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和建称赞在封控区的网友水木丁:以第一人称视角和亲身感受,捋了一下这波北京的防疫思路和政策,强调理性对抗焦虑和恐惧。这个文章写了些什么呢?

水木丁:用人话,给大家捋一下这波北京的防疫思路

这几天因为自己处于管控区,算是彻底整明白了北京防疫的整个方法层面的逻辑链条。

前几天虽然捋了一遍,但是不够全面。另外也是最近亲身加入了管控区业主群,看到各种询问,才真的能够明白大家到底是哪没整明白。

说实话,也不能怪老百姓搞不清楚,因为官方文件就不怎么说人话,这是大家知道的。然后街道的楼长其实总结归纳能力也不太行。基本上就没有解释清楚过。

所以就再写一篇,一条一条捋清楚。也方便大家向家人邻居解读。

老规矩,咱们还是一条一条说

01
一个小区有确诊病例,小区会立刻被封,变成只进不出。然后小区内会有管控区和封控区的区分。比如小区有40幢楼,3号楼有确诊,那么3号楼就会变成封控区,这个楼周边的1-7号楼就会变成管控区。

02
封控区的政策是不许下楼,楼门口有防疫人员把守。可以点外卖,买菜,会给你送到家门口。核酸是上门做。在一段时间内核酸检测,全楼没有一个阳性,就可以解封。如果有一个阳性,就继续封14天。许多地方封了又封,就是因为不断有新的确诊病例。

03
管控区的政策,是1-7号楼一起隔离,和小区内其他居民楼区分开。用铁栅栏把这几幢楼一起围起来。楼和楼之间也区分开(注意,不是用铁皮把你下楼的大门钉死。),每个楼有自己的活动区域和专用的通道。我们小区是每个楼都给留了个后花园。

04
管控区的居民可以下楼遛弯,订餐,买菜和拿快递,统一到隔离带的大门旁的架子上取。但是不能出管控区。

05
管控区以外的其他邻居,可以在小区里自由活动,可以去大门口领快递,我们社区设立了买菜点在管控区外,他们可以去买,我们不能去。

06
再说说做核酸,这个是大家最关心的,也是我觉得有必要重新捋一遍的原因。小区里做核酸,是分成三个部分,封控区上门做核酸,管控区在管控区内做核酸。其他居民在小区另外一个点集体做核酸。

07
昨天我们第一次下楼做核酸,和以往不同,大家不是一起做的,而是每个楼有一个检测点。如果有六个楼,就有六个点,每个楼都在自己楼前排队。不和别的楼混在一起。

08
我理解这也是吸取之前核酸检测引发传染的经验教训。核酸检测,把封控区区分开,再把管控区区分开,再把整个小区和社会普筛区分开。这样一层一层地区分。

09
目前为止,我们是隔天48小时测一次核酸。第一天测,第二天出结果。然后十四天之后没有病例出现,就算过关。

如果有一例出现,哪怕是隔壁楼,我们都可能会继续封。目前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只能随遇而安。

我们邻居有个大姐,可能总有想证明自己清白的心理,特别积极地测核酸,每天在群里问测不测。

之前没设立管控区的时候,小区其他居民统一测核酸,没通知我们,她自己就跑去测了。

后来她又听到外面广播喇叭喊测核酸,就特别着急。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只好告诉她,人家防的就是你。

大铁皮围住,就是怕你这样的,总积极的跑去掺合人家测核酸。

10
你身在管控区,想逃避不做核酸也是没门的,社区人员都会来敲门,你屋里有几个人人家也是摸清楚的。

再说了,你一个人不做核酸,六七个楼几百号人都不可能得解放。坚持不做,最后就是破坏防疫的罪名了。

11
今天看了北京疫情防控的新闻,新增的病例都是在管控范围内的。说实话,这也不奇怪,北京这管控范围属实划得也是大。总的来说,目前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另外说一下北京防疫的生活物资的问题。目前看到是没啥太大问题的。北京有一个政策,是一定级别以下的干部,就地下沉到各个街道,即使工作和抗疫无关的干部,也要去做志愿者。

这个动作,至少让小区物业,居委会这个层面的工作人员,想刮小区居民的油水,是不太敢的。

另外,未来仍不可知,肯定也不用后悔囤货了。回头吃完,再继续补货,这段时间都保持着手中有粮的状态就好。
12
从头到尾,社区工作人员对重要的事回应还算及时,但是我们的网格员,也不是很周到。更是从来没有好好解释过这些规则。想来也是不太可能说明白,这估计是分人。

今天跟朋友通电话,发现大家基本都是懵的。

13
所以整体给大家再捋一下,但是我感觉北京的这套方法,至少是比较能让人看清楚他想干嘛,以及怎么干的。对不对,管不管用就另说了。

恐惧来源于未知,搞明白了北京到底要干啥。多少心理上会不那么慌吧……

还是那句话,事情我们没有办法决定,但是理性还是有助于对抗焦虑和恐惧的。

毕竟生活是自己的,说一千道一万,日子得我们自己过下去。

#微信公众平台即将展示用户ip属地# https://t.cn/A6XzNmMZ

#突然觉得读书真有用的瞬间#【用人话,给大家捋一下这波北京的防疫思路 水木丁】

这几天因为自己处于管控区,算是彻底整明白了北京防疫的整个方法层面的逻辑链条。

前几天虽然捋了一遍,但是不够全面。另外也是最近亲身加入了管控区业主群,看到各种询问,才真的能够明白大家到底是哪没整明白。

说实话,也不能怪老百姓搞不清楚,因为官方文件就不怎么说人话,这是大家知道的。然后街道的楼长其实总结归纳能力也不太行。基本上就没有解释清楚过。

所以就再写一篇,一条一条捋清楚。也方便大家向家人邻居解读。

老规矩,咱们还是一条一条说

01

一个小区有确诊病例,小区会立刻被封,变成只进不出。然后小区内会有管控区和封控区的区分。比如小区有40幢楼,3号楼有确诊,那么3号楼就会变成封控区,这个楼周边的1-7号楼就会变成管控区。

02

封控区的政策是不许下楼,楼门口有防疫人员把守。可以点外卖,买菜,会给你送到家门口。核酸是上门做。在一段时间内核酸检测,全楼没有一个阳性,就可以解封。如果有一个阳性,就继续封14天。许多地方封了又封,就是因为不断有新的确诊病例。

03

管控区的政策,是1-7号楼一起隔离,和小区内其他居民楼区分开。用铁栅栏把这几幢楼一起围起来。楼和楼之间也区分开(注意,不是用铁皮把你下楼的大门钉死。),每个楼有自己的活动区域和专用的通道。我们小区是每个楼都给留了个后花园。

04

管控区的居民可以下楼遛弯,订餐,买菜和拿快递,统一到隔离带的大门旁的架子上取。但是不能出管控区。

05

管控区以外的其他邻居,可以在小区里自由活动,可以去大门口领快递,我们社区设立了买菜点在管控区外,他们可以去买,我们不能去。

06

再说说做核酸,这个是大家最关心的,也是我觉得有必要重新捋一遍的原因。小区里做核酸,是分成三个部分,封控区上门做核酸,管控区在管控区内做核酸。其他居民在小区另外一个点集体做核酸。

07

昨天我们第一次下楼做核酸,和以往不同,大家不是一起做的,而是每个楼有一个检测点。如果有六个楼,就有六个点,每个楼都在自己楼前排队。不和别的楼混在一起。

08

我理解这也是吸取之前核酸检测引发传染的经验教训。核酸检测,把封控区区分开,再把管控区区分开,再把整个小区和社会普筛区分开。这样一层一层地区分。

09

目前为止,我们是隔天48小时测一次核酸。第一天测,第二天出结果。然后十四天之后没有病例出现,就算过关。

如果有一例出现,哪怕是隔壁楼,我们都可能会继续封。目前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只能随遇而安。

我们邻居有个大姐,可能总有想证明自己清白的心理,特别积极地测核酸,每天在群里问测不测。

之前没设立管控区的时候,小区其他居民统一测核酸,没通知我们,她自己就跑去测了。

后来她又听到外面广播喇叭喊测核酸,就特别着急。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只好告诉她,人家防的就是你。

大铁皮围住,就是怕你这样的,总积极的跑去掺合人家测核酸。

10

你身在管控区,想逃避不做核酸也是没门的,社区人员都会来敲门,你屋里有几个人人家也是摸清楚的。

再说了,你一个人不做核酸,六七个楼几百号人都不可能得解放。坚持不做,最后就是破坏防疫的罪名了。

11

今天看了北京疫情防控的新闻,新增的病例都是在管控范围内的。说实话,这也不奇怪,北京这管控范围属实划得也是大。总的来说,目前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另外说一下北京防疫的生活物资的问题。目前看到是没啥太大问题的。北京有一个政策,是一定级别以下的干部,就地下沉到各个街道,即使工作和抗疫无关的干部,也要去做志愿者。

这个动作,至少让小区物业,居委会这个层面的工作人员,想刮小区居民的油水,是不太敢的。

另外,未来仍不可知,肯定也不用后悔囤货了。回头吃完,再继续补货,这段时间都保持着手中有粮的状态就好。

12

从头到尾,社区工作人员对重要的事回应还算及时,但是我们的网格员,也不是很周到。更是从来没有好好解释过这些规则。想来也是不太可能说明白,这估计是分人。

今天跟朋友通电话,发现大家基本都是懵的。

13

所以整体给大家再捋一下,但是我感觉北京的这套方法,至少是比较能让人看清楚他想干嘛,以及怎么干的。对不对,管不管用就另说了。

恐惧来源于未知,搞明白了北京到底要干啥。多少心理上会不那么慌吧……

还是那句话,事情我们没有办法决定,但是理性还是有助于对抗焦虑和恐惧的。

毕竟生活是自己的,说一千道一万,日子得我们自己过下去。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思维模式。
温馨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让大家共同受益!
优秀的人改变原因,而顶级优秀的人改变模型。
每个人,都在以他的理解和经历,构建自己的思维模式,然后再用这个思维模式,理解这个世界。
因为思维模式的不同,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做,效果会截然不同。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说:
普通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而顶级优秀的人改变模型。 
顶级优秀的人,和普通人之间的差距,其实就在于他们的思维模式,完全不同。
一、个体思维VS流程思维
小张开了一家兰州拉面馆,肉烂汤鲜、浓香扑鼻,生意旺季时还算红火。 
小张为了提高拉面制作师傅的工作积极性,决定每卖一碗,给师傅8毛钱提成。 
欣喜的是,面馆的销量有了明显提升。 
焦急的是,鲜牛肉用量短时间内陡然增加。 
拉面师傅为了多拿提成,为每碗牛肉面放了加量的牛肉,份量十足,客人们都吃的很爽,销量自然提升明显。 
顾客口口相传,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生意看似又火了一些。 
但是,小张月底一盘算,小馆子非但收入没有增加,反倒亏损了。 
这哪是什么“薄利多销”,分明是“亏本多销”啊?
小张内心在滴血,咬咬牙,不能这么下去。 
于是给拉面师傅改成了固定高薪工资,想要激发师傅的善意。 
结果却发现,拉面馆的生意越来越差。
拉面师傅心想,反正是固定工资,也没有了念想,乐得清闲,做面全看心情,牛肉每份或多或少,面的口感品质也越来越不稳定。
客人感觉店的味道不对,抱怨四起,很快店就变得冷冷清清。
小张欲哭无泪。一家非常小的拉面馆,居然也有让人头疼的管理困境。
那怎么办呢? 
可以先设定一个目标销售额,销售额之内拿工资,销售额之上,拿利润的50%作为奖金。 
奖金发放的前提,是每月牛肉的耗损量,在正常值20%内波动。
这个分钱的方法,能把拉面师傅的利益,和拉面馆绑定起来。 
另外,放牛肉是关键的花钱环节,牛肉让自己人来放,让关键资源、关键环节,掌握在关键的人手中。 
最后确定最佳做法后,可以制定流程规范,面条的量,水的量,肉的量,下锅出水的时间等,具体都可以规定。 
这样就把赚钱的核心能力,拉面的品质,从依赖拉面师傅,变成依赖流程。 
同样的困境,不同的思维模式,得到的终局也迥然不同。
二、搬书思维VS还书思维
国外图书馆建了一栋漂亮的新楼,准备整体搬迁过去。 
但你知道,书多重啊,还这么多,搬家是非常大的工作量。 
有人估算,做这件事要花350万美元,好大一笔钱。 
请问,如果你是馆长,怎样才能用尽量少的钱,把海量的书,搬到新馆去? 
雇更便宜的人吗? 
发动所有员工及其家属? 
要求新馆建设者承担这个义务? 
在“搬书”这个固有的思维模式下,可能很难找到更好的方案了。
那顶级优秀的人,会怎么办呢? 
有位年轻人对馆长说:我来帮你搬,只要150万。
年轻人在报纸上登了一则消息:
从即日起,图书馆免费、无限量向市民借阅图书,条件是从老馆借出,还到新馆去……
年轻人从“搬书”的思维模式,转换为“还书”的思维模式。
结果花了不到一个零头就完成了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自己也成为了百万富翁。 
你看,同一件事,思维模式不同的人做,效果就会截然不同。
三、淘汰思维VS共赢思维
微软公司提供午餐和晚餐。 
午餐吃饭的人数一般比晚餐要多,毕竟不是人人晚上都要加班,所以做午餐的供应商利润更高。
只不过有时候,午餐做的很糟糕…… 
怎么办? 
派人和他说不要偷工减料,盯着他好好做? 
隔一段时间换个大厨?
要求他们更新菜谱? 
这些办法,微软都没用。
因为这些最终都将提升供应商的成本。他们不会愿意。 
微软想出了一个制度: 
1. 选2家供应商,一家提供午饭、另一家提供晚饭;
2. 每3个月做满意度调查,是喜欢午饭还是晚饭? 
3. 如果喜欢晚饭的多,午饭、晚饭供应商交换;
4. 如果连续6个月,午餐都胜出的话,更换晚饭供应商。
自从这个制度开始实施,那些表示“自己已经做的很好了”、“换口味成本就要大幅提高”的供应商……很快就能提供比原来好得多的服务。 
员工的满意度也大大提升。这就是顶级优秀的人想出来的办法。 
面对这个问题。
普通人的思维模式,是要求供应商提高水平,不行我就换掉你,不行我就干掉你。 
而顶级优秀的人,他们的思维模式是共赢竞争思维。
引入竞争机制,让竞争代替人工,去监督供应商,提供更好的服务。
4、举了这么多例子,那我们怎么才能成为,或者至少靠近顶级优秀的人呢? 
怎么才能像他们一样,四两拨千斤地解决问题呢? 
你需要转换自己的思维。 
思维转换,就是改变你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
如果我们只想发生较小的变化,那么专注于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就可以了,比如把杯子倒空。 
但如果你想发生实质性的变化,那就需要“思维转换”,可能连杯子都要换掉。 
怎么转换?我给你两个建议。
第一个建议:多读书,多交友,多旅行。 
每本书,都是一套“思维模式”。 
读的书越多,就会理解越多不同的思维模式,越有助于打开“思维转换”的开关。 
建议每年至少读20本书,并做笔记;有志气的人,可以考虑读50本以上。 
每个人,也是一套“思维模式”。 
认识的人越多,你会越理解自己“思维模式”的局限性。 
建议:不要独自吃晚饭。
只要名单上还有人,一个人吃晚饭就是可耻的,你损失了理解别人思维模式的机会。 
跟不同的人聊天,尤其是和各行各业的高手聊天,你会获得看待世界的不同视角和智慧。 
每个人都需要平衡,而不是单一路径依赖。 
成功的人、失败的人、努力的人、落魄的人,不同的人生场景、个体的迷惘,欲望和挣扎,积累出不同的经验。 
越是厉害的人,水平越高的人,越谦逊。
想要打开“思维转换”的开关,你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要阅人无数。 
第二个建议:把自己放进别人的鞋子里。 
某所学校有一笔贫困助学金需要发放,通常情况之下,流程上通常需要学生先主动申请、评选、最后进行公示。 
但是很多贫困生碍于面子、自卑、害羞、宁愿勤工俭学,也不愿主动公开申请。公开评审,又会伤害学生自尊心。 
最后学校用大数据分析,把每月在食堂吃饭超过80次,月饭费不超过450元的学生,划为贫困生,不审核不公示,直接把补贴打入饭卡。
把自己放进别人的鞋子里,细细体会其中的微妙分寸,才能更好的做出适合的决策。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越来越复杂和动荡的世界;没有一种商业模式是长存的;没有一种竞争力是永恒的;没有一种资产是稳固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最近这两三次从志愿服务点儿回家 他都自己点了瑞幸 今天下班回来 我惊恐的发现他居然点了美式!凯哥自制力方面我是真的佩服我孕后期到生小满那会儿 他胃病犯了 医生说
  • 至道无难(三重公案,满口含霜。道什么), 言端语端(鱼行水浊,七花八裂,搽胡也)。 一有多种(分开好,只一般,有什么了期), 二无两般(何堪,四五六七,打葛藤作
  • 阿宝   粤西孙子楚,名士也。生有枝指;性迂讷,人诳之辄信为真。或值座有歌妓,则必遥望却走。或知其然,诱之来,使妓狎逼之,则赪颜彻颈,汗珠珠下滴,因共为笑。遂貌
  • 也是直到今天我才恍惚发现,原来不知不觉我喜欢你已经一年了,我的三分钟热度在你前面好像失了效,真的喜欢上你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我大概会喜欢你很久很久吧,现在看
  • 还记得 你说家是唯一的城堡随着稻香河流继续奔跑微微笑 小时候的梦我知道不要哭 让萤火虫带着你逃跑乡间的歌谣 永远的依靠回家吧 回到最初的美好赤脚在田里追蜻蜓追到
  • 其实我没想过这个问题在我有钱的时候 可能都拿去喝酒抽烟了在生病以后我觉得我的二十岁已经发烂发臭了我没有办法停止悲观也很少跟人交流我远离人群封闭自我后来我想明白了
  • 一切眾生清淨之心亦復如是。不乱于⼼,不困于情。
  • .对于那个爱你的人一定是要去尊重,爱你是有原因的,接受的同时要用加倍的关爱回报,但是千万不要欺骗人家的感情,这是你用钱买不来的财富。一个人一生是可以爱上很多的人
  • #省企直达# 【铜陵有色集团6月16日企业快报】1、铜冠黄铜公司员工日前正在擦拭小规格黄铜棒。5、金泰化工公司党员助力“清罐行动”。
  • Slanic Salt Mine (Salina Union), Slanic,,Prahova,羅馬尼亞Slănic礦山是一座老鹽礦,位於羅馬尼亞普拉霍瓦縣斯
  • 王俊杰《守夜人》油彩画布,2018年作,152.4 x 122 cm王俊杰的《守夜人》呈现出一片绿松石色的森林宁静夜景,散发万花筒般的五光十色,展示出艺术家在肌
  • 我个人觉得吧,小橘灯是一瓶非常全面的抗老精华,抗老抗糖还并行走~配方第一次看的时候真的有被惊讶到,这也太诚意了吧!夏天简直快乐了起来~Ps:至少要喝1~3个月以
  • #DANGEROUSPEOPLE#DANGEROUS REMAKE|玩味Remake,脑洞无限大如何创作出一个独一无二只属于你的时尚单品,那必须是Fashion
  • 【合集】人不可能永远不中奖⬇️ 06.20 致特蕾莎衬衫 06.22 关于郁金香·开衫 06.25 美术馆sk 06.26 66r 06.
  • 人生总是有取舍的,哪能样样都齐全从前为了过好日子,利用自己好看的皮囊,年轻的身体,嫁给了比自己大十几岁,又带了一孩子的老男人。#取名# #光遇炸服# #王俊凯演
  • 有智慧的哲人曾经说过:“大街上有人骂我,我是连头也不回的,根本不想知道这个无聊之人!”我们既不要去伤害人家,也不要被别人的批评左右,还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先踏踏实
  • ”他还表示,华盛顿正在制定一项通过铁路运输粮食的计划,但他指出,乌克兰的铁轨规格与欧洲不同,因此粮食必须在乌克兰边境转移到其它火车上。”他还表示,华盛顿正在制定
  • #五悠30days#原表格:day 4因为在他俩见面时就get到了()所以几乎没有[并不简单]但有一些初看的时候没意识到的重要细节,比如tv原创的五在虎给爷爷纳
  • 【长葛市通报新冠病毒感染者81至105的情况】 感染者81:现住址:长葛市后河镇王楼村。 5月7日-9日居家未外出。 5月10日到王楼村村委会核酸采集点采集核
  • 唯一不变的是:是一切都在变​2021年6月18号离开了郑州,​时间很快,2022年6月18日在沈阳呆了不到一年学到特别好的一句话想分享出来:送给男生一句话: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