞笑,而是有内涵的一本正经。随着星爷《西游降魔篇》的播出,杨迪的知名度有了一个质的飞跃,相继出演了《北京爱情故事》《万物生长》等喜剧电影。这些都不足以让他大红大紫,让他真正崭露头角的还是因为谢娜。
2015年杨迪接到主办方的邀请,他获得了一个奖,杨迪如期而至可颁奖典礼从始至终都没有喊他领奖。颁奖典礼结束后,杨迪前去询问,得知是因为太丑不配上台领奖,倍感侮辱的杨迪又一次怀疑自己。幸运的是谢娜当时也在场,义无反顾地向杨迪伸出了援手。大家都知道谢娜是快乐大本营的主持人,杨迪自然而然地出现在快乐大本营的节目里。而后谢娜出演什么节目都带着杨迪,有人不支持的时候,谢娜力排众议说如果不让杨迪演,我也不录了。
杨迪在一档节目复述的时候几乎哽咽,可见杨迪也是个懂得感恩的人。俗话说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这些年在娱乐圈摸爬滚打的杨迪,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每每出演节目都能完美的接梗打圆场,主持能力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在情报局不仅得到了汪涵的欣赏,也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杨迪更是感恩戴德,尽最大努力做好节目,也算是对谢娜、汪涵等人的知遇之恩无以回报。
但他最应该感谢的还是那位头号粉丝,杨迪在火星情报局的节目里,经常提起自己的往事,比如杨迪还没有什么知名度的时候,有个叫杨迪宝宝的粉丝。不管杨迪发了什么东西,这个粉丝都会不遗余力的评论杨迪好棒杨迪好帅,更是连着赞了几百条,后来才得知这是自己的母亲。还有杨迪在节目里被大家恶搞的时候,所有人都在笑,只有杨迪的母亲双眼泛光泪眼婆娑。只有杨迪的母亲知道杨迪这一路走来到底经历了多少辛酸,杨迪的妈妈还经常夸杨迪帅,杨迪优秀给予杨迪最好的赞誉,不仅妈妈如此爸爸也不例外。
杨迪在一档节目中透露,曾因一记耳光要和爸爸断绝关系,有很长一段时间彼此都没有说过话。爸爸也是注册了个小号,在杨迪的微博下面留言支持,声称没有杨迪的节目不看,这浓烈而又深沉的父爱,真是又心疼又可爱。不仅如此杨迪的母亲还是个搞笑大师,每天言传身教,比如在家吃芒果,杨迪妈妈将芒果捧在手上,让所有人舔他的手,在比如杨迪月底给妈妈转账,妈妈那15秒的大笑语音才成为了经典搞笑梗,相信有不少网友听过用过吧!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杨迪的父母虽然没有给杨迪帅气的模样,但却赋予了他有趣的灵魂,还有无尽关爱与温暖。娱乐圈摸爬滚打了十几年,被无数人嘲讽也不退缩,除了贵人的知遇,也离不开自己的才华,他努力奋斗的同时,父母也义无反顾的支持,所以杨迪能有今天也是理所应当的吧!

#三联美食# 豆腐以及各种豆制食品可能是中国人对世界饮食最大的贡献了。就像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擅长将最原始的奶制作成各类奶制品,农耕几千年的中国人也在这个过程中想尽办法将黄豆这种农作物的价值挖掘出来。

在成都郊外的新津,我在那里喝到了这些年来最香醇的豆浆,它不像都市里早餐店的豆浆那般轻薄寡淡,口感异常醇厚,带着点黄色的乳白色液体流向口中的速度好像都变慢了。喝完后,我忍不住用舌头舔了舔嘴唇,竟发现有黏稠的感觉。

而这般口感其实只是当地人李萍在制作四川小吃豆花的过程中顺手在煮沸的大锅里舀出来的,只在里面加了一点白砂糖。每天早上,李萍和年逾八旬的母亲都会雷打不动地将十四五斤黄豆制作成豆花,因为他们一家在成都绕城高速旁的自家农田边经营着一家农家乐,从父亲传至李萍的手中,已有31年了。而店名里就有他们的拿手绝活——李豆花。

李萍家豆花制作的工艺并无特殊之处,按她的话说,当地很多家庭都会做豆花,只是他们家这些年一直坚持用传统方法手工制作,“这需要耐心”。

豆子选用自家和附近村民们种的当地黄豆,前一天晚上泡在水里,第二天早上,用磨浆机将泡发的豆子加水打碎(最近三五年才开始用磨浆机,因为“量越来越大,搞不过来咯,之前一直用的是石磨”),然后放到柴火灶台上的大铁锅里慢慢熬。“不是说烧开就行了,”李萍在这里对我强调说,“要控制火候,慢慢熬到豆子的浓香味出来了才行。”半个小时后,整个屋子里已弥漫着豆子的香味,他们开始将熬好的豆浆舀到纱布中包起来,把它放在一口大锅上方的木架子上,李萍和儿子站在两端用几根小腿粗的竹棒反复按压,这下就得到了过滤后的豆浆。

过滤后的豆浆还不能立刻倒回刚才的大锅中烧开,李萍说,这个过程中最麻烦的一步其实是刷锅。原来就在她和儿子挤压纱布里的豆浆时,李萍的母亲在旁边一直在用竹刷子反复清洗刚才煮豆浆的大锅。“因为刚才煮豆浆的时候温度很高,它肯定会有一点点扒锅,如果刷不干净,到时候煮出来的豆花贴着锅的那面就变坏了,所以必须要把锅刷得非常干净。”刷了十几分钟,终于把黑水彻底刷没了。他们再将滤好的豆浆返回锅中再次烧开,用石膏水点制而成。

那天上午,李萍他们一共做了8斤豆子,花了将近两个小时。这样做出来的豆花自然豆香味十足,不过李萍让我一定要尝尝他们家的豆花蘸料。在四川吃豆花不存在甜咸之争,大家既不放糖也不像北方吃豆腐脑用香菇、黄花菜做卤子,四川人仍然钟爱他们的红油蘸料。

李萍说,她家的蘸料用的是自家种的二荆条辣椒,蘸干后捣成面做成红油,再和同样是自家做的豆瓣和花椒面调在一起,撒上葱花,就成了一份香气四溢的豆花搭档。学当地人用筷子颤颤巍巍地从碗里夹起一块豆花,放到蘸碟里打个滚,然后再颤颤巍巍地夹起来送入口中,果然是麻辣鲜香嫩滑,不配米饭也让我吃掉了一碗。倒不是说她家豆花的味道有多么出神入化,只是入口能清晰察觉到豆花有豆花的香味,蘸料有辣油的香气,这样就足够好吃了。

可能是因为外形洁白如玉,有关豆腐烹饪方法的记载在善于托物言志的中国文人间就极为常见,恐怕甚于其他任何一种食材。比如宋代的林洪就在《山家清供》中记载了豆腐的一种做法:“豆腐、葱油煎,用研榧子一二十枚,和酱料同煮。又方:纯以酒煮,俱有益也。”这种看上去类似红烧的做法已十分符合今人的口味。

到了近现代,梁实秋和汪曾祺这样的资深饕客都曾在文章中介绍了许多豆腐的做法,常见的有小葱或香椿拌豆腐、烧豆腐(放不放猪肉均可)、锅塌豆腐、麻婆豆腐等等。不过无论是梁先生还是汪先生,在他们妙笔下涉及的若干豆腐做法中,反而是一种大道至简的做法最令我向往。仅以梁先生在《雅舍谈吃》中的描述为例:“沿街担贩有卖‘老豆腐’者。担子一边是锅灶,煮着一锅豆腐,久煮成蜂窝状,另一边是碗匙佐料如酱油、醋、韭菜末、芝麻酱、辣椒油之类。”梁先生没有描写他吃到这种豆腐时的感受,不过每读至此,我似乎都能想象到那种豆香与酱油的香气、韭菜花的咸鲜调和出来的复合香味充斥口腔,忍不住咽一下口水。

这种在旧社会极为常见却成为富裕生活下难得一见的粗犷吃法,好像特别能让被精致生活浸润太久的城市人有所感。当然,这种越简单的做法对食材的要求也就越高,如果豆腐本身选用的豆子不好,或是点豆腐时没点好,或者搭配的酱油质量不佳,则不仅吃不到食材的香味,反而连被调味料遮掩一下的资格都没有了。

在中国,自称“豆腐之乡”的地方有很多,比如贵州大方、湖北石牌,以及安徽淮南。相比其余几地,淮南的名气相对更大一些,因而被称为“淮南王”的刘安其封地就在淮南寿县,我选择到安徽来探访也是因为听说这里的豆制品很出名,豆腐宴更是令人期待。不过就像清汤豆腐饺和炸豆腐排不如老豆腐和豆花动人一样,很多豆腐宴上的名菜形式更甚于内容。

事实上,除了淮南,整个安徽地区都是吃豆大省,从南至北几乎每个地方都能说出一两个豆类名吃。但到底该去哪里,安徽画家同时也是美食爱好者的高军向我推荐了一个地方,即九华山脚下的陵阳镇。他说,安徽当地以前有“风流谢家村,富贵陵阳镇”之说,这是因为以前徽商行走各地做生意时,位于山下江边的陵阳镇是一个很重要的落脚点,而这里也因此流传下来了两种很有名的食物,即陵阳豆腐干和陵阳一品锅。

因为还保留着不少徽派老建筑,陵阳镇现在是一个摄影爱好者聚集的地方。随意打听一下,美食的目标都指向了陵阳老街。老街仍然保留着大部分原貌,石板路和粉壁黛瓦的老房子让人的脚步不自觉慢了下来。在蜿蜒曲折的小路上走了不多久,就看到了一间门头上写着“老街豆腐店”的小作坊,走近一看,里面正有一对夫妻在忙碌着。只见男主人将一整块刚刚做好的豆腐放到台面上,然后一手拿起一根半圆半方的木棍,一手拿着铁尺,分横竖两个方向将整块豆腐划成一个个小方块,然后把每一小块豆腐放入旁边模具中的一个个小格子里,再把整个模具用纱布包起来放到千斤顶下压上。

看着这一套流程下来,我心想原来豆腐干就是这样做成的。男主人甘卫红见我们对豆腐干很好奇,手里一边忙活着一边和我们聊了起来。他告诉我们,陵阳镇以前有非常多做豆腐和豆腐干的师傅,30多年前,他跟着一位师傅学会了这门手艺,就在老街上开了一间自己的店,一直干到了现在。现在镇上做豆腐干的人家相比过去少了许多,因为太费工夫。甘卫红说,他们夫妻俩每天凌晨3点多就要起床,从磨豆子开始,一路再到煮豆浆、点豆腐、切块压出豆干,最后再用自己做的黄豆酱煮成酱干子,晾干后5点多就要送上第一批前往县城的货车。

而这种酱香味就是陵阳豆腐干有别于其他地区豆腐干的最主要区别。这里的豆腐干都呈酱红色,薄薄两三毫米一片看上去味道很重,但我尝了后发现其实并不太咸,扎实的口感下酱香味浓郁。若说有什么秘诀,可能就是一直沿用着老手艺,除了磨豆子变成了磨豆机,其余的基本都是老一辈传下来的手艺,连压豆腐用的都是他自己找人切出来的大石头。而上面提到的他用来划分豆腐的“半圆半方”的木棍其实本来是一根四四方方的方形木棍,甘卫红说那根木棍的年龄比我都大,每天都要在豆腐块上滚来滚去,就磨成了半圆半方。

至于味道,甘卫红说,这是因为他们家的黄豆酱都是自己做的,“我们把黄豆煮烂后就放面粉进去拌在一起,然后放在房间里让它发霉,霉过之后再放盐,然后就放在太阳底下晒,晒到一定程度就好了。”因为这些手艺都是自己的,甘卫红对自己做的酱干子非常自信,他告诉我说,他们做的这种是酱干子,直接吃或者切片炒着吃都可以;但如果是黄山地区那种茶干子,因为里面放了比较多的调味料,只有当零食吃比较好,但是炒菜吃就不好吃,“因为它改变了菜的那种香味”。

那桌菜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那道陵阳一品锅,尤其是其中的豆腐干、干豆角和粉丝。所谓一品锅其实就是猪肉炒香后烹入酱油等调味料,加入豆腐、黄花菜、陵阳豆腐干、山芋粉丝、干豆角、干竹笋、米粉丸子等当地特色食材炖在一锅中,上桌时还要继续加热,一桌人围在一起热热乎乎吃个痛快,颇有些东北人的豪爽劲儿。

和东北的酸菜白肉一样,别看里面放了猪肉,但香味的精华大多被那些素的食材都吸走了。这桌菜里用的豆腐干就是甘卫红做的,刚刚还很扎实的酱干子在肉汤里炖过后已软嫩了不少,双重酱香堆叠在一起,嚼起来味道不逊于猪肉。而旁边的干豆角和粉丝等干货在泡开后也很适合在这种炖制的环境中吸收汤汁的香气,我边吃边想,怪不得这里既产豆腐干又出现了这道菜,原来这样的搭配才能实现食材口味的最大化。

《一颗黄豆,中国人把滋味发掘得淋漓尽致》文 | 王梓辉

【每天两三小时睡眠、一天上百个电话……三位浙江“女汉子”的守“沪”日常】她是前线医护人员的“粮草官”,她是上海基地的“大管家”,她是湖州基地的“多面手”。相隔100多公里,浙江省人民医院的这三位“女汉子”却做着同样的事情,默默地成为援沪人员们最坚强的后盾。

后方每天运送一个集装箱的物资
到总部所在的酒店

“今天晚上有大暴雨,你们物资存放是不是安全?”
“收到,马上处理!”挂了电话,浙江省援沪方舱医院医疗队(总院)保障组——医疗、生活物资保障小组组长蔡文君匆匆向方舱赶去,“下午送来的7500件防护服和3000件隔离衣得赶紧安置。”
为了防止宝贵的防护物资被淋湿,蔡文君带领所有物资管理员用了不到2个小时,就把所需的物资全部搬进各个医疗队的库房。最后一箱物资安置妥当时,大家身上的衣服都已被汗水湿透,掌心里、手臂上都是箱子压出来的一条条深红色印记。
果不出所料,当晚大雨倾盆,蔡文君接到汇报说,13号板房里有好几个地方在漏水,她赶紧和值班的同事把库里的物资一箱一箱搬运到14号板房,两个人抢救了70多箱防护用品。
蔡文君主要负责临港方舱医院内医疗器械的配备、生活物资的落实、通讯物资的申领、采样物资的发放以及舱内舱外办公用品的供给。
作为浙江省人民医院疼痛科护士长,蔡文君根据多年的科室管理经验以及援鄂经验,在方舱设立了一个物资总库和10个分库,制定了方舱物资管理员工作职责,并进行了合理排班。总库由8名物资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轮流值守,负责物资的接收、分配、申领和统筹协调工作。10个分库分别由十支医疗队的物资管理员进行管理,主要负责保障各自医疗队防护用品的需求,及时填补损耗,有序规划整理各自的库房。
医疗队防护服的日消耗量在1300套左右,除了口罩、帽子、靴套、鞋套、手套等防护物资外,每个队的消杀物资例如消毒湿巾、手消液、泡腾片、紫外线灯、酒精等的需求量都非常大。后方每天都会运送一个集装箱的物资到总部所在的酒店,这一集装箱的物资在蔡文君的统筹协调下,需要大家一箱一箱从集装箱上卸下来,按照每个队每日申请的需求配送到13家不同的酒店。
一开始受交通限制,配送车辆较少,一般配送完最后一家酒店的物资都要到凌晨一两点钟。结束后蔡文君还要坐在电脑前梳理汇总各医疗队提出的次日物资需求并反馈到后方,再整理出当日出入库的台账。
工作理顺后,蔡文君敏锐地发现了提高效率的办法。总部的防护物资直接配送给方舱,直接发放给每个医疗队。这样既减少了中转过程中所需的劳动力,也方便了队员。
“前线物资每日需求量很大,从最初的一天要打三四百个电话到现在能够有条不紊地运行,这是所有队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前线的同志放心,我们一定会管好‘粮草’,共同迎接抗疫的胜利!”工作渐入佳境,蔡文君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在有限的休息时间里还主动承担起了为队员理发的工作,连着为好几位有需要的队员理过发后,蔡文君的手艺越发娴熟,还能做个简单的造型。“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就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一天接上百个电话
回复数百条信息

每天早上七点不到就醒来,凌晨两点多入睡,这是浙江省援沪方舱医院医疗队一队队员陈圻红工作的日常作息。根据上级指示,陈圻红在来到上海的第3天,被调到浙江医疗队总部物资管理处负责1500余名浙江援沪医疗队员的物资管理工作。物资涵盖医疗防护物资、生活物资、药品等多个方面,需求从大到小,因人而异。
从这天起,每天接收来自杭州大后方的一卡车物资,清点库房数十种货品,查收并整合来自十个医疗分队十余家酒店的订单需求,根据各个订单配货,联系车辆配送至各个酒店,盘库存并向后方采购报送每日需求订单,便成了陈圻红每天的工作日常。
一天接上百个电话,回复数百条消息,陈圻红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关关难过关关过。每天醒来,陈圻红都会使劲拍几下自己的脸,强制自己清醒。匆匆吃过早饭就铆足了劲与时间赛跑。
近20天的时间里,陈圻红从一个物资管理的门外汉变成了医疗队员们贴心的大管家,从一个言笑晏晏的柔弱女生变成了做事雷厉风行的女汉子,从一开始的忙乱不堪、无所适从到如今的得心应手、有条不紊。
因为岗位的特殊性,陈圻红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各个医疗队的物资组长、希望捐赠物资的企业家、送货的卡车司机、沟通物资事宜的社区工作者等。
有一天晚上九点多,陈圻红正在仓库整理订单,一位社区工作者前来对接工作。陈圻红看他很匆忙也很疲惫,随口一问得知还没来得及吃饭。陈圻红赶紧送上盒饭让他先吃几口。这让陈圻红的内心深受触动,上海本地人民在为了疫情能够早日退散忙碌着、坚守着。
这样的人,还有很多。许多企业非常关心援沪医疗队的生活,捐赠各类物资,让大家有充足的体力在方舱医院更好地服务患者;往返于上海和杭州的卡车司机已经连续二十天,每天孤独地奔走在高速公路上。有了他,前方的物资才能得以保障,医疗队的工作才能正常进行;后方的医院采购中心,联合医务部、护理部、财务部、信息中心、临工部、药学部、工会等多部门成立物资保障小组,分工合作,联系采购、配货、装车,为全省几十支医疗队提供物资保障。

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
经手分发物资150多吨

在100多公里外的浙江援沪医疗队驻地酒店的仓库里,几乎每晚都会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她是来自浙江省人民医院的马爽。作为浙江省援沪核酸采样支援队的一员,她还肩负着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协助保障援沪采样队湖州基地3000多人的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的整理发放。自接手以来,马爽累计收发物资三十余次,共计一百五十余吨。
凌晨三点,伴随着采样队的集结令,马爽便出现在酒店门口,与湖州当地指挥部一起协调医疗队100余辆大巴车的顺畅通行。七点左右,一线队员在上海多地开展核酸采样的同时,身在湖州的她正在事无巨细地进行物资统计和准备工作,并及时与后方协调,确保14支医疗队每一位队员的需求都得到满足。
在物资保障过程中,最困难的是物资到达时间不可控。她多次同医疗队员一起在现场登记整理,搬卸发放物资,常常忙到夜里十二点多。
队里的男同事偶尔打趣她:“你现在就像个女汉子。”物资入库清点分发完成后,她回到房间还要根据库存整理次日的物资需求汇总,入睡时往往已经是后半夜。
“援沪采样队湖州基地物资保障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很辛苦,无论物资运送货车几点到达、每天到达几批次,小组成员都会及时高效地将满足3000多采样队员的物资搬卸整理入库。刚接手的时候还是有些不熟悉,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充分做到了高效保障每一位队员的物资需求。”她说,经常半夜一点还在接不同医疗队联络员的电话,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反而成为常态。
除了物资管理,有着丰富临床护理经验的她还是个采样能手。在此次援沪之前,马爽就参加过省内多地的核酸采样工作,“专业”“高效”是同事们对她的评价。“凌晨四点从杭州出发的那天,我也在浦东参与了核酸采样工作,但后来组织选中我、队员信任我,我留在驻地酒店为每一位前线作战的兄弟姐妹做好物资保障工作。”
连续多日的高强度工作,马爽的喉咙哑了,皮肤晒黑了,鼻梁也被防护口罩勒出血印,但在她眼里,这些都不及采样队员的辛苦。远在山东的父母,若不是接到了医院工会的慰问电话,还不知道女儿参加了援沪任务,她笑着表示:“离家的游子都是报喜不报忧,不告诉他们是怕父母担心,作为医务工作者,我只是在做我的本职工作。”(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林杨青 杨陶玉 记者 吴朝香)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当我内心足够强大,我不再攻击,我知道,当我不再伤害自己,便没有人可以伤害我,我放下武器,敞开心,当我的心,柔软起来,便在爱和慈悲里与你明亮而温暖地相遇。#任嘉伦
  • #洪承汉[超话]# 30天安利计划-DAY 2在2024的第一天,You’ll always be my Day 1【初印象和现印象】初印象:看了mv、舞台、
  • 1. 工作模式Lumis150st呼吸机采用双水平正压通气模式,根据医生和患者的需求,可通过不同的呼气和吸气阈值调整最大和最小的正压。同时也可进行较为智能的呼吸
  • -我之所以选择这四种药材,是基于我的医学理论:其实结节,多半是胃里的垃圾冻住了,化开就好了!-因此,无论你只有一个结节,还是结节长了很多,问题的根本其实都在于患
  • 总之,武汉盘古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卷钱跑路事件给投资者们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也对社会的信任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劝诫年轻人一定不要拆东补西, 这三里各方面原因用了建设 浦
  • 在新业态群体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中,涌现了一批“治理先锋”他们是来自斜杠直播创业园及美团外卖的优秀志愿者,他们敢为、敢闯、敢干,拉开了社区新业态群体党建工作的新篇
  • 不过你得知道,这不是普通耳机,这可是南卡Lite3——颜值炸裂的耳夹式无线蓝牙耳机,别告诉我你没看到它的“酷炫”指数!戴上它,仿佛啥都没有,还特别舒适,不像有的
  • 魅族 PANDAER 桌面超级充电站 PRO 就 PANDAER 的 CMF 设计风格而言,整体以简化为主,看上去十分的简雅。澳洲卫生巾测评u牌Sports l
  • #今年17只旅居大熊猫返回中国# 】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截至目前,我国已与美国、日本、俄罗斯等18个国家、20个机构开展了大熊猫保护合作研究,旅居国外的大熊猫
  • 那么,犯太岁要如何化解呢2024年甲辰年犯太岁生肖怎么化解 2024龙年化太岁最有效方法  生肖龙值太岁者  即本命年,表示该年运程有阻滞,心绪不宁,健康容易出
  • #读书明智[超话]# 《秘书撩拨上瘾,偏执霸总甘做裙下臣》温清离顾霆尧 《爆甜军婚,漂亮后妈在九零赢麻了》南漾陆忱宴 《柳琇莹欧阳少恭》《杨真真乔江川》《姜雪宁
  • 她们让你在日常的冷寂里感觉到年节的暖,你不敢说谢谢,但你知道人生花团锦簇,某一刻终于和自己有关。         我又想起母亲,并沉浸在那深深的回忆里,在这寒冷
  • #时代少年团周边中转站[超话]# 出卡 价格如图 未标的问问我吧 40江浙沪包邮 50非偏远包邮 随机塞官周小卡饭制小礼物 时代少年团 马嘉祺 丁程鑫 宋亚
  • —— 刘同 ​​​你呀 总是看到自己身上的小小瑕疵 然后失落 然后自卑 可你别忘了 你也闪闪发光 也温柔 也可爱 也在努力并一定会成为更好的人 所以请放宽心 你
  • 刚刚的饺子都吃光了,用张以前的吧~23.12.21✘我最近一直在看自己置顶的两个微博文字的阅读量,目的是想了解网友们对我弟弟的安居梦的同情度。 虽然我还是个微
  • 所以,如果你是刚刚佩戴不久,感受到了以上提到的种种差异,那可以再多一些耐心等等看,不要急于更换或是做新一轮调试,这反倒有可能影响适应期的进度。无论你是在寻找解决
  • 观点一:股票交易本质上是概率博弈的游戏,想在这场游戏中获胜,你就必须得在大概率时下重注,小概率时下轻注,划算时多做,不划算时少做,看似非常简单的道理,却总被很
  • 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宽广的心、美好的心,感恩的心,这样才能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分享:爱与感恩的力量黄轩说:"生活中重要的是学会感恩,感恩身边的人和事
  • #熙字如金[超话]# 打卡Day986 停了好长时间没写,因为这段时间发生了太多事了,因为妈妈生病,也一直没能收拾好心情写字,总是心烦意乱的,就这样不知不觉就来
  • 彩煐说"没有宏伟的计划和目标,但是感谢大家不忘初心,今年也会好好度过。因为善良不是张扬,是在寂寞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