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缘起下

复次世尊。如余处说。缘有四种。所谓因缘。等无间缘。及所缘缘。并增上缘。世尊。今者依何缘说无明缘行。依何缘说次第乃至生缘老死。世尊告曰。我依诸行总相宣说。有四种缘。今此义中。我惟依一增上缘说无明缘行。次第乃至生缘老死。此增上缘复有二种。一远二近。复言世尊。此增上缘云何为远。云何为近。世尊告曰。非理作意若未生时。无明随眠能为诸行远增上缘。生已便作近增上缘非理作意所引诸行。与六识身相应俱有同生同灭。若未生时。彼能为识远增上缘。彼若生已。便能为识近增上缘。未死没时。识为名色远增上缘。既死没已。识为名色近增上缘。如以其识望彼名色。如是以其所引名色。望彼所生名色亦尔。如以
名色望彼名色。如是六处望彼六处。触望于触。受望于受亦复如是。如以无明望彼诸行。无明望爱。爱望于取。取望于有。亦复如是。如以其识望彼名色。以名色等望名色等。如是以有望生亦尔。若在胎藏。婴孩童子少年时。生能为老死远增上缘。诸根成熟命将尽时。应知能作近增上缘。复言世尊。如彼有因有缘有由。法门经说爱是业因。有何密意。世尊告曰。有所摄业用爱为因。是为此中所说密意。

复言世尊。此因缘由三种别义。云何应知。世尊告曰。诸能引发后生种子。是其因义。若兴此生作依作持令得生起。是其缘义。既命终已。导引近生令得生起。是其由义。如是应知三义差别。

复言世尊。言缘起者。是何句义。世尊告曰。如是诸分。各由自缘和合无阙。相续而起。如是名为缘起句义。

复言世尊。惟有此生相续缘起。为更别有所余缘起。世尊告曰。我说缘起。略有八门。一者说有受用世俗境界缘起。谓缘眼色生于眼识。三事和合便有其触。触为缘受。如是广说。二者说有任持缘起。谓缘四食诸根大种安住增长。三者说有食因缘起谓求诸谷田种水缘发生牙等。四者说有一切生身相续缘起。谓由能引能生。诸分别生一切所引所生。五者说有一切生身依持缘起。谓诸世界由诸因缘施设成坏。六者说有一切生身差别缘起。谓由不善善有漏业。施设三恶人天趣别。七者说有清净缘起。谓依他音。及依自内如理作意。发生正见能灭无明。无
明灭故诸行随灭。广说乃至。由生灭故老死随灭。

复言世尊。如无明等次第为缘。能生行等。为即如是次第灭耶。佛言不尔。复言世尊。何缘次第而说彼灭。世尊告曰。为欲显示由先诸分不生功能。令后诸分得不生法。故次第说。然非不为生相灭法有次第转。八者说有自在缘起。谓善修治静虑为缘。诸修定者随所愿乐。如是皆成终无别异。如是名为我所略说八门缘起。

复言世尊。如佛所说。因业故生。因爱故转。依何密意作如是说。世尊告曰。无明为缘。先于诸有。造作增长种种福行。或非福行。或不动行。引发摄受种种生身种子差别。于此有中若爱未断。由此爱故能令行等转成其有。有起后有自体功能。如是功能不离于爱。依此密意故说是言。因业故生。因爱故转。

复言世尊。若世尊说爱是转因。何缘但说取为有缘。非爱缘有。世尊告曰。若离于取。有爱不能为缘转变非福行等。令成有支生诸恶趣。又若离取。诸无有爱。不能为缘转变福行不动行等。令成有支于不定地及于定地生诸善趣。是故非唯爱为有缘。然彼有支定缘于取。

复言世尊。如大因缘法门经说。汝阿难陀。若于彼彼有情类中。无有生者应无如是如是类生。若一切生都无有者。应不施设生缘老死。依何密意作如是说。世尊告曰。依所引生及所生生。二种密意。作如是说。又依老死远增上缘。及依老死近增上缘。二种密意。作如是说。

复言世尊。先为略说缘起句义。其缘起义犹未为说。云何应知。世尊告曰。诸缘起义。略有十一。如是应知。谓无作者义是缘起义。有因生义是缘起义。离有情义是缘起义。依他起义是缘起义。无动作义是缘起义。性无常义是缘起义。刹那灭义是缘起义。因果相续无间绝义是缘起义。种种因果品类别义是缘起义。因果更互相符顺义是缘起义。因果决定无杂乱义是缘起义。如是应知缘起略义。

复言世尊。如余经说。缘起甚深。云何应知如是缘起甚深之相。世尊告曰。即依十一缘起略义。应知缘起五甚深相。何等为五。一因甚深。二相甚深。三生甚深。四差别甚深。五流转甚深。应知缘起甚深之相。复有五种。何等为五。谓相甚深。引发因果诸分甚深。生起因果诸分甚深。差别甚深。对治甚深。应知缘起复有五种甚深之相。何等为五。谓摄甚深。顺次甚深。逆次甚深。执取甚深。所行甚深。是名无明等起殊胜。

复言世尊。云何无明转异殊胜。世尊告曰。略有四种转异无明。何等为四。一者随眠转异无明。二者缠缚转异无明。三者相应转异无明。四者不共转异无明。复言世尊。谁有何等转异无明。而说无明为缘生行。世尊告曰。外法异生非理作意所引四种转异无明。由此为缘。生福非福及不动行。如是所说外法异生所有福行及不动行相应善心。一切皆是非理作意所引等流。内法异生若放逸者。彼除一种不共无明。所余无明引发放逸。为缘生行内法异生。若不放逸勤修学者。及圣有学三种无明。引发妄念为非福缘。然此非福。不能为缘招三恶趣。故此非福。我不说为无明缘行。如是所说不共无明。内法异生虽不放逸。而修学者亦未能断。诸圣有学应知永断。又不放逸内法异生。若造福行及不动行。彼是正法如理作意。相应善心之所引发。解脱为依回向解脱。而引发故。虽于善趣感殊胜生。而非无明起增上缘。然能作彼四种无明。断增上缘诸圣有学。不共无明已永断故。不造新业。所有故业由随眠力未永断灭。暂触还吐。如
是所有无明缘行。生生渐灭不复增长。由此道理。应知内法诸有学者。不缘无明更造诸行。是故惟依外法异生。我说顺次杂染缘起。最极圆满。非住内法。是名无明转异殊胜。

复言世尊。云何无明邪行殊胜。世尊告曰。彼四无明。于诸谛中。皆能发起增益损减二种邪行。复言世尊。如何名为增益损减二种邪行。世尊告曰。由四颠倒。谓于非法见为是法。或于是法见为非法。或于生天解脱道中。非方便者见是方便。是方便者见非方便。如是名为增益邪行。诸有诽谤一切邪见。如是名为损减邪行。是名无明邪行殊胜。
复言世尊。云何无明相状殊胜。世尊告曰。应知无明有二种相。一者微细自相殊胜。二者遍于可爱非爱俱非境界共相殊胜。所以者何。缠缚无明。尚为微细难知难了。况彼所有随眠无明。相应无明。尚为微细难知难了。况彼所有不共无明。遍于一切可爱非爱。俱非境界。覆真实相显虚妄相。共相而转非余烦恼有如是相。是故殊胜。余身见等共相烦恼。亦用无明为依而
转。是名无明相状殊胜。

复言世尊。云何无明作业殊胜。世尊告曰。应知无明略有二种所作事业。一者无明普能造作一切流转所依事业。二者无明普能造作一切寂止能障事业。复言世尊。何等名为一切流转。世尊告曰。若是处转。若是事转。若如是转。我总说为一切流转。复言世尊。是何处转。世尊告曰。于三世处由我分别。复言世尊。是何事转。世尊告曰。内外六处由我取执。

复言世尊。云何而转。世尊告曰。诸业异熟相续流转。由我分别由邪分别。复言世尊。云何名为一切寂止。世尊告曰。一切寂止略有四种。一者寂止所依。二者寂止所缘。三者寂止作意。四者寂止果成。是名无明作业殊胜。

复言世尊。云何无明障碍殊胜。世尊告曰。应知无明障碍胜法。障碍广法。复言世尊。如何无明障碍胜法。世尊告曰。言胜法者。能摄五根令其和合。所谓慧根障碍。此者即是无明。是故说名障碍胜法。复言世尊。如何无明障碍广法。世尊告曰。言广法者。闻所成智。思所成智。修所成智。障碍此者即是无明。是故说名障碍广法。复言世尊。如说无智名为无明。此唯智无名无明耶。世尊告曰。非唯智无名为无明。复言世尊。若唯智无名为无明。斯有何过。世尊告曰。若尔无明应不可立决定体相。所以者何。闻所成智体上。无有思所成智。思所成智体上。无有修所成智。一切世间修所成智体上。无有一切出世修所成智。出世有学智上。无有诸无学智。无学声闻智上。无有如来等智。若如是者。应即是智即是无智。如是无明应不可立决定体相。又我于彼三善根中。说有无痴。应但痴无说名无痴。然非痴无说名无痴。故非明无说名无明。而别有一心所有法。不知真实说名无明。如别有一心所有法。了知真实说名为智。又唯明无名无明者。应无如是一切无明十一殊胜。是故应知。非唯明无说名无明。是名无明障碍殊胜。

复言世尊。云何无明随缚殊胜。世尊告曰。乃至有顶三界有情。于诸谛中所有无智随眠随缚未缺未减。由彼有情说名具缚。又此无智。善趣恶趣因果差别。无色有情有其下品。色界有情有其中品。欲界有情有其上品。如是成就三品无明。诸有情类当来可生。一一法尔三品随缚。此说异生。若诸圣者渐次永断。若具上中定有中下。或有中下而无上中。又阿罗汉。虽尽诸漏脱烦恼障。应知尚有所知障。摄无明随缚。如是无明。应知极远随逐有情。唯除诸佛余皆随缚。是名无明随缚殊胜。复言世尊。云何无明对治殊胜。世尊告曰。有二妙智对治无明。何
等为二。一依他音。或不依止少分有量法界妙智。二依他音全分无量法界妙智。

复言世尊。少分有量法界妙智。为何所缘。有何行相。作何事业。世尊告曰。少分有量法界妙智。缘四圣谛十六行相。作无明等烦恼业。生一切杂染离系事业。

复言世尊。云何应知生苦之相。世尊告曰。是内缘苦所依性故。是外缘苦所依性故。是俱缘苦所依性故。复言世尊。内缘苦者其相云何。世尊告曰。所谓病苦老苦死苦。复言世尊。外缘苦者其相云何。世尊告曰。非爱和合。所爱别离。求不得苦。复言世尊。俱缘苦者其相云何。世尊告曰。所谓略说五取蕴苦。

复言世尊。云何名爱。世尊告曰。谓于现在自体贪着。复言世尊。后有爱者其相云何。世尊告曰。谓于未来自体希求。复言世尊。云何喜贪俱行爱耶。世尊告曰。谓于已得摄受资财现前境界。深生味着。复言世尊。云何名为彼彼喜爱。世尊告曰。谓于未得摄受资财非现境界。种种追求。

复言世尊。云何此爱永断无余。世尊告曰。见修所断烦恼断故。下分上分诸结断故。毕竟断故。未来苦果诸爱断故。现在苦果诸爱断故。是名此爱无余永断。复言世尊。云何弃舍。世尊告曰。诸见所断烦恼断故。复言世尊。云何变吐。世尊告曰。诸修所断烦恼断故。

复言世尊。何缘圣谛唯有四种。世尊告曰。如是四谛。普摄一切染净因果差别性故。

复言世尊。何缘四谛如是先后次第说耶。世尊告曰。由是世间诸病病因病灭良药相似法故。复言世尊。入见道时。于此四谛为顿现观为渐现观。世尊告曰。有别道理名顿现观。有别道理名渐现观。何别道理名顿现观。谓自内证真谛圣智。于真智境非安立义。总相缘故名顿现观。何别道理名渐现观。谓初业智及后得智。观察自相及因果相。由作行相别相缘故。名渐现观。

复言世尊。若有如是四圣谛者。何缘世尊复说二谛。谓世俗谛及胜义谛。世尊曰。即于如是四圣谛中。若法住智所行境界。是世俗谛。若自内证最胜义智所行境界。非安立智所行境界。名胜义谛。

复言世尊。如是四谛。于圣非圣皆悉是谛。何缘如来唯说圣谛。世尊告曰。如是四谛。于非圣者。唯由法尔说名为谛。不由正智决定信故说名为谛。于诸圣者。亦由法尔说名为谛。亦由正智决定信故。说名为谛。是故如来唯说四种名为圣谛。

复言世尊。全分无量法界妙智。为何所缘。有何行相。作何事业。世尊告曰。此智亦以如是四谛。为其所缘。除谛相想清净行相。入一切种诸谛行相。于作有情一切义利。趣向行相。少分有量法界妙智。若诸声闻。于作有情一切义利。无有弃背趣向行相。若诸独觉。于作有情一切义利。弃背行相全分无量法界妙智。能作一切烦恼所知二障离系所依事业。又作证得一切种智极净法界所依事业。又作救济一切有情一切灾患所依事业。是名无明对治殊胜。[鲜花]

三月廿六,阴。

上课,师生同考,语文组每周一聚,监考。

今天的试卷有些难,但我很喜欢。不是喜欢它难,只单单喜欢那篇日本小说罢了——国木田独步的《巡查》。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看过的日本小说基调大都差不多,很平静,有点淡漠,又存着哀愁,也有若即若离的人情。这一篇也是。

若是往日,我应该是在一个百无聊赖的日子里,躺在家里的沙发上,万物静寂,我亦安静的读这些书。偶尔乏了,转头即是山间的葱茏树木和清风白雾。冬日看《雪国》《古都》,我更爱《古都》,一遍又一遍,爱着千重子的紫花地丁;春日看《枕草子》《徒然草》,想象自己也走在那曲曲折折的山间小径上……

而今日,虽是在考场上,我仍旧是陷进去了,走进了巡查的世界中去。大约我也是另一个“巡查”了。

如何这样说?

巡查生活窘困,却又极爱清洁与整齐。读到这处,我便不由自主地笑了,我的居室狭小,时常被我笑言“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居室虽小,但我的所有物件摆得井然有序,东西用过必得放回原处,这与巡查倒是极其相似的了。

且,我乐于此独居生活,一个人的自由,一个人的便利,在这狭小的空间里最大化,我亦有着距离恰当的亲情与友情,距离使我的生活更加自在舒适。巡查不也是这样么?

插一枝松,喝一桶酒,写一首诗,邀请一“中意”之人吐露心声。巡查是有些孤傲的,落拓独处,离群索居,有那么点才气,有那么点人生意气,不甘与世俗同流,不屑于茕茕一生。

令人着实想呼一声:“归去来——”

我是否也有那么点清高自傲?我有。

朱林鑫说:你的不快乐来源于你读过很多的书,书中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差距太大,理想与现实有冲突,你就不快乐。

是的,贫穷又有礼,头脑空洞又自视甚高,一无所有还不卑不亢。表面的我和内心的我是两个人。

我越来越不会写文章了,我讨厌我教给他们的高考作文“套路”,我想要“我手写我心”。

《楞严法会人物简介》
(第六段)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属诸比丘,休夏自恣。】
参加法会的这些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度化众生的大阿罗汉,具有代表性有如下这些尊者,即:
1、大智舍利弗:“舍利弗”是梵语:译为鹙子、珠子。因其母亲的眼睛美丽得如鹙鹭鸟的眼一样、又像珠子一样的圆,故名鹙子或珠子。在母胎时即能助母增智慧,使其母论败了当时有名的论师拘絺罗,八岁时就登座说法,名震五印度。当时印度分为五个大的国家,故名五印度。他打败过几百个论师,与神通第一的目犍连比过神通。
一次目犍连叫舍利弗一同去听佛说法,舍利弗要将衣服补好了再去,目犍连喊了几次没喊动,就用神通力将舍利弗正在缝的衣服合拢,使他缝不成了,又去拉人,舍利弗说:“你把我拉动了我就跟你走。”于是目犍连运用大神通力去拉,但仍然拉不动,连衣服角角都不动一下。这说明神通大不过智慧,智慧才能成就佛法。舍利弗在佛的声闻弟子中,智慧第一。
2、摩诃目犍连:“摩诃”译为“大”,意为大目犍连。目犍连是梵语,译为莱菔根或采菽氏,名叫庇利钵,庇利钵是树名,因他是其父母向庇利钵树求子得来的,故有此名。他降伏过毒龙鬼怪,有种种大神变,传说他是地藏王菩萨的化身,在佛的弟子中,神通第一。
3、摩诃拘絺罗:译为“大膝”。他是舍利弗的舅舅,有名的外道论师。他曾与佛打赌,如他输了就输头、如佛输了,他就要把外侄舍利弗从佛门带走。
于是佛问他:“你以何为宗?”拘絺罗说:“我以(不受)为宗,不论你说什么道、什么理,我统统不受。”佛说:“好!你以不受为宗,那你还受不受你这不受的执见呢?如果说受,就没有不受这个宗;如果说不受,执有不受的这个见解本身就是受。”这问得太高明了,拘絺罗见自己左右都是输,怕丢命拔腿就跑,后又想愿赌服输,还是把头给佛吧!于是又回去找佛要刀来割头,佛当然不会要他的头,并对他进行了开示,他也因此而皈依了佛,在佛的弟子中,辩才第一。
4、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富楼那”译为“满”、是父名;“弥多罗尼子”译为“慈”、是母名。用父母之名、是父母之“子”,故名“满慈子”。他出生时,天上雨珠宝到其家,瑞气缭绕,非常吉祥,在佛的弟子中,说法第一。
5、须菩提:尊者有三个名字。一、出生时家里的珠宝都空了,故名“空生”。二、其父找卦师来算,得吉中吉卦象,又名“善吉”。三、七日后家中珠宝又一样不少地出现在家中,又名“善现”。在佛的弟子中,善说般若,解空第一。
以上几位大阿罗汉,与观色性空证圣果的“优波尼沙陀”尊者等,居法会“上首”:“上首”意为首席代表、在会议中坐主席台。还有无量多已证得“辟支佛”和“无学”果位的阿罗汉。
“辟支佛”是“辟支迦佛陀”的简称:音译作“钵罗翳迦佛陀”、辟支等。指过去生曾经种下因缘,进而出生在无佛之世,因性好寂静,或行头陀,无师友教导,而以智慧独自悟道,善于观察十二因缘,进而得到证悟而解脱生死,是证得圣果的人。以无师自通而证果的称为“独觉”、听闻和观十二因缘法而得道的名“缘觉”。
“无学”:与“有学”相对,又称无学位、无学果等。指断尽一切烦恼,已通达佛陀教法,在三界内已无惑可断,也无法可学,已证得阿罗汉果者,称为无学。如果已知佛陀教法,但未断惑,还有所学者,称为“有学”。声闻四向四果中,唯阿罗汉果为无学,余四向三果为有学。
四向四果又称四向四得、四双八辈,或称“八补特迦罗”等。也就是:小乘初果“须陀洹向”称为“预流向”、“须陀洹果”称为“预流果”;“斯陀含向”称为“一来向”、“斯陀含果”称为“一来果”;“阿那含向”称为“不还向”、“阿那含果”称为“不还果”;最后“阿罗汉向”成就后称为“阿罗汉果”。如此共八位,称名“八补特迦罗”。证得阿罗汉果的人称为“无学”、其他七位是“有学”。有学之中的须陀洹果称为见道位,见道后才能进入修道位。
“见道”是指已经断除了八十八品见惑烦恼、“修道”是指继续断八十一品思惑烦恼。断除这一切见思烦恼后,即证阿罗汉果,阿罗汉果是声闻的最高证境。辟支佛是无师自通或修十二因缘法所证的极果、比小乘极果阿罗汉高一级。这无量多的辟支佛和阿罗汉,与初发心学“声闻、缘觉”的人,都一齐来到佛的精舍,特地来参加楞严法会,配合“比丘”“休夏自恣”。
比丘一般意译为“乞士”:俗称“和尚”,指年满二十岁,受过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比丘的具足戒共有二百五十条。《大智度论》对比丘有五种意译,即:
一、乞士:意为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二、破烦恼:意为修学四谛法,破除一切见思烦恼,成就出世圣人。三、出家人:意为”外“出世俗之家而入佛门之家”、内“出生死烦恼之家而入大涅槃之家。四、净持戒:意为已受持具足戒。五、怖魔:意为比丘入如来室、穿如来衣、坐如来座、说如来法,令一切邪魔感到恐怖。
“休夏”又名“结夏安居”:“安居”的首日称为“结夏”;圆满结束之日称为解夏、过夏。“安居”旨在严禁无故外出,以防离心散乱,是一种自修自度的观照功夫,是养深积厚,自我沈潜的修行。安居又作夏安居、雨安居、坐夏、夏坐、结夏、九旬禁足,结制安居。
在印度,夏天的雨季长达三个月,佛陀亲自订定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安居之期,在此期间,出家人禁止外出,聚居一处精进修行,称为安居。这是因为雨季期间草木、虫蚁繁殖最多,恐外出时误蹈,伤害生灵,而遭世人讥嫌,因此禁止外出。安居一般在夏季举行,也有于十月十六日至次年元月十五日举行者,称为“结冬安居”。安居的地点不一定,譬如旷野、室内、树下、山窟、村庄等处,只要行者认为可以的地方都行。
“自恣”指结夏安居的最后一日,僧众聚集一处,坚持戒律、皎洁其行。这一天的主课是众僧行“自恣法”,就是请僧众当众坦白各自所犯的过失,于大众中发露忏悔,使心得清净,自生喜悦,称为“自恣”。这一天又是十方诸佛欢喜其安居圆满之精进修行,故又称“佛欢喜日”。据《盂兰盆经》载:目犍连尝于此日供养十方众僧,以此广大功德,救拔其母脱离饿鬼道。后世就有了于僧自恣之日,以饭食等供养十方众僧之举,如此供养据《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七说:“其功德广大,能令七世父母等皆得解脱。”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呐,当你想辞职、搬家等大决定之前建议是去个旅行冷静一下,在明年旅游转运能帮你们转开点小人是非,对你们运势有帮助,冷静完再做决定;另外出行时多注意财物保管,明
  • ​​​​不要等到了你的人生垂暮,才是想起俯拾朝花,且行且珍惜。 ​​​​幸福没有明天,也没有昨天,它不怀念过去,也不向往未来,它只有现在。
  • 在地铁3号线浦边站投入运营服务的同时,地铁2号线和3号线的行车计划也于今日调整。浦边站投入运营后,车站1、2、4号出入口同步启用。
  • 乃毅然决然,将所学供献于世人,创办命学函授于韦氏命苑,未及匝月,成绩裴然,国中闻风响学者,日必数十起,而笔政冗繁,案续劳形,虽日以继夜,案头常积卷盈尺,渐臻精力
  • 34岁的白冰,也是在爽肤水湿敷过后,要使用护肤油做一个按摩,皮肤保持得也是又白又嫩。需要注意的是,别的品牌的霜和面膜不敢有不取掉的保证哈,因为黛宜菲的不含任何香
  • 当中高强度运动占总运动量的20%,与10%相比,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降低了14%,相当于将14分钟的溜达转换为7分钟的快步。欧洲心脏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即使每
  • 冬季节可以使用微纤维眼镜布冬季节静电会成为佩戴眼镜者的最大困扰,时不时地和你的眼镜来一次“触电”的感觉,该怎么破呢?这时只需要使用微纤维制作的眼镜布擦拭眼镜就可
  • 4.用行动代替承诺失望累积的过程往往都是有迹可循的,只不过你还没有发现,同时你还没有着手去处理而已,其实对方之所以选择放手,大多数时候,不是因为不爱了,相反,可
  • 心间异样只一闪而过,他冷冷一笑,“又在装什么,像你这种不择手段的女人,既能把安悦逼到跳楼,又还在这假模假样装成这副委屈兮兮的样子做什么。这十来年的爱意,最终就化
  • #拼多多互助群#你好哇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拼多多砍价群# 很快满人助力全靠它 #拼多多天天领现金#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拼多多互助群#你好哇众人拾
  • 早安[爱心]语] 如果你肯付出一片绿叶,就有可能收获整个春天;如果你能容下一点瑕疵,就有可能享受一块美玉。——德里克·沃尔科特《夏天的布里克街》26、生活的细微
  • 借着中秋先和大家分享一款马来西亚燕窝做的月饼(已肉身试吃数款后坚定锁定这家)口感惊艳颜值爆表,送礼有面子,自己吃也是小享受,应该不会让购买的你失望。#燕窝微商开
  • 学生看到我有糖很开心,嗯,有没有一种可能只是x老师自己想全吃了。[允悲]这我咋不知道呢 疏忽了[doge][doge]为孩子们遇到这样负责任 有耐心 有方法的全
  • 21年12月11日去临海武坑,刚过形态逼真的象鼻岩,身后一群驴友便热气腾腾地擦肩而过,顺便打了招呼,询问他们前路大致情况,其中一位三十来岁的健硕男子马上停下脚
  • db4g双鱼是个和梦共存的星座,没有梦想,鱼儿就会像是在渐渐干枯的河中,毫无[睡觉]生气。这是一个多愁善感的星座,会因为爱而笑,也会因为爱而哭,他们[din推撞
  • 10月3日上午,在文笔峰盘古文化旅游区,有许多游客正一边爬着山一边拍着照,也有些游客正在景区内游玩、许愿等,愉悦的心情洋溢在脸上。文笔峰景区隔壁的香草田园共享农
  • 另外,当你努力不成时,若你会和那些毫不努力却也看上去混得不错的人比,除了让自己放弃努力,只会空叹不平衡。当你已经觉得自己非常努力时,须明白一不幸的事实,那就是不
  • ——大冰《小孩(天津往事)》4.世间有一个很奇妙的规律:成全别人往往也就拯救自己,渡人者亦自渡,最好的自我救助,往往也来自对他人的付出。 ——大冰《小孩(送
  • 回到家一滩软泥似的赖在沙发上几个小时都不想动,不禁感慨,曾经老外口中那个can easily coast to 28km per hour的strong lad
  • #睡前韩语单词# 7737 내일을 꿈꾸다 梦想明天 퇴원을 축하하다 恭喜出院 문이 닫히다 门关上 멍 때리고 있다 发呆 고기가 익다 肉熟了 [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