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诞生前,巨行星们有段不太和谐的过往[并不简单]】天文学家一直在尝试回答一个问题:太阳系行星轨道是怎么变成现在这样的?

最近,浙江大学研究员刘倍贝与法国波尔多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合作者提出了太阳系巨行星轨道演化的新模型。该模型回溯了巨行星的过往史,揭示了它们之间一段不“和谐”过往的原因,并认为这段历史发生在地球诞生之前。4月27日,相关成果刊登于《自然》杂志。

【巨行星的轨道曾经发生过剧变】

在很久很久以前,星际空间中的气体分子云坍缩,中心的部分形成了太阳,残余物质一边被太阳炙烤着,气体不断蒸发,一边绕太阳旋转。一个扁平的、充满气体的盘由此出现。

行星在盘内成长,并与盘中气体相互作用,轨道逐渐圆化并向着太阳迁移。对于盘外沿的太阳系四大巨行星来说,它们通过向内的迁移,逐渐在各种力量的拉扯中找到了平衡点,运动轨迹也慢慢平稳、规律起来。

“就像高速路上正常行驶的车辆,大家相对匀速,相互之间保持着适当的距离。”论文的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刘倍贝告诉《中国科学报》。

但奇怪的是,按照这个想法推演,位于太阳系外侧的四个巨行星,轨迹并不会像如今这般。

“现今四大巨行星之间的距离比太阳系早期时更宽了。”刘倍贝说。

天文学家推测,在行星轨道演化的过程中,巨行星轨道曾经发生过剧变。

“就像车辆突然变速发生碰撞追尾等事件一样,车辆的间距被打乱了,原先有序的状态被打破了。”刘倍贝说。

可是,如此一来,又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是什么让巨行星轨道发生了剧变?

图:太阳像巨型吹风机一般吹走原行星盘中的气体(图片来源:刘倍贝)

【著名模型留下的困惑】

对于巨行星轨道的剧变问题,天文学家们提出过各种模型,其中,最为流行的名叫“尼斯”模型(Nice)。

这个模型出现于2005年。当时,模型的创立者连发三篇《自然》论文,在天文学界轰动一时,模型也因为创立者来自于法国尼斯蔚蓝海岸天文台而得名。

然而,在轰动的同时,尼斯模型依然留有一些困惑。

目前天文学家认为,太阳系诞生早期,气体盘演化到晚期时,太阳辐射的高能光子直射在气体盘上,形成强劲的光压首先吹散了靠近太阳的气体,使盘的内部出现中空结构,之后,光压又由内向外逐步驱散盘中的剩余气体。

“这一过程被称为‘光致蒸发’。 太阳就好比一个巨型吹风机,不断吹走盘中的气体。”刘倍贝说。

尼斯模型认为,盘里的气体耗散后,巨行星与外部的星子盘(由直径为数公里到上百公里的星子组成)相互作用不断交换轨道能量,最终引发了巨行星轨道的动力学不稳定。

该模型还由此判断,因为巨行星与遥远星子交换能量的过程十分缓慢,所以巨行星轨道的剧变发生在太阳系诞生数亿年之后,属于“晚期不稳定”。

“地球在太阳系诞生后的3000万年至1亿年期间长成,如果如尼斯模型所预期,那么,巨行星轨道不稳定发生在地球形成之后,产生的强烈扰动会破坏地球的轨道,而这与现今观测到的情况不符。”刘倍贝说。

他告诉记者,巨行星的动力学不稳定会打破太阳系原有的平静,它们强大的引力扰动会迫使周围小天体不断撞向其他行星和卫星,在星体表面留下陨石坑。但研究月球的科学家发现,月球陨石坑有着广泛的年龄分布,小行星撞击事件 并没有在某一段时期突然增多。

【前人忽略的关键细节】

尼斯模型留下的困惑,也是刘倍贝一直在思考的问题。2019年的一天,刘倍贝收到了一封来自海外的电子邮件,这封邮件促成了他的此次研究。

“我们怀疑,太阳系巨行星轨道发生不稳定的时间有可能比尼斯模型预期的更早。”邮件中,国际上两位行星动力学专家把他们的想法告诉了刘倍贝。

这两位专家分别是法国波尔多大学教授肖恩·雷蒙德(Sean Raymond)和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塞思·雅各布森(Seth Jacobson),他们后来成为了刘倍贝此次研究的合作者。

两位教授都看到了刘倍贝等人此前发表在国际期刊《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杂志上的论文。论文中,刘倍贝等人研究了“为什么在其他的多行星系统里,很多超级地球行星并不是像太阳系行星这样平稳而有序地运转”,研究中他们提出一种“反弹”设想,认为原行星盘气体耗散导致行星轨道发生了重大变化,并使其脱离平稳状态。

雷蒙德和雅各布森都觉得论文很有启发,在一次见面中,他们分享了各自的想法,并决定给那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刘倍贝发一封邮件。此后他们通过电子邮件、会议等各种形式开始了交流,随着讨论越来越深入,三人都觉得到这项研究意义重大。

讨论中,他们发现,前人的研究忽略了一个关键细节——气体盘耗散过程中,行星会受到气体作用力而发生反向运动。

“这一过程类似于打羽毛球,挥拍击打来球,羽毛球改变原有轨迹,反弹后随着拍面一起向外运动。”刘倍贝说。

通过理论计算,他们发现,由于靠近太阳内边界的地方炙热,气体快速耗散,当气体盘内边界由光致蒸发向外扩张时,原本向内迁移的行星改变运动方向,随内边界共同向外移动。

由于太阳系巨行星的质量不同,所以它们“反弹”后向外迁移的速率也不同,从而打破了彼此间原本和谐稳定的轨道距离。

【巨行星轨道不稳定发生在地球形成之前】

根据设想和理论计算的数据,他们进行了巨行星轨道演化的模拟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按照“反弹”模型的设想,原初四大巨行星与另一个冰巨星在气体盘耗散时,发生了大幅度轨道变化,冰巨星与木星发生碰撞后被甩出太阳系,而达到稳定的四大巨行星的最终轨道分布与现今观测吻合。

此外,他们的研究还表明,巨行星轨道的不稳定发生在太阳系诞生后约三百万到一千万年间。“也就是说,不同于尼斯模型的推测,我们认为,在地球诞生之前,巨行星轨道的不稳定情况就已经发生了。”刘倍贝说。

“巨行星轨道演化对其他行星、卫星和小天体的演化,地球以及生命的起源,宜居特性等多方面影响深远。”刘倍贝认为,新模型可以更好地解释后续形成的类地行星的的质量和轨道构型,这些都是它有别于传统模型之处。

对于这一研究成果,期刊的匿名评审人认为:“该模型很可能是太阳系演化理论中缺失的成分,文章新颖且意义重大。”

“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探究巨行星轨道演化对地球形成及其水起源的影响等问题。”刘倍贝说。https://t.cn/A6X7ESOk

【地球诞生前,巨行星们有段不太和谐的过往[并不简单]】天文学家一直在尝试回答一个问题:太阳系行星轨道是怎么变成现在这样的?

最近,浙江大学研究员刘倍贝与法国波尔多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合作者提出了太阳系巨行星轨道演化的新模型。该模型回溯了巨行星的过往史,揭示了它们之间一段不“和谐”过往的原因,并认为这段历史发生在地球诞生之前。4月27日,相关成果刊登于《自然》杂志。

【巨行星的轨道曾经发生过剧变】

在很久很久以前,星际空间中的气体分子云坍缩,中心的部分形成了太阳,残余物质一边被太阳炙烤着,气体不断蒸发,一边绕太阳旋转。一个扁平的、充满气体的盘由此出现。

行星在盘内成长,并与盘中气体相互作用,轨道逐渐圆化并向着太阳迁移。对于盘外沿的太阳系四大巨行星来说,它们通过向内的迁移,逐渐在各种力量的拉扯中找到了平衡点,运动轨迹也慢慢平稳、规律起来。

“就像高速路上正常行驶的车辆,大家相对匀速,相互之间保持着适当的距离。”论文的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刘倍贝告诉《中国科学报》。

但奇怪的是,按照这个想法推演,位于太阳系外侧的四个巨行星,轨迹并不会像如今这般。

“现今四大巨行星之间的距离比太阳系早期时更宽了。”刘倍贝说。

天文学家推测,在行星轨道演化的过程中,巨行星轨道曾经发生过剧变。

“就像车辆突然变速发生碰撞追尾等事件一样,车辆的间距被打乱了,原先有序的状态被打破了。”刘倍贝说。

可是,如此一来,又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是什么让巨行星轨道发生了剧变?

图:太阳像巨型吹风机一般吹走原行星盘中的气体(图片来源:刘倍贝)

【著名模型留下的困惑】

对于巨行星轨道的剧变问题,天文学家们提出过各种模型,其中,最为流行的名叫“尼斯”模型(Nice)。

这个模型出现于2005年。当时,模型的创立者连发三篇《自然》论文,在天文学界轰动一时,模型也因为创立者来自于法国尼斯蔚蓝海岸天文台而得名。

然而,在轰动的同时,尼斯模型依然留有一些困惑。

目前天文学家认为,太阳系诞生早期,气体盘演化到晚期时,太阳辐射的高能光子直射在气体盘上,形成强劲的光压首先吹散了靠近太阳的气体,使盘的内部出现中空结构,之后,光压又由内向外逐步驱散盘中的剩余气体。

“这一过程被称为‘光致蒸发’。 太阳就好比一个巨型吹风机,不断吹走盘中的气体。”刘倍贝说。

尼斯模型认为,盘里的气体耗散后,巨行星与外部的星子盘(由直径为数公里到上百公里的星子组成)相互作用不断交换轨道能量,最终引发了巨行星轨道的动力学不稳定。

该模型还由此判断,因为巨行星与遥远星子交换能量的过程十分缓慢,所以巨行星轨道的剧变发生在太阳系诞生数亿年之后,属于“晚期不稳定”。

“地球在太阳系诞生后的3000万年至1亿年期间长成,如果如尼斯模型所预期,那么,巨行星轨道不稳定发生在地球形成之后,产生的强烈扰动会破坏地球的轨道,而这与现今观测到的情况不符。”刘倍贝说。

他告诉记者,巨行星的动力学不稳定会打破太阳系原有的平静,它们强大的引力扰动会迫使周围小天体不断撞向其他行星和卫星,在星体表面留下陨石坑。但研究月球的科学家发现,月球陨石坑有着广泛的年龄分布,小行星撞击事件 并没有在某一段时期突然增多。

【前人忽略的关键细节】

尼斯模型留下的困惑,也是刘倍贝一直在思考的问题。2019年的一天,刘倍贝收到了一封来自海外的电子邮件,这封邮件促成了他的此次研究。

“我们怀疑,太阳系巨行星轨道发生不稳定的时间有可能比尼斯模型预期的更早。”邮件中,国际上两位行星动力学专家把他们的想法告诉了刘倍贝。

这两位专家分别是法国波尔多大学教授肖恩·雷蒙德(Sean Raymond)和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塞思·雅各布森(Seth Jacobson),他们后来成为了刘倍贝此次研究的合作者。

两位教授都看到了刘倍贝等人此前发表在国际期刊《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杂志上的论文。论文中,刘倍贝等人研究了“为什么在其他的多行星系统里,很多超级地球行星并不是像太阳系行星这样平稳而有序地运转”,研究中他们提出一种“反弹”设想,认为原行星盘气体耗散导致行星轨道发生了重大变化,并使其脱离平稳状态。

雷蒙德和雅各布森都觉得论文很有启发,在一次见面中,他们分享了各自的想法,并决定给那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刘倍贝发一封邮件。此后他们通过电子邮件、会议等各种形式开始了交流,随着讨论越来越深入,三人都觉得到这项研究意义重大。

讨论中,他们发现,前人的研究忽略了一个关键细节——气体盘耗散过程中,行星会受到气体作用力而发生反向运动。

“这一过程类似于打羽毛球,挥拍击打来球,羽毛球改变原有轨迹,反弹后随着拍面一起向外运动。”刘倍贝说。

通过理论计算,他们发现,由于靠近太阳内边界的地方炙热,气体快速耗散,当气体盘内边界由光致蒸发向外扩张时,原本向内迁移的行星改变运动方向,随内边界共同向外移动。

由于太阳系巨行星的质量不同,所以它们“反弹”后向外迁移的速率也不同,从而打破了彼此间原本和谐稳定的轨道距离。

【巨行星轨道不稳定发生在地球形成之前】

根据设想和理论计算的数据,他们进行了巨行星轨道演化的模拟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按照“反弹”模型的设想,原初四大巨行星与另一个冰巨星在气体盘耗散时,发生了大幅度轨道变化,冰巨星与木星发生碰撞后被甩出太阳系,而达到稳定的四大巨行星的最终轨道分布与现今观测吻合。

此外,他们的研究还表明,巨行星轨道的不稳定发生在太阳系诞生后约三百万到一千万年间。“也就是说,不同于尼斯模型的推测,我们认为,在地球诞生之前,巨行星轨道的不稳定情况就已经发生了。”刘倍贝说。

“巨行星轨道演化对其他行星、卫星和小天体的演化,地球以及生命的起源,宜居特性等多方面影响深远。”刘倍贝认为,新模型可以更好地解释后续形成的类地行星的的质量和轨道构型,这些都是它有别于传统模型之处。

对于这一研究成果,期刊的匿名评审人认为:“该模型很可能是太阳系演化理论中缺失的成分,文章新颖且意义重大。”

“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探究巨行星轨道演化对地球形成及其水起源的影响等问题。”刘倍贝说。https://t.cn/A6X7ESOk

保定攻略|第一次来保定,怎么玩?
作为京畿重地和“首都南大门”的河北保定,是一座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人杰地灵,历史名人众多,山青水秀,风光辽阔。
#人间种草机##春日限定浪漫##不止旅行#
·
那么第一次来保定,如何玩呢?
【住宿推荐】:
这次保定旅行,我选择了位于保定高新区朝阳大街的丽呈東谷酒店。
新中式装修特色风格,典雅开阔的大堂,温馨细致的服务,轻奢舒适的客房,带来极致舒适的住宿体验,性价比也特别高,非常推荐~
·
【周边推荐】:
1、 直隶总督府:
位于保定老城区,这是清代直隶总督的办公处所,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座最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
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在这里感受历史,更深入地探索和了解保定。
交通:距离酒店5.7km,北方建设公司站乘35路到达古莲花池站可达~
2、 古莲花池:
直隶总督府的斜对面,这是一座以环水筑榭为显著特点,兼有中国南北园林之美的古典园林,全国十大名园之一。
亭台楼阁、假山奇石、林木荷塘,幽雅别致。特别是园中的莲花胜景,别有景致。
交通:距离酒店6km,北方建设公司站乘35路到达古莲花池站可达~
3、 竞秀公园:
保定城区的休闲和健身公园,是很多保定人的回忆所在。四季风景宜人,园内有一条环湖,可以坐“小黄鸭”泛湖其中~
交通:距离酒店2km,北方建设公司站乘35路到达竞秀公园可达~
4、 保定植物园:
总面积为110公顷的超级大园,万千植物,自然景观优美,成为了很多市民露营、放风、溜娃的好去处。
交通:距离酒店2.1km,北方建设公司站乘102路到低碳公园站可达~
·
推荐的是保定市区内的一些去处,有时间的话推荐可以去白洋淀风景区、狼牙山景区、野三坡等。
·
【保定美食】:
保定美食具有浓浓的北方风味,做法讲究,值得感受~
1、 驴肉火烧:
“天上龙肉,地上驴肉”,来保定一定要吃的就是驴肉火烧。
皮薄酥脆,驴肉丰腴浓香,真的很好吃~
2、 保定面酱:
主要是指甜酱,味美而富有营养,甜而不腻,混合蔗糖的甘与香油的香,是北方面食一种必不可少的佐料。
·
保定,一座小众而又美丽的城市,期待更多美好的相遇~ https://t.cn/R2WxX8J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地点:上海 时间:2021.2 项目:植发 终于做了发际线种植来解决天生额头高的问题 虽然种头发的最终效果需要一年左右,但能让面部五官匀称协调,也是值得等的
  • #孙颖莎[超话]# 今天教学生们写“甜蜜的笑容、甜蜜的话语、甜蜜的生活”等小练笔,一个小女孩儿这样写到: 甜蜜的笑容:一位久别重道的朋友送给她一束花,她开心
  • 每一种喜欢都有一种理由,但每一种伤感却是莫明的我能饮下烈酒,也能熬过孤独离开就是离开,错过就是错过,再见就是再见,没了就是没了,输了就是输了诗酒尽相随,自在尘世
  • #时代少女的秘密基地[超话]# 看见小贺的新照片有感而发的一小段文哈哈哈哈✨ 我仰头就将一杯酒喝完,他有些犹豫,不过眸中有什么闪过,最后将杯中的酒一点点喝下
  • 惠水断杉镇:1500亩花椒基地复工带农增收 连日来的天气有利于花椒的生长,惠水县断杉镇光荣村的椒农抓住这一时机开工复产,期望种植的1500亩花椒能有一个好的收
  • #一个人的笑有多少种描写方法# 1 最动人的笑是莞尔一笑,最美丽的笑是回眸一笑,最温柔的笑是嫣然一笑,最幸福的笑是相视一笑,最快乐的笑是开怀大笑。 2 微笑是冬
  • 被《人世间》里面郑娟和周秉昆两个人的爱情感动到了。很多人都喜欢郑娟的温柔,她一直都是一副温柔乐观的样子,无论发生什么事,永远都很淡定温柔。我想除了性格使然,更多
  • #厨艺教程# 面包糠裹炸翅,炸翅的升级版,注意学哦! 做法: 1. 首先就是要把鸡翅多洗几遍,如果用温热水洗更好了,要把血水洗出来,然后在鸡翅上用刀划两刀,这样
  • 晚上吃的东北菜, 有一道菜叫做蒜炒爆肚,我吃的满头大汗(辣!)然后和仲老师边走边聊。 仲老师问:晚上你要doi么 我说:那必须滴 仲老师:那你洗的时候会有别人的
  • #王尔德有哪些反鸡汤名言# 1. 活着是世界上最罕见的事,大多数人只是存在,仅此而已。 2. 老年人相信一切,中年人怀疑一切,年轻人什么都懂。 3. 真正讨人喜
  • 好像好久没有写过微博了,一转眼一年了,这一年对我来说太漫长了。我好久没感冒了,这两天突然就病了,今天身体酸痛。 也不知道妈妈天天皱眉时说的痛是哪一种,要是她
  • 第一次走基层去看去听工作在金融一线的基层党组织,苦干实干是他们共同的特点,每次都特别触动到心里。中国有如此巨大的发展,跟国策有关,跟奋斗在一线的他们更是离不开,
  • 【保时捷996卡雷拉4S图赏】代号为996的保时捷911在1998年首次发布,自上市以来,背离传统的“泪眼”式打灯被许多保时捷迷们所诟病[胖红生气]。尽管在以后
  • 浮杯和尚浮杯和尚,凌行婆来礼拜,师与坐吃茶。婆乃问:“尽力道不得底句分付阿谁?”师曰:“浮杯无剩语。”婆曰:“未到浮杯,不妨疑著。”师曰:“别有长处,不妨拈出。
  • 又是一个加班日 自嗨锅这个川味麻辣烫好吃到无语了[泪] 红油麻辣香味浓 分量多到撑[泪] Q弹劲道红薯粉是我的最爱 我喜欢多泡一会儿
  • #团子测评功课# 它来了它来了~~ 直白✖️LINE FRIENDS 定制水离子吹风机 萌萌萌!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血槽已空这次团子真的盲目all in了 真的抵
  • 体育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始终认为一个人若对体育不闻不问,那他也会缺掉信念。 没有赶上闭幕式的直播,回看这一幕幕,泪流不止。很不可思议关于北京冬奥的一切,
  • 存档寒假的部分快乐(就是还没发过微博的 点开实况才发现我这么吵 什么破学校需要本公主亲自上学啊 意思是本人明天开学哈哈 听够一千遍反方向的钟 我能回到寒假第一天
  • 房地产业拖累了2021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在2022年2月及至今年第一季度的增长率仍然深受房地产不景气影响。 ​​​ 有二三线城市已经开始调整房地产开发政策,
  • 朋友给我买了东西寄过来 快递给我打电话,我让他放楼下,然后我给我妈打电话让她下午去给我拿下 然后我妈刚刚给我打电话,问我,买的什么,我说是衣服 然后我妈愣愣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