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粮版“牛栏坑肉桂”居然是智商税
牛栏坑肉桂成了口粮茶?
遇到这样的岩茶,可要多留心了。
首先,牛栏坑肉桂的产量少。
据天心村得来的一手资料,整条坑的“牛肉”年产量,不过在1500斤上下。
如此的产量, 怎么也无法达到口粮茶的需求。
再者,牛栏坑肉桂的价格不便宜。
达不到口粮茶的亲民、普惠、实惠要求。
事实上,在岩茶圈内,要是直言自己的口粮茶是牛肉,可没有多少人会相信。
最后,最为重要的是,牛栏坑肉桂的假货多。
在利益面前,假货出现也是必然的
这样的背景下,口粮版“牛栏坑肉桂”,可信度的有多少?
小陈茶事,创建有文化有故事的品牌茶。
想要了解更多专业茶知识,欢迎关注我们。
#岩茶##肉桂茶##武夷岩茶#

【环时深度:事实胜于雄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美国和欧盟在制裁俄罗斯的问题上不断加码,然而它们制裁的不光是俄罗斯,还波及了世界其他国家——随着俄乌军事冲突的持续,另一场危机——粮食危机,已在路上。联合国粮农组织警告说,俄乌冲突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和气候变化导致的粮食供给减少,或让多国陷入粮食危机。#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面临多重危机,现在本应是国际社会在俄乌之间劝和促谈、携手应对全球挑战之时,然而美国等一些国家的媒体却再次利用危机兴风作浪,从中寻找抹黑中国的“兴奋点”。“中国已出现粮食短缺”“中国在全球市场疯狂囤粮”……它们炮制了一个又一个耸人听闻的谣言。《环球时报》调查发现,虽然外部挑战严峻,但由于进行了周密且长远的部署,中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14亿多人口不但能到点吃饭,而且越吃越好。各项数据都表明,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中国不仅“家底厚实”,还有宽阔的“护城河”。

“为打击俄罗斯,美国准备饿死全世界”

在俄乌军事冲突爆发之前,许多人或许并不了解,乌克兰其实是谷物、蔬菜、禽肉等食品的主要出口国,有着“欧洲粮仓”乃至“世界粮仓”的美誉。同样,俄罗斯也是小麦等农产品以及化肥的主要出口国。因此,俄乌持续的军事冲突引发了人们对多国是否面临饥饿风险的担忧。据媒体公开报道,目前俄乌两国黑海港口已经没有货物运输,乌克兰的粮食出口限制和俄罗斯遭到的大规模经济制裁正使全球供应链受到越来越大的影响。

首当其冲的是小麦供应。俄乌两国都是重要的小麦出口国。《环球时报》记者查阅公开资料发现,俄罗斯小麦约占全球供应量的17%,俄罗斯和乌克兰合计占全球小麦出口的近30%。此外,俄乌两国共占全球玉米供应量的17%、大麦的32%、葵花籽油的75%。

据《纽约时报》报道,在乌克兰出口的小麦和玉米中,40%运往中东和非洲国家。亚美尼亚、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和厄立特里亚,这些国家几乎所有的小麦都从俄罗斯和乌克兰进口。此外,土耳其、埃及、孟加拉国和伊朗等国也有60%以上的小麦来自俄乌两国。多家媒体的报道显示,俄乌冲突恶化后,上述传统从乌克兰进口小麦和玉米的国家已不得不寻找新卖家。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3月17日警告称,中东和北非地区已经出现食品价格上涨,相关影响正在向更多脆弱国家扩散。

俄乌军事冲突还使乌克兰的农作物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3月29日发出警告,称该组织在对乌克兰19个州进行评估后认为,随着冲突的发展,乌克兰能否收获现有农作物、种植新作物或维持牲畜生产,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联合国粮农组织紧急情况和复原力办公室主任保尔森表示,冲突可能会严重扰乱乌克兰数以万计小农的生产。为支持更广泛的救济工作,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呼吁各方向乌克兰提供5000万美元资助,但目前只有10%的资金到位。

“灾难之上的灾难”——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比斯利3月29日向联合国安理会做简报时,曾这样形容乌克兰危机引发的连锁反应,并认为世界正在面临二战以来最大的粮食不安全。比斯利警告称,萨赫勒地区、北非和中东地区的粮食不安全状况可能在今年6月和7月恶化,因为这些地区的小麦和其他主要粮食供应大部分来自乌克兰和俄罗斯,而6月和7月原本应是乌克兰和俄罗斯小麦等农作物收获的季节。

俄乌军事冲突导致粮食供应量下滑,而更糟的是,美国威胁制裁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化肥的消息传出后,全球化肥价格开启新一轮上涨,进一步加剧全球粮食不安全的风险。据世界粮食计划署估算,美国对俄白化肥的制裁措施,或将导致一些国家的粮食产量下降50%以上。

要知道,俄罗斯对全球化肥市场至关重要:俄罗斯化肥年产量超5000万吨,占全球化肥产量的13%。在出口方面,2021年,俄罗斯氮、磷、钾三种化肥的出口贸易值均位居世界前三,占比均在15%-20%,是国际市场重要的化肥供应方。

农业大国巴西对俄罗斯化肥的依赖度就非常高。巴西是全球咖啡、糖、大豆、玉米、棉花、小麦等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同时也是化肥的最大进口国,85%的化肥供应都来自进口,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合计占其进口总量的28%。《纽约时报》近期报道称,巴西近一半钾肥来自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现在只剩下3个月的库存。巴西全国大豆农民协会已指示成员在本季节减少使用钾肥,而巴西大豆的产量也可能因此减少。

“为打击俄罗斯,美国准备饿死全世界”,俄罗斯《观点报》曾这样形容华盛顿对莫斯科的制裁。话语虽然有些夸张,但现实却着实令人忧心。

外媒恶意炒作“中国粮食危机”

在全球粮食安全面对极大不稳定性的背景下,一些外媒也找到了抹黑、攻击中国的新角度。在炒作所谓中国“粮食危机”的过程中,最常见的论调是“中国的粮食供应危险了”“中国已出现粮食短缺”。名声比较臭的“美国之音”在3月的一篇报道中声称,虽然中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但是除原本就有的耕地流失等“内忧”外,俄乌冲突的“外患”也将使中国“缺粮危机”雪上加霜。《华尔街日报》发文称,俄乌冲突引发中国“粮食不安全”。印度TFI Global新闻网写道:“在中国,没有人想当农民。土地正在变得有毒,(农业)回报率很低,使得农民很难成为可行的职业选择。此外,来自中国农村的人正在向城市中心迁移,以寻求更好的生活。”

“俄乌冲突的确推高了国际粮价,但这对中国国内市场的影响是很小的,”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首先,从中国粮食的进口组成来看,大豆和小麦是中国进口的两种主要粮食作物,但这两种作物都大部分来自美国,而不是俄乌。

陕西一所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吃饭。

李国祥表示,其次,中国粮食主要还是依赖国内生产。“前些年确实有农民觉得种粮不赚钱,但这几年情况明显改善,现在是农民到处抢地种。比如东北的一些农民告诉我,他们现在种一亩玉米可以赚1700-1800元。”李国祥称,“美国之音”等外媒的说法完全站不住脚。

外媒炒作中国粮食问题的第二大论调是,中国在全球“抢粮、囤粮,推高全球粮食价格”。《日本经济新闻》声称,为缓解“粮食危机”,中国大量进口并囤积粮食,甚至导致一些国家出现饥荒。还有外媒污蔑“中国像没有明天一样疯狂囤粮”。

《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对此进行了批驳。“中国其实并不缺少作为主粮的小麦,进口主要是为了调剂国内品种余缺,比如进口一些饲料用途的玉米和小麦,”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李刚华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并不存在所谓的“粮食危机”,更没有“在全球疯狂囤粮”。

相反,中国专家认为,中国的进口不仅有助于促进国际市场的稳定,还有利于保证中国和其他国家,尤其是对华贸易逆差国家双边贸易关系的发展。“美国等国家总是对中国的粮食进口有很多意见。当我们进口粮食比较多时,它们说中国面临‘粮食危机’;当我们减少进口时,它们又说我们是贸易保护主义。”李国祥表示,美国舆论这种“逢华必黑”的做法实在是“让人遗憾”。

为何外媒热衷于炒作中国的“粮食危机”?CNN此前的一篇报道或许能让人们一窥它们的真正用心。去年11月,CNN援引中国商务部鼓励民众储存一定数量生活必需品的通知报道称,中国“粮食危机”引发民众焦虑和对政府“不信任”。专家认为,外媒对所谓中国“粮食危机”的炒作,本质上还是“中国崩溃论”的又一版本。恰逢俄乌冲突,西方试图借此向中国施压,让中国的态度向西方希望的方向转变。此外,外媒炒作中国“粮食危机”,有助于转移民众对本国国内经济状况的不满。

手握多张“王牌”,中国能保证14亿多人不饿肚子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在严峻的外部环境下,中国的粮食供应安全吗?客观的数据会给我们答案。“中国14亿多人口,每天一张嘴,就要消耗70万吨粮食、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在今年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上,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为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算了这样一笔账。他介绍说,去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4公斤,今年达到483公斤,比去年增加9公斤,所以在总量的保障下,不管国际形势怎么变化,中国都有能力保证14亿多人每天到点开饭、不饿肚子。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粮食产量已连续七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供给总量充足,库存充实,中国14亿多人的粮食安全问题完全有切实保障。李国祥说,国际上对粮食的定义比较宽泛,国内对粮食的定义一开始主要包括大米和小麦等基本口粮,而现在玉米以及大豆等都被囊括在粮食的范围之内,这个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李国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粮食安全取决于供给,而供给主要由生产、库存和进口三者共同决定。截至2021年,中国粮食生产已实现连续18年丰产,尤其是2015年以来,粮食产量连续七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为中国的粮食安全提供了基本保障。“目前中国粮食库存规模大,足够安全。”清华大学国际生物经济中心主任王宏广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2021年人均粮食占有量已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人均400公斤粮食安全线的21%,眼下俄乌冲突或增加中国粮食进口成本,但不可能动摇中国粮食安全以及“吃饱没问题”的基本格局。李国祥也赞同他的观点。根据历年的数据,中国人均粮食年消费量上限未超过300公斤,中国人“年年有余”的祈福早已成为现实。

除了持续稳定的供给,中国粮食库存也有“相当厚实的家底”,其中小麦和稻谷两大口粮品种占总库存的比例超过了70%。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小麦分析师孙恒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以小麦为例介绍说,中国小麦完全能够自给,虽然每年也会少量进口,但主要用于品种调剂,用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当前中国小麦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可以满足国内一年以上消费需求。

玉米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饲料粮。去年,中国玉米进口出现大幅增长,但也是在这一年,玉米价格的上涨使得农民播种积极性得到提高——2021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达6.50亿亩,比上年增加3090万亩,增长5%,尤其是作为中国粮食安全“压舱石”的东北地区,单产提高明显。2021年,玉米产量为5451亿斤,比上年增加238亿斤,增长4.6%,再加上进口和库存,能够满足国内消费需求。

《华尔街日报》分析称,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把粮食安全放在首位,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粮食储备,并在2008年粮食价格危机后开始稳步建立国家战略储备。

中国粮食安全还有一个重要的基础支撑,那就是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是中国粮食安全得到保障的基础支撑。唐仁健在两会期间强调,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关键是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夯实粮食生产物质基础。在耕地上,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

在进口方面,公开资料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的粮食进口没有受到影响。《华尔街日报》援引农业市场数据提供商AgFlow的数据称,2020年,中国购买的谷物和油菜籽比2019年增加26%。2021年,中国粮食进口量增长11%,并在今年1月和2月继续呈同比增长。

尽管国际形势复杂多变,2022年中国粮食安全仍然没有问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新闻发言人秦玉云2月25日表示,2021年全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达到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此外,2021年中国进口粮食1.65亿吨,第四季度超过3600万吨,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将增加今年的市场供应。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位,保供稳价的物质基础非常扎实。秦玉云指出,中国能够确保“口粮绝对安全”。

3月5日在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上,唐仁健表示,在粮食总量的保障下,不管国际形势怎么变化,中国都有能力保证14亿多人民每天到点开饭,不饿肚子,而且饭碗能够越端越稳,也吃得越来越好。全文:https://t.cn/A66nQlGs(《环球时报》4月12日8版文章,作者 白云怡 倪 浩 沈维多 黄兰岚 林小艺)

【气氛一片萧杀,牵动六十多国!#在敖德萨感受全球粮食市场震荡#】始建于古希腊时代的乌克兰南部港口城市敖德萨,长久以来被视作“通向黑海的窗口”。在“欧洲粮仓”乌克兰,敖德萨的重要职能就是粮食的进出口贸易,可谓“咽喉要道”。但伴随俄乌军事冲突进入第四周,往日繁忙的交易和运输景象不再,当地充满了萧杀的氛围。

敖德萨现状:港口一片死寂

安德烈是《环球时报》记者1月份走访敖德萨时认识的当地人。在这个俄语区城市,安德烈这个名字实在是太普遍了。40岁的安德烈从事的行业也和当地很多人一样——食品加工出口。在1月份时,他就曾对《环球时报》记者流露出对时局的担忧,怕俄军一旦从200海里以外的克里米亚发起进攻,敖德萨港口将在劫难逃。如安德烈所料,俄乌军事冲突爆发后不久,根据乌克兰政府的战时临时管制措施,所有粮食产品一律不得出口,安德烈也和当地同行们一样失业在家,每天忧心忡忡地关注新闻,了解局势进展。

站在著名的“波将金阶梯”台阶上,可以将敖德萨港口尽收眼底。1月份陪《环球时报》记者看风景的安德烈在视频对话中告诉记者,如今的港口一片死寂。只有港口旁储存谷物的大型仓库,一直有海防警卫队巡逻把守。但在海上,人们之前已经看到远处的俄罗斯军舰,很多当地人揣测,进一步的激战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敖德萨华商总会主席曲波目前仍驻留在敖德萨,24日他接受采访时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乌克兰用于粮食出口的主要港口有南方港、伊里乔夫斯克港、尼古拉耶夫港和马里乌波尔港,前两个港口都位于敖德萨。但目前上述乌克兰主要的粮食出口港暂时都处于停工状态,对粮食出口产生了影响。

值得玩味的是,1794年,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效仿彼得大帝兴建圣彼得堡,修建敖德萨。这位女皇相信她的国家需要在黑海边建一个港口,以用来扩展和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后来的历史也验证这位女皇的眼光。占地141公顷的敖德萨港口是位于黑海-亚速海的最大港口之一。它拥有54个装备良好的码头,总长超过9公里,可接纳长度不超过330米、宽度达40米、吃水量小于13米的巨型货轮。

安德烈曾经自豪地对记者说,地球上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在吃着从敖德萨运出的麦类粮食。坐拥大片肥沃黑土的乌克兰是公认的世界粮仓,占全球小麦出口的12%及玉米出口的13%。整个敖德萨州有7个优良港口,同60多个国家2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作为乌克兰最大的港口城市,敖德萨的港口年吞吐能力达到2100万吨干货和2500万吨液体货物,集装箱码头年吞吐量逾90万个标箱。

全球消费者将掏更多钱买面包

俄乌冲突爆发后,包括敖德萨在内的乌克兰港口城市遭到俄军轰炸,乌克兰随即放弃对外粮食作物出口。《华尔街日报》报道说,俄乌局势让期货市场粮价即刻出现动荡,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在俄乌交战的第一周,小麦期货价就上涨12%,为2012年7月以来最高的单周涨幅。乌克兰以往在2月至4月间,平均每月出口超过70万吨小麦,到8月、9月时,每月的出口量更会达到364万吨至450万吨。但目前乌克兰港务运作大部分已暂停,克里米亚半岛东部的亚速海遭到俄军封锁,停泊在沿岸港口的船舶无法出港。

安德烈说,如果战火不止,敖德萨这个港口城市将会逐渐停摆,这对于当地人的生活来说显然不是好消息。但作为从事这一行20年的当地人,安德烈也不认为敖德萨作为城市会就此衰败,因为他坚信这场全球粮食通胀压力,多数人都不想持续。

事实也正如安德烈所料,随着俄乌冲突局势升级,全球小麦价格已经飞涨到近14年来新高,迫使全球消费者不得不掏更多钱买面包,连远在美国和加拿大的面包店主和面粉厂商也苦不堪言。俄乌小麦出口量减少将使全球面粉厂商都去加拿大“抢”小麦,这使得北美地区小麦种植大国美国和加拿大当地的面粉厂,面临更激烈竞争。小麦价格暴涨也让面包店主和面粉厂商感到“压力山大”。埃及与印尼则各占乌克兰小麦出口超过15%,埃及更是世界最大的小麦进口国,对政治动荡的埃及来说,粮价飙涨无疑只会恶化局势。

对中国有何影响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张弘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敖德萨位于乌克兰西南海岸线,腹地是乌克兰广阔的农业区,因此敖德萨及其附近港口组成的港口集群成为乌克兰重要的粮食出口基地,中国进口乌克兰的粮食也主要通过这些港口。

中国从乌克兰进口的粮食主要是玉米。相关数据显示,中国进口玉米中有接近1/3来自乌克兰。国内佳沃北大荒集团的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乌克兰敖德萨港口等主要粮食出口港口已封锁。中国企业自乌克兰进口玉米及葵花籽等贸易业务已被迫暂停,这些企业已转向其他供应国寻求粮源。

不过张弘表示,中国同时也是全球重要的玉米生产国,供应缺口只有10%。2021年中国玉米进口的最大来源国是美国,占比70%,乌克兰的进口只有30%左右。张弘认为,乌克兰玉米贸易暂时不会对中国玉米的市场需求造成明显影响。

“乌克兰每年的春耕是从3月开始,持续一个月。玉米的出口是从9月一直到次年1月份。”张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目前乌克兰玉米出口是来自于去年的收成,且出口已基本完成。因此,乌克兰以及主要从乌克兰进口粮食的国家目前受到的影响不会太剧烈。但乌克兰难民已超过1000万,目前开始的春耕已受到影响,因此下一年度的粮食产量包括玉米、大麦在内都要受到明显的影响,“今年很难期待与乌克兰有什么大规模的贸易了,俄乌冲突什么时候结束都不好说”。

张弘表示,乌克兰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供应国,2022-2023年度的粮食供应或将大幅缩减,届时对全球是一个重大损失。同时叠加俄罗斯化肥出口的减少,今年下半年开始,全球范围内粮食危机的风险会进一步加大,并进一步推升国际通胀的水平。

对于中国而言,小麦、稻谷等口粮能够做到自给自足,不存在安全隐患。但是玉米可能受到影响。张弘认为,作为生产大国,中国玉米需求量可以从国际上调剂,但是价格一路飙升造成进口成本上涨的风险将不可避免,从而影响国内养殖业的运营成本。(《环球时报》3月26日4版文章,作者伍铎克 倪浩)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当你以一天为投资周期,什么也看不到,就只能寄望于奇迹和运气。当你以一天为投资周期,什么也看不到,就只能寄望于奇迹和运气。
  • ✨✨【恭喜兜兜和霄霄升级获得手机】 ➕1⃣2⃣5⃣0⃣0⃣做大区➕送vivo双微信双QQ双卡微商版手机一部➕再送1⃣0⃣0⃣0⃣0⃣元大礼包➕享受团队专业培训
  • 「免费‼️包邮‼️送‼️」价值258元的大礼包❥ 馥田诗招牌产品,神奇发酵水1瓶价值188元。史无前例前所未有仅此一回想要领取的宝宝留言:我要大礼包‼️ 「免费
  • 我真的很爱逛菜场,昆明也有个很大的菜场,可惜没时间了,连找好的傣味馆都不知道有没有时间去尝尝,惊喜的是昨晚见了七年未见的朋友,就怎么说呢,也不是关系很好的,也不
  • ”这种男的倒是也不少见,条件好的女人看不上他——“拜金、慕强,今天你对我爱搭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条件不那么好的女人看不上他——“虚伪、虚荣,不识好歹”总之
  • #九吉公##老红糖#女性经期必备,广药九吉公老红糖诚招全国代理,详询V 15022033891因为大部分女性都会有姨妈综合症,月经期间肚子痛、拉肚子、嗜睡...
  • ●14:25 Bright 转发Win igs .(从win 开始套娃)●14:30 Bright 发IG,宣传新歌♥Win 点赞Bright IG .♥Win
  • #我有一个当兵的男朋友[超话]#今天有联系呀天气冷了,又到了我超喜欢的萝卜季节[awsl]开始狂炫萝卜明天就收假了,过了一周天天联系的日子又要等着发手机了,因为
  • 期待肖战时影 肖战玉骨遥肖战顾魏 肖战余生请多指教肖战斗罗大陆 肖战唐三 肖战粉丝小飞侠理智支持肖战代言 支持肖战影视综艺 我喜欢肖战 我喜欢肖战
  • 【【易峰情书】只是寒暄】假如你喜欢了一位偶像,请你一定要为他写一些文字, 不追求华美,不强求确凿, 只要清醒记录你所有的思念与阐述,所有的真实与感悟,所有的明媚
  • 《我們在世界殘骸前相遇》安祖我們是最後的祭司世界崩壞之後眾生已去我們在世界殘骸前相遇無盡的青春凋落夢想癱瘓於宇宙的荒蕪中如果你留下我們將得到極樂般的修練你如何離
  • #心情日记# 时间~ 犹如手中的沙~ 2018年还有一天即将过去~ 每年跨年都会感叹及回味~ 回味什么呢?回味这一年自己的收获与失去~ 首先感谢吧~
  • 10人看到大雁折返,想到自己却要杜林楠走离家越发姚远不由得悲,从中来试人用比兴的手法写王燕,四香油盐既然暗含两相对照人不如雁之一我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韩联社
  • 17年四月第四次开始实修,但太执着纠结一个小时不动,没有找到平等心!14年第一次南禅寺,15年第二次丹东,这两次妄念太多,一直对感受起反应,很多理论也没有听明白
  • 教练:我觉得你挺傻的,你父亲对企业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你没有重视他。 阿强:大的事情我做主,但是他也能做一些决定。
  • (中新网) ​【#西藏藏羚羊大规模迁徙# 产下幼崽后将再回迁】目前,西藏阿里、那曲等地数以万计的藏羚羊进入一年一度的迁徙高峰,当地1400余名野保员及专业管护员
  • [抱一抱][抱一抱][抱一抱]轻薄柔软的黄色针织衫温暖了一整个秋季,内搭上精致的向日葵刺绣迸发出生机盎然的气息。[抱一抱][抱一抱][抱一抱]轻薄柔软的黄色针织
  • 同时伊人化妆造型培训学校也承接新娘跟妆、舞台团体妆、婚纱礼服出租,有意者请加微信或电话:18058492062,东阳地址:环城北路134号(汽车北站2楼)横店地
  • 此次活动旨在邀请网友用手机记录家乡的变化,记录身边的感人画面,分享青海人的幸福事儿,在全省范围内公开征集反映青海城乡发展新面貌、新变化的图片和短视频,征集网友身
  • 前几个月,听了一些不好的言论,让我觉得粉圈好可怕,我只喜欢拢龙就好了,就当个路人粉也可以,但慢慢地发现,那是一群多么可爱多么温暖有才的人,彩虹屁沙雕表情包还有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