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山萸肉解

山萸肉味酸性温,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固涩滑脱。因得木气最厚,收涩之中兼具条畅之性,故又通利九窍,流通血脉,治肝虚自汗,肝虚胁疼腰疼,肝虚内风萌动。且敛正气而不敛邪气,与他酸敛之药不同,是以《本经》谓其逐寒湿痹也。其核与肉之性相反,用时务须将核去净,近阅医报有言核味涩,性亦主收敛,服之恒使小便不利,椎破尝之,果有有涩味者,其说或可信。

附案:友人毛仙阁之哲嗣印棠,年二十余。于孟冬得伤寒证,调治十余日,表里皆解。忽遍身发热,顿饭顷,汗出淋漓热顿解,须臾又热又汗,若是两昼夜,势近垂危。仓猝迎愚诊治,及至见汗出,浑身如洗,目上窜不露黑睛,左脉微细模糊,按之即无,此肝胆虚极,而元气欲脱也。盖肝胆虚者,其病象为寒热往来,此证之忽热忽汗,亦即寒热往来之意。急用净萸肉二两煎服,热与汗均愈其半,遂为疏方用净萸肉二两,生龙骨、生牡蛎各一两,生杭芍六钱,野台参四钱,炙甘草二钱(此方名来复汤),连服两剂病若失。

  一人年四十余,外感痰喘,愚为治愈。但脉浮力微,按之即无。迟半日忽发喘逆,又似无气以息,汗出遍体,四肢逆冷,身躯后挺,危在顷刻。急用净萸肉四两,爆火煎一沸则饮下,汗与喘皆微止。又添水再煎数沸饮下,病又见愈。复添水将原渣煎透饮下,遂汗止喘定,四肢之厥逆亦回。邻村李子勋,年五旬,言前月有病服药已愈,近觉身体清爽,未知脉象何如。诊之,其脉尺部无根,寸部摇摇有将脱之势,因其自谓病愈,若遽悚以危语,彼必不信,姑以脉象平和答之。遂秘谓其侄日:“令叔之脉甚危险,当服补敛之药,以防元气之暴脱。”其侄向彼述之,果不相信。后二日,忽遣人迎愚,言其骤然眩晕不起,求为诊治。既至见其周身颤动,头上汗出,言语错乱,自言心怔忡不能支持,其脉上盛下虚之象较前益甚,急投以净萸肉两半,生龙骨、生牡蛎、野台参、生赭石各五钱,一剂即愈。继将萸肉改用一两,加生山药八钱,连服数剂,脉亦复常。

按:此方赭石之分量,宜稍重于参。

邻村李志绾,年二十余,素伤烟色,偶感风寒,医者用表散药数剂治愈。间日,忽遍身冷汗,心怔仲异常,自言气息将断,急求为调治。诊其脉浮弱无根,左右皆然。愚日:“此证虽危易治,得萸肉数两,可保无虞。”时当霖雨,药坊隔五里许,遣快骑冒雨急取净萸肉四两,人参五钱。先用萸肉二两煎数沸,急服之,心定汗止,气亦接续,又将人参切作小块,用所余萸肉煎浓汤送下,病若失。邑许孝子庄赵叟,年六十三岁,于仲冬得伤寒证,痰喘甚剧。其脉浮而弱,不任循按,问其平素,言有劳病,冬日恒发喘嗽。再三筹思,强治以小青龙汤去麻黄,加杏仁、生石膏,为其脉弱,俾预购补药数种备用。服药后喘稍愈,再诊其脉微弱益甚,遂急用净萸肉一两,生龙骨、生牡蛎各六钱,野台参四钱,生杭芍三钱为方,皆所素购也。煎汤甫成,此时病人呼吸俱微,自觉气息不续,急将药饮下,气息遂能接续。

又其族弟某,年四十八,大汗淋漓,数日不止,衾褥皆湿,势近垂危,询方于愚。俾用净萸肉二两,煎汤饮之,其汗遂止。翌晨迎愚诊视,其脉沉迟细弱,而右部之沉细尤甚,虽无大汗,遍体犹湿。疑其胸中大气下陷,询之果觉胸中气不上升,有类巨石相压,乃恍悟前次之大汗淋漓,实系大气陷后,卫气无所统摄而外泄也。遂用生黄耆一两,萸肉、知母各三钱,一剂胸次豁然,汗亦尽止,又服数剂以善其后。

按:此证若非胸中大气虚陷,致外卫之气无所统摄而出汗者,投以生黄耆一两,其汗出必愈甚,即重用炙黄耆汗出亦必愈甚也。然此中理蕴甚深,拙著升陷汤后发明大气之作用,大气下陷之病状,及黄耆所以能止汗之理,约数千言,兹不胜录也。

一妊妇得霍乱证,吐泻约一昼夜,病稍退,胎忽滑下。觉神气顿散,心摇摇似不能支持,迎愚诊视。既至则病势大革,殓服在身,将舁诸床,病家欲竟不诊视。愚日:“一息犹存,即可挽回。”诊之脉若有若无,气息奄奄,呼之不应,取药无及。其东邻为愚表兄刘玉珍,家有购药二剂未服,亦系愚方,共有萸肉六钱,急拣出煎汤灌下,气息稍大,呼之能应。又购取净萸肉、生山药各二两,煎汤一大碗,徐徐饮下,精神顿复。

邻村黄龙井庄周某,年三十许。当大怒之后,渐觉腿疼,日甚一日,两月之后,卧床不能转侧。医者因其得之恼怒之余,皆用舒肝理气之药,病转加剧。诊其脉左部微弱异常,自言凡疼甚之处皆热,恍悟《内经》谓过怒则伤肝,所谓伤肝者,乃伤肝经之气血,非必郁肝经之气血也。气血伤则虚弱随之,故其脉象如是也。其所以腿疼且觉热者,因肝主疏泄,中藏相火,肝虚不能疏泄,相火即不能逍遥流行于周身,以致郁于经络之间,与气血凝滞而作热作疼,所以热剧之处疼亦剧也。投以净萸肉一两,知母六钱,当归、丹参、乳香、没药各三钱(方名曲直汤),连服十剂,热消疼止,步履如常。

邑友人丁翊仙之令堂,年近七旬,陡然腿疼,不能行动,夜间疼不能寐。翊仙驱车迎愚,且谓脉象有力,当是火郁作痛。及诊其脉,大而且弦,问其心中,亦无热意。愚日:“此脉非有火之象,其大也乃脾胃过虚,真气外泄也;其弦也肝胆失和,木盛侮土也。”为疏方用净萸肉、白术各六钱,人参、白芍各三钱,当归、陈皮各二钱,厚朴、乳香、没药各钱半,煎服数剂全愈。

邑六间房村王某,年二十余,资禀羸弱,又耽烟色,于秋初病虐,两旬始愈。一日大便滑泻数次,头面汗出如洗,精神颓废,昏昏似睡,其脉上盛下虚,两寸摇摇,两尺无根,数至七至,延医二人,皆不疏方。愚后至,为拟方:净萸肉、大熟地各一两,生山药、生龙骨、生牡蛎各六钱,茯苓、生杭芍各三钱,乌附子一钱(方名既济汤),服一剂而醒,又服两剂遂复初。

沧州友人张寿田,曾治一少年,素患心疼,发时昼夜号呼。医者屡用药开通,致大便滑泻,虚气连连下泄,汗出如洗,目睛上泛,心神惊悸,周身嗣动,须人手按,而心疼如故。延医数人,皆不疏方。寿田投以前方,将萸肉倍作二两,连进两剂,诸病皆愈,心疼竟从此除根。

寿田之侄甲升,从愚学医。曾治一人,年三十余,于季冬负重贸易,日行百里,歇息时又屡坐寒地,后觉腿疼不能行步,浸至卧床不能转侧,周身筋骨似皆痿废,延医调治罔效。甲升治以曲直汤,方中当归、丹参、乳香、没药皆改用四钱,去知母,加黄耆一两,服至五剂后,腿即不疼,又服十余剂全愈。

奉天开原友人,田聘卿之夫人,年五十余,素有心疼证,屡服理气活血之药,未能除根。一日反复甚剧,服药数剂,病未轻减。聘卿见拙著既济汤后,载有张寿田所治心疼医案,心有会悟,遂用其方加没药、五灵脂各数钱,连服数剂全愈,至此二年,未尝反复。由是观之,萸肉诚得木气最厚,故味虽酸敛,而性仍条畅,凡肝气因虚不能条畅而作疼者,服之皆可奏效也。

按:山茱萸酸敛之性,以之止汗固脱,犹在人意中,以之治心腹肢体疼痛,诚出人意外。然山茱萸主寒湿痹,《本经》原有明文,凡心腹肢体有所疼痛,皆其气血之痹而不行也。遵《本经》之旨以制方,而果能投之即效,读本草者,曷弗注意于《本经》哉。

山萸肉之性,又善治内部血管或肺络破裂,以致咳血、吐血久不愈者。曾治沧州路家庄马氏少妇,咳血三年,百药不效,即有愈时,旋复如故。后愚为诊视,其夜间多汗,遂用净萸肉、生龙骨、生牡蛎各一两,俾煎服,拟先止其汗,果一剂汗止,又服一剂咳血亦愈。盖从前之咳血久不愈者,因其肺中之络,或胃中血管有破裂处,萸肉与龙骨、牡蛎同用,以涩之敛之,故咳血亦随之愈也。又治本村表弟张权,年三十许,或旬日,或浃辰之间,必吐血数口,浸至每日必吐,亦屡治无效。其脉近和平,微有芤象,亦治以此方,三剂全愈。后又将此方加三七细末三钱,煎药汤送服,以治咳血、吐血之久不愈者,约皆随手奏效。因将其方登于三期二卷,名补络补管汤,若遇吐血之甚者,宜再加赭石五六钱,与前三味同煎汤,送服三七细末更效。

山萸肉之性,又善熄内风。族家嫂,产后十余日,周身汗出不止,且四肢发搐,此因汗出过多而内风动也。急用净萸肉、生山药各二两,俾煎汤服之,两剂愈。

至外感之邪不净而出汗者,亦可重用山萸肉以敛之。邑进士张日睿之公子,年十八九,因伤寒服表药太过,汗出不止,心中怔忡,脉洪数不实,大便数日未行。为疏方用净萸肉、生山药、生石膏各一两,知母、生龙骨、生牡蛎各六钱,甘草二钱,煎服两剂全愈。

门生万泽东,曾治一壮年男子,因屡经恼怒之余,腹中常常作疼。他医用通气、活血、消食、祛寒之药,皆不效。诊其脉左关微弱,知系怒久伤肝,肝虚不能疏泄也。遂用净萸肉二两,佐以当归、丹参、柏子仁各数钱,连服数剂,腹疼遂愈。后凡遇此等证,投以此方皆效。

上文转载于《医学衷中参西录》

#传古维新# 【郭嵩焘:“汉奸”或“先知”——面对晚清大变局,一个独醒者思考与苦闷】

题记:2007年,中南大学孟泽教授在湖南教育电视台《湖湘讲堂》主讲郭嵩焘,后出版《洋务先知郭嵩焘》。最近修订再版,更名《独醒之累:郭嵩焘与晚清大变局》。郭嵩焘,这个“苦闷的先知”,当年对中国社会何去何从的思考,直到现在,不仅具有现实意义,可能仍然“超前”。老何写读书心得《睁眼看世界:“洋务先知”郭嵩焘的“独醒之累”》,虽感同身受,几欲“抓狂”,仍觉隔靴搔痒,不得要领。从老孟处索来“湖湘讲堂”之“答客问”:《“汉奸”或“先知”》,且看作者“坦白”自己的心之思,与“苦闷的先知”的隔世的“苦恋”。

问:听说你在“湖湘讲堂”开讲郭嵩焘,我和我的朋友,对此充满期待。
我有点迷惑的是,湖湘近代以来,建功立业、赢得大名的人物多矣,你为什么会选择郭嵩焘?郭嵩焘生前身后都不“得志”,他身上有很多是非,很多尴尬,很多怨愤,其性格似乎也并不完美,“功业”更难言卓著。

答:是的,湖湘近现代,伟人很多,以至于今天,人人心中都有一个“舍湖南无以言中国”的湖湘“英雄谱”。而郭嵩焘,在很长时期内,甚至未必是一个能够让人乐于接受的“正面人物”。但是,当“湖湘讲堂”邀请我讲一个湖湘人物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郭嵩焘。我一点也不觉得我的判断和选择是轻率的,我甚至觉得,重新认识郭嵩焘,是我们的时代是否成长了足够澄明的理智和理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想说出这样的意思,近代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不仅有雄浑的激情,也有清澈的认知和理性的判断,不仅有集体的奔赴,也有高明到近乎“异端”的省思。
而郭嵩焘,正是最能够代表后者的人物,在某一个时段,他甚至是唯一的,因此有所谓“独醒之累”。
郭嵩焘(1818-1891)与曾国藩、刘蓉有金兰之谊,与左宗棠是“发小”,但他的知名,并非如曾国藩、左宗棠等同治中兴名臣那样,因为有显赫的“功业”,而是作为“湘军”台前幕后重要的运筹者,作为洋务运动中最有见识的思想者和实践者,作为晚清首任驻外公使——以钦差大臣身份于1876年至1879年出使英国、法国,显示出了不同寻常的思想、精神与人格魅力。
他对于西洋文明的理解和判断,对于晚晴现实的洞察与传统文化的检讨,在他的同辈中罕有能够企及者。
在某种意义上,郭嵩焘的认知、思想、勇气和精神历程,抵达了一个传统士大夫所能抵达的极限。说他的思想可以延伸到戊戌变法,延伸到辛亥革命,延伸到“五四”,说他是“洋务先知”,并不夸张。谭嗣同、梁启超等,都曾表达过对于郭嵩焘的无限景仰。正如汪荣祖先生所说的,他是那个时代中,最勇于挽澜之人,我们追踪其人,印证其时、其地,很可觉察到他的孤愤与无奈。他的思想过于先进,同时代人难以接受,也很少接受;他的个性貌似恭俭,骨子里其实非常自负与固执。当时的人们,觉得众人皆醒他独醉,今天看来,实在众人皆醉他独醒。
然而,郭嵩焘执着之深,正可见其信心之坚。这种信心,源于一种道德勇气,更源于一种在郭嵩焘的时代极其难得的求“真”务“实”的知识勇气。
描述郭嵩焘,我们可以对中国近代史有一次特殊的领略,领略其中与我们自身的作为并非无关的屈辱和悲哀,领略先知先觉者的苦闷与激愤,领略一个“芬芳悱恻”的性灵,领略一段充满戏剧性的人生。在一个重新开放的时代,在至今并未出离“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时,也就是说,在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中国的现代转型,依然未完成时,我们可以因此而获得重要的启示与教益。

问:为什么郭嵩焘至今没有获得人们的广泛认同?其人生的“悲剧”内含是什么?

答:近代历史联系着我们今天的选择,也联系着我们对于悠久的华夏文明的认知与评价。我们远没有从近代历史的是非恩怨解脱出来。如果说鸦片战争以来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到今天为止并未完结,中西文明的交汇和融合,并未休止,那么,我们就得承认,对于有些人、有些事的判断,我们不仅依然身陷近代以来的是非恩怨之中,而且也依然处于并未定型的未来文化与文明的牵引和调整之中。
只是,我们毕竟走到了今天,我们的国家空前地开放了,我们自己也空前地开明、理性了。如此,近代历史中有多少人与事,需要我们去重新打量,以便接近历史的真实呢?又有多少判断需要我们去调整,以最大限度地接近人性与人道,最恰当地维护和提升个人和民族的尊严?我们需要继续以满清当局者或者任何一个时代当局者的是非、恩怨、哀乐作为我们自己的是非、恩怨、哀乐吗?或者相反?我们可以把世界文明的流转演变,仅仅作民族立场、道德立场、政治立场乃至特殊的政党立场上的打量吗?或者必须超越这种民族立场、道德立场、政治立场和特殊的政党立场?
郭嵩焘就是需要重新打量的人,围绕在他身边的是非,也是需要重新打量的是非。
郭嵩焘在世的时候,就被指目为“汉奸”,这从何说起?“汉奸”一词,内含了长期以来汉民族最敏感的屈辱与自尊。对此,在我们的文化人格中,甚至已经获得某种近乎生理的反应,而常常中断了理性的认知。
郭嵩焘与僧格林沁曾经共事,不止是一般的脾气的不对,简直“道不同”。而僧格林沁却真的打沉了几艘英国人的船,打死过几百名英国人。连曾国藩也觉得1840年以来,国家一直不得舒展,僧格林沁在天津大沽口痛击英国人,总算出了一口浊气。李鸿章因此还赞叹僧格林沁和郭嵩焘,一个是英雄,一个是名士,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皇帝有赏,举国庆贺。当是时也,郭嵩焘却是不见欣悦反而郁郁寡欢。
巡抚广东时,与左宗棠生出嫌隙,除了性格的冲突之外,郭嵩焘或者左宗棠是否真的有对不起朋友的叵测居心?
在上海续娶钱氏女,举城皆知。但郭嵩焘很快就“了结”了这一段婚姻,以至引发热议。在郭嵩焘的年代,明媒正娶可不是儿戏,那是“伦理之始”,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我们全部的家国制度,就是从这种最初的伦理开始建构的。那么,郭嵩焘此举是否意味着对迤逦千年的家国伦理的玩忽?
出使英、法,郭嵩焘让自己的副使刘锡鸿劾奏了“十大罪状”。他按照朝廷的意思所作,由前五十天出使日记编成的《使西纪程》,开始由总理衙门刷印发行,接着又遭禁毁版。以至有大臣以此为由参劾他“有二心于中国”。事情果真如此?
郭嵩焘晚年认为,中国要三百年才可能真正振兴,才可能由器物的改变,教育的革新,人才的崛起,延伸到制度、人心、风俗的真正改善。这是先知之明还是牢骚之辞?
发生在郭嵩焘身上的事,有的很琐碎,很闹心,甚至不像是我们想象中的大人物上应该发生的,他的反应似乎也不是大的政治家应该有的反应,这当然也“得益”于他写作了几十年的日记的发现,而郭嵩焘的日记,又不像曾国藩或别的人那样,把它当成自己修炼心性的功课,自我修饰的文本,当成示范后人的教材,而写成了自己真实的所见所思所想的日记,自我倾诉的日记,吐槽的日记,让我们得以窥见他内心世界的波动——各种指责、焦灼、苦闷、牢骚、批评、愤怒和一己的洞察与发现。
按照我们今天的认识,“古代中国的‘国家’是中心明确、边界模糊的一个‘文化概念’。‘凡我族类,其心必同’,就是说,凡是和我一个文化的,都可以是一个国家;反过来当然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可以理解为凡是和我文化有差异的,就是四夷,不属一个国家。”“凡是文化上不服从、不认同的,都是‘异邦异俗’。所以,在古代中国,国家、文明、真理在空间上是重叠的,于是,常常说‘天下一家’、‘海内有知己’、‘四海之内皆兄弟’。但是,在这种说法的背后,有一个非常深刻的矛盾:一方面是以中国为中心的特殊主义,一方面是普遍主义的世界观;既是只有一个文明中心的世界观,又是文明普遍适用,真理放之四海皆准的世界观。”(葛兆光《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
晚清对于西方的拒斥,某种意义上就是此种“特殊主义”及其所建构的“普遍主义”—— 它曾经建构了一种经典的文明——共同导演的结果。只有翻过这一页去,伴随着屈辱与悲愤的不平衡也不平等的历史记忆,才会真正有所改观。当中国文化终于生长出了更加具有生命力与涵盖性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它才可能拥有新的“天下”,而且是通过文化去化同的“天下”。此时,其“特殊主义”的“普遍主义”就会是另一番景象,就是一种普遍主义之下的特殊主义,而不是通过特殊主义建构的普遍主义。
从特殊主义出发的普遍主义,到建构具有普遍性的特殊主义,从中国中心主义的坍塌到重建民族国家的新的主体性,这不止是一个政治问题,更是一个文化问题。郭嵩焘在此一不能回避的历程中,贡献了远高于流辈的见识和智慧。或许,这种见识和智慧正是他与他的时代、他的周遭格格不入的重要原因之所在,使得他的生平和仕途,更加举步维艰,坎坷不断,充满争议、攻讦乃至毁谤,也充满传奇色彩。
本文转自https://t.cn/A66rLC2f
《独醒之累:郭嵩焘与晚清大变局》孟泽著 岳麓书社。题词内容:独醒之累!https://t.cn/A66rLC2V

琵琶行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夜晚我到浔阳江头送别客人,枫树、 芦荻被秋风吹得发出飒飒声响。

 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想要饮酒却无助兴的音乐。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茫茫江水中浸着一轮冷月。

 忽然听见江面传来阵阵琵琶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寻着声源轻声询问弹琵琶的是谁?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不语。

 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

 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用怀里抱着的琵琶半遮着脸面。

 她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还没弹成曲调却先有了感情。

 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一生的不如意。

 她低眉随手慢慢地连续弹奏,尽情地倾诉心底无限的伤心事。

 轻轻地拢,慢慢地捻,又抹又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

 大弦声音沉重抑扬如暴风骤雨,小弦细促轻幽、急切细碎,如人窃窃私语。

 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大小小的珍珠一颗颗掉落玉盘。

 一会儿像黄鹂在花下啼鸣婉转流利,一会儿又像泉水在冰下流动滞涩不畅。

 好像水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

 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声音暂歇却比有声更动人。

 突然,琵琶之音陡然高昂,似银瓶炸裂,水浆奔迸;又像杀出一队铁骑,刀枪齐鸣。

 一曲终了拨子从弦索中间划过,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

 东面和西面的画舫和游船都静悄悄的,只看见江心之中映着的秋月泛着白光。

 她沉吟着收起拨片插在琴弦中;整顿衣裳依然显出庄重的颜容。

 她说她本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

 十三岁就已学会弹奏琵琶技艺,名字登记在教坊乐团的第一部里。

 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

 京城的富贵子弟争着给我赏赐,每当一曲弹罢,不知要给多少彩绸。

 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

 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白白消磨。

 教坊的兄弟参军去了,当家的阿姨也死了,暮去朝来我也年老色衰。

 门前车马减少光顾者落落稀稀,自己的年岁大了我只得嫁给商人为妻。

 商人只重营利,对离别看得很轻淡,上个月他到浮梁买茶办货去了。

 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秋月与我作伴,绕舱的秋水凄寒。

 更深夜阑常常梦到少年时作乐狂欢,梦中哭醒涕泪纵横污损了粉颜。

 我听了琵琶声早已摇头叹息,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加歔欷。

 同样都是天涯沦落的可怜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

 自从去年我离开繁华长安京城,被贬居住在浔阳江畔便一直卧病。

 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也听不见管弦奏鸣。

 居住在湓江附近,低洼潮湿,院子周围,尽长些黄芦苦竹。

 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

 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光景,也无可奈何常常取酒独酌独饮。

 难道这里就没有山歌和村笛吗?只是那音调嘶哑粗涩实在难听。

 今晚上听了你用琵琶弹奏的乐曲,像听了天上的仙乐,耳朵也顿时清明。

 请你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一曲,我要为你创作一首新诗《琵琶行》。

 被我的话所感动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急声。

 凄凄切切不似刚才奏过的单调,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泣不停。

 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江州司马的青衫已被泪水浸湿!#囯学知识论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一是给符合条件的企业按每名参保职工发放300元留工补助;二是增加发放5000万元旅游业纾困资金;三是尽快兑付“农九条”各项补贴、贴息、奖励等助农资金;四是按照“
  • 但说实话,被她这么一“闹”倒是把Dolce & Gabbana古时候的“经典”给带回来了。Ciao Kim这场秀主要只用了黑、银、白和lingerie的
  • 彼年豆蔻,心事如莲,谁抚我青丝万缕,为你绾结一世同心;谁为我深情凝望,许你一场地老天荒。彼年豆蔻,流年如酒,谁伴我寂寞晨昏,慰我眉间落落风尘;谁执我深情流年,换
  • 及亲死,不三年即败尽家业,妻嫁与人,作贼营生,犯经数次,官以大索拴石,锁之不放,遂冻饿死。白话清朝乾隆年间,云南昭通府,有一个个姓顾的人,家里很富裕,生了一个儿
  • 让我回坑的青七也是,多多冢一笑真的[awsl]以及达成的海棠过分好看了啊,要是永远可以不结束就好了,season真的好炸泪点[哈哈][哈哈][哈哈]他的超话粉丝
  • #随手拍秋日色彩##北国好风光 尽在黑龙江#爱用香水分享|少女体香腌入味这两瓶香水可以说是我的心头爱了喷上后就是那种富家少女的高级香✨还有宝贝没有拥有它们的我都
  • 如果一个人,爱的时候高调示爱,分的时候勇敢接受伤痛,也算是快意恩仇,我相信以余秀华的阅历和她的出身和外貌,她也伤得起,正常人既然知道是一场钱,肉,爱的交易,那就
  • 25.一个人不主动联系你就是不想你,也可能就是不喜欢你;对话时总是三言两语就是对你没兴趣;说一大串走心的话 却没有实际行动的就是把你当备胎。29.当你不确定Ta
  • 可如果对方从一开始就看重你软弱的性格,想让你做个傻子,呆在这个婚姻里,任他去逍遥。夫妻之间,不是靠你的容忍来维系的,这样自己活的会很累,只会让对方一而再再而三的
  • 世间事人生情,看开随意看淡无虑,随心,随意,随缘,尽管善良,上天自会衡量! 】 其实有时候枭印的不一定就是无子息 比如说枭印「众」而原局不明见食伤 这种反而是
  • Abby听到之后就是一个大震惊的程度的俺的亲娘勒~Abby帮助上百的学生申诉成功的经验汇总的模板,无偿免费送都没人要更甚至还有黑心机构从Abby这里白嫖了申诉邮
  • | 祈願世界和平永在,永無烽煙。| 她曾在烽火中努力追尋愛情與幸福。
  • 感觉跳跳一年四季都在掉毛,以前家里到处都能看到它的毛,再加上小区后面又盖楼,到处是灰尘,清扫起来非常麻烦。 感觉跳跳一年四季都在掉毛,以前家里到处都能看到
  • #盗取天机# #三铜钱佛教语录[超话]# #如何看待教资报名破万卷##天地史话[超话]#读懂老祖宗的这12句话,胜读十年书:1、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 #sky光遇[超话]#今天刚好十级啦 已经退游快一个月了分享一下我的故事吧 记得我是在快手上刷到光遇的剪辑视频觉得风景很好看便入坑了 光遇给了我很多很好的回忆我
  • #班服图案# #班服设计# #班服定制# #高中班服#对于班服设计工作,遇到问题,要有乐观积极的态度,乐观如同一杯清茶,荡涤了心的尘垢,拂去了心的杂质,整个人简
  • #bts[超话]#挂一个跑单的,四五月份从一个米那转单的its5+捆物,那个转单阿米属于换人粉好价出了,就给我推了原卡主说对方会给我发捆物包邮,然后她自己给我发
  • 因为在外面加了一段楼梯,这个博物馆看上去有点调皮魁北克国家美术博物馆的第四座展馆 Pierre Lassonde Pavilion 在今年建成,现已对公众开放。
  • 可是朋友,你没有退路了,你只能迎难而上,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 所拓古字,我多不识,但直觉以为其字高古,猜想是某青铜器铭文的清代翻刻拓本(因为其上有“北平翁方纲观;男 树培、树崑 侍”字样)。其诗曰:(见图一)这段诗被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