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美奋斗者 小麦育种专家裘志新逝世##984快报# 12月22日,记者获悉,中国著名小麦育种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最美奋斗者”、永宁县小麦育种繁殖所原所长裘志新,于2021年12月20日9时因病在永宁县逝世,享年74岁。

裘志新1947年8月生于浙江杭州,1965年高中毕业后,踏上了支宁的征程。1981年,他育成丰产性突出、适应性广泛、品质优良的宁春4号春小麦。因增产增收效果显著,这一小麦品种在短时间内迅速向内蒙古、新疆、甘肃等6省区推广,被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引种,成为我国春小麦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之一。

他不断破解小麦的“生长密码”,建立起一套摊子小、花钱少、效率高的育种机制,连续30多年开展北育南繁任务,将育种工作卓有成效地推向前进,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一粒“种子”的情怀》
裘志新:“我相信,一粒种子能造福万千苍生!”
30多年来,一个适应性广、丰产性突出的春小麦良种——宁春4号,在我国宁夏、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国内春小麦产区丰产增收,成为我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春小麦品种之一。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有名的春小麦品种,竟出自宁夏永宁县一个小小的良种繁殖场。它的发明人就是永宁县小麦育种繁殖所原所长、小麦育种专家裘志新。
从美丽的西子湖到环境艰苦的大西北,裘志新把乡村田野当成舞台,保持着泥土般的本色,不断破解小麦的“生长密码”,一次次地创造了小麦育种的奇迹。
庄稼汉是他的老师,大地是他的课堂
1965年9月,杭州火车站。600多名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报名支援宁夏建设,登上西行的火车。18岁的裘志新是其中一员。那时,怀揣赤诚之心的他,毅然踏上了从家乡开往宁夏的列车,到宁夏银川永宁县插队当农民。
裘志新生长在杭州西湖边,来宁夏前从没见过高粱,更没干过农活。在艰苦的劳动中,他很快完成了身份转换,即便是壮劳力干的修渠护堤的重体力活,瘦小的裘志新都主动参与不甘人后。很快适应了农村生活的他,还积极投入到水稻插秧、药剂除草、小麦新品种引进、“5406”生物肥制作等新技术推广的工作中,成为农村科技带头人并被聘为乡农技员。
8年的农民生涯让裘志新认准一个理:农村最需要懂技术的人、良种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不可或缺的助推器。为此,裘志新开始走上了良种研究的道路。
1973年,裘志新被吸收到原永宁县良种场,正式进入科技人员行列。在工作中,他深切认识到自身专业知识的缺乏,在老专家的指导下,结合实际刻苦自学了良种繁育、作物栽培、植物生理、土壤肥料、昆虫病理、生物统计等十多门专业课程、理论知识,技术水平大有长进。
一起共事20多年的同事这样评价他:“调入永宁县良种繁殖场,为他后来的育种提供了基础,是他乐此不疲埋头育种的开始,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育种狂人。”

35年的“迁徙路”上他来回奔波
为了弄懂几个难点问题,裘志新会想尽一切办法搜集资料,骑车几十里到当地科研院所向专家请教。“从零开始,他自学掌握了各种专业知识,艰辛难以想象。”曾给裘志新当过多年副手的伍乘新说。为了加快育种的进度,每年宁夏小麦收割后,裘志新都会将种子运到云南和海南去加代繁育,也就是“南繁”。他像候鸟一样常年奔波在祖国的南北方,一年间在三地间来回奔波。
“他个子瘦瘦小小的,但是只要为了工作什么都可以不顾。‘南繁’的火车一开就是几天,裘志新就钻到硬座下面躺着休息。”上世纪80年代,在永宁县胜利乡工作的田万森第一次见裘志新时,只感觉他并没有宁夏人的长相,但是穿着打扮就像一个地道北方农民的形象。
“杂交育种,每种组合只种一两行,稍微出点意外,一些组合就见不到结果。”同事张振锁回忆,为保护种子,裘志新白天赶麻雀,夜里赶田鼠,睡眠时间很少。一次在海南育种时,当地长期不下雨,地里青苗被晒蔫了。裘志新只能和同事每天早上5点起床,从井里挑水,一瓢一瓢浇进地里,直到太阳落山才收工,足足坚持了20多天,靠血汗战胜了干旱。
在艰苦的环境下,裘志新依然秉持节俭不浪费的品质,用废水泥袋改扎种子袋,以报纸代替高级硫酸纸作杂交袋,甚至一个小小的白纸标签、一个回形针,也是用了再用。

艰苦条件下诞生的“宁春4号”
在专业理论知识贫乏,缺少育种经验、基础材料、仪器设备、育种经费,以及人手不足和家庭拖累大等困难下,裘志新依然在极为简陋艰苦的条件下,带领课题组的同志,从单位与生产实际出发自学了育种专业理论,通过各种途径先后引进了国内外小麦品种资源1万余份,配制杂交组合2万多个。根据工作实际,他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单位实际,摊子小、花钱少、效率高的育种方法。连续35年成功地进行了一年2—3代的北育南繁工作,将育种工作推向前进。

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1977年,裘志新与他的同事们首先育成半矮杆中熟丰产的春小麦新品种永良1、2号,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后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当年获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次科学大会“育成小麦新品种奖”。1981年,他们育成丰产性突出、适应性广泛、品质优良的宁春4号(永良4号)春小麦,因其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在短时间便受到农民的欢迎,得以大面积推广,至1983年即完成了宁夏灌区小麦品种的第4次更新,同时迅速向内蒙古、新疆、甘肃等6省区扩展,并被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引种,成为我国春小麦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之一,并深受广大农民与面粉加工企业的青睐,迄今仍是西北春麦区的当家品种。

截至2019年,仅宁春4号(永良4号)累计推广面积就达到1.4亿亩,已增小麦70亿kg,创造出重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宁春4号的成功选育被国内外专家誉为“穿梭育种”的典范,其育成与推广先后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银川市有突出贡献科技成果特等奖。裘志新也被国际小麦玉米中心的小麦育种专家马丁.金格尔博士誉为“穿梭育种的典范”。

此生只为“宁春”来
然而,裘志新并未就此止步。继宁春4号之后,他又带领技术人员先后育成宁春5号、宁春13号、宁春26号、宁春33号、宁春38号、宁春39号、宁春41号、宁春48号、宁春51号、宁春52号、宁春53号及永良15号等12个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为西北、华北春麦区的小麦生产发挥了作用。
他还利用小麦雌雄蕊成熟的 “时间差”,首创“小麦剪颖直接授粉法”,省去“去雄”这一工序,将杂交工效提高了5-10倍。
裘志新对小麦育种事业,已经近乎痴迷与执着。在学生孙占波心中,这一辈子最幸运的事,就是能跟随裘老工作。“2008年我们在云南进行南繁的时候,一天夜里突然下起了暴雨,等我从梦里反应过来时,裘老师已经冲到雨中把种子收了起来,已经快60岁的他全身都淋透了,那个场景我终身难忘。”孙占波回忆道,裘志新老人工作起来根本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也正是因为日复一日的忘我付出,让他的身体落下了严重的疾病。“如今我们的同学们都奔赴了不同的工作岗位,但是‘育种家’的精神已经注入了我们每个人的骨血,激励了我们以他的精神和力量,把所从事的工作当成一份事业去拼搏。”孙占波说道。
2019年,裘志新被授予全国“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与他一同出现在“最美奋斗者”获得者名单上的,还有黄继光、邱少云、王进喜、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人。

“在田里的时候一站就是一天,雨鞋捂得脚极其难受,我们年轻小伙子都吃不住,但是裘老师从来没说过累。”作为裘志新的学生和同事,李前荣的心中裘志新是仿佛一座难以超越的大山。“他工作时的忘我精神,影响了我们所有的人。”李前荣告诉记者,4年前裘志新老人因为生病,逐渐丧失了语言功能,但是他心中依然惦记着繁育出比宁春4号还要优秀的品种。 “很遗憾没能在老人生前完成愿望,但是这也是我们每个育种研究员正在努力的目标。”李前荣说道。

对于身后事裘志新老人要求一切从简,就如同他生前的生活一样简朴而执着。

裘志新曾说过,“我相信,一粒种子能造福万千苍生!”如今,老人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可他培育出的新品种数十年如一日,替他守望着这片广袤的土地,守护着宁夏人民的“粮袋子”。(银川新闻网)

【“藏东明珠”昌都的数字之变】11月的边坝,一派冬日景象。圣殿般的雪山、瓦蓝的天幕、伸手可触的朵朵白云、三五成群的牛羊、色彩浓重的藏庙……美丽风景长久如斯,令人向往。然而背后却有着不为外人所知的艰辛。“水在江中流,人在坡上住,地在山腰挂,畜在岩上放。”这是边坝县农牧民世代居住地方的生动写照。过往,由于海拔高、地势险要,边坝的老百姓们过着有如“与世隔绝”的日子,如今,村里电话、宽带通了,智慧党建、云广播、天翼大喇叭等一系列信息化拉近了乡民与外界的距离,农牧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得到了提升。而这些极大变化始于中国电信西藏公司在边坝县开展的“数字乡村”建设。

摊开“数字昌都”版图,边坝县只是一个小小的点。集约门户网站、“智慧党建”“雪亮工程”“平安昌都”“智慧寺庙”、全民健康信息系统、“智慧交通”“平安校园”“数字校园”……中国电信西藏公司在中国电信集团的部署和支持下,充分发挥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者、网络信息承载者、信息化融合发展推动者的作用,积极参与“藏东明珠”昌都的“十四五”期间信息化发展规划编制,提供5G、云网、技术、人才等方面支持和帮助,一体推进“数字昌都”建设。

一张网点燃“希望之火”

在海拔4000多米的西藏昌都市边坝县,藏族青年达娃,一边照看着羊群,一边拿出手机刷起短视频。得益于中国电信西藏公司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的不断努力,昌都市1119个行政村中的1103个行政村覆盖了4G网络,覆盖率达98.57%,1077个行政村覆盖了光宽,覆盖率达96.25%。牧民们刷着手机放牧的场景早已变为现实。

昌都是川藏公路和滇藏公路的必经之地,也是“茶马古道”的要地,处在商贸往来的枢纽地位,昌都的通信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乡村振兴,先得解决“信息贫瘠”难题,在青山绿水间架起网络桥梁,补齐高山峻岭掩盖下的网络盲区成为中国电信西藏公司的首要工作。

西藏有谚语称:“那曲最高,阿里最远,昌都最险。”在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暴雪过后,山高路险,积雪太深,车到不了的地方,中国电信西藏公司员工只能在深度过腰的雪地里艰难前行。他们将所有物资通过肩扛人抬送至施工现场,每前行一步,都要喘着一口口粗气,但从他们脸上,看不出任何畏惧、任何怨言,所有的艰辛只为打通高原“信息之路”。

近年来,中国电信西藏公司依靠自身的技术优势,基于“网络+”的帮扶模式,不断助力昌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昌都市区、经开区、俄洛桥、邦达机场等地方,人们更可以连接上5G信号更快地了解大事小情。昌都县城关镇通夏村的小普次就自豪地表示,“现在,我们农村人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上网了解各类信息。通过网上的公开课,我学到不少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而在偏远的农牧区,广大农牧民也依托强大的网络将农产品远销全国,过上了好日子。“网络通了,我们村的青稞、獐子菌就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边坝县农特产品畅销国内各大城市,边坝县县委副书记开心地说:“我们这个小山村因为信息科技的加入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也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网络带来的福利。”

一个中心绘就“智慧蓝图”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地处“世界屋脊”的昌都,给人的印象是一座与新兴科技沾不上边的城市。

十年前,如果有人把昌都与云计算大数据联系在一起,如同天方夜谭;十年后,人们发现,昌都已悄然华丽“转身”——目前,“智慧昌都”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已完成主体结构的建设,即将进入系统进场阶段。

早在2018年,昌都市人民政府就敏锐地触摸到“云计算”的脉动,投资9000余万元进行昌都市“智慧昌都”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土建工程建设。该项目的建成,将满足智慧昌都信息共享、数据交互和安全应用的建设要求,保障昌都各类信息化资源的有效利用。

作为信息化服务的主力军,中国电信西藏公司全力做好昌都市大数据中心运营工作。一方面,中国电信西藏公司致力于为昌都市所有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应用服务提供高性能、高可用性、高扩展性和高安全性的云资源池;另一方面,中国电信西藏公司也为各系统应用提供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同时,为已建设的信息化项目提供IDC机房服务及技术支持。据悉,目前,中国电信昌都分公司已建有1个IDC机房24台机架,其中21架已开始投入使用。

相信在中国电信西藏公司的全力支撑下,昌都市将以“智慧昌都”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为依托,搭建智慧城市数据挖掘模型,通过将基础数据库与城市运行、公共服务、业务应用相结合,实现数据抽取、清洗和挖掘分析,构建满足昌都建设所需的城市运行数据库、业务共享数据库以及满足公众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应用需求的公众服务数据库,为昌都智慧城市建设、管理、领导决策和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数智化应用点亮“美好生活”

“让更多贫困群众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互联网,让亿万人民共享信息时代的数字红利,让人民群众拥有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作为“数字西藏”的主力军,中国电信西藏公司紧抓智慧应用创新研发,赋能乡村“智慧生活”。

民以食为天,病以医为先。在边坝县人民医院里,中国电信西藏公司援建边坝县人民医院“5G+天翼云”远程医疗项目,建成安全、高效、可扩展的智慧医疗平台,以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实现全国医疗资源共享,助力落后地区提升医疗健康水平,更好地服务民生;

守护好乡村孩子的求学梦,就等于守住了农村发展的希望。在昌都市实验小学“未来教室”里,老师正手持平板电脑与同学们一起探讨课文内容。同时,老师还将上课视频上传云端,与边远山区的学子们共享教育资源。中国电信西藏公司承建的昌都市智慧教育项目通过建设教育云数据中心、教育云公共服务平台、远程同步课堂等软硬件设施,弥补了昌都市教育系统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短板,提升了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化水平,以网络手段带动教育资源从优质地区向薄弱地区辐射,为边远学校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促进了昌都市教育的均衡发展,全力推进“互联网+教育”全覆盖。

智慧医疗、智慧教育只是中国电信西藏公司运用信息技术助力推动社会管理模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缩影。“十四五”期间,中国电信西藏公司将从新基建、产业、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全面实施“数智化”建设,为乡村振兴赋能。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乡村振兴新征程已开启,中国电信西藏公司将持续打造以千兆网、云、安全为核心的数字乡村信息化能力底座,以网络带动提升乡村治理、产业、消费数字化水平,增强乡村振兴的造血能力。https://t.cn/A6xRwwMR

【“藏东明珠”昌都的数字之变】11月的边坝,一派冬日景象。圣殿般的雪山、瓦蓝的天幕、伸手可触的朵朵白云、三五成群的牛羊、色彩浓重的藏庙……美丽风景长久如斯,令人向往。然而背后却有着不为外人所知的艰辛。“水在江中流,人在坡上住,地在山腰挂,畜在岩上放。”这是边坝县农牧民世代居住地方的生动写照。过往,由于海拔高、地势险要,边坝的老百姓们过着有如“与世隔绝”的日子,如今,村里电话、宽带通了,智慧党建、云广播、天翼大喇叭等一系列信息化拉近了乡民与外界的距离,农牧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得到了提升,而这些极大变化则始于中国电信西藏公司(以下简称“西藏电信”)在边坝县开展的“数字乡村”建设。

摊开“数字昌都”版图,边坝县只是一个小小的点。集约门户网站、“智慧党建”“雪亮工程”“平安昌都”“智慧寺庙”、全民健康信息系统、“智慧交通”“平安校园”“数字校园”……西藏电信在中国电信集团的部署和支持下,充分发挥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者、网络信息承载者、信息化融合发展推动者的作用,积极参与“藏东明珠”昌都的“十四五”期间信息化发展规划编制,提供5G、云网、技术、人才等方面支持和帮助,一体推进“数字昌都”建设。

一张网点燃“希望之火”

在海拔4000多米的西藏昌都市边坝县,藏族青年达娃,一边照看着羊群,一边拿出手机刷起短视频。得益于西藏电信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的不断努力,昌都市1119个行政村中的1103个行政村覆盖了4G网络,覆盖率达98.57%,1077个行政村覆盖了光宽,覆盖率达96.25%。牧民们刷着手机放牧的场景早已变为现实。

昌都是川藏公路和滇藏公路的必经之地,也是“茶马古道”的要地,处在商贸往来的枢纽地位,昌都的通信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乡村振兴,先得解决“信息贫瘠”难题,在青山绿水间架起网络桥梁,补齐高山峻岭掩盖下的网络盲区成为西藏电信的首要工作。

西藏有谚语称:“那曲最高,阿里最远,昌都最险。”在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暴雪过后,山高路险,积雪太深,车到不了的地方,西藏电信人只能在深度过腰的雪地里艰难前行。他们将所有物资通过肩扛人抬送至施工现场,每前行一步,都要喘着一口口粗气,但从他们脸上,看不出任何畏惧、任何怨言,所有的艰辛只为打通高原“信息之路”。

近年来,西藏电信依靠自身的技术优势,基于“网络+”的帮扶模式,不断助力昌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昌都市区、经开区、俄洛桥、邦达机场等地方,人们更可以连接上5G信号更快地了解大事小情。昌都县城关镇通夏村的小普次就自豪地表示,“现在,我们农村人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上网了解各类信息。通过网上的公开课,我学到不少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而在偏远的农牧区,广大农牧民也依托强大的网络将农产品远销全国,过上了好日子。“网络通了,我们村的青稞、獐子菌就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边坝县农特产品畅销国内各大城市,边坝县县委副书记开心地说:“我们这个小山村因为信息科技的加入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也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网络带来的福利。”

一个中心绘就“智慧蓝图”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地处“世界屋脊”的昌都,给人的印象是一座与新兴科技沾不上边的城市。

十年前,如果有人把昌都与云计算大数据联系在一起,如同天方夜谭;十年后,人们发现,昌都已悄然华丽“转身”——目前,“智慧昌都”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已完成主体结构的建设,即将进入系统进场阶段。

早在2018年,昌都市人民政府就敏锐地触摸到“云计算”的脉动,投资9000余万元进行昌都市“智慧昌都”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土建工程建设。该项目的建成,将满足智慧昌都信息共享、数据交互和安全应用的建设要求,保障昌都各类信息化资源的有效利用。

作为信息化服务的主力军,西藏电信全力做好昌都市大数据中心运营工作。一方面,西藏电信致力于为昌都市所有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应用服务提供高性能、高可用性、高扩展性和高安全性的云资源池;另一方面,西藏电信也为各系统应用提供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同时,为已建设的信息化项目提供IDC机房服务及技术支持。据悉,目前,中国电信昌都分公司已建有1个IDC机房24台机架,其中21架已开始投入使用。

相信在西藏电信的全力支撑下,昌都市将以“智慧昌都”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为依托,搭建智慧城市数据挖掘模型,通过将基础数据库与城市运行、公共服务、业务应用相结合,实现数据抽取、清洗和挖掘分析,构建满足昌都建设所需的城市运行数据库、业务共享数据库以及满足公众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应用需求的公众服务数据库,为昌都智慧城市建设、管理、领导决策和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数智化应用点亮“美好生活”

“让更多贫困群众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互联网,让亿万人民共享信息时代的数字红利,让人民群众拥有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作为“数字西藏”的主力军,西藏电信紧抓智慧应用创新研发,赋能乡村“智慧生活”。

民以食为天,病以医为先。在边坝县人民医院里,西藏电信援建边坝县人民医院“5G+天翼云”远程医疗项目,建成安全、高效、可扩展的智慧医疗平台,以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实现全国医疗资源共享,助力落后地区提升医疗健康水平,更好地服务民生;

守护好乡村孩子的求学梦,就等于守住了农村发展的希望。在昌都市实验小学“未来教室”里,老师正手持平板电脑与同学们一起探讨课文内容。同时,老师还将上课视频上传云端,与边远山区的学子们共享教育资源。西藏电信承建的昌都市智慧教育项目通过建设教育云数据中心、教育云公共服务平台、远程同步课堂等软硬件设施,弥补了昌都市教育系统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短板,提升了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化水平,以网络手段带动教育资源从优质地区向薄弱地区辐射,为边远学校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促进了昌都市教育的均衡发展,全力推进“互联网+教育”全覆盖。

智慧医疗、智慧教育只是西藏电信运用信息技术助力推动社会管理模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缩影。“十四五”期间,西藏电信将从新基建、产业、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全面实施“数智化”建设,为乡村振兴赋能。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乡村振兴新征程已开启,西藏电信将持续打造以千兆网、云、安全为核心的数字乡村信息化能力底座,以网络带动提升乡村治理、产业、消费数字化水平,增强乡村振兴的造血能力。https://t.cn/A6xjD7p4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周三晚由维州学生代表委员会(Victorian Student Representative Council)举行会议上,维州教育厅长James Merlin
  • 【点个赞,随机抽免单】 这个夏天姐妹们都给我好好做好防晒[抓狂] 【54】VT 老虎防晒喷雾150ml*2 拍第二个选项就是,到手2瓶折合下来1瓶27大洋
  • #这就是街舞队长##这就是街舞5正式官宣# 一直努力谦逊的她,追逐自己的梦想,从没停下自己的步伐,即使困难重重,但她依旧站上舞台,热爱街舞的她,这个夏天也没有留
  • #周深出道8周年快乐#[心]#周深[超话]#带tag送祝福我家深深出道8周年快乐啊~ 第一次搞抽奖不太懂~随缘吧~ 一切都是恭喜我宝出道快乐~以后也会开开心
  • 想具体了解的姐妹,可以问我答疑解惑或在置顶评论查询#好司机举个手##文明创城#【“寻找厦门好司机”报名人选事迹分享——厦门港务运输拖车驾驶员林宝忠】“寻找厦门好
  • 哈哈只有爷爷爸爸知道哦,反正麻麻回来多米宝已经睡着了 [爱你][爱你][爱你][爱你][爱你][爱你][爱你][爱你][爱你][爱你][爱你][爱你]@乔任梁
  • 今日早报内容23条阅读时长预计11分钟【社会热点】医生陶勇建议医院尽快安装安检设备瑞金医院持刀伤人事件发生后,曾经历伤医事件的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陶勇表示,
  • 女艺术家们在她们各自的时代遭遇了什么,又为了推进艺术的进程做了什么?女艺术家们在她们各自的时代遭遇了什么,又为了推进艺术的进程做了什么?
  • #伍佰[超话]#这没有一点皱纹满满的胶原蛋白年轻的脸真好 ,伍佰不是一个开玩笑的人物,他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真实,出汗是真的,流泪是真的,愤怒是真的,快乐是真的唱
  • #佛教[超话]#观音心咒的含义及修法嗡嘛呢呗美吽是观音菩萨的心咒,也叫六字真言,象征一切诸佛菩萨的慈悲和加持。 接着一边念“嗡嘛呢呗咪吽”一边观想无量光芒和白色
  • 下班的路上真的感觉到上班之后和在学校不一样每天拿手机的时间越来越少,不再像以前追什么综艺节目或者某个电视剧但是拿起手机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微信上有人跟你说话,抱怨着
  • #东城有约非凡十年##北京中轴线藏着哪些秘密#《荀子大略》中有记载,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一条中轴线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北京的中轴线展现了天人合一、皇家
  • 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芜荽,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Remember me to one who lives there给
  • 顺子撒娇:求你了石田桑求你了展现你的色诱术石头:去年不是搞过吗,我再也不想来这个节目了顺子:反正也不一定会有第三次快点,快点展示1年后修炼结果石头:呐~那路拖酱
  • 薇芯18810812817(备注一下石家庄领养)#石家庄领养日##石家庄领养日[超话]##石家庄线上领养日# #天津领养日[超话]##天津领养日线上领养# 河西
  • 江华在她面前不只一次的提起他与麦洁文不愉快的婚姻,更是多次对邓萃雯表白,这才让邓萃雯对这个帅气的男人懂了“恻隐之心”。多年后,再被问起此事,邓萃雯说:“他让
  • 【限量体数】:普通版:99体,旗舰版:20体(均带有眠狼收藏证书)【出货时间】:2023年1季度开始发货。【名称】:《#华筵.舞兮#》【普通版尺寸】:W56 x
  • 关注@亚马逊云科技 账号,并在评论区回复#云buff拿来吧你#,还有机会参与抽奖,我们将抽取3名幸运宝子送出小亚手办~快来@ 小伙伴一起来拿云buff吧!关注+
  • 【#一针降颧骨没有科学根据#】#中华名医号#近日,记者从社交媒体上发现了大量的关于“一针降颧骨”的问答及介绍,其中部分人表示确实有效果。但宣称注射肉毒素进行降颧
  • 唉我又要说了赫尔墨斯对鸟说那句话不是说他故意不教怎么前行是他教不了「自分は君に翔び方を教えたが、歩き方は……生命としての生き方は、到底教えられなかった。」教え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