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快递到了
每年的双十一,十二,6.18,第一份快递都是少年的书,一方面是零点的第一单是他的,另一方面是知识的力量[哈哈]
今年的,今天中午才收到,晚了两三天,原因是我没仔细给他挑,越来越费神了,一直拖延到晚上才抓紧选买了几本。而少年在12号时已经关心过他的书了,我回答说:今年的知识太沉了[哈哈]
傍晚回家跟少年拆包装,各有各的满足,他拆他的一堆,我拆我的红楼盛宴,我感兴趣的东西,他貌似更感兴趣。虽说红楼梦是以“声色饮馔之幻”来演示人生哲理,但作为一个吃货最先喜欢它的原因是因为它的美食,是刘姥姥说的“一两银子,也没听见个响就没了”那句话…

#漫读经典##红楼梦#到底是爱情小说,还是因果警示之作???

转自:漫读经典

贾宝玉被警幻仙姑引入太虚幻境,享受了一番神仙生活:品香茗、饮美酒、听仙曲,还和警幻的妹妹兼美共度一夜良宵。

于是,有读者发出疑问:

警幻的目的是想把宝玉引入正途,不要再流连于闺阁,但她让他享受神仙般的生活,不是更想呆在闺阁吗?神仙般的生活谁不想要?尝到了甜头更不愿意回头了。

生出这种疑问,还是因为没有好好读原著,断章取义了。

因为,警幻在引导宝玉品香茗、饮美酒、听仙曲之前,先带他去了薄命司,看了薄命册。

也就是说,对警幻仙子行为的理解,要把这一切都结合起来,才能明了她的用意。

其实,太虚幻境是宝玉人生的预演,只不过采取的倒叙的形式,先让宝玉看到结果,再让他知道造成结果的原因。

简单来说,宝玉人生的结果就是他将眼睁睁看着家中上中下三等女子一个接一个进了薄命司。

原因则是宝玉沉湎于声色,没有担起他作为贾府“略可望成”的男儿该担的责任。

所以,警幻用一句话进行了总结:“引彼至此,先以彼家上、中、下三等女子之终身册籍,令彼熟玩,尚未觉悟。故引彼再至此处,令其再历饮馔声色之幻,或冀将来一悟,亦未可知也。”

先让宝玉看到薄命册,然后引导他经历“声色之幻”,将来有一天他会醒悟:姐妹们的薄命,都是宝玉沉溺于声色所造成的。

万果皆有因,警幻想要宝玉先悟果,再观因。

作者在第一回便以一僧一道来引出故事,而且以僧为首,道听从于僧,便表明这是一个与佛学有关的故事,其中就包含了因果。

种什么因,结什么果,这是红楼想要诠释的一大主旨。

具体到贾宝玉身上,有两大因果的体现:

其一是以甄士隐的经历来影射贾宝玉的经历,表明贾宝玉将和甄士隐一样经历荣枯,最终看破红尘出家;

其二是以贾府女子的薄命,表明贾宝玉逃避家族责任所造成的恶果。

甄士隐影射的是贾宝玉个人的荣枯,薄命册则体现的是贾府的荣枯。

这两种荣枯所造成的后果,贾宝玉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贾宝玉游太虚发生在什么时候?发生在他进入青春期的时候,也就是从童年向少年迈进的时候。

这个时间信息,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儿童和少年是有显著区别的,都是爱玩,儿童只会小打小闹,无非是对玩具、零食等感兴趣。

再怎么瞎胡闹,都不会有多大的破坏力,尤其不会对他人造成伤害。进入青春期就不一样了。

青春期的少年,有着充沛的精力,但心智很不成熟。

他们一边想模仿大人,以为自己长大了,比如宝玉和贾芸聊天,

“说道谁家的戏子好,谁家的花园好;又告诉他谁家的丫头标致,谁家的酒席丰盛,又是谁家有奇货,又是谁家有异物”。

这些都是贵族成年子弟在社交场合常说的话,宝玉想在贾芸面前装大人(毕竟认了人家做干儿子),便模仿大人说话。

另一方面,因为心智不成熟,模仿大人只能模仿到外形,模仿不到精髓,不懂大人对进退尺度的把握,就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

比如宝玉对金钏的调戏,“我明日和太太讨你,咱们在一处罢。”他是真的对金钏有想法吗?并不是。

他只是在酒局上学到了一些搭讪的技巧,便在无聊之时拿出来现学现用,结果导致了金钏跳井这样严重的后果。

警幻选择在这个时间段把宝玉引入太虚幻境,就是因为宝玉还没开始胡闹,但即将进入胡闹阶段。

此时此刻,宝玉的人生面临两种选择:

一是修身养性读书走正道,二是在闺阁厮混。

按照正常的思维,即使贾母再怎么溺爱宝玉,也应该知道宝玉不再是小孩子了,应该远离闺阁。

男女七岁不同席,宝玉已经十二岁了,再在闺阁混下去,伤害的就不再是宝玉自己,而是闺阁中女孩。

但是,因为贾母溺爱不明,贾府没有人对宝玉“规引入正”,于是宁荣二公不得不拜托警幻,用非常手段,看能不能把悟性极高的宝玉引导过来。

警幻的非常手段分两步,一是先让宝玉看到严重后果,然后再让宝玉亲身经历他所种下的因。

如果宝玉看到薄命册就已经领悟,那么后面的声色部分就不需要上演了。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警幻反复说宝玉“尚未觉悟”、“痴儿!竟尚未悟!”

如果宝玉在这个过程中稍有醒悟,那么他少年期的胡闹多少会有所收敛,薄命册中也就可以少几个人。

这就是警幻的以果警因,用严重的后果警示宝玉,不要去做那些沉湎于声色之事。

这其实很像我们所熟悉的父母对孩子的警告:你一定要这么做,将来会怎样怎样,到时候你会后悔的。

奈何孩子们都和宝玉一样,听不进去,痴儿难悟,最终果然尝到了苦果,也只能像作者曹雪芹先生一样,“愧则有余,悔又无益”。

读懂了警幻的以果警因,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全书。

第五回的“贾宝玉神游太虚”,既是对宝玉人生的预演,也是对全书故事的预演。

众钗的结局和宝玉的结局,都写在了第五回。

宝玉醒悟之时,即是他悬崖撒手出家之日,在万丈迷津中,被僧道二仙化身的木居士和灰侍者渡走了。

这也告诉我们,红楼不是一部爱情小说,而是一部有关因果、有关醒悟的警示录

#曹雪芹#

https://t.cn/A6VgJn9q ​

【唐诗中的“富二代”】李商隐在《富平少侯》中写了一个年幼嗣爵的官宦后代的奢侈生活:“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彩树转灯珠错落,绣檀回枕玉雕锼。当官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历史冷知识#

汉张安世封富平侯,其后代嗣爵故称少侯。唐代诗人多以汉代人事,讽咏唐朝之事,借古喻今。诗中说边境常有强敌压境,张安世后代十三岁就承袭富平少侯,享受特权,不忧国事。游戏时以黄金做成的弹丸,丢失了也不寻找,还用银子装饰井上的辘轳架。华丽的灯柱上,环绕着如明珠般的彩灯,交相辉映。回环镂空的檀木枕,镶嵌玉石,雕刻精细。守门人不敢报时,怕干扰拥抱佳人昏昏沉睡的少侯爷。

醉生梦死,生活颓废。豪门子弟,结伴炫富,招摇过市,为诗人厌恶。高适《行路难》:“长安少年不少钱,能骑骏马鸣金鞭。五侯相逢大道边,美人弦管争留连。”他们还沉迷赌博,齐己《轻薄行》中记述:“日沉月上且斗鸡,醉来莫问天高低。”

韩愈在《醉赠张秘书》中指斥富豪子弟,只知纵情声色,无知少才:“长安众富儿,盘馔罗膻荤。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虽得一饷乐,有如聚飞蚊。”讽刺这帮人如同嗡嗡叮人的蚊子,让人生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多特蒙德买断帕科 合同期至2023年
  • 曝拉莫斯2017欧冠决赛后药检阳性 欧足联未追究
  • ofo退不了押金
  • 火箭官方宣布:从发展联盟召回中国球员周琦。
  • 大阪获得世博会举办权的那一刻,日本人都沸腾了
  • 湖人三连胜!詹姆斯统治末节!想练心脏看湖人比赛
  • 易烊千玺专辑
  • 美油暴跌8%,油价崩跌创最长历史记录!
  • 厉致诚表白林浅太粗暴,谈恋爱挺注意卫生,网友:冯绍峰看了咋想
  • 大头儿子被侵权 央视动画维权终审获赔28万
  • 黄景瑜结婚证曝光,人设崩塌?
  • 男方父亲不满宋慧乔,为什么宋仲基非她不娶?
  • 吉林东丰爆炸,爆炸具体原因是怎样的?伤亡如何?
  • 库里遭遇车祸,前后被撞两次,事故包含三辆车!
  • 亚马逊黑色星期五9小时打破去年全天销量记录!已售出100万件玩具和70万时尚品
  • 冯正霖:鼓励通勤航空优先购买和引进国产飞机
  • 对话80后白发干部:作息不规律经常下乡
  • 黄牛12小时注水痛苦流泪 注水肉对人体会有影响吗?
  • 男子刷抖音刷出逃犯,举报获5万奖励 ;王源生日会上用的手机壳火了| 科技BB鸭
  • 放烟花庆祝考7分!这位爸爸要求辣么低皆是因为以前常考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