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本来不爱吃石榴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每年的中秋节前后姥姥都会给我剥石榴吃,一开始很抵触,总是找不吃的理由,再后来大了一些,开始慢慢尝试着吃石榴,还是不怎么喜欢,一直到毕业以后,看着姥姥姥爷无法阻挡年龄带给他们的变化与苍老,突然清楚的感受到这种安逸的时光我要好好珍惜了,然后每次回去都故意嘟囔着想吃石榴,然后依偎在姥姥身边,“看着”她慢慢剥石榴给我吃,听她重复的说着关心我的话,其实还是拿着手机,一半的心思还在手机上……姥姥家有一棵石榴树还有棵柿子树,她每次都会把她认为最好的最甜的留给我。现在又到了吃石榴的季节,而我再也吃不到姥姥给我剥的石榴,姥姥也好久没有来过我的梦里,想念


原以为在微博上发现的那个有许多粉丝的瑜伽老师是好老师,她自己也不断地说是多么的认真多么地热爱这份职业,课堂上额外的话也特别多,自己也买了她的视频课。直到有一次在她发的冥想课微博评论区说自己每次冥想课都是因为腿麻而坚持不下去,问有没有与自己同感的同学。也许是我的评论在这位老师看来会对她的课有影响,或者是有什么其他想法,居然在微信朋友圈吐槽说有的人因为腿麻就放弃,天地良心,我不过是想知道大家是不是有类似的情况,能解决不?在评论区解释了一下,老师居然说我评判她,没有站在她的立场,很耐心地又解释,这位老师就出言不逊了。只好告诉她角度不同而已,就此打住,拉黑了。今天跟另外一个老师上课,没有多余的话,不抱怨不评判学生,只有准确的口令。原来好瑜伽老师有的是啊!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怎么能说自己说过了就不再说了呢,前面的同学听过了,新来的同学并没有听过啊,不想说话重复说的能叫老师吗?呵呵


每一个爆火的游戏,不一定有着超精致的画面,不一定有让人沸腾的配乐,不一定有让人击节赞叹的玩法,但一定是一款精准击中人类心理学的佳作。
羊了个羊就是这样。
某种程度来说,羊了个羊和俄罗斯方块是有可类比的地方。
首先,游戏需要让人入境。
羊了个羊选择的是消除类游戏,而消除类游戏是受众面最广的游戏类比之一。不同于吃鸡,或者各种网友那种需要复杂操作的游戏,只要有手指,能点点点,就能玩消除类游戏。这为羊了个羊创造了最大的基础受众。
轻度游戏用户,甚至没怎么玩过游戏的人,这是符合微信的基本盘的。(这方面,俄罗斯方块只需要转向和选择位置,也是十分简单的)
另外复杂游戏就需要精心的游戏导引,就像那些换皮页游,先要带你走一圈地图,斩几个小兵,拿几个宝箱,然后才让你自己玩一样,羊了个羊采用的方式是先给你一个超简单的第一关,闭着眼睛点都能过关。
配合起手难度极低的第二关开局,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让你觉得这个游戏不过如此嘛。(类比俄罗斯方块最开始超低速的下落,也起到了这种心理缓冲和暗示作用)
然后就涉及到游戏的另一方面,挑战性。
太高的挑战性是无价值的,因为会导致放弃。最好的挑战性,是让你觉得只差一点就能过去。你就会为了这一点点可能,而不断的重复。这和人DU博心理是很类似的。
羊了个羊很好的营造了一种错觉,很鸡贼的把第二关方块全都折叠隐藏起来,让你总有一种错觉:只要消掉这个粪叉子,我就过关了!谁能想到粪叉子下面还有棉花球,棉花球下面还有泔水桶,泔水桶下面还有山楂丸……
这和老Tiger机那种,下把就能翻盘的心理何其相似!
听说有人一天曾经玩了一万多局……建议这个人千万别沾上毒瘾,以他这个心理弱点来看,只要沾上,否则基本上是倾家荡产的节奏。
当然了,难点就是控制难度。
怎么能让人在真实放弃的临界点之前,觉得自己还有那么一点希望和可能,从而再试一下,再再试一下,再再再试一下?……
然后就需要把简单和复杂交替设计,合理而巧妙的分配,让人感觉大部分时间都如此轻松简单,只需要最后认真严肃对待一下就能过关。
啊这次没过去,是因为上一个配对太草率了,下把准行。
你就像一个跳龙门的鲤鱼,感情上以为是否能过龙门都在于最后一跳姿势的正确,但从没想过远远超过了你的能力范围。
从上面两点说,基本上成瘾机制已经形成了,又有巨大的基本盘,配合分享获得道具的机制,游戏的超级传播链就已经成型了。
另外羊了个羊还有很多精巧的设计,比如用省市划分的羊群,这个简直是神来之笔。
如果你看到自己的省排到了20名开外,而自己还没有过去,会有怎样的动力去玩一玩?地域认同是人很难克服的基本心理之一,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网上的地域喷子了。这又会让人增加了很大的继续公关的动力。
另外每天都有一关的机制,应该明显是模仿了外国那个爆火的拼字游戏。每天只有难度极高的一个关卡,为人们提供了心理上的退出机制,给人们很大的时间成本错觉,结果会不断投入这一关,反而会玩了一天又一天。
另外,网上很多人说羊了个羊是骗子,我觉得不能这么说。
虽然他前些日子过关基本无可能,我倒是偏向认为是关卡设计的随意性。也就是随便摆摆,过不去就过不去呗,谁会在一个不知前景的小游戏上花费那么多成本。
而且他们这个调整也十分简单。比如这个周末我从来没有过关的老婆也玩过去一关,显然是作者感受到了爆火的压力,认真调低了关卡的难度。
总之,每个成功游戏都是一个局,让你必中的心理迷局。不知不觉中就付出了巨大的时间精力成本,甚至人家仅凭广告就能实现一定程度的财富自由,真是一个十分值得玩味和体会的优秀项目。

羊了个羊就是这样。
某种程度来说,羊了个羊和俄罗斯方块是有可类比的地方。
首先,游戏需要让人入境。
羊了个羊选择的是消除类游戏,而消除类游戏是受众面最广的游戏类比之一。不同于吃鸡,或者各种网友那种需要复杂操作的游戏,只要有手指,能点点点,就能玩消除类游戏。这为羊了个羊创造了最大的基础受众。
轻度游戏用户,甚至没怎么玩过游戏的人,这是符合微信的基本盘的。(这方面,俄罗斯方块只需要转向和选择位置,也是十分简单的)
另外复杂游戏就需要精心的游戏导引,就像那些换皮页游,先要带你走一圈地图,斩几个小兵,拿几个宝箱,然后才让你自己玩一样,羊了个羊采用的方式是先给你一个超简单的第一关,闭着眼睛点都能过关。
配合起手难度极低的第二关开局,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让你觉得这个游戏不过如此嘛。(类比俄罗斯方块最开始超低速的下落,也起到了这种心理缓冲和暗示作用)
然后就涉及到游戏的另一方面,挑战性。
太高的挑战性是无价值的,因为会导致放弃。最好的挑战性,是让你觉得只差一点就能过去。你就会为了这一点点可能,而不断的重复。这和人DU博心理是很类似的。
羊了个羊很好的营造了一种错觉,很鸡贼的把第二关方块全都折叠隐藏起来,让你总有一种错觉:只要消掉这个粪叉子,我就过关了!谁能想到粪叉子下面还有棉花球,棉花球下面还有泔水桶,泔水桶下面还有山楂丸……
这和老Tiger机那种,下把就能翻盘的心理何其相似!
听说有人一天曾经玩了一万多局……建议这个人千万别沾上毒瘾,以他这个心理弱点来看,只要沾上,否则基本上是倾家荡产的节奏。
当然了,难点就是控制难度。
怎么能让人在真实放弃的临界点之前,觉得自己还有那么一点希望和可能,从而再试一下,再再试一下,再再再试一下?……
然后就需要把简单和复杂交替设计,合理而巧妙的分配,让人感觉大部分时间都如此轻松简单,只需要最后认真严肃对待一下就能过关。
啊这次没过去,是因为上一个配对太草率了,下把准行。
你就像一个跳龙门的鲤鱼,感情上以为是否能过龙门都在于最后一跳姿势的正确,但从没想过远远超过了你的能力范围。
从上面两点说,基本上成瘾机制已经形成了,又有巨大的基本盘,配合分享获得道具的机制,游戏的超级传播链就已经成型了。
另外羊了个羊还有很多精巧的设计,比如用省市划分的羊群,这个简直是神来之笔。
如果你看到自己的省排到了20名开外,而自己还没有过去,会有怎样的动力去玩一玩?地域认同是人很难克服的基本心理之一,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网上的地域喷子了。这又会让人增加了很大的继续公关的动力。
另外每天都有一关的机制,应该明显是模仿了外国那个爆火的拼字游戏。每天只有难度极高的一个关卡,为人们提供了心理上的退出机制,给人们很大的时间成本错觉,结果会不断投入这一关,反而会玩了一天又一天。
另外,网上很多人说羊了个羊是骗子,我觉得不能这么说。
虽然他前些日子过关基本无可能,我倒是偏向认为是关卡设计的随意性。也就是随便摆摆,过不去就过不去呗,谁会在一个不知前景的小游戏上花费那么多成本。
而且他们这个调整也十分简单。比如这个周末我从来没有过关的老婆也玩过去一关,显然是作者感受到了爆火的压力,认真调低了关卡的难度。
总之,每个成功游戏都是一个局,让你必中的心理迷局。不知不觉中就付出了巨大的时间精力成本,甚至人家仅凭广告就能实现一定程度的财富自由,真是一个十分值得玩味和体会的优秀项目。

✋热门推荐