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羡碎碎念[超话]#
魏无羡迎风看着蓝忘机的背影,眯起眼睛,盘起腿,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能够用这种清奇的姿势在小苹果背上保持不倒。

这只是一件无聊的小事,他却像发现了什么新鲜有趣的稀奇,急于和蓝忘机分享,叫道:“蓝湛,看我,快看我!”

如当年一般,魏无羡笑着叫他了,他也看过去了。

从此,就再也移不开眼睛了。

4月12日是第109个国际护士节,许多一线的医护人员前赴后继,为抗击疫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歌手孟庭苇也在个人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段短视频,致敬奋斗在一线的抗议工作者,也让我们了解了她的近况。
时间过得很快,孟庭苇今年已经50岁了,视频中的她面对镜头露出如当年一般甜美的笑容,还用极具个人风格的声音唱了《勇敢说出爱》,声音非常有辨识度,歌声一下子就能把人们拉回那个美好的年代,充满回忆杀。
视频中的孟庭苇穿着一件翻领的白色上衣,一头乌黑的长发自然垂落,分散在肩膀两边,并且能看出她的皮肤依然白皙,虽然已经50岁,但与当年相比似乎容颜未改,尽显年轻态,还有那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虽然比不上当年的灵动,但也能看出状态非常好。
正是凭借甜美的嗓音以及甜美的长相,当年的孟庭苇有着”月亮公主”的称号,并且在90年代火遍两岸三地,拥有非常多的代表作,作品流传度极其广泛。并且因为她长着清新自然的”初恋脸”,还成了新一代的”玉女掌门人”,是很多人心中的”女神”。
但是孟庭苇在事业爆红不久以后,她就选择了加入佛门,但是很快又与自己的同学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还有了一个孩子。可是结婚十年以后,孟庭苇与丈夫却突然宣布婚变,引起圈内一片哗然。
如今,孟庭苇已经单身七年了,七年里她独自抚养孩子长大,至今单身。在社交平台,她也是偶尔才发布一下近况,但看得出来,当年的女神现在也生活的很好,也希望她能一直这么幸福下去。

#传古维新# 【郭嵩焘:“汉奸”或“先知”——面对晚清大变局,一个独醒者思考与苦闷】

题记:2007年,中南大学孟泽教授在湖南教育电视台《湖湘讲堂》主讲郭嵩焘,后出版《洋务先知郭嵩焘》。最近修订再版,更名《独醒之累:郭嵩焘与晚清大变局》。郭嵩焘,这个“苦闷的先知”,当年对中国社会何去何从的思考,直到现在,不仅具有现实意义,可能仍然“超前”。老何写读书心得《睁眼看世界:“洋务先知”郭嵩焘的“独醒之累”》,虽感同身受,几欲“抓狂”,仍觉隔靴搔痒,不得要领。从老孟处索来“湖湘讲堂”之“答客问”:《“汉奸”或“先知”》,且看作者“坦白”自己的心之思,与“苦闷的先知”的隔世的“苦恋”。

问:听说你在“湖湘讲堂”开讲郭嵩焘,我和我的朋友,对此充满期待。
我有点迷惑的是,湖湘近代以来,建功立业、赢得大名的人物多矣,你为什么会选择郭嵩焘?郭嵩焘生前身后都不“得志”,他身上有很多是非,很多尴尬,很多怨愤,其性格似乎也并不完美,“功业”更难言卓著。

答:是的,湖湘近现代,伟人很多,以至于今天,人人心中都有一个“舍湖南无以言中国”的湖湘“英雄谱”。而郭嵩焘,在很长时期内,甚至未必是一个能够让人乐于接受的“正面人物”。但是,当“湖湘讲堂”邀请我讲一个湖湘人物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郭嵩焘。我一点也不觉得我的判断和选择是轻率的,我甚至觉得,重新认识郭嵩焘,是我们的时代是否成长了足够澄明的理智和理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想说出这样的意思,近代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不仅有雄浑的激情,也有清澈的认知和理性的判断,不仅有集体的奔赴,也有高明到近乎“异端”的省思。
而郭嵩焘,正是最能够代表后者的人物,在某一个时段,他甚至是唯一的,因此有所谓“独醒之累”。
郭嵩焘(1818-1891)与曾国藩、刘蓉有金兰之谊,与左宗棠是“发小”,但他的知名,并非如曾国藩、左宗棠等同治中兴名臣那样,因为有显赫的“功业”,而是作为“湘军”台前幕后重要的运筹者,作为洋务运动中最有见识的思想者和实践者,作为晚清首任驻外公使——以钦差大臣身份于1876年至1879年出使英国、法国,显示出了不同寻常的思想、精神与人格魅力。
他对于西洋文明的理解和判断,对于晚晴现实的洞察与传统文化的检讨,在他的同辈中罕有能够企及者。
在某种意义上,郭嵩焘的认知、思想、勇气和精神历程,抵达了一个传统士大夫所能抵达的极限。说他的思想可以延伸到戊戌变法,延伸到辛亥革命,延伸到“五四”,说他是“洋务先知”,并不夸张。谭嗣同、梁启超等,都曾表达过对于郭嵩焘的无限景仰。正如汪荣祖先生所说的,他是那个时代中,最勇于挽澜之人,我们追踪其人,印证其时、其地,很可觉察到他的孤愤与无奈。他的思想过于先进,同时代人难以接受,也很少接受;他的个性貌似恭俭,骨子里其实非常自负与固执。当时的人们,觉得众人皆醒他独醉,今天看来,实在众人皆醉他独醒。
然而,郭嵩焘执着之深,正可见其信心之坚。这种信心,源于一种道德勇气,更源于一种在郭嵩焘的时代极其难得的求“真”务“实”的知识勇气。
描述郭嵩焘,我们可以对中国近代史有一次特殊的领略,领略其中与我们自身的作为并非无关的屈辱和悲哀,领略先知先觉者的苦闷与激愤,领略一个“芬芳悱恻”的性灵,领略一段充满戏剧性的人生。在一个重新开放的时代,在至今并未出离“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时,也就是说,在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中国的现代转型,依然未完成时,我们可以因此而获得重要的启示与教益。

问:为什么郭嵩焘至今没有获得人们的广泛认同?其人生的“悲剧”内含是什么?

答:近代历史联系着我们今天的选择,也联系着我们对于悠久的华夏文明的认知与评价。我们远没有从近代历史的是非恩怨解脱出来。如果说鸦片战争以来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到今天为止并未完结,中西文明的交汇和融合,并未休止,那么,我们就得承认,对于有些人、有些事的判断,我们不仅依然身陷近代以来的是非恩怨之中,而且也依然处于并未定型的未来文化与文明的牵引和调整之中。
只是,我们毕竟走到了今天,我们的国家空前地开放了,我们自己也空前地开明、理性了。如此,近代历史中有多少人与事,需要我们去重新打量,以便接近历史的真实呢?又有多少判断需要我们去调整,以最大限度地接近人性与人道,最恰当地维护和提升个人和民族的尊严?我们需要继续以满清当局者或者任何一个时代当局者的是非、恩怨、哀乐作为我们自己的是非、恩怨、哀乐吗?或者相反?我们可以把世界文明的流转演变,仅仅作民族立场、道德立场、政治立场乃至特殊的政党立场上的打量吗?或者必须超越这种民族立场、道德立场、政治立场和特殊的政党立场?
郭嵩焘就是需要重新打量的人,围绕在他身边的是非,也是需要重新打量的是非。
郭嵩焘在世的时候,就被指目为“汉奸”,这从何说起?“汉奸”一词,内含了长期以来汉民族最敏感的屈辱与自尊。对此,在我们的文化人格中,甚至已经获得某种近乎生理的反应,而常常中断了理性的认知。
郭嵩焘与僧格林沁曾经共事,不止是一般的脾气的不对,简直“道不同”。而僧格林沁却真的打沉了几艘英国人的船,打死过几百名英国人。连曾国藩也觉得1840年以来,国家一直不得舒展,僧格林沁在天津大沽口痛击英国人,总算出了一口浊气。李鸿章因此还赞叹僧格林沁和郭嵩焘,一个是英雄,一个是名士,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皇帝有赏,举国庆贺。当是时也,郭嵩焘却是不见欣悦反而郁郁寡欢。
巡抚广东时,与左宗棠生出嫌隙,除了性格的冲突之外,郭嵩焘或者左宗棠是否真的有对不起朋友的叵测居心?
在上海续娶钱氏女,举城皆知。但郭嵩焘很快就“了结”了这一段婚姻,以至引发热议。在郭嵩焘的年代,明媒正娶可不是儿戏,那是“伦理之始”,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我们全部的家国制度,就是从这种最初的伦理开始建构的。那么,郭嵩焘此举是否意味着对迤逦千年的家国伦理的玩忽?
出使英、法,郭嵩焘让自己的副使刘锡鸿劾奏了“十大罪状”。他按照朝廷的意思所作,由前五十天出使日记编成的《使西纪程》,开始由总理衙门刷印发行,接着又遭禁毁版。以至有大臣以此为由参劾他“有二心于中国”。事情果真如此?
郭嵩焘晚年认为,中国要三百年才可能真正振兴,才可能由器物的改变,教育的革新,人才的崛起,延伸到制度、人心、风俗的真正改善。这是先知之明还是牢骚之辞?
发生在郭嵩焘身上的事,有的很琐碎,很闹心,甚至不像是我们想象中的大人物上应该发生的,他的反应似乎也不是大的政治家应该有的反应,这当然也“得益”于他写作了几十年的日记的发现,而郭嵩焘的日记,又不像曾国藩或别的人那样,把它当成自己修炼心性的功课,自我修饰的文本,当成示范后人的教材,而写成了自己真实的所见所思所想的日记,自我倾诉的日记,吐槽的日记,让我们得以窥见他内心世界的波动——各种指责、焦灼、苦闷、牢骚、批评、愤怒和一己的洞察与发现。
按照我们今天的认识,“古代中国的‘国家’是中心明确、边界模糊的一个‘文化概念’。‘凡我族类,其心必同’,就是说,凡是和我一个文化的,都可以是一个国家;反过来当然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可以理解为凡是和我文化有差异的,就是四夷,不属一个国家。”“凡是文化上不服从、不认同的,都是‘异邦异俗’。所以,在古代中国,国家、文明、真理在空间上是重叠的,于是,常常说‘天下一家’、‘海内有知己’、‘四海之内皆兄弟’。但是,在这种说法的背后,有一个非常深刻的矛盾:一方面是以中国为中心的特殊主义,一方面是普遍主义的世界观;既是只有一个文明中心的世界观,又是文明普遍适用,真理放之四海皆准的世界观。”(葛兆光《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
晚清对于西方的拒斥,某种意义上就是此种“特殊主义”及其所建构的“普遍主义”—— 它曾经建构了一种经典的文明——共同导演的结果。只有翻过这一页去,伴随着屈辱与悲愤的不平衡也不平等的历史记忆,才会真正有所改观。当中国文化终于生长出了更加具有生命力与涵盖性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它才可能拥有新的“天下”,而且是通过文化去化同的“天下”。此时,其“特殊主义”的“普遍主义”就会是另一番景象,就是一种普遍主义之下的特殊主义,而不是通过特殊主义建构的普遍主义。
从特殊主义出发的普遍主义,到建构具有普遍性的特殊主义,从中国中心主义的坍塌到重建民族国家的新的主体性,这不止是一个政治问题,更是一个文化问题。郭嵩焘在此一不能回避的历程中,贡献了远高于流辈的见识和智慧。或许,这种见识和智慧正是他与他的时代、他的周遭格格不入的重要原因之所在,使得他的生平和仕途,更加举步维艰,坎坷不断,充满争议、攻讦乃至毁谤,也充满传奇色彩。
本文转自https://t.cn/A66rLC2f
《独醒之累:郭嵩焘与晚清大变局》孟泽著 岳麓书社。题词内容:独醒之累!https://t.cn/A66rLC2V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卧室里,邓晶儿的哭泣声大了一些,她不看我,只是抱着孩子坐在那里,估计被我看到这一幕,她觉得挺丢脸的,因为她一直都觉得陆玺诚对她很好,是这个世界上除了她爸她哥
  • ”正在布展的一家农牧业企业告诉记者,对于此次产品推介,他们非常重视,希望赛场变“磁场”让高原臻品变成青海“金名片”。同时,将组织带货主播进行农特产品品质讲播,围
  • 5.26唐山《维和防暴队》包场公告来啦物料领取时间:2.24.5.26 13:30左右[鲜花]进场时间:2024.5.26 14:00⏰观影时间: 2024.5
  • #金俊勉[超话]##金俊勉0522生日快乐# 我了个老天奶啊,我在地铁上站着发烧发的都快昏迷了还背着一堆周末生咖用的东西,然后有个姐子看着我不太好给我让了个位置
  • 如果把大量野生动物的死亡,仅归咎于“自然规律”而无视野生动物园可能存在的管理失职和非法行为,恐怕难以使人信服。无论事件真相如何,都不能忽视一个社会共识:人的过错
  • #全民营养提升计划# 减脂期运动的一些思维误区1.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其实就很费体力,还不容易胖肚子。#健闻登顶计划##微博健康公开课##全民营养提升计划# 减脂
  • 五岁快‮ 乐‬ 我的男孩​‎ ͏ 认识‮的你‬时候26岁 现在‮要又‬十八了依然很享‮当受‬你妈妈的‮一每‬天每天听‮喊你‬最多的 就是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
  • 坐下身后,他继续说,“你曾经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格局,眼界,有钱人的处事风格要不是你每天给的我那些钱,我也不会变得这么强大,你还教会了我如何爱一个人,现在的我还是
  • 渐渐地,雪花的胆子也大了起来,挤挤挨挨,推推桑桑,肩并着肩,手拉着手,像是赶集似的,奔涌而来。渐渐地,雪花的胆子也大了起来,挤挤挨挨,推推桑桑,肩并着肩,手拉着
  • 仿版蒙口羽绒服通常会在设计上保持细节上的考究,比如采用立领设计,增加颈部的保暖性能,或者设计多个口袋,方便日常物品的存放,还有人性化的细节设计,如拉链设计、袖口
  • 不少网友看后,纷纷调侃道:查重率太高,请重新修改提交[允悲]没想到颖哥是幂姐的老粉啊[允悲]一字不差,不给点版权费说不过去吧[允悲]最近的文案怎么查重率都100
  • 我工作三年,刚入职某家互联网公司,因为之前在前公司试用期表现一般,所以在想如何表现得更好,现在有点焦虑......我现在的疑问主要是1.如何和老板进行日常的汇报
  • 长26x高14x底12cm770000080棕色到货配图片包装 2022秋冬毛呢邮差包 22k邮差包22k秋冬限量款吹爆它 小香22K毛呢邮差包绝美限量款小可爱
  • (北青报肖扬 YJ07)河南:在创新中传承 激活传统文化魅力新华社郑州9月12日电 题:河南:在创新中传承 激活传统文化魅力新华社记者桂娟 史林静作为中华文明的
  • ",心理都扭曲成这样了,对家乡的认同感已经降到0点了,那可不就来写点小文章,拍点小电影,来恶心恶心大家喽以下截图的出处是:(图1)USNI-2024.
  • [太开心][太开心][太开心] 写到最后翻相册,发现我有心记录,却又又又又忘记拍照了[裂开][裂开][裂开]上帝给一个小伙子一项任务,叫他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其
  • 加入我们,用你的创意和热情,共同开启一段绿色创新之旅。"我记得刚到东京的时候东京连着下了一个星期的雨结果只有我会议pre那一天是个大晴天约了大学的师
  • 另外团粉不是没事儿不是好欺负,团粉只是不争唯粉之间的什么数据竞赛罢了,因为团粉觉得七个人都是一家人都是好宝宝,一家人比什么赛,大家都是最棒的(够了,团和唯的区别
  •   闭了闭眼,她平静开口:“其实她大可放心,我是正妻,无论她生不生孩子,我对她的态度都不会变,夫君也不必如此勉强。  闭了闭眼,她平静开口:“其实她大可放心,我
  • 是电影被发明以来,一位画家、文学家或电影书写家,用一种充满着无限可能的媒介,所能摹写的最美丽的对象。4、演艺节目包括:提琴四重奏,肚皮舞,萨克斯演奏,弦乐四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