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了从刚和罗先森在一起到现在,从异地2年多,再到后来他毕业一起租房,结婚!5年了,忽然发现经历了好多好多事情,时间真的好快!从前异地的日子可真的太苦了,苦到差点没坚持下去,我们也发生过很多争吵甚至在分手边缘,异地时最希望的就是能天天在一起,就算吵架也当面吵,现在终于能每天一起去超市买菜,添置新家具,一起做饭,一起晚饭后去公园散步,以前所期待的都在慢慢实现,
真好!
我想只有经历了太多的不容易才回更加珍惜彼此吧!现在才真的体会到了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幸福!每天都能见到他,真好!!

委托人和老公是大学同学,在一起5年多,结婚3年后偶然从聊天记录看到老公和别的女人纠缠不清,对方女人十分主动,被发现之后老公坦言只好了一个多月了,并表示不会再联系,自己不能忍受并且大吵大闹,疑心重重,老公受外面女人的挑唆,加上自己困扰不堪,坚定要跟自己离婚,委托人陷入两难的绝境,离婚就真的解决问题了吗?找到无恙情感之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意识到了自己婚姻中存在的问题,成功修复婚姻,分离第三者#无恙情感挽回爱情分手复合##无恙情感咨询师挽回失恋修复##无恙情感咨询师# ​​​ ​​​​

【环时深度|从瘟疫噩梦到德堡疑云,美国为何对生物武器如此“迷恋”?】#美国为何对生物武器如此迷恋# 编者的话:美国在俄乌爆发军事冲突前煽风点火。眼见火起,华盛顿一边火上浇油,一边尽量远离“火场”,生怕烧到自己。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还是有一颗火星溅到美国身上,烧出一个大洞,引得大家纷纷围过来往洞里瞧,想搞清楚美国人到底在遮掩什么。俄罗斯总统普京说,乌克兰在美国军方的指导和支持下开展军事生物计划。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表示,中方呼吁美国开放在乌克兰的生物实验室供国际专家独立调查,并停止独家反对建立《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核查机制。我们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合理要求不会被美国所接受,因为美国推动生物武器的研制、试验、开发和大规模使用,已有近百年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美国对这种武器的认知在持续加深。我们只有理清美国对生物武器深度认知的过程,才能透过纷纷杂杂的事件以及真真假假的信息,看清华盛顿的底层逻辑,明白美国“欲罢不能”的根本原因。

瘟疫的“可怕”与“可用”

在人类历史上,如果有一个恐怖排行榜的话,居于榜首的肯定是瘟疫。1346年,可怕的鼠疫在现在的乌克兰境内暴发,外逃的人们把这个“死神”带到了西西里岛,之后扩散到整个欧洲大陆。在短短5年时间里,第一波鼠疫就杀死了欧洲1/3到1/2的人口。其实,早在这场大灾难发生1000多年前,强大的罗马帝国就曾经5次被鼠疫攻击。这种可怕的瘟疫不仅严重削弱了罗马帝国,而且击碎了东罗马帝国的复兴之梦。另一种可怕的瘟疫就是天花。15世纪末,当欧洲殖民者登上美洲新大陆的时候,他们带去了这种最致命的“武器”。为什么当时几百名西班牙殖民者能够征服有2500万人口的阿兹台克帝国(现墨西哥)呢?因为阿兹台克人俘虏的一名西班牙士兵染上了天花。之后10年内,阿兹台克人口减少到650万人,生存者也丧失了斗志,一个强大的帝国就此消亡。

瘟疫无疑是人类的噩梦,但如何解梦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人类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不断去追求光明;另一个是研究可怕瘟疫的“可用”之处,一步步走向黑暗。瘟疫是可怕的,它对人类的攻击是无差别的,就像发动一场“全民战争”,而故意传播瘟疫的人则是全民公敌。从古至今,无论是瘟疫的传播者,还是生物武器的研发者,都在自己的脑门上深深地刻下两个字——绝密。在二战中,美国军方保密级别最高的工程有两项,一个是研制核武器的“曼哈顿计划”,另一个就是美军化学作战部特别计划处推动的生物武器工程。两个工程在人员上绝不允许交织,相关人员也不允许离开美国。

美国与生物武器:从“相知”“相恋”到“结婚”“生子”

1944年,英国制定了一个绝密轰炸计划,打算派遣重型轰炸机群携带4万多枚特制炸弹,重点轰炸包括柏林、汉堡等在内的6座德国城市。这些炸弹每枚都包括106颗重1.8公斤的“炭疽弹”。据计算,这400多万颗“炭疽弹”能杀死300万德国平民。轰炸过后,被炸过的地方将成为人类禁区。与此同时,英军还打算向德国空投几百万个“炭疽牛肉饼”。这些饼并不是牛肉做的,而是牛非常喜欢吃的亚麻籽饼。英方组织女工往这些饼中注入炭疽热孢子,这种病菌会导致牛大量死亡,并使人类患上炭疽病。肉牛和奶牛的“消亡”将直接影响德国军队和百姓的食品供应。

以上这些计划最终因过于残酷以及盟军已在战场上掌握主动权而没有付诸实施。不过,这种“炭疽弹”已经被大量生产出来。它的诞生地是美国印第安纳州维哥县的一家兵工厂。之所以英国要与美国合作,是因为生物武器的大规模研发、试验、储存和生产,需要有强大的工业实力作为后盾,美国很符合要求,而且愿意参与其中。

以上这些历史告诉我们,美国的生物武器计划始于欧洲的“需求”。生物武器研制真正上升到国家层面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法国首开其端,英美等国紧随其后。这些国家之所以对生物武器研发“趋之若鹜”,是因为这些武器与化学武器一样,能在不摧毁基础设施的情况下,对敌方进行大规模杀伤,同时保存自己的实力。与化学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比,生物武器有几个特点更受重视:一是全面无差别杀伤,而且以针对平民为主,可以削弱敌国的参战能力;二是使用更加隐蔽,很容易被认为是战争期间“正常”的疫情暴发;三是防护困难;四是技术门槛相对低,成本要求也不高,而且杀伤力并不弱。

在二战中,英国认为德国可能用轰炸机对英发动生物战,因此大力开发生物武器,以随时对德国进行报复,而向英国提供“弹药”的重任就落在了美国身上。1943年,美军的化学作战部组建了高度保密的特别计划处,这个机构以马里兰州弗雷德里克的德特里克营为中心,而德特里克营就是后来在生物武器方面“驰名全球”的德特里克堡。特别计划处建立后,甚至在美国军队内部都高度保密,相关技术人员直接听命于化学作战部官员和华盛顿。美国当时的态度是不在战场上首先使用化学和生物武器,但生产大量的化学战剂和生物弹药提供给英国。为此,化学作战部把位于维哥县的一家兵工厂作为秘密试验和生产的据点。据点中有铁路专线,有1.8万平方米的爆炸试验场地,有46个弹药库和3个大型地下储藏设施,还有厂房和上千人的兵营。美军在这里大量生产炭疽孢子、特制炸弹和炸弹填充物。德特里克营则于1944年开办生物战学校,这所学校培养的大批军官被派往欧洲和太平洋战场。在更大的范围内,特别计划处与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很多美国名校进行科研合作。

到二战结束前,美国在生物武器研发方面投入的资金达到了恐怖的4亿美元,而耗资巨大的原子弹项目只是它的5倍。在日本快要投降时,美国计划终止特别计划处的工作,将战时形成的生产力逐渐转向和平用途,但当时的美军作战部部长斯蒂姆逊下令,生物战的研究活动不能停。这才有了后来美国为臭名昭著的日军731部队军官提供庇护的丑闻,以及在朝鲜战场上对中朝军队使用生物武器的事件。

冷战的到来彻底改变了美国对生物武器的态度。生物战构想达到顶峰,因为美方希望生物武器的攻击力达到核武器级别,或者在使用核弹之后,马上使用生物武器,以彻底摧毁对方的军事目标和人们的抵抗意志。此外,在冷战两大阵营进行高度紧张的军事对峙情况下,使用生物武器“不着痕迹”的特点受到重视。事实上,美国一直在“生化并举”,不仅在朝鲜战争中使用过生物武器,也在越南战争中用过脱叶剂和针对农作物的抑制剂。古巴导弹危机发生时,美军做好了播撒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的准备。

虽然美国在暗中干得很欢,但生物和化学武器始终是不被国际社会所接受的。1969年,美国媒体曝光了曾被掩盖的生化武器事故,美国国内哗然,而美军在越南使用化学武器也受到国际谴责。美苏之间开始筹备军控谈判。在各方压力下,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于1969年11月25日发表讲话,宣布美国放弃生物武器,并限制化学武器的生产。然而,所谓的“放弃”是指美国将生物武器的研发限定在防卫范畴内。后来,美国认为苏联是一个生物武器领域的庞然大物,所以华盛顿有意模糊防卫和进攻之间的区别,在极端保密的情况下始终没有放弃相关研发。

美国版“生化危机”为何“生生不息”

1991年,苏联轰然倒塌。之后,美国国防部国防减灾局制定了一项旨在销毁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核武器、化学武器及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计划,其中就包括“减少生物威胁计划”。与此同时,美国军方乘虚而入,以防止生物威胁为幌子“猎取”苏联生物武器专家和技术,并对苏联遗留在独联体各国的生物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建立高级别防护的生物实验室,同时还获得苏联在生物武器领域的许多研究成果。

最大对手“突然死亡”,美国人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但很快笑容就从他们的脸上消失了。因为美国人发现,一个苏联倒下去,还有更多敌人冒出来。巴尔干、中东和非洲的战乱国家、各种极端组织,甚至一些个人,从国际市场上获得大国研制的非常规武器都变得更容易了。如果说核武器门槛较高、化学武器打击能力有限的话,那么生物武器不仅“易得”,而且“好用”,因为它针对的是没有防护能力的平民。

冷战结束后的前十年,美国的目光紧紧盯着几个反美国家。转折点是2001年的“9·11”事件,在恐怖分子劫持飞机发起自杀式袭击后,出现了大规模的炭疽邮件攻击。当时,数百人接触到了炭疽孢子。在此之前,美国在执行《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方面已经有所后退,此后更是态度消极。它在国内建立强大民防系统的同时,在国际上大量部署由军方控制的生物实验室。美国人意识到,能威胁到美国的生物武器,如果与美国的强大科技和军事实力“嫁接”,一定能成为自己手中的撒手锏。

纵观美国历史,从建国到现在,240多年只有16年没打仗。这充分说明,美国人才是名副其实的“战斗民族”。中国明代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王守仁也就是王阳明说过一句名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美国就是典型的“心贼太盛”、贪欲横行。美国脑海中有太多的敌人,只要有敌人在,华盛顿对生物武器的“迷恋”就不会停止。(《环球时报》3月22日7版文章,作者: 李 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微博抽奖平台 抽奖方式:转发此条微博,并关注图形科学点击下方大图查看课程详情~P4:角色设计全项课程详情P5:角色课程主教团队作品P6:次世代3D全项课程详情
  • 还有孙小茉已经是怀了别人的孩子,如果乔二强知道了,估计这段婚姻也维持不下去,更何况,乔二强虽然肉体没有出轨,但是他已经是精神出轨了。乔家的几个儿女当中,乔一成是
  • 血缘:张晓刚的故事Bloodlines: The Zhang Xiaogang Story•描述中国著名和有影响力的当代画家张晓刚的书。这本书由Lü Peng编
  • 自古以来,慎独就是圣人先哲们追求的修身境界,“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自古以来,慎独就是圣人先哲们追求的修身境界,“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
  • ”同时,8月31日晚间的网易财报电话会上,丁磊向各大唱片公司喊话称:“请开放授权,我们有足够的资金”。”来源:微博同时,8月31日晚间的网易财报电话会上,丁磊向
  • #悠塔[超话]# 招➕491555565关于培训 引流课程/无论什么级别哪怕是经销商加入都会教精准引流和千人单次泛粉引流的方法!只不过级别越高越靠近核心方法越多
  • 25. 以为是乏味的城市,却遇见彩色的梦和许多美好。#抗日战争胜利76周年##航拍中国[超话]##航拍中国# 脚步上了枷锁 远方如此遥远闭上眼睛,仿佛置身云海,
  • !(这比俺妹的制作会议吵的凶多了 建议监督也下跪来给自己的妹妹声援!
  • 出离心之二:要公心一片 你有时候问这师父:师父,你看我离婚行不行?我离开他行不行?你问的时候是一码事,我回答你的时候也是一码事,实际的时候又是另外一码事,那个
  • 也可以选择开口比较大的领子,可以弱化突出的颧骨。我觉得父权制的错误不应当归咎到个体男性身上,不是每一个男人都会有意地伤害女人,但个体男性的的确确从中汲取了无数红
  • #每日一善[超话]# #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人生十字路口是一道选择题,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感动过感慨过。 ​​​ 喜欢拍照来呀拍照多快乐⛓⛓⛓人生十字路口是一
  • 贺芸也演的很好,她的每一次单独出场我都觉得蛮有气场,完全让我忘了这个演员的上一次角色——凌玲。她微微叹了口气,在这里已经待了快半个月了,虽说明空主仆待她很好,也
  • 楼市调控持续加码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围绕限购、限售、限贷、限价、提高预售标准、规范土地出让、监管二手房价格、整治市场秩序、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内
  • 部门联合推进市政设施类审批再提速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贯彻落实《山东省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突破行动实施方案》对“市政设施建设类审批”的有关要求。下一步,周村区行
  • 深情不及久伴,厚爱无需多言[微风][心]#大连鲜花批发##鲜花批发##周花速递##吉林鲜花批发##大连甜心花坊花店##大连鲜花特卖##黑龙江鲜花批发##鲜花店#
  • 看过剧的人都了解,眉庄并非冷眼旁观,而是她如果出手相救,很有可能会给自己的家族带来灾难,所以她才保持了沉默。内向会过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在工作中容易较真,跟自己
  • 所谓真,是指人们要在修行的过程中观照自我的本来真相,去除掉后天形成的种种欲求,从而证得心性朗然的结果。道教讲求慈心于万物,从对天地万物的慈念中感悟修缮本性的必然
  • #读研和坐牢的相同点# 看亲爱的爸妈上头~虽然狗血且鸡毛蒜皮,可女主就是我达不到的样子啊,外柔内刚,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事业和光芒退下舞台依旧愿意
  • 十年前全家就在我这里配眼镜的胡小姐,自从儿子大学毕业在比亚迪安稳地工作之后,满世界地开始跑马拉松,我一直不得其解,为什么有人可以在临近中年时过上截然不同的生活?
  • 写给亲爱的皮皮:今天是你去幼儿园的第三天,小小的你却给了妈妈太多的惊喜,作为班上年纪最小的孩子,你虽在送去的时候哭闹不已,但是迅速的开始接受了读书的事实,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